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规模富集可开发主控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7致密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过程耦合机理

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7致密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过程耦合机理

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7致密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过程耦合机理根据岩心观察、常规薄片、铸体薄片、荧光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高压压汞、包裹体测温等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成岩演化、储层致密史及其与成藏史耦合关系、致密油分布主控因素,并指出该区下一步勘探方向及有利区。

取得的认识有如下几点:延长组长7油层组沉积时期吴堡地区为半深湖-深湖沉积,重力流砂体比较发育且规模大、储层物性好,为长7致密油最有利储集体。

其中,长73时期主要为深湖相泥岩夹薄层浊积砂岩沉积,长72和长71时期逐渐演变为半深湖泥岩与重力流砂体互层沉积,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配置。

长7储层砂岩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填隙物主要为水云母和方解石。

砂岩的孔隙度平均为7.49%,渗透率平均为0.173×10-3μm2,为典型的致密储层。

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各种溶蚀孔隙,以长石溶孔为主,总面孔率平均约3%。

孔隙与喉道连通性较差,主要以纳米级孔喉系统为主,孔喉系统复杂,依据压汞参数将孔隙结构分为3种类型,其中Ⅰ类和Ⅱ类为致密油储产量的主要贡献者。

长7储层成岩作用强烈,普遍达到中成岩阶段A期。

原始沉积组构中黑云母、塑性岩屑及粒度细是形成致密储层的基础,强压实作用和碳酸盐类胶结物等成岩作用使储层致密化,长石等易溶颗粒的溶解作用增加了孔隙而使部分砂岩成为有效储层。

储层成岩演化序列与孔隙度演化历史研究表明,在早成岩B期长7储层即已致密。

依据包裹体岩相学和均一温度,结合埋藏-热演化史,研究区石油大规模运聚时间在早白垩世,储层具有边致密边成藏的特征。

通过对油气质点进行受力分析,在不考虑异常压力和水动力条件下,当浮力和毛管阻力相等时确定的储层致密上限孔隙度为12%;依据录井含油产状及地质综合分析法,确定的本区长7致密储层成藏孔隙度下限为5%。

包裹体研究表明,长7致密油为1期连续充注成藏,石油在致密储层中运移的动力为生烃增压形成的异常高压,运移方式为混相涌流,带有幕式成藏特点,主要为垂向近源运移聚集,其运移通道为储层微裂缝与孔喉组成的网络系统。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油层组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油层组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油层组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葛云锦;任来义;贺永红;马芳侠;王全;杜克锋;李红进【摘要】根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录井与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试油、试采等动态数据,多角度深入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第7油层组(简称长7油层组)致密油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显示,广泛发育的长7油层组优质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富,类型优越,成熟度适宜,为致密油提供了丰富的油源,控制了长7油层组致密油含油边界.长71与长72亚油组与下部烃源岩构成下源上储、源储紧邻的成藏组合.储层优质成岩相控制着致密油富集的区带.致密储层内存在多期原油充注,早期原油充注使储层岩石颗粒润湿性由亲水变为混合润湿,形成原油运移聚集的优势通道,控制了主力成藏期原油运聚的路径和范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7致密油成藏范围.不同尺度隔夹层将储层分隔为“网状”结构,结构非均质性强,导致了砂岩中差异化的流体流动以及复杂的油水关系.同时,致密层遮挡也对致密油富集成藏起到了一定控制作用.上述因素共同造成了致密油成藏范围局限,油藏内油水关系复杂,油井与水井共存.【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11页(P1190-1200)【关键词】成岩相;非均质性;多期充注;致密油;延长组;三叠系;鄂尔多斯盆地【作者】葛云锦;任来义;贺永红;马芳侠;王全;杜克锋;李红进【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富县采油厂,陕西延安727500;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随着常规油藏勘探开发程度越来越高,非常规油藏逐渐引起了业界的重视,尤其是致密油,已从勘探的热点领域逐渐转变为现实的资源接替领域。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合理开发方式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合理开发方式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合理开发方式探讨李忠兴;屈雪峰;刘万涛;雷启鸿;孙华岭;何右安【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致密油储集层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储集层微裂缝发育,地层压力系数低,采用丛式井网超前注水开发单井产量低,难以实现有效动用.以鄂尔多斯盆地A井区长7致密油为例,通过物质平衡理论计算、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以及矿场实践数据分析,认为水平井体积压裂后单井产量大幅度提高,但采用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的联合井网开发,水平井见注入水风险大,见水比例达到65%;水平井衰竭式开发地层能量下降快,前期单井产量平稳,生产12个月后单井产量递减大,4个月单井产量累计下降50.3%.由此提出了水平井体积压裂后衰竭式开采,待地层能量不足时,运用注水吞吐采油的开发方式,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注水吞吐第1周期单井日产油量比吞吐前增加78.3%,注水吞吐采油取得初步效果.【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5(042)002【总页数】5页(P217-221)【关键词】致密油;体积压裂;开发方式;水平井;数值模拟;注水吞吐【作者】李忠兴;屈雪峰;刘万涛;雷启鸿;孙华岭;何右安【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8致密油在北美地区得到了商业性的开发,给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带来了重大变革,正逐渐影响着世界能源供需的格局,也为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借鉴[1]。

随着三维地震、油藏精细描述、水平井开发、体积压裂与监测、“工厂化”作业等关键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体积压裂工艺的突破,国内外致密油气单井产量大幅攀升[2-6]。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和页岩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和页岩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和页岩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非常规油气产区,广泛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沉积的延长组长7段优质烃源岩,致密砂岩油和页岩油勘探潜力巨大。

虽然长7段内作为储层的页岩和致密砂岩物性普遍较差,且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但其中的原油普遍具有较高的轻质组分含量、较低的密度以及较好的流动性,这也是该区非常规油藏得以大规模成功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已有的研究大多关注致密砂岩和页岩储层本身的物性特征与成因分析,但对其中原油组分偏轻、流动性较好的原因至今没有系统而详细的解答。

此外,由于传统页岩油潜力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以及页岩形成的环境变化较大,长7段内页岩油藏资源潜力的准确评价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7段不仅是延长组页岩油最重要的勘探层位,也是致密油的主要储集层段。

