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父吟(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2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精练(附答案解析)
![2022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精练(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8f2ec0a32d7375a51780a0.png)
2022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精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漫兴①辛弃疾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②,舍我其谁也?【注】①这首词是庆元六年(1200年),作者61岁,被罢官退隐于铅山时所作。
②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题目“漫兴”,是罢官归田园居后之作。
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抒发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失意和心中郁闷。
B. 词中的李广,实则词人的自我写照。
为其鸣不平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矛头直指当时的南宋统治集团。
C. 下阕四句,作者既根除园中杂草,又修葺乡间住宅,词人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认为力田之职非我莫属。
D. 此篇为小令,心境之悲慨与众不同,呈现出旷达乃至玩世不恭的外观,话说的极其风趣,实则带泪的微笑。
2.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1. C2.①用典,表达词人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
②对比,用李广英勇善战难封侯与李蔡才能平庸却封侯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
词人以李广自比,表达了心中的愤愤不平。
③反语,有朝一日恢复汉代官制,选举“力田”,看来是非我莫属了。
表面微笑,实则心酸自嘲。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项,“词人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认为力田之职非我莫属”错误。
描绘了词人罢官闲赋时在园中根除杂草、修葺乡间住宅的田园生活景象。
表面上很自信,其实是自我解嘲。
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不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和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
故选C。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2022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二轮增分策略文档 第二章 古诗鉴赏 学案7 Word版含答案
![2022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二轮增分策略文档 第二章 古诗鉴赏 学案7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e2530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4d.png)
学案7情感概括要精确全面,分析要具体实在学案略语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其设问角度有二:一是概括式,要求直接答出思想感情;二是分析式,不仅要求答出思想感情,还要进行分析。
概括情感要精确全面,分析情感要具体实在,二轮复习就要为达成这两个答题要求而尽心尽力。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力气短板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①韵辛弃疾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
溪边唤渡柳边行。
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绿野先生②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
未知明日定阴晴。
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注①韩南涧:韩元吉,号南涧,南宋词人。
②绿野先生:唐代宰相裴度隐退后,于洛阳建别墅,名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相娱,不问政事。
下阕表达了哪些简洁的情感?请作概括。
(6分)★答: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李穆见寄刘长卿孤舟相访至天际,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三、四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黄庭坚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这首词用到“戏马台”的典故,有什么用意?“催酒”和“白发簪花”的行为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答:问题反思1.你认为情感概括题与分析题在答题上有何异同?如何做到“概括要精确全面、分析要具体实在”的答题要求呢?答:2.答情感分析题要具体实在,为此,要擅长抓“抓手”,“分析”的“抓手”有哪些?答: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1.题目下阕表达了哪些简洁的情感?请作概括。
(6分)[原词见“自我诊断”第1题]现场失分答案失分剖析得分剖析现场失分答案↓该答案失分在于概括不全、不准。
对“绿野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一句的概括太表面化了,“绿野先生”实是作者自况,在大好春光里,作者却去寻“诗酒功名”,能答成“欣喜”吗?能说成“对众人……的批判”吗?而忽视“未知明日定阴晴”一句,必定会概括不全。
《梁甫行》曹植选择题、理解性默写
![《梁甫行》曹植选择题、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10a7502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d.png)
《梁甫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一、理解性默写: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3、《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4、《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二、选择题:1、下列对《梁甫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B、“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C、“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D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正面描写,反映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解析】D 是侧面描写,反衬……。
2、下列《梁甫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C、海边人民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尾联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写出狐兔在屋中自在游走,我的惬意抒怀。
【解析】D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3、下列对本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梁甫行》赏析及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梁甫行》赏析及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f02f3a69dc5022aaea0091.png)
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作者】: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1】异气:气候不同。
【2】剧:艰苦。
【3】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
【4】行止:行动的踪迹。
【5】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6】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7】翔:绕行。
【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
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
【赏析】: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
他在《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居。
所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
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梁甫行》曹植选择题、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梁甫行》曹植选择题、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https://img.taocdn.com/s3/m/83b9eae1be1e650e53ea9958.png)
