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机械波试题经典
高中物理机械波典型题分类汇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t 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质点 c 位于 x 轴上
坐标为 6.0,0 的位置. t 0.2s 时波刚好传到质点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5.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 面上,已知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 4 倍,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 2 m ,式中
k m 为振子的质量,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当细线突然断开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
试卷第 8页,共 11页
在运动过程中,甲的振幅_______(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乙的振幅,甲的最大 速度是乙的最大速度的_______倍,甲的振动周期是乙的振动周期的______倍。
试卷第 1页,共 11页
A.该时刻起质点 K 在 1s 的时间内沿 x 轴移动 0.2m B.该时刻起再经 0.5s 质点 K 的加速度为正方向最大 C.如果图乙为质点 K 的振动图像,则波沿 x 轴正向传播 D.如果图乙为质点 L 的振动图像,则波沿 x 轴正向传播 5.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 A 向 B 传播,A、B 相距 0.45m,如图所示为 A 处质点的振动 图像。当 A 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 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 y 轴正方向运动, 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
试卷第 7页,共 11页
D.当波源远离接收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低 23.如图甲所示,一细线连接小球做的单摆小角度振动,不计空气阻力。从小球某次向 右通过最低点开始计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x 随时间 t 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 速度 g 取 10m/s2。关于单摆的振动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高二物理机械波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机械波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机械波的特点?A.能量传播B.只有振动的物体才能产生C.能在真空中传播D.需要介质传播2.下列哪个不是横波的特点?A.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B.声波是横波C.不能穿透真空D.具有波峰和波谷3.下列哪个不是纵波的特点?A.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B.声波是纵波C.能穿透真空D.没有波峰和波谷4.当有两个同频率、同振幅的正弦波相遇时,如果相位差为0,其合成波的振幅为原波的多少?A.2倍B.1/2倍C.1倍D.无穷大5.在气温一定的情况下,声音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的传播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A.增大B.减小C.不变D.没有固定规律二、计算题1.一根绳子上有一横波,波长为2m,频率为50Hz。
当波通过一个固定点需要0.1s时,该固定点处的速度是多少?解:速度=频率*波长=50Hz*2m=100m/s。
2.一根铁棒长度为20cm,悬挂一端后,其自由振动的最低频率为20Hz。
求声速。
解:声速=频率*波长。
最低频率对应的波长是最长波长,即铁棒的长度,所以波长为20cm=0.2m。
声速=20Hz * 0.2m=4m/s。
三、简答题1.什么是机械波?机械波是一种通过物质中的振动传播的波动形式。
机械波传播的物质称为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机械波的振动传播是通过介质中的分子、离子或分子团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2.什么是横波和纵波?横波是指波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波。
波峰和波谷是横波的特点。
典型的横波有水波和光波。
纵波是指波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纵波没有波峰和波谷这种振动形态,采用方向性箭头表示。
典型的纵波有声波和地震波。
3.什么是波的干涉?波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在空间中相遇、叠加产生干涉现象的过程。
干涉可以是构成波峰叠加而增强的叫做构成干涉峰,叠加而减弱或完全抵消的叫做构成干涉谷。
四、答案1.选C。
机械波能在介质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选C。
高中物理 选修【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典型题(带解析)

高中物理选修一、【机械振动】1.(多选)关于简谐运动的周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间隔一个周期的整数倍的两个时刻,物体的振动情况相同B.间隔半个周期的奇数倍的两个时刻,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可能同时相同C.半个周期内物体的动能变化一定为零D.一个周期内物体的势能变化一定为零解析:选ACD.根据周期的定义可知,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有的物理量都恢复到初始状态,故选项A、D正确.当间隔半个周期的奇数倍时,所有的矢量都变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不同时为零,故选项B错误,C正确.2.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向右为x轴正方向.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象为()解析:选A.由题意,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因此t=0时,振子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值,振动图象为余弦函数,A项正确.3.(多选)铺设钢轨时,每两根钢轨接缝处都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匀速运行的列车经过轨端接缝处时,车轮就会受到一次冲击.由于每一根钢轨长度相等,所以这个冲击力是周期性的,列车由于受到周期性的冲击力做受迫振动.普通钢轨长为12.6 m,列车的固有振动周期为0.3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列车的危险速率为40 m/sB.列车过桥需要减速,是为了防止列车与桥发生共振现象C.列车运行的振动频率和列车的固有频率总是相等的D.增加钢轨的长度有利于列车高速运行解析:选ABD .对于受迫振动,当驱动力的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时将发生共振现象,所以列车的危险速率v =l T =40 m/s ,A 正确;为了防止共振现象发生,过桥时需要减速,B 正确;列车运行时的振动频率总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只有共振时才等于列车的固有频率,C 错误;由题意可知,增加钢轨的长度可以使危险车速增大,故可以使列车高速运行,所以D 正确.4.(多选)某简谐振子,自由振动时的振动图象如图甲中实线所示,而在某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时,稳定后的振动图象如图甲中虚线所示,那么,此受迫振动对应的状态可能是共振曲线,如图乙中的( )A .a 点B .b 点C .c 点D .一定不是c 点解析:选AD .简谐振子自由振动时,设周期为T 1;而在某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时,设周期为T 2;显然T 1<T 2;根据f =1T,有f 1>f 2;题图乙中c 点处代表发生共振,驱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f 1;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频率f 2<f 1,故此受迫振动对应的状态可能是图乙中的a 点,且一定不是c 点,故A 、D 正确.5.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若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经过3 s 时,振子第一次到达P 点,又经过2 s 第二次经过P 点.则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可能为( )A .32 sB .16 sC .8 sD .4 s解析:选B .根据题意,弹簧振子经3 s 第一次到达P 点,再经1 s 到达最大位移处,再经1 s 第二次到达P 点,所以4 s =14T 或34T ,振动周期为16 s 或163s ,选项B 正确. 6.(多选)一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 与驱动力频率f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2 sB .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 mC .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D .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解析:选ABD .由共振曲线知此单摆的固有频率为0.5 Hz ,固有周期为2 s ;再由T =2πl g 得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 m ;若摆长增大,则单摆的固有周期增大,固有频率减小,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A 、B 、D 正确,C 错误.7.如图,长为l 的细绳下方悬挂一小球a ,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O 点处,在O点正下方34l 的O ′处有一固定细铁钉.将小球向右拉开,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一小角度(约为2°)后由静止释放,并从释放时开始计时.当小球a 摆至最低位置时,细绳会受到铁钉的阻挡.设小球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水平位移为x ,向右为正.下列图象中,能描述小球在开始一个周期内的x -t 关系的是( )解析:选A .摆长为l 时单摆的周期T 1=2πl g ,振幅A 1=lα(α为摆角),摆长为14l 时单摆的周期T 2=2π 14l g =π l g =T 12,振幅A 2=14l β(β为摆角).根据机械能守恒得mgl (1-cos α)=mg l 4(1-cos β),利用cos α=1-2sin 2α2,cos β=1-2sin 2β2,以及sin α=tan α=α(α很小),解得β=2α,故A 2=12A 1,故选项A 正确. 8.(多选)图(a)、(b)分别是甲、乙两个单摆在同一位置处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单摆的振幅之比为2∶1B .t =2 s 时,甲单摆的重力势能最小,乙单摆的动能为零C .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为4∶1D .甲、乙两单摆的摆球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解析:选AB .由题图知,甲、乙两单摆的振幅分别为4 cm 、2 cm ,故选项A 正确;t =2 s 时,甲单摆在平衡位置处,乙单摆在振动的正方向最大位移处,故选项B 正确;由单摆的周期公式,推出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为l 甲∶l 乙=T 2甲∶T 2乙=1∶4,故选项C 错误;设摆球摆动的最大偏角为θ,由mgl (1-cos θ)=12m v 2及a =v 2l 可得,摆球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a =2g (1-cos θ),因两摆球的最大偏角θ满足sin θ=A l,故θ甲>θ乙,所以a 甲>a 乙,故选项D 错误.9.(多选)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单摆的摆长相等B .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C .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D .在t =0.5 s 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解析:选ABD .由题图看出,两单摆的周期相同,同一地点g 相同,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l g知,甲、乙两单摆的摆长l 相等,故A 正确;甲摆的振幅为10 cm ,乙摆的振幅为7 cm ,则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故B 正确;尽管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两摆的摆长相等,但由于两摆球的质量未知,无法比较机械能的大小,故C 错误;在t =0.5 s 时,甲摆经过平衡位置,振动的加速度为零,而乙摆的位移为负的最大,则乙摆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故D 正确.10.(多选)一个质点经过平衡位置O,在A、B间做简谐运动,如图(a)所示,它的振动图象如图(b)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B=5 cmB.第0.2 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是A→OC.第0.4 s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是A→OD.第0.7 s末时质点位置在O点与A点之间解析:选AC.由图(b)可知振幅为5 cm,则OB=OA=5 cm,A项正确;由图可知0~0.2 s内质点从B向O运动,第0.2 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是B→O,B项错误;由图可知第0.4 s末质点运动到A点处,则此时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是A→O,C项正确;由图可知第0.7 s末时质点位置在O与B之间,D项错误.11.(多选) 如图所示,在光滑杆下面铺一张可沿垂直杆方向匀速移动的白纸,一带有铅笔的弹簧振子在B、C两点间做机械振动,可以在白纸上留下痕迹.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0 N/m,振子的质量为0.5 kg,白纸移动速度为2 m/s,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E p=1 2ky2,不计一切摩擦.在一次弹簧振子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 mB.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 sC.该弹簧振子的最大加速度为10 m/s2D.该弹簧振子的最大速度为2 m/s解析:选BC.