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部分课程教材及课件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部分课程教材及课件汇总表序号年级课程名称授课教师使用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年月核心/自编有无课件1 05级建筑项目管理钟晖《工程项目管理》梁世连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新世纪工程管理专业系列教材有2 05级建筑法规钟晖《工程建设法规教程》何佰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7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3 08级建筑技术经济学钟晖《工程经济学》刘晓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8 工程硕士规划教材有4 08级混凝土结构理论王琳《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过镇海、时旭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指定无5 08级有限单元法申波《结构有限元分析》赵经文王宏钰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核心6 08级结构动力学申波《结构动力学基础》俞载道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7 06级弹塑性力学申波《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吴家龙(弹性力学)、夏志皋(塑性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弹性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塑性力学)2001年6月(弹性力学)、1991年7月(塑性力学)核心(弹性力学)8 06级能量原理及变分法申波《变分法及有限元(上册)》钱伟长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9 07级岩土测试技术黄勇《岩土工程测试》廖红建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 土木工程研究生系列教材10 08级组合结构黄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聂建国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11 08级空间结构理论与实践黄勇《大跨空间结构》张毅刚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土木工程研究生系列教材12 07级建设监理理论与实践孙勇志《工程建设监理》李清立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13 08级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孔煜《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第二版)》陈建国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2 自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14 07级建筑法规孔煜《建设法规》朱宏亮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7 自编建筑法规15 07级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肖常安《现代预应力设计》吕志涛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6 08级建筑项目管理郭峰《工程项目管理》丁士昭-郭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贵州科技出版社200901-200106核心-自编建设项目管理17 05级建筑与地貌学王红《建筑景观地貌学》王红自编18 05级生态环境空间理论研究王红《生态环境空间理论》约翰西蒙特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9 06级环境艺术与设计方法王红《景观规划与环境影响设计》汤姆·特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0 06级职业建筑师专论王红《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技术设计应试指南》魏成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1 07级环境景观设计及理论王红《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斌谊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2 05级景观学史纲刘建浩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刘滨谊译同济大学出版社有23 05级文化遗产保护余压芳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张松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0324 06级建筑理论与评论陈波建筑批评学郑时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6 有25 06级建筑结构与造型陈波结构体系与建筑造型海诺.恩格尔天津大学出版社有26 05级建筑设计方法论吕道馨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7 06级建筑设计与理论吕道馨现代建筑理论刘先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8 07级建筑美学吕道馨建筑美学吕道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建筑美学29 08级建筑与城市设计唐洪刚城市建筑齐康东南大学出版社城市设计30 07级环境艺术与设计方法李杰《室内设计与装饰》《环境设计学》31 08级住宅设计理论与方法周慧《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朱昌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2 05级程序设计包太《C程序设计》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核心33 06级边坡工程包太《岩石边坡工程》Hoek E., BrayJ. W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 核心34 07级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包太《地下建筑结构》朱合华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核心35 06级边坡工程谢涛《边坡工程处治技术》赵明阶、何光春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09 核心36 06级岩土工程数值分析李围《高等有限元》赵均海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38139。
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土木工程材料专业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方向之一,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下面将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就业前景三个方面介绍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
1. 培养目标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系统地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技术问题;(2)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3)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跨行业的环境中协调工作;(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培养方案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和专业实习三个方面。
(1)课程学习: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化学、土木工程材料测试与检测技术、土木工程材料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课程。
(2)科研实践: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的撰写,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进行科学研究,最终完成硕士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3)专业实习:通过参与工程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学生在企事业单位或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专业实习,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实际应用和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就业前景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硕士毕业生具备广泛的就业前景和良好的就业发展空间。
主要就业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毕业生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为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13)一、培养目标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和能源综合利用与节能方向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使其具有从事该方向工程设计、设备设计与制造、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工作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
2. 具有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及相关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3. 能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4. 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为2年。
三、招生对象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相同。
