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项目说明书1

合集下载

物联网智能温室控制实训系统规格书

物联网智能温室控制实训系统规格书

物联网智能温室实训系统规格书1 物联网智能温室控制实训系统介绍1.1 物联网智能温室控制实训系统概述目前我国温室大棚生产的特点是把个体生产和规模化生产相结合, 在单个温室大棚生产 实现智能自动化的基础上, 实现连栋温室大棚的规模化生产, 既能满足个体农民生产的需要, 又便于企业规模生产。

如果仅靠人工控制既耗人力,又容易发生差错。

为此,在现代化的大 棚管理中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大棚自动控制系统,以控制大棚各项参数,适应生产需要。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能。

物联网已成为 2010 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 息时代大革命。

物联网在政府、企业和群众的热情期盼中,终于敲定于 2011 年开始招收新 生。

物联网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正式进入高校培训人才的教学课程里面, 不但是国家和政府大 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巨大体现,也是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作出及时反映的重大举措。

由于专业的发展,高校对物联网实验设备的需求也日趋高涨,2010 年 7 月 20 日,教育 部向社会公布了 2011 年全国各高校 140 个本科新专业详细名单,其中“物联网工程”专业 占据 30 个高居榜首。

随着物联网产业化的慢慢实施,高校对物联网实验设备的需求也在提 高, 另外嵌入式的高速发展, 也将继续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把物联网技术置入嵌入式中, 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

我公司生产的智能温室控制实训系统采用当前热门的物联网技术、 嵌入式技术和传感器 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精心挑选各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人体 红外感应传感器) ,不仅能对温室大棚生产过程中的参数在线高精度测量,而且能实现温室 内温度调节、湿度调节等智能控制或报警提示,自动实现保温、保湿和历史数据的记录。

智能温室控制实训系统还具有远程访问与控制功能。

用户使用 PC 机不仅可以远程访问 温室内的相关数据,实时观察植物的长势,还可以远程控制温室内部的执行器件(风扇、加 湿器、加热器)来改变温室内部环境;使用手机同样可以远程访问温室内部环境的各项数据 指标,远程控制温室内部的执行器件。

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与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项目介绍_实验报告

项目介绍_实验报告

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资源短缺、土壤污染、病虫害等。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资源浪费,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本实验项目旨在研究并开发一套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实现对温室环境的自动化控制,提高温室作物产量和品质。

二、项目目标1. 设计并实现一套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实现对温室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的实时监测与控制。

2. 通过智能算法优化温室环境参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 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管理。

三、项目内容1. 系统硬件设计(1)传感器模块:选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DHT11湿度传感器、BH1750光照传感器、MQ-2气体传感器等,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

(2)控制模块:选用Arduino Uno作为控制核心,通过编程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执行机构(如电机、风扇等)的控制。

(3)执行机构模块:选用继电器、电机、风扇等执行机构,实现对温室环境参数的调节。

2. 系统软件设计(1)数据采集:编写程序,通过Arduino Uno读取传感器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2)数据处理:采用Python语言编写数据处理程序,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等处理,得到可靠的温室环境参数。

(3)环境参数优化:根据作物生长需求,通过调整温室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优化作物生长环境。

(4)控制算法: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对温室环境参数的自动调节,确保作物生长环境的稳定。

3. 系统集成与测试(1)硬件集成:将传感器、控制模块、执行机构等硬件设备连接,并进行调试。

(2)软件集成:编写程序,实现数据采集、处理、优化和控制等功能。

(3)系统测试:在实验室内进行系统测试,验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控制:通过调整温室内的加热器和风扇,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

实验结果显示,系统在0.5℃的误差范围内稳定运行,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温室大棚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设施,它能够为作物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改善生产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温室大棚的管理水平和自动化程度,我们设计了一套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

本文将对该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旨在实现温室大棚内环境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温度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外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阈值自动调节温室大棚的通风和加热设备,以保持适宜的温度。

2. 湿度控制:利用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大棚内外湿度,并通过控制喷水系统和通风设备,自动调节湿度水平,以满足作物的需求。

3. 光照控制:通过光照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室大棚内外光照强度,并根据设定的光照阈值,自动控制灯光的开关以及遮阳网的卷取。

4. CO2浓度控制:利用CO2传感器监测温室大棚内CO2浓度,并通过控制通风设备和CO2供应系统,维持适宜的CO2浓度,促进光合作用。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选择:根据温室大棚内环境监测需求,选择适当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CO2传感器,并与控制器进行连接。

2. 控制器选择:选择一款功能强大、可靠稳定的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信号输出。

3. 执行器选择:根据温室大棚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通风设备、加热设备、喷水系统、灯光和CO2供应系统,并与控制器进行连接。

四、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控制器通过与传感器的连接,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环境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2. 数据处理: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温室大棚内环境的变化趋势,判断当前是否需要进行调控。

3. 控制策略: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根据设定的阈值和作物需求,自动调节通风、加热、喷水、灯光和CO2供应等设备的工作状态。

4. 用户界面:设计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监控温室大棚内环境的数据,并进行手动控制。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本文旨在介绍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自动控制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二、系统概述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旨在通过对温室内环境的监测和调节,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等多个参数的自动控制,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选择为了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我们选择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作为主要的监测设备。

这些传感器能够精确地获取环境参数的数据。

2. 执行器选择为了实现对温室内环境的调节,我们选择了风机、加热器和光照灯作为主要的执行器。

通过控制它们的运作,可以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

四、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数据需要经过处理,我们选用了嵌入式控制器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初步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控制策略设计基于环境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我们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光照控制等。

