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管理)【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导论_笔记_欧文.休斯

公共管理导论_笔记_欧文.休斯

公共管理导论_笔记_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第一章:改革的时代1.1导言1、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原理:1)政府本身应按照等级制、官僚制的原则进行组织2)政府一旦介入到某一政策领域内,它就可以通过官僚制组织结构成为商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3)政治与行政能够相分离4)认为公共行政是行政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它需要一种终身制的、能够同样为任何政治领导人服务的职业官僚2、新公共管理具有以下一些主要观点1)注重管理而不是政策2)注重绩效评估和效率3)将公共官僚制组织划分为一些在用户付费的基础上相互协调的机构4)利用准市场化和签约包出工程的方式促进竞争5)削减成本6)具有一种特别重视产出目标、限期合同、金钱刺激和自主管理的管理风格3、企业型政府的十条原则(奥斯本、盖博勒)1)大多数企业型政府鼓励提供服务者之间的竞争2)他们授权各公民,将控制权从官僚制组织转移到社区中3)关注结果而不是投入4)以目标而不是规则和规定为导向5)把服务对象界定为顾客并赋予其选择权6)致力于赚钱而不仅仅是花钱7)实行分析,引入参与管理8)采用市场机制而不是官僚机制9)不仅重视提供公共服务,而且极力所有部门,为解决其社区文体付诸行动4、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企业型政府1.2行政与管理行政:服从指令和服务,注重的是过程、程序和符合规定管理:1)取得某些结果(有效率的)2)取得这些结果的管理者的个人责任1.3公共部门的研究公共管理:注重战略、外部环境的处理以及组织的广泛使命和目标1.4 变革的紧迫问题1、对公共部门的抨击:规模、范围和方法2、经济理论的变革1)公共选择理论:将微观经济学运用于政治与社会领域的经济思想的一个分支。

主要假设是以完全理性为基础,断定“最好的”结果应是市场力量的作用最大化,政府的作用则相应减少,允许竞争和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试着从研究官僚和政客的角度上探索政府带来的影响,并且假设这些人都是根据于自己的私利采取行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经济利益(如他们的个人福利)。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3.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引言1.传统公共行政的产生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曾经是一场重要的改革运动。

从19世纪末期开始,在许多国家把传统模型移植到公共部门之前,公共行政是由效忠于领导者、君主和政治家的业余人员来实施的。

随着传统模式的出现,公共行政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由独特的以功绩制为基础的公职人员来实施。

在那时,为公众服务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它需要的是社会中可以成为特殊的行政精英的最优秀人才。

2.传统典范的特征(1)行政部门处于政治领导人的正式控制之下。

(2)建立在严格的官僚制等级模式的基础之上。

(3)由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官员任职。

(4)只受公共利益的激励。

(5)不偏不倚地为任何执政党服务。

(6)不是制定政策,而是仅仅执行政治官员作出的决策。

3.对传统典范的评价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是公共部门持续时间最长且最为成功的管理理论。

虽然它并没有突然消失,它的因素也仍然存在,但是,它的理论与实践现在已被认为过时了,且不再适合迅速变化的社会需要。

二、早期的行政1.发展历史(1)公共行政是与政府的概念同步发展的。

自有了政府,就有某种形式的行政存在。

行政,或者说事务的管理,是所有社会活动中的中间因素,对社会的存续至关重要。

(2)最早的行政系统出现在古埃及。

中国在汉朝时期信奉儒家学说,治理政府的人不是根据出身而是根据品德和能力选拔出来的,政府的主要目标是使人民安居乐业。

韦伯认为,中世纪“现代”国家是伴随着官僚制结构的发展而发展的。

虽然某些形式的行政出现得较早,但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实际上产生于19世纪后期。

(3)早期的行政系统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们是“人格化的”,即以效忠于国王或大臣等特定个体为基础,而不是“非人格化的”,即以合法性和效忠于组织和国家为基础。

早期的行政实践常常导致谋求个人利益的腐败或滥用职权。

2.政党分赃制(1)产生渊源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存在着行政上的“政党分赃制”,它来自“战利品属于获胜者”这一谚语。

公共管理导论 章节测试答案

公共管理导论  章节测试答案

公共管理导论章节测试答案公共管理导论导论(一)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需要政府、法律和秩序的最根本原因是?()A、为了每一个人的权利B、为了全体社会幸福C、为了社会经济生活有效运行D、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正确答案: D2以下哪点不是公共物品所具有的特性?()A、整体性B、可分割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正确答案: B3管理(Management)同管理(Administration)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管理(Management)不具有以下哪种特性?()A、结果导向型B、绩效导向型C、规则导向型D、目标导向型正确答案: C4公共管理的核心理论之一是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

()正确答案:√5公共管理活动包括了供给公共物品和消费公共物品两部分。

()正确答案:×6公共物品是由政府为主体(包括社会其他主体)向全社会提供的,供全社会消费的一种产品。

()正确答案:√7经理同科长、处长这些行政体系当中的负责人员一样,都需要向规则和上级负责。

()正确答案:×公共管理导论导论(二)1公共安全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国家安全B、社会安全C、食品安全D、环保安全正确答案: D2以下哪点不属于公共管理所面临的挑战?()A、理论发展的滞后性B、全球化发展C、现代民主进程的发展D、社会利益与信念的过度分散性正确答案: A3法律合法性来源中,其根本的来源应当是()。

