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经典课件-第1章 蓝牙技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蓝牙基础知识培训

蓝牙基础知识培训
SDP协议用于发现可用的蓝牙服务和它们对应的 UUID,以便客户端能够找到并连接到相应的服务。
04
蓝牙设备与连接
蓝牙设备的种类
蓝牙耳机
用于无线通话和音频传输,支 持语音助手控制。
蓝牙音箱
提供高质量的音频播放,支持 多设备连接和无线播放。
蓝牙键盘
用于无线输入文本,提高工作 效率,支持多设备连接。
蓝牙鼠标
02
它是一种开放性的全球标准,被 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耳机、 音箱等各类电子设备中。
蓝牙技术的发展历程
1994年,爱立信公司推出了第一个蓝 牙产品,主要用于移动电话和电脑之
间的无线连接。
1998年,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成立,负责推广和维护蓝牙技
术标准。
2000年,蓝牙1.0标准发布,支持语 音和数据传输。
蓝牙基础知识培训
• 引言 • 蓝牙技术概述 • 蓝牙技术原理 • 蓝牙设备与连接 • 蓝牙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培训目的
01
02
03
04
掌握蓝牙技术的基本原 理和特点
熟悉蓝牙设备的连接和 使用方法
了解蓝牙技术在不同领 域的应用和优势
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 蓝牙相关问题的能力
培训背景
蓝牙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 远、功耗低等优点,同时也有一些限 制,如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受限于设 备的传输功率和信号质量。
对未来蓝牙技术发展的展望
未来蓝牙技术将不断升级和完善,提 高传输速度和稳定性,降低功耗和成 本,以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蓝牙技术将更加注重隐私保护和安全 性能,采用更高级别的加密技术和安 全协议,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蓝牙技术基础知识简介教材35页PPT

蓝牙技术基础知识简介教材35页PPT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蓝牙4.0技术公开课PPT_朱兆祺_第1章

蓝牙4.0技术公开课PPT_朱兆祺_第1章

无线广域网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图1. 四种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对比
2.无线网络中的短距离通信
短距离
无线体域网
距离 <1m <10m <500m 20km~50km
表1. 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发展过程与特点 标准或技术 推出时间 典型通信距离(m) 最大数据传输速率(Mbps)
定提交其低功耗技术。但是诺基亚的低功耗技术基于蓝牙并不受IEEE青睐,于是
指出诺基亚低功耗无线电仅仅作为一个独立的提案,缺乏跨公司的合作。 2004年中期,诺基亚通过改变标准蓝牙技术规范的设备发现、跳频、双模和单模, 实现了低功耗特性,并且完成了项目开发和演示系统,至此称之为蓝牙低端扩展 (Bluetooth low end extension)。但是当时的诺基亚还没有发现合适的机会进 行技术转让和应用,该技术前景一度暗淡。
“蓝牙”是一种开放的技术规范,它可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实现短距离的无线语 音和数据通信。 蓝牙的创始人是瑞典爱立信公司,爱立信早在1994年就已进行研发。1997年, 爱立信与其他设备生产商联系,并激发了他们对该项技术的浓厚兴趣。 1998年2月, 5个跨国大公司,包括爱立信、诺基亚、IBM、东芝及Intel组成了一个特殊兴趣小组 (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 —— SIG),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
0.5~4s,传感器类应用程序发送的数据量较平常要少很多,而且所有连接均采用
先进的SSR(Sniff Sub-Rating)功能模式,因此此时的射频能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综合以上因素,低功耗蓝牙的待机功耗较传统蓝牙大大减少。
c.传输距离、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提高