《梁甫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原诗】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二、选择题:1、下列对《梁甫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B、“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C、“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D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正面描写,反映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2、下列《梁甫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C、海边人民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尾联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写出狐兔在屋中自在游走,我的惬意抒怀。
3、下列对本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梁甫行》曹植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梁甫行》曹植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b977d20d4d8d15abf234e30.png)
《梁甫行》曹植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作者】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背景】曹植自曹丕篡位后,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的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主旨】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赏析】《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居。
所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
部编新语文八上梁甫行 赏析及练习(有答案)
![部编新语文八上梁甫行 赏析及练习(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34cf94c5da50e2524d7fe8.png)
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作者】: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1】异气:气候不同。
【2】剧:艰苦。
【3】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
【4】行止:行动的踪迹。
【5】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6】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7】翔:绕行。
【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
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
【赏析】: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
他在《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居。
所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
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梁甫行习题及答案
![梁甫行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e16b7fa6c30c2258019e78.png)
梁甫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班级:姓名: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梁甫行》曹植【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3、《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二、选择题:1、下列对《梁甫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B、“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C、“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D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正面描写,反映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解析】D 是侧面描写,反衬……。
2、下列《梁甫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C、海边人民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尾联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写出狐兔在屋中自在游走,我的惬意抒怀。
【解析】D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三、赏析简答题: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答: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
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ed7e7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6.png)
淮安区202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一)欢迎参加中考模拟测试,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共6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 20 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 浩hàn(▲)苍穹,总是容易激起人的无限遐想。
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广袤宇宙,观星宿.(▲),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太空。
近代前辈们(煞费苦心 殚精竭虑),推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遨游太空之旅。
从“两弹一星”到 “一箭多星”再到 “载人航天” , 在发展的道路上, 中国航天人与创新为伴,砥励前行, 让民族的飞天梦不断成真。
①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内。
(2分)孜孜探求 遨游太空②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星宿: ▲ 浩hàn : ▲③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1分) ▲ 改为 ▲④结合语境,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分) ▲2.学校开展“礼赞青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开展“致青春”对联征集活动。
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一副对联。
(2分) 答:(2)【活动二】开展“自强不息,青春有我”故事会。
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自强不息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3分)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例句: “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3)【活动三】开展“爱祖国”青春寄语朗诵活动。
你即将面向全校师生朗诵,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该读出怎样的语气?为什么?(3分) 有人说:“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
《梁甫行》曹植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梁甫行》曹植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https://img.taocdn.com/s3/m/8b22ab8bcfc789eb172dc8c6.png)
《梁甫行》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二、选择题:1、下列对《梁甫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B、“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C、“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D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正面描写,反映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2、下列《梁甫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C、海边人民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尾联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写出狐兔在屋中自在游走,我的惬意抒怀。
3、下列对本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梁甫行》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梁甫行》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https://img.taocdn.com/s3/m/3dfd4cece518964bcf847cc5.png)
