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
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③:甲骨文“鼎”字经过创意设计,成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里的“鼎喵”形象及文创产品,这样的文化创意体现了中华文明基因在创新活动中的传承,③符合题意。
④:文字符号向文创设计的转化过程中,需要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坚持扬弃,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1.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中国古文字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有重要影响
③进入数字时代以后,人们无需回看历史,而要重开人文新境
④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有利于中华文化在国际上传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甲骨文“鼎”字看起来像是一只猫,萌萌 样子会融化观者的心。甲骨文“鼎”字经过创意设计,成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里的“鼎喵”形象及文创产品(图1、2)。这样的文化创意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矛盾同一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A错误。
B:“与文物本体相兼容”说明要重视修复材料与文物本体之间的矛盾同一性,B符合题意。
C: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出现实践的先后,传统材料相对于化学材料,不能确定为旧事物,而且与文物本体相兼容才是文物修复的关键,C错误。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接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理论依据。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配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本质是将一元二次方程由一般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开平方求一元二沿虚线剪开,阴影部分展开后得到的四边形是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燃油汽车的销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经销商纷纷开展降价促销活动某款燃油汽车今年万元,设该款汽车这两月售价的月平均降价率是如图,五线谱是由等距离、等长度的五条平行横线组成的,,使△BAD∽△CBD,根据作图痕迹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如果指针恰好指在分格线上,重转).那么如图,将一个装有水的杯子倾斜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其截面可看作一个宽的矩形.当水面触到杯口边缘时,边CD恰有一半露出水面的中点),那么此时水面高度(即点B到桌面分)分)A D一词的概率为 ▲ .,在线段AC 上找一个点B ,B 把AC 分成AB 和BC 两段,其中AB :BC=BC :AC ,则B 为线段AC 的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广泛存在于艺金分割点(AB >BC ),AC长度为14cm ,则AB 的长度表示)垂直平分AE 且分别交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15题图B图1图2三张卡片其中A.银杏B.红豆杉C.牡丹Ⅰ.向日葵Ⅱ.菊花Ⅲ.落叶松)上述做法是依据了矩形的一个判定定理:▲)若只限于利用有刻度的卷尺进行测量计算,请你用另一种判别方法来判定四边是矩形,并写出简要的测量方法.如何改造儿童游乐公园?项目学习小组需确定场地ABCD 的尺寸,不再测量的情况下,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求出长方形场地ABCD 的长和宽2,已知BG =m 米,ED =n AEFG 安装游乐设施.)若剩余空地面积为场地ABCD 面积的米.大8米,求长方形空地AEFG 85。
甲骨文探索之路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甲骨文探索之路对当代青年的启示作者:尹雯王宝珍来源:《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09期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高屋建瓴地阐明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原则和方向。
全会闭幕后的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贺信中,以甲骨文这个文化实证进一步激发全民文化自信。
文章通过阐述百年甲骨文探索之路为当代青年带来的四点启示,进一步指出青年一代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努力继承和发扬甲骨文学者孜孜以求、永不言弃的求索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时代奋斗者的姿态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奋斗。
关键词:贺信;甲骨文探索之路;当代青年;文化自信中图分类号:K877.1;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9-00-02了解一个国家首先应从认识该国文化开始。
文化是国家之灵魂,是一种能振奋民心、凝心聚力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时说: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还围绕“如何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高屋建瓴地阐明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原则和方向,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信心和决心”。
会议闭幕后的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贺信中(以下简称“贺信”)说:“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甲骨文发现和研究的意义提升到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高度。
贺信以甲骨文这个文化实证进一步激发全民文化自信;青年一代在备受鼓舞的同时,应认真学习全会精神、贺信精神,不仅要认识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还要领悟到甲骨文的时代价值,积极追寻百年甲骨文探索之路所带来的深刻启示,进而思考文化自信与中国力量、文化自信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
关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心得体会800字11篇
关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心得体会800字11篇关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心得体会800字【篇1】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座谈会,聆听各位专家、学者对这一重要议题的深入探讨。