弹簧振子的振幅为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所以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A=0.5 m,选项A错误;由题图所示振子振动曲线可知,白纸移动x=2 m,振动一个周期,所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T =x v =1 s ,选项B 正确;该弹簧振子所受最大回复力F =kA =10×0.5 N =5 N ,最大加速度为a =F m=10 m/s 2,选项C 正确;根据题述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 p =12ky 2,弹簧振子振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12m v 2m =12kA 2可得该弹簧振子的最大速度为v m =k mA = 5 m/s ,选项D 错误. 12.甲、乙两个弹簧振子,它们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两弹簧振子( )A .振动强度完全相同B .振动快慢完全相同C .振子甲速度为零时,振子乙速度最大D .所受回复力最大值之比F 甲∶F 乙=2∶1解析:选C .根据题图象可读出甲的振幅为10 cm ,乙的振幅为5 cm ,则两弹簧振子的振动强度不相同,故A 错误;由振动图象读出两弹簧振子周期T 甲=2.0 s ,T 乙=1.0 s ,则两弹簧振子振动快慢不同,乙比甲快,故B 错误;由题图看出,甲在最大位移处时,乙在平衡位置,即弹簧振子甲速度为零时,弹簧振子乙速度最大,故C 正确;由振动图象读出两弹簧振子位移最大值之比x 甲∶x 乙=2∶1,根据简谐运动的特征F =-kx ,由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 可能不等,回复力最大值之比F 甲∶F 乙不一定等于2∶1,故D 错误.13.如图所示,ACB 为光滑弧形槽,弧形槽半径为R ,C 为弧形槽最低点,R ≫AB ︵.甲球从弧形槽的球心处自由下落,乙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问:(1)两球第1次到达C 点所用的时间之比;(2)若在圆弧的最低点C 的正上方h 处由静止释放小球甲,让其自由下落,同时将乙球从圆弧左侧由静止释放,欲使甲、乙两球在圆弧最低点C 处相遇,则甲球下落的高度h 是多少?解析:(1)甲球做自由落体运动R =12gt 21,所以t 1= 2R g乙球沿圆弧做简谐运动(由于AC ︵≪R ,可认为摆角θ<5°).此运动与一个摆长为R 的单摆运动模型相同,故此等效摆长为R ,因此乙球第1次到达C 处的时间为t 2 = 14T = 14× 2π R g = π2 R g, 所以t 1∶t 2=22π. (2)甲球从离弧形槽最低点h 高处自由下落,到达C 点的时间为t 甲= 2h g 由于乙球运动的周期性,所以乙球到达C 点的时间为t 乙=T 4+n T 2=π2 R g(2n +1)(n =0,1,2,…) 由于甲、乙在C 点相遇,故t 甲=t 乙联立解得h =(2n +1)2π2R 8(n =0,1,2,…). 答案:(1)22π (2) (2n +1)2π2R 8(n =0,1,2,…)二、【机械波】1.(多选)下列关于两列波相遇时叠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遇之后,振幅小的一列波将减弱,振幅大的一列波将加强B .相遇之后,两列波的振动情况与相遇前完全相同C .在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在该点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D .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相互间听得清楚,这说明声波在相遇时互不干扰解析:选BCD .两列波相遇时,每一列波引起的振动情况都保持不变,而质点的振动情况由两列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故A 错误,B 、C 正确;几个人在同一房间内说话,发出的声波在空间中相互叠加后,每列波的振幅和频率并不改变,所以声波传到人的耳朵后,仍能分辨出不同的人所说的话,故选项D 正确.2.(多选)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B .如果声源静止,就观察不到多普勒效应C .当声源朝靠近观察者方向运动时,声源的频率不变D .当声源远离观察者方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低解析:选CD .波源运动时,波源与观察者距离不一定变化,不一定发生多普勒效应,A 错;声源静止时,若观察者向声源运动,能发生多普勒效应,B 错;声源朝着观察者运动时,声源频率不变,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相反,声源远离观察者方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少,C 、D 对.3.(多选)如图所示是水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某时刻的叠加情况,以波源S 1、S 2为圆心的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实线)和波谷(虚线).S 1的振幅A 1=4 cm ,S 2的振幅A 2=3 c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D 是振动减弱点B .质点A 、D 在该时刻的高度差为14 cmC .再过半个周期,质点B 、C 是振动加强点D .质点C 的振幅为1 cm解析:选BD .由图象可知,D 点为两波谷相遇,应该是加强点,选项A 错误;此时A 点在加强后的最高点,D 点在加强后的最低点,由波的叠加可知AD 的高度差为14 cm ,选项B 正确;由于两波的频率相等,叠加后会形成稳定的干涉图象,所以A 、D 点始终是加强点,B 、C 点始终是减弱点,选项C 错误;质点C 为减弱点,振幅为两波源振幅之差,为1 cm ,选项D 正确.4.某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T 4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 、Q 为介质中的两质点,质点P 正在向动能增大的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t =T 4时刻,Q 比P 的速度大C .t =3T 4时刻,Q 到达平衡位置 D .t =3T 4时刻,P 向y 轴正方向运动 解析:选D .由质点P 向动能增大的方向运动,则t =T 4时P 点向平衡位置运动,即运动方向向下,可得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故A 错误.图示t =T 4时刻Q 点处在波谷,速度为0,小于P 点的速度,故B 错.t =3T 4时刻,移动波形图可知此时Q 点位于波峰,P 点在平衡位置下方,如图中虚线部分,此时P 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故选项C 错误,D 正确.5.(多选)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 =2 m 处的质点P 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 轴正方向B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20 m/sC .经过0.15 s ,质点P 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 mD .经过0.1 s ,质点Q 的运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解析:选AB .由题中甲、乙两图可知,该波向x 轴正方向传播,A 正确;由题图甲知波长λ=4 m ,由题图乙知周期T =0.2 s ,则波速v =λT =40.2m/s =20 m/s ,B 正确;质点不随波迁移,只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C 错误;经过0.1 s =12T ,质点Q 的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D 错误.6.(多选)如图甲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六个质点a 、b 、c 、d 、e 、f ,相邻两质点之间的距离均为2 m ,各质点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t =0时刻振源a 开始做简谐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振动位移的正方向,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形成的简谐横波以2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传播到质点c时,质点c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B.0~4 s内质点b运动的路程为12 cmC.4~5 s内质点d的加速度正在逐渐减小D.6 s时质点e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解析:选AB.由振动图象可知,振动周期为T=2 s,波长为λ=v T=4 m,质点a开始起振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故波传播到质点c时,质点c开始振动的方向也沿y轴正方向,选项A正确;振动传到b点需要的时间为1 s,故在剩下的3 s内,质点b通过的路程为s =6A=12 cm,选项B正确;4 s时振动传到e点,此时d点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故4~5 s 内质点d的加速度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选项C错误;振动传到e点需时间4 s,故6 s 时质点正好振动一个周期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选项D错误.7.如图(a)所示,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S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_____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解析:点波源S1(0,4)的振动形式传播到点A(8,-2)的路程为L1=10 m,点波源S2(0,-2)的振动形式传播到点A(8,-2)的路程为L2=8 m,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ΔL=L1-L2=2 m.由于两列波的波源到点B(4,1)的路程相等,路程差为零,且t =0时两列波的波源的振动方向相反,所以两列波到达点B 时振动方向相反,引起点B 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减弱;由振动图线可知,波动周期为T =2 s ,波长为λ=v T =2 m .由于两列波的波源到点C (0,0.5)的路程分别为3.5 m 和2.5 m ,路程差为1 m ,而t =0时两列波的波源的振动方向相反,所以两列波到达点C 时振动方向相同,引起点C 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加强.答案:2 减弱 加强8. (多选)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 =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 =0.5 s 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 .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长为2 mB .波速为6 m/sC .频率为1.5 HzD .t =1 s 时,x =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峰E .t =2 s 时,x =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解析:选BCE.由简谐波的波动图象可知,波长为4 m ,故A 错误.t =0.5 s 时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距离为x =⎝⎛⎭⎫n +34λ(n =0,1,2,3…),即t =⎝⎛⎭⎫n +34T =0.5 s(n =0,1,2,3…),又T >0.5 s ,解之得T =0.5n +34,当n =0时,T =23 s ,符合题意;当n =1时,T =27 s <0.5 s ,不符合题意,则波速v =λT =6 m/s.故B 正确.频率f =1T=1.5 Hz.故C 正确.t =0时x =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峰,因t =1 s 时n =t T =123=1.5,则此时x =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谷.故D 错误.t =0时x =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因t =2 s 时n =t T =223=3,则此时x =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故E 正确.9.(多选)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10 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在x =1.0 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在x =4.0 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 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0.10 s 时,质点Q 向y 轴正方向运动B .在t =0.25 s 时,质点P 的加速度方向与y 轴正方向相同C .从t =0.10 s 到t =0.25 s ,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了6 mD .从t =0.10 s 到t =0.25 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30 cm解析:选BC .由题图乙可知,在t =0.10 s 时,质点Q 向y 轴负方向运动,A 错误.结合题图甲、乙可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0.25 s 时P 处于y 轴的负方向,则其加速度沿y 轴的正方向,B 正确.由图甲知波长λ=8 m ,由图乙知周期T =0.2 s ,则波传播的速度v =λT=40 m/s ,所以在t =0.10 s 到t =0.25 s 时间内波向x 轴负方向传播的距离x =v t =6 m ,C 正确.从t =0.10 s 到t =0.25 s ,经历的时间t =34T ,只有计时开始时,振动质点处于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其经过的路程才是30 cm ,D 错误.10.(多选)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2 s 时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x =1.5 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P 是平衡位置为x =2 m 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速为0.5 m/sB .波的传播方向向右C .0~2 s 时间内,P 运动的路程为8 cmD .0~2 s 时间内,P 沿y 轴正方向运动解析:选AC .根据题图甲可知:该波的波长λ=2 m ,由题图乙可知,周期T =4 s ,故波速v =λT=0.5 m/s ,A 正确;从题图乙中可知:x =1.5 m 处的质点在t =2 s 时,正处于平衡位置沿y 轴负方向运动,在题图甲中,沿波的传播方向,“下坡上,上坡下”,故该波的传播方向向左,B 错误;0~2 s ,P 运动的路程s =t T·4A =8 cm ,C 正确;0~2 s ,P 从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即沿y 轴负方向运动,D 错误.11.(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介质中质点A 、B 、C 分别位于x =2 m 、x =3 m 、x =6 m 处.从t =0时刻开始计时,当t =9 s 时质点A 刚好第3次到达波峰,则( )A .此列波的波速一定为1 m/sB .如果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与频率为0.5 Hz 的横波相遇,一定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C .质点C 起振方向沿y 轴负向D .如果质点C 到达波峰,则质点B 一定在平衡位置解析:选ACD .