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中冷器

合集下载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空-空中冷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以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的汽车所装用的空-空中冷器总成(以下简称“中冷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3190—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4—1998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GB/T 3614—1999 铝合金箔GB/T 3880—1997 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 4437.1—2000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一部分:无缝园管YS/T 69—1993 钎接用铝合金板材Q/XX B102 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3 技术要求3.1 中冷器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制造。

3.2 材料要求中冷器所用的相应材料,应分别满足GB 3880、YS/T 69、GB 4437.1、GB 3614、GB 3194、GB 3190的要求。

3.3 外观表面质量及尺寸3.3.1 铝合金板材的表面质量a) 板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裂边、腐蚀、穿通气孔、硝盐痕,不允许有扩散斑点;b) 板材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压划痕等缺陷,但缺陷深度不得超过板材厚度的允许偏差,并应保证最小厚度。

3.3.2 钎接用铝合金板材的表面质量a) 板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腐蚀、穿通气孔;b) 板材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压划痕。

3.3.3 铝合金管的表面质量a) 管材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裂纹;b) 管材表面的缺陷深度不得超过管材内、外径的允许偏差范围,并应保证管材的最小尺寸。

【汽车行业类】汽车中冷器的作用

【汽车行业类】汽车中冷器的作用

(汽车行业)汽车中冷器的作用汽车中冷器的作用中冷器的作用是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壹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按照冷却介质的不同,常见的中冷器能够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2种。

(1)风冷式利用外界空气对通过中冷器的空气进行冷却。

优点是整个冷却系统的组成部件少,结构比水冷式中冷器相对简单。

缺点是冷却效率比水冷式中冷器低,壹般需要较长的连接管路,空气通过阻力较大。

风冷式中冷器因其结构简单和制造成本低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部分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的都是风冷式中冷器,例如华泰特拉卡TCI越野车和壹汽-大众宝来1.8T轿车搭载的发动机都使用了风冷式中冷器。

(2)水冷式利用循环冷却水对通过中冷器的空气进行冷却。

优点是冷却效率较高,而且安装位置比较灵活,无需使用很长的连接管路,使得整个进气管路更加顺畅。

缺点是需要1个和发动机冷却系统相对独立的循环水系统和之配合,因此整个系统的组成部件较多,制造成本较高,而且结构复杂。

水冷式中冷器的应用比较少,壹般用在发动机中置或后置的车辆上,以及大排量发动机上,例如奔驰S400CDI轿车和奥迪A8TDI轿车搭载的发动机都使用了水冷式中冷器。

中冷器是用来冷却经增压器出来的增压空气的,空气在经过增压器后,压力增加,温度升高,通过中冷器冷却可降低增压空气温度,从而提高空气密度,提高充气效率,以达到提升柴油机功率和降低排放的目的。

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壹部分。

当空气被高比例压缩后会产很高的生热量,从而使空气膨胀密度降低,而同时也会使发动机温度过高造成损坏。

为了得到更高的容积效率,需要在注入汽缸之前对高温空气进行冷却。

这就需要加装壹个散热器,原理类似于水箱散热器,将高温高压空气分散到许多细小的管道里,而管道外有常温空气高速流过,从而达到降温目的(能够将气体温度从150摄氏度降到50摄氏度左右)。

由于这个散热器位于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之间,所以又称作中央冷却器,简称中冷器。

发动机直接排出的废气温度通常高达8、9百度,会造成涡轮本体、进气温度升高,加之压缩空气时做功,增压压缩进气缸的气体就有可能过热而造成汽油预燃而发生爆震,影响动力输出;同时,高温也是引擎的隐形杀手。

中冷器的工作原理

中冷器的工作原理

中冷器的工作原理
中冷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器,它的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利用传热原理将高温流体中的热量转移给冷却剂,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中冷器内部通常由许多薄壁管组成,这些薄壁管通过与冷却剂接触,实现热量的传递。

当高温流体进入中冷器时,其热量会传递给冷却剂。

热量传递的方式可以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传递。

在中冷器中,高温流体的热量会通过壁管传导给冷却剂。

由于壁管通常是由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因此能够有效地传导热量。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介质的流动而传递。

在中冷器中,冷却剂通常是以液体或气体的形式存在,在与高温流体接触的过程中,会发生对流传热,将高温流体的热量带走。

辐射是指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在中冷器中,由于高温流体与冷却剂之间存在温差,会产生热辐射。

这种辐射会通过空间传递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传热方式,中冷器能够将高温流体的热量迅速降低,并将其转移给冷却剂。

