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细颗粒物PM2.5达标约束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近年来,由于工业发展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城市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细颗粒物PM2.5是最为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之一。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细小的颗粒径透入人体呼吸道后容易沉积在肺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监测和控制城市大气PM2.5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近年来PM2.5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PM2.5的监测越来越重视,并且研究了各种PM2.5监测方法。
1. 传统监测方法传统的PM2.5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重量法、光学法和分析化学方法。
重量法是基于收集PM2.5颗粒的质量,通过称重的方式确定其浓度。
光学法则是通过激光散射、吸收等原理,利用光学仪器测定空气中PM2.5的浓度。
分析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分析、样品预处理等手段来确定PM2.5的浓度。
除了传统的监测方法外,还有许多现代监测方法应用于城市大气PM2.5的监测。
连续自动监测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现代监测方法。
它通过使用连续自动的监测设备,实时、连续地测量PM2.5浓度,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还有基于传感器网络、遥感技术、气候模型等的监测方法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针对城市大气PM2.5污染,人们也进行了各种控制方法的研究。
1. 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指从减少污染物排放源头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PM2.5的排放。
加强工业企业的环保管理,提高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等。
2. 净化技术净化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各种物理、化学等方法来净化空气中的PM2.5颗粒。
通过静电沉积、滤网过滤、光催化等技术来实现PM2.5的净化。
3. 空气治理空气治理是指通过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气象条件来减少PM2.5的浓度。
通过改善城市绿化率和空气流通条件,减少PM2.5的滞留和沉积。
三、研究展望尽管在城市大气PM2.5监测和控制方法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主要成分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物以及土壤尘埃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PM2.5污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之一。
当前,PM2.5污染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相应的监测和控制方法。
目前,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传统监测方法和遥感监测方法。
传统监测方法通过建立监测站网点,通过采集空气中PM2.5的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可以准确地反映当地的PM2.5水平。
而遥感监测方法通过利用遥感技术,借助卫星、无人机等设备对大气中的PM2.5进行监测,可以实现对大范围的快速监测,具有时空分辨率高、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
对于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改善能源结构、工业节能减排、交通管理、建筑节能等。
改善能源结构是PM2.5控制的基本途径,通过减少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可以有效降低大气中的PM2.5浓度;工业节能减排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减少工业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可以减少PM2.5的释放;交通管理主要通过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限制柴油车辆等方式来减少尾气排放,进而降低城市中的PM2.5水平;建筑节能可以通过加强建筑节能标准、普及高效节能设备等来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还有一些研究探索了PM2.5的治理技术,如雾炮降尘技术、静电除尘技术、颗粒物捕集技术等。
这些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大气中的PM2.5进行净化和去除,具有一定的治理效果。
这些技术还存在着成本高、操作复杂、处理效果难以达到国家标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和控制是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技术和措施相结合,从源头减排、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监测和治理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降低大气中的PM2.5污染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及控制的方法研究进展
2018年8月n m i t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16期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及控制的方法研究进展宋海啸,玉亮,翟付顺,于守超(聊城大学农学院,山东聊城252059)摘要:指出了大气污染是近些年来生态环境中最为突出的事情,大气污染中尤其是P M2.5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交通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国外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了P M2.5与许多负面的健康效应有关。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P M2.5的监测方法、P M2.5国内外监测站网的建设、P M2.5对人体及大气环境影响,以及P M2.5污染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大气污染;P M2.5;监测方法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8)16-0029-041引言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 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诸多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 最令人关注和担心的就是京津冀等东部地区大范围的 雾霾天气[1]。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煤、汽 油、柴油)和生物质(秸杆、木柴)等的燃烧、道路和建 筑施工扬尘,使得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急剧增多,造成 大气污浊、大气能见度下降、雾霾出现的频率和浓度持 续增长以及对人类的危害愈发严重等问题[2~4]。
大气 颗粒物成为城市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气溶胶是大 气与悬浮在其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共同组成的多相体 系,其粒径、形状、浓度、化学成分都随着时间和空间的 变化而有所差异。