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保证温室内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五、系统测试与优化在系统设计完成后,我们将进行系统的测试与优化。

通过对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我们将不断调整和优化系统的参数和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益。

六、结论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说明书中,我们介绍了系统的概述、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测试与优化等内容。

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列表]。

智能温室控制说明

智能温室控制说明

智能农业大棚组态屏控制需求
智能大棚分两个区域,每个区安装一套温湿度、光照度、CO2浓度、土壤温度水分变送器,通过气象站小主机接收之后,一路接到LED点阵屏,另一路接到控制器实现控制。

智能大棚份两区这样分开控制,客户棚里已经装上配电柜继电器具体控制需求如下:
温度上限对应风机、水帘若空气温度超上限-- 控制风机,水帘工作;
温度下限对应电动内保温膜空气温度超下限—控制拉起电动内保温膜;
空气湿度上限对应风机启动空气湿度超上线限控制风机启动
土壤湿度下限对应喷灌系统空气湿度越下限–控制喷灌系统喷洒
光照度对应的是遮阳网光照度需要设置4个限制,两个上限,两个下限若高于第一个上限,则内遮阳网开始放下,若高于第二个上限则外遮阳网放下;若低于第一个下限值时,内遮阳网收拢,若低于第二个下限时,外遮阳网收拢
二氧化碳浓度关联风机若CO2 越上限,则风机启动。

智能农业温室大棚管理系统项目计划书

智能农业温室大棚管理系统项目计划书

智能农业温室大棚管理系统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农业温室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但是在自动监控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温室监控区域较大,需要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大型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诸如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度、土壤湿度、EC值、pH值等信息,实现自动化监控。

传统温室监测与控制系统多采用有线连接,布线复杂,往往造成温室内线缆纵横交错、使用不便、安装维护困难、可靠性差等问题。

无线传感器技术被认为是满足温室应用需求且代替有线连接的最好方式。

惠企物联科技结合最新的ZIGBEE无线技术,将传感器整合到无线传送网络中:通过在农业大棚内布置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对棚内环境进行检测,从而对棚内的温湿度,光照等进行自动化控制。

通过更加精细和动态监控的方式,来对农作物进行管理,更好的感知到农作物的环境,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二、现存问题⌝首先是成本较高。

一般来讲,一套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成本主要包括硬件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硬件成本包括各仪器仪表、通信线缆等。

整个系统也不能自由组合或者裁剪应用于不同的对象,使得难以得到推广和普及。

同时,由于系统复杂、布线繁多、故障率高而且使得故障后的维修成本极大。

另外,系统庞大造成的运行成本也不是一笔小费用。

⌝其次是布线复杂。

温室中有大量分散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这些设备可能随着作物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同时错综复杂的线缆也需要重新铺设,工作量较大。

为了科学、合理地实现大面积温室环境参数的自动检测与控制,电子检测装置和执行机构的设置不仅数量大而且分布广,连接着各个装置与机构的线缆,也因此纵横交错。

当温室内生产的果蔬作物更替时,相应的电子检测装置和执行机构的位置常常需要调整,连接着各个装置与机构的线缆有时也需要重新布置。

这不仅增大了温室的额外投资成本和安装与维护的难度,有时也影响了作物的良好生长。

⌝第三,故障解决难。

当数据无法正常接收时,检查人员不知道是线路问题还是节点故障。

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模板3篇

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模板3篇

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模板3篇篇一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模板一、项目概述1. 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大棚控制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智能大棚控制系统,实现对大棚内环境的智能化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

2. 项目目标实现对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提供智能化的灌溉、通风、施肥等控制策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操作。

提高大棚内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智能大棚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通信模块和监控平台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采集大棚内的环境参数,执行器负责执行控制命令,控制器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并发出控制指令,通信模块负责将数据至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则负责显示和管理数据。

2. 传感器选型温度传感器: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B20,能够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变化。

湿度传感器:采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HIH3610,能够准确测量大棚内的湿度情况。

光照传感器:采用 BH1750 光照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大棚内的光照强度。

土壤湿度传感器:采用 FDS100 土壤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大棚内的土壤湿度情况。

3. 执行器选型电磁阀:用于控制灌溉系统的开启和关闭。

fan:用于控制通风系统的运行。

led:用于控制光照系统的亮度。

4. 控制器选型采用 STM32F103C8T6 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器,该芯片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 GPIO 接口等特点,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

5. 通信模块选型采用 ESP8266 作为系统的通信模块,该模块支持 Wi-Fi 连接,能够将大棚内的环境参数至监控平台。

6. 监控平台设计实时数据显示:显示大棚内的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

历史数据查询:查询大棚内的历史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记录。

控制策略设置:设置大棚内的灌溉、通风、施肥等控制策略。

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3篇

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3篇

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3篇篇一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智能大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大棚种植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管理,特制定本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对大棚内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光照等)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

2. 提高大棚种植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降低劳动强度。

3. 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三、系统设计1. 传感器模块: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实时采集大棚内环境数据。

2. 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数据,自动控制通风设备、遮阳设备、灌溉设备等。

3. 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以便远程监控和管理。

4. 监控中心:对大棚内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四、功能实现1. 温度控制: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自动开启或关闭通风设备、加热设备等,保持适宜温度。