而冷却剂则会带走大部分的热量,使高温流体得以冷却。

这样就实现了中冷器的主要功能,即降温。

汽车用中冷器(1)

汽车用中冷器(1)

汽车用中冷器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说,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

无论是机械增压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在增压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之间安装中冷器。

下面以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例,对中冷器进行简要介绍。

中冷器的作用中冷器的作用是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那么为什么要降低进气温度呢?(1)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温度非常高,通过增压器的热传导会提高进气的温度。

而且,空气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密度会升高,这必然也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充气效率,就要降低进气温度。

有数据表明,在相同的空燃比条件下,增压空气的温度每下降10 ℃,发动机功率就能提高3%~5%。

(2)如果未经冷却的增压空气进入燃烧室,除了会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外,还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燃烧温度过高,造成爆震等故障,而且会增加发动机废气中的NOx的含量,造成空气污染。

为了解决增压后的空气升温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装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

中冷器的分类中冷器一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按照冷却介质的不同,常见的中冷器可以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

(1)风冷式(图1) 利用外界空气对通过中冷器的空气进行冷却。

优点是整个冷却系统的组成部件少,结构比水冷式中冷器相对简单。

缺点是冷却效率比水冷式中冷器低,一般需要较长的连接管路,空气通过阻力较大。

图2 散热芯体图1 风冷式中冷器风冷式中冷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散热芯体和两端的气室,散热芯体(图2)主要由流通管和散热片(图3)组成。

流通管的功能是分割压缩空气并为压缩空气提供一个流通管路,两端与气室相连,因此压缩空气不会出现泄漏的问题。

流通管的形状常见的有长方形、椭圆形以及长锥形3种。

由于流通管的形状不同,中冷器对压缩空气的阻力和冷却效率也不同。

许多中冷器为了提高冷却效率,会在流通管内壁上设置凸起,以增加压缩空气与流通管内壁的接触面积,但是这样会产生较大的气流阻力。

散热片位于上下两层流通管之间,并紧密地与流通管靠在一起,其功能是为流经流通管的压缩空气散热。

汽车中冷器工作原理

汽车中冷器工作原理

汽车中冷器工作原理
汽车中冷器是一种用于调节车内温度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热泵效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汽车中冷器的工作原理。

汽车中冷器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首先,压缩机是汽车中冷器的核心部件。

它通过电动机驱动,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并通过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从而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气体与冷却风或循环水接触,散发出大量的热量。

这样,制冷剂气体温度和压力就会降低,逐渐转化为高压液体。

然后,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高压液体制冷剂迅速减压,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和蒸发气体。

制冷剂液体吸收车内空气中的热量,逐渐蒸发转化为蒸发气体,从而使车内温度下降。

最后,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汽被压缩机再次吸入,循环往复,从而实现整个制冷循环。

总结来说,汽车中冷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将其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转变为高压液体,然后经过膨胀阀降压成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吸
收车内热量并转化为蒸发气体。

最后制冷剂蒸汽再被压缩机吸入,循环反复,实现车内温度的调节。

qct 828-2010 汽车水冷中冷器标准

qct 828-2010 汽车水冷中冷器标准

QCT 828-2010是汽车行业的一项标准,全称为《汽车水冷中冷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汽车水冷中冷器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旨在确保汽车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下面是对该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背景与意义汽车水冷中冷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发动机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再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

水冷中冷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对于保证汽车水冷中冷器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1. 性能要求QCT 828-2010标准对汽车水冷中冷器的性能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热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足够的传热能力,确保发动机的热量能够被及时传递给冷却液。

(2)阻力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较低的阻力,以减小冷却液流经水冷中冷器时的压力损失。

(3)耐腐蚀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承受冷却液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侵蚀。

(4)密封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防止冷却液漏出。

(5)结构与外观:水冷中冷器应具有合理的结构和外观,方便安装和维护。

2. 试验方法为了验证水冷中冷器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QCT 828-2010标准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具体试验项目包括:传热性能试验、阻力性能试验、耐腐蚀性能试验、密封性能试验以及外观质量检查等。

这些试验方法旨在全面评估水冷中冷器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三、应用与影响QCT 828-2010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汽车水冷中冷器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该标准的规定,汽车制造商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水冷中冷器的性能要求,从而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此外,该标准也为客户在选择汽车水冷中冷器时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2024年汽车中冷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汽车中冷器市场发展现状

汽车中冷器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汽车中冷器是一种关键的汽车散热部件,能够降低发动机温度并提高燃烧效率。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中冷器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介绍汽车中冷器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厂商和产品。

