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碳型城市建设的研究
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技术方案研究
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技术方案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低碳城市建设成为了各国政府和城市规划者的重要议题。
低碳城市建设旨在通过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策略,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技术方案研究,包括能源、交通、建筑和废物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应用。
一、能源方面的技术方案能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中,能源的可再生利用和能效的提高是关键。
一方面,城市可以采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碳排放。
另一方面,城市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降低碳排放。
例如,建筑物可以采用更好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交通系统可以推广电动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工业生产可以采用高效的生产工艺等。
二、交通方面的技术方案交通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为传统的汽车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中,改善交通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城市可以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鼓励市民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公共交通工具可以采用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以减少碳排放。
另一方面,城市可以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鼓励市民选择环保出行方式。
此外,城市还可以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来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堵塞和碳排放。
三、建筑方面的技术方案建筑是城市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中,改善建筑的能效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城市可以制定建筑节能标准,并鼓励开发商和建筑师采用节能设计和技术。
例如,建筑物可以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和太阳能光伏板等技术来减少能源消耗。
另一方面,城市可以鼓励市民采用节能家电和照明设备,减少能源的浪费。
四、废物管理方面的技术方案废物管理是低碳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废物的处理和处置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中,改善废物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赤峰市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研究
赤峰市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研究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方向。
赤峰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之路。
一、赤峰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背景与意义赤峰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过去长期依赖传统的资源开发和高能耗产业,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需要,更是赤峰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从环境角度看,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平衡,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从经济角度讲,绿色低碳产业往往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创新潜力,能够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社会层面而言,绿色低碳转型能够创造更多的绿色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赤峰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现状近年来,赤峰市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能源领域,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如风能和太阳能。
一些大型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逐步提高了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在工业方面,一些企业开始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同时,也在积极培育新兴的绿色产业,如环保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
在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和电动汽车,优化公共交通线路,鼓励居民绿色出行。
然而,赤峰市的绿色低碳转型仍面临一些挑战。
产业结构仍以传统产业为主,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占比较大,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缺乏高端人才和核心技术。
绿色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三、赤峰市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策略为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赤峰市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准入。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
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开展。
城市化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但是,城市化过程中也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深刻地反映了城市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环保开始变得与城市化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也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将探讨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主要矛盾及发展方向。
一、现状: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全球化城市,中国在发展城市化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城市化带来的污染、城市化加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能源的不可持续利用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因此,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污染以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低碳城市建设是指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建筑等手段,实现城市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低碳城市能够使城市达到建设环境友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并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
