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编日习计划第15天——张衡传
优选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演示文稿
优选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演示文稿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中的《张衡传》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数学家、诗人张衡的生平事迹和他在各个领域的成就。
重点讲解张衡在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贡献,以及他发明地动仪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掌握他在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 培养学生对古代科学家及其成果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古代科技的兴趣。
3. 提高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张衡在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重点:地动仪的发明及其在我国科技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演示文稿、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张衡的生平,引导学生关注张衡在各个领域的成就。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张衡的主要成就。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张衡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等方面的贡献,重点介绍地动仪的发明过程和意义。
4. 实例分析:分析地动仪的原理和结构,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的先进性。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张衡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学习张衡的精神。
六、板书设计板书张衡传板书内容:1. 生平事迹天文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数学家诗人2. 成就天文学:浑天仪、月面图地理学:《地形赋》数学:《算罔论》发明:地动仪3. 地动仪原理:杠杆原理、齿轮传动结构:青铜铸造、八组杠杆意义:世界最早的地动监测仪器、地震预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简要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和他在各个领域的成就。
2. 答案:张衡,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数学家、诗人。
他发明了浑天仪、月面图,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地形赋》是我国地理学的经典之作;他在数学领域的代表作为《算罔论》;他发明的世界最早的地动监测仪器地动仪,为地震预警提供了可能。
张衡传高三一轮复习 ppt课件
气。类似于“哪里”。 • d “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
所。如“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31
张衡传高三一轮复习
32
张衡传高三一轮复习
33
张衡传高三一轮复习
34
张衡传高三一轮复习
35
骸 ( hái ) 骨
篆(zhuàn )文
范晔(yè )
蟾(chán ) 蜍(chú ) 逾侈( chǐ )
4
张衡传高三一轮复习
•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 • 员:通“圆”
尺
• 尊:通“樽”
• 形似酒尊
• 傍:通“旁”
• 傍行八道
• 尊:通“樽”;
•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 振:通“震”
• 一时收禽,上下肃 • 禽:通“擒”
13
张衡传高三一轮复习
• ①不:衡不慕当世。 •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 ⑦勿:愿将军勿虑。 •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
14
张衡传高三一轮复习
• 1. 文史专名 • (1) 五经:《诗》、《书》、《易》、《礼
•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出征
• 岁征民间 • 旁征博引
动词: 征收(赋税) 动词:搜集
12
张衡传高三一轮复习
• 举孝廉不行 • 被动句,被举为孝廉。 • 连辟公府不就 • 被动句,被征召。 • 游于三辅 • 状语后置句,“于三辅游” • 虽才高于世 • 状语后置句,“于世才高” • 验之以事 • 状语后置句,“以事验之” • 未之有也 • 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 • 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状语后置句 •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判也断句
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
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中国古代文学》第五章第二节《张衡传》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天文学家张衡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重点分析《张衡传》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掌握其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能够理解并分析《张衡传》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献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张衡的生平事迹和其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重点:《张衡传》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关注其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讲解:详细讲解《张衡传》的内容,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张衡传》的理解和感悟。
4. 练习: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文学作品。
六、板书设计板书《张衡传》板书内容:生平事迹:出生:东汉时期成就:文学家、天文学家地位:古代文学史重要人物艺术特色:真实描绘人物形象生动表现人物性格丰富描绘社会风貌文学价值:较高艺术成就历史价值思想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张衡传》的内容,分析张衡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张衡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天文学家,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如《二京赋》、《归田赋》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还发明了地动仪,为我国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
2. 作业题目:请从艺术特色的角度分析《张衡传》的特点。
真实描绘人物形象:通过详细描写张衡的生平事迹,使读者对张衡有了深刻的了解。
生动表现人物性格: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张衡忠诚、正直、勤勉、创新的性格特点。
丰富描绘社会风貌:通过描绘东汉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了清晰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对张衡的生平事迹和其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了深入了解,对《张衡传》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也有了认识。
2024年《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
2024年《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张衡传》的相关内容。
教材的章节为《两汉政治·科技与文化》中的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浑天仪》和《地动仪》的制作原理及其在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掌握其在古代科技发展中的贡献。
2. 理解《浑天仪》和《地动仪》的制作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张衡《浑天仪》和《地动仪》的制作原理。
