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策略
【摘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滨水空间作为水、陆的交界地带,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针对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水城割裂、水陆生物通道受阻隔、城乡生活方式差距加大等社会问题,通过景观结构分析、视线分析、交通组织规划建立一套景观规划策略将城市滨水带打造成充满活力的多元化“交汇空间”。
【关键词】滨水空间;景观规划;策略
1 缘起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接部分的一定区域的总称,由水域、水际线和陆域三个部分组成。它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由水体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城市中独特的建设用地,具有自然、方向性强等空间特点和公共活动多、功能复杂、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等特征(a.ruth fitzgerald.waterfront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soclety of civil engineers,1986)。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城市滨水地带,硬质的防洪堤将城市与承载其历史的水切割成两个独立的部分,水系与陆地之间的生物通道也被打断;都市人群每天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为生计奔波,鲜有机会近距离体味乡野田园生活,享受“男耕女织、桑麻满圃”的乐趣;少年儿童课余生活多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各类人工化游乐场所度过,像浅滩抓蟹、清溪捕鱼、田中摘菜、林下采菇这类对于父母来
说儿时稀松平常的休闲活动如今却变得弥足珍贵,等等。因此,如何在这些问题之中寻找切入点,营造一个多元化“交汇空间”,已经摆上了规划设计师的议事日程。
2 设计理念
由于滨水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具有线性特征和边界特征。通过对城市相关规划、滨水区场地特征的研究,可以将滨水景观带打造成舒适可达、参与度高、观赏性强、生态自然的城市边界地带,为人提供休闲活动、接近大自然的地方、接近乡村生活的场所,为动、植物提供繁衍生息的栖息场所,为城市保留田园风光,让种种隔离现象都能在滨水公共空间寻找到合适的交汇点。
3 设计策略
3.1 结合相关规划分析找准滨水带定位
通过相关规划的分析,找准滨水带在所处区块中的发展定位,为后续规划目标的定立提出要求。
通过区域规划分析滨水带周边区域用地性质与交通路网,然后根据用地性质确定人对场地的使用强度,分段确立规划区域的功能与景观风格。例如:当周边用地性质为商业、居住用地时,考虑到使用率高、人的干扰占主导因素,因此该段滨水空间应主要考虑休闲活动功能,服务周边居民,特别是在道路交通与滨江带交会的节点区域需布置大面积用于集散、活动的硬质铺装场地,风格与商业或居住区风格保持统一。而周边用地性质以工业、仓储用地为主时,
人流量较小、对滨水空间的使用率较低、人对自然的干扰因素较小,功能上应定位为生态保育功能,打造原生态的自然风格。
3.2 结合场地特征分析营造尊重场地特征的滨水景观
对滨水带进行景观规划前,不应该简单的将其当成一张白纸,重新赋予它功能与特征,而是应该进行实地踏勘,充分挖掘其独有特征,并对其进行充分保留和再创造,在尊重场地本原“精神”的前提下打造高辨识度地域性滨水景观。例如:滩涂土壤富含有机物,滨水区域附近的居民常会在滩涂上进行开垦种植蔬菜,那么在后期规划的时候可以对部分菜地进行景观化整理,在保留场地原始特征、给居民提供享受乡村耕种生活的场所的同时也保持了滩涂土壤的活性和有机置换。
3.3 结合空间分析进行水、城统筹规划
人类对景观的感受并非是每个景观片断的简单叠加,而是景观在时空多维交叉状态下的连续展现。所以对滨水带的规划不能仅仅局限于堤外滨水区域,应该将堤内滨江规划地块也纳入设计范围进行水、城统筹规划:首先,沿堤控制建筑退后50-80米,形成堤内绿道,使渌江风光带与城市内蓝、绿道相互渗透,共同组成城市生态网络系统。其次,严格控制滨江建筑高度与密度,预留城市开放空间,使滨江城市界面高低起伏、疏密有致,和滨江带景观相互融合,互通有无。
3.4 结合景观结构分析达成“参观”与“参与”的双赢
滨水带使用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参观”与“参与”双
参程度的高低,程度越高对人的吸引度就越大。由于人的参与会对自然生态造成一定的干预性,因此,高的参与度常会打破自然生态的平衡,削弱参观性。为了使场地达成“参观”与“参与”的双赢,需要在分析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的基础上对滨水区域的景观结构
进行合理调整。
从行为心理学上来看,完全缺乏活动刺激会使人觉得场地缺乏神秘感和挑战性,比较乏味,但是持续的活动刺激也会让人容易产生疲乏心理,觉得场地过于复杂,无法产生愉悦轻松的感觉。因此结合滨水带的线性特征,在景观结构上应该采用主题段与过渡段交替布局,主题段作为主要景观节点,以参与性为主。过渡段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强调参观性。
3.5 结合视线分析提升滨水带与周边城市开放空间的互动性
出于防洪安全考虑,滨水带不适于建造大量构筑物,加之处于水陆交结之处,坐拥多样性生态景观资源,因此滨水带自然生态景观会较城市其他开放空间占有优势,而历史人文景观则处于弱势。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可以利用视觉通廊将周边城市开放空间历史人文资源“借”入其中,达到“看历史、看文化”的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滨水带与周边城市开放空间的互动性。
3.6 结合交通组织提升滨水带可达性
可达性,译自英文“accessibility”。首次由hansen提出,定义为空间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morris等人从个体在空间中移动能力角度将可达性定义为,利用某一特定的交通系统从
某一给定区位到达活动地点的便利程度。可达性是评估滨水带吸引度的重要指标,在对滨水带进行交通组织时可用堤上堤下两条游览主线将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堤上部分道路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是影响滨水带可达性的决定性因素,建议采用路堤分离形式,即将滨江大道退后至堤下,将防洪堤全部作为景观用地,布置自行车道和游道,直接对接周边地块,减小机动车对可达性的影响,同时在汛期可以形成高水位游览路线。堤下景观主轴穿插木栈道与游步道,可以与水形成近距离接触。
4 渌江南岸滨江公共空间景观规划
4.1 创建渗透式生态廊道,打造水陆交汇空间
本次方案设计中考虑到整个南洲新区的整体风貌建设与生态网络的健康发展,将堤内滨江规划地块也纳入设计范围进行统筹考虑,沿堤控制建筑退后50-80米,形成堤内绿道,使渌江风光带与城市内蓝、绿廊道相互渗透,水生与陆生生物能够通渗透式生态廊道进行生物迁徙,创造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生态网络系统,形成水陆的交汇空间。
4.2 营造田园式大地景观,打造城乡交汇空间
对渌江滨水带原有菜地进行整理保留,结合现代艺术手法营造气势磅礴的田园大地景观。城市农场概念的引入,一方面为周边城市居民提供可以体验躬耕之趣引的场地,将乡野的田园生活方式带入城市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对江水所带来的肥沃的沉积土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滩涂土壤营养元素的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