A、宪法B、具体的成文法条C、自然法D、神圣法正确答案: C4自然法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关于正义的终极价值体系。

()正确答案:√5立法应当具有合法性,首先应当合乎宪法。

()正确答案:√6所有成文的法律都是良善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正确答案:×7全球化的趋势表现之一,就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依据各国政府的规划重新配置。

()正确答案:×公共管理导论导论(三)1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以下哪种文化的扩展和渗透速度可能最快?()A、各国的传统文化B、新兴文化C、具有传播优势的文化D、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正确答案: C2下列关于全球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全球化是一个(或一组)体现了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程B、是一个跨大陆或区域间的流动以及活动、交往以及权力实施的网络C、在这个网络里,流动的可以是物质产品、人口符号及信息等内容D、可以根据广度和速度以及其交易实现的额度来衡量正确答案: D3以下哪个方面不能够体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A、经济方面,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依据市场需求重新配置B、观念方面,地球村的概念日益明晰C、时空观方面,星际宇宙联盟的观念开始萌生D、政治方面,国际间的协商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正确答案: C4全球化在政治方面的影响表现在,国际间对话、协商和合作之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大增强,全球联系更为密切。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战略管理)【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战略管理)【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第7章战略管理一、名词解释1.战略计划答:战略计划是指在宪政框架内,为制定那些影响政府行为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性决策所进行的专业性努力。

该定义强调一下几点:①战略决策是根本性决策,而不是低层次的决策,因为低层次的决策采用标准的官僚制方法就可以做出;②战略决策被具体定义为影响组织行为性质、方向乃至整个未来的决策;③战略计划的范围受到政治与宪法的约束,在理论上,战略计划并不会破坏标准的政治或官僚制方法,而是运行于其中。

2.战略管理答:(1)战略管理是指对战略目标形成、战略对策的制定和战略方案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活动。

(2)战略管理旨在将战略愿景贯穿于组织的所有部门,并涵盖每个行政体系。

它不是机械地运作,而是承认个体与群体所扮演的中心角色及企业文化的影响。

并且,在任务陈述之前,首席执行官应该描述企业的长期愿景。

(3)战略管理适合于私营部门,能够为企业提供信息基础,做出常规运作方式难以做出的决策。

它有时有助于企业从常态管理过程或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思考组织生存和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

二、简答题1.简述私营部门的战略。

答:战略观念在私营部门里有内在的吸引力,它真正被系统地运用是在战后开始的。

海克斯和马吉鲁夫将战略计划的演变分为五个阶段:预算和财务控制阶段、长远计划阶段、企业战略计划阶段、公司战略计划阶段和战略管理阶段。

战略的形式可以分为三种:(1)第一种形式:企业战略计划这种形式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随着任务、环境监测及分析等概念首次出现而出现的。

①企业任务包括对现行与预期的企业范围、产品、市场以及数年时间内的预期做出明确的界定。

任务涉及对组织所从事的业务内容的审视。

②环境监测包括对组织内部的优势、薄弱环节、机会和威胁进行的详细评估。

它包括企业内的一些项目,如工人的技能、管理能力、工厂类型、财务结构、政府部门的限制等。

然而,其真正改进之处在于对外部环境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包括:市场构成和发展趋势(包括其他国家)、技术革新的程度、来自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的威胁、竞争对手的能力,以及任何会影响组织存亡的事情。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 责 任【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 责 任【圣才出品】

第13章责任13.1 复习笔记一、引言在民主制度中,责任是行政机关和政治领导的一个根本要求。

高层管理者需要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政治知识。

1.公共管理者的效用作为一个公共管理者,其效用来源于两个方面:(1)对政治和政治过程的解读能力;(2)在一定的政治系统中管理公共计划的能力。

2.政治与行政不可分(1)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试图使公务员非政治化。

手握大权的政治官员们常常认定他们的意图只能在某种绝对服从的主仆关系下才能丝毫不受质疑地在行政系统中得以贯彻执行。

(2)从根本意义上讲,作出选择的方式、政策设计和执行的方式、项目计划的管理方式等都具有政治性。

各种宪法和法律确立了政府的政治职能,而要实现这些职能就需要相应的责任机制。

(3)个人与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多种多样。

责任机制把政府的行政部分和政治部分联系在一起,并最终对公众负责。

政府的任何行动都是公民通过他们的代表所进行的活动。

3.传统行政模式的变化在传统的行政模式中,通常认为官僚制层次和政治层次的责任机制仅仅是通过政党政治的过程得以实现的,且常常仅是通过选举过程来实现的。

这一模式现在已不再适用,原因有两个:(1)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现在已经不切实际。

官僚制组织所做的一切,要比单纯地遵循政治领导人的指示复杂得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官僚制组织是政治过程的参与者。

(2)尽管仍然保留通过选举过程对公众承担责任,但官僚制组织正在为自己的绩效而直接向公众负责。

成为一个公共管理者意味着将对其行为结果承担个人责任。

因此,毫无疑问,管理主义变革意味着一种新的、更直接的责任机制。

二、私营部门的责任1.责任的概念以他人或团体名义行动的人要向这个人或团体汇报工作,或者以某种方式对这个人或团体负责。

换言之,这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名义执行任务并向其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

只要存在等级关系或委托代理关系就必须建立某种类似的责任机制。

2.私营部门的责任形式(1)私营部门的责任关系人们通常认为,在为了最终所有者而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时候,私营部门总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明确的责任形式。

