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家长读后感
弟子规家长感悟心得

弟子规家长感悟心得一、孩子是父母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一个家长,我深深地理解到孩子是父母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我一直以《弟子规》为指南。
这本书凝聚了古代智慧和家教观念,对于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深感亲情的厚重、父母的责任以及教育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家长角色中的感悟心得。
二、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学习《弟子规》使我意识到,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美德是非常关键的。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还要引导他们从小学会尊敬和关爱我们。
记得《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这是我们教给孩子的第一课,孩子们要懂得听从父母的话,不违背父母的意愿。
我告诉我的孩子们,尽管我们的要求中可能存在一些他们不愿意遵守的规定,但父母从来都是为了他们好。
这样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们明白父母的苦心与期望,从而懂得尊重和感激。
三、培养正直诚实的品格《弟子规》中强调了要培养孩子正直诚实的品格,这也是我在教育孩子中极为重视的一点。
我告诉孩子们“众善之舟也,孝弟第一操。
”孩子在家庭中学会孝顺父母、尊重长辈之后,也要学会与人为善,待人诚实守信。
这是一种良好品质,培养它能够让孩子们以正直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和诱惑。
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注重以身作则,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说谎或是表现出不诚实的行为,让他们从我身上汲取真诚与正直。
四、教育孩子积极上进《弟子规》中有许多关于修身养性、勤奋上进的教导,这些也是我在教育孩子中力求培养的品质。
我经常告诉孩子们,“勤于学,不辍业,水满则溢,绳满则止。
”这句话告诫他们在学习上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与才华。
我也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才艺,让他们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极限。
五、通过《弟子规》培养孩子自律与自控能力自律和自控能力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品质,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一直在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父母读弟子规读后感

父母读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父母读弟子规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父母读弟子规读后感(一):读了《父母规》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做好当代的教育事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育事业于国富强、文明;于民自由、公正。
古人比较强调对老师的要求,提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学生、小辈要求遵行《弟子规》等。
而当代教育最难、最关键、最重要的却是对家长的教育,《父母规》的横空出世,正是解决当代教育事业中的一大瓶颈。
《父母规》全六篇,共有十责、十戒、十规、六观、一道。
与《弟子规》的诞生相似,《父母规》来自《易经》家人卦第三十七(离上巽下):“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弟子规》完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父母规》完成于当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现代家庭教育的指路明灯。
通篇朗诵《父母规》,每读完一遍《父母规》体会就会更深一层,其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父母规》中的“父母责”。
十大“父母责”贯穿孩子从怀孕妊娠到婴幼哺乳;从蹒跚走路到咿呀学习;从孩子内在的气、神、意、智、德、格、心,外在的身、境、惑等各方面系统阐述为人父母的正确理念和具体行为准则。
让我更深入地明白,成夫妻是一回事,为人父母是另一回事,这在我们以后的家长课堂中对家长的教育有了明确的标准。
所谓的担当,所谓的父母的责任,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父母规》中这“十责”。
“饮食者,适量好,深加工,多避绕。
睡眠者,养规律,少睡害,多睡懒。
”富有现代气息的养身之道,生活好习惯,在《父母规》中得到具体体现。
生活好习惯就是应该从娃娃抓起。
现在条件好了,孩子想吃什么,父母都有条件来满足。
熟不知那些奸商,为了牟利,用各种鲜艳的化学物质、有害物质,把食品包装得花枝招展吸引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过多摄入这些食品,使孩子体内激素失衡,表现出提前发育、发胖、性别错位等各种现代病。
弟子规亲子共读家长心得体会