根据波形图得到波长λ=4 m ,从t =0时刻开始计时,当t =9 s 时质点A 刚好第3次到达波峰,则有214T =9 s ,可知该列波周期 T =4 s ,这列波的波速为v =λT =1 m/s ,故A 项正确.该波的频率为f =1T=0.25 Hz ,根据干涉的条件知:如果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与频率为0.5 Hz 的横波相遇,一定不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故B 项错误.质点C 起振方向与图示时刻x =4 m 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沿y 轴负向,故C 项正确.B 、C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34λ,则如果质点C 到达波峰,则质点B 一定在平衡位置,故D 项正确. 12. (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的正向传播,振幅为2 cm ,周期为T .已知为t =0时刻波上相距50 cm 的两质点a 、b 的位移都是1 cm ,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 沿y 轴负向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150 cmB .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12 cmC .当质点b 的位移为+2 cm 时,质点a 的位移为负D .在t =5T 12时刻质点b 速度最大 解析:选ACD .根据质点的振动方程:x =A sin ωt ,设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且a 、b中间的距离小于1个波长,则b 点:1=2sin ωt 1,所以ωt 1=π6,a 点振动的时间比b 点长,所以由1=2sin ωt 2,得ωt 2=5π6,a 、b 两个质点振动的时间差:Δt =t 2-t 1=5π6ω-π6ω=2π3ω=T 3,所以a 、b 之间的距离:Δx =v Δt =v ·T 3=λ3.则通式为(n +13)λ=50 cm ,n =0,1,2,3,…;则波长可以为λ=1503n +1cm(n =0,1,2,3,…);当n =0时,λ=150 cm ,由于n 是整数,所以λ不可能为12 cm ,故A 正确,B 错误;当质点b 的位移为+2 cm 时,即b 到达波峰时,结合波形知,质点a 在平衡位置下方,位移为负,故C 正确;由ωt 1=π6,得t 1=π6ω=T 12,当t =T 2-t 1=5T 12时质点b 到达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故D 正确. 13.(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P 、Q 、M 为该横波上的三个质点,各自的横坐标位置分别为6 m 、10 m 、15 m .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质点M 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波波速是25 m/s ,传播方向沿x 轴负方向B .若该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产生稳定干涉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2.5 HzC .若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尺寸一定比20 m 大很多D .从该时刻起,再经过0.4 s 质点Q 通过的路程为4 m解析:选AD .由题图知,该波波长λ=20 m ,T =0.8 s ,则v =λT =200.8m/s =25 m/s ,因t =0时刻质点M 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可知波的传播方向沿x 轴负方向,选项A 正确;波的频率f =1T=1.25 Hz ,若该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产生稳定干涉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1.25 Hz ,选项B 错误;该波波长λ=20 m ,若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尺寸一定与20 m 相差不多或比20 m 小,选项C 错误;0.4 s =12T ,从该时刻起,再经过0.4 s 质点Q 通过的路程为12×4A =2×2 m =4 m ,选项D 正确. 14.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介质中质点P 、Q 分别位于x =2 m 、x =4 m 处.从t =0时刻开始计时,当t =15 s 时质点Q 刚好第4次到达波峰.(1)求波速;(2)写出质点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不要求推导过程).解析:(1)设简谐横波的波速为v,波长为λ,周期为T,由图象知λ=4 m.由题意知t=15 s=3T+34T①又v=λT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v=1 m/s.(2)质点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2sin(0.5πt) m.答案:(1)1 m/s(2)y=0.2sin(0.5πt) m。
高中物理《机械波》典型题(精品含答案)

《机械波》典型题1.(多选)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 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 .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 C .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D .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E .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2.(多选)一振动周期为T 、振幅为A 、位于x =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向开始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 ,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 ,关于质点P 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振幅一定为A B .周期一定为T C .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D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E .若P 点与波源距离s =v T ,则质点P 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3.(多选)一列简谐横波从左向右以v =2 m/s 的速度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质点再经过一个周期将传播到D 点B .B 点正在向上运动点正在向上运动C .B 点再经过18T 回到平衡位置回到平衡位置D .该波的周期T =0.05 sE .C 点再经过34T 将到达波峰的位置将到达波峰的位置4.(多选)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2 s 时的波形图,图乙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 =1.5 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P 是平衡位置为x =2 m 的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波速为0.5 m/sB .波的传播方向向右.波的传播方向向右C .0~2 s 时间内,P 运动的路程为8 cmD .0~2 s 时间内,P 向y 轴正方向运动轴正方向运动E .当t =7 s 时,P 恰好回到平衡位置恰好回到平衡位置5.(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x =12 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甲所示,在x =18 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波的周期为12 sB .x =12 m 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x =18 m 处的质点在波峰处的质点在波峰C .在0~4 s 内x =12 m 处和x =18 m 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均为6 cmD .该波的波长可能为8 mE .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6.(多选)从O 点发出的甲、乙两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两P 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B.两列波传播相同距离时,乙波所用的时间比甲波的短.两列波传播相同距离时,乙波所用的时间比甲波的短C.P点比Q点先回到平衡位置点先回到平衡位置D.P质点完成2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Q质点可完成30次全振动次全振动 E.若甲、乙两列波在空间相遇时不会发生干涉.若甲、乙两列波在空间相遇时不会发生干涉7.(多选)如图所示,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有相距6 m的两个振幅相等的振源A、B.从t=0时刻起,质点A、B同时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了一个周期.图甲为A的振动图象,图乙为B的振动图象.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的波在0.3 s时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波的波长都是2 mB.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均为10 m/s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A、B连线的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为振动加强点 8.(多选)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50 s时的波形图象,P点是距平衡位置2.5 cm的质点,图乙是Q点的振动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05 s时质点Q具有最大的加速度和位移具有最大的加速度和位移B.0.05 s时质点P的速度正在减小,加速度正在增大的速度正在减小,加速度正在增大C.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速为15 m/sD .这列波的传播方向为+x 方向方向E .从0.60 s 到0.90 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30 cm9.(多选)如图所示,空间同一平面内有A 、B 、C 三点,AB =5 m ,BC =4 m ,AC =3 m .A 、C 两点处有完全相同的波源做简谐运动,振动频率为1 360 Hz ,波速为34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点的位移总是最大点的位移总是最大B .A 、B 间有7个振动加强的点个振动加强的点C .两列波的波长均为0.25 mD .B 、C 间有12个振动减弱的点个振动减弱的点E .振动减弱点的位移总是为零.振动减弱点的位移总是为零10.(多选)如图所示,有一列减幅传播的简谐横波,x =0与x =75 m 处的A 、B 两个质点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则这列波的()A .A 点处波长是10 cm ,B 点处波长是5 cm B .周期一定都是2×10-2 sC .t =0.012 5 s 时刻,两质点的振动速度方向相反时刻,两质点的振动速度方向相反D .传播速度一定是600 m/sE .A 质点的振幅是B 质点的振幅的2倍11.在一列沿水平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上有相距4 m 的A 、B 两点,如图甲、乙分别是A 、B 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2 m ,求这列波可能的波速.波速.12.如图所示,一列水平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为v =0.6 m/s ,P 质点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 =0.96 m .从图中状态开始计时(此时该波刚好传到距O 点0.24 m 的位置),求:,求:(1)经过多长时间,P 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2)经过多长时间,P 质点第二次到达波谷?P 质点第二次到达波谷时,P 质点通过的路程及该时刻的位移为多少?点通过的路程及该时刻的位移为多少?《机械波》典型题1.(多选)解析:选ACE.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说法A正确.根据题意得周期T=15 9 s=53 s,频率f=1T=0.6 Hz,说法B错误.波长λ=vf=1.80.6 m=3 m,说法C正确.波传播过程中,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可以传递出去,但质点并不随波迁移,说法D错误,说法E正确.2.(多选)解析:选ABE.波传播过程中,各振动质点的振动周期、振幅、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相同,A、B正确,D错误;质点的振动速度大小跟波速无关,C错误;s =v T,则s等于一个波长,即P点与波源相位相同,振动情况总相同,位移总相同,E正确.3.(多选)解析:选BDE.质点不随波迁移,选项A错误;由波沿x轴向右传播可知B 点正向上运动,选项B正确;B点向上运动靠近平衡位置过程中平均速度变大,所用时间小于八分之一周期,选项C错误;由T=λv可知周期为0.05 s,选项D 正确;C点向下运动,所以经过四分之三周期到达波峰,选项E正确. 4.(多选)解析:选ACE.由振动图象知,周期T=4 s,由波的图象知,波长λ=2 m,波速v=λT=0.5 m/s,A正确;又由振动图象知,x=1.5 m处的质点在t=2 s时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则波应该向左传播,B错误;则0~2 s内P运动的路程为8 cm,C正确;由于t=2 s时的波形如题图甲,则0~2 s内P向y轴负方向运动,D 错误;Δt =7 s =134T ,P 质点恰好回到平衡位置,E 正确.5.(多选)解析:选ABD.根据题图甲可知,该波的周期为12 s ,A 正确.根据图甲和图乙,x =12 m 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x =18 m 处的质点在波峰,B正确.x =18 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 =4sin π6t ,在0~4 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8-23)cm ,C 错误.两质点间的距离Δx 可能满足Δx =èçæø÷ön +34λ=6 m ,当n =0时,λ=8 m ,D 正确.这列波的波速v =λT =6èçæø÷ön +34×12 m/s =12n +32 m/s ,无论n 取何值,该波的传播速度都不可能为2 m/s ,E 错误.6.(多选)解析:选ADE.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波速相同,传播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相同,故A 正确,B 错误.由图可知,两列波的波长之比λ甲∶λ乙=3∶2,波速相同,由波速公式v =λT 得周期之比为T 甲∶T 乙=3∶2,Q 点与P 点都要经过14周期才回到平衡位置,周期才回到平衡位置,所以所以Q 点比P 点先回到平衡位置,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故故C 错误.错误.两列两列波的频率之比为f 甲∶f 乙=2∶3,则在P 质点完成2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Q 质点完成30次全振动,故D 正确.