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国大纲卷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
2014年大纲卷地理(高清重绘)
![2014年大纲卷地理(高清重绘)](https://img.taocdn.com/s3/m/a0ee62db360cba1aa811daa8.png)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文科综合地理第I 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M 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1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1.M 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2.M 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广阔B.劳动力价格低C.交通运输方便D.原材料丰富 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图2中K 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4~6题。
图2813 火山/高程/m珊瑚礁4.K 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 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经销商 37.5%零部件供应商35%M 公司 20%生产厂 7.5%销售价格 100% 图16.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0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
据此完成7~8题。
7. 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8.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图3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2014地理真题(新课标ⅱ)(含答案解析版)
![2014地理真题(新课标ⅱ)(含答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0193a25901020206409c46.png)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1~2题.1.(4分)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4分)“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3.(4分)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4.(4分)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5.(4分)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7题.6.(4分)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7.(4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如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8~9题.8.(4分)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9.(4分)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如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0~11题.10.(4分)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控制.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1.(4分)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A .水田农业B .迁移农业C .种植园农业D .畜牧业三、解答题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全国高考地理Ⅱ卷高清版及答案
![2014全国高考地理Ⅱ卷高清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3024739ec3d5bbfd0a74ee.png)
2014 •新课标全国卷U (文综地理)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图1)。
据此完成1〜2题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 城区房价昂贵C. 人居环境恶化 D .城区不再扩大总部位于江苏徐州34° N , 117° 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据此完成3〜5题。
3. 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 .南美洲4. 2011年6月 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 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5. 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 D .麦哲伦海峡据此完成图1⑨首都□海洋6〜7题。
6.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 .塔里木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雅鲁藏布江流域7.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A .水田改旱地B .植树造林C .覆膜种植农作物D .修建梯田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8〜9题。
8.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 .地处赤道附近B .远离大陆C .构造运动强烈D .地形复杂9.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 .气温日较差大B .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 .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 .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2014高考全国卷一地理解析和答案
![2014高考全国卷一地理解析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2178e3f8c75fbfc77db24f.png)
• 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 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 解析: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 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 驱动发电机发电
•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措那湖,泥沙沉积, 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 河滩泥沙裸露;措那湖水位低,出露的湖滩 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 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叫宽阔, 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 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 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 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 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随时等覆盖沙 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 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 距离吐鲁番较远,高差较大,不能带动经 济发展
•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 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 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 图示地区干旱,城市分布在绿洲地区,绿 洲上农业基础好,适合人类生存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 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生物量是指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总和,植株密度是 植株数量
•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 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2014新课标地理高考卷(带解析)
![2014新课标地理高考卷(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33f72faaea998fcc220ef9.png)
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 ,则( ) A.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0 C. 全年日P<1 D. 冬至日P>1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https://img.taocdn.com/s3/m/d2a7d733a98271fe900ef90c.png)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一、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黄土高原B.柴达木盆地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干扰飞机电子导航B.提升地表温度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夏至日P>0B.春、秋分日P=0C.全年日P<1D.冬至日P>12.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聚落B.河流C.地形D.耕地(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距城镇过远 B.线路过长 C.工程量过大 D.易受洪水威胁(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绿洲分布B.地形分布C.沙漠分布D.河流分布3.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总生物量 B.植株数量 C.地下生物量 D.地上生物量(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C.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D.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4. 如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高考真题2014年地理全国卷1(含答案)
![高考真题2014年地理全国卷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2d7df6011ca300a6c390b8.png)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全国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图1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C】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D】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 D.冬至日P>1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图2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D】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B】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B】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2014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新课标1卷
![2014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新课标1卷](https://img.taocdn.com/s3/m/3ac800dd3169a4517623a388.png)
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新课标卷Ⅰ)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
图11。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
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
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0 C. 全年日P〈1 D。
冬至日P〉1【答案】1、A 2、C 3、D【解析】1、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虚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其它三地位于季风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较少,所以A 对。
2、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热能制造蒸汽,来推动发动机运转,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径的飞鸟,所以选C。
3、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二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6.5°,影子不为0,影长与塔高比重P不等于0,A错;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影长为0,P=0,B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3°,影长大于塔高,P>1,D对。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4-6题。
图2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答案】4。
D 5。
B 6。
B【解析】4.该地位于西北地区,铁路的建设会选择在海拔低的山谷附近,所以结合这个角度,答案也是地形。
2014年高考全国课标1卷文综地理高清重绘解析版
![2014年高考全国课标1卷文综地理高清重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6c5acdce2f0066f5332286.png)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地理)[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 .柴达木盆地B .黄土高原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 .提升地表温度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 .误伤途经飞鸟D .提高作物产量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 ,则A .春、秋分日P =0B .夏至日P =1C .全年P<1D .冬至日P>1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河流B .聚落C .耕地D .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 理由可能是( )A .线路过长B .距城镇过远C .易受洪水威胁D .工程量过大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 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 .地形分布B .绿洲分布C .河流分布D .沙漠分布[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7~9题。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电站远景反光板图1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 .植株数量B .总生物量C .地上生物量D .地下生物量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 .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 .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2014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课标卷高清版)