汽车中冷器市场规模随着汽车销量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汽车中冷器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最近几年汽车中冷器市场每年的增长率达到了10%以上。

目前,全球汽车中冷器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X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还会持续增长。

汽车中冷器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升级:随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中冷器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新一代的汽车中冷器采用了更先进的材料和设计,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和更小的尺寸,能够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烧效率。

2.节能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汽车中冷器市场逐渐向着低排放和高效能的方向发展。

节能环保型的汽车中冷器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废气排放和碳排放,并提高燃料利用率,受到越来越多车企和消费者的青睐。

3.智能化: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汽车中冷器市场也开始出现智能化的产品。

智能化汽车中冷器能够根据车辆工况和环境温度自动调节散热效果,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够通过与其他车辆系统的联动,实现更高的整车性能。

主要厂商和产品1.公司A:公司A是全球领先的汽车中冷器制造商,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优势。

该公司生产的汽车中冷器具有优良的散热性能和可靠的品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品牌。

2.公司B:公司B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型汽车中冷器的研发和制造的企业。

该公司的产品采用独特的材料和设计,具有更高的散热效果和更低的碳排放,受到越来越多环保型车企的青睐。

3.公司C:公司C是一家致力于智能化汽车中冷器研究的企业。

该公司的产品采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智能调节和联动控制,提高整车性能和驾驶体验。

结论汽车中冷器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中冷器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冷器冷凝水过多的原因

中冷器冷凝水过多的原因

中冷器冷凝水过多的原因1. 中冷器的基本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冷器。

它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冰凉的饮料机,而是一个在汽车、空调等设备中用来降低气体温度的家伙。

想象一下,热气腾腾的空气一进来,咻的一声就被“冻”住了,冷凝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

不过,有时候这个冷凝水的量可就多得惊人了,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像下雨天一样,没一会儿地面就湿透了,让人心里嘀咕:“这是下了多少水啊?”2. 冷凝水过多的原因2.1 温度过高首先,我们得聊聊温度。

如果中冷器的进气温度太高,像夏天晒了一天的西瓜,那冷凝水就会如洪水般涌来。

你知道的,热空气里水分多,冷却后自然就变成水珠滴滴答答。

就好比你在厨房里煮水,锅盖一盖,里面的蒸汽可就开始大闹天宫,弄得一片湿漉漉的。

这时候,如果你不小心,真是会让整个系统“淋一场雨”啊!2.2 湿度过大再来,湿度问题。

你可别小看这个,空气中的水分子就像小偷一样,潜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一旦中冷器开工,它们就会化身为湿气,瞬间与冷却气体相遇,啪的一声,冷凝水就“掉”下来了。

如果环境湿度高,真的是“来者不拒”,就像一个热情的招待员,把所有的水分都请进来,结果就是你看到的满地水洼。

3. 系统设计不当3.1 管道问题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管道设计。

如果管道太窄,或者走得不够顺畅,那水分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堵车的小车,慢慢往后退,结果造成积水。

而且啊,管道一旦有漏点,冷凝水可就会悄悄溜走,留下一地的水痕,让你抓狂。

这可真是让人头疼,谁喜欢每天都要“打扫战场”呢?3.2 维护不足最后,维护也是大问题。

如果中冷器从来没有清洗过,那里面可就成了水的温床,污垢和杂质让冷凝水更容易聚集。

就像你家里那个永远不动的角落,灰尘堆得跟小山似的,让人一看就无奈。

别忘了,定期检查和清洗不仅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还能减少冷凝水的产生,何乐而不为呢?4. 如何解决问题现在说到解决方案,首先,监控温度和湿度。

可以考虑加装一些测量仪器,这样一来就能及时发现问题,绝对是“防患于未然”的好办法。

重型汽车中冷器开裂问题研究

重型汽车中冷器开裂问题研究

重型汽车中冷器开裂问题研究摘要:分析了重型车辆中冷器频繁开裂和高故障率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方法是在拆卸后对故障部件进行采样,分析中冷器开裂的原因,利用CFD仿真,并通过台架对比试验证明该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冷器;开裂;除水前言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可以增加发动机功率和扭矩。

但是,由于废气的导热性和增压器的压缩功率,压缩机出口处压缩空气温度上升,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导致发动机功率和经济性下降。

中冷器的作用是降低增压器压缩空气温度,可以提高空气密度,增加发动机功率输出。

从中可以看出,中冷器是保证发动机可靠高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冷器散热器管泄漏时,发动机增压空气输入不足,严重影响发动机的输出和功率输出。