根据其粒径的大小可分为TSP(总悬 浮颗粒物)、PMW、PM2.5。
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2.5fim以下的大气颗粒物,又称细颗粒物。
PM2.5的来 源分为天然源、人为源和混合源。
其中人为源是城市 PM2.5的主要来源,人为源又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直接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 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的焚烧和汽车尾气的排 放。
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进展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Vol.39No.5 2021年5月©综述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进展周月打谭鸥S张啥彳,闫红民-郭磊-孙学建彳,韩军赞"(1.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2.连云港徐土于城建工程有限公司;3.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坪新区)环境保护局,江苏连云港222000; 4.江苏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210041)摘要:PM2.5为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主要由水溶性离子、炭黑、硫酸盐、硝酸盐和挥发性有机物等组成。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M2.5的定义,解析了PM2.5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同时叙述了PM2.5对大气能见度、区域气候和人类健康的各种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治理措施。
关键词:PM2.5;来源解析;VOCs;治理措施中图分类号:X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00(2021)05-0090-04DOI:10.3969/j.issn.l008-9500.2021.05.028Research Progress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inAtmospheric EnvironmentZHOU Yue,TAN Ou,ZHANG Han,YAN Hongmin,GUO Lei,SUN Xuejian,HAN Junzan(1.Jiangsu Fangyang Water Co.,Ltd.;2.Lianyungang Xuwei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3.National East-West Regional Cooperation Demonstration Zone(Xuwei New Area,Lianyunga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Lianyungang222000,China;4.Jiangsu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Nanjing210041,China)Abstract:PM2.5is one of the main air pollutants,mainly composed of water-soluble ions,carbon black,sulfate,nitrate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M2.5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PM2.5,and analyzes the sour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M2.5,and describes the various effects o£PM2.5on atmospheric visibility,regional climate and human health at the same time,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everal control measures.Keywords:PM2.5;source analysis;VOCs;governance measures1980年以来,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对细颗粒物PM2.5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涉及PM2.5浓度的分布情况(季节、地域)、来源分析以及PM2.5对大气能见度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叫中国对细颗粒物的研究以及相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则较为滞后,宜到2012年才制定了当前的PM2.5限值标准,即年均浓度限值为15iig/m3,而24h浓度限值为35jJLg/m3o但是,直到2016年,该标准才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分析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与治理
分析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与治理作者:刘琳琳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01期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大气环境中PM2.5展开深入研究和论述,先介绍了大气环境中PM2.5的定义和危害,然后结合重量法、光散射法以及β射线吸收法等,对PM2.5的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治理措施,比如加大法治建设和政府监管力度、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增加植被、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的构建等,以对大气环境中PM2.5含量进行合理化控制,并将空气污染指数保持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
关键词:大气环境;PM2.5;研究进展;治理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1-0-02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depth study and discussion of PM2.5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It first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danger of PM2.5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nd then combines gravimetric method,light scattering method and β-ray absorption method toPM2.5.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finally proposed several governance measure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rule of law and government supervision, reducing vehicle emissions,controlling industrial emissions, increasing veget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s,etc.Rationalize the PM2.5 content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keep the air pollution index within the controllable range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Key words:Atmospheric environment;PM2.5;Research progress;Governance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环境问题,其中,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峻。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呼吸颗粒物。