重点: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在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张衡传》原文及注释、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出古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进而导入张衡的《浑天仪》和《地动仪》。
2. 讲解:详细讲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分析其在古代科技发展中的贡献。
讲解《浑天仪》和《地动仪》的制作原理,阐述其在天文学和地震学领域的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张衡的制作原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张衡传》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关于张衡生平事迹和科技成就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张衡生平事迹2. 《浑天仪》制作原理3. 《地动仪》制作原理4. 张衡在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内容,论述张衡的科学成就及其在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2. 答案:张衡的科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浑天仪》和《地动仪》的制作上。
《浑天仪》展示了古代人们对天体运行的认识,为后世天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为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手段。
张衡在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我国科技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练习,学生对张衡的生平事迹和科技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幻灯片课件
鼓励学生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加强与《 张衡传》相关的内容学习,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 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 基础。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人物形象分析
张衡的个性特点
他是一位勤奋好学、勇于探索、不畏艰难、敢于创新的人,这些特点在他的 人生经历和科学成就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张衡的社会形象
他被视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和文化名人,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 了重要贡献,被后人誉为“科圣”。
艺术手法及特色
叙事手法
采用传记体的叙事手法,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描述张衡的生平、成就和思想,展 现了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
描写技巧
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刻画了张衡的形象和思想,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 大的人物。同时,通过对比和衬托等手法,突出了张衡的个性和成就。
04
实战演练
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解及词汇解析
详细描述
2. 突破细节理解,注意文中出现 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总结词:掌握文章主旨,突破细 节理解,提升阅读速度。
1. 阅读全文,概括文章主旨,了 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幻灯片 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背景介绍 • 知识回顾 • 重点解析 • 实战演练 • 总结与展望
01
背景介绍
张衡的生平与成就
01
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杰出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生平事迹和成 就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02
张衡在科学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他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重要的科学仪器 ,对观测天象、地震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20240601143040.
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20240601143040.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张衡传》进行复习,该传记载于《后汉书·张衡列传》中。
教学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后汉书·张衡列传》2. 详细内容:张衡的生平事迹,尤其是其在地震学、天文学、数学等领域的贡献,以及他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张衡的生平及其在科技、文化领域的成就。
2. 掌握《张衡传》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文学特点。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张衡在地震学、天文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张衡传》中的文言文表达。
2. 教学重点:张衡的生平事迹,尤其是其在科技、文化领域的成就,《张衡传》的文学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展示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及相关图片。
2. 学具:课本,《后汉书·张衡列传》复印件,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张衡的画像,引导学生猜测他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张衡的生平事迹,重点突出其在科技、文化领域的成就。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扮演张衡,模拟他在地震仪、浑天仪等发明创造的过程。
4. 例题讲解:选取《张衡传》中的难点词汇、句式进行讲解,分析其用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张衡传》中的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张衡生平事迹地震学:地震仪天文学:浑天仪数学:圆周率文学:汉赋2. 《张衡传》重点词汇、句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张衡在地震学、天文学、数学等领域的成就。
2. 答案:(1)张衡在地震学方面发明了地震仪,在天文学方面发明了浑天仪,在数学方面推算出了较为精确的圆周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张衡的其他成就,如文学作品等,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张衡传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张衡传高三一轮复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史》教材第六章“两汉时期”的第三节“科技与文化”,主要围绕张衡的生平及其科技成就展开。
详细内容涉及张衡的地震仪、浑天仪以及文学作品等方面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张衡的生平及其在科技、文化领域的成就。
2. 掌握张衡地震仪、浑天仪的工作原理及历史意义。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了解张衡文学作品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张衡地震仪、浑天仪的工作原理及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张衡的科技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张衡传课件、视频资料、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张衡的画像,引发学生对张衡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1)张衡生平简介:介绍张衡的出生背景、为官经历等。
(2)张衡的科技成就:a. 地震仪:讲解地震仪的工作原理、历史意义等。
b. 浑天仪:介绍浑天仪的构造、功能以及在天文学上的贡献。
(3)张衡的文学作品:分析张衡的文学作品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尝试制作简易的地震仪模型,增强其对地震仪工作原理的理解。
4. 例题讲解:以张衡地震仪为例,讲解相关的物理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张衡科技成就的历史意义。
