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导艺考之戏曲文艺常识

合集下载

艺术理论基础知识之戏曲

艺术理论基础知识之戏曲

艺术理论基础知识之戏曲1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品种之一,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古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中国戏曲是其中生命力最为旺盛的一种,如今,其他两者都已退出历史舞台,唯有中国戏曲仍然活跃在广大城乡。

中国戏曲的源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其孕育期非常漫长,直到宋代才成为一种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戏剧形态。

2 戏曲的含义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特别称谓直到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等著作中,才将“戏曲”一词作为班汉宋金杂居、宋元南戏、元明杂居、明清传奇以至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的通称。

今天,戏曲一词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演剧体系的专称。

3 戏曲的基本特征A 综合性包括时间艺术(音乐)和空间艺术(美术)。

戏曲是以唱、做、念、打得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艺术。

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武术、杂技等各种门类的艺术因素,各种艺术因素都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成为帮助和加强表演、刻画人物形象的有机手段,从而使中国戏曲具有独特的魅力。

B 虚拟性传统舞台常常空无一物,有时只摆放意义不固定的“一桌二椅”。

主要是靠表演将表演场所转换为剧情发生的地点。

戏曲艺术充分相信人们的智慧和想象力,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当场指点,再加上观众的想象力,可以叫舞台上出现任何事物。

这种虚拟的手法解放了戏曲舞台,给戏曲作家和物体啊艺术家带来了艺术表现的自由,大大地开拓了表现生活的领域。

C 程式性戏曲艺术从表演身段,到剧本结构、音乐设计、服装穿扮等,都要求遵守一定的程式。

程式是一种规范。

它来源于生活,表演程式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是一种可以使人们理解的相对固定的格式。

表演程式又是生活动作的节奏化和美化。

并非一成不变。

D 节奏性(音乐舞蹈来表演故事的需求)E 技术性(中国戏曲包含舞蹈、杂技、哑剧、武术等技术要求很高的艺术因素)4 戏曲的活动方式庙会演出宴会演出剧场演出广大民众自娱自乐(曲社票房围鼓堂等)5 戏曲的演出队伍江湖班(宋元“路歧人” 勾栏艺人)家班(特殊的艺术性奴仆)业余班社(曲友票友串客)“票友下海”指有的票友参加了专业的戏曲班社,成为职业演员。

编导艺考文艺常识

编导艺考文艺常识

编导艺考文艺常识编导就是编和导,从编导从事的工作性质来看编可理解为:编写、编撰、编排、编辑、编剧等;导可理解为:引导、指导、领导、导向、导播、导演等。

所以,从字面理解编导就是即能编又能导的复合型人才和职业。

2018艺考就要来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部分2018艺考编导艺考文艺常识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编导艺考文艺常识重点第一部分 1、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

2、商代青铜器造型质朴、厚重。

雕铸的主题纹样多以饕餮(兽面纹)为最常见,显示出狰狞之美。

3、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4、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

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

5、1949年在长沙东南郊楚墓中发现了一幅画在白色丝帛上的绘画,后来定名为《人物龙凤图》帛画。

这就是迄今所知的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

(帛画和画像石是两汉时期重要的美术作品。

) 6、汉代盛行的画像石,是一种特殊的浮雕形式:以刀代笔,或阳刻,或阴刻,或两者结合,还有浮雕的形式,或者浮雕与刻划相结合,可谓雕中有画,画中有雕。

汉代画像石上承先秦青铜艺术,下开两晋南北朝雕刻艺术的先河。

7、曹魏时期钟繇,他擅长隶、楷、行各体,尤以楷书影响最大。

宋人《宣和书谱》中评价他的书法“各尽法度,为正书(即楷书)之祖”。

他的《贺捷表》颇有鸿鹄飞张姿态,被梁武帝萧衍评为“群鸿戏海,舞鹤游天”。

8、东晋画家顾恺之画笔道周密,紧如蚕丝,号为“密体”,存世的《<女史箴>图》传是其最早的摹本,另传有《<洛神赋>图》,或疑为宋人所作。

9、王羲之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文艺常识重点知识汇总

文艺常识重点知识汇总

文艺常识重点知识测试1——美术编一、填空题1、美术与社会生活联系广泛,主要有三种功能,分别是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2、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习俗为题材的人物画。

中国的风俗画始于汉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李嵩的《货郎图》等是风俗画的代表。

5、最早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是东晋的顾恺之。

6、“六法论”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的标准,它最早出现于南齐(朝代)谢赫(人名)的《画品》中。

具体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自此,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