由于其细小的颗粒大小和轻便的特性,PM2.5可以长时间悬浮在室内外空气中,并且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大气中的PM2.5污染日益严重。
国际上普遍认为,控制PM2.5污染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保护公众健康的关键。
许多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对城市大气中PM2.5的监测和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目前,城市大气中PM2.5的监测主要依靠站点监测和遥感监测两种方法。
1. 站点监测:这是目前最常用的PM2.5监测方法,通过设置监测站点来测量和记录PM2.5的浓度和变化情况。
在监测站点周围设置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激光散射器和滤膜重量仪,可以实时监测周围空气中PM2.5颗粒物的浓度。
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城市大气中PM2.5的高低和分布情况。
站点监测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只能反映监测点附近的情况,对城市整体的污染状况了解有限。
2. 遥感监测:遥感监测是利用航空器、卫星等载体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
通过测量大气中PM2.5颗粒物的散射和吸收特性,可以间接获得PM2.5的浓度。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较全面的城市大气污染状况,但由于受到气象条件、气溶胶的特性以及仪器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在监测精度和精细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控制PM2.5污染的方法主要有源头控制、治理设备和技术、空气净化以及政策措施等。
1. 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指从源头减少或避免PM2.5的排放。
通过采用清洁能源替代高污染能源、强化企业排放标准、加大对工业企业和机动车尾气的监管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PM2.5的排放总量,从而降低城市大气中PM2.5的浓度。
2. 治理设备和技术:治理设备和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PM2.5进行捕捉和处理的技术手段。
常用的技术包括静电沉降、高压电场除尘、过滤、洗涤和化学吸附等。
常规大气监测数据下对PM2.5评估和预测的分析
常规大气监测数据下对PM2.5评估和预测的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污染有了愈加深刻的认识,国家也加强了对大气的检测,以期为我们构建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
大气检测的内容主要是对空气中的细颗粒物进行识别,而PM2.5则表示每平方米内这种颗粒物的多少。
环境检测者根据大气中的成分进行总体分析,做出标准的回归模型,以达到评估和预测的目的。
因此,本文从大气环境的相关理论出发,在常规监测数据下对PM2.5进行评估和预测。
关键词:常规大气监测;PM2.5;评估预测;分析前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空气中的污染增多,以PM2.5为主的大气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并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关注。
根据实际监测报告显示,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正在逐年增加,它不仅对建筑起到了一定的腐蚀作用,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对PM2.5评估和预测的分析势在必行。
一、大气污染物评估预测中所涉及的统计学理论(一)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又可以称之为多变量理论。
如果在大气数据监测中出现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量,我们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
例如:温度、湿度、空间范围、气压等都会引起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
如果只将其中的一方面因素作为变量值,那么监测的结果并不能够准确的反映其中的规律。
而多变量则能够更加直观、全面的进行分析。
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首先要建立联系性方程,接着得出相关性系数,与常规数值进行比较。
同时,假定一个最可靠的相关性结果,得出具体的评估结论,预制相关措施。
在环境质量监测的问题当中,影响环境质量的有PM2.5、CO、NO2等等。
而我们通常以PM2.5作为基本变量,其他作为辅助变量,进行大气监测问题的综合性研究[1]。
(二)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与多元线性回归法不同。
它是在多个变量中选出一个最切实可行的重要载体,将影响因素与数据本身相联系,对成分进行随机抽取。
主成分分析法的信息比较措施比较特殊,它主要运用方差进行数值分析。
细颗粒物(PM_2.5)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方法对比与应用
L 、 \
由欧盟在 2 0 0 8年发布的有关空气质量评价 的报告可 以了解 到, 在2 7个成员 国中 , 细颗粒 物( P M2 ) 的监 测站点有 5 1 8 个, 其 \ 一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使 用 1 3 射线法 的监测站点有 1 8 6个 ,使用振荡天平法 的监 测 6个 ,而使用振荡天平法 与膜 动态测量 系统 联用 方法的 最近几年 , “ 灰霾 ” 和“ 雾霾 ” 天气在我 国部分地 区出现频 率越 站点有 5 监测站点有 1 0 5个 。 这三种方法的使用率分别为 3 5 %、 1 0 %、 1 9 %。 来越高 , 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细颗粒物 ( P M ) 是指环境空气 中空气动力学 当量直径小 于等于 2 . 5 I l l 的颗粒物 。依规和准确 另外 的监 测 站 点 使 用 的 监 测 方 法 为重 量 法 和其 他 方 法 。 . 2国 内 细 颗粒 物( P M ) 连续 自动监 测是 一项新 生事 物 , 既 为全 面实施 2 从2 0 0 7年开始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开始组织监测试点单位 , 《 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 ( G B 3 0 9 5 — 2 0 1 2 ) 提供 了第一手材 料 , 也 为广
关键词 : 细颗粒物 ; 环境空气; 自 动监测; 方法对比; 应用