蓝牙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蓝牙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蓝牙应用
行业应用
■蓝牙广告传媒系统蓝牙广告传媒,顾名思义,就是以蓝牙技术为依托,将信息 有效地传递到蓝牙的终端载体——手机,有专家称其为“第五媒体”。 “蓝 牙广告传媒”以蓝牙技术在精确距离无线发送多媒体数据,在传输过程并不 会产生任何的费用。作为一种新媒体,蓝牙媒体可以集图形、图像、声音、 文字、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于一身,在终端手机上一一得到完美 展现。 由于蓝牙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自发传播性。手机终端不仅可以接收广告 内容,还可以将广告内容向周围转发。传统的广告只能通过消费者口口相传, 才能达到消费者自发传播的效果,且传播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信息失真。借助 于先进的通信手段,消费者可以将手机蓝牙广告转发给其他潜在客户,有利 于广告内容在潜在消费者中的准确迅速传播。 蓝牙广告传媒系统由于明确了广告的具体受众类型,将广告直接送达目 标人群,在向用户发送广告内容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记录用户的手机号码和 现场行为,还可通过跟踪记录客户消费信息,甚至直接同消费者通信,准确 获知广告效果。 比如火车站,机场设置基站,提供客运时刻表相关信息;商 场基站提供促销活动信息并提供产品目录与导购服务;医院基站则提供药品 价格专家就诊日程等等。
■TCS是一个基于ITU-T Q.931建议的采用面向比特的协议,它定义了用于蓝牙设备之 间建立语音和数据呼叫的控制信令(Call Control Signalling),并负责处理蓝牙 设备组的移动管理过程。
11 11页
蓝牙体系结构
高端应用层 — 组成 高端应用层由选用协议层组成。可选用的协议PPP 、TCP/IP、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第一章蓝牙简介

第一章蓝牙简介
“短距离” “低功耗” “电缆替代” “强强联合”

通信新技术
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小范围无线通信技 术,并将此技术命名为“蓝牙”,来表达要将这种全新的无 线传输技术在全球推广,并实现全球通用的雄心。
1998年2月,瑞典爱立信(ERICSSON)、芬兰诺基亚 (NOKIA)、日本东芝(TOSHIBA)、美国IBM和英特尔 (Intel)公司五家著名厂商,组成了一个特殊利益集团 (有的书译为特别兴趣小组)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之后,蓝牙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
【一个蓝牙网络由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属设备组成,它 们都与这设备的时间和立的同步蓝牙网络就被称为一个微 微网(piconet)。】

通信新技术
1.3 蓝牙技术的特点
将无线进行到底!
解决最后一米的连线问题
通信新技术
第一章 蓝牙简介
1.1 “蓝牙”的由来 1.2 蓝牙技术概述 1.3 蓝牙技术的特点 1.4 蓝牙系统组成 1.5 蓝牙技术与无线局域网 1.6 蓝牙技术的应用 1.7 蓝牙产品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通信新技术
1.1 “蓝牙”的由来
“蓝牙”这个名字的来 历颇具传奇色彩。公元10世纪 的北欧正值动荡年代,各国之 间战争频繁,丹麦国王哈拉德 二世挺身而出,到处疾呼和平。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战争终于 停止,各方领袖坐到了谈判桌 前,至此,四分五裂的挪威和 丹麦得以统一。
关键问题是市场普及率,产量决定成本。

通信新技术
2.功耗低、体积小 蓝牙技术本来目的就是用于互连小型移动设备及其外
设,它的市场目标是移动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小型的 PDA以及它们的外设,因此蓝牙芯片必须具有功耗低、体 积小的特点,以便于集成到小型便携设备中去。蓝牙产品 输出功率很小(只有1mW),仅是微波炉使用功率的百万分 之一,是移动电话的一小部分。 3.近距离通信

蓝牙精讲

蓝牙精讲

蓝牙1.1标准改进设备协同工作蓝牙技术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无线连接毫不费力就可与同事交换商业信用卡、文件和其它信息,或让人们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网络,把他们的PC连接到手持设备、移动电话、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和复印机等。

新的Bluetooth 1.1(蓝牙1.1)标准使这些都成为现实提供了保障。

在此之前的Bluetooth 1.0b虽然定义了详细的功能,但缺乏严格的实施准则,使这个标准的关键部分——协同工作能力出现了隐患,最终导致Bluetooth 1.0b未能完全履行其当初的承诺,而且由于协同工作能力问题的不断出现,也阻碍了更广泛地实施。

显而易见,如果厂商A的Bluetooth电话不能与厂商B的Bluetooth PC卡正常工作,那么厂商C的Bluetooth打印机也一定畅销不了。

对此,在Bluetooth 1.1中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其中最重大的改进就是验证。

为安全起见,一般来说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都要进行加密。

当两个蓝牙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时,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交换密钥以确认对方的身份。