本文系统采集了盆地内长7段致密油和页岩油样品以及致密砂岩和页岩样品,同时采集了长6段致密油样品作为对比对象。

在对原油样品进行物性、族组成、分子组成与分子碳同位素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致密砂岩储层和页岩的无机-有机组成、孔隙分布以及原油在其中的赋存形式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技术分析了长7段富有机质页岩在生油窗范围内的生烃过程。

本次工作主要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盆地范围内延长组致密油和页岩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和低凝固点的特征,主要与原油高饱和烃含量(一般大于75%)、低芳烃/极性化合物含量(一般低于25%)以及较高含量的低碳数链烷烃有关。

原油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33‰到-30‰),结合分子标志物和低成熟页岩的热解产物组成特征,认为原油母源主要为长7段湖相I-II型有机质,高等植物来源蜡质的贡献低,为轻质致密油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烃源条件。

(2)原油、致密砂岩和页岩抽提物甲基菲异构化比值的大量分析结果表明长7段现今R<sub>o</sub>范围主要在0.8–1.3%之间,致密油与致密砂岩储层抽提物正构烷烃平均δ<sup>13</sup>C值随未出现随成熟度增加明显偏重的趋势,结合模拟实验结果可以将致密油成熟度限定在Easy R<sub>o</sub> 1.4%以下,证明长7段主要处于生油高峰到生油阶段晚期。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

石士七欠故K J tJ k第40卷第2期OIL &GAS G E O LO G Y2019年4月文章编号:0253- 9985 (2019) 02- 0326- 09d o i:10.11743/o g g2*******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柳广弟^徐黎明3!牛小兵[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2.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21]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长7段)富有机质页岩中的有机碳含量呈异常高值,其有机质的富集从根本上来说是受古构造、古气候、古沉积环境和事件作用综合控制的。

对这些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他们在富有机质页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长7段沉积期强烈的构造活动对有机质的富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导致盆地整体沉降,湖盆面积扩大,从而使得可容空间增大;另一方面诱发了多期的火山和湖底热液活动,并借此向湖泊中输送了大量的营养物质。

充足的生长空间、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水生生物异常繁盛(湖泊初始生产力极高),这为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尽管长7段沉积期氧化-亚氧化的底水环境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但是在供给量充足的前提下,仍然使得大量的有机质保存了下来,从而造成了有机质在沉积物中的大量富集。

关键词:火山活动;湖底热液;古构造'古气候;古沉积环境;页岩;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中图分类号:T E122. 1文献标识码:A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organic matter enrichment in Chang 7member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Ordos BasinYuan Wei1,2,Liu Guangdi1,Xu Liming3,Niu Xiaobing3[1. State K ey Laboratory o 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 f Petroleum# B e ijin g),Beijing .02249,China!2. College eo Geoscience,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 a qin g,Heilongjiang .633.8,China! 3. PetroChina ChangqingOilfield Com pany,Xi* a n,Shaanxi710021,China]Abstract:T he TOC content of organic-rich shales in Chang 7 member of tlie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is ab­normally high.The organic matter enrichment is essentially controlled by a combination o f paleostru paleo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events.We have analyzed thes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discussed mation of organic-rich shales of tlie study area.The results show that tlie strong tectonic activity in the dep of Chang7 member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ts enrichment of organic matter.Firstly,it led to a wide-scale subsi­dence of tlie whole basin and to an expansion of tlie lake water surface,producing more accommodation space.Furtlier-more,it induced multi-stage volcanic and submerged hydrotJieraial activities,and thereby delivered a large amount of nu­trients to the lake.S^ficient growtJi space,rich nutrients s upply and suitable climatic conditions have mad nisms flouris]i(the lacustrine primary productivity was extremely high),which has provided a rich material basis for theformation of organic-rich shales.Although the oxydic-suboxydic bottom-water environment in Chang7 sedimentary periodis not ideal to the preservation of organic matter,a large number of organic matters are still preserved due flux,resulting in the enrichment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sediments.Key words:volcanic activity,submerged hydrothermal fluid,paleostructure,paleoclimate,paleosedimentary environ­ment,shale,Yanchang Formation,Ordos Basin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长7段)富有机质页岩 组、甚至上部延安组的油气聚集提供了充足的油源。

211219820_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成藏条件

211219820_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成藏条件

163我国致密油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松辽盆地等陆相湖盆中,有利勘探面积达18×104 km 2,地质资源量在(74~80)×108 t,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由于研究区储层的湿润性几乎为中性至亲水性,烃源岩质量好,连续稳定地分布在总长几十至几百米厚的7个断面上,烃源油藏在油气生成阶段由自生自储型组成。

而良好的烃源岩内部积累了几十MPa的剩余压力,且有机物孔隙发展相当缓慢,泥岩反复断裂,以帘状形式排出碳氢化合物[1]。

根据这些特点,可进一步分析致密油的成藏条件。

首先,高质量的烃源岩为油藏提供了丰富的油源,同时也为充满帘状油藏的石油提供了巨大的运输能力;其次,储层的中性和油润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间隙渗透率的不足;最后,自生自储的源头存储结构减少了所需的运输功率,因为从烃源岩中生产的石油填满了附近的存储库,从而减少了运输距离。

夹在砂岩之间的泥岩也被认为是为储层提供了一定的储存条件[2]。

1 研究区概况1.1 油藏地区概况与沉积背景通过油藏的纵向分布规律,可分为10个油藏组,其中长度7和长度9是中生代油藏的主要油藏组。

研究区以前的石油勘探集中在拉长地层组的拉长7段以外的特尼克岩层,如长度2、长度6和长度8段。

近年来,该地区延伸层长7级油田的测试结果良好,部分油井突破了产油关口,证实了该地区存在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3]。

研究区的7长沉积物分为3个子段,即71长、72长和73长,代表了湖泊的完整演变过程,包括其形成、繁荣和消亡3个阶段。

长71分区的工业溢油井和低产溢油井主要分布在该区东部地区的张渚南、华潋南、直罗、张村驿、富县、库口等乡镇。

在研究区的东北部,即直罗镇、张村驿和富县一带,长7油层分布在长71、长72和长73,其中长71分段占主导地位。

该地区的长7段油藏测试显示,日产0.1t以上的油藏有46个,其中长71子段26个,占总油藏的56.5%;长72子段15个,占总油藏的28.3%;长73子段7个,占总油藏的15.2%。