天津 、 广东 、 重庆 、 南京 、 宁波 、 苏州 、 大人 民群众感 同身受 环境空气质量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 具有重要 最 早 的 9个试 点 城 市 为 上 海 、 广州和深圳 。而较大范 围的试点监测工作开始于 2 0 1 1 年, 全 国有 而现实意 义。 2 6个城市参 与环保部 的组织活动 , 监测 项 目有 T S P 、 铅和苯并 f a ] 1常 用 监 测 方 法 芘 手 工 监 测 以及 细 颗粒 物 ( P M : ) 自动 监 测 。在 我 国 1 1 3 个 重 点 环 1 . 1 1 3 射 线 法 保城市 中, 仅5 0个城市有 细颗粒物 ( P M ) 监测能力 , 有监测设备 0 0台 , 主要分布在东部相对发达 的城市 。 1 3射线法是环境空气颗粒物 自动监测推荐的一种 主要 方法 。 近 1 同位素放射物 ( C 1 4 ) 放射 出 粒子 , 当 p粒子 穿透一定厚 度的 2 I 3益 阳市 测量颗 粒物时 , 其强度 随吸收厚 度增 加而逐渐衰减( 即 B吸收 ) 。 益 阳市 地处湖南 省中部和洞庭 湖有腹地 , 是 长株潭 “ 3 + 5 ” 城 测 量时 , 抽气 泵 以恒定 流量( 1 6 . 7 L / mi n ) 抽取 被测空气 , 经过颗粒 市群之一 , 目前共有 1 1 个 环境 空气 自动监测点位 , 其 中中心城 区 物( T S P 、 P M, 。 和 P M ) 切割 器后 , 空气 动力学粒 径大 于特定 粒径 有 5 个 监测点位 。益 阳市 中心城 区环 境空气监测 始于 1 9 8 2年 , 的颗粒 ( a s p或 P M 。 ) 被截 留到切割器 中, 细颗粒物 ( P M ) 则 留在 1 9 9 6年 国家修订 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 B 3 0 9 5 — 1 9 9 6 ) 》 , 采用 手 气流中, 并最 终沉积在 纸带上 , 通过分 析细颗粒 物 ( P M ) 沉 积前 工采样 和实验室分析 , 从2 0 0 3年起 , 该市逐步将 5个环境空气 监 后的 B射线 强度变化就可 以得到细颗粒物浓度 。若采样空气流 测点位 升级 改造 为环 境空气 自动监测点位 , 其中 2 个监测 点位 采 速为 Q, 滤纸 没有 或者 已经 吸 附细颗粒 物( P M ) 时的 1 3粒子计 用河北先 河环境设备公 司仪器设备 , 3 个 空气站采用湖北武汉 宇 数 值分别 为( 1 0 ) 或I , 滤纸上 细颗粒物( P U ) 沉 积 区 面 积 为 A, 采 虹环保设备公 司仪器设备 , 监测 和评价 指标为二氧化硫 ( S O ) 、 二 样 时 间为 △t , m 为质 量 吸 收 系数 或质 量 衰减 系数 ( 单 位 为 氧化氮 ( N O : ) 和可吸人颗粒物( P M。 。 ) 等 3项。 2 0 1 4年 , 该市 5个空 e m 2 / m g ) , X m为质量厚度 ( 单位为 mg / e m ,则 测量 得到细颗粒物 气 监测点位 均列入 国家重点投资 建设 的 1 2 9个 城市 3 8 1 个点 位 ( P M: ) 浓度 C ( 单位 为 mg / m ) 。 之中 , 增 加了细颗 粒物 ( P M ) 、 臭氧 ( O ) 和一氧化 碳( C O) 等 3项 监测指标 , 而细颗粒 物 自动监测均使用 B射线法原理。
北京把PM2.5作为约束性指标,任务分解到单位和责任人 五年内PM2.5下降四分之一
北京把PM2.5作为约束性指标,任务分解到单位和责任人五年内PM2.5下降四分之一2013-09-03中国环境报记者张俊9月2日北京报道北京市政府今日发出《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把细颗粒物(PM2.5)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通知》要求,到2017年,全市空气中的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通知》从空气质量目标、燃煤污染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工业和其他行业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综合保障措施6个部分进行了任务分解,共细化梳理为84项具体任务。
在每一项任务上,《通知》均列明了牵头单位、责任人和责任单位。
“此举表现了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和任务分解的严肃性。
这既是为了明确责任,也是问责的重要依据,还便于社会公众进行监督。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方力说。
2017年PM2.5浓度降到60微克/立方米据方力介绍,今年截至8月底,北京市空气中PM2.5的平均浓度为95微克/立方米。
今后5年,北京市每年PM2.5浓度要下降5%以上。
记者注意到,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北京的主要污染物浓度要下降2%。
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年3月,北京市发布实施了《2013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决定从8个方面实施69项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对比2013年行动计划,《通知》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这84条具体措施,大到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建筑,小到取缔露天烧烤、加强道路清扫,涉及范围十分广泛。
其中,到2017年,燃煤总量比2012年削减1300万吨,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机动车控制在600万辆以内,水泥产能压缩至400万吨左右等,展现了要求之具体和严苛。
而创新经济政策、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体系等,则显示了措施和手段的创新性和多元化。
方力坦陈,这个目标定得很高,难度前所未有,任务十分艰巨,形势十分严峻。
关于我国PM2.5的具体治理方案
关于我国PM2.5的具体治理方案摘要:本文探讨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PM2.5来源成份,并提出了相关治理措施。
前言:2012年入冬至2013年开春,我国北方出现长期雾霾天气,对我国环境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被称为灰霾“元凶”的细颗粒物(PM2.5)受到了空前关注。
一、关于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其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
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
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的燃烧、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
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
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工业粉尘。
二、PM2.5的危害: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
PM2.5危害如此之大,我国必须要加大监测力度,对其做出有效的治理方案。
三、PM2.5治理现状:在此次灰霾天气爆发之前,我国一直沿用传统方法治理PM2.5,存在着很大缺陷:1、植树种草:灰霾天气主要发生在相对湿度降低的冬春季,此时植物自净化能力很有限,因而植树种草在冬春季对环境的改善能力有限;2、火电厂污染源控制:煤燃电厂等基本上已安装脱硫除尘装置,若进一步提升排放标准,将大幅度提高火电成本;3、农作物的燃烧处理:控制燃烧农作物会导致政府成本大幅增加且难以控制,为保障农民利益,政府难以制定限制性的条款,即使制定,也难以实施。
而对农作物废物的处理实现补贴也不是长久之计;4、工业排放污染的控制:工业区的外迁和控制工业污染只能解决集中的污染,但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使得污染更加分散,而短时间内提升排放标准会使得众多小型企业难以承受,强制推行会导致区域性的经济问题;5、汽车污染的控制:提升排放标准只能逐步的淘汰旧汽车,这使得三至五年内汽车污染源的控制难以实现,而汽车污染已成为城市PM2.5的主要污染源。
灰霾元凶+PM+2.5源解析及其环境评价标准建立综述
灰霾元凶+PM+2.5源解析及其环境评价标准建立综述近两年来,PM2.5由一个陌生的专业术语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热点词汇,随着公众对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度的提高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PM2.5这一术语走入了公众视线。
2010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PM2.5的浓度。
这张图显示的红色区域,即PM2.5浓度最高的区域,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其中华北、华东和华中3PM2.5的浓度接近80μg/m,这一值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的这一值小于10才是安全的,两个数值之间的差异首次引起中国民众对PM2.5的关注。
2011年10月,中国北方许多城市出现连续的雾霾天气,再次引起公众对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及造成它的元凶―――PM2.5的关注。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许多大中城市已开展PM2.5的常规监测,并将结果向市民实时发布,同时将原来公布API(AirPollutionIndex)指数替代为AQI(AirQualityIndex)指数,将PM2.5、一氧化碳、臭氧等也考虑在内,有利于消除和缓解未包含PM2.5时公众自我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