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学导论》经典笔记精简考试版

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学导论》经典笔记精简考试版

公共管理导论复习内容绪论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政府应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机制;政府改革不仅要从规模、范围等方面进行改革,更重要的是从体制或运行机制等方面对政府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逐步合理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政府的活动范围,从传统的政治与行政分离到两者的有机结合。

要根据市场的特点,一方面,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积极引进私营部门中较为成功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民营化过程,让民营企业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的管理。

同时,在明确区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不同责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应有责任。

第一章改革的时代问题一、传统公共行政的一些基本原理。

(1)使用官僚制。

(2)认为存在一个最佳的工作方式。

(3)政府成为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

(4)行政人信奉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5)激励个体公务员的力量是公共利益(6)公共服务需要一支中立的能为任何政治领导提供同样服务的职业官僚队伍。

(7)、无需为结果承担个人责任。

问题二、传统公共行政的基本理论在哪些方面遭受挑战?1官僚制并非在所有的场合都运作良好。

2寻找一种最佳的工作方式以及让所有公务员都遵循是非常困难的。

3官僚制组织并不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唯一形式。

4公众就要求制定更有效的责任机制,公职人员对结果负有责任。

5公务员不是纯粹全公无私的。

6公共服务领域的特殊就业条件已经减弱。

问题三论述公共部门管理的基本典范。

奥斯特罗姆的观点:1基本典范包括两种:官僚制组织与市场组织。

2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强制性的,一个是选择性的;一个允许通过市场寻求一致性的结果,另一个则通过官僚等级组织对结果施加影响。

3在世界观基础一个是官僚制,一个是市场。

事实上典范不是一致性的准则体系,而是竞争性的准则体系。

传统行政模式源于韦伯.威尔逊和泰勒的理论,理论基础就是官僚制理论。

新公共管理典范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理论与私营部门管理理论。

强调㈠根据成本一效益分析成本㈡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实现任务㈢运用市场与市场机制㈣竞争与选择㈤通过权利,义务,责任的协调一致向工作人员下放权利㈥增加对顾客,产品和结果的关注。

公共管理导论-休斯-复习

公共管理导论-休斯-复习

问题一公共部门的重要性,存在的必要性。

马斯格雷夫妇认为,政府的普遍性或许反映出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这种意识形态不同于消费者选择和实行分权的决策等前提,并且“市场机制自身并不足以实现所有的经济职能”,离开了政府的市场将无法正常运转,原因如下:1、必须不存在任何自由准入(市场)障碍,且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必须具备充分的市场知识,这就需要有政府管制和其他标准来保证这些条件的实现2、当竞争由于高额成本而变得无效时,政府干预也是必要的3、一般来说,若无政府为其提供法律框架,进行保护和强化,市场运行所需要的合同性的安排和交易行为将无法进行。

4、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并导致“市场失灵,”这需要通过公共部门制定解决方案5、社会价值观要求政府对市场体系产生的收入和财富以及通过继承获得的转移性财产权进行的分配进行调节6、市场体系并不足以保证高就业率,物价稳定以及社会所希望的经济增长率,这就需要通过公共政策来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7、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评估未来消费的贴现率方面有不同的观点。

以上观点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某些理论依据,总之市场无疑是强有力的,并能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为众多商品和服务提供一套配置与分配体制。

但要记住市场不是万能的,有时需要政府的干预。

问题二私人管理与公共管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差别。

赞成公共部门应具有专门的管理形式的理由在于: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之间具有巨大的区别。

①公共部门的决策可以是强制性的,如公民可以被强迫缴纳税款,而私营部门不具有这一特征。

并非所有的公共活动都具有强制性,而是那些需要比私营部门更谨慎执行的公共活动才具有强制性。

私营企业在主观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对不同的消费者提出不同的要价,他们可以忽视正常程序的存在。

②公共部门具有不同于私营部门的责任制形式。

从理论上说,公司管理部门要对股东负责,而公务员要对政治领导人、国会、公众以及司法系统的不同部门负责。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新公共管理)【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新公共管理)【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第3章新公共管理一、名词解释1.新公共管理(中央财大2005年研;复旦大学2000年研)答:新公共管理是指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政府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以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学术思潮。

新公共管理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引入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倡导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是人们不断改进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

虽然新公共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遭到了一些批评,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公共行政发展的总趋势。

它通过推进改革管理的整体的多元化和公共管理手段的企业化,促使政府不再担当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惟一提供者,而是担当公共事务的促进者和管理者,它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新泰勒主义答:由于管理主义强调对政府支出的控制、目标管理以及绩效测量体系等,波利特发现了新管理模式中的管理哲学,对它批评并将新管理主义称为“新泰勒主义”,他认为管理主义代表了佛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回归,向这一理论的回归忽视了或回避了自泰勒时代以来组织行为理论的发展。

新管理主义关于管理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与泰勒科学管理关于管理的认识具有一致性,如两者都强调管理的标准化、层级式的管理结构等。

3.新公共服务(北航2010年研)答:新公共服务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以罗伯特·登哈特和珍妮特·登哈特夫妇为代表的一批公共行政学者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家政府理论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

新公共服务的基本理念是,全体公民才是国家、政府乃至全部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的基本职能既不是、也不应是“掌舵”或“划桨”,而是回应公民诉求,为公民提供服务。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要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①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②公共利益是目的而不是产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7~9章)【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7~9章)【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管制、外包和公共企业7.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引言1.当下公共部门改革的特征(1)通过管制,政府给私营部门的行为设置了其必须遵守的规则。

