高中生物 第1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课时)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1122
(4)健康人内环境能保持稳态,内环境保持稳态时人一定健 康。( × )
(5)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通过神经系统自动调节器官和 系统的活动。( × )
1133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解析:选 D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神经—
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 pH 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
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
液 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3355
解析:选 C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 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 pH 变 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 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使血浆 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66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
77
3.稳态的失调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 8 _一__定__限__度___的。
① 9 _外__界__环__境___的变化过于剧烈时 原因②某种器官的功能 10 _出__现__障__碍___时
88
4.稳态的意义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 11 _正__常__生__命__活__动___的必要条件。 (2)实例: ①只有 12 __血__糖__含量和血液中的 13 __含__氧__量__保持在正常范 围内,才能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②适宜的 14 _温__度___和 15 _p_H__等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 本条件。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3.正常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 内环境的稳态 。
实战演练
1.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 渗透压下降 C 细胞代谢紊乱 D 糖尿病
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 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 育;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思考与讨论 1.提示: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正常的体 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 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 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 常。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 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 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 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 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 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 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 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 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 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思考与讨论 1.提示: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正常的体 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 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 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 常。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 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 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 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 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 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 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 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 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 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高中生物 第1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课时)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1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课时)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是: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血浆 pH 稳态调节机制的实验设计。 实验中除了有加酸和加碱的处理外,还应有加等量蒸馏水的处理 组。要确定血浆是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 pH 的相对稳定,则要设计 缓冲溶液的处理组,看血浆的加酸或加碱处理结果与缓冲溶液中 加酸或加碱的处理结果是否相同。
【答案】(1)缺少对照。应再增设两个蒸馏水对照组,处理方 法同甲、乙两组 (2)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 两组
的结果,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 pH 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
保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 等会使机体中毒。 5.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合成的血浆蛋白减少;淋巴回
例 2 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 pH 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 装到 2 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 pH 并记录,再向甲管中 滴 1 滴 5%的盐酸溶液,乙管中滴 1 滴 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1 min,再分别测定 pH 并记录。
(1)试评价并完善此方 案:

(2)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 pH 的相对稳定,他 获得相关证据的实验思路
①年龄 ②性别 ③也有变化 ④37 ⑤器官 ⑥系统 ⑦相 对稳定状态 ⑧成分 ⑨理化性质 ⑩动态 各器官、系统
消化 呼吸 循环 泌尿 神经-体液-免疫 有一定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细胞代谢紊乱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 A.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 B.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温度、pH、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状态 C.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D.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了机体细胞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知识点3 实验: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Y
• 1.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 • (1)实验原理:缓冲液。如Na2HPO4、KH2PO4等溶液,在 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的变化不明显。 • (2)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在加入 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2.实验流程 自来水 缓冲液 测定并记录初始 pH→每滴入 5 滴物质的量浓度为 0.1 mol/L 的 生物材料 HCl 或 NaOH 测定并记录一次 pH, 直至滴入 30 滴→以 pH 为纵轴、 酸或碱的滴 数为横轴将记录数据作图→比较并得出结论。
• 稳态被破坏引起的常见疾病如下表
症状名称 尿毒症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引起疾病的症状 自身中毒综合征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 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糖尿病
高原反应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感冒发烧
严重腹泻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
课程标准
机制。(重点)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重、难点)
说明稳态的生理
意义
1 2 3 4 5 6 7 8
自 主 学 习 新 知 解 读 知 识 构 建 问 题 释 疑
•知识点2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Y
• 1.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是内环境稳态实现的结构基 础
• (1)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 尿系统。 • (2)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 (3)如果某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如:①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 尿毒症,最终会导致死亡;②胰岛B细胞受损,将导致内 环境中胰岛素含量减少,使人出现糖尿病,并出现各种并 发症。

生物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生物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第四章
稳态失衡的原因
饮食不当:摄入过 多的高热量、高脂 肪、高糖分的食物, 导致肥胖、糖尿病 等代谢性疾病
缺乏运动:长期缺 乏运动导致身体机 能下降,免疫力降 低,容易感染疾病
环境污染:空气、 水、土壤等环境污 染对人体的健康产 生负面影响,导致 呼吸道疾病、癌症 等疾病的发生
心理压力过大:长 期的心理压力过大 可能导致身体内分 泌失调,引发各种 身心疾病
06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内环境稳态的定义与重要性
第二章
定义及组成
内环境稳态的定义
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稳态的意义
单击添加标题
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如体温、pH、渗透压等稳态失衡可能导致生命活动紊乱。
内环境稳态失衡与免疫系统功能异 常也有关,可能引发自身免疫性疾 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来自标题内环境稳态失衡可能导致多种疾病, 如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维持内环境稳态对于预防和治疗疾 病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
第五章
饮食调节
保持适量热量 摄入:维持体 温和日常活动
所需
均衡营养:摄 入足够的蛋白 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维 生素和矿物质
● 总之,内环境稳态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积极的 措施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体液调节
概念:通过体 液中的化学物 质来调节生命 活动的调节方