有机碳化合物,受到日光照射后产生的硫酸盐、硝酸盐及有机碳等衍生性细悬浮微粒。
例如,包贞等的研究认为固定源中硫酸盐和煤烟尘是杭州市大气PM10和PM2.5的主要排放源类,硝酸盐、燃油尘、建筑水泥尘对[1]颗粒物的贡献明显。
流动源指的是机动车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有机碳化合物,受到日光照射后产生的硫酸盐、硝酸盐及有机碳等细悬浮微粒。
3城市PM2.5分布特征及源解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气溶胶中PM2.5超标情况严重。
根据美国环保署发布的数据,2006年12月,美国东南部12个州内有98%的监测点PM2.5日均浓度超过了美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限值335μg/m,这意味着美国南部有逾150万人暴露于较高浓度的PM2.5之下。
关于我国PM2.5的具体治理方案
关于我国PM2.5的具体治理方案摘要:本文探讨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PM2.5来源成份,并提出了相关治理措施。
前言:2012年入冬至2013年开春,我国北方出现长期雾霾天气,对我国环境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被称为灰霾“元凶”的细颗粒物(PM2.5)受到了空前关注。
一、关于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其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
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
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的燃烧、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
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
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工业粉尘。
二、PM2.5的危害: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
PM2.5危害如此之大,我国必须要加大监测力度,对其做出有效的治理方案。
三、PM2.5治理现状:在此次灰霾天气爆发之前,我国一直沿用传统方法治理PM2.5,存在着很大缺陷:1、植树种草:灰霾天气主要发生在相对湿度降低的冬春季,此时植物自净化能力很有限,因而植树种草在冬春季对环境的改善能力有限;2、火电厂污染源控制:煤燃电厂等基本上已安装脱硫除尘装置,若进一步提升排放标准,将大幅度提高火电成本;3、农作物的燃烧处理:控制燃烧农作物会导致政府成本大幅增加且难以控制,为保障农民利益,政府难以制定限制性的条款,即使制定,也难以实施。
而对农作物废物的处理实现补贴也不是长久之计;4、工业排放污染的控制:工业区的外迁和控制工业污染只能解决集中的污染,但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使得污染更加分散,而短时间内提升排放标准会使得众多小型企业难以承受,强制推行会导致区域性的经济问题;5、汽车污染的控制:提升排放标准只能逐步的淘汰旧汽车,这使得三至五年内汽车污染源的控制难以实现,而汽车污染已成为城市PM2.5的主要污染源。
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
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其中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这些细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于PM2.5、PM10的研究现状和控制措施的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研究现状1. 监测和数据分析:我国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大气环境监测网,对PM2.5和PM10进行了系统的监测。
通过采集和分析大量的监测数据,可对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进行评估,从而为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污染来源和成分分析:通过对PM2.5和PM10的来源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研究表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排放、燃煤和生物质燃烧等是污染源的重要贡献者。
此外,大气中的硝酸盐、硫酸盐、有机物和重金属等也是构成PM2.5和PM10的重要成分。
3. 气象条件和地理特征研究:气象条件和地理特征对PM2.5和PM10的时空分布有重要影响。
我国地广人多,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地理特征差异明显,因此,在研究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4. 健康效应研究:PM2.5和PM10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PM2.5和PM10可导致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甚至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在研究中,需要关注人群的易感性、暴露水平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参数,以准确评估健康风险。
二、控制措施1. 政策和法规: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和法规,对大气污染进行了严格限制。
比如,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控制车辆尾气排放等。
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出台,为大气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2.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于大气污染的治理至关重要。
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科研项目,研发了一系列治理技术和装备。
比如,燃料改造、高效过滤器等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技术,以及空气净化器、防雾霾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
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其中,细颗粒物(PM)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
在PM中,PM2.5和PM10是最具关注度的两个指标。
本文将就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的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研究现状方面,我国对于PM2.5、PM10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我国建立了全国性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通过重点城市、地区的监测,对PM2.5、PM10的排放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
其次,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颗粒物来源和化学成分的研究,揭示了PM2.5、PM10的形成机理和组成特点。
研究表明,固定污染源(如工业排放)和移动污染源(如汽车尾气)是PM2.5、PM10的主要来源。
此外,大量证据显示,PM2.5、PM10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碳等。
然而,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的浓度仍然偏高,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密集地区和车辆拥堵地区。
因此,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势在必行。