弟子规亲子共读家长心得体会大家也许都明白,阅读是一个人认知事物的一条有效途径。
读一本有益的书,能给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能培养孩子具有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的心灵,能促进孩子增强求知的欲望。
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弟子规亲子共读家长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大家!弟子规亲子共读家长心得体会1十月我们班开展了亲子共读《弟子规》的活动,在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这一个月中,使我对《弟子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有许多是对儿童行为的规范,比如尊重长辈,坐立有序,生活方面讲究卫生,待人礼貌,讲诚信,珍惜时间等等,这些都是对儿童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这几点:当我们学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孩子有些惭愧的说:“妈妈这点我做的不好,你经常叫我的时候,我都没有及时答应,有时你叫了我三四遍我才回应你,这点我今后一定改正。
当学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时,孩子有些小自豪的说:“这个我都有做到,有好吃的我都让爸爸妈妈先尝,坐公共汽车时,看到爷爷奶奶我都赶紧把座位让给他们。
”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有趣的时刻,比如有学到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时,她感慨到原来古代人也不喜欢挑食的孩子呀!妈妈我告诉你个秘密靳老师也不喜欢挑食的孩子,虽然我以前也挑食,但是我已经在慢慢改正了,在学校不管爱吃不爱吃的我都吃。
我要努力做个不挑食的孩子!学习弟子规也给了她教育爸爸的机会,其中有讲到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他说:“爸爸这点做的不好,他就有喝醉酒的时候,确实爸爸喝醉的样子还挺丑的。
我要好好给爸爸讲讲道理,让他少喝酒更不能喝醉,要不他就是最丑的爸爸!”通过学习《弟子规》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希望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使学生明白做人因该尊师重道,孝顺父母,诚信友善,培养孩子的思想美德要践行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意识。
弟子规亲子共读家长心得体会2当拿到老师发给我的《弟子规》亲子读本时,如获至宝。
说实在的,我本来对文科就发怵,更何况之乎者也就更不感兴趣了。
家长读弟子规读后感常规版

家长读弟子规读后感常规版作为家长,我对于弟子规这部书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在读完这部书之后,我对于孩子教育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考和规划。
下面是我对于这本书的读后感,希望能够给其他家长们一些启示和思考。
首先,弟子规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修养。
在这个物质化的社会,孩子们往往容易迷失自己,追求权力和金钱,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道德底线。
而弟子规通过各种规矩和教诲,教会孩子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同情心和友爱心,要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这对于家长教育孩子来说,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其次,弟子规注重的是孩子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
在弟子规中,有很多关于家庭的规定和教诲,例如父母恩、兄弟友等,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孩子对于家庭的责任。
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家庭观念的淡漠和家庭责任的缺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弟子规提醒了我们要重视孩子对于家庭的责任和关爱,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再次,弟子规教会了孩子们要学会做人,尤其是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
在弟子规中,有很多关于礼节的规定和要求,例如尊长礼、友爱礼等。
这些规定告诉孩子们在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情时,要有礼节、有分寸,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这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第四,弟子规告诉孩子们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在这部书中,有关于学习的规定和要求,例如勤学习、好问学等。
这些规定告诉孩子们要重视学习,要有好的学习习惯,要善于思考和提问。
在当今社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而弟子规提醒了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最后,弟子规还教会了孩子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
在弟子规中,有关于法令的规定和要求,例如守法令、劝善劝法等。
这些规定教会了孩子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法律的权威。
在当今社会,法制意识的薄弱和道德观念的淡漠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弟子规提醒了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
总的来说,弟子规这本书对于家长教育孩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长学习弟子规体会[优秀范文5篇]
![家长学习弟子规体会[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18163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a.png)
家长学习弟子规体会[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家长学习弟子规体会学习《弟子规》,让中华儿女更文明现今社会,许多不讲文明礼貌的人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了。
进来学校也开展了学习弟子规的活动,孩子有时也会拿回家来阅读和背诵,我当时只是翻了一翻,并没有什么感受,直到这次,我也仔细阅读了这本书,感觉到《弟子规》这本书的确是一本有巨大启蒙意义的书籍。
《弟子规》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人说它已经过时了,还有人说它是一本用来枷锁、封锁人们思想的书,是封建统治的工具。
当然,我们也承认《弟子规》确实存在部分对于现代教育而言是不合适宜的内容,可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弟子规》是一本经典著作,其对于现代教育启示作用也是可以想象的。
尤其是在当代,独生子女在各个家庭普遍的时代下,如何更好的教育好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来,这样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思考。
想想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应该还是在物质贫乏思想单纯的时代,提倡的尊老爱幼,友爱互助,学雷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精神不仅仅是口号,我们的父母也基本是这样做的,我们周围的很多人也是这么做的。
如今我已为人母,经常会思考如何教孩子做人。
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连环画和动画片,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再看看身边的这些孩子和少年,有多少是对长者不礼貌,不客气的;遇到别人的批评就翻脸恶语相向的;做事只为自己争利,不顾他人感受的;言行一味逞强,轻视他人尊严的。
这些孩子如果不及时调整教育可能要经历许多的磕磕绊绊,才能学会有礼、自敛、尊重,感恩,才能有和谐的生活。
弟子规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我们的孩子以前真的做到了吗?我觉得还远远不够。
之前,我们并没有特别注重孩子的文明礼貌问题,所以孩子也有许多不讲礼貌的坏习惯,比如:孩子临出门之前,我们家长总会说出门慢一点,看看车,可孩子呢,总会不耐烦的说:嗯行,知道了!学习弟子规之后,有了巨大的改变,不仅更加文明了,而且对我们也更加有礼貌,说话再也不像原来那样不耐烦了。
家长弟子规心得体会.doc