这次座谈会不仅让我对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思考与交流机会。
座谈会在一个具有古典韵味的会议厅举行,处处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各位专家、学者以及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会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二是文化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的互动;三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在座谈会上,我深受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启发,明确了文化传承不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时代的创新。
我们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新颖的传播方式,推动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此外,与会者还提出,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有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力。
因此,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文化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开展国际间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同时,与会者也指出,在全球化进程中,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避免文化同质化现象的产生。
结合本次座谈会的收获,我认为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文化发展的根基。
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吸取其中的智慧和价值,将其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推动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其次,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
各地应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再次,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小升初数学试卷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小升初数学试卷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6分)1.(3分)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商朝(公元前17世纪一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首次发现。
据统计,中国共计出土甲骨十五万四千六百多片。
横线上的数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万。
2.(4分)=dm24t60kg=t1.2时=分5700cm3=dm2=L3.(3分)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质数,一个外项是5,则另一个外项是;16的因数有个,选取其中的四个组成比例是。
4.(2分)如果点C表示的数是,那么点B表示;如果点D表示的数是100,那么点A 表示。
5.(2分)国产大飞机C﹣919,国之重器。
在C﹣919的控制系统中有一个长5mm的精密机器零件,画在图纸上是25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另一种精密零件长 4.2mm,画在这幅图上长。
6.(3分)把一个高6厘米的圆柱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图),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厘米。
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如果把这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至少要削去立方厘米。
7.(2分)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请你运用这种思维分析一下:如果一个几何体从前面看是,从上面看是,那么要搭成这样的几何体,至少需要个小正方体。
8.(4分)如图所示图象表示了香蕉、苹果的总价与数量之间的关系,看图回答问题。
(1)香蕉的总价和购买的数量成比例关系。
(填“正”或“反”)(2)从图象上看,单价更贵一些的水果是。
(填“香蕉”或“苹果”)(3)买3千克苹果要用元,20元可以买千克香蕉。
9.(3分)如图,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摆2个六边形用11根小棒,……(1)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摆9个六边形用根小棒。
(2)用101根小棒可以摆个六边形。
中国文化甲骨文
中国文化——甲骨文
1929年秋,李济主持了殷墟历史上的第三次发掘,采用开纵横探沟的科学方法了解地层情 况,共发现墓葬24座,灰坑11个,出土甲骨文3012片和大量青铜器、石器、陶器、骨器等。 著名的"大龟四版"即是这次的重要收获。大龟四版,即四块保存基本完整的刻辞龟甲。另 一位对甲骨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学者董作宾从中发现了"贞人",即"卜问的人",并据此写出 了著名的《大龟四版考释》一文,首次找到甲骨文断代的新方法 200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发掘清理出殷墟时期的330余座墓葬,墓葬以家族 墓地的形态分布,其中两座特征明显,随葬器物表明,墓主可能是甲骨卜辞中常见的贞人。 从贞人墓葬的形制、规模、随葬品和殉人殉牲等可以推断,整个贞人集团的地位随着时代 发展有所下降,贞人家族势力日渐式微
河南安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世界记忆遗 产甲骨文出土地,被誉为"文字之都",正以全新的形式
传承发展着甲骨文文化
中国文化——甲骨文
二. 甲骨文的诉说
中国文化——甲骨文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而提起汉字,就一定会想起 安阳这座城市,这个发现中 国最早文字——甲骨文的地 方
4
中国文化——甲骨文
1917年,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其续考二文,利用"二重 证据法"考证"王亥""王恒""上甲"等11位先公,第一次运用缀合手段,确 认了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等先公的释读和次序,被视为利用出 土文献校正传世典籍讹误的经典范例
后来的科学研究,都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展开的
中国文化——甲骨文
《中国字 中国人》:领略汉字的中国精神
《中国字中国人》:领略汉字的中国精神自汉字产生的那一刻起,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得以用文字的方式,被一代代国人书写、传承至今。