针对PM2.5、PM10的控制,我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首先,加强对污染源的管控。
政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罚款和整改。
其次,推行清洁能源。
大力发展“煤改气”、“煤改电”,减少燃煤和燃油的使用,降低固定污染源的排放。
同时,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强化对车辆尾气的治理。
此外,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开展煤烟治理、尾气处理等相关技术的研究,提高排放标准和治理效果。
在控制措施方面,我国还需要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
要建立更加精准的大气污染源清单,对污染源进行全面梳理和分类。
同时,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监测,实现实时监测和联网监测。
此外,还需要继续加强科研力量,加大对PM2.5、PM10来源和组成特征的研究。
通过建立完善的模型和机制,更好地揭示PM2.5、PM10的来源与演化过程,提供科学支持和决策依据。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易与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质附着在一起,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威胁。
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有效监测和控制PM2.5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热点课题。
一、PM2.5的来源PM2.5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火力发电、交通运输等活动,也可以来自自然因素如沙尘暴和火山灰等。
可以通过对这些来源的控制来减少PM2.5的排放。
另外,气象条件如风速、温度、湿度等对PM2.5的扩散和沉积也有影响,需要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
PM2.5的监测可以采用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方法。
主动式监测是指利用现场取样仪器,直接采集灰尘颗粒样本并进行分析,常见的方法有悬浮颗粒采样法、静电收集法、质量监测法等。
主动式监测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数据,但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被动式监测是指通过布置监测点位,利用空气流动的原理,记录PM2.5浓度值。
常见的方法有扩散管采样法、光学散射法、电音法等。
被动式监测成本较低,但准确度相对较低。
PM2.5的控制方法涉及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和应急措施等多个方面。
源头控制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污染源的排放,如采用低污染燃料、提高燃烧效率、安装污染治理设备等方法。
综合治理是指多种手段相结合,综合防治,如城市绿化、交通限行、尘埃治理等。
应急措施是指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措施,如暂停工业生产、增加路面清洁力度、启动紧急警报等方法。
四、PM2.5监测与控制的进展随着技术和政策的逐步成熟和完善,PM2.5的监测和控制方法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升级。
一方面,现代化的综合监测系统不断完善,监测站点布局更加合理,监测频次更高,数据准确性更高,监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大气污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PM2.5的治理力度,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大气十条”、京津冀协同发展、蓝天保卫战等,通过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和应急措施等手段,逐步缓解了PM2.5的污染程度。
大气环境容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大气环境容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评估大气环境容量以实施控制性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大气环境容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大气环境容量评估方法大气环境容量评估方法是指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情况,通过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等手段计算出某一地区大气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污染负荷。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状态与趋势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对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环境容量的状态和趋势。
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以实施合理的环境管理和控制措施。
2. 污染负荷索引法污染负荷索引法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容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计算各项污染物对环境容量的贡献程度,并将其转换为污染负荷指数。
评估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大气环境的负荷情况,为政府制定污染物排放限额提供科学依据。
3. 风险评估法风险评估法主要是通过评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风险程度,进而确定环境容量。
该方法主要考虑人体感受性和敏感性,对环境容量的评估更加全面和细致,可以为环境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二、大气环境容量评估方法的应用研究大气环境容量评估方法的应用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具体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评估,二是在区域尺度上开展大气环境容量评估。
以下将分别进行介绍。
1. 地区尺度上的评估在地区尺度上,对具体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进行评估可以为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例如,某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评估结果表明,该城市的PM2.5浓度超出环境容量限制,因此政府部门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大气污染。
2. 区域尺度上的评估在区域尺度上,大气环境容量评估更加复杂和综合。
通过对整个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大气扩散条件等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评估出整个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并为区域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思路及理解-20140221
1.2 环境容量不确定性
我国专家通过研究提出了“大气环境容量是包含着大气环境的自 然规律参数和社会效益参数的这两类参数的多变量函数,它是一个多 值函数”的观点,因此环境容量是包含自然规律参数和社会效益参数 在内的多变量函数。大气环境容量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气象、 地形及背景值的影响等),同样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污染源布 局、排放特征、空气质量标准的提高),环境容量核算需基于一定的 假设条件之下,环境容量一定是存在多解的!