两列波的频率不同,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故E 正确.7.(多选)解析:选ABE.两列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设为v ,则有2v t 1=x AB ,代入解得v =x AB2t 1=10 m/s ,故B 正确.由题图知周期T =0.2 s ,则波长λ=v T =2m ,故A 正确.当A 的波峰(或波谷)传到C 时,恰好B 的波谷(或波峰)传到C 点,所以C 点的振动始终减弱,故C 错误.t 2=0.9 s =412T 时,质点B 不振动,故D 错误.振源A 的简谐运动方程为y =A sin ωt ,振源B 的简谐运动方程为y =-A sin ωt =A sin(ωt -π),两个波源振动的相位差为π,故E 正确.解析:选ACE.由图乙可知0.05 s时,Q质点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具有最大的加速度,A正确.由题给条件可画出0.05 s时波动图象如图所示:再由甲、乙两图分析可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则可知此时质点P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在减小,B、D错.由图甲知波长λ=3 m,由图乙知周期T=0.20 s,则波速v=λT=15 m/s,C正确.因Δt=0.9 s-0.6 s=0.3 s=1.5T,则质点P通过的路程s=1.5×4×5 cm=30 cm,E正确. 9.(多选)解析:选CDE.波长λ=vf=3401 360 m=0.25 m,B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Δx=1m=4λ,该点为振动加强点,但不是位移总是最大,故A错误、C正确.AB上的点与A的距离和与C的距离之差一定小于AC,即小于3 m,则路程差可能为0、0.5 m、0.75 m、1 m、1.25 m、1.50 m、1.75 m、2 m、2.25 m、2.5 m、2.75 m,可知有11个振动加强点,故B错误.BC上的点与A的距离和与C的距离之差一定小于AC,即小于3 m,则路程差可能为0.125 m、0.375 m、0.625 m、0.875 m、1.125 m、1.375 m、1.625 m、1.875 m、2.125 m、2.375 m、2.625 m、2.875 m,有12个振动减弱点,故D正确.由于两波源的振幅相同,可知振动减弱点的位移总是为零,故E正确.10.(多选)解析:选BCE.由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可知两质点的周期均为2×10-2 s,所以B项正确;再由振动图象知t=0时,质点A在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B处在波峰,则有75 m=34λ+nλ(n=0、1、2、3…),解得λ=300 m4n+3(n=0、1、2、3…),所以A项错;在t=0.012 5 s=58 T时,质点A向下振动,B向上振动,所以C项正确;波的传播速度v=λT=15 0004n+3 m/s(n=0、1、2、3…).有多种可能,D项错;由图可知质点A的振幅为10 cm,质点B的振幅为5 cm,所以E项正确.解析:由振动图象得质点振动周期T =0.4 s.若波由A 向B 传播,B 点比A 点晚振动的时间 Δt =nT +34T (n =0,1,2,3,…),所以A 、B 间的距离为Δs =nλ+34λ(n =0,1,2,3,…), 则波长为λ=4Δs 4n +3=16 m4n +3(n =0,1,2,3,…).因为λ>2 m ,所以n =0,1. 当n =0时,λ1=163 m ,v 1=λ1T =403 m/s; 当n =1时,λ2=167m ,v 2=λ2T =407 m/s. 若波由B 向A 传播,A 点比B 点晚振动的时间Δt =nT +14T (n =0,1,2,3,…),所以A 、B 间的距离为Δs =nλ+14λ(n =0,1,2,3,…),则波长为λ=4Δs 4n +1=16 m4n +1(n =0,1,2,3,…).λ>2 m ,所以n =0,1.当n =0时,λ1=16 m ,v 1=40 m/s ; 当n =1时,λ2=165m ,v 2=8 m/s. 答案:若波由A 向B 传播,则波速为403 m/s 或者407m/s.若波由B 向A 传播,则波速为40 m/s 或者8 m/s.12.解析:由波形图可知,波长λ=0.24 m ,振幅A =5 cm , 周期T =λv =0.24 m 0.6 m/s=0.4 s(1)P 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所需的时间,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所需的时间,就是初始时刻就是初始时刻x =0.06 m 处的质点的振动状态传到P 点所需的时间,由图可知:Δx 1=0.96 m -0.06 m =0.90 m则t 1=Δx 1v =0.90.6s =1.5 s振动状态作为研究对象,该振动状态传到P 点所需的时间再加一个周期即为所求时间,则:Δx 2=0.96 m -0.18 m =0.78 mt 2=Δx 2v+T =0.780.6s +0.4 s =1.7 s 设波最右端传到P 处所需时间为t 3,有: t 3=0.96-0.240.6s =1.2 s 所以从质点P 起振到第二次到达波谷历时Δt =t 2-t 3=1.7 s -1.2 s =0.5 s ,相当于114T所以P 通过路程为5A =0.25 m此时刻质点P 的位移为-5 cm答案:(1)1.5 s (2)1.7 s 0.25 m -5 cm。
(完整版)高考物理机械波练习题及答案

“机械波”练习题1. 如所示,一列横波沿x 播, t0刻波的象如中所示. △ t = 0.2 s,波的象如中虚所示 . 已知其波2m,下述法中正确的选项是(B)A . 若波向右播,波的周期可能大于2sB. 若波向左播,波的周期可能大于0.2s 左右C. 若波向左播,波的波速可能小于9m/s0.2mD . 若波速是 19m/s,波向右播2. 如所示,波源 S 从平衡地址 y=0 开始振,运方向直向上( y 的正方向 ) ,振周期 T=0.01 s,生的机械波向左、右两个方向播,波速均v=80m/s,一段后, P、 Q 两点开始振,已知距离SP=1.2m 、 SQ=2.6m . 若以 Q 点开始振的刻作的零点,在下所示的四幅振象中,能正确描述 S、P、Q 三点振状况的是( AD )A . 甲 Q 点的振象 B. 乙振源 S 点的振象C. 丙 P 点的振象D. 丁 P 点的振象y y yOOT 2T xOT 2T T2T x甲乙丙3.一列横波在 x 上播, ts 与 t+o.4 s 在 x 上 -3 m~ 3m的区内的波形如中同一条所示,由可知① 波最大速度 10m/ s② 点振周期的最大0.4 s -3③在 t+o.2 s , x=3m 的点位移零④若波沿 x 正方向播,各点开始振的方向向上上述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 )P S QyxOT 2T x丁y/m-2 -1 1 2 3x/mA . ①②B .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4. 如一列在均匀介中播的横波在t=4s 刻的波形,若已知振源在坐原点 O ,波速 2m/ s,( D )y/cmA . 振源 O 开始振的方向沿y 正方向 5PB. P 点振幅比 Q 点振幅小61 2 3 4 5 7 8 x/mC. 再△ t=4s,点 P 将向右移 8m -5D . 再△ t=4s,点 Q 通的行程是0.4m5. 振源 O 起振方向沿 +y 方向,从振源O 起振开始,t=0.9 s, x 上 0 至 12m 范第一次出示波,(BC)A . 此列波的波速13.3 m/ s y/cmB. t=0.9 s , x 上 6m 的点振方向向下C. 波的周期必然是 0.4 s2 4 6 8 10 12 x/mD . 波的周期T 3.6 s(n可取0,1,2,3⋯⋯)4n 16. 如所示,一横波在x 上播,上a、b 两点相距12m. t=0 a 点波峰, b 点波谷; t=0.5 s a 点波谷, b 点波峰,以下判断只正确的选项是(B)A . 波必然沿 x 正方向播B. 波可能是 8m0 a b xC. 周期可能是 0.5 sD. 波速必然是 24m/ s1)( n=0,1, 2, 3,⋯)剖析 : 由波的周期性可知 : 12m (n①1)T20.5s (k( n=0, 1, 2, 3⋯) ②2∴波的 播方向不确定. 由①式得 :24 m ,当 n=1 ,λ =8m.2n 1 1由②式得 Ts , T ≠0.5 s2k1由公式 v 知波速不确定 . 故正确 B.T7. 一 横波在 中 x 上 播, 和虚 分 是t 1 刻和 t 2 刻的波形 ,已知t 2- t 1=1.0 s. 由 判断以下哪一个波速y/cm是不可以能的( D )A .1 m/sB .3 m/s -2 -1O 1 2 3 4 5x/mC.5 m/sD . 10m/s剖析 : 据 可知波 λ =4m ,因 不知道波的 播方向,因此有两种可能,因此波的周期:T 14 s 或 T 24 s ( n=0, 1, 2, 3,⋯)4n 4n13波速 v 1T 1( 4n 1) m / s ,( n=0, 1,2, 3,⋯),可能 1, 5, 9,⋯v 2(4n 3)m / s ,( n=0, 1, 2, 3,⋯),可能 3,7, 11,⋯T 2波速不可以能10m/s ,故正确 D.8. 一列横波的波形如 所示, 表示 t 1=0 刻的波形 ,虚 表示t 2=0.005s 刻的波形 ,求:(1) 若 2T> t 2-t 1>T ,波速可能 多大?( T 周期)(2) 若 T< t 2-t 1,并且波速 3600m/s , 波向哪个方向 播? y/cm52468 10 12 x/m- 5解 :(1)Ot=0.005s 内波 播的距离x=10m , 波由 象可知:若波向右 播, 在△速 x 10v 1m smst /2000/0.005若 波 向 左播 ,在 △ t=0.005s内 波播 的 距 离x=14m ,波 速v 2x 14m / s 2800m / st0.005(2) 由 象可知 : 波 λ =8m在△ t=0.005s 内波 播的距离x=v △ t=3600 ×0.005 m=18m18 1,因此波向右流传 .则 x 28 4x2 y 2y/cm9. 以下列图,在双曲线 1 的两个焦点 F1和 F2 上放16 9C置两个频率相同的波源,它们激起的波的波长为4cm.就图中 A 、B、AC、 D 四个质点的振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 ) F 1 O F2 x/cmA . 若 A 、B 振动加强,则C、 D 振动必然减弱 D BB. 若 A 、B 振动加强,则C、 D 必然振动加强C.A 、 B、 C、D 必然振动加强D . A 、 B、 C、 D 必然振动减弱10. 以下列图,声源S 和观察者 A 都沿 x 轴正方向运动,有关于地面的速度分别为v S和v A,空气中声音流传的速率为v P,设 v S<v P, v A<v P,空气有关于地面没有流动.(1) 若声源接踵发出两个声音信号,时间间隔为△t. 请依照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流传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音信号的时间间隔△t′;(2)利用 (1) 的结果,推导此状况下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和声源放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式 .v S v A 解 :(1) 设声源发出第一个声音信号时声源与观察者间的S A x 距离为 L ,第一个声音信号放出后经过△t1的时间被观察者接收到,则:v P△ t1– v A△ t1 = L ①设第二个声音信号发出后经过△t2 的时间被观察者接收到,则 :v P△ t2– v A△ t2 = L - (v S - v A)△ t ②则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音信号的时间间隔△t′=( △t +△t2 ) - △ t1 ③由①②③式得 : t v P v St v P v A(2) 设声源放出的声波的周期和频率分别为T 和 f,观察者接收到的声音的周期和频率分别为 T′和 f′,则 : T t v P vA . 因此,f T f vPvA f.T t v P v S T v P v S11. 以下列图,有四列简谐波同时沿x 轴正方向流传,波速分别是v、 2v、 3v 和 4v, a、b 是 x 轴上所给定的两点,且ab=l. 在 t 时辰 a、b 两点间的 4 列波的波形分别以下列图,则由该时辰起 a 点出现波峰的先后序次依次是图BDCA ;频率由高到低的先后序次依次是DBCA . vb a 2va 3vb a4va b bx x x xA B C Ds,如图12. 在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地址在同素来线上,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甲所示,振动从质点 1 开始向右流传,质点 1 开始运动时的速度方向向上,经过时间t,前13 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关于这列波的周期和波速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D )A . 这列波的周期为T=2t/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甲B. 这列波的周期为T=t/2C. 这列波的流传速度v=12s/ t 乙D. 这列波的流传速度v=16s/ t13. 一列沿 x 轴正方向流传的机械波,周期为0.50 s. 某一时辰,走开平衡地址的位移都相等的各元依次P1、 P2、 P3 、⋯ . 已知 P1 和 P2 之的距离20cm, P2 和 P3之的距离 80cm, P1的振到 P2所需的( C)A . 0.50 sB . 0.13 s C. 0.10 s D. 0.20 s14. 一列波沿x 的正方向播,在t=0 刻的波形如所示,已知列波的P 点最少再 0.3 s 才能到达波峰,以下法正确的选项是(D)① 列波的波是5my/cm② 列波的波速是10m/ s③ 点 Q 要0.7 s 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O ?? ? ? ?x/m④ 点 Q 到达波峰点P 也恰好到达波峰 1 3 5 9A . 只有①、②B . 只有②、③C. 只有②、④ D . 只有②、③、④15.如所示,沿 x 正方向播的一列横波在某刻的波形一正弦曲,其波速 200m/s,以下法中不正确的是( A )...y/cmA . 示刻点 b 的加速度正在减小20 aB . 从示刻开始,0.01s,点 a 通的行程0.4m 01 35 x/mC. 若此波遇到另一波并生定干涉象,波-20 b所遇到的波的率 50HzD. 若生明衍射象,波所遇到的阻挡物或孔的尺寸必然小于4m16. 如 3 所示,振源 S 在垂直于 x 的方向振,并形成沿x 正、方向播的横波,波的率50Hz,波速 20m/s,x 上有 P、Q 两点, SP= 2.9m,SQ= 2.7m,足的今后,当点S 正通平衡地址向上振( A )3A .点 P 正于波谷B.点 Q 正于波谷C.点 P、 Q 都于波峰 D .点 P、Q 都于平衡地址17. 如所示,在xOy 平面内有一沿x 正方向播的横波,波速1m/s,振幅4cm,率 2.5H Z.在 t=0 刻( P、Q 两点均已振) P 点位于其平衡地址上方最大位移,距 P 点0.2m 的 Q 点( BC )A . 在 0.1s 的位移是4cmB. 在 0.1s 的速度最大C. 在 0.1s 的速度方向向上D. 在 0 到 0.1s 内的行程是8cm18.一横波正沿 x 的正方向在性上播,振源的周期0 .4 s,波的振幅 0.4 m.在 t0刻波形如所示,在 t0+0.3 s ( BD )A . 点 P 正于波谷B. 点 Q 正平衡地址向上运C. 点 Q 通的行程 1.2 mD. 点 M 正于波谷19. 如所示,是一列横波在某刻的波形. 若此元 P 正于加速运程中,此 ( D)y/mQ PO x/mNA . 质元 Q 和质元 N 均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 B. 质元 Q 和质元 N 均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C. 质元 Q 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质元 N 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D. 质元 Q 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质元 N 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20. 以下列图,是一列沿 x 轴正向流传的简谐横波在 t 时辰的图象。