《梁甫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3、《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象二、选择题:1、下列对《梁甫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B、“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C、“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D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正面描写,反映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解析】D 是侧面描写,反衬……。
2、下列《梁甫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C、海边人民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尾联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写出狐兔在屋中自在游走,我的惬意抒怀。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诗经邶风》《梁甫行》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诗经邶风》《梁甫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0a02c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c.png)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诗经邶风》《梁甫行》含答案阅读下面诗作,完成下面小题。
【甲】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乙】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以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典范。
B.甲诗“式微式微”是运用反复的手法,在反复中强调天气不好,不宜劳动。
C.乙诗是诗人被贬后看到下层人民贫困生活,有感而发,写下的慷慨激愤之作。
D.乙诗的开篇写自然现象,其实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应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16.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来表达对老百姓的同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15.B 16.甲诗描绘了“劳役者日落天黑还在露水中泥地里劳作的景象”来表现;乙诗描绘了“百姓流离失所(艰苦生活)、家园荒芜的景象”来表现。
(意思接近即可)【解析】15.A.根据诗句“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可知,“式微式微”不是强调“天气不好”,而是天黑了。
故选A。
16.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描绘的画面。
【甲】诗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
可知甲诗以此场景描写表现了劳动者被奴役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乙】诗句子“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免翔我宇(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可知此诗描述了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15篇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362d0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4f.png)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15篇不知道各位同学们对于语文阅读理解的分析能力如何呢?平时有没有在练习阅读理解这个比较耗费精力的题型呢?下面就是小编来给大家带来的几篇关于阅读理解的题,希望大家能好好阅读哦。
古诗词阅读登楼[唐]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案】登楼远望,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能力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绘画面要做到六点:①运用描写。
②适当想象和联想。
③体现原作风格。
④吻合原作感情基调。
⑤不可机械翻译。
⑥语言畅达,无内容、标点错误。
分析表达的感情要结合“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等语句来写。
感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2.“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中的“来”和“变”好在哪里?【答案】“来”是“来临”的意思,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运用拟人,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当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变”是“变化”的意思。
是指,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使人浮想联翩。
表现诗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解析】本题从炼字的角度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
解答时要先解释词的本义,通读全诗,在理解的基础上从具体语境入手分析词语展现的意境、表达效果、包含的思想感情等。
文言文阅读陈涉世家(节选)[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梁甫行》选择题、简答题
![《梁甫行》选择题、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7b07a7eff9aef8941e06e8.png)
《梁甫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一、选择题:1、下列对《梁甫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B、“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C、“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D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正面描写,反映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解析】D 是侧面描写,反衬……。
2、下列《梁甫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C、海边人民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尾联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写出狐兔在屋中自在游走,我的惬意抒怀。
【解析】D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3、下列对本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C.海边人民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生存空间,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尾联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写狐、兔在屋中自在游走,抒写了诗人的惬意心情。
【解析】D 抒发了诗人对边海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
二、赏析简答题: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答: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
《梁甫行》曹植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
![《梁甫行》曹植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937662d5bbfd0a795673f2.png)
《梁甫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题型:【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梁甫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B、“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C、“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D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正面描写,反映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解析】D 是侧面描写,反衬……。
2、下列《梁甫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C、海边人民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尾联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写出狐兔在屋中自在游走,我的惬意抒怀。
【解析】D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3、下列对本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梁甫行》试题及答案