方法为:基于“排放单元”与“评价单元”间的传输响应矩阵,以各 “评价单元” PM2.5年均浓度达标为约束条件,以各“排放单元”污 染物排放量之和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建立线性优化模型,通过最优化 求解计算出全国及各“排放单元”最大允许排放量;第三步:将初算 的环境容量代入空气质量模型,重新进行计算,检验是否能够保障“评 价单元”达标。如不能,进行方案调整、优化,直至“评价单元”PM2.5 年均或月均浓度基本达标,得到全国及各“排放单元”的环境容量。
PM2.5、O3、SO2、 容量在空间
NO2及PM10等多 上优化分配;
指标同时达标 前体物间的
下,SO2、NOx、 协同优化
PM、VOCs及NH3
等多污染物环境
容量
2 PM2.5 达标约束下的多污染物环境容量
2.1 基准气象选取
选取近 5 年或 10 年最不利气象条件; 选取近 5 年或 10 年平均气象条件; 其他选取原则。
(3)按核算思路分为:基于单一环境问题约束的单一污染物环
境容量、基于单一环境问题约束的多污染物环境容量、基于多重环境
问题同时约束的多污染物环境容量。
表 1:环境容量分类
环境容量分类 环境空间
环境问题
水泥行业细颗粒物(PM_(2.5))监测与超低排放治理技术关系
水泥行业细颗粒物(pm25)监测 与超低排放治理技术关系毛思源、毛志伟2(1.科进柏城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052;2.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51 )中图分类号:TQ17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8321 (2021) 05—0093—041国夕卜对细颗粒物(PM2J的研究现状早在2012年2月29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 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新增了 PM2,5指标并给出了明确的浓度标准值,此次标准修订后 已经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的目标值相 同,但与美国、日本、欧盟等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见表1。
国家24h/ ( (x g/m3)年平均〜g/m3)备注中国752011 年美国35151997年日本3515世界卫生组织3510从表1可见,国外的PM2.5标准比较严,且执行时间也早。
据此来看,国内整个水泥行业存在PM2J_放现状不清、法律法规及标准缺失、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不够、监测监控能 力跟不上、思想认识不到位等问题。
针对超细颗粒物开展监 测、控制技术及管理方案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资料表明,PM2.5超细粒子由于粒径小、运动性 强,且含有汞、硝酸盐、重金属、硫酸盐等有害物,严重 危害着人体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心、肺、传染等各类疾病 的发生越来越多也与此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 的《空气质量准则》尤其是对大气中可吸人颗粒物的浓 度限值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WHO规定PM:.5年平均浓度为 10|xg/m3, 24h平均浓度为25|xg/m3。
WHO还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35|xg/m3时,人的死亡风险比10pg/m3的情 形约增加15%。
美国纽约大学药学院通过调查和研究也已经证明,工业烟尘中的PM25可吸入颗粒物与肺癌、心脏病所导致的死亡有关。
空气中的可吸人颗粒物每增加10pg/m\肺 癌致死的危险就增加8%,心脏病死亡率则增加6%,总死 亡率增加4%。
关于细颗粒物PM2.5污染减排和有效控制的若干行动建议书(修订稿)
关于细颗粒物(PM2.5)污染减排和有效控制的若干行动建议书(修订稿)(2012年2月)引言当前“灰霾元凶”PM2.5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纷纷要求开展PM2.5监测、公布监测数据和作为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之一。
2011年12月27日召开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珠三角2012年开展PM2.5监测。
环保部2011年11月16日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把PM2.5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纳入标准中,PM2.5的日均值定为75微克/立方米(0.075mg/m3),年均值为35微克/立方米(0.035mg/m3)。
根据粤港珠三角区域空气监测3个站点(广州的万顷沙、从化天湖和惠州)的PM2.5监测数据统计,其中城区的PM2.5年均值在0.037 mg/m3到0.047 mg/m3之间,城郊的PM2.5年均值在0.032 mg/m3到0.061 mg/m3之间,超过了国家征求意见稿0.035 mg/m3的标准。
2011年12月底,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公布了过去5年上海PM2.5试点监测工作。
据2006-2010年试点监测数据,上海PM2.5浓度约占PM10浓度的50%-60%,PM2.5浓度年均值在0.044mg/m3--0.053 mg/m3间;2010年,PM2.5日均浓度基本处于0.007 mg/m3--0.245 mg/m3范围,上海试点监测的PM2.5数据均不达标。
由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和臭氧指标,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意味着我国相当多地区,原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将可能达不到了,天气优良天数可能会大幅度减少,空气质量优良率面临很大挑战。
PM2.5监测容易减排难,除了开展监测和公布监测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制定防治规划,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实施PM2.5的污染减排和有效控制。
汪洋书记在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幸福广东必须首先解决环保问题,群众对于环境质量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幸福广东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大气环境容量,空气质量达标,CMAQ,PM2.5
Modeling Study 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Major
Pollutants Constrained by PM2.5 Compliance
Li Zhenliang1,2, Jiang Hongqing1,3*, Lu Yaling1,3, WU Yuewen1,3
污染源排放总量根据不同季节取相应的分配系数,春、夏、秋、冬的分配系数分别为 0.90、 0.85、1.00 和 1.25。对环境统计数据中重点工业源,依据企业经纬度坐标,采用 GIS 空间 分析技术,自下而上建立 3km 分辨率工业源网格化排放清单;对于以区县或乡镇行政区为 统计单元的生活源,以 1km 分辨率人口密度为权重,将生活源排放量分解到 1km 网格,采 用 GIS 空间融合技术建立 3km 分辨率生活源网格化排放清单;对于以地级城市为统计单元 的移动源,以路网数据为基础,将移动源排放量分解到 3km 网格,建立 3km 分辨率移动源 网格化排放清单;最后对工业源、生活源及移动源排放清单进行空间叠加,得到 3km 分辨 率的 SO2、NOx 和颗粒物(PM10、PM2.5)网格化排放清单。
基于细颗粒物 PM2.5 达标约束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
李振亮 1,2,蒋洪强 1*,卢亚灵 1,武跃文 1
(1.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2. 重庆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境科 学研究院,重庆 401147)