2. 湿度控制:通过灌溉设备的控制,调节大棚内湿度。

3. 光照控制:利用遮阳设备调整光照强度,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4. 预警功能:当环境参数超出设定范围时,及时发出警报。

五、实施步骤1. 进行现场勘查,确定大棚布局和设备安装位置。

2. 采购所需的传感器、控制设备等硬件。

3. 安装和调试系统,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4.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系统操作和维护。

六、成本预算主要包括硬件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费用、系统维护费用等,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算。

七、效益评估1. 通过智能化控制,预计可提高作物产量[X]%。

2. 减少人工成本和资源浪费。

3. 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八、风险分析与应对1. 设备故障风险:定期维护和检测设备,储备备用件。

2. 数据传输问题:采用稳定的传输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希望这份策划书能为智能大棚控制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指导!篇二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智能大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农业科技行业中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使用指南

农业科技行业中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使用指南

农业科技行业中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使用指南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在农业科技行业中的使用指南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分析算法,实现对温室内环境的精确控制和监测。

本文将为您介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特点以及使用指南。

一、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基于传感器采集温室内的各项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通过监测和分析数据,控制温室内的设备运行,以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系统采用闭环控制原理,根据预设的参数和环境需求,自动调节温室内的灌溉、通风、光照等关键设备,以实现温室内环境的优化控制。

二、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1. 温室内环境监测: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配备多种传感器,能够监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并实时采集数据。

2. 自动调节设备运行:根据温室内环境数据及外界气象情况,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温室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如灌溉、通风、加温等,以维持温室内的稳定环境。

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基于采集的数据,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能够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并根据分析结果提供决策支持,例如合适的灌溉量、病虫害预警等,提供农业生产的参考依据。

4. 远程监控与操作: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对温室内的环境进行监测和调节。

三、适用场景及操作指南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适用于各类温室农业,包括蔬菜、花卉、果树等的种植。

以下是使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时的操作指南:1. 系统安装与部署:选择合适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并确保系统的传感器能够正常采集温室内的各项参数数据。

安装传感器时应遵循厂家提供的安装手册,确保传感器的位置合理、准确。

2. 确定环境参数设定:在使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前,需要根据具体作物的生长特性和需求,设定合理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这些参数的设定应遵循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术指南。

智能大棚管理系统设计说明

智能大棚管理系统设计说明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中源指导教师:原完成日期 2015 年 5 月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智能大棚管理系统设计Design of Intelligent Greenhouse Management System总计: 66 页表格: 4 个插图: 35 幅南阳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智能大棚管理系统设计Design of Intelligent Greenhouse Management System 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中源学号: 1109635002指导教师(职称):原(讲师)评阅教师:完成日期:理工学院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智能大棚管理系统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源[摘要] 本系统以AT89C52为核心,通过温度传感器DS1820、温湿度传感器DHT11、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BH1750FVID分别采集温室大棚的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

由诺基亚5110液晶来实时显示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用户根据需要预先输入预设值,当实际测量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不符合预设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标准时,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加热电路控制加热丝加热提高温度,转动风扇降低温度,控制抽水电机调节湿度,控制LED调节光照强度,为大棚提供适合的生长环境。

从而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改善作物生长条件。

[关键词] 蔬菜大棚;温控系统;光控系统;湿控系统;信号处理系统Design of intelligent Greenhouse Management System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ZHAO Zhong-yuanAbstract:The core of this system is AT89C52.Collect thetemperature ,humidity of the air,humidity of the soil and light intensity in the greenhouse by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humidity sensorDHT11,soil humidity sensor ,light intensity sensorBH1750FVID.Display all the collected data on the Nokia 5110 LCD.Input the set-point value wanted by the users and send alarm signal when the measured valued different from the set-point and start the control circuit to adjust the value at the same time,which can improve the grow situation of the crops.Key words:Vegetable greenhouse;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light control system;humidity control system;signal handle system目录1引言 (4)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4)1.2 国外研究现状 (4)1.3 主要研究工作与论文容安排 (6)2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6)2.1 系统简介 (6)2.2 系统总体设计 (7)2.2.1 设计思想 (8)2.2.2系统组成 (8)2.2.3系统功能以及优势及特点 (9)2.3 本系统主控芯介绍 (9)3信号采集分析部分设计 (12)3.1温度检测控制部分设计 (12)3.1.1测温方案的选择 (13)3.1.2温度传感器的使用 (13)3.1.3温度检测控制部分的组成和实现 (14)3.2 湿度检测控制部分的设计 (15)3.2.1湿度检测控制部分分析 (16)3.2.2土壤湿度检测部分的实现 (17)3.2.3空气温湿度检测部分的实现 (18)3.3光照强度检测控制部分的设计 (20)3.3.1光照强度检测控制部分组成及设计 (21)3.3.2光照强度传感器的使用 (21)3.3.3光照强度检测部分的实现 (22)3.4显示部分的设计 (23)4信号处理调节部分 (24)4.1外设硬件设计 (25)4.2驱动外设的作用 (25)4.3电源电路的设计 (26)5软件设计部分 (28)5.1程序编写方法的选择 (28)5.2模块化设计 (28)5.3主程序设计 (28)5.4系统调试 (28)5.4.1 调试手段 (29)5.4.2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 (30)5.4.3实验结果分析 (31)结束语 (33)参考文献 (34)附录 (35)致 (63)1引言1.1 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每日一新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绝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什们东西可以代替人工。