如果密钥不匹配,这两个设备就不能对话。

而是否能生成正确的密钥取决于设备之间的最终关系,首先启动对话的设备称为主设备,另一个设备称为从设备。

在Bluetooth 1.0b中,连接对话启动时,两个设备争夺主从地位的竞争就陷入了矛盾的状态,虽然它们都能执行一定的算法生成密钥,但密钥是不一样的,而且由于时机的原因,往往会出现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在启动对话时,从设备处理信息的速度大于主设备,那么这种竞争就会导致误将从设备当成主设备,在这种错误基础上,设备之间当然不会生成匹配的密钥。

Bluetooth 1.1非常明确地定义了设备验证所需的各个步骤,彻底纠正了这个问题。

它要求每个设备必须明确承认(或协调)首先启动对话的设备,从而确认自己在主从关系上的角色。

另一个与协同工作能力相关的问题就是频率。

Bluetooth设备将通用的2.4GHz频段分为79个跳频信道,使用一种称做跳频扩频的技术来传输数据。

蓝牙经典课件-第1章 蓝牙技术基础知识

蓝牙经典课件-第1章 蓝牙技术基础知识

1.1.2 蓝牙名称的由来(5)



SIG由7个委员会组成,它们是管制委员会、 法律委员会、测试和互操作委员会、管理业 务委员会、结构检查委员会、市场开发委员 会和认证委员会。 SIG在成员之间交换信息使用3种文档:一 种是协议,用于规范从无线层到应用层的具 体要求;一种是剖面,用于规范应用层中各 协议的使用;一种是测试,反映协议和剖面 的测试过程。 蓝牙SIG每年召开3次蓝牙年会 (UnPlugFests),年会是SIG为其成员利益举 行的会议,主要讨论产品互操作性测试方面 的问题,为各种蓝牙产品提供测试机会。
1.1.2 蓝牙名称的由来(1)

1.蓝牙技术的命名 1994年,瑞典爱立信公司移动通 信部在一项课题研究中,确定使 用无线电射频技术实现移动电话 与周围器件之间的低成本、低功 耗的无线互连,并将互连的技术 规范命名为蓝牙(Bluetooth)。
1.G组织 1998年2月,由世界上最有名的5个I T 产业公司(爱立信、Intel、IBM、东芝、诺 基亚)发起组建“蓝牙特殊利益小组” (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小组的任 务是制订蓝牙技术标准、如何测试蓝牙产品、 协调各国蓝牙技术的使用频段。SIG于1998 年5月正式成立,1999年12月,又有4家公 司(3Com、微软、摩托罗拉和朗讯)加入 SIG。通常把这9个公司称为SIG的倡议者, 后来加入的其它成员被称为SIG的响应者。
1.1.2 蓝牙名称的由来(4)


SIG已经拥有2000多个成员,中文译名近来 将其译为“蓝牙特殊利益集团”。 SIG是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开放的国际标 准化组织,是由生产厂家自己发起的、以自 身利益为出发点的组织,它不是一个由各国 政府决定的机构。只要是SIG成员,都有权 无偿使用新技术,无偿使用蓝牙专利而不交 任何费用。 SIG是一个非营利的科研、生产、营销厂商 组织,它的主要职责是制订蓝牙技术规范和 推广蓝牙技术。

小白学习蓝牙第一章——蓝牙概述

小白学习蓝牙第一章——蓝牙概述

⼩⽩学习蓝⽛第⼀章——蓝⽛概述⽬录蓝⽛的概念蓝⽛,是⼀种⽀持设备短距离通信(⼀般10m内)的⽆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线⽿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线信息交换。

利⽤“蓝⽛”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效,为⽆线通信拓宽道路。

蓝⽛作为⼀种⼩范围⽆线连接技术,能在设备间实现⽅便快捷、灵活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数据通信和语⾳通信,因此它是⽬前实现⽆线个域⽹通信的主流技术之⼀。

与其他⽹络相连接可以带来更⼴泛的应⽤。

是⼀种尖端的开放式⽆线通信,能够让各种数码设备⽆线沟通,是⽆线⽹络传输技术的⼀种,原本⽤来取代红外。

蓝⽛技术是⼀种⽆线数据与语⾳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个特别连接。

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通⽤的⽆线电空中接⼝(Radio Air Interface),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步结合起来,使各种3C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