高考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3·新课标卷]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A.波速和波长均不同B.频率和波速均不同C.波长和周期均不同D.周期和频率均不同答案:A解析:声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振源决定,故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的周期和频率均相同,但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波速不同,根据波速与波长关系v=λf可知,波长也不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024·浙江1月]如图1所示,质量相等的小球和点光源,分别用相同的弹簧竖直悬挂于同一水平杆上,间距为l,竖直悬挂的观测屏与小球水平间距为2l,小球和光源做小振幅运动时,在观测屏上可观测小球影子的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小球和光源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则()A.t1时刻小球向上运动B.t2时刻光源的加速度向上C.t2时刻小球与影子相位差为πD.t3时刻影子的位移为5A答案:D解析: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2可知,t1时刻,小球位于平衡位置,随后位移为负值,且位移增大,可知,t1时刻小球向下运动,A错误;t2时刻,光源的位移为正值,光源振动图像为正弦式,表明其做简谐运动,根据F回=-kx=ma可知,其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位移方向向上,则加速度方向向下,B错误;根据图2可知,小球与光源的振动步调总是相反,由于影子是光源发出的光被小球遮挡后,在屏上留下的阴影,可知,影子与小球的振动步调总是相同,即t2时刻小球与影子相位差为0,C错误;根据图2可知,t3时刻,光源位于最低点,小球位于最高点,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光源能够在屏上留下影子的位置也处于最高点,影子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根据几何关系有ll+2l =A+AA+x影子,解得x影子=5A,即t3时刻影子的位移为5A,D正确.3.[2024·吉林卷]某同学自制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纸板上割出一条窄缝,于窄缝中央沿缝方向固定一根拉直的头发丝形成双缝,将该纸板与墙面平行放置,如图所示.用绿色激光照双缝,能够在墙面上观察到干涉条纹.下列做法可以使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央间距变小的是()A.换用更粗的头发丝B.换用红色激光照射双缝C.增大纸板与墙面的距离D.减小光源与纸板的距离答案:A解析:由于干涉条纹间距Δx=ldλ可知,换用更粗的头发丝,双缝间距d变大,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央间距Δx变小,故A正确;换用红色激光照双缝,波长变长,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央间距Δx变大,故B错误;增大纸板与墙面的距离l,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央间距Δx 变大,故C错误;减小光源与纸板的距离,不会影响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央间距Δx,故D错误.故选A.4.[2024·浙江1月](多选)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xOz平面为介质Ⅰ和Ⅱ的分界面(z轴垂直纸面向外).在介质Ⅰ中的P(0,4λ)处有一点波源,产生波长为λ、速度为v的波.波传到介质Ⅱ中,其速度为2v.图示时刻介质Ⅱ中仅有一个波峰,与x轴和y轴分别交于R 和S点,此时波源也恰好位于波峰.M为O、R连线的中点,入射波与反射波在O点相干加强,则()A .介质Ⅱ中波的频率为2v λB. S 点的坐标为(0,-2 λ)C .入射波与反射波在M 点相干减弱D. 折射角α的正弦值sin α=352 答案:BD解析:波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故介质Ⅱ中波的频率为f =v λ,A 错误;在介质Ⅱ中波长为λ′=2v f=2 λ,由于图示时刻介质Ⅱ中仅有一个波峰,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R 和S 点,故S 点的坐标为(0,-2 λ),B 正确;由于S 为波峰,且波传到介质Ⅱ中,其速度为2 v .图示时刻介质Ⅱ中仅有一个波峰,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R 和S 点,则R 也为波峰,故P 到R 比P 到O 多一个波峰,则PR =5λ,则OR =3λ,由于||MO -PM≠2n ·λ2 或(2n +1)λ2 (n =0,1,2,…),故M 点不是减弱点,C 错误;根据n =λ′λ=2 ,则n =sin αOR PR,解得sin α=352 ,D 正确. 5.[2021·天津卷]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传播速度v =10 m/s ,t =0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方向运动,下列图形中哪个是t =0.6 s 时的波形( )答案:B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λ=4 m ,根据v =λT可知该列波的周期为T =0.4 s ,又因为t=0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当t=0.6 s时经历了1.5 T,所以此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结合图像可知B正确.6.[2023·湖南卷]如图(a),在均匀介质中有A、B、C和D四点,其中A、B、C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AC=BC=4 m,DC=3 m,DC垂直AB.t=0时,位于A、B、C处的三个完全相同的横波波源同时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均如图(b)所示,振动方向与平面ABD垂直,已知波长为4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三列波的波速均为2 m/sB.t=2 s时,D处的质点开始振动C.t=4.5 s时,D处的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D.t=6 s时,D处的质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是6 cm答案:C解析:由图(b)的振动图像可知,振动的周期为4 s,故三列波的波速为v=λT=4 m4 s=1m/s,A错误;由图(a)可知,D处距离波源C最近的距离为3 m,故开始振动后波源C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所需的时间为t C=DC v=3 m1 m/s=3 s故t=2 s时,D处的质点还未开始振动,B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AD=BD=5 m,波源A、B产生的横波传播到D处所需的时间为t AB=ADv=5 m1 m/s=5 s故t=4.5 s时,仅波源C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此时D处的质点振动时间为t1=t-t C =1.5 s由振动图像可知此时D处的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C正确;t=6 s时,波源C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后振动时间为t2=t-t C=3 s由振动图像可知此时D处为波源C处传播横波的波谷;t=6 s时,波源A、B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后振动时间为t3=t-t AB=1 s由振动图像可知此时D处为波源A、B处传播横波的波峰.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知此时D处质点的位移为y=2A-A=2 cm故t=6 s时,D处的质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是2 cm,D错误.故选C.。
高考物理机械波试题经典

高考物理机械波试题经典一、机械波 选择题1.甲、乙两列完全相同的横波,分别从波源 A 、B 两点沿直线 Ox 相向传播,t =0 时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m/s ,则( )A .t =0.2s 时,CD 间 F 点的位移最大B .t =0.2s 时,CD 间 E 、F 、G 三点的位移最大C .t =0.5s 时,CD 间只有 F 点的位移最大 D .t =0.5s 时,CD 间E 、G 两点的位移最大2.一列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a 、b 、c 、d 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此后,若经过34周期开始计时,则图2描述的是A .a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B .b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C .c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D .d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3.如图所示,某一均匀介质中有两列简谐横波A 和B 同时沿x 轴正方向传播了足够长的时间,在t =0时刻两列波的波峰正好在12m x =处重合,平衡位置正好在216m x =处重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横波A 的波速比横波B 的波速小 B .两列波的频率之比为A B :11:7f f =C .在0x >的区间,t =0时刻两列波另一波峰重合处的最近坐标为(586),D .2m x =处质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4.一列简谐横波在t =13s 时的波形图如图a 所示,P 、Q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 是质点Q 的振动图象。
则( )A .该列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B .该列波的波速是1.8m/sC .在t =13s 时质点Q 的位移为32A D .质点P 的平衡位置的坐标x =3cm5.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 、b 两点相距4.42m 。
图中实、虚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a 、b 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
从图示可知( )A .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10HzB .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mC .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m /sD .a 点一定比b 点距波源近6.如图所示,坐标原点处的波源0t =时开始从平衡位置沿y 轴做简谐运动,0.5s t =时在0cm x =和7cm x =之间第一次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7cm x >部分的波形图没有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完整版)全国高中物理机械波试题及详细解析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1.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该波的周期为T ,a 、b 、c 、d为沿波传播方向上的四个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2Tt +时,质点c 的速度达到最大值B .在2t T +时,质点d 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C .从t 时刻起,质点a 比质点b 先回到平衡位置D .从t 时刻起,在一个周期内,a 、b 、c 、d 四个质点所通过的路程均为一个波长【解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所以质点b 比质点a 先回到平衡位置,选项C 错误;一个周期的时间里,各质点的路程4倍的振幅,而不是一个波长,选项D 错误。
【答案】B 1.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10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为x =1 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为x =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 的振动图象,则 A .t =0.15s 时,质点Q 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 B .t =0.15s 时,质点P 的运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 C .从t =0.10s 到t =0.25s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了6 m D .从t =0.10s 到t =0.25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30 cm【解析】由乙图中Q 点的振动图象可知t=0.15s 时Q 点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故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故Ay/cmy/cm x/m10246 80 t/10-2s105 10 15 20 0 QP甲 乙正确;甲图描述的是t=0.10s 时的波动图象,而根据乙图可知t=0.10s 到t=0.25s 内Q 点将向下振动,这说明在甲图中此时Q 点将向下振动,根据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可知,波向左传播,判定出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即t=0.15s 时质点P 运动方向为Y 轴负方向,故B 错误;根据甲乙两图可知波长和周期,则波速:v=Tλ=40m/s ,故从t=0.10s 到t=0.25s ,波沿x 负方向传播了6m ,而并非沿x 轴正方向传播,故C 错误;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4个振幅长度,结合0.10s 时P 点的位置可知在t=0.10s 到t=0.25s 的四分之三周期内,质点P 通过的路程小于三个振幅即小于30cm ,故D 错误.故选A .2.(2013·北京海淀二模,18题)—根弹性绳沿x 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 0时使其开始沿y 轴做简谐运动,在t=0.25s 时,绳上形成如图4所示的波形。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题——机械波(含答案)

2000-2008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机械振动机械波选择题1、(08全国卷1)1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3 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2.5m, 5.5 m,则A.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4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34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D.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答案:C解析:由图可看出波长为4m,0时刻3m处的质点向上振动,可得该波向左传播。
将整个波形图向左平移1.5m时,a质点到达波峰,此时b质点正好在平衡位置,与0时刻平衡位置在7m处的质点振动状态一样,故a质点到达波峰时,b质点正在平衡位置并向上振动,A错;将图像整体向左平移1m,即波传播4时,a的振动状态与与0时刻平衡位置在3.5m处的质点振动状态一样,即处在平衡位置上方并向y轴正方向运动,B错;将图像整体向左平移3m,即波传播34时,a的振动状态与与0时刻平衡位置在9.5m处和1.5m的质点振动状态一样,即处在平衡位置下方并向y轴负方向运动,C对;a、b 质点相隔3m,即相差34,速度相同的质点应当在半周期内才会出现,故D错。