*通讯作者,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划与区域经济,(电子信箱)jianghq@。
1.2 WRF 和 CMAQ 参数设置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及对流、干湿沉降、化学转化等过程均与风速、风向、温度、相 对湿度、气压、边界层高度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因此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污染特征的重要 因素之一,也是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大气污染特性的重要输入资料。本项目基于中尺度气象数 值模式 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实现了空气质量模型所需的风向、风速、边界 层高度等关键气象要素能力,对大气物理化学反应的气象驱动因素进行模拟。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Policy Simulation, Beijing 100012)
Abstract: In this study, CMAQ was applied to estimated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major pollutants constrained by PM2.5 compliance for a city in the middle of China, by iteratively computing the 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 quality and pollution emissions. The results would be references for the compliance planning of ambient air quality. Model calibration show that the daily-average PM2.5 simulated by CMAQ give the better consistence to the measured values after multiplying by the coefficient 2.05,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emission inventory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data might underestimate the emissions of particulate matter.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fugitive emission and dust emissions would be about 2 times higher than the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s from the environment statistics data. Reg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compliance could be achieved by using a space difference strategy (i.e. the units, whose emissions are less than the average emissions, maintain constant emissions; the other units, whose emissions are larger than the average emissions, are reduced in proportion to self-emissions) for the reduction of major pollutants from local area and surrounding area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4.76% and 18.72% reduction for SO2 and NOx emissions, respectively, and 0.88 ten thousand tons reduction for primary PM2.5 are necessary for the purpose that annual-average PM2.5 in the city is in accor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standard (GB3095-2012). Keyword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ir quality compliance; CMAQ; PM2.5
(1. Chinese Academy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Beijing 100012; 2. Chongqing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ongqing 401147, P. R. China; 3.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35% 35% 35% 22.5% 5% 2.5%
生活源
60%
45% 40% 25% 25% 5%
5%
机动车源
90%
25% 22.5% 45% 25% 2.5% 5%
*:不同工业源的比例根据实际排放情况(如燃烧锅炉类型、有无除尘设备等)进行估算
污染源排放清单需要进行时空分配,以满足 CMAQ 的需求。为了体现季节间的差异,
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方法主要包括 A-P 值法、线性优化法及模型迭代计算法,其中 A-P 值法应用较广,原理较简单,没有考虑外来污染源的贡献;线性优化法是基于各功能区对环 境空气质量指标的影响传输矩阵,在环境质量达标排放的约束下,采用最优化技术计算得到 各功能区的最大环境容量[5-9]。无论是 A-P 值法或者线性优化法,均是基于线性假设的前 提,不适用于复合型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核算。模型迭代计算法可以通过模型输入(污染源排 放量)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响应关系,计算得到 PM2.5 等复合性大气污染指标约束下的多污染 环境容量[3,10]。
根据环境统计数据中的主要污染源——重点工业源、非重点工业源、生活源及机动车源, 各污染源中烟(粉)尘排放数据转化为 PM,PM 各组分的估算比例系数见表 1。
污染源
表 1 PM 各组分的估算比例系数
Table 1 Proportion of compositions in PM
PM 在烟粉
PM 各组分的比例
表 2 WRF 和 CMAQ 参数方案设置
Table 2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for WRF and CMAQ
WRF
CMAQ
参数化方案 相关设置 参数化方案
前言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特征已从煤烟型污染转变成为复合型污染[1]。2015 年,全国 338 个 地级以上城市中,265 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 78.4%。超标天数中以细颗粒物(PM2.5) 和臭氧(O3)为首要污染物,分别占超标天数的 66.8%和 16.9%[2]。PM2.5 和 O3 为典型的复 合型大气污染物,其浓度值不仅与颗粒物直接排放量相关,还与影响其二次污染组分的其他 污染物(如 SO2、NOx、NH3、VOCs)排放有关。复合型大气污染物浓度值与各污染物排放 量存在较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3,4]。核算细颗粒物 PM2.5 大气环境容量,不仅需要计算一 次颗粒物的允许排放量,还需要计算影响大气环境化学反应的其他污染物的“最佳”允许排放 量。
尘的比例* PMC PMF PEC POA
PSO4
PNO3
工业源(火力发电)
95%
20% 25% 45% 25% 2.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