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区长7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区长7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区长 7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摘要:鄂尔多斯盆地的周长区致密油含量十分丰富,有着较大的勘探价值。

但是目前我国对周厂区储层特征的认识并不充分,所以在钻探是存在较强的盲目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致密油储层勘探的效果。

另外,致密油的开采本身难度较大,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区长7致密油储层开采需深入分析其油储层特征和影响因素,以此来为后续的开采提供指导。

基于此,本文从周长区长7储层岩石学特征入手,首先分析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最后探究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希望可以借此给周长区勘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周长区;致密油;特征致密油是石油领域的热点,近几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般而言,致密油游离或吸附在生油岩中,没有大规模的长距离移运而形成的石油聚集,油源条件相对较好。

鄂尔多斯盆地的周长区长7储层的致密油资源十分丰富,有着较大的勘探和开发潜力。

但是致密油储层存在低孔低渗的问题,其成藏机理较为复杂,因此开采的难度极大。

在这一背景下,需要细致的分析油储层特征,探究其影响因素,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勘探和开采奠定基础。

1储层岩石学特征周长区位于陕西省的吴起镇,地处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中西部,因此油藏主要为岩性油藏。

经过早期的研究和勘探,鄂尔多斯盆地在三叠纪早期开始周边抬升,形成了大型的咸水湖泊。

周长区长7储层的岩石主要为块状细粒的长石砂岩,颜色主要为灰褐色。

周长区长7储层岩石的粒径主要分布在0.08-0.26毫米,其孔隙为胶结类型。

从岩石的组成来看,其中碎屑约80%为长石。

石英含量为20%左右。

2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周长区长7储层岩心铸体薄片的总面孔率平均为4.5%,孔隙的类型为粒间孔,另外还有沸石溶孔和长石溶孔。

为进一步探究其孔隙结构特征,对其进行压汞实验,得出其平均孔径为25.31微米,平均喉道直径为0.73微米,因此其属于小孔细喉型。

周长区长7储层的组排驱压力的平均值为3.812MPa,孔喉中值半径的平均值为0.023微米,分选系数的平均值为1.792,最大汞饱和度的平均值为86.312%,退汞效率的平均值为30.985%。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石油成藏条件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石油成藏条件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石油成藏条件分析时保宏;郑飞;张艳;黄静;张雷【摘要】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沉积期是湖盆发育的鼎盛期,不但沉积了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而且还发育一定规模的储层。

对储层所处沉积环境、储层特征、成岩相及生、储、盖组合等综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7储层烃源条件优越,有利储集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及半深湖-深湖相浊积岩,岩石类型以低成分成熟度的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平均8.45%,渗透率平均0.12×10-3μm2,属超低孔低渗储层;发育5种成岩相类型。

最有利成岩相为胶结作用-微孔粒间孔和溶蚀作用-溶孔微孔成岩相,分布面积有限;储层物性最差的为压实胶结-微孔成岩相,分布面积较广。

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导致长7储层横向连通性差,纵向隔夹层多,油气只能通过垂向和短距离的侧向运移,在遇到泥岩遮挡层或致密砂岩遮挡时在相对物性较好的储层中聚集成藏。

%The Ordos Lake in Chang7 phase was largest and deepest in Yanchang period, and deposited high-quality and widely-distributed source rocks with some sandstones of delta front facies and turbidites facies. The analyses of deposition environment, reservoir feature, diagenetic facies and the assemblage of source, reservoir and cap showed that the Chang7 section had favorable source conditions. The favorable reservoirs mainly included turbidites of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at delta front and semi-deep/deep lake facies. The sandstones were mainly lithic arkose sandstones and feldspathic lithic sandstones with low compositional and textural maturities. The reservoirs had low porosity (8.45% in average) and low permeability (0.12×10-3μm2 in average).Chang7 sandstones were divided into 5 diagenetic facies types, among which the most favorable type was the cemetation-micropore intergranular pore and dissolution-dissloved pore and micropore diagenetic facies, but the distribution area was limited. The diagenetic facies with worst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was the compacted cement-micro-porous diagenetic facies, which had broader distribution area. The semi-deep/deep lake deposition environment led to poor plane connectivity in Chang7 section. Hydrocarbon mainly migrated vertically, or laterally for short distance, and accumulated when blocked by mudstones or tight sandstones.【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7页(P285-290,298)【关键词】烃源条件;沉积条件;储集条件;成藏条件;长7油层组;鄂尔多斯盆地【作者】时保宏;郑飞;张艳;黄静;张雷【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65;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 710018;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 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 710018;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 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 710018;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 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1 地质概况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内陆第二大含油气沉积盆地,盆地本部面积为25×104km2。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因分析

已在全球 能源 结构 中 占据重要 地位 ¨ 】 ] 。鄂 尔多 斯 盆
地 致密 油资源 丰 富 , 具 有很大 的勘 探开发 潜力 , 长 庆
为长 4 +5油 层 组 长 8油 层 组 中 的 半 深 湖一 深 湖
油 田将储 集层 地 面空气 渗透率 小 于 0 . 3 mD, 赋存 于
层 组 油 页岩 、 致 密 砂 岩 是 最典 型 的层 系 。致 密 油具 有 分 布 范 围广 、 烃源岩条件 优越、 砂 岩储层致 密、 孔喉 结构复杂 、 物性 差、 含 油饱 和 度 高 、 原油性质好、 油藏 压 力 系 数 低 的 特 点 。 马 岭 地 区长 7致 密 油 密 度 为 0 . 8 4 ~0 . 8 6 g / c m。 , 全 烃 色 谱 图 的 主 峰 为 n C , 油 质 较 轻 。 轻 烃 组分 丰 富 , 芳 烃 含 量低 , 呈姥植均势 ( P / P 为 0 . 8 5 ~1 . 1 0 ), 致 密油 的 8 ”C D B 值为 一3 1 . 7 ‰, 甾萜 烷 分
布 与 主 要参 数特 征 为 :重 排 藿 烷 类 相 对 丰度 很 高 、 伽马蜡 烷低 , / T m 比值 高 , 甾 烷 中 重排 甾烷 较 高 , “ 2 0 R 构 型 甾 烷 呈 不
对 称“ V” 型分布 , 反 映 了较 为典 型 的 湖相 油 型 油特 征 。 以马 岭地 区长 7 致 密油 具 有 高 异 常 的 c 3 。 一 重排 藿烷 、 低异 常的 C 。 。 藿 烷; 长7 z 致 密 油具 有 低 异 常 的 C 。 。 一 重排 藿烷 、 高异常 的 c 。 。 藿烷 , 这一显著特征为主要依据 , 结 合 其 他 地 球 化 学参 数进 行 的 油 源 对 比表 明 ,马 岭 地 区长 7 、 长7 储 集 层 致 密 油 与长 7黑 色 泥 岩 、 油页岩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与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致密油形成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与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致密油形成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与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致密油形成条件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重要的油气资源基地之一,其中延长组长是其中的主要产油层位。