六、板书设计1. 《张衡传》高三一轮复习2. 内容:a. 张衡生平b. 科技成就地震仪浑天仪c. 文学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张衡地震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历史意义。
(2)分析张衡文学作品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答案:(2)张衡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诗歌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如《东京赋》、《西京赋》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对张衡科技成就的理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张衡在其他领域的贡献,如数学、地理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张衡地震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历史意义。
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幻灯片课件
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幻灯片课件《张衡传》一轮复习课件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三课《张衡传》,本文介绍了张衡的生平事迹和他在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重点介绍了他在天文学和地震预测方面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内容;2. 能够分析并评价张衡的生平事迹和他在各个领域的成就;3. 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张衡在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的掌握。
难点:分析并评价张衡的生平事迹;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幻灯片;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张衡的画像和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 内容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张衡在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引导学生分析并评价张衡的生平事迹。
4. 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讲解:教师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张衡传生平事迹科学成就文学成就艺术成就七、作业设计答案:张衡,字平子,南阳人也。
少孤,博学多才。
举孝廉,不行,累迁郎中。
衡以文学知名,世称张平子。
衡好天文,始作浑天仪,又作地动仪,能测地震。
衡善辞赋,有《二京赋》等传世。
又善草隶,自称“吾书胜颜真卿”。
2. 作业题目:请分析并评价张衡的生平事迹。
答案:张衡,字平子,南阳人也。
少孤,博学多才。
举孝廉,不行,累迁郎中。
衡以文学知名,世称张平子。
衡好天文,始作浑天仪,又作地动仪,能测地震。
衡善辞赋,有《二京赋》等传世。
又善草隶,自称“吾书胜颜真卿”。
衡为人正直,不畏权贵,累上疏弹劾宦官,不避权贵。
《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
《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一、教学内容《张衡传》位于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以及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展开。
主要包括张衡的生平简介、地动仪的发明、《东京赋》和《西京赋》的创作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认识他在我国科学、文化史上的地位。
2. 学习张衡的科技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们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品质。
3. 鉴赏张衡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张衡地动仪的原理及其在当时科技发展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和文学成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张衡传》课件、地动仪模型、张衡画像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张衡画像,引导学生猜测这位历史人物,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和文学成就。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地动仪模型,让学生亲身体验地动仪检测地震的原理。
4. 例题讲解:分析《东京赋》和《西京赋》的文学特点,鉴赏张衡的文学造诣。
六、板书设计1. 张衡生平生平简介科学贡献文学成就2. 地动仪原理3. 张衡文学作品鉴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我国科技、文化史上的地位。
(2)请结合地动仪模型,分析地动仪的原理及其在当时科技发展中的意义。
(3)鉴赏《东京赋》和《西京赋》,分析张衡的文学成就。
2. 答案:(1)张衡,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文学家。
他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有地动仪、浑天仪等,文学方面有《东京赋》、《西京赋》等作品。
张衡在我国科技、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科圣”。
(2)地动仪是一种检测地震的仪器,通过铜球滚动触动机关,指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在当时科技发展中,地动仪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体现了张衡的创新精神。
(3)《东京赋》和《西京赋》是张衡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作品以辞藻华丽、结构严谨、寓意深刻著称,展现了张衡的文学造诣。
2023年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张衡传》
(8)“五经”是指《诗》、《__书__》__、《__礼__》__、《__易__》__、《__春__秋__》_五部经典, “六艺”是指礼、乐、射、__御___、_书___、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9)豪右:旧时的_富__豪__家__族___、_世__家__大__户___;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 称为“豪右”。 (10)下车:官吏初__到__任__。语出《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 下车,而封黄帝之后蓟。” (11)①视事:官员_到__职__工__作__。多指政事而言。 ②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_辞__职___为“乞骸骨”,意思是请 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A.吞二周而亡诸侯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反欲斗两主
C项和例句是意动用法,A、D两项是使动用法,B项是名词作状语。
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A. 戍卒叫,函谷举
√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B. 果地震陇西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 师不必贤于弟子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痛心
⑤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子吴起 通“嫉”,嫉妒
列传》)
①举孝廉不行 ②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 ③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 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 (3)举 ⑤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⑥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 ⑦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⑧举先王之政(《答司马谏议书》) ①衡少善属文 ②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4)善 ③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 ④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