四、课程设置计划课程设置注重对研究生专业基础与专业方面的培养与训练,针对专业硕士工程实践性强的培养特点,突出瞻前性和实践性。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不含学术讲座与专业实习学分),学位课程不低于22学分,包括以下几方面课程。
五、专业实习(4学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的培养具有实践性与应用性强的特点,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在工程硕士培养中,必须突出和加强专业实习这一环节。
专业实习的时间为一学期。
学生通过在实习单位进行有关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以及设备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专业实习,完成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工作。
专业实习的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专业实习实施计划,导师和实习单位的兼职指导教师应按计划共同对学生的专业实习给予指导,确保专业实习质量。
学生在专业实习期间,应按《培养管理手册》要求,以书面形式向指导教师汇报专业实习实施计划的完成情况。
专业实习结束后,学生应向指导教师提供以下材料:(1)专业实习阶段性记录;(2)专业实习总结报告;(3)专业实习考评表。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毕业与学位授予1. 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2.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紧密联系工程实际,须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
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代码:085213(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一、领域概况建筑与土木工程是研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维护的工程领域,涉及土木工程与建筑学两个一级学科。
兰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主要面向建筑业及其他土木工程相关行业,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主要培养方向:(1)勘察、设计、施工与管理;(2)结构鉴定、加固;(3)灾害评价与防治;(4)建筑材料性能及结构耐久性;(5)文物保护工程;(6)结构基本理论应用。
二、培养目标(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相应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具有独立从事相应工程领域的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3)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及继续学习能力、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采取在校脱产的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在校年限(含休学)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及环节要求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三模块”培养方式。
一般实行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即“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负主要责任,校外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做好培养过程中校外实践环节管理及论文指导等工作。
条件许可时,也可实行“单导师制”,即由校内导师单独完成培养工作。
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评阅与答辩等。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研究生选课必须在导师指导下按照本人在研究生综合管理系统中所制定的培养计划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简介•硕士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模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
•学制:3年全日制。
学术型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土木工程基础与前沿–结构力学与分析–土木工程材料与测试–地基与基础工程学–结构工程与设计–土木工程实验与实习•选修课程:–高级结构理论与分析–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隧道与地下工程实践环节•科研实践: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发表科研论文、参加学术会议。
•社会实践:到工程公司或研究院实习,了解土木工程实际应用场景。
毕业要求•完成学术研究或工程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果。
•具备独立撰写科研论文、书写工程报告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科研指导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专业型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土木工程基础与前沿–结构力学与分析–土木工程材料与测试–地基与基础工程学•专业方向课程:–结构工程与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质量与安全–工程造价与预算实践环节•工程实践:参与实际土木工程项目,学习实际操作技能。
•实习:到知名工程公司实习,接触前沿工程技术和行业实践。
毕业要求•完成专业项目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
•具备独立承担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能力。
•具备项目管理和团队领导能力。
•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入学要求•本科毕业生,工科相关专业背景优先。
•具备较好的数理基础和工程计算能力。
•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面试。
培养特色•导师团队:拥有一支专业、优秀的导师团队,提供学术指导和实践指导。
•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与企业合作,举办实习项目。
•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增加学术交流机会。
•行业对接:与土木工程领域的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科研和项目合作。
以上是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相关内容,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术和实践培养,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土木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
土木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土木工程学是一门非常重要和广泛应用的学科,涉及到建筑、道路、桥梁、地基、水利等方面的工程。
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学术学位研究生,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深厚的研究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研究水平,科学合理地设计了一份【土木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以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一、土木工程领域基础课程1.结构力学:该课程主要介绍土木工程中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结构的受力平衡、内力分布、应变和变形等内容。
2.土力学:介绍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应用,包括土体的力学性质、剪切强度、固结沉降等方面的内容。
3.水力学:介绍流体力学理论基础和水流运动规律,包括水流的运动状态、水文学原理、水流的影响等内容。
4.岩土工程学:介绍岩土工程中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包括岩土材料特性、工程地质、基坑支护等内容。
5.建筑工程技术:介绍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建筑工程实践经验。
1.结构工程:介绍结构设计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建筑结构设计、桥梁结构设计、隧道结构设计等内容。
2.基础工程:介绍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基坑工程、基础承载力计算、地基改良技术等内容。
3.水利工程:介绍水利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知识,包括水利建筑结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利灌溉工程等内容。
4.交通工程:介绍交通运输规划和设计的知识,包括道路、桥梁、铁路等交通工程的设计和管理。
5.环境工程:介绍环境保护和治理技术,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等内容。
三、实践课程和研究生课程1.工程实践:学生需要参与实际的土木工程项目实践,包括现场考察、实验室研究等环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研究生课程:学生需要选择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并完成相关的学术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
以上是关于【土木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土木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有所帮助。
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以适应土木工程领域不断发展的需求。