二、主要矛盾: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克服的问题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克服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技术、政策、经济等方面的矛盾。
1、技术矛盾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新技术支持,这些新技术需要产业、学术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合力推动。
但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新技术有待于实际应用与验证,因此,新技术的运用还需要不断的打破技术壁垒以及招集全社会的力量去推动创新。
2、政策矛盾低碳城市建设需要政策的指导和支持,政策的制定要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然而,当前的政策环境并没有建立具体的低碳指标体系和好的监测和调控机制,对于低碳城市建设的推进会形成制约。
3、经济矛盾低碳建设需要巨额的问題,建设成本通常较高。
此外,在技术、管理和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也需要很大的成本,因此,如何实现社会的放缓和资本的流动是非常关键的。
三、发展方向:创新探索低碳城市建设在研究低碳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创新探索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
占地 1 6 m,将众 多节能减排的措 .5 h 施集中于一个小生态社区中,切实有 的比较 有代 表性 的还 有我 国天津 的 生态城和 以低碳技术 创新为特征 的 阿联酋的M s a 城[ l a d r 1 。关于具体的 D 料进行介绍,笔者不再赘述。
() 2 低碳 的城市生活方式,包括
居民低碳的消费理念、企业低碳 的生 碳足迹,并通过对 巴 西首 ̄ a 1 地球生活”活动,旨在让可持续的居 Brz ]a B 产 方式 等。 和东南部的 C r i a两个城市燃料 住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易行、有 u1 tb () 3 低碳 的城市运行系统,包括 消耗量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低密度开 吸引 力,并提 出社 区开发建 造时需 遵
决二氧化碳减排问题,还需要以更加
多元的标准来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 与减少碳排量。通过城 市规划的手
10 3 个国家的科学家也达成共识并声 如联 合 国环境规 划署 确定 2 0 年 世 从城市结构与发展模式上整体控制 08
( 《 英国低碳转型计划 也指出,全球 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世界自然 段 ,探 讨 适宜 的城 市 土地 利 用模式 ,
而流离失所0 。
了减排的目标;在 2 1 年 3 00 月中国
碳”城市发展模式为人类的进~步发
召开的两会上,低碳、环保成为与会 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目前急需改变
1. 2低 碳 城 市 建 设 是 缓 解 全 球 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联合国环境规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来应对 当前全
—
认为,没有 “ 低碳社会”就无法发展 “ 低碳经济” 日本环境大臣咨询机构 。
郑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郑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邢光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河南郑州450011)摘要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二氧化碳排量的激增。
郑州市的低碳城市建设已迫在眉睫。
文章从郑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入手,通过对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的分析,提出郑州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郑州市;低碳城市;对策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郑州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必要性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GDP增长迅速,2010年郑州市GDP 已经达到了4000亿元。
1999年到2009年郑州市的城市化率从35.1%增长到了42.9%,城市人口也由1999年的628万增长到了2009年的731.47万。
短短十年间的城市人口增长了103.47万,平均每年增长10.3万。
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带来了能源消费增加(见图1)、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等问题,给郑州市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图1二.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一)低碳城市相关理论研究1.关于碳排放来源的研究。
从最终用途的角度来看,碳排放的来源分为产业、居民生活和交通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由建筑物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39%,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33%,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28%。
2.关于低碳城市建设路径的研究。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5种低碳城市建设模式:①基底低碳,是指能源供应低碳化;②结构低碳,是指产业转型和发展循环经济;③形态低碳,是指进行紧凑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网络规划;④支撑低碳,是指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和应用低碳技术;⑤行为低碳,是指市民的消费行为低碳化。
(二)低碳城市建设经验1.能源低碳化。
碳排放与能源的使用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发达国家主要是利用环保税制的杠杆作用来促进节能减排。
而针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更有实际意义。
低碳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放 出现 r严重 的环境污染 问题 , 因此 研究低碳城 市建设对 于促进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 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一
中国拥有居世界第 3位的煤炭探明储量 , 第l 1 位 的石 油探 明
储量 。在 中国能源探 明储量 中 , 煤炭 占 9 4 %, 石油 占 5 4 %, 天然气 占0 - 6 % 。[ 4 ] 由于这种 “ 富煤缺油 少气” 资源禀 赋的制 约 , 同时 出
形式” 。
临 巨大的温 室气体 减排 压力 , 因此研 究低碳 城 市建设 对 于我 国 的可持
续 发展 和 生态城 市建设 具有 重大 的现 实意义 。
( 二) 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性
【 关键词】 低碳城市; 问题; 对策 进入 2 l 世纪 , 随着后工 业化进 程 的不断 推进 , 人类 生产 和生 活造成 的能源安 全和全球 变暖问题引起 了全球 的广 泛关注 , 在一 系列 的应对方案之 中, 旨在降低人 类活 动造成 的碳排放 的 “ 低碳 ”