1故障描述据市场反馈,进入冬季后,西北地区中冷器多次破裂,造成用户车辆使用问题。

要解决此问题,请对故障后返回的部件执行以下分析。

调研,视觉控制。

检查故障部件,发现中冷器的故障模式是中冷器底部1-4根散热器管的延长,伴随裂纹和漏风,中冷器的其他外观没有明显损坏。

第二,拆卸控制。

中间冷藏室和散热器管被切断,检查后,内翼和散热器管牢固地固定在未延伸散热器管内,内翼牢固地固定在延伸管内,但所有内翼均断裂。

检查中冷器的空气室内部,并在空气室表面发现水位痕迹。

水位不同于空气室底部,最高水位接近第四散热器管。

2原因分析调研,积水结冰。

通过对故障部件的分析,可以根据散热器内部机翼断裂和空气室痕迹的检查判断中冷器散热器软管的故障过程:水积聚在中冷器,低温环境下冷却,体积膨胀反复冻结后散热器管内的翼逐渐断裂,在过压压力作用下散热器管开裂失效。

在困难的条件下,冰的膨胀也可能直接导致散热器管破裂。

第二,缺陷重现。

为了验证上述判断,在实验室环境中再现了故障模式。

切断中冷器,用水充入室内,直至底部两行散热器软管的深度,然后放入低温箱内冷冻,放入培养箱内解冻。

因此,在第三个周期,中冷器底部的冷却液管严重膨胀,在第五个周期,冷却液管破裂。

中冷却器的作用

中冷却器的作用

中冷却器的作用中冷却器是一种用于降低发动机温度的装置,它在汽车、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冷却器的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冷却器的作用。

一、中冷却器的原理中冷却器是通过将发动机进气过程中的高温空气冷却,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

中冷却器的原理基于热力学定律,利用冷却剂与热空气之间的热传导作用,将热量从空气中吸收并传递给冷却剂,使空气温度降低。

二、中冷却器的工作方式中冷却器通常由散热器、管道和风扇等组成。

当发动机工作时,高温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中冷却器,通过管道流动,与冷却剂进行热交换,使空气的温度降低。

而冷却剂则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并通过散热器散发热量。

最后,冷却剂再次被冷却,循环使用。

三、中冷却器在汽车中的应用在汽车中,中冷却器被广泛应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

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增加进气压力,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然而,涡轮增压也会导致进气温度升高,降低发动机的效率。

中冷却器的作用就是通过冷却进气空气,减少进气温度,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四、中冷却器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除了汽车之外,中冷却器还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例如,工业压缩机、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等都需要中冷却器来降低进气温度,提高设备的效率和性能。

在这些设备中,中冷却器的作用同样是通过冷却进气空气,减少进气温度,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五、中冷却器的优势和注意事项中冷却器相比于其他冷却装置,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中冷却器能够减少发动机或设备的热负荷,提高热效率。

其次,中冷却器可以减少进气温度对发动机或设备的损害,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中冷却器还能降低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然而,使用中冷却器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中冷却器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其次,中冷却器的选用和安装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发动机或设备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布置。

最后,中冷却器的使用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汽车小知识介绍 增压发动机中冷器的作用

汽车小知识介绍 增压发动机中冷器的作用

汽车小知识介绍增压发动机中冷器的作用现在很多车的发动机都带着醒目的“T”字,T字证明了它是一款增压发动机。

我们都知道,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发动机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涡轮装置,在运转中,涡轮自身运行产生出的过剩能量必须合理传导出去,这就需要一个装置与之“能量中和”,这就是中冷器。

中冷器会增加空气阻力,使增压空气的压力下降,导致增压效果减少,发动机响应变慢,不过这种效应相比起中冷器对发动机提升功率的作用来说,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空冷还是水冷?要将空气冷却,无非就是两种方法。

一种是通过车辆行驶的时候迎面撞进的冷风进行降温,另一种就是使用水冷。

前者的原理和我们家用的冰箱、空调的散热器是一样的,就是让空气通过一根根管道,增加管道和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然后通过周围的空气将其降温。

放在发动机上方的空气冷却的中冷器。

水冷则是刚好和风冷相反。

就是将一个冷却器放进进气管道里,让增压后的热空气流过。

而冷却器里则有冷却水不断地流动,从而带走增压空气热量。

实线表示空气的流动虚线表示冷却水的流动首先接着之前的话题,当空气经过增压器被压缩后,温度会升高,这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原理。

增压后的气体温度大概会升高多少呢?这个要视乎增压器的工作情况而定,转速越高,增压压力越大,温度上升就越大,一般而言能够上升40-60度左右,加上空气本来的温度,增压后的气体已经很烫了。