一、培养目标该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 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业知识;2. 掌握现代土木工程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土木工程材料问题的能力;3. 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进行科学实验和数据处理;4. 具备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中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5.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设置该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学科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 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土木工程材料测试与分析、土木工程材料设计与应用等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提供多个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如混凝土技术、钢结构材料、土工材料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实习实训:在培养方案中安排一定的实习实训时间,使学生亲身参与土木工程项目,了解实际工程问题。
2. 工程实践:安排学生参与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科研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是该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科研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1. 科研导向课程:设置科研导向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土木工程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814)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相关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3.掌握本学科领域内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1. 岩土工程(081401)⑴环境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高速公路与铁路、建筑工程、边坡工程、城市地铁和隧道施工中的环境岩土问题;研究各种地下工程(地铁、道路隧道、基坑)的设计理论、新工艺、新技术(包括人工冻结施工新技术)及其工程检测技术;主要以研究地下工程(地铁、道路隧道、基坑)引起周围地表、建筑物与构筑物变形、沉降的预测理论和控制技术,研究深大基坑工程支护理论和新技术为特色。
⑵软弱地基处理新技术研究高速公路与铁路、建筑工程、城市地铁和隧道工程中的软基加固、处治方法和软弱地基检测的新工艺、新技术。
⑶边坡工程研究高速公路、铁路与矿山的生态护坡边坡设计、计算理论及其稳定性,边坡的环境和生态效应;研究高大边坡护坡技术、计算理论、稳定性及相关检测技术。
2. 结构工程(081402)⑴新型材料与新型结构研究生物质复合材料强度理论、本构关系;现代竹结构基本构件的强度与变形分析理论;现代竹/木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多(高层)层竹/木结构体系及其抗震与抗风设计;现代竹网壳结构分析与设计;组合结构分析与设计理论。
⑵结构振动控制研究结构被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复杂运载条件下,重型装备运载振动控制技术。
⑶工程结构分析与应用研究复杂工程结构的数值模拟技术、有限元方法在复杂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是针对学生在该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并使其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示例。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材料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生,能够独立从事材料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2.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3.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良好科研道德的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二、课程安排1.必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材料化学与物理-材料加工工艺-材料设计与评价-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材料表面与界面技术-材料工程实验-材料工程案例分析-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2.选修课程-先进材料科学-高性能材料制备与应用-材料工程系统优化-新能源材料与技术-过程工程与控制-材料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三、实践环节1.实验实践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关的材料工程实验,掌握实验技术和方法,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2.工程实践学生参与学校合作企业的工程项目实践,了解实际工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3.科研实践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独立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并参与学术会议和期刊论文发表,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四、学术活动1.学术讲座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进行学术讲座,学生可以学习到最新的材料工程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前沿知识。
2.学术交流会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学生可与其他院校的研究生进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学术经验。
五、毕业要求1.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2.完成科研项目,并撰写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3.参与工程实践,并通过相关评估;4.参加学术交流和发表科研论文,并取得相关成果。
以上是关于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一个示例,具体的培养方案可能会根据学校和课程特点有所不同,但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材料工程知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科研素养和道德品质。
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课课程表
2
混凝土现代技术
32
2
绿色建筑材料
32
2
数据分析与决策
32
2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理论与应用
32
2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32
2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32
2
项目管理评价与决策分析
32
2
项目管理
32
2
工程造价学
32
2
高等土力学及工程应用
48
3
水利工程
水资源系统规划与管理
32
2
环境影响评价
32
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32
2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32
2
岩土与地下工程
地基加固技术
32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岩土工程试验与测试技术
32
2
基础工程
32
2
城市岩土工程
32
2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
32
2
建筑材料的耐久性
32
2
结构工程与建筑材料
f¾层建筑结构
32
2
组合结构理论与应用
32
2
工程抗震理论与应用
32
2
钢结构理论与应用
32
2
结构稳定理论
32
2
水泥化学
第二学期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课课程表
课程编码
名称
课时
学分
授课教师
备注
工程弹塑性力学
48
3
专业基础课
有限元原理与结构通用有限元软件应用
48
3
结构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
土木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学硕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土木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土木工程学科前沿知识和技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在全面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国内外发展动态和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管理和相关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具备较扎实的数学、力学、工程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等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
2. 具备较扎实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知识。
3. 具备较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实践技能。
4. 具备较高水平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5. 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能力。
6. 具备一定的科技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
7. 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操守。