传统的管制是政府在可能的竞争者中通过颁发许可证或设立其他限制的方式以增进其所偏好的集团或个体的利益,而当前的管制更趋向于促进竞争,并且注重结果,并不仅仅是控制失范行为。

(2)通过签约外包,政府向私营部门购买产品以及日益增长的服务,政府甚至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一些本职工作转移给私营部门。

尽管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签约外包很常见,但是越来越多的资源已经被政府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承包给私营部门或非营利部门。

(3)政府可通过类似企业的方式直接向公众出售产品或(更可能是)服务。

2.管制、签约外包和公共企业(1)管制是替代公有制企业的一种可供选择的路径,政府可以对企业进行规制而不是因为自然垄断而拥有企业。

(2)签约外包作为一项策略,在减少政府最终产品和服务输出的过程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而且也是民营化的一种方式。

其中,公—私伙伴关系(PPPs)是签约外包的一个重要的子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私营部门和政府签订长期合同,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仅限于此)由私营部门提供基础设施。

(3)虽然近些年来民营化大行其道,但是公共企业在一些国家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政府通过入股,甚至是掌握公司所有权等方式对私营部门进行干预,其干预能力使一些公司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重返生机。

(4)管制、签约外包以及公共企业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处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交会地带。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许多政府都系统地关闭或出售了公共企业,更多地将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外包出去,并逐渐放松管制。

二、管制1.管制的内涵(1)管制包括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

社会性管制通常被称作法律,旨在保护公民安全,包括环境法规、职业安全以及雇佣的管制等;经济性管制是指允许或禁止某些经济活动,或者在特定的环境下指导如何实现经济关系。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电子化政府)【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电子化政府)【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第10章电子化政府一、名词解释1.E政府(复旦大学2001年研)答:(1)E政府即电子化政府,是指“使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以更加便利、顾客导向、成本一效益等这样不同而又更好的方式为公众提供服务”。

广义的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对任何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采用,这些技术包括电视会议、语音数据进入系统、光驱、互联网和个人局域网,以及一些其他的技术等。

(2)E政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增加服务内容,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加强政府有效监管,建立政府与人民直接沟通的渠道,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

E政府不是简单地将政府原有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或网络化,而是政府行政方式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必须与转变政府职能和机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2.《政府指导计划》答:《政府指导计划》(government.direct),是英国在1996年发布的关于以电子化方式提供服务的绿皮书。

这个计划书“被部长们认为是宣告了公共服务改革新阶段的到来”。

3.电子政务(中央财大2006年研)答:电子政务是指各级政府机构的政务处理电子化,包括内部核心政务电子化、信息公布与发布电子化、信息传递与交换电子化、公众服务电子化等。

电子政务实质上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的这个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信息:(1)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

(2)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务,除了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等。

(3)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财政管理)【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财政管理)【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第9章财政管理一、名词解释1.公共财政管理(中山大学2008年研)答:公共财政管理是指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

公共财政管理的内涵包括:①公共财政管理的主体是公共部门;②公共财政管理贯穿包括计划(预算)、资源取得、分配、监督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③公共财政管理是一项技术性的活动;④公共财政管理技术是多元的,各学科、领域发展起来的管理、分析技术都有可能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得到应用;⑤公共财政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履行。

2.政府预算(中山大学2008年研;中央财大2008年研)答:政府预算又称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经立法程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

它是立法控制财政的手段和政府会计的基础,也是处理其他财政问题的依据,因而是财务行政的关键和中心内容。

公共预算包括三种基本功能:控制、计划、管理;其目标是:总额控制、配置效率、运作效率和财政问责。

其内容包括:预算收支的种类、数量及收支性质和作用;各级政府处理财政收支问题时的关系;执行和实现收支计划的法定程序、具体措施和规章制度。

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是:编制预算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综合平衡,编制政府预算要注意当年预算收支的平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3.计划规划预算(planning-programming-budgeting,PPB)(北航2009年研)答:计划规划预算是指审视一国长期的政策目标与机会,以及国家当前所达成之目标与可运用之资源,利用一切分析工具,评估各种公共计划书的成本与效益,协助国家最高当局拟定最佳决策,以利于国家资源的合理分配的预算制度。

计划规划预算是一种目标的设计(Planning)、计划的拟定(Programming)与预算的筹编(Budgeting)三者结合为一的预算制度;即以设计为中心,以分析为手段,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