家长弟子规心得体会篇一:读《弟子规》心得体会读《弟子规》有感读了《弟子规》一书,使我获益良多。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担任着多种角色,妻子、子女、母亲、教师,如何在这种物欲横流的今天找到方向,我想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很大。
一、孝敬之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
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
可到底怎么做到孝呢?就如弟子规中所说“入则孝”,就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
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
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到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之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们在孝敬好父母的同时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因为这样我们的父母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
“孝”的另一个方面,我认为还要照顾好自己,时刻关怀自己,不要让父母担心我们的生活。
关心家人,关注自己!我认为这就是孝的根本体现。
二、教育之道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家长,我们担负着教育子女、教育学生的重任。
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重来一次。
首先做人父母者,就要为孩子的生活起居、家庭教育等等负责,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不仅仅要教给他知识,也应该教给他生活的道理、做人的修养。
当然,这要求我们自己就应该有一份积极的人生态度。
另外作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外,更重要是深入挖掘教材,对学生应更多一些情感抚育、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
因此,不论是教师、家长哪种身份,我们既要教会孩子懂得“长者立,幼勿坐。
长着坐。
命乃坐”“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又要让学生拥有“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的良好心态。
三、处事之道作为生活中的一份子,单位中、家庭中做人处事的方法关系到我们与同事与家人是否融洽。
弟子规家长感悟心得

弟子规家长感悟心得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家顾炎武所著的儿童教育启蒙读物,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作为家长,我在阅读《弟子规》时深受启发,不禁思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方式。
下面是我从《弟子规》中获得的一些家长感悟心得。
一、为人立身篇——品行立身,做一个好榜样《弟子规》首先强调品德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品行。
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记住自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会模仿我们的行为。
因此,我们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我们要力争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让他们在我们身上找到信仰和追随的方向。
二、为人处世篇——尊敬他人,亲近朋友《弟子规》中强调了尊敬他人和亲近朋友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包括尊重长辈、尊重师长和尊重同伴。
在家庭中,我们要教育孩子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谦虚礼让,不骄不躁。
在学校和社交场合,我们要教育孩子亲近朋友,尊重师长,与人为善。
只有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孩子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三、为学立志篇——勤学苦练,追求卓越《弟子规》中强调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
我们作为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学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习惯。
我们要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他们按计划完成任务。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只有勤学苦练,孩子才能不断进步,追求卓越。
四、为人尊礼篇——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弟子规》中强调了孝敬父母和尊重师长的重要性。
作为家长,我们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孝敬父母。
我们要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尊重和关爱之情,并让他们明白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同时,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尊重师长,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尊重师长不仅是对老师的尊重,更是对知识和学习的尊重。
五、为人诚信篇——言行一致,做诚实守信之人《弟子规》中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作为家长,我们要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诚信的道理,懂得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我们要教育孩子遵守诺言,不说谎言,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家长力行《弟子规》心得体会

家长力行《弟子规》心得体会
家长力行《弟子规》的心得体会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以及正确认识和理解孩子的角色和责任。
以下是一些关于家长力行《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1. 榜样的力量:作为家长,自己必须先行先示范,成为孩子的榜样。
只有家长自己遵守规则和道德准则,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
2. 培养良好的习惯:《弟子规》中强调的许多规则和要求都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好方法。
家长可以通过规定孩子的起居时间、饮食习惯和作息等方面,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 培养责任感:《弟子规》中强调的许多规则都与责任感和关怀他人有关。
家长可以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让他们体验到责任和付出的重要性。
同时,家长也要在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教导他们认识自己的责任,并引导他们进行合适的反思和纠正。
4. 增强自律能力:《弟子规》中许多规则都要求孩子保持自律和自制力。
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例如制定学习计划、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等,帮助他们养成自律的习惯。
5. 注重情感交流:家长力行《弟子规》不仅是一种行为的教育,也需要注重情感的培养。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要注重耐心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时也要给予孩子正向的肯定和鼓励。
总之,家长力行《弟子规》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家长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关注孩子的品德和心理健康,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弟子规家长读后感

