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工业》主要介绍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和影响因素。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能够分析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地图阅读能力,但对于工业的概念、分类和布局因素还不够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3.能够分析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4.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工业的概念和分类。
2.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3.分析实际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工业的概念、分类和布局因素。
2.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准备案例分析所需的实际地区工业发展资料。
3.准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工业的概念和分类,呈现相关课件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工业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如原料、市场、交通、劳动力等,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这些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定的实际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讨论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工业
素是( C )
A. 通信
B. 交通
C. 科技
D. 市场
返回
8. [2022·云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 产业( A ) A. 产品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 B. 不包括新能源、新材料 C. 依附于大中城市,分布较均衡 D. 研究与开发费用比例小
返回
二星题中档练
[2021·苏州]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电动汽车 已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图4-3-4为我国汽车产 业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 9. 我国汽车产业的分布特点是( A )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C 2B 3B 4D 5A
6A 7C 8A 9A 10 D
11 C 12 D 13 B 14 B 15 B
答案显示
16 D 17 见习题
一星题基础练
1. 下列生产活动中,属于工业生产的是( C )
①开采石油 ②采摘棉花
③榨取豆油 ④运送木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人教 八年级上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
知识清单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1. 工业的概念:工业生产包括开采_自__然__资__源___(煤炭、
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 进行__加__工__和__再__加__工__。 2. 工业的作用: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 的_工__具__和__设__备__、__原__材__料__和__动__力____等生产必需的物质 条件。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
1. 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
东部沿海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工业中心__密__集__,集中了主要的 工业基地 工业中心__较__多__ 工业中心__较__少__,分布稀疏
4.3工业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第三节工业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1、工业: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石等)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在加工的产业。
2、工业的重要性: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3、分类:
(1)重工业:提供生产资料为主,如钢铁、采矿、电力、机械、化学工业等
(2)轻工业:提供生活资料为主,如纺织业、食品、皮革、造纸、家用电器等
二、我国工业分布
1、分布特点:东密西疏,沿海、沿江、沿铁路分布
2、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
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
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3、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资源、交通运输、市场、科学技术、历史条件、国家政策等。
三、高新技术产业
1、地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主要部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
3、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1)发展特点:起步较晚,发展迅猛
(2)分布特点:东密西疏,多依附于大中城市,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布局条件:靠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高科技人才众多;资金充足,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性因素:人才、科技
(5)我国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关村(中国的硅谷);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称为中国光谷。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 工业的笔记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工业的笔记1. 工业的概念: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它涵盖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制造生产资料的活动,这些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工业的地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还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 工业的作用:工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它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也是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 工业的类型:工业可以根据其生产的产品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例如采矿、制造业等;而轻工业则主要生产生活资料,例如纺织、食品等。
5. 工业的分布:工业的分布受到资源、能源、交通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重工业会分布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以便于获取充足的原材料和高效的运输条件。
而轻工业则更倾向于分布在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的地区,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降低运输成本。
6. 工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工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现代工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智能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应对环境挑战。
7. 工业与环境: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如污染、资源浪费等。
因此,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8. 工业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工业的未来趋势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信息化、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发展。
未来的工业将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同时也会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发展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 工业
工业设计说明本节课采用三个模块教学方式:品味生活,发现工业之美,从生活入手,认识工业生产及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慧眼析图,以图导文分析我国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立产业引领,运用资料分析高新技术是我国带动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意识。
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工业及其重要性。
2.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工业的分布,并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3.运用资料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并举例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工业的分布、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资源、交通、市场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引导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检查学生课前调查情况。
1.仔细观察我们的家,它就像一个工业产品的“展览室”。
看看张梦同学的家,了解对沙发这种工业产品的“追根溯源”。
2.调查自己的家里有哪些工业产品?任选其中一种,参照沙发的例子,对它“追根溯源”。
模块三、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工业及其重要性,工业为我们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本节课引导学生知道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明确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学生完成《七彩作业》本节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4-3 工业(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4-3 工业(2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工业(2课时)”主要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内容包括工业生产的定义、特点,工业的分类,工业布局的原则,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等。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工业知识系统掌握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农业、商业的基本知识,对经济活动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的了解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明确。
同时,学生对于身边的工业生产实例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学会分析工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对工业生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经济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2.教学难点: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工业布局的原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实例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农业、商业的基本知识,进而引出工业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工业生产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指导。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说课稿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工业》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工业的基本特征,掌握不同类型工业的布局特点,以及了解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工业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工业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工业的布局特点,了解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地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特点,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不同类型工业的布局特点,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业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工业产品,引导学生思考工业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特点,以及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工业布局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工业的布局特点。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ppt课件(共45张PPT)
③制约因素
能源枯竭、水源不足; 设备陈旧,工业产品老化; 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④工业中心:
⑤发展方向:
今后仍应发挥其作为重工业基地 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 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技 术设备改造;提高管理水平;适 当限制某些耗能大工业的发展
3.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得到加强; 内地(资源或原料丰富)新建了一 大批工业城市或工业基地: 山西能源基地 兰州石油化学工业基地 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 包头(白云鄂博)钢铁工业基地 西昌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等;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中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 集中的地区 40多年来工业建设 发展的地区 原有和扩建的工业中心 新建的工业中心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劳__动____密集型
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轻___纺___
工业。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6.当地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优势是( ) A.火电 B.水电 C.核电 D.风能 7.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标志性工业部门是 ()
A.能源、电力 B.钢铁 C.机械 D.石油化学
8.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关其发展的
有利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煤、铁资源丰富
B.市场需求量大
C.交通便利
策;靠近港、澳、台地区,有引进境外、国外资金、技术
人教版地理 八年级上册 工业
产业分布
阅读课本106页,“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
材料,小组合作交流,说说中关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
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 中关村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原先是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如 今,这里被誉为中国的“硅谷”,驰名海内外。中关村有哪些发展 高科技产业的优势呢?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
工业及其重要性
品味生活,发现工业之美
工业及其重要性
你能说出工业生产过程的三个阶段吗?