7、“六要论”是由五代时期的荆浩在《六要论》提出的。

它包括气、韵、思、景、笔、墨。

8、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提出把评画的标准分为神品、妙品、能品。

到北宋时期的黄休复的《益州名画记》有增加了逸品。

9、南北宗论是由晚明文人画家董其昌提出的,他主要扬南贬北。

11、汉字书法的五种字体分别是篆、隶、草、楷、行。

12、中国画在处理形神关系时都要求形神兼备,在造型和意境的表达上都要求气韵生动。

其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并将绘画与书法、诗文、篆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3、文人画又称为士大夫画,王维为其创始者。

14、“徐黄异体”是指徐熙和黄筌的不同的花鸟画风格。

17、写意俗语粗笔,与工笔对称。

18、工笔俗称“细笔”,与写意对称。

19、白描是有线无色,没骨的特点是有色无线。

20、文房四宝的著名产地分别是:笔湖州(浙江吴兴)墨徽州(安徽歙县)纸宣城(安徽泾县)砚端州(广东高要)22、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是东方园林、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

23、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纹样、居址地画、岩画及墓室装饰上,它们是远古绘画的重要遗存。

25、山东画像石以济宁嘉祥武氏祠最为丰富和集中,代表是《荆轲刺秦王》、《泗水取鼎》。

26、四川画像砖代表作品以成都扬子山汉墓的《弋射收割图》最为著名。

28、陆探微根据草书的体势创造了“一笔画”的画法,此外他还创造了秀骨清像的人物形30、吴道子的绘画风格被称为吴带当风,其所用的线条被称为莼菜条,与其相提并33、唐代的山水画以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和王维的水墨山水为代表。

广播电视编导艺考之文艺常识训练

广播电视编导艺考之文艺常识训练

一、选择题1.晚清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是()。

冯梦龙 B.吴敬梓 C.刘鹗 D.蒲松龄2.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是()。

A.英国B.德国C.意大利D.法国3.《三毛流浪记》是()的漫画作品。

A.华君武B.朱德庸C. 张乐平D.丰子恺4.电视剧设置中的最高负责人称为()。

A.监制B. 导演C. 制片D. 剧务5.下列影片中不属于“样板戏”电影的是()。

A.《智取威虎山》B. 《红灯记》C.《奇袭白虎团》D.《小兵张嘎》6.1915年由陈独秀创办、成为“新文化运动”住阵地的刊物是()A.《新青年》B.《红旗杂志》C.《创造月刊》D.《共产党人》7.《诗学》的作者是()。

A.莎士比亚B.柴可夫斯基C.莱辛D.亚里士多德8.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的集大成者,起代表作是()。

A.《伊万的童年》B. 《一个国家的诞生》C. 《战舰波将金号》D.《母亲》9.最早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 美国D. 苏联10.中国第一幅山水画是()。

A.《游春图》B.《溪山行旅图》C.《兰竹图》D.《秋山图》11、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根据()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A.法捷耶夫B.肖洛霍夫C. 奥斯特洛夫斯基D.鲍.瓦西里耶夫12、《黑天鹅》的导演是()。

A.达伦.阿伦诺夫斯基B.波兰斯基C.基耶斯洛夫斯基D.沃卓斯基13、1958年,新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建立,其名称是()。

A.中国人民电视台B.新华电视台C.东北电视台D.北京电视台14、二胡曲《二泉映月》是()创作的。

A.陈刚B. 冼星海C.华彦钧D.马克15、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

A.《罪与罚》B.《万卡》C.《母亲》D.《猎人笔记》二、填空题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的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

2.鲁迅唯一一部中篇小说的名称是。

3.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明代戏剧大师是。

4.中唐时期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和。

5.《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是。

6.美国电影《教父》的导演是。

戏曲知识点总结

戏曲知识点总结

戏曲知识点总结一、戏曲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戏曲是一种由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演艺形式。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最早的戏曲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不同的戏曲剧种在不同地区逐渐形成。

1、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剧种之一,起源于清代,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是中国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和婀娜多姿的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戏曲之花”,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黄梅戏:黄梅戏是江南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由湖北省黄冈地区的地方戏发展而来。

黄梅戏以其柔和、细腻的表现方式,以及温婉典雅的唱腔而著称,被称为“江南第一声”。

3、越剧:越剧是中国戏曲的地方剧种之一,起源于上海地区,以其婀娜多姿的表演形式和细腻婉转的唱腔而闻名于世。

越剧以其浓厚的地方文化风格和细腻的表演技巧,被誉为“东方曼妙之声”。

4、粤剧: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明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粤剧以其豪放、激昂的表演方式和独特的音乐特色而著称,被誉为“南国昆曲”。

5、豫剧:豫剧是河南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清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豫剧以其豪放、激昂的表演形式和浑厚、深沉的唱腔而著称,被誉为“中原昆曲”。

6、秦腔、沪剧、晋剧、川剧、湘剧、闽剧、滇剧等,各地戏曲剧种在不同地区形成并发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戏曲文化。