(完整版)公共管理导论_笔记_欧文.休斯

(完整版)公共管理导论_笔记_欧文.休斯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第一章:改革的时代1.1导言1、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原理:1)政府本身应按照等级制、官僚制的原则进行组织2)政府一旦介入到某一政策领域内,它就可以通过官僚制组织结构成为商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3)政治与行政能够相分离4)认为公共行政是行政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它需要一种终身制的、能够同样为任何政治领导人服务的职业官僚2、新公共管理具有以下一些主要观点1)注重管理而不是政策2)注重绩效评估和效率3)将公共官僚制组织划分为一些在用户付费的基础上相互协调的机构4)利用准市场化和签约包出工程的方式促进竞争5)削减成本6)具有一种特别重视产出目标、限期合同、金钱刺激和自主管理的管理风格3、企业型政府的十条原则(奥斯本、盖博勒)1)大多数企业型政府鼓励提供服务者之间的竞争2)他们授权各公民,将控制权从官僚制组织转移到社区中3)关注结果而不是投入4)以目标而不是规则和规定为导向5)把服务对象界定为顾客并赋予其选择权6)致力于赚钱而不仅仅是花钱7)实行分析,引入参与管理8)采用市场机制而不是官僚机制9)不仅重视提供公共服务,而且极力所有部门,为解决其社区文体付诸行动4、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企业型政府1.2行政与管理行政:服从指令和服务,注重的是过程、程序和符合规定管理:1)取得某些结果(有效率的)2)取得这些结果的管理者的个人责任1.3公共部门的研究公共管理:注重战略、外部环境的处理以及组织的广泛使命和目标1.4 变革的紧迫问题1、对公共部门的抨击:规模、范围和方法2、经济理论的变革1)公共选择理论:将微观经济学运用于政治与社会领域的经济思想的一个分支。

主要假设是以完全理性为基础,断定“最好的”结果应是市场力量的作用最大化,政府的作用则相应减少,允许竞争和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试着从研究官僚和政客的角度上探索政府带来的影响,并且假设这些人都是根据于自己的私利采取行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经济利益(如他们的个人福利)。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政府的角色)【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政府的角色)【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政府的角色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引言1.人们对政府角色的倾向(1)弱化政府角色的倾向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许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对其公共部门的角色进行了重新评估。

那些信奉自由市场模式乃是有活力的经济之基石的人,认为政府介入了自己不应该介入的领域,必须大幅度地缩减政府的规模,弱化政府的角色。

(2)强化政府角色的倾向在21世纪的前十年,重视政府的理念卷土重来。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世通和安然等企业的失败以及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政府治理再一次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案,政府的角色重新得到加强。

2.政府扮演的角色(1)法律框架制定者政府负责制定各种规定、税收、许可、基础设施、标准和就业条件等,这些都会影响私人市场中的决策。

(2)收入分配者公共部门是私营部门产品和服务的超级买家,政府要对社会中富人和穷人的收入进行再分配,以维护社会公平。

(3)公共产品提供者大部分人的生活都依赖于政府所提供的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健、环境、公共交通、法律和秩序、城镇规划和福利设施等。

这类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只能通过政府来提供。

二、公共部门的必要性1.公共部门的含义公共部门是指致力于提供服务(在某些情况下是商品)的部门,服务的规模和种类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意愿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政府部门的决策,在民主政体下,取决于公民的代表的决定。

2.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1)公共部门是公共、政治决策的产物,是市场过程作用的结果。

政府的普遍存在“可能反映出与消费者选择和分权化决策的前提相悖的政治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

(2)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既不是公共性质的也不是私营性质的,而是一种混合体”。

政府是以命令为基础的,它能强制人们服从,而市场则是以自愿为基础。

3.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关系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相互依赖。

私营部门依赖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和法律制度(最关键的是财产权的保护和法律的执行)。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变革的时代)【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变革的时代)【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变革的时代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引言1.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1)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西方国家相继陷入了滞胀困境,政府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随之爆发,为化解政府合法性危机、维护社会稳定,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对其政府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方式进行了改革。

从20世纪后期开始,公共行政开始向公共管理转变。

(2)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统治地位,并且受到人们的推崇,而如今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经受到人们的质疑。

在许多国家,公共部门的运作已经发生了剧烈的改变。

由于许多国家面临着严峻的金融和社会问题,因而改革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普遍需要良好的政府管理。

(3)采纳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意味着公共部门组织、管理和治理的新范式的出现。

在经历多年的改革之后,改革的焦点已经从狭隘的管理改革转向了领导、治理、协作与合产、网络、精细化的财政改革等。

2.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1)在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下,正式的官僚体系中完全不需要领导。

同时,传统的行政模式对于外部关注不足。

而公共管理要求社区以各种方式参与管理。

(2)公共行政官员强调遵守规则,执行他人(理论上是政治领导人)的指令,把过程和程序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仅仅对结果的产出间接地负责。

但是,公共管理者要为结果的实现承担个人责任。

(3)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具体可参见“行政与管理的区别”相关内容。

3.公共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公共管理以及各种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完全占统治地位。

其许多方面都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而且,早期那种对经济学偏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

公共管理作为一个仍在发展的领域,仍然处在不断的争论之中。

尽管公共管理新的形态还没有完全确立,但是传统的公共行政典范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且将不再回归。

二、行政与管理1.行政与管理的区别(1)从语义上看,行政是一种执行行为,即对各种事务进行管理,或者对执行、应用或行为进行指导或监督,词义上的本质在于进行服务、进行治理。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4章)】【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变革的时代章节精练详解一、名词解释1.行政答:行政是指一种执行行为,即“对各种事务进行管理”,或者“对执行、应用或处理进行指导或监督”。

休斯认为行政从本质上是指执行指令和服务。

2.管理(复旦大学2000年研)答:(1)管理是指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此定义包含着七重含义:①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不是盲目无计划的、本能的活动;②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③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④管理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⑤管理工作强调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确保组织的效率和效果;⑥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下开展工作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审时度势,根据环境的特点进行活动;⑦管理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实践活动。

(2)休斯认为管理包括两个方面:①实现结果;②管理者实现结果的个人责任。

3.行政管理(中山大学2005年研)答:行政管理是指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4.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中山大学2004年研)答:(1)公共管理是指社会公共组织以及其他组织为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2)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狭义的公共行政指政府对自身事务的管理,广义的公共行政指政府包括对自身事务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管理。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帕金森定律2.寻租3.精英4.瓦格纳定律5.企业家政府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行政管理学产生的背景。