高温气体对发动机的影响主要在两点:一是空气体积大了,相当于发动机吸进的空气又变少了;而第二点更为重要,高温空气对于发动机燃烧特别不利,功率会减少、排放会变坏。

在相同的燃烧条件下,增压空气的温度每上升10℃,发动机功率就会下降大约3%~5%。

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了,好不容易增加的功率会被空气温度过高而抵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把增压后的空气再度冷却再送进发动机。

而承担这一重任的部件就是中冷器。

中冷器听上去很酷,其实原理和结构跟我们家用冰箱和空调的散热器没什么区别。

副作用:发动机响应速度变慢涡轮迟滞变得严重为什么要中冷器一般来说,中冷器越大,其内部的气流损失越小而且冷却效率也越高,而气流停留在中冷器内部的时间越长,冷却效果就越好。

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

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

AUTO PARTS | 汽车零部件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张冰 李承国 王超山东厚丰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摘 要: 汽车发动机需要冷却系统散热来保持其在正常的工作温度,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散热性能的水平直接影响发动机燃烧充分性,决定了燃油消耗排放指数和,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散热器和中冷器散热性能平衡至关重要。

如何模拟汽车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对散热器和中冷器进行准确的性能测试是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散热器和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结构、原理和测试方法的研究介绍,形成了散热器与中冷器独立和组合测试的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案,测试结果在行业台架测试现有水平下最接近于整车状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关键词:散热器 中冷器 性能 系统1 引言1.1 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换热原理汽车散热器换热途径为: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发动机缸套传递给缸套里面的防冻液,高温防冻液通过冷却系统水泵和管路循环传递给散热器,散热器把防冻液的热量通过芯体传递给空气,换热处于热平衡状态,通过热平衡保持发动机在需求的温度下持续工作。

汽车中冷器换热途径为:通过增压器增压后的高温压缩空气通过冷却系统管路循环传递给中冷器,中冷器把高温压缩空气的热量通过芯体传递给空气,换热处于热平衡状态,保持发动机在需求的温度下持续工作。

1.2 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行业散热性能测试背景当前涉及汽车散热器、中冷器的国家级标准有:《汽车、拖拉机散热器风筒试验方法《JB/T 2293-1978》》(第一机械工业部部标准)、《中冷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部标准-装甲车辆柴油机中冷器规范《WJ 2429-1997》》。

两标准中关于散热器、中冷器的性能试验是独立完成的。

目前国标中还没出现将散热器、中冷器组合试验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散热器、中冷器等汽车零部件组成的冷却模块组合试验是急需突破和研究的方向。

专利号CN 104458280 A提出了一种关于汽车散热器、中冷器等冷却模块组合试验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专利中包含一台水平轴连续吸气式风洞实验装置,风洞由两个锥形筒对接后焊接而成,两个锥形筒大小相同,外形是两端小中间大的锥形体,实验中模拟装车状态在风洞过渡段自左至右依次是散热器、中冷器组成的冷却模块;散热器单体装配有进、出水管,尽可能的保留实际装车状态;中冷器单体装配有进、出气管,亦尽可能的保留实际装车状态;进、出水管和进、出气管处安置温度、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Car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Performance Test System and MethodZhang Bing,Li Chengguo,Wang ChaoAbstract: A utomobile engines need cooling system heat to keep it at normal operating temperature. The level of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of automobile radiators and intercoolers directly affects the adequacy of engine combustion, determines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index, and seriously affect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ngine. Therefor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heat dissipation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ntercooler is very important. How to simulate the actual working state of automobile engine to carry out accurate performance test of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of automobile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and test method of the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performance test system, this paper has formed a test system and test plan for the independent and combined test of the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The test results are tested on the industry bench. The level is closest to the state of the whole vehicle, and it is at the leading level in the industry.Key words: r adiator, intercooler, performance, system实验进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空-空中冷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以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的汽车所装用的空-空中冷器总成(以下简称“中冷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4—1998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GB/T 3614—1999铝合金箔GB/T XXX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 4437.1—2000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一部分:无缝园管YS/T 69—1993钎接用铝合金板材Q/XX B102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3技术要求3.1中冷器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制造。

3.2材料要求中冷器所用的相应材料,应分别满足GB 3880、YS/T 69、GB 4437.1、GB 3614、GB 3194、GB 3190的要求。

3.3外观表面质量及尺寸3.3.1铝合金板材的表面质量a)板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裂边、腐蚀、穿通气孔、硝盐痕,不允许有扩散斑点;b)板材表面答应有轻微的压划痕等缺陷,但缺陷深度不得跨越板材厚度的答应偏差,并应保证最小厚度。