智能化温室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智能化温室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智能化温室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3)2.1 功能需求 (3)2.1.1 系统概述 (3)2.1.2 功能模块划分 (4)2.2 功能需求 (4)2.2.1 响应时间 (4)2.2.2 系统稳定性 (4)2.2.3 数据存储容量 (4)2.3 可靠性需求 (4)2.3.1 硬件可靠性 (4)2.3.2 软件可靠性 (5)2.4 安全性需求 (5)2.4.1 数据安全 (5)2.4.2 系统安全 (5)第三章系统设计 (5)3.1 总体设计 (5)3.2 硬件设计 (5)3.3 软件设计 (6)3.4 数据库设计 (6)第四章传感器选型与应用 (6)4.1 传感器选型原则 (6)4.2 温湿度传感器 (6)4.3 光照传感器 (7)4.4 土壤湿度传感器 (7)第五章控制系统设计 (7)5.1 控制策略设计 (7)5.2 控制器选型 (8)5.3 执行器设计 (8)5.4 控制系统调试 (8)第六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9)6.1 数据采集方法 (9)6.2 数据预处理 (9)6.3 数据存储与查询 (10)6.4 数据分析与应用 (10)第七章网络通信与远程监控 (10)7.1 通信协议选择 (10)7.2 网络架构设计 (11)7.3 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11)7.4 系统安全性保障 (11)第八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2)8.1 系统集成流程 (12)8.2 系统测试方法 (12)8.3 测试结果分析 (13)8.4 系统优化与改进 (13)第九章经济效益分析 (14)9.1 投资预算 (14)9.2 成本分析 (14)9.3 效益评估 (14)9.4 社会效益分析 (15)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5)10.1 项目总结 (15)10.2 项目不足与改进 (16)10.3 行业发展趋势 (16)10.4 研究展望 (16)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温室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毕业设计题目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马海祥学号08220221专业班级08级自动化(2)班指导教师王志文学院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答辩日期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温室种植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以反季节蔬菜种植为主的温室大棚种植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有了更高的要求,温室大棚成为种植植物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

温室大棚的自动控制系统就是利用科学技术对温室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控制,使植物能够更好更快的生长。

温室种植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本次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是采用西门子公司S7-200型号的PLC为核心来完成的。

控制系统由PLC、传感器、执行机构等组成。

根据植物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编制出温室大棚植物生长最佳环境管理程序表,储存在电子计算机的记忆装置中,电子计算机及根据程序表确认温室内参数,并给终端控制系统指令。

传感器向PLC输送监测的环境参数信息,根据PLC的指令输出来控制执行机构,使温室内的环境参数达到植物生长最佳环境。

关键字:温室; 传感器; 环境参数; 可编程控制器;AbstractAlong with get into 21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house is very fast in our country. Greenhouse is dependence on the higher requir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eenhouse is growing plants one of the necessary facilities. Greenhouse of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is the u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greenhouse environment parameters (including temperature, humidity, light and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soon)control ,and make plant can be better and faster growth. It is to raise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crops, and create more economic benefit.The greenhouse design of a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be used Siemens S7-200 PLC to finish. Control system by PLC, sensor, actuating mechanism etc.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of a plant optim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had compiled for greenhouse plants grow best environment management program table stored in compute. The compute is according to the table send instructions of control system. The sensor is to transport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of PLC monitoring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PLC to control the actuating mechanism, and make the environmental is to plant growth optimal in the greenhouse.Key Words: Greenhouse; Sensor; Environment Parameters;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温室大棚自动控制技术发展的背景 (1)1.2温室大棚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1)1.3温室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的意义 (3)第二章设计方案 (4)2.1方案论述 (4)2.1.1系统设计任务 (4)2.2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5)2.2.1基于PLC为基础的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5)2.2.2基于单片机为基础的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6)第三章硬件设计 (9)3.1 PLC的简介 (9)3.1.1 PLC的概述 (9)3.1.2基本结构 (9)3.1.3工作原理 (10)3.1.4功能特点 (11)3.1.5选型规则 (12)3.1.6西门子S7-200 (15)3.2温度传感器 (16)3.2.1温度控制 (16)3.2.2 DS18B20的主要特性 (17)3.3湿度传感器 (17)3.3.1 湿度定义 (17)3.3.2湿度传感器的分类 (18)3.3.3 TRS-1 土壤水分传感器 (19)3.4光照强度传感器 (20)3.4.1光照强度传感器的简介 (20)3.3.2 HA2003 光照传感器 (21)3.5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22)3.5.1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3)3.5.2 GRG5H 型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 (24)3.6 EM 235模拟量输入模块 (25)3.7 温室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量与控制措施 (26)3.7.1 灌溉系统 (26)3.7.2 温度控制 (27)3.7.3 湿度控制 (27)3.7.4 光照强度控制 (27)3.7.5 二氧化碳控制 (27)3.8硬件总体设计 (28)3.8.1 I/O分配表 (28)3.8.2硬件接线图 (29)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30)4.1 软件结构 (30)4.2温度控制软件设计 (30)4.2.1温度控制原理 (30)4.2.2温度控制流程图 (30)4.2.3温室温度控制梯形图 (32)4.3湿度控制软件设计 (34)4.3.1湿度控制原理 (34)4.3.2湿度控制流程图 (34)4.3.3温室湿度控制梯形图 (36)4.4光照强度控制软件设计 (38)4.4.1光照强度控制原理 (38)4.4.2光照强度控制流程图 (39)4.4.3温室光照强度软件控制流程图 (40)4.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软件设计 (42)4.5.1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原理 (42)4.5.2二氧化碳浓度软件控制流程图 (43)4.5.3温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流程图 (44)总结 (46)参考文献 (47)附录A 外文文献 (49)附录B中文翻译 (61)致谢 (71)第一章绪论1.1温室大棚自动控制技术发展的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设施园艺工程因其涉及学科广、科技含量高、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开发方案