作用:维持内 环境稳态的重
要机制
包括:激素调 节、免疫调节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十六页,共40页。
【问题导析】 (1)由表格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________的变化机制,设置的实验组为________,则对照组试 管中应分别加入________和缓冲液。
(2)由步骤②中A组所加物质的特点可知,A组实验目的是探讨 ________物质对血浆pH变化的影响。进而可知步骤②中向B组3 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
➢考点一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下列不能作为人体内环境指标的是
()
➢A.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
➢B.血浆渗透压和pH值
➢C.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
➢D.24小时尿量和尿比重
第三十一页,共40页。
解析 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的度量、评价 是它的各种理化性质指标(zhǐbiāo),如血氧含量、pH值、渗透压等。而 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是整个人体宏观的生命活动指标(zhǐbiāo),不是 内环境的理化指标(zhǐbiāo)。 答案 C
(3)依据pH调节机制可推知A、B组的实验结果应该分别为 _______pH明显升高,________pH变化不明显;_____pH明显 降低,________pH变化不明显。
(4)据上述结果,蒸馏水不具________作用(zuòyòng);人工配 制的缓冲液具有________作用(zuòyòng);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 样具有________作用(zuòyòng),说明其成分中含有________。
第十三页,共40页。
【一题多变】
判断正误:
(1)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
(3)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1)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1)
pH:7.35~7.45 ①理化性质 温度:37℃左右
渗透压:770kPa左右37℃时
②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血糖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含量相对稳定。
2021/4/17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
11
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
知识点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教材导读
阅读教材第8~9页,完成下列填空: 1.维持稳态的基础: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 协调一致地正常 .
提示:尿毒症病因是肾功能衰竭引起的稳态失调。常采用透析和肾移 植等方法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内环境的稳态。
2021/4/17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
18
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
[归纳总结] 稳态失调与引起的相关病症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尿毒症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知识点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教材导读
阅读教材第9页,完成下列填空: 细胞代谢需要各种 物质和条件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 动的 必要 条件。 [思考与讨论] 细胞代谢需要内环境提供哪些物质和条件? 提示:葡萄糖、氧气等充足的反应物以及温度、pH等适宜的反应条件。
2021/4/17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
运行 。 2.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 3.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 有一定限度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 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2021/4/17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
12
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
[思考与讨论] (1)细胞呼吸时刻消耗葡萄糖,细胞会不断吸收内环境中 的葡萄糖,内环境中的葡萄糖的补充,需要哪些系统参与? 提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2)人在炎热条件下容易中暑,极度寒冷条件下又容易冻伤,这说明什么? 提示: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 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遭到破坏。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共35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共35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 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尝试解 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学习重难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问题探讨
问题探讨
1、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 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 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 正常范围内。
目的主要是
A 供给全面营养
C
B 供能
C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 供给水
实验:
•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 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 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 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使pH稳 定在一定范围内,这是为什么呢?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 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 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举例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 有一定限度的。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原因? 1.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 2.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空调病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 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
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 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 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 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 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 应;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 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 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 高二必修3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 高二必修3生物课件
3.实验流程
自来水 缓冲液 测定并记录初始 pH→每滴入 5 滴物质的量浓度为 生物材料
0.1 mol/L的盐酸或NaOH溶液测定并记录一次pH,直至(zhízhì)滴入30滴→以pH 为纵轴、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将记录数据作图→比较并得出结论。
12/10/2021
第九页,共四十六页。
4.实验结果(jiē guǒ) (1)对自来水的处理
5.结论 滴加盐酸后,自来水的pH逐渐减小;滴加NaOH溶液后,自来水的pH逐渐增大。 无论滴加盐酸还是NaOH溶液,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说 明在一定(yīdìng)范围内,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生物材料 内含有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
12/10/2021
1.本节内容较抽象,应开展形 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对内环 境稳态的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 过讨论分析来认识内环境稳 态的重要性。
12/10/2021
第二页,共四十六页。
一、内环境稳态的概念(gàiniàn)与调节机制
课前篇自主预习
12/10/2021
第三页,共四十六页。
课前篇自主预习
答案: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 且不同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
12/10/2021
第十七页,共四十六页。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tànjiū)点一
探究(tànjiū)点