面对 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 变化威 胁 , 世 界各 国在控 制温 室气
体排放 、 应 对 气候 变 化 方面 已 达成 共识 与 通 力合 作 。中 国作 为 《 联合 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以及 《 京都议定书 》 的缔 约国之一 , 必 须遵 循这两个国际公约的规定。当前 , 我 国经济发展快 速 , 温 室气 体排放 总量 已位居世 界各 国前列 , 国际社 会对我 国降低温 室气 体 排放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作 为应对 世界各 国施加 的减排 压 力 , 中 国必须走 低碳城市道路 , 为履 行 中国加 入的 国际公约承诺 与保
美 国的 4 3倍 , 德 国和 法 国的 7 . 7倍 。与 发达 国家 相 比 , 我 国单 位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方法探究
严重的锁定 效应 ( 谓“ 定效 应 ”是指 圾 。 所 锁 , 基础 设施 、 机器设备 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 以上 , 间不大 能轻 易废弃 , 其 即技术与投 费品等, 其使用年限都在 1 5年乃至 5 O年 目标
支 撑, 协同发展 , 形成 了怀来低碳 生态城
( ) 二 怀来县低碳生态城 市建设基 本 市耦 合 结 构 。
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狭义地讲, 就 个 镇 、5个 乡 、7 2 2 9个 行 政 村 , 总 人 口 能源 。该 县土 地 面 积 19 31 ,7 .8平方 公 里 , 是按 照 生 态 学 原理 进 行 城 市 设 计 , 立 高 3 - 建 1 3万 人 ,人 口密 度 为 每 平 方 公 里 17 土 地地貌类型有 中山、 山、 8 7 低 丘陵、 谷地、 效、 和谐、 健康 、 可持续发展 的人类聚居环 人 , 因 其地 处 环 京津 、 渤海 经济 圈 内 , 平 川 地 、滩 地等 ,多 样 的 地 貌 为 发 展 农 、 又 环
一
( 怀 来县低碳 生态城 市建设基 本 一) 年 1 召开 的哥 本 哈 根世 界气 候 大 会 进 亩 , 2月 年产 值 3 O亿元 。 里 汇聚 了 中粮 长 城 思路。 这 在全球都在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 式 步 增 强 了人 类 从 生活 、 生产 、 境 等 诸 等 2 环 0多 家葡 萄 酒 生产 企 业 ,是 我 国 北 方 的 背景 下 , 合 分 析 我 国 的经 济和 环 境 概 综 多方 面对 环 境 的 思 考 , 逐 渐 达 成 了“ 并 节 地 区 最 具 知 名 度 的 葡 萄 及 葡 萄 酒 产 区之 况 , 出 了我 国 发展 低 碳 经 济 的整 体 思 路 提
境 约 束 的背 景 下 , 碳 经 济 作 为应 对 全球 整个河北地 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低 具有较 高的医疗价值。 气 候 变 化 、 持 人 类 可 持 续 发 展 、 障 能 保 保 ( ) 三 工业 与 经 济基础 。 来 县 处于 世 怀 二 、 来县 低 碳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思 路 与 怀 源 安全 的 基 本 途 径和 战 略 选 择 , 正在 全 球 界 葡 萄种 植 黄 金 纬度 区 , 年均 日照 时 数 超 目标 范 围 内得 到 广 泛认 同 、 发展 和 推 广 。2 0 过 3 00小 时 ,全 县 葡 萄 种 植 达 1 . 09 ,0 65万
城市规划中的智慧能源管理与低碳城市建设研究
城市规划中的智慧能源管理与低碳城市建设研究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智慧能源管理和低碳城市建设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的焦点和研究热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规划中智慧能源管理和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概念、实施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智慧能源管理的概念与实施智慧能源管理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能源系统进行全面监控、调度和管理,实现能源利用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智慧能源管理主要包括能源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能源需求的预测与优化、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
在实施智慧能源管理时,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能源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手段对城市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以了解能源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
其次,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对能源需求进行预测与优化,实现能源供需的平衡与优化。
此外,还应积极推广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建设多元化的能源供应结构,提高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二、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与策略低碳城市建设是指以减少碳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过程。
低碳城市建设旨在通过改变城市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清洁能源利用,降低城市碳排放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低碳城市建设中,首要任务是改变城市的能源结构,减少对传统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依赖,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这可以通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来实现。
其次,应提高城市能源的利用效率,采用节能技术和管理手段,减少能源的浪费。
同时,城市交通、建筑、环境等方面也应进行低碳化改造,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碳排放。
三、智慧能源管理与低碳城市建设的挑战智慧能源管理与低碳城市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上的挑战,智慧能源管理需要大量的传感器、监测设备等物联网技术的支持,如何建立完善的智慧能源系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论文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研究摘要:当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城市建设理念正在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并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战略。
有关专家和基层政府部门人士建议,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无论从应对日益趋紧的国外压力和国内压力讲,还是从实现经济转型抢占产业制高点的角度看,都应尽快选择低碳城市建设发展战略,通过选择“低碳化”的城市发展路径,以此为主线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升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一、发展低碳城市的现实意义(一)有助于我国从能源、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困境中“突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作为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政府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欲借此摆脱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之后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将低碳理念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向低碳化方向转型。