而在北美洲,威利斯顿盆地的Bakken组也是致密油的重要产区。

了解这两个产区的致密油形成条件,可以对研究和开发类似层位的油气田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延长组长和Bakken组获得致密油的首要条件是沉积环境。

在远古时期,这两个盆地都是海洋-陆地过渡带,沉积物质主要由陆地沿海冲积和风化物质形成。

同时,两个盆地所处的纬度相似,较为寒冷,使得生物群落相对单一,不同沉积环境下沉积物质中的有机质含量相对集中。

其次,形成致密油需要特定的岩石类型和地质结构。

在延长组长和Bakken组中,高比孔砂岩的比例较高,是形成致密油的关键。

另外,在这两个盆地中,由于大陆漂移和地壳构造的影响,形成了较强的断层和裂缝,这为形成油气聚集和运移提供了通道。

接下来是烃源岩。

烃源岩是有机质丰富的岩石,需要在有利的沉积环境下沉积和保存,以形成大量的有机物质。

在延长组长和Bakken组中,黑色泥岩等烃源岩的厚度和含量较高,铁质砂岩中也富含有机质,为后期烃类生成和成藏提供了条件。

致密油的形成还需要合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

由于砂岩的孔隙度较小,油气无法自由移动,所以需要存在一定的渗透率和连通性,形成致密油储层。

在延长组长和Bakken组中,沉积物质的密度和压实度较高,孔隙度和孔隙连通性较小,使得原本具有良好渗透性的砂岩变得致密。

最后,致密油的形成还需要运移和聚集作用。

由于致密油储层的特殊性质,一般无法利用自然气压力实现油气的运移,需要依靠人工技术进行开采。

在延长组长和Bakken组中,由于地质运动使得存在一定的构造复杂性,形成了多个油气聚集区,有利于人工开采的实施。

综上所述,延长组长和Bakken组形成致密油具有相似的条件。

研究这些条件对于发现和开发新的致密油储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THANKS
感谢观看
烃源岩普遍进入成熟阶段,部分达到高成熟 阶段,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和排出。
储层条件评价
01
02
03
04
岩石类型
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 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 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 熟度中等。
物性特征
储层物性较差,孔隙度和 渗透率普遍较低,属于致 密储层。
孔隙结构
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溶蚀 孔为主,喉道细小且连通 性差,导致储层渗流能力 较弱。
构造特征
02
东南部地区构造相对简单,主要表现为一系列鼻状构造和局部
低幅度背斜。
沉积相带
03
该区主要发育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等沉积相带,为油气
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
延长组地层发育情况
地层厚度
延长组地层在东南部地区厚度较大,一般可达数百米至千余米。
岩性组合
延长组主要由砂岩、泥岩和煤层等岩性组成,其中砂岩是主要的 储集层。
开发技术优化与提高采收率途径探讨
水平井钻井技术
针对致密油藏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的特点,采用水平井钻井技 术,增加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
压裂增产技术
通过水力压裂、酸化压裂等压裂增产技术,改善储层渗透性,提高 致密油藏的产能。
注水开发技术
在致密油藏开发中,采用注水开发技术,补充地层能量,维持地层 压力,提高采收率。
03
成藏条件分析
生烃条件评价
烃源岩分布
有机质丰度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烃源岩主要为 长7段和长9段的暗色泥岩和油页岩,具有 厚度大、分布广的特点。
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较高,氯仿沥青“A” 和总烃含量普遍较高,为生油提供了良好 的-腐殖型为主,具有较好的 生油潜力。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合理开发方式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合理开发方式探讨

s t r u c t u r e s ,l o w p o r o s i t y ,l o w p e me r a b i l i y ,r t i c h mi c r o - f r a c t u r e s a n d l o w p r e s s u r e c o e ic f i e n t ,i s d i ic f u l t t o p r o d u c e b y a d v a n c e d
摘 要 :鄂 尔多 斯盆地 三叠 系延 长组长 7致 密油储 集层 致 密,孔 隙结构 复杂 ,孔 隙度小 ,渗透 率低 ,储集 层微 裂缝发 育 ,地 层压 力 系数低 ,采用 丛 式井 网超 前 注水 开发单 井产 量低 ,难 以实现 有效 动用 以鄂 尔多斯 盆地 A 井 区长 7致 密油 为例 ,通 过物质 平衡 理论 计 算 、数值模 拟方 法研 究 以及矿 场 实践 数据分 析 ,认为 水平 井体积 压裂 后 单井产 量 大 幅度提 高 ,但 采用 直 井注水 、水 平井采 油 的联合 井 网开发 ,水平 井见 注入水 风 险大 ,见水 比例 达 到 6 5 %;水 平井衰 竭 式 开发地 层 能量下 降快 ,前期 单井产 量 平稳 ,生产 1 2个 月后 单 井产量递 减 大 ,4个 月单 井产量 累计下 降 5 0 - 3 %。 由此提 出 了水 平井体 积压 裂后 衰竭 式 开采 ,待地 层 能量不 足 时,运用 注水 吞 吐采 油 的开发方 式 ,致 密油体积 压 裂水 平 井注水 吞 吐第 1 周 期单 井 日 产 油 量 比吞 吐前增 加 7 8 . 3 %,注水 吞 吐采 油取 得初 步效果 。 图 5 表4 参 1 6 关键 词 :致 密油;体 积压 裂; 开发 方式; 水平井 ;数值 模拟 ;注水吞 吐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致密储层特征的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致密储层特征的分析