探究(tànjiū)点

要点速记
(3)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系统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循 环系统;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各个器官、 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因此,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 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解析】肌细胞内的肌蛋白不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细胞内 液成分,所以“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 含量基本不变”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实例。
【答案】C
11
3.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异常 D.血糖含量偏高
12
13
【解析】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导致细胞代谢异常。 【答案】C
流受阻;过敏反应等,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等渗出,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球肾炎,血浆渗透压下降;局部组织活动 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第 2 课时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
知识点
1.内环境 稳态的概 念
2.对稳态 调节机制 的认识
3.内环境 稳态的重 要意义
教学突破策略
学习技巧点拨
可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上体温日 变化规律的调查,理解内环境 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从内环境中的化学成 分和理化性质两方面 来理解内环境稳态的 实质
个人预习后采用小组讨论、合 把握目前普遍认为的
4
2.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⑤ 器官、⑥ 系统协调活 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⑦ 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是保证内环境的每一种⑧ 成分和 ⑨ 理化性质都处于⑩ 动态平衡中。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基础:人体 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 环境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的稳态与 消化 、 呼吸 、 循 环 和 泌尿 等系统直接相关。 2.主要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 络是机体调节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 有一定限度的。
5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必将引起 细胞代谢紊乱。
6
①年龄 ②性别 ③也有变化 ④37 ⑤器官 ⑥系统 ⑦相 对稳定状态 ⑧成分 ⑨理化性质 ⑩动态 各器官、系统
消化 呼吸 循环 泌尿 神经-体液-免疫 有一定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细胞代谢紊乱
23
知识总结 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作用
的结果,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 pH 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
保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 等会使机体中毒。 5.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合成的血浆蛋白减少;淋巴回
【答案】A
18
19
知识点一: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如何理解四大系统在稳态中的作用?尝试指出下图中 a~f 的含义。
20
答案:a 为消化系统;b 为氧气与养料;c 为呼吸系统;d 为二氧 化碳与其他代谢废物;e 为二氧化碳及部分水;f 为泌尿系统。
21
2.稳态失调引起的危害有哪些? 化学成分

过低:常会发生抽搐现象。
含量失调 ②血浆中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

③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

理化性
④温度、pH 等偏高或偏低:影响
,
细胞代谢紊乱。
质失调 ⑤
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失调:发热。
22
答案:①血钙 ②尿毒症 ③组织水肿 ④酶的活性 ⑤pH ⑥ 渗透压 ⑦体温
【答案】D
16
5.在等量的下列液体中加入等量的盐酸C.马铃薯匀浆 D.磷酸缓冲液
17
【解析】在溶液中滴加酸或碱会引起溶液 pH 的变化,变化的 大小取决于溶液的量和溶液对 pH 的缓冲能力。在等量的溶液中 加入等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后,pH 变化的大小由溶液的缓 冲能力决定。生物材料中含有多对缓冲物质,如 NaH2PO4/Na2HPO4、 H2CO3/NaHCO3 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使 pH 保持 相对稳定。自来水没有缓冲能力,加酸或碱后 pH 变化大。
作探究的方法学习内环境稳态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
的调节机制
调节机制
通过学生活动列举稳态失调引 从影响细胞代谢因素
起的疾病,从而说明稳态的重 的角度来分析内环境
要意义以及人体维持稳态的能 稳态对生命活动的影
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
3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实例——体温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① 年龄、② 性别等不同 存在微小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③ 也有变化,但一般 不超过 1 ℃。尽管周围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 接近④ 37℃。
7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 A.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 B.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温度、pH、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状态 C.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D.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了机体细胞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
正常代谢
8
【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 定的状态,既包括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也包括理化性质 的相对稳定,故 A、B 两项错误,C 项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一 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超过内环境的调节限度时,内环境的稳态就 会被破坏,机体的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故 D 项错误。
14
4.下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 是( )。
A.甲、乙可以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 的生命活动
15
【解析】健康人体的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 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果超出 这一范围就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C
9
2.(2016 年济南月考)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A.HCO3-与 HPO42-等离子共同作用,使血浆 pH 维持在
7.35~7.45 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 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
本不变 D.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上厕所的次数会比平时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