13.3.2钎接用铝合金板材的表面质量a)板材表面不答应有裂纹、腐蚀、穿通气孔;b)板材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压划痕。

3.3.3铝合金管的表面质量a)管材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裂纹;b)管材表面的缺陷深度不得超过管材内、外径的允许偏差范围,并应保证管材的最小尺寸。

汽车空空中冷器的设计

汽车空空中冷器的设计

汽车空空中冷器的设计李锐;罗宏锦;莫梦婷【摘要】随着匹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越来越多,为了降低涡轮增压后进气温度高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冷器成为基本配置,主要介绍了常用空空中冷器开发过程中的一些设计要点,推出了一种中冷器性能计算方法.【期刊名称】《装备制造技术》【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5页(P72-75,84)【关键词】涡轮增压;中冷器;设计;换热【作者】李锐;罗宏锦;莫梦婷【作者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007;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007;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4.135汽车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是通过发动机排气驱动的,发动机排温接近八九百度,热传递到增压器侧,进气温度随之升高,且增压器压缩空气,也会导致进气温度升高。

进气温度过高会导致发动机爆震,从而产生增压效果降低、发动机寿命短等负面影响,因此增加中冷器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非常必要。

1 中冷器分类中冷器按冷却介质分为水冷中冷器和空空中冷器[1]。

水冷中冷器通常集成在进气歧管上,利用散热器的冷却液对歧管内气体进行冷却,热效率低,冷却后的温度很难满足发动机要求,但响应时间快。

空空中冷器通常与散热器一起布置在整车前端,利用车子运行时的气流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热效率较高,但由于中冷管路的容积延缓了响应时间。

目前车用中冷器多采用空空式中冷器,原理图见图1。

图1 增压发动机空空中冷器原理图2 中冷器常见布置型式汽车增压发动机空空中冷器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布置型式。

2.1 前置式前置式中冷器一般横置在前蒙皮内侧,位于散热器冷凝器之前偏下位置。

这种布置方式因其位于车体最前端,利用整车迎面风进行散热,冷却性能好、维修也方便。

2.2 集成式集成式中冷器布置在冷凝器与散热器之间,三器集成一体。

该布置迎风面积大,冷却性能较好。

但增加了系统冷侧的风阻,需额外加大散热器或风扇功率,且中冷器压降较大。

中冷器的作用

中冷器的作用

中冷器的作用中冷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交换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空调系统、汽车发动机、制冷设备等。

它的作用是通过将高温流体冷却,以实现热能的传递和控制。

本文将探讨中冷器的作用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中冷器在空调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空调系统中,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并提高其温度,然后通过中冷器将制冷剂的温度降低至合适的水平。

中冷器使得制冷剂在进入蒸发器之前能够达到更低的温度,从而提高了空调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此外,中冷器还可以减少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中冷器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在汽车发动机中,高温的燃烧产生的热量需要及时散发出去,以保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中冷器通过将发动机冷却剂与进气冷却剂进行热交换,有效地降低了进气温度,提高了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

此外,中冷器还可以减少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产生的热损失,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此外,中冷器还广泛应用于制冷设备中。

制冷设备是指对物体进行冷却或降温的装置,如冰箱、冷柜等。

中冷器在制冷设备中的作用是通过将制冷剂与冷却目标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冷藏室或冷冻室的温度。

中冷器能够快速降低制冷设备内部的温度,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同时,中冷器还可以减少制冷设备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除了以上几个领域,中冷器还在许多其他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冷器用于冷却航空发动机和液体助推火箭的燃烧室,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推力。

在工业生产中,中冷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艺过程中的热能传递和控制。

此外,中冷器还可以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高压电网电力传输系统等领域。

总之,中冷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交换装置,其作用是通过将高温流体冷却,以实现热能的传递和控制。

它在空调系统、汽车发动机、制冷设备以及其他多个领域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冷器的应用使得各种设备的效率得到提高,能耗得到降低,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便利和舒适的环境。