162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致密油主要存储于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盆地地形区。

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7致密油储层情况来看,其与国外的致密油储层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开采过程中,必须对储层的岩石特性予以把握,才能够在汽油开采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高的开采质量。

1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7致密油储层的现状我国致密油藏储存情况与其他国家有着较大的差别,这与我国自身的地形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7致密油储层呈现低压异常的特征,这样一来,在进行致密油开采过程中,必须对储油层的实际情况进行把握,并采取有效的开采办法,才能够保证致密油开采工作顺利完成。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结合了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保证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7致密油储层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其储层的岩石结构主要以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屑岩为主,并且含有少量的岩屑砂岩。

从岩石的相对含量来看,所占比例最大的为低石英和高长石,分别为40%和20%以上;其次为高岩屑,所占比例为17%以上;再次为高杂基和高云母,这两种岩石所占比例分别为10%和3.5%以上;最后低胶结物,所占比重为5%。

从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7致密油储层的岩石结构特征来看,储岩成分成熟度较低。

同时,在成岩过程中,柔性千枚岩是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7致密油储层的主要岩石结构,其次为喷发岩的岩屑。

该储层空间主要以溶孔为主,其次为残余原生粒间孔,孔隙较小。

孔喉较小,细歪度和分选系数较大。

结合上述分析来看,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7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5%~10%范围内,并且空气渗透率在0.01~0.1mD范围内。

2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7致密油储层成因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7致密油储层的致密油储量较为丰富,分析储层成因,可以在开采过程中,针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的地形特征,选择有效的开采方法。

同时,把握储层特征,有利于发现更多的致密油储区,以有效缓解当下我国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

鄂尔多斯盆地东韩油区延长组长7—长9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东韩油区延长组长7—长9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东韩油区延长组长7—长9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曹跃;刘延哲;陈义国;孟旺才;高鹏鹏【摘要】东韩油区长7—长9油层组(以下简称长7—长9)勘探认识程度低,为了搞清下部地层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利用87口综合录井和测井,以及15口钻井薄片鉴定、物性分析、试油测试等资料,并应用致密油气成藏地质学理论,开展了烃源岩、沉积微相、岩石学特征及储集性能、泥岩盖层等方面的成藏条件分析,从油藏分布与烃源岩、沉积微相、构造、盖层等方面探讨了油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发育长7和长9共2套烃源岩,其中长7为主力烃源岩,长9为对油区具有一定的贡献烃源岩,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中的细砂岩为主要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物性条件差,湖泛期沉积的泥页岩和分流间湾泥岩为主要盖层;②烃源岩、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叠合连片的岩性变化带、鼻状隆起带等的有效匹配是长7—长9致密砂岩能否成藏及取得突破的关键;③研究区发育2种成藏组合类型,其中长7以自生自储型成藏组合为主,长8、长9以上生下储型成藏组合为主.以上认识对该区深部勘探部署或类似地区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The exploration degree is still low in Chang 7-Chang 9 oil reservoir of Upper Triassic in Donghan region of Ordos Basin. Based on the drilling and logging data from 87 wells and thin section observation,physical property analysis and oil test for 15 wells,under the guidance of geology theory of tight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the source rocks,sedimentary microfacies,reservoir properties and cap rock were studied,and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reservoir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reservoir distribution,source rocks,sedimentary microfacies,structure and cap rock. The results show that:(1)Two set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are developed in Chang 7 and Chang 9 oil reservoirs,with Chang 7 source rock being the main source rocks.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and subaqueous interdistributary bays are developed,the fine sandstone in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is the main reservoir,and lithic feldspathic sandstone is the main rock type,with poor physical properties. Mud shale deposited during the lake flooding period and mudstone in distributary bay are the main cap rocks;(2)The effective matching among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sedimentarymicrofacies,superimposed contiguous lithologic changing zones of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in delta front,and nose uplift zones,is the key for reservoir-forming and exploration breakthrough of tight sandstone.(3)There are two types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 assemblage,the type of self-generation and self-storage is dominated in Chang 7 oil reservoir,and the type of upper-generation and lower storage is dominated in Chang 8 oil reservoir. The results are helpful for guiding the deep exploration and deployment in this area,and also hav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similar areas.【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年(卷),期】2018(030)001【总页数】9页(P30-38)【关键词】成藏条件;油层识别;主控因素;延长组;东韩油区;鄂尔多斯盆地【作者】曹跃;刘延哲;陈义国;孟旺才;高鹏鹏【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710075;西安石油大学石油专门用途英语研究中心,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0 引言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是鄂尔多斯内陆坳陷湖盆演化的一个多物源沉积盆地,根据沉积旋回特征将延长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1—长10共10 个油层组(以下简称长 1—长 10)[1-3]。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规模富集可开发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规模富集可开发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规模富集可开发主控因素付金华;喻建;徐黎明;牛小兵;冯胜斌;王秀娟;尤源;李涛【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勘探》【年(卷),期】2015(020)005【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中与烃源岩互层或紧邻的致密砂岩储层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0.3mD,赋存于该致密砂岩储层中的石油资源是典型的致密油.截至2014年,探明了中国第一个亿吨级大型致密油田——新安边油田,建成了3个致密油藏水平井技术示范区和3个规模开发试验区.研究认为,优质烃源岩广覆式分布、细粒级砂体大面积展布、储层2~8μm的小孔隙极发育、充注成藏动力强等有利的成藏条件及四者间的有效组合是形成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规模富集的关键;长7致密砂岩储层工程品质好、原油油质好且溶解气含量高、油层中性—弱亲水润湿性,有利于致密油的采出;盆地致密油勘探潜力巨大,初步评价长7致密油资源量达20×108t,是油田可持续稳产的重要资源保障.【总页数】11页(P9-19)【作者】付金华;喻建;徐黎明;牛小兵;冯胜斌;王秀娟;尤源;李涛【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油藏评价处;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油藏评价处;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油藏评价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相关文献】1.陆相致密油形成地质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为例 [J], 杨华;梁晓伟;牛小兵;冯胜斌;尤源2.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南部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 [J], 张凤奇;张凤博;钟红利;王乐;焦滔;武蓬勃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成藏条件与富集主控因素 [J], 王永炜;李荣西;王震亮;屈红军;赵谦平;高潮4.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油层组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 [J], 葛云锦;任来义;贺永红;马芳侠;王全;杜克锋;李红进5.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进展及规模富集可开发因素 [J], 张程;王志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油页岩特征及成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油页岩特征及成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油页岩特征及成因分析张庆春;汪凯明;罗顺社;吴晓智【期刊名称】《地球科学前沿(汉斯)》【年(卷),期】2013(003)004【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油页岩资源丰富,主要发育于三叠系延长组三段长7油层组,分布在盆地南部,矿层厚度一般为5~30 m,最厚可达40 m。