2.简述行政效率和行政效能的关系。

3.简述我国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4.简述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平衡的基本内容。

5.简述公共管理伦理的实现条件?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运用新公共行政学理论论证和谐社会目标的合理性。

2.政府再造理论及对我国行政改革的训示。

四、分析题(25分)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检、卫生、农业、药监、商务等近10个部门,从事食品安生监督的工作人员达到百万之众。

以猪肉污染引起食物中毒的瘦肉精的管理为例,从生产到端上餐桌,需要经过七个环节(瘦肉精生产、饲料生产、饲料添加剂、生猪养殖、生猪收购、屠宰、销售),由六个部门(药监局、工商局、农业部、原经贸委、质检局、卫生部)交叉管理,执法监督体系尚未完全理顺,分段各自执法、重复执法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人将这种状况戏称为“六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

试运用有关行政学理论来分析,为什么“六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帕金森定律答:帕金森定律是指一系列分析导致组织机构臃肿低效形成原因的定律。

帕金森定律由英国学者诺斯科特·帕金森于1957年在《帕金森定律——组织病态之研究》一书中提出。

帕金森在组织机构活动中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组织机构所完成的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多少无关,管理层次的增加也与工作本身无关。

他认为,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是由一个规律性的动机所导致的,亦即“工作的增加只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作时可资利用的时间”。

这就是所谓的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包括十条定律:(1)冗员增加原理;(2)中间派决定;(3)“鸡毛蒜皮定律”;(4)无效率系数;(5)人事遴选庸才;(6)办公场所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成反比;(7)“鸡尾酒会公式”;(8)嫉妒症;(9)财不露白;(10)退休混乱。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4~6章)【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4~6章)【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新公共管理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引言1.公共行政模式的新变革20世纪八九十年代,针对传统行政模式的缺陷,一种新的管理主义方法在公共部门中崭露头角。

在改革的早期阶段,曾经出现激烈的变革。

改革的主要特点如下:(1)改革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管理目标的实现和管理者的个人责任上。

(2)改革的意图是摆脱传统的官僚体制,使组织、人事、任期和雇佣条件更加灵活。

(3)组织和人事目标设定明晰化,能够根据绩效指标衡量成效。

(4)项目的系统评估常态化,而且比过去更严格,以此检验政府计划的目标是否达成。

(5)政府职能要尽可能地面对市场的检验,区分政府作为服务的购买者与服务的提供者的角色,即“把划桨和掌舵”分开。

(6)人们试图通过民营化和市场检验、契约外包等其他方式减少政府职能,在某些情况下,变化的力度很大。

2.关于管理改革的争议(1)批评者的观点①管理主义简单粗暴地采用私人管理最糟糕的做法,而忽视了公共部门环境的本质差异。

②管理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传统公共服务的反动,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是有害的、不民主的,甚至其理论依据也值得怀疑。

③传统模式的有价值的地方,如较高的伦理标准、为国家服务、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程序、视公务员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而需要特殊的任期和条件等,由于轻率地采用一些新的未经检验的方法而被抛弃。

(2)本书所持观点①公共管理不同于公共行政,公共管理足以被称为“一种新的典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共行政的替代者是单一的(不加区分地称之为新公共管理),并且公共行政是一个在所有情况和所有国家都被排除的方案。

②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公共管理者要对结果负责。

一旦期望明晰,公共管理者将按照自己的看法行事,达成结果。

(3)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①公共管理已经成功地取代了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未来的公共部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必然会摆脱传统的公共行政。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责任)【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责任)【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第13章责任一、名词解释1.责任答:责任是指以他人或团体名义行动的人要向这个人或团体汇报工作,或者以某种方式对这个人或团体负责。

换言之,这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名义执行任务并向其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

只要存在等级关系或委托代理关系,就必须建立某种类型的责任机制,以确保被授权人最终按照授权人的愿望行事。

2.公共责任(北航2002年研)答:公共责任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向授权机关或上级机关负责,进而向人民负责的活动。

在我国,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是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国家行政机关通过直接向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进而间接地向人民或全社会负责。

通过行政组织系统,行政权力与公共责任被具体化为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形成层级节制的权责体系,从而保证行政权力的有效运用和公共责任的有效履行。

在行政行为中,根据公共责任和责任内容的不同,可以把公共责任分解为政治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行政职责。

3.行政组织与公共责任(中山大学2004年研)答:行政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通常是指为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即行政机关。

公共责任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向授权机关或上级机关负责,进而向人民负责的活动。

通过行政组织系统,行政权力与公共责任被具体化为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形成层级节制的权责体系,从而保证行政权力的有效运用和公共责任的有效履行。

4.公共伦理与公共责任(中山大学2004年研)答: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说,公共伦理的主题就是维持正义,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公共管理者在维持正义秩序时,将受到公共伦理的鼓励而积极努力,以期实现公众的利益;②公共管理者将以公共管理伦理为准则,其所掌握的权力的作为将被限制在公共伦理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第2章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一、名词解释1.传统行政理论(复旦大学2002、1996年研)答: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美国的威尔逊和泰勒的理论、德国韦伯的理论以及英国1854年《诺斯科特—特里威廉报告》,其中以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为核心。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特征是:行政部门处于政治领导人的正式控制下;建立在严格的官僚制等级模式基础之上;由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官员任职;只受公共利益的激励;不偏不倚地为任何执政党服务;不是制定政策,而是仅仅执行政治官员做出的决策。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在长期运作过程中也形成了官僚制弊端,如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公共部门无法应对新形势和公众的新需求,极大地损害政府公信力,导致政府的“信任赤字”、“合法性危机”。