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开发方案

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开发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3)1.1 背景介绍 (3)1.2 需求分析 (3)1.2.1 温室环境控制需求 (3)1.2.2 系统功能需求 (3)1.3 技术可行性分析 (4)1.3.1 技术现状 (4)1.3.2 技术可行性 (4)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4)2.1 设计原则 (4)2.2 系统架构 (5)2.3 技术选型 (5)第3章环境参数监测模块设计 (5)3.1 环境参数选取 (5)3.2 传感器选型与布置 (6)3.2.1 传感器选型 (6)3.2.2 传感器布置 (6)3.3 数据采集与处理 (6)3.3.1 数据采集 (7)3.3.2 数据处理 (7)第4章控制策略与算法设计 (7)4.1 控制策略概述 (7)4.1.1 温度控制策略 (7)4.1.2 湿度控制策略 (7)4.1.3 光照控制策略 (7)4.1.4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策略 (7)4.2 算法设计 (8)4.2.1 温度控制算法 (8)4.2.2 湿度控制算法 (8)4.2.3 光照控制算法 (8)4.2.4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算法 (8)4.3 系统优化 (8)第五章硬件系统设计 (9)5.1 主控制器选型 (9)5.2 执行器选型与设计 (9)5.3 通信模块设计 (10)第6章软件系统设计 (10)6.1 软件架构 (10)6.1.1 系统架构概述 (10)6.1.2 表现层设计 (10)6.1.3 业务逻辑层设计 (10)6.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1)6.2.1 数据处理 (11)6.2.2 数据分析 (11)6.3 界面设计与交互 (11)6.3.1 界面设计 (11)6.3.2 交互设计 (11)第7章系统集成与调试 (12)7.1 系统集成 (12)7.1.1 系统架构设计 (12)7.1.2 硬件集成 (12)7.1.3 软件集成 (12)7.2 功能测试 (12)7.2.1 传感器测试 (12)7.2.2 控制器测试 (12)7.2.3 执行器测试 (12)7.3 稳定性测试 (12)7.3.1 长时间运行测试 (13)7.3.2 环境干扰测试 (13)7.3.3 故障恢复测试 (13)第8章系统功能扩展 (13)8.1 云平台接入 (13)8.1.1 数据存储与备份 (13)8.1.2 数据分析与挖掘 (13)8.1.3 远程监控与控制 (13)8.2 智能决策支持 (13)8.2.1 数据预测 (13)8.2.2 优化调控策略 (14)8.2.3 异常报警与处理 (14)8.3 互联网农业应用 (14)8.3.1 农业物联网 (14)8.3.2 智能施肥与灌溉 (14)8.3.3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 (14)8.3.4 移动端应用 (14)第9章系统安全与维护 (14)9.1 系统安全 (14)9.1.1 安全策略 (14)9.1.2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15)9.1.3 数据安全 (15)9.2 数据备份与恢复 (15)9.2.1 备份策略 (15)9.2.2 恢复策略 (15)9.3 系统维护与升级 (15)9.3.1 系统维护 (15)第10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15)10.1 项目总结 (16)10.2 技术展望 (16)10.3 市场前景分析 (16)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1.1 背景介绍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温室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及减少资源消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智能农业大棚智能温室手册

智能农业大棚智能温室手册

智能农业大棚智能温室手册第一章智能农业大棚概述 (3)1.1 智能农业大棚的定义与发展 (3)1.2 智能农业大棚的优势与应用 (3)1.2.1 优势 (3)1.2.2 应用 (4)第二章智能温室系统组成 (4)2.1 环境监测系统 (4)2.1.1 温度监测 (4)2.1.2 湿度监测 (4)2.1.3 光照监测 (5)2.2 自动控制系统 (5)2.2.1 执行设备 (5)2.2.2 控制器 (5)2.2.3 通信设备 (5)2.3 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 (5)2.3.1 数据存储 (5)2.3.2 数据分析 (5)2.3.3 决策模型 (6)第三章环境监测技术 (6)3.1 温湿度监测技术 (6)3.2 光照监测技术 (6)3.3 土壤监测技术 (6)第四章自动控制技术 (7)4.1 自动灌溉系统 (7)4.1.1 系统概述 (7)4.1.2 系统组成 (7)4.1.3 系统特点 (7)4.2 自动通风系统 (7)4.2.1 系统概述 (7)4.2.2 系统组成 (7)4.2.3 系统特点 (8)4.3 自动施肥系统 (8)4.3.1 系统概述 (8)4.3.2 系统组成 (8)4.3.3 系统特点 (8)第五章数据采集与传输 (9)5.1 数据采集设备 (9)5.2 数据传输技术 (9)5.3 数据存储与管理 (9)第六章智能温室作物种植 (10)6.1 作物生长模型 (10)6.3 作物营养管理 (11)第七章智能温室环境调控 (11)7.1 环境参数设定 (11)7.1.1 温度设定 (11)7.1.2 湿度设定 (11)7.1.3 光照设定 (11)7.1.4 二氧化碳浓度设定 (11)7.2 环境调控策略 (12)7.2.1 自动控制系统 (12)7.2.2 能源管理 (12)7.2.3 数据分析与优化 (12)7.3 环境预警与应急处理 (12)7.3.1 预警系统 (12)7.3.2 应急处理 (12)第八章智能温室能源管理 (12)8.1 能源消耗分析 (12)8.2 能源优化配置 (13)8.3 能源节约措施 (13)第九章智能温室安全与防护 (14)9.1 安全防护措施 (14)9.2 火灾报警系统 (14)9.3 防盗与监控系统 (14)第十章智能温室项目管理 (15)10.1 项目规划与设计 (15)10.1.1 需求分析 (15)10.1.2 设计方案 (15)10.1.3 技术选型 (15)10.2 项目实施与监控 (15)10.2.1 项目进度管理 (16)10.2.2 质量管理 (16)10.2.3 成本控制 (16)10.2.4 风险管理 (16)10.3 项目验收与维护 (16)10.3.1 项目验收 (16)10.3.2 运营培训 (16)10.3.3 运营维护 (16)10.3.4 持续优化 (16)第十一章智能温室发展趋势 (17)11.1 技术创新与发展 (17)11.2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17)11.3 智能农业大棚产业布局 (17)第十二章智能农业大棚案例分析 (18)12.1 典型案例分析 (18)12.3 发展潜力与挑战 (19)第一章智能农业大棚概述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智能温室设计方案说明书