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中,戏曲作为一种重要的演艺形式,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戏曲通过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瑰宝。

二、戏曲的表演形式1、唱、念、做、打:唱指由主要角色演员用唱腔来表演,念指对白的念白表演,做指角色的身段动作表演,打指表演中使用的击打动作,包括武打和打击乐器。

这四种表演形式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基本要素,也是戏曲艺术的核心。

2、唱段、念白、大面、小面:唱段是戏曲中由主要角色演员演唱的乐曲,念白是角色之间的对白表演,大面是全体演员演出的大型场面,小面是由少数演员演出的小型场面。

国戏编导文艺常识

国戏编导文艺常识

国戏编导文艺常识一、发展过程起源:滑稽戏、古代歌舞、说唱艺术西汉:《史记》——优孟衣冠东汉:角抵戏唐代:参军戏、梨园——歌舞戏、传奇宋代——宋词、宋杂剧(以说为主)、南戏元代——杂剧(成熟期)明代——传奇(区别于唐传奇,昆曲)清代末期——京剧(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贺寿)二、重要时期1、宋代南戏南戏,称永嘉杂剧,温州杂剧,起源于中国南方,后期发展为明清传奇。

四大声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昆曲起源)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2、明清时期昆曲又称水磨腔3、京剧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腔调:西皮、二黄(湖北汉剧)行当:生旦净末丑三、各时期重点戏曲文学1、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张协状元》《张协状元》:唯一一本内容保存完全的南戏剧本人物:张协、贫女、枢密使王德用、李大公夫妻2、宋代——《赵贞女与蔡二郎》元代南戏——《琵琶记》高明人物:蔡伯喈(蔡邕)、赵五娘、牛丞相、牛小姐、张广才3、元曲1、《青楼集》(记录演员)《录鬼簿》——作者钟嗣成(记录作家)2、元曲四大家:a、关汉卿历史剧:《望江亭》《单刀会》社会剧:《感天动地窦娥冤》爱情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拜月亭》b、白朴《天净沙秋》《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取材: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裴少俊墙头马上》(裴少俊、李千金)c、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王昭君)d、郑光祖《倩女离魂》(《离魂记》)(王文举、柳亭)3、《西厢记》王实甫——《莺莺传》元稹人物:崔莺莺、红娘、张珙(张君瑞)、崔夫人、孙飞虎、白马将军、郑恒、4、明传奇(昆曲)a、《牡丹亭》——汤显祖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又名《还魂记》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紫钗记》(霍小玉)《邯郸记》(枕中记——沈既济)《南柯记》(南柯太守传)《牡丹亭》(杜丽娘慕色还魂)人物:杜丽娘、柳梦梅、春香、杜宝、陈最良四大古典戏剧:①《西厢记》王实甫:“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②《牡丹亭》汤显祖:真情能超越生死③《长生殿》洪升:歌颂唐杨之间的真情,但又反映出荒淫无道带来的政治灾难④《桃花扇》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5、京剧三大特征:程式性虚拟性(“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文艺常识真题:中国戏剧考题集锦

文艺常识真题:中国戏剧考题集锦

文艺常识真题:中国戏剧考题集锦1.“元曲四大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初试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2.元代“曲状元”指的是_________。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3.______创作的话剧《茶馆》展示李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编导、导演专业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4.京剧四大名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5.《关汉卿》是中国现代剧作家______创作的话剧。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6.南戏《荆钗记》全剧四十八出,叙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故事。

(2016年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专业北京考点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7.“临川四梦”之一《牡丹亭》中的女主角是_________。

(2010年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考点戏曲文学专业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8.中国五大剧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考点戏曲文学专业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9.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反映的哪个剧种的演员的生活?()A.豫剧B.京剧C.黄梅戏D.秦腔(2019年山东省文学编导类专业统考文艺常识考题·单项选择题)10.《名优之死》是中国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作者是______。

(2016年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专业长沙考点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11.中国话剧作品《绝对信号》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编剧创作。

中戏、北电编导文艺常识:试题归纳

中戏、北电编导文艺常识:试题归纳

中戏、北电编导文艺常识:试题归纳中戏、北电编导文艺常识:试题归纳编导是电视纪实作品的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工作,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的系统性创作活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编导文艺常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编导文艺常识】1、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获2008诺贝尔文学奖。

2、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获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

3、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

4、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49年7月。

5、四书和五经是《论语》、《大学》、《孟子》、《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

6、《地球,我的母亲》的作者是郭沫若。

7、中国第一本关于舞蹈理论的专目是《新舞蹈艺术概论》。

8、裕荣龄是最早学习和引入欧美舞蹈的中国宫庭舞蹈家。

9、海豹突击队、阿尔法别动队、国家宪兵突击队、第九边境防卫队分别是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的部队。