![《梁甫行》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8a383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2.png)
《梁甫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梁甫行》中,以下哪个字词用于形容边海民众的生活环境?- 答案:C. 草野2. 《梁甫行》的作者是哪位魏晋时期的文学家?- 答案:C. 曹植3. “剧哉边海民”中的“剧”字在诗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D. 苦难二、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寄身于草野”中的“寄身”在诗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寄身”在这里指的是边海民众在草野中勉强生存,没有固定的居所。
2. “行止依林阻”中的“林阻”应该如何解释?- 答案:“林阻”指的是森林的阻碍,说明边海民众的行动受到森林的制约。
三、句子翻译(每题5分,共10分)1. 请将“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翻译成现代汉语。
- 答案:简陋的木门多么冷清,狐狸和兔子在我的房舍周围自由奔跑。
2. 请将“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翻译成现代汉语。
- 答案:妻子和孩子像野兽一样,他们的行动和生活依赖于森林的阻碍。
四、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 八方各异气,千里_______风雨。
- 答案:殊2.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_______草野。
- 答案:草野(或草墅)3.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_______林阻。
- 答案:林阻五、内容理解概括(10分)请简要概括《梁甫行》的主要内容,包括诗中描绘的边海民众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诗人的情感态度。
- 答案:《梁甫行》通过对比八方各异气与边海民众的艰苦生活,描绘了边海民众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的艰难生存状态。
他们居住在简陋的草野之中,生活原始,行动受限。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海民众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关切。
六、描写手法(10分)请分析《梁甫行》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举例说明。
- 答案:诗中使用了对比描写手法,如将边海民众的生活与野兽进行对比;使用了环境描写,如“柴门何萧条”描绘了住所的冷清;还有细节描写,如“狐兔翔我宇”形象地描绘了狐狸和兔子在房屋周围活动的场景。
七、句子赏析(10分)请选取《梁甫行》中的一句诗句,进行赏析。
《梁甫行》曹植选择题、理解性默写
![《梁甫行》曹植选择题、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10a7502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d.png)
《梁甫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一、理解性默写: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3、《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4、《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二、选择题:1、下列对《梁甫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B、“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C、“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D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正面描写,反映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解析】D 是侧面描写,反衬……。
2、下列《梁甫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C、海边人民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尾联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写出狐兔在屋中自在游走,我的惬意抒怀。
【解析】D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3、下列对本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梁父吟阅读训练及答案
![梁父吟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7f33a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3.png)
梁父吟阅读训练及答案
梁父吟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文言,回答问题。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解释加粗字。
①莫之许:
② 枉驾顾之:
③凡三往:
④ 遂用猖蹶: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谓为信然②必以长安君为质
B、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C、①凡三往,乃见②羲之之书晚乃善
D、①而智术浅短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4、上文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承认、同意;拜访;总共;因此。
2、C
3、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4、崔州平、徐庶与诸葛亮交好,认可其才能;徐庶的赞语;“将
军宜枉驾顾之”的建议;刘备总共去了三次。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 试题试卷 含答案解析(1)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 试题试卷 含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c7c7f63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f.png)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课时练
一、理解默写
二、(2020·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干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C.海边人民因为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生存空间,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尾联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写出狐兔在屋中自在游走,表现我的惬意开怀。
7.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
1.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2.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3.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4.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5.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6.D
7.白描手法;全方位描写了海边人们的贫困生活,表现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父吟(节选)
白先勇
翁朴园进到书房里,便径自走到茶几旁边一张紫檀木太师椅上坐了下来。
书房内的陈设十分古雅,一壁上挂着一幅中堂,是明人山水,文徵明画的寒林渔隐图。
两旁的对子却是郑板桥的真迹,写得十分苍劲雄浑: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另一壁也悬了一副对联,联语录的是《国父遗嘱》: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你们老师——”朴公坐下后,沉思良久,才开言道。
“是的,朴公。
”朴公说了一句,没有接下去,雷委员便答腔道。
“‘狂狷’二字是你老师的好处,可是他一辈子吃亏,也就是这个上头。
孟养——他的性子是太刚了些。
”朴公点着头叹了一口气。
“恩师的为人,实在是叫人景仰的。
”雷委员说道。
“你们老师,和我相处,前后总有五十多年了——”朴公顿了一顿才又说道,“他的为人,我知道得太清楚。
”
“是的,朴公,”雷委员答道,“恩师和朴公的厚谊我们都知道。
朴公讲给我们晚辈听听,日后替恩师作传,也好有个根据。
”
“唔——”朴公吟哦了一下,“说起来,那还是辛亥年间的事情呢,仲默和他夫人杨蕴秀,刚从日本回来,他们在那边参加了同盟会,回来是带了使命的:在四川召集武备学堂的革命分子,去援助武汉那边大举起义。
我们几个人碰巧归成一组,自称是‘敢死队’,提出的口号是‘革命倒满·倒满革命’。
仲默的夫人杨蕴秀到底不愧是个有胆识的女子!”朴公说着不禁赞佩地点了几下头。
“仲公的夫人确实是位巾帼英雄。
”雷委员也附和着称赞道。
“你知道吗?那天运军火进武昌,就是由杨蕴秀扮新娘。
炸弹都藏在她的花轿里。
孟养和我呢,就打了红包头扮抬轿夫,仲默却是一身长袍马褂骑在马上做新郎官。
那天夜晚,也真好像天意有知一般,竟是满城月色,景象十分悲肃。
我们几个人都换上了短打,连杨蕴秀也改了男装。
大家几杯烧酒一下肚,高谈国家兴亡,都禁不住万分慷慨起来。
你老师最是激昂,我还记得,他喝得一脸血红,把马刀往桌上一拍,拉起我和仲默两个人,便效那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在院子里歃血为盟,对天起誓:‘不杀满奴,誓不生还。
’那时倒真是都抱了必死之心的,三个人连姓名生辰都留下了。
算起来,我是老大,仲默居二,你老师年纪最小。
是老幺。
他那时才不过二十岁——”
“哦?”雷委员惊讶地插话道,“我倒不曾知道,原来恩师和朴公、仲公,还有这么一段渊源呢!”