弟子规家长读后感家长读弟子规,也是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那家长写了哪些感想?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弟子规家长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弟子规家长读后感篇1《弟子规》是古代圣贤对学生的言行规范,也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们看了深有体会。
它教给我们如何尊重别人——要孝悌,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做人方法——要信,更给我们指出了生活中方方面面应该注意的问题——要谨。
《弟子规》中讲到“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些都是给我们指出的孝顺父母的最根本的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从小在父母的无私的关爱下健康成长,现在我们已经长大成人,离开父母,有了自己的小家,但他们仍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我们,牵挂着我们的工作是否顺利、我们的生活是否幸福、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我们平时更应该对他们多一些照顾、多一些理解,让父母对我们少一些牵挂,多一份安心。
孝顺不只要孝还要顺,尊重他们的生活,尽力促成他们的意愿,日常生活中要“顺眉顺眼”,尽量不惹他们生气。
观念不同时,不给父母脸色看,不抱怨,要通过尊敬、细致、适当的方式,讲出贴心、暖心的话,让父母理解。
做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俗话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为人子女应常怀有感恩之心。
对亲人至孝,为国尽忠,也是“仁义礼”的表现。
《弟子规》中讲到“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每一天的宝贵时光,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就象艾莫老师说过“成功没有彩排,每天你都要以正式上场的姿态出现。
”每天都要做好你自己,给自己定好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努力朝这个目标迈进。
关闭身后的门,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好好把握现在,珍惜每一次机会,认真对待每一天。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自己碌碌无为而羞愧……”“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
家长读弟子规读后感范文(三篇)

家长读弟子规读后感范文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作,它以简洁明晰的文字向后世传递了古代人对待他人、处事原则的重要教诲。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将这部经典著作介绍给孩子,让他们了解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读完《弟子规》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价值,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被《弟子规》所倡导的“孝为先”所深深震撼。
这一观念在《弟子规》的开头就被高度强调:“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这句简单而明确的教诲告诉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对父母言听计从,顺从父母的要求,以表达对父母的尊重与感激之情。
作为现代家长,我们常常忽视了孩子对父母尊敬的培养,而《弟子规》则提醒了我们,孝顺父母是儿女应有的美德,也是我们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之一。
其次,《弟子规》中对待他人的要求也给我很大启示。
教育孩子要“对己宽,以待人”,这是《弟子规》给我们带来的教育智慧。
《弟子规》中强调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见义勇为”,“见贤思齐”,这些都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有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教育观念。
现如今,社会风气日益险恶,孩子们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影响,而《弟子规》的教诲正好可以对抗这种不良影响。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与公共意识。
第三,《弟子规》中的诸多规范还对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弟子规》中要求孩子们要“夜勤磨洗,又留心,勿作怠慢事”。
这种培养孩子勤奋、细心、注重个人卫生与修养的习惯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现代社会,很多孩子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爱整理自己的物品和房间,不注意个人卫生,往往对自己的生活没有积极的掌控感。
而《弟子规》通过对孩子生活习惯的规范,培养了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使他们具备了更好的生活习惯,这对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弟子规》还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在社交场合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
弟子规家长感悟心得

弟子规家长感悟心得近来,我深入研读了《弟子规》,这是一本脍炙人口的儿童书籍,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对家长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收获了一些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和感悟。
弟子规教导我们从小事做起,做好一切小事,比如精心整理床铺、洗漱收拾等。
这点启示我: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传统道德,同样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
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培养孩子的细心、责任心和自律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弟子规还告诉我们要端正心态,不得怠慢大小事物。
在现代社会,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业,忽视了生活中的琐事和家务。
然而,弟子规告诉我们,把家务琐事当作人生修炼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养成细心、负责和认真的态度。
拥有这些品质的孩子将来不仅能处理好家务,还能在工作中更加细致入微地完成任务,努力进取。
弟子规亦教导我们要恭敬礼貌,行为规范。
这对家长的教育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和引路人,如果我们自己不能遵守规范,又怎么能要求孩子遵守呢?因此,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力求做到言传身教。
只有我们自己做到恭敬礼貌,孩子才有可能学习和模仿。
礼仪之邦,需要从小培养起,只有懂得尊敬他人、礼让他人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陪伴孩子。
然而,弟子规中强调了家庭和睦、亲情的重要性。
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充足的关爱和陪伴,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成为独立自信的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然而,正如弟子规所言,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需要我们有恒心和毅力。
面对孩子的犯错或者学习的困难,我们不能弃之不顾,而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引导和帮助他们。
只有不断与孩子保持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更好地规劝和引导,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弟子规读后感家长感言(精选6篇)