(二)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可持续“转型”。
目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主要依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支撑,低碳城市建设可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将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在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未来经济竞争力,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
以“低碳经济”为标志的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着眼点是未来数十年国家经济实力的比拼,超前部署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
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中跻身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我们必须抢占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制高点,引领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科技基础,开辟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群和现代服务业产业群。
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路径一:能源结构转型
能源结构转型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传统城市主要依赖化
石能源,导致碳排放量高,建设低碳城市需要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因此,通过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
化石能源的依赖,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路径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路径三:交通绿色化与低碳出行
策略一:政策支持
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和居民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并提供相应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低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策略二: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和应用低
碳技术,比如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储存技术等,可以有效降低城市能耗
和碳排放。
同时,推广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和能源调控中的应用,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策略。
策略三:社会参与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包括企业、居民等各个群体。
政
府应当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公
众更加重视能源节约和碳排放减少。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合力。
综上所述,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在于转变能源结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交通绿色化与低碳出行,并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社会参与方面制定相应的策略,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低碳视角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研究
低碳视角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研究摘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趋势。
本文阐述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我国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重庆市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低碳;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之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也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成为了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1.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低碳生态城市诞生于1971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届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提出了从生态学角度创造出一个低碳、高效、和谐的城市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不仅要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要极大的重视城市生态效益,通过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打造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平衡的人类城市生活环境,从而实现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围绕城市能源消耗、经济模式和环境改善等多方面,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
2.我国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2.1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当前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与发展挑战就是以气温升高为主的全球气候变化。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力不强,环境资源竞争压力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挑战,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年的增加,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
而城市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载体,转变发展方式、提倡低碳城市建设,避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合适我国国情的低污染、低排放、抵消耗的新型城市发展道路。
2.2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的扩张,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和改善,但是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却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水污染、空气污染、电力供应紧张、油价不断攀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
陕西省低碳城市建设研究