2.彭德尔顿法(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彭德尔顿法》又称《文官法》,是美国于1883年通过的一部法律。

该法的通过受到了英国文官改革的推动,标志着美国公务员制度的诞生。

该法成立了一个由两党成员组成的文官委员会,其内容主要包括四点:①根据职位分类,为所有申请公职者举行竞争性考试;②根据职位分类,任命考试成绩最高者担任公职;③在正式任命前,插入一个有效的试用期;④在华盛顿的任命按照某些州和其他重要地区的人口比例进行分配。

3.官僚制(中山大学2005年研;复旦大学2003年研)答:官僚制是指一种理性化的管理组织结构,是执行决策者命令、经任命产生的官员所组成的大型组织。

它必须遵循一套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有明确的权威登记,权责自上而下传递。

“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的核心概念。

“官僚制”具有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特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

4.伍德罗·威尔逊(中山大学2005年研;北航2002年研)答: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著名学者,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后任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变革的时代)【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变革的时代)【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第1章变革的时代章节精练详解一、名词解释1.行政答:行政是指一种执行行为,即“对各种事务进行管理”,或者“对执行、应用或处理进行指导或监督”。

休斯认为行政从本质上是指执行指令和服务。

2.管理(复旦大学2000年研)答:(1)管理是指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此定义包含着七重含义:①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不是盲目无计划的、本能的活动;②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③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④管理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⑤管理工作强调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确保组织的效率和效果;⑥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下开展工作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审时度势,根据环境的特点进行活动;⑦管理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实践活动。

(2)休斯认为管理包括两个方面:①实现结果;②管理者实现结果的个人责任。

3.行政管理(中山大学2005年研)答:行政管理是指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4.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中山大学2004年研)答:(1)公共管理是指社会公共组织以及其他组织为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2)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章节题库
第12章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管理
一、名词解释
1.发展行政
答:发展行政是指把产生于前殖民国家的行政理论和程序运用到发展中国家,以促进它们经济的“现代化”,从而加速发展,最终与西方国家旗鼓相当。

发展行政存在的问题:①发展行政被认为是建立在专业取向、技术能力、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保持中立的官僚机器的基础之上的,其外在产出是优先进行制度建设以促成现代化。

但是第三世界所期望的这样一种美好的前景,却缺少进行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变革所必需的一系列条件。

②发展行政的原则是西方国家盛行的行政模式的原则,即正式的官僚制原则。

二、简答题
1.发展中国家的行政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答:发展中国家的行政模式存在问题主要有:
(1)传统的行政模式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特别的好处。

它在西方国家中所表现出的特点,特别是政治中立和为政清廉,并没有为第三世界国家所遵循。

(2)官僚制组织(维持传统官僚制的外在形式和制度)只是为特殊的精英、种族、宗教利益服务的,而且首先是为自己服务的。

发展中国家却很少否认官僚首先要照顾他们自己的利益。

而且官僚制模式的缺陷:
①官僚是非人格化的、中立的仲裁者,且不会卷入政治之中,也不会考虑自己的利益。

②公共行政本身容易受到腐败的影响,因为官员行使着大量的权力。

所有的政府都在寻
求建立防卫机制,以便阻止或处理行政机构中的腐败问题。

③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的行政模式之下是无法兴旺发达的,其失败多半是治理本身的失败。

发展中国家传统的行政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失败,他们开始尝试其他的形式。

(3)公务员的绩效很少通过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评估,也不存在明确的责任问题,因为根本没有人来对消极结果承担责任。

2.简要评价传统的行政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答:作为用市场替代官僚制的一部分,经济上的自由化可能往往“伴随着非常有限的政治自由化”。

通过市场体系带来的经济发展可能会促进民主参与。

民主参与还有赖于特定社会和公共管理改革的实施状况。

(1)最大限度地减少官僚制组织从社会结构的某些部分中退出所引起的不利因素和混乱。

(2)用市场机制代替官僚制组织以发挥公共管理的优势,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

(3)即使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私营部门和强大的市场,但这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能离开与行政管理体系间接相关的基础条件。

传统的官僚制模式不能很好地为发展中国家服务,但随着民营部门作用的增强而引起的管理主义变革,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向较为发达的国家转变。

3.行政心理对行政体制改革有什么作用?(北邮2008年研)
答:行政心理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心理基础,对改革的发生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心理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社会“感应器”。

人们的心理表现和变化,反映着社
会变动和行政实践的发展。

掌握和了解行政心理的变化趋势,有助于行政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行政心理是对行政改革的初始反映。

人们对行政实践发展的认识,对行政关系变动的感受,以及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反映,最初总是以感觉、情绪、愿望、态度等直接经验形式表现出来,从中可获得人们对改革的真实看法或期望。