弟子规读后感家长感言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家长感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读后感家长感言篇1今天我读了《弟子规》,读后脸红心跳,无地自容。
我们今天自称是学佛人,学的是出世间法。
我扪心自问,反观自己,《弟子规》是世间幼儿学的东西,我们今天学佛人做到了吗?儿童应做的都做不到,想出世间,这玩笑开太了。
在世间法上儒家讲的做人根本是:三纲、五常、五伦、八德,教人做人是从小学习《弟子规》开始,我们学佛人如果不在《弟子规》上扎根,那我们学佛就是学着玩的、拿佛法消遣的,这样能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答案是「肯定」的,『得不到。
』为什么?因为不是善人。
经上常提到「善男子善女人」,我们不是呀。
所以我们要想当生成就,了脱生死,必须在根上下功夫,扎根要有德行。
真正的德行就是严格按弟子规去做,要句句做到,我们道德的根才能扎稳了,我们的毛病习气才会慢慢的淘汰掉。
在佛法里面,十善业道、净业三福是我们学佛人的根,《弟子规》又是十善业道、净业三福的根,所以说《弟子规》是根本的根本,各位同修要是不信的话,请读一下《弟子规》看看自己能做到几条?应不应该按《弟子规》的标准去做人。
我说句实话,不管学什么法门,如果不把《弟子规》学好,不先把人做好,你要想做佛,自己想一想,人都不会做,那里能做佛?我们今天学佛最大的困难、最大的障碍,是没有做人的基础,从小没有人教,养成许多恶习很难改过来。
古人常说:“教子婴孩,教妇初来。
”我们在儿童时代没有学过,今天在不从《弟子规》上下功夫,那我们做人的根在那里?我们在家学佛人从五戒十善培根,现在可好,世法佛法,根都疏忽了。
今天还好,典籍还在。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补习还来的极。
《弟子规》、十善业道、净业三福一定要字字句句都做到,点点滴滴落实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因为这是作佛,作菩萨的基础。
家长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家长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2篇)小编语:《弟子规》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以下是关于家长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家长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范文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没有深入学习,不知其深浅,我是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越学越觉得自己的浅薄,慢慢地发现贪大不精。
此时,我明白了“一门深入。
长期熏修”的真正道理,也坚定了我用《弟子规》去规范孩子与我的行为,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
现在的孩子,迷茫、无聊、空虚,没有目标。
孩子的心灵没有寄托,没有寄托的心灵是不可能安稳和充实。
为孩子找一个心灵的家园,让孩子的心有一份寄托,是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
而构建什么样的心灵家园,给孩子和自己的心灵浇什么样的养分,就一一摆在我们的面前。
中华传统文化是最好的机床和养分,而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孝”,夫孝德之本。
“孝”是德育的“根本”,构建孩子心灵的家园,应以“孝”的培育为本?让孩子的心灵归附在“孝”上,在“孝”的家园里健康成长。
一、在孩子中推展《弟子规》和《孝经》。
中华传统文化育德本中,《弟子规》和孝经》是孩子养正的最好读本。
孩子学《弟子规》时,要一门专入地去修习。
从背诵、抄写、讲解、力行、分享这几步去专心学习,诚心念,常说善恶只是一念之差,养成善念,在做悖之事时,这些善念就会提醒你,使你时时警惕自己不去做坏事,长此以往,善行多了,恶行少了,心灵就干净了。
《资治通鉴》里有一句话“行有不止,乃成君子。
”长期去学习《弟子规》,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力行,力行后分享自己的感受,倾听别人的分享,找出自己的差距,努里向别人看齐。
让我们的心灵家园拥有更多健康、积极的精神。
二、学习《弟子规》要放宽心量,这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心态。
心怀诚敬心和感恩心,心量放宽了,才能容下《弟子规》的一切。
家长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3篇