Ab t a t sr c :Ai T x l r h a s o O Sr ci g l w— a b n ct s i h a x r vn e M e h d L tr t r m o e p o e t e w y fC N t t o c r o i e n S a n iP o ic . u n i to s i au e e
Y N We -n ,S a—u A nj g HI i Hu i ,WA i h y NG We— e z
( hax A a e yo ra n ua Pann n ei , i J7 0 3 ,C ia S ani cdm f b na dR rl l i adD s n X l 112 hn ) U n g g a
rve r o i e i il tde n lz u i t eya d q a t a v l h i r be h e eo — eiw ae c mbn d w t f dsu ist a ay eq a t i l n u ni t eytemanp o lmsi ted v lp h e o l av ti n
关 键 词 : 碳城 市 ; 低 建设 途径 ; 设重 点 ; 西省 建 陕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024 (0 10 —090 10 -7 X 2 1 )616 -6 中图 分类 号 :U 8 T 94
“双碳”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驱动城市低碳转型的路径研究——以徐州为例
“双碳”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驱动城市低碳转型的路径研究——以徐州为例摘要:本文以中国江苏省徐州市为例,从经济专业的视角出发,系统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低碳转型的驱动路径。
首先,分析了“双碳”目标与数字经济的联系,阐述了数字经济对于徐州市低碳转型的重要性。
然后,剖析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揭示了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融合潜力。
接下来,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驱动城市低碳转型的路径,包括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
最后,通过徐州市在数字化城市建设和低碳转型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城市低碳转型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双碳目标、数字经济、低碳转型、徐州市、路径研究“双碳”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对低碳转型的驱动作用1.1数字经济对低碳转型的重要性分析数字经济对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性的分析如下:(一)提供创新和高效的解决方案:数字经济基于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可以提供创新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实现低碳转型。
例如,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优化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4]。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智慧交通系统,优化交通流量,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5]。
数字经济的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可以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加速能源转型。
(二)促进能源效率提升:数字经济可以提供监测、分析和控制能源使用的工具和平台,帮助实现能源效率的提升。
通过智能计量、能源管理系统和可视化平台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能源使用情况,识别能源浪费和低效的环节,并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和控制措施。
数字经济的应用可以使能源的生产、传输、储存和使用更加智能和高效,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和损耗,从而降低碳排放[6]。
(三)促进绿色能源发展:数字经济可以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预测和调度能力,解决不可控波动问题,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应。
同时,数字经济可以打破传统的能源供应和分配模式,促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推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
以绿色低碳为目标的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
以绿色低碳为目标的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城市化也越来越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常态。
然而,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绿色低碳为目标的城市规划和发展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绿色低碳概念简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绿色低碳。
绿色低碳是指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低影响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一种理念。
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减排、增效、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这种理念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涉及城市的各个方面,比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能源利用、交通运输、环保技术等等。
通过采用绿色低碳的方案来规划和发展城市,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中绿色低碳的实践在城市规划中,绿色低碳的理念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城市规划者的共识。
在城市规划中,绿色低碳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人本”为导向人本城市规划是指以城市居民为中心,满足他们的需求,通过规划设计,打造更为宜居的城市环境。
这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和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设计复合型城市设计复合型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同时考虑城市环境、交通、房地产、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充分发挥城市各种资源的作用,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这可以让城市更为生态、更为智能,更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 采用新能源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的使用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新能源技术,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来降低城市的能耗。
4. 制定低碳生活计划绿色低碳城市的规划不仅涉及到建筑和交通的规划,生活方式也需要被重新考虑。
推行低碳生活,可以减少家庭的能耗和污染,通过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优化饮食结构、推广环保公交等方式,来降低碳排放。