在野外剖面实测基础上,对大量地表和井下油页岩样品测试数据进行了地质学统计。

结果表明:油页岩含油率主要分布于4%~9%,平均为7%;发热量主要为7~13 MJ/kg,平均为9.10MJ/kg;灰分分布于45.6%~90.1%,平均为69.5%;全硫含量为0.01%~14.01%,平均为2.82%,总体为高灰分、中–富硫、中品级油页岩。

油页岩有机质主要由腐泥型(Ⅰ)和腐殖腐泥型(Ⅱ1)组成,大部分进入成熟度较高的生油阶段,有机质丰度高,具有较高的产烃率。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长7油页岩形成于气候温暖潮湿,湖泊水深大于15 m的半深湖–深湖,淡水–半咸水,封闭、滞流,缺氧的强还原沉积环境。

晚三叠世长7沉积期间,生物繁盛,湖泊自身的生产力为盆内长7油页岩的形成提供了最主要的有机物质来源,稳定的湖水分层形成的湖盆底部缺氧的强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堆积和保存,从而形成了有机质类型较好、有机碳含量较高、含油率较高的油页岩。

&gt;&#160;In Ordos basin, which is rich in oil shale resource, oil shale is mainly foun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Chang 7 member of the Triassic Yanchang-3 Formation, with common thickness of 5 to 30 m and 40 m of maximum. In this pa- per, a statistic synthetic study on test data of both surface and borehole oil shale sample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field measures of oil shale sections. Research shows that oil content rangesfrom 4% to 9% with average of 7%, calo- rific value varies between 7MJ/kg and 13 MJ/kg with average of 9.1 MJ/kg, ash content is between 45.6% and 90.1% with average of 69.5%, and total sulfur values are between 0.01% and 14.01% with the average of 2.82%. The oil shale in the mass is characterized as high ash, medium to high rich sulfur, and medium grade oil shale. The organic matters of oil shale, with high content and mainly of sapropelic and humic-sapropelic type, are dominantly in the mature stage and have goo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It is made clear by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y that the Chang 7 oil shale was formed in semi-deep and fresh-half salt lake with water depth more than 15 m under warm-humid climate, where it was a closed, stagnant, anoxic and strong reducing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During Chang 7 deposition stage of Late Triassic, biological prosperity provided a source of organic matter for the formation of Chang 7 oil shale, the stable water stratification resulted in the strong reducing environment of the lake bottom, which was favorabl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its preservation and thereafter forming good type oil shale of high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high oil content.【总页数】13页(P197-209)【作者】张庆春;汪凯明;罗顺社;吴晓智【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陇东地区长3、长4+5油层组为例 [J], 吴旭光2.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延安组、长3油层组储层特征及评价 [J], 于雷;陈建文;金绍臣;陈振波;郭小燕;车飞3.三角洲河口区沉积微相演化特征及成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樊学地区长4+5油层组为例 [J], 贺永红;张锐;马芳侠;封从军;王礼常4.深水碎屑流与浊流混合事件层沉积特征及分布——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长7油层组为例 [J], 吕奇奇; 罗顺社; 李梦杰; 官玉龙; 张建坤5.低-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及对水驱油特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长3油层组储层为例 [J], 何辉;周永强;龙卫江;黎明;贺子箫;王肃;吴可可;朱玉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南部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南部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南部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张凤奇;张凤博;钟红利;王乐;焦滔;武蓬勃【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年(卷),期】2016(028)003【摘要】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简称长7)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研究程度低、认识不一致等问题,在调研致密砂岩油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及与油分布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测井、录井、试油试采、分析测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南部地区长7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烃源岩、源储配置关系、沉积相、物性条件等均为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南部地区长7致密油富集的主控因素;广泛发育的长73油层亚组(简称长73)优质油源岩是长7中上部致密油形成的有利条件,控制着各层致密油发育的总厚度和分布范围;长7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为长73生成的油能及时排出奠定了基础;优势相区控制着长7致密油的分布范围;致密砂、泥岩体遮挡下的相对高孔、高渗砂体控制着长7致密油的聚集部位.该研究成果可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致密油乃至延长组其他类似特征致密油勘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总页数】8页(P12-19)【作者】张凤奇;张凤博;钟红利;王乐;焦滔;武蓬勃【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65;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安716000;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54;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安7160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西安710200;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相关文献】1.致密砂岩油可动量及其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为例 [J], 崔景伟;朱如凯;李士祥;杨智;张忠义2.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成藏条件与富集主控因素 [J], 王永炜;李荣西;王震亮;屈红军;赵谦平;高潮3.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油层组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 [J], 葛云锦;任来义;贺永红;马芳侠;王全;杜克锋;李红进4.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 [J], 何浩男;赵卫卫;王汇智;韩筱丹5.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 [J], 何浩男; 赵卫卫; 王汇智; 韩筱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万璐;过敏;李仲东;谢云欣【摘要】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Chang 7 tight oil reservoir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Bin-chang region,the southwest of Ordos Basin are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hydrocar-bon sourcerocks,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source-reservoir-cap rock assemblage and migration driving force. It is shown that,Zhangjia-tan oil shale is the superior source rock of the Chang 7 formation,and the favorable reservoir mainly is th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stone of delta front. The physical property of the reservoir is poor,the porosity is 8. 8% in average,and the permeability is 0. 22 × 10 -3 μm2 in average. The reservo ir belongs to the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The semideep-deep lak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leads to the poor lateral connectivity and the mudstone interlayers of the Chang 7 reservoir. Petroleum migrated vertically or laterally in short dis-tance under the driving of overpressure,and it accumulated in the favorable sandstone when the sealing ability of cap rock is sufficient. The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etroleum in the Chang 7 tight sandstone is controlled principally by the conditions of source rock, reservoir and cap rock. The development of source rock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and the physical property of reservoir,the distribution of sandstone and the contact relationshipbetween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control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servoir. The sealing ability of cap rock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distribution scale of the Chang 7 reservoir.%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地区烃源岩、储层特征、生储盖组合以及运移动力等综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延长组长7致密油油藏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彬长地区延长组长7烃源岩以优质张家滩油页岩为主,有利储集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平均为8.8%,渗透率平均为0.22×10-3μm2,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导致长7储层横向连通性较差,纵向泥岩夹层多,石油在过剩压力作用下以垂向或侧向短距离运移为主,当封盖能力足够时,便在物性较好的致密储层中成藏.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自生自储式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烃源岩、储层和盖层三大因素控制,烃源岩的发育控制油藏展布,储层物性及砂体展布和源储接触关系控制着油藏分布层位,而封盖能力对长7致密油藏的分布规模起决定作用.【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2)001【总页数】9页(P14-22)【关键词】致密油;成藏条件;控制因素;长7油层组;彬长地区;鄂尔多斯盆地【作者】万璐;过敏;李仲东;谢云欣【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26;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1;P618.130.2+1万旸璐,过敏,李仲东,等.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1):14-22.WAN Yanglu,GUO Min,LI Zhongdong,et al.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hang 7 tight oil in Yanchang Formation,Binchang region,southwest of Ordos Basin [J].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7,32(1):14-22.目前,致密油已成为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的焦点之一[1-2],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油资源丰富,彬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长1、长2、长3、长4+5、长6、长7、长8、长9、长10。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地质研究与试验攻关实践及体会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地质研究与试验攻关实践及体会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地质研究与试验攻关实践及体会鄂尔多斯盆地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盆地之一,1970年以来,在钻探、试油、地质调查、静态研究和动态对比测试等多个方面取得巨大成果。