简单的说,蓝⽛技术是⼀种利⽤低功率⽆线电在各种3C设备间彼此传输数据的技术。

蓝⽛⼯作在全球通⽤的2.4GHz ISM(即⼯业、科学、医学)频段,使⽤IEEE802.11协议。

作为⼀种新兴的短距离⽆线通信技术,正有⼒地推动着低速率⽆线个⼈区域⽹络的发展。

蓝⽛的产背景1998 年 5 ⽉,爱⽴信、诺基亚、东芝、 IBM和英特尔公司等五家著名⼚商,在联合开展短程⽆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化活动时提出了蓝⽛技术,其宗旨是提供⼀种短距离、低成本的⽆线传输应⽤技术。

这五家⼚商还成⽴了蓝⽛特别兴趣组,以使蓝⽛技术能够成为未来的⽆线通信标准。

芯⽚霸主 Intel 公司负责半导体芯⽚和传输软件的开发,爱⽴信负责⽆线射频和移动电话软件的开发, IBM 和东芝负责笔记本电脑接⼝规格的开发。

Bluetooth(蓝牙)技术课件

Bluetooth(蓝牙)技术课件
一样的,同一路通话的突发脉冲的载频的变化,降低了信号
所受的干扰???, 通话受到的电波干扰被平均
否则,移动台一直工作在固定的频点上,则整个通话过程的
每一个突发脉冲可能都会受到固定不变的强干扰。
FH把干扰分散到了携带突发脉冲的不同载频上,这种效果被
称为“均化干扰”或“干扰分集”
蜂窝网络是频率复用的,同频干扰是存在,跳频使信号所受
Bluetooth(蓝牙)技术
Bluetooth技术
1 Bluetooth技术概述
2 Bluetooth协议体系结构
3 Bluetooth应用及产品

1

Bluetooth技术概述
Bluetooth简介
1998年5月爱立信、IBM、Intel、Nokia和东芝五
家公司于联合成立了Bluetooth(蓝牙)特别兴趣
• 采用每帧改变频率的方法,即每隔 4.615 ms改变
载波频率,亦即跳频速率为 1/4.615 ms=217 跳/秒。
Bluetooth工作频段----2.4GHz ISM 频段
ISM频段:Industry Science and Medical Band (工业、科学、医学)。
信道数:79 个 (0-78)
律跳变。每个小区信道组的跳频功能都能单独激活或关闭。
多径衰落(Multipath)


多径衰落产生于散射的
环境
是移动通信特有的现象

降低传输质量,是影响
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

是任何移动通信系统都
面临的挑战



Frequency


依 Low correlation

蓝牙技术及应用(含基带分组结构介绍)PPT课件

蓝牙技术及应用(含基带分组结构介绍)PPT课件

蓝牙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前景
蓝牙技术在智能家居中将继续发 挥重要作用,实现各种设备的无
线连接和控制。
在物联网领域,蓝牙技术将广泛 应用于物流追踪、智能农业、智
能交通等领域。
随着可穿戴设备和健康监测设备 的普及,蓝牙技术将在医疗保健 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4
蓝牙技术的应用实例
蓝牙耳机
01
02
03
04
无线听歌
通过蓝牙连接手机或其他音乐 播放设备,享受无线音乐体验

通话功能
蓝牙耳机通常具备免提通话功 能,方便用户在通话时解放双
手。
长续航时间
部分蓝牙耳机具备较长的续航 能力,满足长时间使用的需求

舒适佩戴
设计合理的蓝牙耳机,佩戴起 来舒适,不易产生不适感。
传输距离较短、传输速率相对较 慢、容易受到干扰和屏蔽等。
02
蓝牙基带分组结构
基带分组结构简介
蓝牙基带分组结构是蓝牙技术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在蓝牙设备之间传输 数据。
基带分组结构将数据分成较小的数据包,以便于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传输。
这些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加密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便携性
便携式的蓝牙医疗设备方便医 生或患者随身携带。
可靠性高
具备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技术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05
未来蓝牙技术的发展趋势
蓝牙5.0及更高版本的发展
蓝牙5.0引入了新的传输速度和广播功能 ,提高了传输距离和可靠性,为物联网 和智能家居领域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蓝牙Mesh技术将允许设备之间建立 多跳通信,扩展了蓝牙网络的覆盖范 围和应用场景。