![2014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课标卷高清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cd4f330912a216147929b3.png)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地理)[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图1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C.全年P<1 D.冬至日P>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图2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7~9题。
表1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2014全国新课标全国二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
![2014全国新课标全国二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794ffd3169a4517723a3f8.png)
2014全国新课标全国二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第I卷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
图1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家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3-5题。
3.甲国位于( )A.欧洲 B.非洲C.北美洲 D.南美洲海洋首都 70°甲60°10°0°图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7.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
大西洋赤道科隆群岛1097 火山/高程/m 1689 山峰/高程/m170710971689科隆群岛1°91°90°赤道图38.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 地处赤道附近B. 远离大陆C. 构造运动强烈D. 地形复杂9.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 气温日较差大B. 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 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 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读图4,完成10~11题。
10. 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活跃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1.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A. 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 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第Ⅱ卷36.(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2014全国1卷地理(真题、解析)
![2014全国1卷地理(真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e46468ee06eff9aef80784.png)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 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4.推 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 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 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36.【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 角洲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出 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 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水源东部为河谷,风力 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 (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 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 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解析】(1)就地起沙→三角洲+枯水期出露河滩、湖滩泥沙。(2) 风大+植被少→就地起沙。 (3)对铁路+列车。(4)阻沙+固沙。 【解题技巧】风沙活动:原因、危害、应对措施。
【答案】4.D 5.B 6.B 【解析】4.兰新铁路在图示区域基本沿着1000米 等高线延伸→选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5.兰新铁路距吐鲁番市和鄯善县较远,对两地经 济的带动作用不大→兰新铁路选线不合理的理由 是距城镇过远。 6.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影响城镇分 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河流水只是绿洲的水源之 一。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附参考答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fe078d7f1922791788e83f.png)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新课标Ⅰ)一、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1.(4分)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4分)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4分)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0 C.全年日P<1 D.冬至日P>1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4﹣6题.4.(4分)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5.(4分)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4分)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7.(4分)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4分)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9.(4分)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如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0﹣11题.10.(4分)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A.B. C.D.11.(4分)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6分)12.(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13.(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全国卷1(地理)含答案
![2014年全国卷1(地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8c574bfc4ffe473268ab39.png)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全国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图1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C】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D】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 D.冬至日P>1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图2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D】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B】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B】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7343982cc58bd63186bd7d.png)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版)一、选择题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1.(4分)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2.(4分)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广阔B.劳动力价格低C.交通运输方便D.原材料丰富3.(4分)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三、标题4.(4分)如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4~6题.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4分)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6.(4分)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四、标题7.(4分)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7~8题.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8.(4分)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7~8题.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容易发森林火灾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五、标题如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9~11题.9.(4分)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生物资源D.太阳能资源10.(4分)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11.(4分)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九、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6分)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13.(3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文科综合地理
第I 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M 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1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1.M 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2.M 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 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图2中K 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4~6题。
图2
813 火山/高程/m
珊瑚礁
4.K 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 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6.K 岛处于
经销商 37.5%
零部件供应商
35%
M 公司 20%
生产厂 7.5%
销售价格 100% 图1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0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
据此完成7~8题。
7. 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8.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图3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9~11题。
图3 首都
港口
国界
时令河铁路
主要公路一般公路湖泊
9.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
10.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11.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第II卷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
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
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
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200
200
港口 河流
运河 沼泽 等高线/m
等深线/m
图5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
(12分) (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
(6分) (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
(6分)
(4)说明H 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12分) 39.(6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
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
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
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
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
黄道婆在松江传授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
“松江棉布,衣被天下”。
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
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
15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
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
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
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利克·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
(10分)
材料三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0C ,开花、结玲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0
C 以上,光照充足。
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图6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120 100 80 60 40 20
1 4 7 10月
/mm
图6
城市
港口 国界
(2)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8分)
(3)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12分)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C
6.C
7.B
8.D
9.B 10.D 11.D
36.(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
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
(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
(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
(4)(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 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M 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H 港位于M 河河口附近,是M 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
39.(2)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3)优势:机器设备与生产技术领先;市场需求量大;原料(棉花)供应充足;优良港口多,利于棉花和棉布进出口运输。
问题:大量的棉花和棉布进出口增加了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