“你哪里能得知?”朴公捋了一下他胸前的银髯,笑道,“那段过往,确实是我们三个人的秘密。
那晚我们才等到十时左右,城东工程营那边便突然间枪声震响起来了。
几个人正还犹疑,你老师便跳了起来,喊道:‘外面都动了兵器了,我们还在这里等死吗?’说着便抢了几枚炸弹,拖起马刀往外面冲去,我们也纷纷拥了出去。
混战了一夜,黎明的光景,大势已定,武昌城内,到处都飘满了我们革命军的白旗了。
于是我们一队人便走向蛇山楚望台去集合,经过黄鹤楼的时候,你老师突然兴致大发,一下子跑到上面去,脱下了一件血迹斑斑的白布褂子,用竹竿挑起,插到了楼檐上去。
然后,他站到黄鹤楼的栏杆上,挥着一柄马刀,朝了我们呼喊道:‘革命英雄——王孟养在此。
’他那时那股豪狂的劲道,我总还记得。
”朴公又微微地笑了一下,停下来喝了一口铁观音。
“要不是朴公今天提起,恩师那些事迹竟埋没了,”雷委员说道,“这些都该写入传里去的。
”
“可以写,”朴公点首赞许道,“那次起义,虽然事出仓猝,由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闯成了革命,可是也就是那么一闯,却把个民国给闯了出来呢。
不过,平心而论,讲到才略机智,我要首推你们老师——”朴公竖起了一双寿眉,举起了大拇指说道。
“恩师的才智实在是令人钦服的,”雷委员说道,“只可惜还没能展尽就是了。
”
“他倒真是做过了一番事业的。
不过这不能怨天尤人,还是要怪他自己的性格。
孟养——”朴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他确实太刚烈了。
”
说完朴公和雷委员对坐着,各自又默默地沉思起来,隔了一刻工夫,雷委员才轻轻地喟叹了一声说道:
“不过——今天的公祭总算是风光了。
难为人到得那么齐全,连王钦公、李贤公、赵冕公竟也亲自来了。
”
“哦——”朴公若有所思地说道,“我也有多少年没有见着他们了。
他们几个送来的挽联,挂在灵堂里,我倒看到了。
虽然王钦之和你老师有过一段恩怨,可见他对你老师也还是十分推重的。
”
“是的,朴公。
”雷委员赶忙应道。
“还有一句话,是你老师临终时留下来的:日后回大陆,无论如何要把他的灵柩移回家乡去。
你去告诉他的那些后人,一定要保留一套孟养常穿的军礼服,他的那些勋章也要存起来,日后移灵,他的衣裳佩挂是要紧的。
”
“是的,朴公,我一定照办。
”
送走雷委员,朴公回到院子里的时候,冬日的暮风已经起来了,满院里那些紫竹都骚然地抖响起来。
西天的一抹落照,血红一般,冷凝在那里。
他又想起了半个世纪以前,辛亥年间,一些早已淡忘了的佚事来……(选自《台北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朴公与雷委员的对话,我们可以知道,朴公与雷委员的恩师王孟养有着深厚的
情谊。
朴公叙述起他们一起参加革命的往事,仍是充满了浓浓的深情。
B.雷委员对自己的恩师非常尊重,但对恩师的事迹却也有不了解之处,所以特地来拜访朴公,为日后给恩师作传储备资料。
C.面对王孟养的学生雷委员,朴公并不因与王孟养有深厚情谊就对其肆意美化,他认为王孟养虽才略机智,非常出众,性格却过于刚烈。
D.公祭王孟养,来的人非常齐全,就连曾与王孟养有恩怨的人也来吊唁,可见王孟养正如雷委员所说,“是叫人景仰的”。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冬日落晖中凭吊战友的朴公是一位老将军。
黄昏是一天之暮,冬季是一年之暮,年迈是人生之暮:“迟暮”意象的并用,渲染了浓浓的颓败之气。
B.以物托人,以景衬人。
书房中悬挂的文徵明的寒林渔隐图、郑板桥的对联,以及满院的紫竹,这些摆设与布置烘托出朴公的铮铮傲骨、儒将风范。
C.小说远离“现在”而走进“过去”,构设有明暗交替的两条情节线索,让代表“现在”与“过去”的生者与死者交替亮相,刻画其性格,塑造其形象。
D.小说以作者的全知视角来写人物的对话,把第一人称的半知视角纳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之中,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活动,让性格在叙述中凸显。
8.请结合文本,分析王孟养等人在参与辛亥革命时的形象特征。
9.请结合文本,分析蕴含在文中的家国情怀。
参考答案:
6.B(“为日后给恩师作传储备资料”错)
7.A(“渲染了浓浓的颓败之气”错,应是为文章增添了悲凉气氛)
8.①义:抱定死心,有民族大义;效桃园结义,有兄弟情义。
②智:秘藏炸弹,乔装进城。
③勇:勇携武器,参与革命,跃上名楼,挥刀狂呼。
9.①故土情结。
王孟养的临终遗愿,体现出了故国之思、怀土恋乡之情。
②文化情怀。
书房古雅的布置既能反映出中国传统特色,又可见人物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与固守。
③报国之志。
不惧牺牲踊跃参与革命,矢志不渝承继中山先生遗志,这是报效国家的表现。
④家国同构。
小说立足历史价值,来描述人物的丰功伟绩,把个人经历和民族、国家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