智能温室设计方案说明书

智能温室设计方案说明书智能温室设计方案说明书寿光市三钰农业工程有限公司目录一、方案概述二、智能温室大棚的“智能”原理概述三、系统功能描述四、系统架构五、智能温室工程生产需要考虑的三大因素导读:随着设施园艺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温室(通常简称连栋温室或者现代温室)!随之而生,智能化温室是设施农业种的类型,拥有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直接调节室内温、光、水、肥、气等诸多因素,可以实现全年高产、稳步精细蔬菜、花卉,经济效益好。

一、方案概述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度湿度、日照等自然因素、建造成本并兼顾作物的生长需要,采用连栋96型文洛式(Venlo)玻璃温室方案。

Venlo型温室来源于荷兰,是一种小屋面玻璃温室,这种类型的温室了世界的认可,成为世界上应用广、使用数量多的玻璃温室类型,它具有构件截面小、安装简单、透光率高、密封性好、通风面积大等特点。

温室主体结构安装为装配式(无焊接)及专用铝合金型材(符合GB 5237-2008),骨架及各种连接件均经热浸镀锌防腐蚀处理。

覆盖材料为浮法玻璃,正常使用寿命≥15年,抗结露,适合于南方种植温室、展览温室和科研用温室。

另外温室还配置:外遮阳系统、内保温遮荫系统、喷灌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供水系统、补光/补气系统、降温/加温设备、配电系统、循环通风系统等。

二、智能温室大棚的“智能”原理概述智能温室的智能能否名副其实,主要看多种元件的配合能够协调一致,类似人的大脑需要眼睛以及手的参与一样,这些元件包括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湿度检测、温度检测等元件。

我们可以把上面多个元件看成控制系统的眼睛,它们可以实时检测到温室大棚内的状况,以便决定采取下一步措施;而智能温室的执行结构有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各种泵、照明控制装置、加热器等执行机构。

上面的装置类似整个控制系统的手,智能温室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命令传输通过这些执行机构得以实现,以达到系统的目标。