行政心理还是对行政改革的动态反映,与行政改革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系统。

行政体制改革所引发的种种社会震动,又会不断地通过人们的心理迅速表现出来。

透视这些心理表现,对了解改革重点、难点,把握改革进程和力度,完善改革方案与措施,都是极为必要的。

(2)行政心理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心理承受力和支持力。

对改革的心理承受力与对改革的支持力呈正比关系,心理承受力越大,支持力就越强。

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对改革的心理承受,其本身就是对改革的有力支持。

行政心理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承受与支持,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效应:一种是积极效应,表现为对改革的较强心理承受,对改革的必要性有切身感受,主动适应改革带来的变动;另一种是消极效应,表现为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脆弱,对改革的必要性不理解,对改革的目标不相信,惧怕或担心改革将造成变动。

作为体制改革心理承受力和支持力的行政心理,其作用贯穿于行政体制改革的全过程。

如在决策阶段,决策者对可能出现的心理承受力、支持力作出预测、分析,以对改革方案加以完善。

又如在实行阶段,还须搜集现实的心理承受表现,并作全面的综合、分析,以调整、改变和控制改革的进行。

(3)行政心理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民心趋势。

在行政体制改革中,行政心理是民心的主要内容。

改革是否拥有民心,可从人民群众和行政工作者心理反映上得以判断。

改革的目标是否与民心趋向相一致,同样可从中得到验证。

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改革,本质上是与民心一致的,但这并非天然的、绝对的。

这种一致性,既需要改革者对民心的认识、顺应,也需要改革者对民心的引导,主动地、有意识地教育、团结人民群众,争取民心。

改革者对民心的主动相向,更需要全面、准确、及时地认识民众的行政心理。

三、论述题
1.论述发展中国家公共管理的传统模式。

答:发展中国家的公共部门具有遵循传统的官僚制公共行政模式的特点。

韦伯的官僚制与泰勒的科学管理,都成功地输出到了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并在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形成传统模式的基础。

(1)政府的角色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展中国家从独立中诞生,政府在经济与社会中扮演着一种最大化的角色。

①在这一时期,凯恩斯主义思想在西方国家占统治地位,大规模的、具有积极性的国家似乎提供了最有效的统治方式。

②苏联与中国在一定意义上的成功,以及它们发展经济的特殊模式,似乎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可替代的体制。

(2)官僚制模式
①殖民地政府运用官僚制方法进行管理,经常雇佣本地的公务员担任较低层次的职务。

独立之后,殖民地公务员通过刻板的资历原则获得晋升,不能胜任现在的新角色。

官僚制组织规模庞大,作用重要,但缺乏支持其有效运作的制度。

②干预主义政策受到独立后的各国政府的欢迎,并作为其巩固政治支持的方法。

扩大国家的经济角色可以为政府提供资源以奖励追随者。

③官僚制组织通常是技能和知识、尤其是专业和技术的惟一来源,因此这个问题会日益严重,即使有强大的政府和竞争性政党,它依然能统治一切。

④殖民政府的一个普遍性特征是它发展了官僚制,但同时又忽略了立法机关、党派、地
方议会以及其他能够实行控制和担负责任的团体。

⑤发展中国家的行政部门是真正的官僚制组织,是官僚控制的政府或官员控制的政府。

甚至可能还有一种“官僚制的生产模式”,官僚制通过国家对生产方式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所需要的组织。

⑥在发展中国家,官僚制组织拥有从农业、矿业到工业各个部门的技术知识的惟一所有权,是这些领域内专家的惟一雇主。

⑦在官僚制组织中,发展计划出现了高度集中化、技术化以及“自上而下”的变化趋势;专家在上层根据发展计划制定有关大众所需的决策。

⑧官僚制的特征反映出这样一个概念:由一个基于功绩制而被聘用的特殊群体制定合理的、有效的工作方法。

这种制度,必定要产生让政治官员感到难以驾驭的组织。

(3)公共企业
①发展中国家独立后,政府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角色
提供基础设施,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这些通常都是通过公共企业机制实现的。

发展中国家运用公共企业的程度比较高。

②对公共企业日益广泛的应用有其充分的理由
资本和资本市场的长期短缺,使得私人所有制意味着外资所有制。

没有私营部门愿意为国家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国家必须通过公共部门来进行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③对公共企业的多数信任都是错位的,而结果也并非人们所希望的那样
很多公共企业并没有成为国家发展的代言人,而仅仅服务于它们的管理者和劳动者的利益。

④发展中国家的公共企业的特点
a.低盈利、低投资回报率和缺乏战略;
b.管理人员缺乏培训和指导;
c.组织结构效率低下并且人浮于事;
d.财务控制系统不良,政府督管乏力;
e.政治干预;
f.国有企业受到私人、官僚、风险合伙人的“机会主义的滥用”。

(4)发展行政
①发展行政的内涵
发展行政是指把产生于前殖民国家的行政理论和程序运用到发展中国家,以促进它们经济的“现代化”,从而加速发展,最终与西方国家旗鼓相当。

②发展行政存在的问题
a.发展行政被认为是建立在专业取向、技术能力、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保持中立的官僚机器的基础之上的,其外在产出是优先进行制度建设以促成现代化。

b.发展行政的原则是西方国家盛行的行政模式的原则,即正式的官僚制原则。

c.在试图创造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时,会遇到认识上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行政中存在着现实性的问题。

2.论述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管理改革。

答:发展中国家对公共部门及其管理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变,原因在于它们的经济观点发生了变化。

(1)政府角色
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最好的政府就是最小的政府”这一观点变得日益风行。

许多国家认识到有必要进一步界定政府角色,从而远离中央计划,允许经济的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