家长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3篇篇一:我们的一生都在有意或是无意的学习,我们每天也都是在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工作或是学习,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我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从学校带回来一本书,说是老师给每个同学一本书,我看了一眼——《弟子规》,当时并没有太在意,可是在之后的几年中,每一天每一年孩子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我欣喜的捧起了《弟子规》和孩子一起学习起来。
作为母亲,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不断成长。
通过学习才更懂得了老师传授孩子《弟子规》的良苦用心,真正懂得正确教育孩子的老师和家长,应该在孩子心性纯洁的时候正确地引导他。
如果一味地纵容,宠爱或任其发展,就会使孩子偏离其本来正确成长的轨道。
所以我们要把握好孩子们现在这个最容易接受教育的年龄段,帮助他们学习圣贤的经典,让他们在成长中循序渐进地掌握博大精深的国学智慧,那么,他未来的人生将会不同凡响.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国家一直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之所以把“德”放在首位,德指道德,品德,也就是主要侧重在做人上,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德为人之本也就是人的根基,《弟子规》就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的传统国学经典之作“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老师教导孩子们,启蒙养正,着实是一件非常伟大的工作。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甚至全人类的命运前途。
我的女儿从小就很懂事,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她变得更加懂事乖巧。
她每天都会帮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比如,刷碗、拖地、收拾房间等。
每次接她回家走到楼门口她都会倚住那扇铁门让我先走,天冷的时候我让她先走,她却摇头说:“《弟子规》里讲‘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您先进屋,我不冷。
”我生病了,她端水、拿药、帮我把被子盖好,甚至帮我试了水温,我真怕她烫着,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次我高烧迷迷糊糊睡着了,半夜醒来时,发现是睡在她的床上,孩子呢,她在哪呢?我下意识的从床上跳下来,脚下踩着软软的东西,却看到她从地上站了起来,我惊讶地问她,“老闺,你怎么睡在地上,大冬天的,地这么凉”她说,妈妈高烧不停的翻身,还不时地把手脚往床下伸,我怕冻着妈妈给妈妈盖被子,又怕妈妈掉地下,就睡在了地上,妈妈掉地下还有我呢”.我伸开双臂把她紧紧抱在怀里,一时间感动、自责、心疼……我发现她的身体在发抖,“傻孩子,那你为什么不盖被子,却盖着自己的棉服呢”我着急地说,她说:爸爸睡着了我怕吵醒他……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爸爸妈妈把我养大很辛苦……。
家长力行《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家长力行《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家长,我深深体会到了《弟子规》对孩子品德和行为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教导孩子如何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和反思。
首先,《弟子规》教导孩子要孝顺父母。
在我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只有真正尊重和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孩子才能养成孝顺的习惯。
于是我开始注重与孩子进行真诚的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并提供关怀和支持,以此建立起亲子关系的信任和温暖。
其次,《弟子规》强调礼貌和谦逊的重要性。
在和孩子交流时,我时刻提醒孩子要有礼貌,懂得尊重他人。
并且,我也希望孩子在与他人相处时要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自大不傲慢。
通过言传身教,我希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次,《弟子规》注重坚持正直和遵守规则。
作为家长,我知道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离不开正确的引导。
我鼓励孩子坚持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不做虚伪和欺骗的事情。
同时,我也要求孩子遵守家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让他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最后,《弟子规》教导孩子要尊重师长和懂得感恩。
我积极与孩子的老师保持沟通,并夸奖孩子在学校中的进步和表现,让孩子懂得尊重和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另外,我也鼓励孩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通过帮助他人来体会分享和感恩的意义。
总体来说,家长要力行《弟子规》,除了要提供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更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做到《弟子规》中所教导的品德和行为,才能在家庭中有效地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正直品格的人。
家长读弟子规的读后感范文

家长读弟子规的读后感范文规范化在家长要求孩子学习弟子规来规范孩子的行为仪态的同时,家长也应该不良行为跟孩子一起研习弟子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父母是孩子启蒙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会带来里头给大家带来家长读弟子规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家长读弟子规的读后感范文1《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
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
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看见别人有了飞跃,就虚心向他学习,在和众人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所,是让我感觉最深的。
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
这让所说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
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
看他说的多有道理啊!我们应该在生活中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记得在弟子规上有文章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时候折纸折的十分好看,栩栩如生。
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西凯努瓦县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的真难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
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恶行但她想到了昨天答应杨开第的事,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信纸小珍来。
但是小珍却不来,小珍失信了。
但宋庆龄一点也没人后悔,她说:“小珍虽然没来,但是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
”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具有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了世人的爱戴。
所以我们应该向研习宋庆龄学习,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不然就是言而无信,万事皆虚。
家长念弟子规的读后感范文2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
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
家长读弟子规读后感标准版(三篇)