每一个汉字,就如同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既展现先民早期社会的生活图景,又描绘着中华文化发展演化的历史轨迹。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关于汉字的产生,我们可追溯到仓颉。
史料记载,汉字起源于上古时期人类结绳记事时在岩石、器物上摹画契刻的图画符号。
轩辕黄帝统一华夏后,命史官仓颉造字,仓颉独居深壑,“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经过长期反复摸索尝试,创制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并把这些符号称之为“字”。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文化根脉。
汉字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一路绵延变革,已发展出成熟而多样的字体系统。
它们在传承儒家文化、传播中华文明方面,无时无刻不发挥着重要影响。
拂去岁月的烟尘,端详一个个笔划清晰、线条流畅、气韵生动的汉字,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予人教益、启人心智的文明故事,驰而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皆在力透纸背的一笔一划中,得到有力彰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图书《中国字中国人》以中国字为切入点,按照中国人立身处世、美德建设的不同层面,分成自律助人、孝老爱亲、服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和合大同六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部分,精选与之对应的107个汉字,每个主题选择17-18个汉字,并配以含有历史典故的优美国风散文,让读者在品读中国文字的同时,重温人文经典、探寻中国精神。
编撰中,作者还巧妙地以三字句的歌诀形式,将107个汉字编联起来,形成了一首文气调畅、音韵合辙、朗朗上口的“百字歌”。
全书贯穿着意蕴深远的思想寓意,氤氲着浓郁的中国风情。
无论是讲述107个常用汉字的生成缘起,还是诠释汉字背后的深厚渊源,抑或由一个个汉字深入探究中华民族的精神禀赋,都生动体现出中国人的无穷智慧。
例如我们常用的“德”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人手拿耒耜耕地,种子在发芽生长。
2023届湖南省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高三语文试题
2023届湖南省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高三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宝贵财富。
汉字铭刻着中华民族久远的文化记忆。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早在史前时期,中华先民就在岩石、器物上摹画契刻图画符号,孕育了文字的雏形。
我国许多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陆续发现了带有刻画符号的考古器物,这些符号虽尚不能系统记录语言,但已是我们抵近先民世界的文化“密码”。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源头和中华文化根脉。
甲骨文无疑是殷商语言生活中最为典型的文化标本,确证了中国古史关于先商早商的历史叙述,展现了先民早期社会的生活图景,留存着中华民族久远而清晰的文化记忆。
汉字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创造了稳定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语言生活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
秦统一六国后,以秦国文字为标准实行“书同文”制度,文字统一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汉以来汉字的形体样式基本定型,文书行政之制大体确立,汉字成为大一统格局的文化支撑。
汉字还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力量。
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计算机处理的现代汉字,其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
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
正如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所言:“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很少能看懂三百年前的本国文献……对于中国人来说,数千年前的文献都能了解;他们对本国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和理解,大都是由于他们文字的这种特殊的性质之故。
”汉字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作为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有力维系着汉语的发展走向,使汉语在方言多样性与文化共同性上达到了平衡统一。
中国地域辽阔,在长时期人群流动与文化变迁中,汉语形成了北方、吴、赣、湘、闽、粤、客家等几大方言,有些方言差异很大,口语通解度较小,单凭口头语言甚至难以沟通。
中国考古最早甲骨文
中国考古最早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考古最早甲骨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考古最早甲骨文四千三百多年前的帝喾摄政甲骨文,可谓中国现存最早的甲骨文实物。
甲骨文记载着帝喾八十八岁时的摄政宣言,帝喾退居二线,由其子挚代天子行政,黄帝王朝国家中央权力的颠峰,二日并存。
该甲骨文来自山东南部兰陵地区民间收集,残存部分高22cm宽14cm,上面留存古25个方块文字和一鸟图形。
与商代甲骨文曲线弧形字体相比,该甲骨文字更显古朴原始。
中国的像形文字,发展到现代正体字的横平竖直,返古归真得其古代自然美的真传,此甲骨文就是明证。
甲骨文最上面二字,二和十二,合成二十二。
二十二,在中国历法天干地支表中是“乙酉”,十二属相中“酉”是鸡年,古帝王自负天上飞鸟。
鸟形图腾,是黄帝时代帝喾的徽记。
古籍中,称帝喾为鸟夷的始祖太暭。
此甲骨文佐证,帝喾登位天子的元年,是乙酉鸟年。
天干地支时间计数法,简称干支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历史最大的发明贡献。
天干十循环计数,地支十二循环计数,干支结合六十循环计数,对人类多方面的文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中华民族发明使用干支历法的纪首元年,第一甲子年,距离公元2007年,已经有7284年历史。
这就是《全编》推崇区别于公元历的天干地支中元历法。
甲骨文上,帝喾鸟图腾图形面东而立。
这里按地图习惯东为左上。
鸟图形下面,东第二排第三、四字,是数字五十、十三,合称五十三。
《全编》显示,帝喾五十三年是八十八岁,这是一个需要休养的年龄。
不少古代帝王在这个年龄上下,选择退休,由接班人代行天子政。
身体好时退而不休,巡狩照常进行。
从本甲骨文知道,在帝尧高龄退居二线,贤让帝舜,前面有一个模范榜样,是帝喾。
又查《全编》,颛顼九十二岁时退摄,帝喾代行天子政。
相比较,颛顼退休摄政年龄最大。
古时候环境自然没有污染,人的寿命长。
帝王工作年龄能达到八、九十岁左右,从人类环境保护意义来说,可以令现代的国家元首们羡慕不已。
七年级上册历史选择题2021--2023中考真题
1.(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1959年古人类学家根据发掘出来的头骨化石复原的某原始人类头像。