中冷器技术简介

中冷器技术简介

冷 空 气

把 热
中冷器的作用
增加比功率,提高发动机马力。冷却增压后被提高的进气温度,增高单 位体积的氧气含量,提高空燃比,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从而达到提高发 动机功率的目的。据大量资料,在给定的压力下,增压空气温度每下降 10℃,发动机功率约提高3%~5%;或者在相同的功率下,燃料消耗减少 1.5%,,可使最高燃烧温度和整个循环的平均温度下降3℃
I
Ou
n
t
热交换理论应用分析
分析: 1、这两个等式适用于所有稳定状态的热传递。 2、在两种流体间存在较大的温差时(或称为驱动力),热传导效果就好,在 等式 1:Q = K×A×DTlm中体现要有大的DTlm。 3、中冷器的出口温度和外部气体温度的差值被称为近似值。为了得到一个小 的近似值,就不得不加大中冷器的散热面积或改变中冷器结构来提高的传热 系数。 3、25--30度的近似值比较好。对于工业用热交换器,通过无限制地增大中冷 器来提高热交换能力从成本上考虑变得不经济。 4、可以通过增大散热面积来获得更多的传热量。增大散热面积可以通过加大 散热带密度或增大中冷器体积来达到。增加散热带的密度,可以增大中冷器 的散热面积,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冷风通过中冷器芯子的阻力会因此变 大,导致通过中冷器芯子的冷风流量会降低,这又是不利的一面。看第二个 方程式Q = m * Cp * DT, 当散热带密度增大时,空气流量“m”就会降低,为 了达到一定量的Q,你就必须有一个较大的DT,意味着你要使冷空气的温度升 高的更多。那样的话,就会导致等式1里面的DT1m减小,从而降低了总的热传 递效果。因此必须找一个最适合的平衡点:开始时,在冷却管上加散热带, 散热量不断上升,因为中冷器增加了散热面积增加了,不断的增加散热带峰 数,直到由于冷风流量减少而导致中冷器散热量开始减少。到达平衡点后, 如果你还要增大中冷器散热能力,那就必须通过增加中冷器的体积来增大中 冷器散热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中冷器的选用
中冷器的作用
中冷器的作用是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那么为什么要降低进气温度呢?
(1)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温度非常高,通过增压器的热传导会提高进气的温度。

而且,空气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密度会升高,这必然也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充气效率,就要降低进气温度。

有数据表明,在相同的空燃比条件下,增压空气的温度每下降10℃,发动机功率就能提高3%~5%。

(2)如果未经冷却的增压空气进入燃烧室,除了会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外,还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燃烧温度过高,造成爆震等故障,而且会增加发动机废气中的NOx的含量,造成空气污染。

为了解决增压后的空气升温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装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

中冷器的分类
中冷器一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按照冷却介质的不同,常见的中冷器可以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2种。

图1 风冷式中冷器
(1)风冷式(图1)利用外界空气对通过中冷器的空气进行冷却。

优点是整个冷却系统的组成部件少,结构比水冷式中冷器相对简单。

缺点是冷却效率比水冷式中冷器低,一般需要较长的连接管路,空气通过阻力较大。

图2 散热芯体
风冷式中冷器主要由2部分组成,即散热芯体和两端的气室,散热芯体(图2)主要由流通管和散热片(图3)组成。

图3 流通管和散热片
流通管的功能是分割压缩空气并为压缩空气提供1个流通管路,两端与气室相连,因此压缩空气不会出现泄漏的问题。

流通管的形状常见的有长方形、椭圆形以及长锥形3种。

由于流通管的形状不同,中冷器对压缩空气的阻力和冷却效率也不同。

许多中冷器为了提高冷却效率,会在流通管内壁上设置凸起,以增加压缩空气与流通管内壁的接触面积,但是这样会产生较大的气流阻力。

散热片位于上下两层流通管之间,并紧密地与流通管靠在一起,其功能是为流经流通管的压缩空气散热。

当外界较低温度的空气流经散热片时,就能将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冷却压缩空气的目的。

多个流通管和散热片组合在一起,并多层重叠,就构成了中冷器的散热芯体。

另外,为了使来自增压器的压缩空气,在进入中冷器的芯体之前有缓冲和蓄压的空间,且在流出芯体之后能提高空气流速,通常在芯体的两侧安装有气室。

气室的外形与漏斗相似,其端部还会设置圆形进出口,以方便连接进气管路。

风冷式中冷器因其结构简单和制造成本低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部分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的都是风冷式中冷器,例如华泰特拉卡TCI越野车和一汽-大众宝来1.8T轿车搭载的发动机都使用了风冷式中冷器。