开采铁矿,为冶炼 钢铁提供原料。
开采自然资源
冶炼钢铁,为制造 业提供钢材。
原材料进行加工
对钢材进行再加工,提供汽车 等工业产品的零部件。
再加工
工业
工业及其重要性
找一找我们教室中的哪些是工业产品,并说一说它制造经历了哪些环节?
我国在沼气、生物液体燃料、 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方 面取得显著进展,已成为风电、 太阳能利用的大国。图b为甘 肃酒泉的风力发电场。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 光伏材料、超硬材料、特种 不锈钢、玻璃纤维等生产能 力居世界前列。图c为利用碳 纤维制作的自行车,儿童也 能轻易提起。
产业应用
产业分布
合作探究:读“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截至2020
山东省的工业总产值大于内蒙古 自治区。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高新,确立产业引领
高新技术产业
学生阅读资料,说一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发展状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 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10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 2000年的7倍多。
产业发展
电子信息产品
新能源利用
新材料产业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工业》教案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工业》教案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工业》主要介绍了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节内容通过分析我国工业的地域分布、产业结构和产业链,使学生了解我国工业的基本面貌,掌握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典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有了初步了解。
但他们对工业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对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地域分布特点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认识和分析工业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工业的地域分布特点和产业结构;学会分析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案例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案例分析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工业发展对国家经济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地理责任感;关注我国工业发展的环保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工业的地域分布特点和产业结构。
2.难点: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地域分布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案例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工业发展的规律。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发挥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业案例,分析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材、教师用书。
2.地图:我国工业分布图、各类工业基地分布图。
3.案例资料:我国典型工业案例、相关新闻报道。
4.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工业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
资源丰富 便利的海陆交通 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优势
制约 能源枯竭、水源不足
北京
唐山
京津唐
天津
地位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优势
资源丰富、便利的海陆交通 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高等院校集中,人口素质高,人才资源丰富
制约 水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上海 南京
杭州
沪宁杭
地位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优势
技术力量雄厚
便利的海陆交通
历史悠久,基础雄厚
制约 能源、矿产缺乏
广州 深圳 珠海
珠三角
地位 以轻工业为主,发展出口型工业
地理位置好,靠近港澳,多侨乡
优势
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政策支持
制约 能源不足,技术含量低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5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工业》主要介绍工业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影响因素。
内容包括:工业生产、工业的分类、工业的分布及影响工业的因素。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也是对经济、社会、环境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有一定了解。
但工业生产的具体过程、工业的分类及影响工业的因素等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影响因素。
2.掌握工业生产的过程,能分析影响工业的因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工业的分类及特点。
2.影响工业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2.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工业及工业分布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影响工业的因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工业的图片、案例资料。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的工业类型,如钢铁厂、纺织厂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中的工业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为什么会分布在不同的地方?2.呈现(10分钟)介绍工业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影响因素。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及影响工业的因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因素。
每组选择一个案例,从地理位置、资源、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总结影响该工业布局的因素。
4.巩固(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工业生产的过程是什么?影响工业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讨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布局会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工业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影响因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工业》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工业》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工业》章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特点,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认识到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关于工业的发展及工业布局的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同时,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工业产品有一定的兴趣,可以借此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特点,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认识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例,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特点,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2.难点: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实际案例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使学生了解工业布局的原则及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关于我国工业发展、工业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课件。