三、绿色低碳城市的重要性绿色低碳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不仅因为它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还因为它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关于晋城市国家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
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2 0 1 3 年行动计划 》 o
2 0 1 3年 5月 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 《 关于同意山西省晋城市低碳城
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 发改气候 [ 2 0 1 3 ] 8 8 0 号) , 正式行文批复
市煤层气利用量 占全国的 7 0 %左右。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划 ,未来煤
五 年 单 位G 绅二 氧 化 磺 排 放} 舷辜
综合能 耗 五 年 单位G D P 能 源 消 耗 降 低
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 、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科学发展 的重要 抓手 , 充分发挥晋城市煤层气资源丰富的优势 ,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低
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序 号
指 标
单 位 2 0 t 0 2 o l 5 捌祸性 蚝 4 1 ( 年 均 值 ) 约 柬 性
径 ,才有可能真正促进晋城走上可持续发展2 _ N。
一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缺少一个环节都不能很好地运转 ; 低碳城市建设体
系是一个动态过程 ,各个部 门分工合作 ,互相影 响,不断推进低碳城市 建设 的进程 ;低碳城市建设受到城市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等固有属性的 影 响,具有 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
关于晋城市国家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
樊 秋 胜
-
山西省晋城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山西 晋城
0 4 8 0 0 0
【 摘 要 】低碳 城市 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 同追求。中国低碳城 市建设在行动:国家发 改委 已确定 两批共 4 2个省 区和城 市开展 国家低碳 省区和低碳 城市试点工作,山西省 范围内只有晋城市名列其中。作者指 出了 低碳城市的 内涵,结合晋城 市经济社会发展 、能源消耗 和碳排放情况 ,分析预 测了 “ 十二五”期间晋城市低碳发展相 关指标 ,提 出了晋城 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需要打造 的八项重点工程。同时对低碳城市建设做 出了思考。 【 关键词 】城市 低碳 低碳城 市 建设 中图分类号 :F 7 1 3 . 3 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1 7 - 2 8 0 . 0 3 扼制气候变暖 、 拯救地球家园是 当代人的使命 ,城市的发展战略也
国外低碳城市发展的经验借鉴研究
国外低碳城市发展的经验借鉴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识和目标。
而在这种大势下,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然而,由于国内外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国外低碳城市建设发展的经验中,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推进低碳交通的发展低碳交通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具体来说,推进公交、地铁、轨道交通等交通工具的建设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车辆污染,减轻道路压力。
例如,欧洲的阿姆斯特丹和哥本哈根就是运用地铁、自行车等工具而实现低碳出行的成功案例。
其次,公共自行车系统也是低碳交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外,公共自行车系统普及率较高,例如法国全国共计有55条自行车租赁系统,而且租车站点还可以通过移动应用进行查询和预定。
这一系统在借助节能车道和骑行保险等政策下,成功地引导市民实现节能低碳出行。
二、实施交通管制政策在大型城市中,交通管制也是一项重要的低碳城市建设措施。
例如英国的伦敦市政府就通过收费方式实施了“拥堵收费区”的交通管理政策,获得了很好的减少交通拥堵,降低汽车排放的效果。
同样,新加坡市政府严格执行“用路税上路”的政策,通过收取高额的车辆使用费用来限制车辆的使用,从而达到了低碳交通的目标。
三、推广新能源汽车交通新能源汽车交通是现在普遍的一种低碳城市交通发展方案。
例如挪威和荷兰都大力推广纯电动汽车,并通过一系列补贴政策和公共充电站设施建设,大大增加了市民使用的积极性。
此外,在荷兰的“电动码头”项目下,人们可以使用电动汽车到码头附近,然后转移到其他交通工具上,从而实现低碳、便利且经济的出行方式。
四、加强环保意识教育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加强环保意识的教育非常重要。
在欧美国家,学校开设有关环保的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相关部门也通过专业的宣传手段来普及环保知识和理念。
例如,美国加州采用“积点制”来推动低碳出行,社区和学校可以通过骑行、步行等方式来累计积分,从而获得相关的奖励。
低碳城市建设重点领域长株潭城市群低碳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低碳城市建设重点领域长株潭城市群低碳城市建设路径研究摘要:长株潭城市群要市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创新型型的“两型社会”,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政策,建设低碳社会,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的低碳城市工程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王美岩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市政建设建设低碳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长株潭低碳老城区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长株潭低碳城市建设路径低碳城市是指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行为理念和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具体表现为城市经济政策的低碳化、城市布局的紧凑化、城市生活的健康化三个特征。
2007年12月14日,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始了“两型社会”建设的探索之路。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当务之急。
长株潭城市群主轴试验区的主题是“两型”,核心任务是“两新”,实验性即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
“两新”又集中体现在“两低”上,即低碳中国经济和低碳社会。
长株潭城市群在实施这一宏伟目标中,要把“两低”的要求,体现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形形色色上。
长株潭城市群基础建设建设低碳大都市,正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1 长株潭城市群基础建设建设低碳大都市所面临的问题推进长株潭城市群要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主要包括面临以下问题:1.1能源短缺,供需结构对立突出2011年长株潭实现人民生产总值8320亿元,比上年增加14.4%,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有强悍的能源支撑。
预计在规划期内长株潭地区的能源需求将大幅增加。
到2021年应用软件能源需求总量将由2000年的1 179万吨标准煤增加到3470万吨标煤,人均消费量将由0.96吨标准煤提高到2.52吨标准煤。
在主要能源品种中,煤炭由874万吨增加到3100万吨;供电量由123.7亿千瓦时增加到615亿千瓦时;石油制品由102.6万吨增加到300万吨;天然气供气量达到9.2亿立方米。
低碳建筑研究