蓝牙技术-PPT

蓝牙技术-PPT

蓝牙设备状态:蓝牙设备有待机和连接两种主要状态,处于连接状态的蓝牙设
对等网络Ad-hoc:蓝牙设备在规定的范围和数量限制下,可以自动建立相互之
间的联系,而不需要一个接入点或者服务器,这种网络称为Ad-hoc网络。由于网络 中的每台设备在物理上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又称为对等网。
跳频扩频技术(FHSS):收发信机之间按照固定的数字算法产生相同的伪随
- 15 -
蓝牙应用开发
蓝牙模块应用开发的实质是通过控制蓝牙模块的配对连
接,进行相应的数据收发
应用开发——AT命令集 操作AT指令可以使用户与蓝牙模块之间方便地进行交互 AT指令主要用于蓝牙模块配对前的相关设置,一旦连接
成功,通信双方即进入透传模式,蓝牙模块将不再对AT
指令作出响应
- 16 -
蓝牙应用开发
的,决定了收发器的时序和跳频。蓝牙时钟频率为3.2KHz,该时钟不会被调整或 关掉。
-6-
时间为625 us,这625us就是蓝牙的一个时隙,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分为单、多时隙。
蓝牙的结构和运行
蓝牙系统由无线电单元、链路控制单元、链路管理支持单元以及主机终端接口
所组成。
工作频率:2.4 GHz ISM (工业、科学和医疗)频段。 通讯距离:<100m
分组的分组头中。利用节点有无激活地址能把主节点和任何一个从节点区 别开。
PM_ADDR:处于休眠状态的成员地址,也使用3位二进制数描述8个节点
的地址。从节点处于休眠状态时就能获得一个休眠成员地址PM_ADDR。通 过BD_ADDR或PM_ADDR均能识别处于休眠状态下的从节点。
AR_ADDR:从节点的访问请求地址。当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时,将分配一
机码,发射机通过伪随机码的调制,使载波工作的中心频率不断跳跃改变,只有匹 配接收机知道发射机的跳频方式,可以有效排除噪音和其他干扰信号,正确地接收 数据。

蓝牙 课件 第 章 蓝牙技术基础知识

蓝牙 课件 第 章 蓝牙技术基础知识

1
第 章
蓝 牙 技 术
1.1 蓝牙技术简介(2)
1.1.1 什么是蓝牙技术 多年来人们使用电缆线进行有线连接,
例如一台微机系统就是由主机、键盘、打印 机、显示器等通过总线连接而成。当接入微 机系统的电子产品越多时,连接用的电缆信 号线越多。如果要让微机系统和另一些电子 产品交换数据,使用的电缆线必然更多、更 乱。能否使用“无线通信”的方式代替总线 的“有线连接”呢?答复是肯定的。“无线 连接”的最大优点就是斩断了每个电子产品 的通信电缆线尾巴;最大问题是通信无线电 信号不能像电缆线那样由发送源直达接收目 的地,而是会向四周散射,接收可靠性和泄 密不安全性大为增加。
种是协议,用于规范从无线层到应用层的具 体要求;一种是剖面,用于规范应用层中各 协议的使用;一种是测试,反映协议和剖面 的测试过程。
蓝牙SIG每年召开3次蓝牙年会
(UnPlugFests),年会是SIG为其成员利益举 行的会议,主要讨论产品互操作性测试方面 的问题,为各种蓝牙产品提供测试机会。
1
第 章
由多个相互重叠的微微网组成的网络称为散射网 (Scatternet),散射网中的各微微网之间允许
重叠、允许交叉、允许共享从设备。网络中的底层硬 件模块构成了蓝牙技术的核心内容,是任何一个蓝牙 设备必须具备的部分。在使用这些硬件模块时,为方 便起见,蓝牙技术规定了连接时的节能状态、纠错方 式、系统的移动性和安全性。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蓝牙技术基础
第1章 蓝牙技术基础知识
本章介绍蓝牙技术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
1.1 蓝牙技术简介
1.1.1 什么是蓝牙技术 1.1.2 蓝牙名称的由来 1.1.3 蓝牙技术特征
1.2 蓝牙技术协议
1.2.1 蓝牙技术协议的体系结构 1.2.2 蓝牙核心协议 1.2.3 蓝牙协议栈