2.案例素材:收集相关工业发展案例,如钢铁、汽车、电子等产业。
3.讨论话题: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讨论话题,如“我国工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如何优化工业布局”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及现状,让学生对工业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具体工业案例,如钢铁、汽车、电子等产业,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基础
8.读我国四大工业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工业区的名称是_辽__中__南__工__业__区_。 (2)B、C工业区分别有我国重要 的两座城市,___京__沪___铁路是 连接两座城市的纽带。 (3)C工业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 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 基地,其中核心城市是__上__海____。
A.矿产资源
B.能源
C.劳动力
D.科学技术
练基础
[中考·河南]图4-3-7为2017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分
布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最多的省是( B )
A.闽
B.粤
C.苏
D.浙
【点拨】读图可知,我国高新技 术企业数量最多的省是广东省,简称粤。
练基础
13.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在( D ) A.东北地区 B.西部内陆地区 C.中部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核心笔记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
核心笔记
1.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
东部沿海 工业中心_密__集___,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
中部地区
工业中心__较__多__
西部地区
工业中心__较__少__,分布稀疏
核心笔记
2. 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分布规律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沿海地区,自北向南 有_辽__中__南___工业基地、__京__津__唐__工业基地、 _长__江__三__角__洲___工业基地、_珠__江__三__角__洲___工业基地。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练基础 1 C 6A
2C 7C
3A
4B
8 见习题 9 C
答案显示
5B 10 D
11 D
12 B 13 D
练能力
1D
2A 3B
6 见习题 7 见习题 练素养
4A 5 B 1 见习题
练基础
1.下列生产活动属于工业生产的是( C )
①开采石油
②采摘棉花
③榨取豆油
④运送木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核心笔记
三、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__电__子__信__息____、 ___生__物__工__程___、___新__能__源____、___新__材__料____等部门。 2.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分布上多依附 于_大__中__城__市_,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 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其中位于北京的 _中__关__村___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点拨】本题考查工业生产的含义。采 摘棉花属于农业生产活动。
练基础
2.下列选项中,属于轻工业的是( C )
A.石油工业
B.煤炭工业
C.食品工业
D.钢铁工业
【点拨】钢铁、煤炭、石油等工业是以提供生产 资料为主的工业,均属于重工业;纺织、食品等 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属于轻工业。
练基础
3.下列产品不属于工业产品的是( A )
【点拨】读图可知,我国 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地区。
练能力
1.[中考·锦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 猛。下列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小城市 B.我国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低于中西部地区 C.北京中关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 D.高新技术产业是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点拨】本题结合图片考查工业的重要性及 工业的主要产品。工业产品在生活中随处可 见。A是人们种植的南瓜,属于农业产品,电 动车、手机、数码相机都属于工业产品。
练基础
4.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工业与农业一样,也是我国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B.工业生产过程是对原材料的加工和再加工过程 C.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D.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
【点拨】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 产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
练基础
[原创题]2019世界VR(也叫做虚拟现实,是利用
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产业大会10
月在江西南昌举行。据此回答10~11题。
10.VR产业属于( D )
A.化学工业
B.冶金工业
C.轻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
练基础
11.影响VR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D )
【点拨】本题考查我国工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工业的 生产过程、工业部门等。其中工业生产过程除了对原 材料的加工和再加工外,还包括开采自然资源。
练基础
5.[教材改编题]下列关于我国工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
的是(
B
【点拨】本题考查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 ) 通过读题可以直接获取答案。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工业十分落后,不能生产
练基础
(4)D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以 ___轻_____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 基地,它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 势发展经济。
(5)C、D工业区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 是___地__域__狭__小__,__矿__产__资__源__贫__乏____。
练基础
9.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 ( C ) A.企业规含量高,更新换代快 D.一般都建在交通便利、资源 丰富的平原地区
人教版 八年级上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
核心笔记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1.工业的概念:工业生产包括开采___自__然__资__源_____ (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 农产品等)进行____加__工__和__再__加__工______。 2.工业的作用: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 进的___工__具__和__设__备__、__原__材__料__和__动__力____等生产必 需的物质条件。
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练基础
【点拨】读图可知,位于我国环渤 海经济圈内的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 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练基础
7.该经济圈发展中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C ) A.煤铁资源不足 B.科技力量薄弱 C.淡水资源短缺 D.交通运输落后 【点拨】读图可知,环渤海经济圈 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丰 富,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工 业基础好,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淡 水资源短缺。
任何产品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内地只在长江沿线有一些工业
C.我国目前已拥有联合国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
D.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
练基础
读我国环渤海经济圈位置图,回答6~7题。
6.该经济圈内涉及的工业基地是( A )
①辽中南工业基地
②京津唐工业基地
③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