在计算机中,只能识别数字信号,不能识别各种传输过来的电信号,所以需要转换成标准的数字信号才可以被计算机识别认可,相同的道理,计算机发出的命令也是标准的数字信号。

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使用指南

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使用指南

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使用指南第一章概述 (3)1.1 系统简介 (3)1.2 功能特点 (3)1.2.1 实时监测 (3)1.2.2 自动调控 (3)1.2.3 数据分析 (3)1.2.4 远程控制 (3)1.2.5 故障报警 (4)1.2.6 节能环保 (4)1.2.7 扩展性强 (4)第二章系统安装与调试 (4)2.1 硬件安装 (4)2.1.1 安装前准备 (4)2.1.2 安装步骤 (4)2.2 软件配置 (5)2.2.1 软件安装 (5)2.2.2 参数配置 (5)2.2.3 系统调试 (5)2.3 系统调试 (5)第三章用户界面与操作 (6)3.1 界面布局 (6)3.1.1 主界面 (6)3.1.2 功能模块界面 (6)3.2 功能模块操作 (7)3.2.1 环境监测模块操作 (7)3.2.2 设备控制模块操作 (7)3.2.3 数据统计模块操作 (7)3.3 数据查看与导出 (7)3.3.1 数据查看 (7)3.3.2 数据导出 (7)第四章环境监测与控制 (8)4.1 温湿度监测与调节 (8)4.1.1 温湿度监测 (8)4.1.2 温湿度调节 (8)4.2 光照监测与调节 (8)4.2.1 光照监测 (8)4.2.2 光照调节 (8)4.3 土壤监测与调节 (8)4.3.1 土壤监测 (8)4.3.2 土壤调节 (9)第五章作物管理 (9)5.2 生长周期管理 (9)5.3 肥水管理 (10)第六章病虫害防治 (10)6.1 病虫害监测 (10)6.1.1 监测方法 (10)6.1.2 监测流程 (11)6.2 防治措施 (11)6.2.1 物理防治 (11)6.2.2 化学防治 (11)6.2.3 综合防治 (11)6.3 预警与提醒 (11)6.3.1 预警功能 (11)6.3.2 提醒功能 (11)6.3.3 信息推送 (11)第七章数据分析与报告 (11)7.1 数据分析 (11)7.1.1 数据采集 (11)7.1.2 数据处理 (12)7.1.3 数据分析指标 (12)7.1.4 数据分析结果展示 (12)7.2 报告 (12)7.2.1 报告模板 (12)7.2.2 报告内容 (12)7.2.3 报告流程 (12)7.3 报告导出与打印 (12)7.3.1 报告导出 (12)7.3.2 报告打印 (12)第八章系统维护与保养 (13)8.1 硬件维护 (13)8.1.1 检查内容 (13)8.1.2 维护方法 (13)8.2 软件升级 (13)8.2.1 升级原因 (13)8.2.2 升级方法 (14)8.3 故障处理 (14)8.3.1 常见故障 (14)8.3.2 故障处理方法 (14)第九章安全与隐私 (14)9.1 数据安全 (14)9.1.1 数据加密 (15)9.1.2 数据备份 (15)9.1.3 数据访问权限管理 (15)9.2 用户隐私 (15)9.2.2 用户行为数据保护 (15)9.2.3 用户隐私设置 (15)9.3 系统防护 (15)9.3.1 防火墙设置 (15)9.3.2 入侵检测与防护 (15)9.3.3 安全漏洞修复 (16)9.3.4 系统更新与维护 (16)第十章常见问题与解答 (16)10.1 系统操作问题 (16)10.2 硬件故障问题 (16)10.3 软件使用问题 (16)第一章概述1.1 系统简介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是一款集成了现代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的高科技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智能报警系统
(1)系统可以灵活的设置各个温室不同环境参数的上下阀值。一旦超出阀值,系统可以根据配置,通过手机APP、系统消息等方式提醒相应管理者。
(2)报警提醒内容可根据模板灵活设置,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可以设置不同的提醒内容,最大程度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3)可以根据报警记录查看关联的温室设备,更加及时、快速远程控制温室设备,高效处理温室环境问题。
2项目设计背景
近年来,温室大棚种植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极大的便利,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种植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度、2CO浓度等环境因子对作物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人工控制方式难以达到科学合理种植的要求,目前国内可以实现上述环境因子自动监控的系统还不多见,而引进国外具有多功能的大型连栋温室控制系统价格昂贵,不适合国情。
5方案特点
(1)传输模块具有可靠的网络连接、智能防掉线、支持在线检测、在线维护、掉掉线
自动重拔,确保设备永远在线,确保通信通道正常,为数据中心提供数据。
(2)传输模块采用主备份中心与中心自动恢复功能,并同时支持多中心并发功能(最多五个)。
(3)及时响应,实时的远程监控,可以对故障做出及时的响应,从而大大降低故障带来的经济和其他方面的损失。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项目说明书
项目名称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项目说明书
承担人员
庄继文赵庆权马雨志
申报日期
2017年8月10号
1项目设计目的及任务
基于智能集成式农业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通过模型分析,可以通过Ethernet/zigbee自动控制温室湿帘风机、喷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等设备。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向管理者推送实时监测信息、报警信息,实现温室大棚信息化、智能化远程管理,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保证温室大棚内环境最适宜作物生长实现精细化的管理,为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创造条件,帮助客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3.3历史数据分析
(1)系统可以通过不同条件组合查询和对比历史环境数据。
(2)支持数据和图像等多种方式查看,用户可以更直观看到历史数据曲线,作出更好的目标数据。
(3)与大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系统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可以分析更适合农作物生长、最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环境参数,辅助决策。
3.4手机客户端
(1)用户可以通过润诚农业温室智能监控系统手4)规范集中管理,及时跟踪每个大棚信息情况。
(5)润城可为客户提供二次开发包和多语言版本数据中心服务器软件以便客户的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同时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多种技术支持,包括产品网络组网方案设计、技术人员技术培训、软件开发全程技术配合、设备现场调试技术支持等服务
(1)Ethernet/zigbee组网,前端通过标准的232/485或者内置通道与监控终端里的PLC连接通信,获取的数据直接通过同轴电缆发送到PLC(中心节点)。(中心节点)通过串口与服务器连接,把数据送到后台,后台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原理框架,数据管理中心发起TCP/IP连接,握手成功后开始数据传输。终端把采集的数据通过PLC把数据传给中心PLC(主站),接到数据后即时将数据通过232/485传送给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直观的结果和相应的指令通过232/485发送给中心PLC(主站),再通过网络传送采集端PLC,采集端PLC根据指令对相应的控制处理。