然而,从长远来看,鄂尔多斯盆地的勘探研究尚需要在认识致密油藏油气特征、提高勘探开发效率、明确勘探方向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于2007年牵头组建了专家组,重点完成致密油地质研究和试验,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难题提供技术支持。

在为期三年的研究中,我们围绕致密油藏的地质特征、储层特征、热采动态、驱动机制等基本问题,采取多种数据获取和信息处理方法,从地质构造、地层划分、矿物组合、热采动态、静态对比测试等方面对致密油藏进行了系统研究。

首先,研究团队全面梳理了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构造、地层划分、岩性及油气成因特征;其次,为了更好地了解盆地致密油藏特征,采用了3D地震测井和2D遥感技术进行精细编井,以及利用扫描电镜、比重仪、微区域测试法等技术,对储层、渗流特征进行详细观测。

最后,采用模型拟合、岩心实验、采收率预测等试验攻关方法,对致密油藏油气库容、开发技术等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与预测。

通过上述系统研究,我们最终形成了“致密油勘探开发理论”和“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技术标准”,使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

同时,这项研究也为全国致密油地质研究与试验攻关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本项研究的实施,让我们体会到了研究的乐趣,收获了无穷的技术和经验。

此次研究历经艰辛,但我们通过革新思维、坚持不懈的努力,让致密油藏油气开发次级油气藏增加,也让研究团队得到了共同发展和成长。

总之,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地质研究与试验攻关实践,不仅把致密油勘探开发理论系统化、全面化,而且对致密油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

另外,也为中国致密油地质研究与试验攻关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践经验,为推动中国致密油藏勘探开发做出重要贡献。

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区长7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区长7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要分布在0.08~0.26 mm 之间,占80.5%以上,颗粒之间线接触,孔隙式为主要胶结类型。

2.2 成分特征长7油层组碎屑颗粒含量在77.0%~92.0%之间,平均80.9%,碎屑成分主要以长石为主。

石英含量为12.0%~25.0%,平均含量为19.6%;长石含量为16.0%~66.0%,平均含量为52.1%;岩屑含量为2.0%~29.0%,平均含量为6.6%。

云母等含量在1.0%~13.0%之间,平均5.5%。

岩屑主要由变质岩岩屑组成。

长7油层组填隙物成分在7.00~23.00%之间,平均含量为11.3%。

填隙物主要成分水云母平均含量1.3%、绿泥石平均含量2.7%、(铁)方解石平均含量4.1%、硅质平均含量1.6%、浊沸石平均含量0.7%,高岭石平均含量0.6%,黄铁矿平均含量0.3%。

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3.1 孔隙类型根据岩心铸体薄片、岩心观察、扫描电镜等资料的观察分析,本研究区长7储层总面孔率为1.00%~10.00%,平均值为4.50%,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含量为3.00%,其次为粒间溶孔、沸石溶孔、长石溶孔,分别为1.67%、1.33%、1.00%。

3.2 孔隙结构特征采用周长区长7油层组5口井15块样品进行压汞实验研究(图1),本次压汞实验剔除掉异常值后,延长组长7油层平0 引言致密油作为非常规油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石油勘探的又一重点领域。

周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区内致密油资源丰富,长7致密油有较好的勘探前景[1]。

但是周长区目前对致密油的储层特征认识差,勘探程度低,钻探盲目性强,本文针对周长区储层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相关实验和岩心数据统计对周长区长7层储层岩石学和物性等特征做了系统分析,并分析了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本文将对周长区长7储层评价和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地理位置上属于陕西省吴起县境内,构造位置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中西部,如图1所示,油藏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以岩性油藏为主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规模富集可开发主
控因素分析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是富有机质的黑色页岩以及暗色泥岩和粉细粒级致密砂岩共生的沉积组合,其中致密砂岩储层地面空气渗透率不大于0.3mD,赋存于这个致密砂岩储层中的石油资源是典型的致密油,是盆地当前勘探开发的攻关目标。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规模富集主控因素
我國的致密油资源非常充足,是将来主要的石油接替资源,但致密油的研究和勘探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是我国陆相致密油的重要代表,与我国的其他盆地比较,致密油的勘探开发攻关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规模富集可开发取得的新进展,并研究了其致密油规模富集可开发的主控因素。