蓝牙基础知识ppt课件

蓝牙基础知识ppt课件

蓝牙系统的技术特点5
全球范围内的工作
蓝牙的基本出发点是可使其设备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於任意的小范 围通信。任一蓝牙设备,都可根据IEEE 802标准得到一个唯一的48bit的BD_ADDR,它是一个公开的地址码,可以通过人工或自动进行 查询。在BD_ADDR基础上,使用一些性能良好的演算法可获得各种 保密和安全码,从而保证了设备识别码(ID,Identification)在全球的 唯一性,以及通信过程中设备的鉴权和通信的安全保密。
蓝牙系统的组成
系统组成
描述了链路控制器,实现 了基带协议和其他的底层 连接规程 - 媒体接入控制(MAC) -差错控制 -认证与加密
链路管理器(LM)软件实现 链路的建立认证及链路配置等 -通过连接管理协议(LMP) 建立通信联系。 - LM 利用链路控制器(LC) 提供的服务实现上述功能。
LOGO
蓝牙技术通信距离为10m,可根 据需要扩展至100m,以满足不 同设备的需要。
蓝牙采用了跳频 (Frequency Hopping)方 式来扩展频谱,抵抗来自这 些设备的干扰。 提供了认证和加密功能, 以保证链路级的安全。
Page 4
很好的抗干扰 能力和安全性
功耗低 体积小
蓝牙设备在通信连(Connection) 状态下,有四种工作模式:激活 (Active)模式,呼吸(Sniff)模 式保持(Hold)模式,休眠(Park) 模式,Active 模式是正常的工作状 态,另外三种模式是为了节能所规 定的低功耗模式。 LOGO
Page 12
LOGO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蓝牙技术协议



1.3 蓝牙技术应用

序言

开发蓝牙技术的目的是将近距离的信 息产品实现无线连接,使它们之间安 全完成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如同无线 通信网络把世界各地的移动通信设备 连接起来一样。本章介绍什么是蓝牙、 蓝牙的主要内容以及蓝牙技术的若干 特征。
1.1 蓝牙技术简介(1)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蓝牙技术基础
第1章 蓝牙技术基础知识
本章介绍蓝牙技术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

1.1 蓝牙技术简介

1.1.1 什么是蓝牙技术 1.1.2 蓝牙名称的由来 1.1.3 蓝牙技术特征 1.2.1 蓝牙技术协议的体系结构 1.2.2 蓝牙核心协议 1.2.3 蓝牙协议栈 1.3.1 蓝牙产品 1.3.2 蓝牙应用
1.1.2 蓝牙名称的由来(3)

微软于1999年12月宣布全面支持蓝牙并参加SIG。2000

年4月,参加SIG的公司已达到1790家,2001年6月激增到 2491家。在各种通信或网络方面的国际组织中,SIG的成 员无疑是最多的。从行业来看范围也是最广的,其中有名 的成员有: 通信行业: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AT&T、摩托罗拉、 日立、英国电讯、阿尔卡特等。 IC生产行业:Intel、Philips、松下、三星、AMD、TI等。 计算机硬件行业:IBM、NEC、惠普、康柏、宏基、戴尔 等。 计算机软件行业:微软等。 汽车行业:宝马、沃尔沃、福特、Delco等。 家用电器及外围I/O设备等行业:东芝、卡西欧、爱普生、 LG、夏普、索尼、TDK、松下、三菱重工、三洋等。 网络产品行业:3Com、朗讯等。
1.1 蓝牙技术简介(3)

1.1.1 什么是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近距离的保证可靠接 收和信息安全的无线通信技术。 长期以来,现代通信技术致力于远距 离的宽带通信网和全球漫游式的无线 通信,企图把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 纳入到有线或无线的网络之中,但是 近距离的数字通信却一直被忽略,直 到上世纪末,才提到议事日程。蓝牙 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10m范围内 实现各种电子产品信息的无线传输, 消除它们之间纵横交错的连接电缆。
1.1.3 蓝牙技术特征(1)