(2)水冷式中冷器(图4)利用循环冷却水对通过中冷器的空气进行冷却。

优点是冷却效率较高,而且安装位置比较灵活,无需使用很长的连接管路,使得整个进气管路更加顺畅。

缺点是需要1个与发动机冷却系统相对独立的循环水系统与之配合,因此整个系统的组成部件较多,制造成本较高,而且结构复杂。

图4 水冷式中冷器
水冷式中冷器主要由2个部分组成,即散热芯体和中冷器壳体,散热芯体主要由流通管和散热片组成。

与风冷式中冷器不同的是,水冷式中冷器的散热芯体完全包裹在中冷器壳体的内部,中冷器壳体上连接有循环水管,冷却水在水泵的作用下不断循环,将流通管内的压缩空气冷却。

冷却液将压缩空气冷却后温度会升高,因此需要1个独立的散热器 图5)为冷却水降温。

水冷式中冷器的应用比较少,一般用在发动机中置或后置的车辆上,以及大排量发动机上,例如奔驰S400CDI轿车和奥迪A8TDI轿车搭载的发动机都使用了水冷式中冷
器。

图5 独立散热器
中冷器的选择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当中冷器因为碰撞等原因损坏需要更换时,只要更换与原车相同的配件即可。

但是对于希望将原装涡轮增压系统进行改装以提升发动机动力的用户来说,中冷器的选择和安装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下面以风冷式中冷器为例,简要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1)一般来说,中冷器可以分为原厂交换型和大容量改装型。

原厂交换型中冷器的规格和原厂中冷器相差不大,差异只在于内部流通管和散热片的结构不同,适合原厂未改装的车辆或改装幅度不大的情况。

对于大容量改装型中冷器,除了加大散热面积,还要兼顾进气的压力损失情况,但是一般需要重新匹配连接管路和紧固套件。

(2)在了解了中冷器的结构之后,我们应该清楚,中冷器是利用众多的流通管来分割压缩空气,然后通过外界的空气流通来达到冷却的目的。

因此想要提高中冷器的散热效率,只要通过增加流通管的长度和散热片的面积等方式就可以达到目的。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散热管越长的中冷器,就越容易产生进气压力损耗的问题。

虽然大容量的中冷器有更好的冷却效果,但是因为压缩空气在中冷器内流动时间和流动阻力的增加,会产生更严重的空气压力损失,从而导致更严重的涡轮增压时滞现象。

尤其是当小型涡轮增压器匹配了大容量中冷器时,涡轮增压时滞现象会更严重。

(3)中冷器的冷却效率和空气压力损失主要取决于中冷器散热芯体中的流通管和散热片,因此一个高性能的中冷器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①流通管使用管径较粗但管壁很薄的结构。

较粗的管径可以降低空气流通的阻力,很薄的管壁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能力。

②散热片为了提高中冷器的热交换效率,就需要增加散热片接触到外界空气的面积。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散热片被设计成各种形状,其中以波浪形或百叶窗形的散热片最为常见。

中冷器的安装
(1)安装位置常见的安装位置有前置式、上置式以及侧置式3种。

图6 前置式中冷器
①前置式中冷器(图6),一般安装在前保险杆内侧,即冷凝器的前面偏下。

在风冷式中冷器中,前置式中冷器的散热效果最好。

②上置式中冷器(图7),一般安装在发动机上部,即进气歧管附近,发动机舱盖上开有进风口,以利于中冷器的冷却。

因为距离进气歧管很近,所以对涡轮增压时滞性的控制相对较好。

图7 上置式中冷器
③侧置式中冷器(图8),一般安装在前保险杠的左内侧或右内侧,因此对车身空间的占用比较小。

图8 侧置式中冷器
(2)连接管路中冷器的连接管路与涡轮增压系统的整体搭配,也是安装中冷器时应该注意的要点。

①连接管路的长度应尽量短,还应尽可能采取直线连接,从而减少管路的弯曲和拐点,以提高空气流动的顺畅性。

②中冷器出口连接管路的直径应该比入口连接管路直径大,因为较大的出口管径能使中冷器两端气室内的压缩空气以较快的速度流动。

③连接管路中的橡胶管应尽量采用3或5层包覆的矽橡胶制品,这种橡胶管的延展性非常好,而且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也不会硬化。

连接管之间应采用宽型不锈钢卡箍固定,从而避免漏气的问题产生。

中冷器的维护
(1)外部清洁前置或侧置的风冷式中冷器的散热片通常会被树叶或油泥(例如涡轮增压器机油)等杂物堵塞,使中冷器散热受阻,因此应定期进行外部清洗。

注意不要使用压力过高的水枪清洗,以免散热片变形。

(2)内部清洗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中冷器内部管道通常会附着油泥或胶质等脏物,这不仅会使空气流通管变窄,而且会使热交换能力下降。

因此,中冷器需要定期进行内部清洗和维护。

如果发现中冷器内部脏污严重,应仔细检查空气滤清器和各进气管路是否有泄漏的部位。

注意在内部清洗后,应让中冷器内部干燥后再连接管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