板 学案25 《张衡传》
块 二
活动一 基础知识梳理
张衡传高三一轮复习 ppt课件
• (6) 行:去应荐。 • (7)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
“连辟公府不就”)
• (8) 就:就职,任职。 • (9)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 (10) 应:应职,接受官职。 • (11)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
2020/12/27
17
• (12)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
• 一时收禽,上下肃 • 禽:通“擒”
2020/12/27
5
古今异义
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特征(古:特地征召。 今:特点﹑征象﹑标志等) 公车特征拜郎中 公车(古:汉代官署名 。今:公家的车子)
郎中(古:官职名。 今:医生的别称)
不好交接俗人 (古:结交。今:接管、移交)
寻其方面 (古:方向。今:事物的几点之一)
19
• (3)学校。
•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 学”)
•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 监生)(“老监生”)
•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2020/12/27
20
• 古人有名有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 名。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 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 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 字
• 连辟公府不就 • 被动句,被征召。
• 游于三辅 • 状语后置句,“于三辅游”
• 虽才高于世 • 状语后置句,“于世才高”
• 验之以事 • 状语后置句,“以事验之”
• 未之有也 • 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
2024年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幻灯片课件
2024年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幻灯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张衡传》这篇课文,该课文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课文背景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张衡在地震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课文中的重要词句解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理解其在地震研究领域的贡献。
2.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从张衡的事迹中汲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要词句理解和翻译,张衡地震研究的原理。
2. 教学重点:张衡的生平事迹,地震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张衡地震仪模型。
2. 学具:课文原文,词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张衡地震仪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科学家张衡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背景介绍: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他在古代科技领域的地位。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地球仪,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原理,进一步理解张衡的地震研究。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典型题目,进行讲解。
答案:张衡于是制作了地动仪,用来验证地震。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其他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张衡传生平事迹地震研究课文解析2. 地动仪原理七、作业设计答案要点:(1)发明地动仪,验证地震。
(2)发现地震的规律,为后世地震研究奠定基础。
2. 课后反思: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谈谈自己对张衡精神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张衡的科学成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张衡在地震研究领域的贡献”。
优选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演示文稿
优选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演示文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优选一轮复习教材《张衡传》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文学作品,以及他在地动仪方面的创新成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张衡的生平及其在科学、文学领域的贡献。
2. 使学生掌握地动仪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地动仪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和文学成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优选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演示文稿、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选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引入本节课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文学成就,以及地动仪的原理和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张衡为什么能在多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张衡传的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与张衡相关的一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对本节课内容的感悟,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共同探讨。
六、板书设计1. 张衡生平出生:78年逝世:139年成就:科学、文学、政治2. 科学贡献地动仪天文观测数学研究3. 文学成就诗歌散文哲学思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张衡的《东京赋》,分析其文学特点,并谈谈你对张衡文学成就的认识。
2. 答案:张衡的《东京赋》以辞藻华丽、结构严谨、寓意深刻为特点。
通过对都城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
张衡的文学成就体现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才华和独特见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张衡的了解是否深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张衡的其他作品,了解他在其他领域的贡献,提高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地动仪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幻灯片课件
演示法
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 资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教学策略
01
02
03
主题式教学
以“张衡传”为主题,整 合相关知识点,形成系统 化的知识结构。
问题式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
合作学习
组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 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 精神和协作能力。
学生易错点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完整、科学。
学生反馈及建议
希望增加更多练习
部分学生认为练习的量可以再增加一些,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 识。
加强课堂互动
部分学生建议可以在课堂上增加更多师生互动环节,以增强课 堂氛围和学生学习兴趣。
注重思维训练
部分学生认为在解题技巧和思维训练方面还需要加强,以提高 解题速度和质量。
THANK YOU.