1999年7月,蓝牙SIG推出蓝牙规范 1.0版本,版本中提出了蓝牙技术的主 要技术指标和系统参数,如表1-1所示。 系统参数主要以满足美国联邦通信委 员会FCC的要求为基准制订的,如果 用到其它一些国家,还需适当作一些 修改。该表所列各项技术特征是对蓝 牙系统的最低要求,少数个别指标没 有作特别规定。从实际执行情况看, 蓝牙产品的指标大多已经超过这些标 准。
1.2.1 蓝牙技术协议的体系结构

蓝牙协议体系由3层组成,分别是底层、中 间层和应用层,如图1-1所示。底层有一些 硬件模块:射频RF、基带层BB和链路管理 层LM。中间层由软件模块构成,包括逻辑 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服务发现协议 SDP、串口仿真协议RFCOMM和电话通信 协议TCS。应用层位于最高端,对应各种应 用模型的剖面,目前定义了13种剖面。
1.底层(3)


ACL链路的带宽由蓝牙网的主节点控制,蓝牙网是一 种微微网(piconet)。最多限于256个蓝牙设备 连接而成,处于工作状态的只有1个主节点和7个从 节点,网上其它多余节点均处于空闲状态。从节点 在发送数据前,必须接受查询,只有被主节点选中才 允许发送,每个从节点占用的带宽也由主节点决定。 主节点的另一功能是决定了微微网中连接的对称性。 由多个相互重叠的微微网组成的网络称为散射网 (Scatternet),散射网中的各微微网之间允许 重叠、允许交叉、允许共享从设备。网络中的底层硬 件模块构成了蓝牙技术的核心内容,是任何一个蓝牙 设备必须具备的部分。在使用这些硬件模块时,为方 便起见,蓝牙技术规定了连接时的节能状态、纠错方 式、系统的移动性和安全性。
1.底层(4)


连接时的节能状态有3种,分别是等待(Park)、 保持(Hold)和呼吸(Sniff)状态,目的是为 了保证较低功率场合中蓝牙设备也能实现连接。 从节能效果看,Park最好,Hold其次,Sniff最 低。 蓝牙技术采用了3种纠错方式,分别是1/3前向 纠错FEC、2/3前向纠错FEC以及自动重发 ARQ。不同的链路有不同的链路管理,SCO链 路选用1/3前向纠错;ACL选用2/3前向纠错;在 无编号发送中选用自动重发方式,这时接收端要 么向发送端发送一个确认正确收到数据的信息, 要么发送一个没有收到的错误消息,如果是后者, 发送端将自动重发。对比起“自动重发”,“前 向纠错”能减少重发的可能,特别适合于信道中 噪声较大的场合。选用哪种纠错方法可以在软件 中定义。
1.1.2 蓝牙名称的由来(1)

1.蓝牙技术的命名 1994年,瑞典爱立信公司移动通 信部在一项课题研究中,确定使 用无线电射频技术实现移动电话 与周围器件之间的低成本、低功 耗的无线互连,并将互连的技术 规范命名为蓝牙(Bluetooth)。
1.1.2 蓝牙名称的由来(2)

2.蓝牙名称的认同和蓝牙SIG组织 1998年2月,由世界上最有名的5个I T 产业公司(爱立信、Intel、IBM、东芝、诺 基亚)发起组建“蓝牙特殊利益小组” (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小组的任 务是制订蓝牙技术标准、如何测试蓝牙产品、 协调各国蓝牙技术的使用频段。SIG于1998 年5月正式成立,1999年12月,又有4家公 司(3Com、微软、摩托罗拉和朗讯)加入 SIG。通常把这9个公司称为SIG的倡议者, 后来加入的其它成员被称为SIG的响应者。
1.底层(1)


底层又称底层硬件模块,其中射频RF (Radio and Antenna)的功能是完成数据 位流的过滤和传输。由数据位形成的数据位 流在一位一位地通过RF时,要求RF满足 ISM频段传输2.4GHz微波的一系列要求。在 蓝牙技术的工作频段内,要求蓝牙设备提供 720Kbit/s的数据交换速率。射频RF的功率 定义有100mW、2.5mW和1mW三种,不同 的功率有不同的传输距离指标。 基带层BB(Base Band)的功能是实现蓝 牙数据传输或信息帧的传输。传输业务分为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两种不同类型。
1.1.2 蓝牙名称的由来(4)