2、(08全国卷2)1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A。
0时,平衡位置在0处的质元位于0处,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此时,平衡位置在0.15m处的质元位于处.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A .0.60mB .0.20mC .0.12mD .0.086m 答案:解析:因为波沿正方向传播,且0处质点经平衡位置向y 轴负方向运动,故此时波形图为正弦函数图像,则0.15m =λ)41(+n ,当0时,m 60.0=λ,A 项正确;当1时,m 12.0=λ,C 项正确;当n ≥3时,m 066.0≤λ,D 项错。
3、(08北京卷)16.在介质中有一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
一顶点由平衡位置竖直向上运动,经0.1 s 到达最大位移处.在这段时间内波传播了0.5 m 。
物理机械波试题及答案

物理机械波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A. 波源的振动速度B. 介质的密度C. 介质的弹性模量D. 波源的振动频率答案:C2. 以下哪种波不属于机械波?A. 声波B. 光波C. 地震波D. 电磁波答案:D3. 机械波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A. 波长与频率成正比B. 波长与频率成反比C. 波长与频率无关D. 波长与频率的乘积为常数答案:B4. 波的干涉现象中,两个波源发出的波在空间某点相遇时,若该点的振动加强,则该点的振动幅度:A. 增加B. 减小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5. 波的衍射现象发生在:A. 波遇到障碍物时B. 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障碍物时C. 波遇到比波长小得多的障碍物时D. 波遇到与波长相近的障碍物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机械波的传播需要______,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
答案:介质2. 波的反射现象中,反射波的频率与入射波的频率______。
答案:相同3. 波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取决于______。
答案:介质的折射率4. 波的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______。
答案:不同5. 波的干涉现象中,当两个波的相位差为______时,会发生相长干涉。
答案:0度或整数倍的360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机械波的传播过程。
答案:机械波的传播过程是指波源振动时,通过介质中的分子或原子的相互作用,使振动能量从一个分子传递到另一个分子,从而形成波动。
波源的振动使得介质中的分子或原子产生周期性的位移,这些位移又通过介质中的弹性力和惯性力传递给相邻的分子或原子,形成连续的波动。
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如密度和弹性模量。
2. 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请举例说明。
答案:波的衍射现象是指波在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波的传播方向发生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高考物理机械波试题经典

高考物理机械波试题经典高考物理机械波试题经典1.在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的情况下,经过0.35 s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答案为A。
经过0.25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的加速度,答案为B。
经过0.15s,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m,答案为C。
经过0.1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答案为D。
2.一列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
经过0.5s后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
已知波的周期为T,且0.25s<T<0.5s,则在这0.5s内,x=1m处的质点M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答案为A。
当波向+x方向传播时,波速等于10m/s,答案为B。
当波沿+x方向传播时,x=1m处的质点M和x=2.5m处的质点N在这0.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答案为C。
当波沿﹣x方向传播时,经过0.1s时,质点M的位移一定为零,答案为D。
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在幅图B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答案为B。
4.一列简谐横波在t=13s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
该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答案为A。
该列波的波速是1.8m/s,答案为B。
质点P的平衡位置的坐标x=3cm,在t=13s时质点Q的位移为32,答案为C。
5.一列简谐波沿x正方向传播,振幅为2cm,周期为T,如图所示,在t=0时刻波上相距50cm的两质点a、b的位移大小都是3cm,但运动方向相同,其中质点a沿y轴负方向运动。
该列波的波长可能为75cm,答案为A。
该列波的波长可能为45cm,答案为B。
当质点b的位移为+2cm时,质点a的位移为负,答案为C。
在t=23T时刻,质点b的速度最大,答案为D。
6.如图所示,坐标原点处的波源t=0时开始从平衡位置沿y轴做简谐运动,t=0.5s时在x=0cm和x=7cm之间第一次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x>7cm部分的波形图没有画出。
机械波高考题训练

机械波高考题训练一、多选题1.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2T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 )所示,P 、Q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 )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质点Q 的振动图像与图(b )相同B .在t =0时刻,质点P 的速率比质点Q 的大C .在t =0时刻,质点P 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 的大D .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 )所示 E.在t =0时刻,质点P 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 的大2.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m/s 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 .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Hz C .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mD .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 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3.由波源S 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Hz ,波速为16m/s .已知介质中P 、Q 两质点位于波源S 的两侧,且P 、Q 和S 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 、Q 的平衡位置到S 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5. 8 m ,14.6m .P 、Q 开始振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 B .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C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 、Q 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D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 在波峰 E.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 在波峰4.在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有__________。
A .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B .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C.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D.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E.天文学上观察到双星(相距较近、均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圆周运动的两颗恒星)光谱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5.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被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震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振幅一定为aB.周期一定为t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去它离波源的距离E.若P点与波源距离s 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6.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
机械波试题(含答案)

机械波试题(含答案)一、机械波选择题1.如图所示,S1和S2是两个相干波源,其振幅均为A,周期均为T.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c是波谷与波谷的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处质点始终处于离平衡位置2A处B.随着时间的推移,c处的质点将向右移动C.从该时刻起,经过14T,c处的质点将通过平衡位置D.若S2不动,S1沿S1b连线向b运动,则b处质点仍然始终处于平衡位置2.振源以原点O为平衡位置,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它激发的简谐波在x轴上沿正负两个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沿x轴正向传播的波形如图所示.图中所示的各个质点中,振动情况始终与原点的左方的质点P的振动情况相同的是 ( )A.a点B.b点C.c点D.d点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在下列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A.B.C.D.4.如图,a b c 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4m、和6m。
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0t=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3st=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A.在6st=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B.在5s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t<<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向上运动D.在4s6sE.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2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1所示,在x=8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m/sB.x=2m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向+y方向振动时,x=8m处的质点在波峰C.该波的波长可能为8mD.在0~4s内x=2m处和x=8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均为6cm6.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b两点相距4.42m。
选修1高中物理高考物理机械波试题经典

选修1高中物理高考物理机械波试题经典一、机械波选择题1.一列沿x轴传播的横波在t=0.05 s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P、Q为两质点,质点P 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该波的波速为20 m/sB.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t=0.1 s时刻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D.t=0.2 s时刻质点Q的速度大于质点P的速度E.t=0.3 s时刻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大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在下列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A.B.C.D.x=m 3.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从此时刻开始计时,1 1.5 x=m的质点P早回到平衡位置0.3s,下列说法正确的()的质点Q比23A.这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P质点简谐运动的频率为2HzC.简谐横波波速为5m/sD.再过0.8s,x=4.0m处的质点向前移动到x=8.0m处E.再过0.6s,x=6.5m处的质点正在远离平衡位置4.如图所示,在x 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实线表示t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在t =0.2s 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该波的波速是80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长是10mB .周期是0.15 sC .波可能沿x 轴正方向传播D .t =0时,x =4m 处的质点速度沿y 轴负方向5.沿x 轴方向的一条细绳上有O 、A 、B 、C 、D 、E 、F 、G 八个点,1m OA AB BC CD DE EF FG =======,质点O 在垂直于x 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沿x 轴方向传播形成横波。
0t =时刻,O 点开始向上运动,经0.2s t =,O 点第一次到达上方最大位移处,这时A 点刚好开始运动。