三、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结构力学、土力学、岩土工程、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桥梁与隧道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结构抗震与防灾、水利工程等。
2. 选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大跨度桥梁设计、特殊结构设计、现代建筑技术等。
3. 实习实训: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进行专业实习和实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四、研究方向1. 结构工程2. 岩土工程3. 地下建筑工程4. 水利水电工程5. 防灾工程6. 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五、科研能力培养1. 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了解科研工作流程和方法。
2. 指导学生阅读并撰写学术论文,提升学术写作和表达能力。
3. 组织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精神。
4. 指导学生参与学术会议和竞赛,增强学生的学术交流和竞争意识。
六、实践能力培养1. 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学习和掌握实际工程操作和技能。
2. 指导学生参与工程项目,了解工程管理和施工实践。
3. 安排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和开题实验,提升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能够胜任大、中型企业建筑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工科教育、行政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时代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夯实基础,强调实践,重在应用。
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与管理知识,掌握解决该工程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技术手段。
具有综合应用先进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该工程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能力;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具备阅读本领域外文资料及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本领域设置建筑学、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等6个研究方向,详见表一。
表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研究方向三、培养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学校与工程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采取进校不离岗、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职学习,不脱离现职和生产实际,课程学习实行弹性学分制。
1.双导师制工程硕士生的培养采用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
校内导师由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学校聘任工程单位中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校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个人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活动等工作的组织协调。
校外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及其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改造、试验研究和论文撰写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专硕)
建筑与土木工程(430114)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考核方式学期备注公共课322501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6考试1必修7学分322502B自然辩证法概论118考试2137501B英语读写译272考试1137502英语视听说136考试1132500英语拓展136考试2学科基础课102157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前沿讲座118考试1必修1学分112501B数值分析354考试1结构工程方向、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方向、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方向、桥梁与隧道工程方向、道路工程方向选修10学分102004弹塑性力学354考试1102055高等土力学236考试2102008结构动力学236考试1102054有限元方法236考试2学科专业课102141专业英语136考查1必修1学分102158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236考查2结构工程方向、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方向、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方向、桥梁与隧道工程方向、道路工程方向选修至少10学分102159高等钢结构236考查2102160空间结构236考查2102161组合结构理论236考查2102169可靠度理论及工程应用236考查2102163当代基础工程236考查2102060结构测试与分析236考查2102164当代施工技术236考查2102057土动力学236考试2102420岩土塑性力学236考查2102053高等岩石力学236考查2102168岩土工程治理技术236考查2102246中国工程地质学236考查2102173长大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及防治对236考查2策102068地震工程学236考查2102170工程减灾防灾与减震控制236考查2102162工程结构抗震理论与方法236考查2102115高等桥梁理论236考查2102171桥梁施工监控236考查2102425桥梁加固设计理论与实践236考查2102426桥梁试验检测原理与技术236考查2102601特殊路基工程236考查2注:结构工程专硕需要修满34个学分,其中含28个课程学分,6个专业实践学分。
土木工程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
土木工程是考研的热报专业之一,它主要有四大方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和桥梁与隧道工程。
方向不同,在择校和就业方面也会有所区别,因此,大家确定专业的同时也要多多注意该专业的发展方向。
土木工程考研科目学习自主命题比较多,专业考试科目各校不尽相同。
土木考研科目一般有4门,即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和专业课,具体的考研科目以报考单位的专业目录为准。
土木工程考研科目有: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其中专业课大部分学校会考结构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等综合的相关专业知识;所有学校学硕都是考的英语一,数学一;大部分学校专业型硕士考的英语二、数学二;小部分要求高的学校会选择英语一、数学一作为初试的考试科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lastic Mechanics 54 3 秋 1302M10 功能高分子
Functional Polymers 36 2 春 0401M10 断裂与损伤力学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36 2 春 专业
课程 1302M04 高等材料学(双语)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36 2 秋 选修
2学分 1302M07 材料成形技术
Manufacture Technology of Materials 36 2 秋 非
土木工程材料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 注 学
位
课
程
18个
学分 公共
课程 0900M01 自然辩证法
Dialectics of Nature 54 2 秋 必修 第一外国语
First Foreign Language 144 4 秋、春 学科基础课程 1302M01 材料物理化学
Physics & Chemistry of Materials 36 2 秋 选修
5-6学分 1000M10 数学物理方程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54 3 秋 1000M02 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 54 3 秋 1000M03 最优化方法
Chemistry of Cements 18 1 秋 跨一级学科选修硕士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 4 必修 研究环节
5个学分 学术活动 10次 2 必修 文献阅读、开题报告、学术论文写作 2 实践活动 1
学
位
课
程
9个学分 0900M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Theory &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36 1 春 必修 1000M18 数理统计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54 3 秋 选修
4学分 1302M08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Ⅱ)
Fracture and Damage Mechanics 36 2 春 1302M11 材料腐蚀与防护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of Materials 36 2 春 13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13 材料表面技术
Surface Technology of Materials 36 2 春 1301M01 水泥化学
Methods of Optimization 54 3 春 专业
基础
课程 1302M02 材料物理
Physics of Materials 36 2 秋 选修
4-6学分 1302M05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Ⅰ)
Analyzing &Testing Technology of Materials(Ⅰ) 36 2 秋 1302M03 材料结构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