家长读弟子规读后感标准版家长读《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经典之一,它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的重要教材。
作为一名家长,读完《弟子规》后,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们学习,也给了我们家长们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
首先,《弟子规》教导孩子们要遵守各种规矩纪律。
从小孩子就要学会自律,要懂得遵守规矩。
这对我们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觉性和纪律性。
比如,书中提到的“夫唱儿和舞,强作断臂膊”就是教导孩子们在学唱歌跳舞时要按照老师的指导来进行,不得随意胡乱行动。
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制定一些小规定,比如在家中要遵守作息时间,去学校要穿整齐的衣服等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纪律。
其次,《弟子规》教导孩子们要尊重长辈和师长。
现在的社会风气日渐松散,很多孩子都缺乏尊重和孝敬的观念。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家长就更需要引导孩子们学会敬重他人。
《弟子规》中提到的“见义勇为,无怕-怕他三分”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都是教导孩子们要学会尊重他人,要学会敬重有德有才的人。
我们家长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并教导他们要尊重长辈和师长,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长为有礼貌、有素质的人。
再次,《弟子规》教导孩子们要有做事情的恒心和毅力。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很多人都缺乏毅力和耐力。
而这本书中关于自律的内容,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孩子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书中提到的“夫学须-勤,不-刻苦无甜”和“温-而-艰难-困,坚-则-不屈”都鼓励学生要有毅力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我们可以教导孩子们坚持学习一个乐器、坚持读完一本大部头的书籍等等,帮助他们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最后,《弟子规》还教导孩子们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家长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弟子规》中提到“人-非-积-而-成-蓄-无-度-而-殃”的命题就是教导孩子们要懂得节制和量力而行。
我们家长要教导孩子们如何分辨是非,如何正确评估事物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2024年家长读弟子规读后感标准范本

2024年家长读弟子规读后感标准范本标题:《2024年家长读弟子规读后感》引言:《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了做人做事的准则和道德要求。
作为家长,在阅读了《弟子规》后,我对其中的价值与教育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下面我将就此与大家分享我的读后感。
一、守礼尊敬高尚仪态《弟子规》中教导我们要守礼尊敬,言行要有高尚的仪态。
在现代社会中,礼节之重虽有所减弱,但是作为家长我们仍应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好榜样。
让孩子学会尊敬长辈,礼貌待人。
在家庭中注重仪表教育,培养孩子优雅的仪态和文明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使孩子走进社会时更有自信。
二、爱学上进温故知新《弟子规》中强调了要好好学习,不断上进。
这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家长应鼓励孩子勤学好问,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一起学习,知识是无止境的,只有与孩子共同学习,我们才能与时俱进,使家庭成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待人友善懂得感恩《弟子规》中提到了要待人友善、知恩图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人,家长应引导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友善对待。
同时,也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珍惜他人的帮助与付出。
只有懂得感恩,我们才会更加关爱他人,同时也更能够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付出。
四、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弟子规》中强调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教育孩子要说真话,不撒谎。
同时,也要让孩子懂得守信任,说到做到。
这样,孩子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各个环境下都能受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五、珍惜时间勤奋努力《弟子规》中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往往会被各种诱惑所困扰,容易产生懒惰和拖延的心态。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学会高效利用时间,勤奋努力。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孝老敬亲爱护家庭《弟子规》中对孝敬父母也有一系列的教导。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教育孩子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弟子规读后感家长