那么在 2.5s t =时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点位于x 轴下方B .A 点与E 点的位移相同C .D 点的速度最大D .C 点正向上运动E.这列波的波速为5m/s6.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 =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 =0.2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则:( )A .各质点均沿x 轴方向运动B .波的周期可能为415s C .波的频率可能为1.25HzD .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4.5m/s7.一列横波沿x 轴传播,图中实线表示t=0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从该时刻起经0.005s 后的波形______.A .该横波周期为0.02秒B .t=0时刻,x=4m 处的质点的振动方向一定与x=8m 处的质点振动方向相反C .t=0时刻,x=4m 处的质点向上运动D .如果周期大于0.005s ,波向右传播时,波速为400m/sE.如果周期小于0.005s ,则当波速为6000m/s 时,该波向左传播8.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同向独立传播,传播方向沿x 轴正方向。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与机械波》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与机械波》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某个质点开始振动以后的振动图像,根据该图像不能..得出()A.简谐波的波长B.简谐波的振幅C.简谐波的周期 D.波源的起振方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烟花点火后升空,是地面对烟花的反作用力作用的结果B.红外线应用在遥感技术中,是利用了它穿透本领强的特性C.持续鸣笛的汽车靠近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比声源频率高D.光纤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纤由内芯和外套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3.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医院检查身体的“彩超”仪运用了多普勒效应B.大风中,远处人的说话声时强时弱C.由地球上接收到的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发生“红移”现象(各条谱线的波长均变长),可以判断遥远天体正靠近地球D.静止的观察者听到某个单一频率声源发出的声音频率越来越高,说明声源正在远离观察者4.如图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0.2s时,弹簧振子的加速度为正向最大B.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速度相同C.从t=0到t=0.2s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D .在t =0.6s 时,弹簧振子有最小的位移5.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0=t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0.2s t =时C 点开始振动,则( )A .0.3s t =时,波向前传播了3m ,质点B 将到达质点C 的位置 B .0.05s t =时,质点A 的速度方向向下 C .00.6s 内,质点B 的平均速度为2m /sD .若同时存在一列振幅为20cm 、频率为2.5Hz 的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则两列波相遇叠加的区域会出现干涉现象6.图(a )中医生正在用“彩超”技术给病人检查身体;图(b )是某地的公路上拍摄到的情景,在路面上均匀设置了41条减速带,从第1条至第41条减速带之间的间距为100m 。
高考物理机械波试题经典

高考物理机械波试题经典一、机械波 选择题1.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12m x =处的质元的振动图线如图1所示,在18m x =处的质元的振动图线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波的周期为12sB .12m x =处的质元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18m x =处的质元在波峰C .在04s ~内12m x =处和18m x =处的质元通过的路程均为6cmD .该波的波长不可能为8m2.如图所示分别为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和在 x =6m 处的质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则这列波 ( )A .沿 x 轴的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5m/sB .沿 x 轴的负方向传播,波速为2.5m/sC .沿 x 轴的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0m/sD .沿 x 轴的负方向传播,波速为100m/s3.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 =0.02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 大于0.02s ,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A .2m/sB .3m/sC .4m./sD .5m/s4.如图所示,质点0在垂直x 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成了沿x 轴传播的横波.在t =0时刻,质点0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运动,经0.2s 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0.4 s 时,质点A 第一次到达波峰B .t =1.2 s 时,质点A 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 轴正方向C .t =2 s 时,质点B 第一次到达波谷D .t =2.6 s 时,质点B 的加速度达到最大5.一列简谐横波在t =13s 时的波形图如图a 所示,P 、Q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 是质点Q 的振动图象。
则( )A .该列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B .该列波的波速是1.8m/sC .在t =13s 时质点Q 的位移为32A D .质点P 的平衡位置的坐标x =3cm6.如图所示,坐标原点处的波源0t =时开始从平衡位置沿y 轴做简谐运动,0.5s t =时在0cm x =和7cm x =之间第一次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7cm x >部分的波形图没有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物理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机械波)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物理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机械波)汇编一、单选题1.(2023ꞏ湖北ꞏ统考高考真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长为100cm,振幅为8cm。
介质中有a和b两个质点,其平衡位置分别位于40cm3x=-和120cmx=处。
某时刻b质点的位移为4cmy=,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
从该时刻开始计时,a质点的振动图像为()A.B.C.D.2.(2023ꞏ山西ꞏ统考高考真题)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
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 )A.波速和波长均不同B.频率和波速均不同C.波长和周期均不同D.周期和频率均不同3.(2023ꞏ海南ꞏ统考高考真题)下面上下两图分别是一列机械波在传播方向上相距6m的两个质点P、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的周期是5s B.该波的波速是3m/sC.4s时P质点向上振动D.4s时Q质点向上振动4.(2023ꞏ北京ꞏ统考高考真题)位于坐标原点处的波源发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
t= 0时波源开始振动,其位移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2sin()y A tTπ=,则t=T时的波形图为()A.B.C .D .5.(2023ꞏ浙江ꞏ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置于管口T 前的声源发出一列单一频率声波,分成两列强度不同的声波分别沿A 、B 两管传播到出口O 。
先调节A 、B 两管等长,O 处探测到声波强度为400个单位,然后将A 管拉长15cm d =,在O 处第一次探测到声波强度最小,其强度为100个单位。
已知声波强度与声波振幅平方成正比,不计声波在管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则( )A .声波的波长15cm λ=B .声波的波长30cm =λC .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3:1D .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2:16.(2023ꞏ湖南ꞏ统考高考真题)如图(a ),在均匀介质中有、、A B C 和D 四点,其中、、A B C 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4m,3m,AC BC DC DC ===垂直AB .0=t 时,位于、、A B C 处的三个完全相同的横波波源同时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均如图(b )所示,振动方向与平面ABD 垂直,已知波长为4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三列波的波速均为2m/sB .2s =t 时,D 处的质点开始振动C . 4.5s t =时,D 处的质点向y 轴负方向运动D .6s t =时,D 处的质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是6cm7.(2023ꞏ浙江ꞏ高考真题)主动降噪耳机能收集周围环境中的噪声信号,并产生相应的抵消声波,某一噪声信号传到耳膜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取得最好降噪效果的抵消声波(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 /s )( )A .振幅为2AB .频率为100HzC .波长应为1.7m 的奇数倍D .在耳膜中产生的振动与图中所示的振动同相8.(2022ꞏ天津ꞏ高考真题)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分别位于坐标原点和7m x =处的两个波源O 和P ,沿y 轴振动,形成了两列相向传播的简谐横波a 和b ,某时刻a 和b 分别传播到3m x =和5m x =处,波形如图所示。
机械波历年高考题选

机械波练习题第1题.如图,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如图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 的可能值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第2题.已知平面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原点O的振动图线如图a所示,t时刻的波形图线如图b所示,则t′=t+0.5s时刻的波形图线可能是()第3题.一列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在t=1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判定此波的( )A.波长一定是4 cmB.周期一定是4 sC.振幅一定是2 cmD.传播速度一定是1 cm/s第4题.一列简谐横波沿轴正方向传播,在轴上相距2㎝的P点和Q点的振动图线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确定这列波的( )(A)振幅(B)波长(C)频率(D)波速第5题.如图,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 m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 m/s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 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A.质点c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质点a的速度逐渐增大.C.质点d向下运动.D.质点f保持静止.第6题.图中实线表示横波甲和横波乙在t时刻的波形图线,经过1秒后,甲的波峰A移到点,乙的波峰B移到点,如两图中虚线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波甲的波长大于波乙的波长②波甲的速度小于波乙的速度③波甲的周期等于波乙的周期④波甲的频率小于波乙的频率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第7题.如图所示,在平面xy内有一沿水平轴x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3.0 m/s,频率为2.5 Hz,振幅为8.0×10-2 m.已知t=0时刻P点质元的位移为y=4.0×10-2 m,速度沿y轴正向.Q点在P点右方9.0×10-1m 处,对于Q点的质元来说()A.在t=0时,位移为y=-4.0×10-2 mB.在t=0时,速度沿y轴负方向C.在t=0.1 s时,位移为y=-4.0×10-2 mD.在t=0.1 s时,速度沿y轴正方向第8题.一列简谐横波在图中x轴上传播,a、b是其中相距为0.3 m的两点.在某时刻,a点质元正位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b点质元恰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已知横波的传播速度为60 ms-1,波长大于0.3 m()A.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频率为150HzB.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频率为100HzC.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频率为75HzD.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频率为50Hz第9题.一列在竖直方向振动的简谐横波,波长为λ,沿正x方向传播.某一时刻,在振动位移向上且大小等于振幅一半的各点中,任取相邻的两点P1、P2,已知P1的x坐标小于P2的x坐标()A.若<,则P1向下运动,P2向上运动B.若<,则P1向上运动,P2向下运动C.若>,则P1向上运动,P2向下运动D.若>,则P1向下运动,P2向上运动第10题.如下图所示,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振幅为A,a、b、c三点分别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b=bc,某时刻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c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A)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 (B)c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C)b处质点的振幅为2A. (D)c处质点的振幅为2A.第11题.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媒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B.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慢C.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元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D.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第12题.声波属于机械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机械波试题经典一、机械波 选择题1.如图所示,有四列简谐波同时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分别是v 、2v 、3v 和4v ,a 、b 是x 轴上所给定的两点,且ab =lm .在t 时刻a 、b 两点间的4列波的波形分别如图所示,则由该时刻起四个图中a 点出现波峰的先后顺序和频率由高到低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 .①②③④,④②①③B .②④③①,④②③①C .②④①③,④①②③D .③②④①,②④①③2.如图所示,某一均匀介质中有两列简谐横波A 和B 同时沿x 轴正方向传播了足够长的时间,在t =0时刻两列波的波峰正好在12m x =处重合,平衡位置正好在216m x =处重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横波A 的波速比横波B 的波速小 B .两列波的频率之比为A B :11:7f f =C .在0x >的区间,t =0时刻两列波另一波峰重合处的最近坐标为(586),D .2m x =处质点的振动始终加强3.甲、乙两列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从波源M 、N 两点沿x 轴相向传播,波速为2m/s ,振幅相同,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 .甲乙两波的起振方向相同B .甲乙两波的频率之比为3∶2C .再经过3s 时,平衡位置在x =7m 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D .再经过3s 时,平衡位置在x =2m 处的质点将向右运动到x =8m 处的位置。