10、《逍遥游》、《齐物论》出自《庄子》。

11、闻一多提出的现代诗歌创作要做到“三美”,指的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12、中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的头像设立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大厅。

13、屈灵均是屈原,生于战国,代表作是《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14、《皇后喜剧芭蕾》是被欧洲公认为第一部“真正的芭蕾”的作品。

15、《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16、《呐喊》和《彷惶》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

17、芭蕾舞剧《仙女》第一次使女演员立起足尖。

18、《上林赋》、《子虚赋》的作者是司马相如,与其同属一个朝代的同一体裁的文学家都有扬雄、班固、张衡。

19、茅盾写养蚕丰收成灾的短篇小说是《春蚕》。

20、在芭蕾舞史上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转折的芭蕾舞作品是《吉塞尔》。

21、“青青河边草,郁郁园中柳”出自汉代组诗《古诗十九首》,其中一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前岁忧“的后两句是“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22、觉慧是巴金长篇小说《家》中的主人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端艺考教育品牌影视编导艺考之戏曲文艺常识影视编导专业比较注重文化知识,所以需要的文化知识比较广泛,比如中外电影史、中外著名导演、演员、作家等。

今天小编就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戏曲文艺常识,帮助大家在艺考的时候遇到中国戏曲时不至于大脑空白,你多学一点,就是比别人强一点!
一、京剧、地方戏曲的兴盛和发展
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为庆祝乾隆八十寿辰进京献艺,徽调进入京城,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艺人进京,徽、汉皮黄京城合流,1840年前
中国高端艺考教育品牌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形成后不久就迎来了第一个繁盛期。

“同光十三绝”是指光绪年间的画师沈容圃所画的十三位京昆艺人,他们是:老生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张胜奎;小生徐小香;武生谭鑫培;旦行梅巧玲、余紫云、时小福、朱莲芬;老旦郝兰田;丑行刘赶三、杨鸣玉。

京剧的第二个繁盛期在20世纪初,具体表现在
1、优秀的演员层出不穷;
2、产生了许多流派:旦行的梅(兰芳)派、荀(慧生)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

京剧三大贤: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

“前四大须生”(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和马连良;“后四大须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初)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和奚啸伯。

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二、戏曲常识
中国高端艺考教育品牌
1、戏曲基本功为“四功五法”。

四功指唱、做、念、打;五法指手(手势)、眼(眼神)、身(身段)、法(技法)、步(台步)。

2、脸谱:红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关羽;黑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张飞、李逵;白脸:表现奸诈多疑,如曹操;蓝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窦尔墩、马武;紫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徐延昭;金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如来佛、二郎神;黄脸:一般表现性格猛烈,如廉颇。

3、戏曲行当:
生行,扮演男性角色。

老生指老年男子,带胡子,又名须生,如诸葛亮、蔺相如。

小生扮青少年男子,不挂胡须,多用尖音假嗓唱,如周瑜、张生。

武生扮演武艺高强的青壮年。

其中长靠武生用长兵器、穿厚底靴,扎大靠(盔甲),表现马战,如赵云;短打武生用短兵器,穿薄底靴,表现步战,如武松。

旦行,扮演女性角色。

正旦(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重唱功,如秦香莲、孙尚香。

花旦演天真活泼的女青年,重做工和念白,如小青。

彩旦演滑稽、奸刁的女性,如媒婆。

刀马旦演擅舞的女将,重唱、做、舞,不大开打,如穆桂英。

武旦演勇猛的妇女,重武打,如孙二娘。

老旦扮老太婆,用本嗓唱,如佘太君。

中国高端艺考教育品牌净行,又叫花脸,扮演性格、品质、相貌特异的男性,一般要画脸谱,用宽音或假音唱。

如李逵、张飞、包公。

下又分大花脸(铜锤花脸)、二花脸(副净)、武花脸、武二花等。

末行,主要演中年男子,后也指老生行的次要角色,如家人、仆人。

丑行,指语言幽默、行动滑稽的角色,以搞笑为特长。

常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多为地保一类人物,也可演正面角色,如七品芝麻官。

下面还可分文丑、武丑、丑旦等。

戏中扮演士兵、夫役等随从人员,一般不需唱做念打,普通职员可以随时顶替演出,叫“跑龙套”,这种角色叫龙套。

4、中国传统戏曲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融文学、音乐、说唱、杂技、舞蹈、绘画、服装等于一体;
程式性:语言、歌唱、动作、剧本、脚色、服装、化妆等都有特定的格式规范;
虚拟性:示意性的舞台提示、虚拟化的戏剧行为、超脱性的时空观念。

以上就小编准备的戏曲文艺常识了,虽然影视编导专业在艺考中遇到的问题
中国高端艺考教育品牌经常是电影方面的。

但是了解更多其他方面的文艺常识,也是为我们的艺考提供一个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