1 沉积微相类型
1.1 水下分流河道
是陆上分流河道在水下的部分,沉积物以细砂、粉砂为主,泥质非常少。

在砂岩中发育有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和很少的变形构造,底部有冲刷面。

水下分流河道的自然电位曲线呈钟形,砂体在纵向剖面上是正旋回,反映出它随着沉积物的不断积累,水体越来越浅,水动力条件降低的沉积环境。

1.2 河口坝
位于水下分流河道的河口位置,沉积速率是最高的。

河口坝微相的沉积特征在纵向剖面上表现为下部沉积的砂岩厚度非常薄,粒度非常细,泥岩夹层非常厚,向上砂层的厚度变大、粒度越来越粗,有着显著的下细上粗的反韵律结构。

河口坝沉积物由分选好、质地纯的细砂以及粉砂组成。

因为河口坝处水动力条件逐渐增强,之后又突然变弱,因此自然伽马曲线表现为顶部突变、底部渐变的特点,自然电位曲线呈漏斗状。

1.3 水下分流间湾
位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之间相对低洼的地方,和湖水相通,但是水动力非常弱。

分流间湾主要是黏土沉积,含很少的粉砂和细砂。

细砂岩和粉砂岩中发育平行层理、透镜状层理以及变形层理。

它的自然伽马曲线呈齿形,为中高值,自然电位曲线在泥岩基线附近[1]。

2 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
2.1 致密油储量规模
依据稀井广探的思路,当前使用直井已落实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勘探有利目标区14个,并且这些目标区的致密油资源已经得到落实。

但对致密油的储量,考虑储量的难动用性这个特点,应该在采用水平井总体有效开发后再提交储量。

依据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的勘探以及开发程度,先后在陇东Z1井区和新安边地区提交了预测储量、控制储量以及探明储量,其中在新安边地区探明了亿吨级致密油储量,成为我国首次发现亿吨级大型致密油田的盆地。

2.2 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层纵横向变化非常大,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别强,油藏压力系数不高,导致油藏分布状况非常复杂,因此国外的致密油勘探开发技术无法直接搬过来。

这几年来,在勘探开发的过程中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以“水平井+体积压裂”为核心的致密油勘探开发技术。

3 规模富集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有着形成连续性致密油藏的非常良好的生烃条件,富有机质暗色泥岩和黑色页岩叠合面积超过6.0×104Km2,潜在的致密油区分布范围非常大。

鄂尔多斯盆地长7期在沉积时受到多物源、活跃构造活动和盆地底部坡折带发育等因素的作用,有着形成大面积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半深湖—深湖区浊流沉积的良好条件。

在长72、长71亚油层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半深湖—深湖区浊流沉积砂体叠合连片沉积,分布非常广,厚度非常大,这为形成大规模致密油藏奠定了良好的条件。

长7致密砂岩储层虽然渗透率不高,但由于发育数倍于长8低渗透储层的孔隙数量,形成其孔隙度和低渗透储层相近的特点,储集性能较好。

长7油层组总沉积厚度在90-110m之间,使长7致密油有短距离运移的有利条件。

长7致密油层密闭取心测试,含油饱和度超过了70%,含油饱和度非常高。

可见,优质烃源岩控制着致密油分布的范围,粉细粒级砂体控制致密油藏的规模,储集空间控制石油储集量,运移距离和运聚动力控制含油饱和度,这几方面的组合是形成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致密油规模富集的重点因素。

4 可开发主控因素
4.1 原油物性对致密油采出的作用
原油物性是影响以基质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的致密油开采的一个关键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砂岩油层抽提物中氯仿沥青“A”族组成中,非烃+沥青质
含量非常低,在22%左右。

对该地区致密油试验区水平井的生产规律加以研究发现,原油中的溶解气是致密油开采时候的一种关键的驱动能力,溶解气油比越大,水平井单井产量越高,而且稳产的时间就越长。

4.2 储层脆性指数及裂缝对致密油藏压裂改造的影响
脆性指数是储层压裂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主要受矿物含量和含水饱和度等因素的控制。

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储层中含水饱和度一般低于30%,且石英、长石等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平均在40%以上,使得长7致密砂岩储层脆性指数非常高。

另外,长7致密砂岩储层中剪裂缝和张裂缝发育非常好,水平两向应力差不大。

综合分析认为,长7致密砂岩储层有利于压裂改造。

4.3 储层润湿性对致密油藏注水吞吐开发方式的影响
长7致密油藏开发前期使用衰竭式,后期能量不充足的时候使用注水吞吐的开发方式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注水吞吐试验和矿场实践证明,储层亲水性越强,越有利于注水吞吐采油。

长7致密砂岩储层润湿性表现为中性—弱亲水,比较有利于注入水和基质小孔隙中的油气进行置换,从而使被置换到地层缝网系统中的油气被采出。

对鄂尔多斯盆地DP7井区两口水平井分别采用衰竭式开发方式和注水吞吐方式进行开采后比较发现,在相同的时期内,使用注水吞吐进行开发的油井单井日产油量显著提升,阶段采出程度提升了0.17%。

5 结束语
鄂尔多斯盆地具有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广覆式分布,长7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深水浊流沉积粉细粒级砂体大面积展布,储层中的小孔隙极发育,油气运移距离短,充注成藏动力强等条件,这几方面的组合控制形成了大规模高含油饱和度的长7油层致密油藏。

长7致密砂岩储层中原油所含非烃和沥青质不高,溶解气含量非常高,有利于小孔隙中油气的流动,储层脆性指数非常高,裂缝发育,有利于压裂改造,储层是中性—弱亲水润湿性,适合注水吞吐开发。

参考文献
[1] 杜彦军,贺永红,董丽红,等.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8成藏主控因素[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7,37(03):388-3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