这一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 D.山顶洞人2.(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山东淄博赵家徐姚遗址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即用火烧烤过的黏土,常用于建造房屋。
这可印证该遗址居民()A.能够饲养家畜B.广泛使用石器C.过着定居生活D.从事农业生产3.(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列先民中从事这一“活动”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山顶洞人4.(202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考古发现,河姆渡遗址中有大量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接近现代的栽培稻。
这可以证明河姆渡人()A.懂得人工取火B.人工栽培水稻C.饲养多种家畜D.使用铁制农具5.(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
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
下列选项中能证实这一说法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6.(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命名地,其制陶工艺最具特色。
在对城子崖遗址首次发掘中,出土的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陶器是()A.彩陶B.红陶C.灰陶D.黑陶7.(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
”这描述了()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8.(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5月10日,武汉军运会开闭幕式导演团队在汉集中亮相。
一届大型的国际运动会能否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精彩而富有特色的开闭幕式演出。
B.本届军运会开闭幕式将围绕“共享友谊同筑和平”的赛会主题,向世界传达中华民族对和谐、和平、文明的崇尚与追求。
C.开闭幕式的演出环节,将围绕军人、军队和军事文化的艺术展现,使军事元素、人物、事件的诗化叙述,穿插于中华文明之中。
D.开闭幕式演出将展示中国军事文化的底蕴以及对世界军事的影响,反映“止戈为武”的军事思想,传递中华儿女追求和平的愿望。
2 . 下面词语的书写或者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杳( yāo )无音讯冥思暇想B.粗制滥造窥(kuī)谷忘反C.正襟危座千山万壑( hè )D.凛冽(lì)犀(xi )利3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造型庄严。
B.里约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是2016年举世瞩目的大事。
C.斑羚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蹦乱跳。
D.中国选手傅园慧在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中一鸣惊人,以58秒76夺得铜牌。
二、现代文阅读让镌在甲骨上的文化“活”起来①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②回首来路,甲骨文的发现研究,充满坎坷,令人感慨。
发现之初,国家积贫积弱。
当时出土的不少甲骨被外国人巧取豪夺,蒙尘异乡,给我们留下伤痛和遗憾。
盛世修志,正当其时。
今日中国,发展迅猛,国力强盛。
继往开来,将甲骨文研究好,需要一大批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学者投入研究,争取有所突破。
让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落地有声——听《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有感
让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落地有声——听《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有感作者:龚同平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1年第2期湖北省宜都红花套镇初级中学龚同平前不久,在市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中,笔者听了两节同课异构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这一课的课程标准是“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青铜器与甲骨文,人类文明两个古老而独立的概念,距离学生生活久远。
如何让久远的历史变得鲜活,让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有声,两位教师可谓各显神通。
两位教师在家国情怀孕育、实证精神培养上的做法让我感受颇深。
一、传递传统文化,激扬家国情怀青铜器与甲骨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悠久文明的缩影和重要的历史见证。
方老师以《国家宝藏》的主题曲《一眼千年》MV导入,当画面中的每一件文物从悠长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当学生熟悉的明星倾情演绎他们对文物历史的深情和热爱,偶像效应激发起他们对青铜器与甲骨文强烈的探究欲望。
在引导学生了解司母戊鼎的前世今生时,方老师先是以诗一般的语言组成一个谜面:“我在河南安阳沉睡了三千年,我躲过了日本人的觊觎,我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我是当之无愧的青铜之王。
”然后,让学生猜谜底是什么。
由于学生对青铜器所知甚少,所以不知道是司母戊鼎。
这时,方老师播放关于司母戊鼎的视频。
学生通过视频,了解了司母戊鼎从挖掘出土到试图分解出售、躲避日本侵略者的觊觎、复原成为中国博物馆的国宝重器的曲折经历。
这段视频资料的播放于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加了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和了解我国青铜文明的兴趣。
此外,方老师设计的“你知道哪些青铜器堪称青铜之最吗”“夏商周创造了哪些中国骄傲”等问题,很好地向学生传递了中华文化悠久灿烂、我们应该感到骄傲自豪等信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同样,高老师的课也是以一首MV开场,但高老师却是以一首《甲骨也嘻哈》开场,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年轻而有活力的打开方式,激发起学生对甲骨文的浓厚兴趣。
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是什么?关于仓颉造字的故事
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是什么?关于仓颉造字的故事导语: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
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
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
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
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