4.4
数据中心网络接入方式分析
1.专线接入,中心采用APN专线,所有点都采用内网固定IP,客户中心通过一条100M APN专线接入网络,双方互联路由器之间采用私有固定IP地址进行广域连接。用户在内部建立RADIUS服务器,作为内部用户接入的远程认证服务器(或在APN路由器内,启用路由器本地认证功能)。只有通过认证的用户才允许接入,用以保证用户内部安全。用户在内部建立DHCP服务器(或在APN路由器内,启用DHCP功能),为通过认证的用户分配用户内部地址。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平台之间采用端到端加密,避免信息在整个传输过程中可能的泄漏。双方采用防火墙进行隔离,并在防火墙上进行IP地址和端口过滤。此种方案无论实时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前一种方案都有大大提高,适合于安全性要求较高、数据点比较多、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环境。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之最佳组网方式。
4.3功能
(1):可在线实时24小时连续的采集和记录监测点位的温度、湿度、风速、二氧化碳、光照、空气洁净度、供电电压电流等各项参数情况,以数字、图形和图像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显示和记录存储监测信息,监测点位可扩充多达上千个点。
(2):可设定各监控点位的温湿度报警限值,当出现被监控点位数据异常时可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报警方式包括:现场多媒体声光报警、网络客户端报警、手机APP报警等。上传报警信息并进行本地及远程监测,系统可在不同的时刻通知不同的值班人员;
4.2系统总架构
ZigBee的工作特点,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CDMA和GSM网络。ZigBee数传模块类似于移动网络基站。通讯距离从标准的75m到几百米、几公里,并且支持无限扩展。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535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在整个网络范围内,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m无限扩展。与移动通信的CDMA网或GSM网不同的是,ZigBee网络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因而,它必须具有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的特点。而移动通信网主要是为语音通信而建立,每个基站价值一般都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每个ZigBee“基站”却不到1000元人民币。每个ZigBee网络节点不仅本身可以作为监控对象,例如其所连接的传感器直接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还可以自动中转别的网络节点传过来的数据资料。除此之外,每一个ZigBee网络节点(FFD)还可在自己信号覆盖的范围内,和多个不承担网络信息中转任务的孤立的子节点(RFD)无线连接。
(2)用户可以使用手机端及时接受、查看温室环境报警信息。
(3)通过手机端,用户可以远程自动控制温室环境设备,如自动灌溉系统、风机、顶窗等。(10米宽,60米长大约1亩。)
4项目分析
4.1系统组成
(1)大棚现场采集控制终端
大棚现场采集控制终端负责24小时采集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湿度、CO2浓度、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
(6):监控主机端利用监控软件可随时打印每时刻的温湿度数据及运行报告。
(7):强大的数据处理与通讯能力,采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局域网内的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访问监控电脑,在线查看监控点位的温湿度变化情况,实现远程监测。系统不但能够在值班室监测,领导在自己办公室可以非常方便地观看和监控。
(8):控制软件的编制采用软件工程管理,开放性与可扩充性极强,由于采用硬件功能的软件化的系统设计思想及系统硬件的模块化、通讯网络化设计,系统可根据需要升级软件功能与扩展硬件种类。
(3)PLC采用施耐德新一代Modicon M221控制器,该可编程控制器是一款结构紧凑、高性能和可扩展性的中端PLC,充分体现了施耐德电气的“灵活设备控制”理念。该产品CPU功能非常丰富,最大支持2路串行通信端口、Mini-USB编程专用端口、以太网接口、位置控制功能(高速计数器和脉冲输出)、SD卡,这些内置功能大大降低了机器设备成本;另外还可以扩展Modicon TM3扩展模块,包含普通输入输出模块、安全模块、电机起动器控制模块。内置mini USB-B编程口进行编程调试,可使用标准SD存储卡传输程序,数据文件,固件更新;CPU指令处理速度高达0.2微秒/布尔指令,最多可以扩展14个TM3模块,最大可管理488个I/O点;2路串行通信端口,内置端口1采用RJ45接口,可选端口2采用端子接线,RS232/RS485可选,支持ModbusRTU/ASCII协议,为连接外围设备提供了灵活的搭配;Modicon M221部分型号内置了RJ45以太网端口,支持Modbus TCP通讯(客户端&服务器),Modbus TCP/IP从站,Ethernet IP适配器,动态DHCP客户端配置、编程、下载、监控,数据交换,为远程上位机或者PLC主站进行无缝连接。该PLC通过了CE、UL、ABS等认证标志,可以工作温度范围在- 10...+ 55℃,相对湿度在10...95% (无凝露)内。编程软件SoMachine Basic是一款使用简便,上手快捷的编程软件,用于Modicon M221一体型及书本型可编程控制器的项目开发,支持梯形图(LD)、指令表(IL)编程语言。
(4)可及时发现不正常状态设备,通过APP或系统消息及时提醒管理者,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3.2远程自动控制
(1)系统通过先进的远程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让用户足不出户远程控制温室设备。
(2)可以自定义规则,让整个温室设备随环境参数变化自动控制,比如当土壤湿度过低时,温室灌溉系统自动开始浇水。
(3)提供手机APP,客户可以通过手机在任意地点远程控制温室的所有设备。
(2)传输设备前端采用标准模块,通过模拟量数据接口(端子接口)和采集器相连接,中心节点收到的数据可以通过采用国际标准TCP/IP通信协议直接是输出到服务器上;还可有通过Ethernet/zigbee把其收到的数据发送的远端的PLC模块上,省去了每个终端的模块,只需要中心节点一个,节约了成本。数据中心对现场实时采集的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湿度、CO2浓度、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分析处理,不仅进行完成的统计做出相应的统计报表,并做出趋势分析,且以直观的图表和曲线的方式显示给用户,并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求提供各种声光报警信息。当温湿度超过设定值的时候,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
针对目前大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大棚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根据大棚智能监控的特殊性,需要传输大棚现场参数给管理者,并把管理者的命令下发到现场执行设备,同时又要使上级部门可随时通过互联网或者手机信息了解区域大棚的实时状况。基于Ethernet/zigbee的智能大棚监控系统使这些成为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