E.再经过3s 时,平衡位置在x =1m 处的质点将第二次出现在波峰4.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x =2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1所示,在x =8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m/sB.x=2m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向+y方向振动时,x=8m处的质点在波峰C.该波的波长可能为8mD.在0~4s内x=2m处和x=8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均为6cm5.有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橫波,从某时刻开始,介质中位置在x=0 处的质点a和在x=6m处的质点b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1图 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波长为24mB.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传播速度为 3m/sC.若波的传播速度为0.2m/s,则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D.质点a处在波谷时,质点定b一定处在平衡位置且向 y 轴正方向振动6.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b两点相距4.42m。
图中实、虚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a、b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
从图示可知()A.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10HzB.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mC.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m/sD.a点一定比b点距波源近7.如图甲,介质中两个质点A和B的平衡位置距波源O的距离分别为1m和5m。
图乙是波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
波源振动形成的机械横波可沿图甲中x轴传播。
已知t=5s时刻,A质点第一次运动到y轴负方向最大位移处。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B.该列机械波的波速为0.2m/sC.该列机械波的波长为2mD .t =11.5s 时刻,B 质点的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8.在O 点有一波源,t =0时刻开始向+y 方向振动,形成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
距离O 点为x 1=3m 的质点A 的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距离O 点为x 2=4m 的质点B 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距离O 点为x 3=5m 的质点C 的振动图像如图丙所示。
由此可知( )A .该波的波长为6mB .该波的周期为12sC .该波的波速为1m/sD .10s 末A 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 点的振动速度9.图1为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质点a 、b 、c 的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0、11m 、15 m ;图2为该波传播方向上某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为______。
A .该简谐波传播的速度大小为0.5 m/sB .t =0时,质点a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2.5cmC .图2可能为质点a 的振动图像D .质点b 的振动方程为5sin cm 12y t π⎛⎫=⎪⎝⎭E.t =10s 时,质点c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2.5cm10.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A 、B 两质点间距为8m ,B 、C 两质点在平衡位置的间距为3m ,当t =1s 时,质点C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该波的波速可能为( )A .1/3m s B .3m/s C .13m/s D .27m/s11.一列简谐横波,在t =0.6 s 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波上A 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这列波的波速是503m/s C .从t =0.6 s 开始,质点P 比质点Q 晚0.4 s 回到平衡位置D .从t =0.6 s 开始,紧接着的Δt =0.6 s 时间内,A 质点通过的路程是4 m12.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 向B 传播,A 、B 相距0.45m ,如图所示为A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当A 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 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A .1.5m/sB .3.0m/sC .0.7m/sD .0.9m/s13.1S 为振源,由平衡位置开始上下振动,产生一列简谐横波沿12S S 直线传播,1S 、2S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9m .2S 点的左侧为一种介质,右一侧为另一种介质,波在这两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之比为3:4.某时刻波正好传到2S 右侧7m 处,且1S 、2S 均在波峰位置.则( )A .2S 开始振动时方向可能向下也可能向上B .波在2S 左侧的周期比在右侧时大C .右侧的波长为()228=m 012341n n λ=+,,,,… D .左侧的波长为()13=m 0123421n n λ=+,,,,… 14.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0.2s ,0t =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位置在1m x =处的质元的振幅为0.03mB .该波的波速为10m/sC .0.3s t =时,平衡位置在0.5m x =处的质元向y 轴正向运动D .0.4s t =时,平衡位置在0.5m x =处的质元处于波谷位置 E.0.5s t =时,平衡位置在 1.0m x =处的质元加速度为零15.如图所示,S 1和S 2是两个相干波源,其振幅均为A ,周期均为T .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c 是波谷与波谷的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处质点始终处于离平衡位置2A 处B .随着时间的推移,c 处的质点将向右移动C .从该时刻起,经过14T ,c 处的质点将通过平衡位置 D .若S 2不动,S 1沿S 1b 连线向b 运动,则b 处质点仍然始终处于平衡位置16.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图1示t=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该质点的x 坐标值合理的是( )A .0.5mB .1.5mC .2.5mD .3.5m17.物理学原理在现代科技中有许多重要应用.例如,利用波的干涉,可将无线电波的干涉信号用于飞机降落的导航.如图所示,两个可发射无线电波的天线对称地固定于飞机跑道两侧,它们类似于杨氏干涉实验中的双缝.两天线同时都发出波长为λ1和λ2的无线电波.飞机降落过程中,当接收到λ1和λ2的信号都保持最强时,表明飞机已对准跑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线发出的两种无线电波必须一样强B .导航利用了λ1与λ2两种无线电波之间的干涉C .两种无线电波在空间的强弱分布稳定D .两种无线电波各自在空间的强弱分布完全重合18.如图所示,x 轴上2m -、12m 处有两个振动周期均为4s 、振幅均为1cm 的相同的波源1S 、2S ,0t =时刻同时开始竖直向下振动,产生波长均为4m 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
P 、M 、Q 分别是x 轴上2m 、5m 和8.5m 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6.0s 时P 、M 、Q 三点均已振动B .8.0s 后M 点的位移始终是2cmC .10.0s 后P 点的位移始终是0D .10.5s 时Q 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下19.一列简谐波沿x 轴传播,其波源位于坐标原点O .质点O 刚好完成一次全振动时,形成的简谐横波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4 m/s ,波源O 简谐运动的周期为0.8 s ,B 是沿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则( )A .波源O 的起振方向沿y 轴负方向B .图中x 轴上O 、A 之间的距离为3.2 mC .经半个周期时间质点A 将向右迁移半个波长D .此后的14周期内回复力对波源O 一直做负功 E.图示时刻质点B 所受的回复力方向沿y 轴正方向20.如图甲所示为t =1s 时某简谐波的波动图象,乙图为x =4cm 处的质点b 的振动图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简谐波的传播方向沿x 轴的正方向B .t =2s 时,质点a 的振动方向沿y 轴的负方向C .t =2s 时,质点a 的加速度大于质点b 的加速度D .0~3s 的时间内,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为20cmE.0~3s 的时间内,简谐波沿x 轴的负方向传播6cm21.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2T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 、Q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Q 的振动图像与图(b)相同B .在t =0时刻,质点P 的速率比质点Q 的大C .在t =0时刻,质点P 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 的大D .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22.一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图甲是t =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在x =1.5m 处a 质点的振动图象;b 是平衡位置在x =2.5m 的质点,则( )A .波的传播方向沿x 轴正方向B .波的传播速度的大小为1m/sC .t =0时,a 的速率比b 的大D .t =1s 时,b 位于平衡位置上方 E.0~1.5s 时间内,b 沿y 轴正方向运动23.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源振动周期为T =0.4s ,t =0时刻的波形如图(a )所示,x =0.3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b )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3m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0时刻,x =0.3m 处质点比x =1.0m 处质点加速度大B .x =0.3m 处的质点在t =0时刻的运动方向沿y 轴正向C .该波的波长为0.8mD .在t =0时刻之前0.05s ,x =0.3m 处的质点在x 轴上E.该波的波速可以为4m/s24.O 点处有一波源质点从t =0时刻开始在y 方向做简谐运动,t = 0.4s 时,波刚好传到x =4m 处且波形如图(a),此时波源质点的周期突然变为原来的2倍,则_________A .t =0.4s 后波速为10m/sB .当x =12m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时,x =9m 处的质点正在波谷C .0至1.0s 内,x =2m 处的质点所通过的路程为16cmD .t =1.0s 时,x =1m 处的质点第二次处于波峰E.某时刻O 点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x =4m 处的质点可能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 25.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 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0和t =0.03s 时刻的波形图,x =1.2m 处的质点在t =0.03s 时向y 轴正方向运动,则( )A .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HzB .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m/sC .t =0时x =1.4m 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D .从t =0时起,平衡位置在0.9m 处的质点再经过112周期时的位移为-2.5cm 二、机械波 解答题26.一列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a 、b 是x 轴上相距6m ab x =的两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