05
教学成果及反思
教学成果展示
巩固文言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件,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张衡传记类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重点字词、句式、翻译 等。
提升文言语感
通过多次阅读、翻译、听写等训练,学生能够逐渐培养文言语感,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 力。
丰富文学常识
本课件涵盖了与张衡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常识等内容,有利于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文 学素养。
效果
通过讲解,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张衡传》的内容 和思想,对重点和难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课后巩固
目的
通过课后练习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理解和应用 能力。
方法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并进行讲解,同时进行 课堂总结和反馈。
效果
通过课后巩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 效果。
《张衡传》课件-2021届青岛二中高三语文一轮文言文复习 (共27张PPT)
《后汉书》 范晔
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年),字蔚宗, 南朝宋代顺阳山阴(浙江绍兴) 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 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成《后汉 书》,与《史记》、《汉书》、 《三国志》合称“四史”。
第一部分(第1段):叙其学品,包括张衡的 学业、人品和文章。侧重写文学造诣。
第二部分(第2-4段):说其术学,主要是张 衡的科技成就。重点写候风地动仪。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2.乃 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遂乃研核阴阳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1.因
因入京师,观太学 蒙
(于是)故业,因遗策Fra bibliotek(沿袭)
因其势而利导之
(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通过、经由)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趁机)
2.乃
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才)
遂乃研核阴阳
(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竟、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于是,就)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3.属 zhǔ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衡少善属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举酒属客 4.属 shǔ 名属教坊第一部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3.属 zhǔ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衡少善属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举酒属客 4.属 shǔ 名属教坊第一部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你的) (竟然) (是) (于是,就)
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幻灯片课件
一轮复习《张衡传》课件幻灯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张衡传》这一课。
该课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文学作品及其影响。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第10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体会其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
2. 通过分析张衡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和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张衡的科学成就及其在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重点:张衡的生平事迹、文学作品及精神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震仪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张衡。
2. 讲解:详细讲解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文学作品,结合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张衡的科学成就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4. 例题讲解:分析《张衡传》中的文言文句式和难点词汇,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张衡生平事迹2. 科学成就地震仪浑天仪3. 文学作品《东京赋》《西京赋》4. 精神品质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张衡的科学成就和文学成就的认识。
2. 答案要求:不少于2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张衡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与张衡相关的资料,了解他在天文学、地震学等方面的更多成就,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3. 作业设计的要求和答案标准。
高中语文《张衡传》一轮复习 课件
放电影
背诵官职变化的词语
艺术手法探究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 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 质朴通俗,毫无雕饰痕迹,却鲜明地展现了张衡不追逐名利 的高尚道德。
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 例如:第四自然段仅用不足200个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 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课件用语之简洁;用酒樽描摹仪 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 之准确。
者事》) • 4、夺:削去、罢免。 •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 • 5、坐:因犯……罪或错误。 • 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 (《汉书》)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
• 五、表示官职调动的 • 1、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 2、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 徙齐王信为楚王。 (《史记·淮阴侯列传》) • 3、调:调动、调迁。 • 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 袁盎传》) • 4、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史记》: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 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 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
• 四书: •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 六经: • 《诗》、《书》、《礼》、《易》、《乐》、
古
之
成
大
事
——
者
,
必探
有 坚
究 记 人