弟子规读后感家长第1篇:弟子规读后感家长暑假和孩子一起读了《弟子规》,我受益匪浅,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道理。
《弟子规》可以说学习圣贤文化得到*人生乃至超凡入圣是世界上第一幸福的事!人生最难的是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人要成家立业,必须建立家庭道德,才能孝敬父母,夫妇*,家庭兴旺。
我们常说“百事孝为先”“只要莫教子”,人生第一大事是敬老爱幼,自己一生都要力行,孝养父母,同时一定要教导孩子孝亲尊师,成圣成贤。
假如自己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自己就失去了坐人的资格,自己不孝不敬那么孩子也跟着学坏了。
孩子没教好,你这一生不会幸福。
这一段话给了我深深的影响到我了,深深地给该我了感触,让我深深明白了我们要先做好自己,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孩子向学习。
“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上一代跟下一代。
我们时时想着要把孩子教好,但是教育一定要有好的方法即使先从自己做起。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鼓足叫,*乃迁”今天我们要把自己教好,一定要清楚,要长自己的善,然后要导正自己的过失,很多不对的习惯,我们要尽快改正,不让孩子学坏。
我们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当孩子的好榜样“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现正其心”。
正心就是革除他的物欲,革除他的坏习*。
而不耐烦就是坏习*,把这个坏习*转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读后感弟子规评语家长暑假和孩子一起读了《弟子规》,我受益匪浅,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道理。
《弟子规》可以说学习圣贤文化得到*人生乃至超凡入圣是世界上第一幸福的事!人生最难的是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人要成家立业,必须建立家庭道德,才能孝敬父母,夫妇*,家庭兴旺。
我们常说“百事孝为先”“只要莫教子”,人生第一大事是敬老爱幼,自己一生都要力行,孝养父母,同时一定要教导孩子孝亲尊师,成圣成贤。
假如自己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自己就失去了坐人的资格,自己不孝不敬那么孩子也跟着学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家长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 注册发布
《弟子规》从“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全面概括并讲述了如何做人处世,如何对待父母、长辈及亲属。
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等习惯;如何修养品德、讲究诚实仁爱;如何承担责任等等。
以下内容是为您精心的弟子规家长读后感,欢迎参考!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陪孩子读了《弟子规》,得知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会编成的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如何为人,如何出事的基本规范。
通过阅读着本书是孩子也得到了不少启迪,同时,使我们父母也对本人的所作所为,以及教育孩子成长时的种种教育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下面列举其中印象较深的部分。
“谨而信”,即生活中的言语行为,需要不断地学习修养,不能顺其自然。
我们感觉,应当从小开始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规定严格的规范,使其从小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准则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不能听任孩子的任性而为,应尽早矫正不正确的言行。
“入则孝”篇讲述在家对父母孝顺的重要性和如何变成孝顺的之人的方法及心态的养成。
进而是孩子在对父母尽孝的过程中,培养会感恩的心态,会体谅他人的心态,进而会得到家人及他人的信任的方法。
另外,我们做父母的也得到了一些启发。
比如,我们认为孩子
还小,在和长辈或他人在相处时往往不严格要求他们,如吃的好玩的献给孩子享用,以至于他们认为这些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礼让长辈及他人,养成了坏的习惯。
而《弟子规》指导我们“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还有,对于树立学习与生活的事先计划和提前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事勿忙忙多错”这句经文绘出了精准的解释。
现在的孩子们经常忘带东西或上学迟到,常常是前一天晚上不准备第二天上学的用品,缺少事先计划和准备,以至到时匆匆忙忙,身心慌乱,错误百出。
通过熟读、理解这些经文,使孩子们更直观地认识到“事勿忙忙多错”的道理,使之少犯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对学习和生活提高很多效率。
总之,《弟子规》这部经文,不但是孩子们应该学习、理解的
好教材,而且还是父母们应该学习、理解,用于孩子们的教育,同时也用于父母自身修养的提高的好教材。
近年来,全国中小学生掀起了一场“弟子规”的教育强风。
想
想我们这一代人似乎不曾学习过,对于《论语》、《诗歌》等也仅仅是略知一二。
今天,全国的孩子们都在学习、诵读《弟子规》,可见我们国人仍未忘记咱们老祖宗的“根”――那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忠孝思想为纲的《弟子规》!
《弟子规》从“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七个方面,全面概括并讲述了如何做人处世,如何对待父母、长辈及亲属。
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等习惯;如何修养品德、讲究诚实
仁爱;如何承担责任等等。
这一切在提倡: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当今社会,看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在的孩子,90后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太凸显,不知道该如何的对待家长、老师、,不知道如何的为人处世。
很多时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现在让他们开始学习《弟子规》,或许开始他们还无法读懂其中的含义,但是我想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他们会慢慢的读懂,会渐渐的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是可以让他们终生受益的东西,也是给我们这些家长在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们的时候给了一盏指路的明灯。
在跟孩子一起诵读的时候,家长也会有所收获,可以更好的与孩子沟通,与外人相处,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弟子规》的学习要持之以恒,真正的做到结合实际、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为孩子今后的人生、事业,以及社会的和谐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
[弟子规家长读后感]相关文章:
1.弟子规读后感1500字3篇
2.精选:《弟子规》读后感300字
3.600字《弟子规》读后感范文(精选)
4.《弟子规》800字读后感(优秀篇)
5.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6.1000字《弟子规》读后感范文(精品)
7.弟子规300字读后感5篇
8.弟子规谨读后感1000字
9.《弟子规》读后感600字作文4篇
10.小学生《弟子规》读后感400字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