SIG已经拥有2000多个成员,中文译名近来 将其译为“蓝牙特殊利益集团”。 SIG是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开放的国际标 准化组织,是由生产厂家自己发起的、以自 身利益为出发点的组织,它不是一个由各国 政府决定的机构。只要是SIG成员,都有权 无偿使用新技术,无偿使用蓝牙专利而不交 任何费用。 SIG是一个非营利的科研、生产、营销厂商 组织,它的主要职责是制订蓝牙技术规范和 推广蓝牙技术。
1.1 蓝牙技术简介(4)

1.1.1 什么是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的技术要求:
完好的替代功能 信息安全功能 承载能力 超低功率 致密性高 全球通用蓝牙网络功能

1.1 蓝牙技术简介(5)

1.1.1 什么是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的实现有赖于硬件电路和软件 程序的双重支撑。硬件电路是一种1cm见方 的嵌入式微功率芯片,如此小的体积、功率 便于它嵌入到普通电子产品中;控制软件的 职责是搜索并联系起其它也嵌入有蓝牙芯片 的电子产品,联系过程是一场信息交换的过 程。信息交换通过发送、接收无线电波实现, 发送功率越大,传播的距离就越远。但它们 并不成正比,通常100mw的发射功率可传输 100m。而1mw的发射功率应传输10m左右, 不能按比例减到只有1m。传播距离与一般 家居面积相差无几。
1.底层(2)


链路管理协议LMP(Link Manager Protocol)用于规 定如何建立和拆除连接,以及链路的控制和安全。蓝 牙技术定义了两种不同的链路类型:面向连接的同 步链路SCO和面向无连接的异步链路ACL,每 种链路容许16种不同的分组,其中有4组是控制分组。 同步链路SCO的发送特征有两个:一个是链路建立 之前,必须先建立异步链路ACL传送控制信息;另一 个是链路一旦建立,主从节点无需查询便可直接发送 SCO数据组,发送时间是在保留的时隙内,这就要 求SCO数据包结构对称,同时包括1个、2个或3个时 隙。SCO数据包既可以用于传送话音,又可以用于 传送数据,只不过限于重发被损坏的数据。ACL数据 包无论是发送还是接收,都应当有奇数个时隙,便于 整个帧的时隙成为偶数。

1.1.1 什么是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信息产 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随着 人们生产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在我们周围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例如计算机、 电信设备、网络、家用电器、家用汽车的自 动控制部分等等。这些电子产品在刚开始问 世的时候,它们完全是各自独立设计、独立 生产、独立存在、独立地为人类服务。随着 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这些彼此独立的 产品开始要求建立电的联系、实现信息的交 换。把它们连成一个整体的方法只能是有线 连接和无线连接两种。
1.1 蓝牙技术简介(2)

1.1.1 什么是蓝牙技术 多年来人们使用电缆线进行有线连接, 例如一台微机系统就是由主机、键盘、打印 机、显示器等通过总线连接而成。当接入微 机系统的电子产品越多时,连接用的电缆信 号线越多。如果要让微机系统和另一些电子 产品交换数据,使用的电缆线必然更多、更 乱。能否使用“无线通信”的方式代替总线 的“有线连接”呢?答复是肯定的。“无线 连接”的最大优点就是斩断了每个电子产品 的通信电缆线尾巴;最大问题是通信无线电 信号不能像电缆线那样由发送源直达接收目 的地,而是会向四周散射,接收可靠性和泄 密不安全性大为增加。
1.1.3 蓝牙技术特征(2)
1.2 蓝牙技术协议

所谓“协议”是游戏双方为使游戏顺 利进行而共同认可且遵守的一种规则, 离开了游戏规则,游戏将无法进行。 蓝牙协议就是使用蓝牙技术的各方共 同约定的技术规范。主要蓝牙协议的 集合,构成了蓝牙协议栈。在蓝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议栈内,各种协议并不是杂乱无章地 堆放在一起,而是有层次地按序排列, 形成了蓝牙独有的协议体系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