韧 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永和初,出(离京,离开朝廷,京官外调)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 遵典宪(典章法制);又多豪右(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共为不轨。 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 肃然,称为政理(暗中查知奸党的姓名,将他们同时逮捕、拘押,于是上下 敬畏、恭顺,人们称赞他政治清明)。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三年,上书乞. 骸.骨.(指封建社会中大臣年老请求辞职),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解析 答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车是汉代官署名。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
的传统,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B.太史令,官职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记载史事,编
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
职位渐低。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举 ①举孝廉不行(动__词__,__被__举__荐__) ②举欣欣然而告之(副__词__,__全__,__都__)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动__词__,__攻__取__) ④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动__词__,__成__功__)
2.观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_动__词__,__游__学_)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名__词__,__景__象__) ③大王见臣列观(名__词__,__宫__廷__中__高__大__华__丽__的__楼__台__) ④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动__词__,__看__)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古义为有学问的人)咸怪其无征(没 有应验)。后数日驿(指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至,果地震(此处省略介词 “于”)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发生)。
⑤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在下位的人),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 引在帷幄(指皇宫),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痛恨)者。宦官惧其毁己, 皆共目之(宦官们害怕张衡说自己的坏话,都给他递眼色)。衡乃诡对(未用 实话回答)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 倚伏,幽微难明(形容词作动词,看清楚),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高考总复习·语文(创新版) 第二编 古诗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日习计划 日习计划第15天——张衡传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游学)于三辅,因入京 师,观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遂通五经(指《诗》《书》《礼》《易》 《春秋》五部经书),贯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骄傲自大)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他总 是举止稳重,恬淡宁静,不喜欢结交世俗之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古义 是没有去任职),连辟公府不就(接连被公府征召而不前去就任)。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过度奢侈)。衡乃拟(模仿)班固 《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委婉地劝谏)。精思傅会(古义是文章的组 织、布局、命意、修辞。也写作“附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以…… 为奇)其才,累(屡次)召不应。
②衡善(通晓、擅长)机巧,尤致思(用心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素 常)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古义是特地征召)拜郎中,再(两次)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研究考验)阴阳,妙尽璇玑之正(规律,道理),作浑天仪,著《灵 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5.因 ①因入京师(介__词__,__借__机__) ②伺者因此觉知(介__词__,__凭__借__、__根__据__) ③因以讽谏(_介__词__,__借__、__用_)
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理寺”是古代掌刑狱案件审理的官署,“礼部”是管理全国学 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往来之事的官署。 B.“除”指授予官职,“累除”指多次升迁官职;“迁”指官职由高 到低变动。 C.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 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D.孝廉,汉代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的科目名, 意为孝顺父母、品行廉洁。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解析 “迁”指官员的委任或变动,“左迁”指官职由高到低变动。
C.古代科举制度中,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经皇
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D.尚书郎是古官名。东汉始置,选拔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
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
称“侍郎”。
解析 殿试是皇帝主持的。
解析 答案
本课结束
③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总是)积年不 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通“圆”,外圆、圆 形)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通“樽”),饰(装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大)柱,傍(通“旁”,旁边)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 丸,下有蟾蜍,张口承(接受)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拨动)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古义是激 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 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查寻受震的龙所指的方向,就知道地震发生的方位 了)。验(检验)之以事,合契(符合)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从书籍文 献记录看,还从没有过用仪器预测地震的事)。
3.属 ①衡少善属文(_z_h_ǔ_,__动__词__,__连__缀____)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_z_h_ǔ_,__动__词__,__嘱__托____) ③忠之属也(_s_h_ǔ_,__名__词__,__类____) ④司命之所属(_s_h_ǔ_,__动__词__,__隶__属____)
4.就
①连辟公府不就(_动__词__,__就__任_) ②金就砺则利(动__词__,__靠__近__) ③荆轲遂就车而去(动__词__,__登__上__) ④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动__词__,__成__就__) ⑤就事论事(介__词__,__根__据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