•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关于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工作的通知》 川环函〔2022〕 409号
• 关于印发《四川省积极有序推广和规范碳中和方案》的通知 川环发〔2021〕5号
低碳建筑研究
2022/7
一、政策背景 二、实施方法 三、优秀案例
政策背景
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是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抓手,是有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 体 现。早在2016年,国务院《“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就要求,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十四五”以来, 生态环境部 在《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支持基础较好的地方探索开展近零 碳排放与碳中 和试点示范。2022年,生态环境部工作要点又提出,推动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
六是采用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利用小型热电联供能源中心完成园区内供暖、制冷和供电,建设能源消耗管理平台,实现能源管理过程可视化。
七是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创新利用藻类生物反应器,助力智能园区环境转变,建筑外壁悬挂大片的藻类生物反应器,通过光合作用,每年
优秀案例
二、新经济型园区:广东状元谷电子商务产业园
实施方法
一、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
•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开发强度,严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设。 • 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建设 城市生态和通风廊道,鼓励城市留白增绿。 • 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发展装配式建筑,
二、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
• 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和统计分析,逐步实施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开展建筑领域低碳发展绩 效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低碳型城市建设的研究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紧张的趋势已经开始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走低碳发展之路是人类今后生存和进步的必然选择。
而城市的资源消费明显高于乡村,所以在城镇化的建设中,建设低碳型城市是必由之路。
本文从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和意义入手,基于国内城市建设中的问题,结合低碳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现状,提出战略构想,深入探讨。
【关键词】:低碳城市建设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城市规划问题和策略综述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知道,自然资源有限,而煤炭、石油等燃料的过度使用导致了温室气体的无序排放,造成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必须认真的加以研究。
低碳城市建设研究的长远意义
低碳城市建设的提出,是基于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普通居民的低碳生活理念。
这是个认识问题,也是建设低碳城市的上层建筑,解决好了,事半功倍。
(一)低碳城市建设离不开低碳经济依托。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共识,恶劣天气比率正在加大,人类生存面临威胁,低碳经济不是可为可不为,而是非搞不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碳排放大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占全球的五分之一以上。
从长远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企稳,再一次进入快车道,能源需求还会不断攀升。
不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将对国民经济和自然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推迟城镇化的建设速度。
(二)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急需改变。
城市建设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不顾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地大搞雷同的低级建设。
要推广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和环保能源,确保城市建设和自然景观达到相对的平衡。
城市经济,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形成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才能保证城镇建设顺利展开,保证生产持续发展,保证居民绿色生活。
(三)新能源替代意义重大,应及早安排。
与低碳型城市建设、低碳经济紧密相关的能源体系调整很有必要,必须要有超前意识。
以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代替煤、石油等传统能源,是低碳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需要。
二、建立符合我国地域特点的评价体系
首先就是指标,低碳型城市的标准。
欧美的标准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国情,必须有中国特色。
我国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就不能不考虑建设更多的低碳型城镇,而不是一窝蜂的搞混凝土大战。
不能走西方曾经走过的高速度、高污染、高危害的老路,要建立一套中国人自己的低碳型城市标准。
其次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要搞清低碳型城市建设和低碳经济的关系,同时要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
和消费方式,设定评价和考核的底线。
城市规划必须体现天人合一、社会和谐、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高度统一,并可健康的持续发展。
三是,改变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是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
低碳和生态的生活方式逐步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日积月累,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低碳型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低碳型城市概念的主要方面就是,较低或更低的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
低碳型城市建设就是通过制度制约、技术开拓、产业调整和新能源的开发使用,达到发展和环保双赢的态势。
(一)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许多后遗症,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中表现突出。
虽然采取了重污染企业的迁移,城市道路的升级,供电供热的改造等措施,但是问题仍然严重。
近日在我国多地出现的雾霭天气,足可说明建设低碳型城市的重要。
低碳型城市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城市企业的生产的污染、城市交通的拥堵以及居民生活碳排量过多。
在较老的工业城市中,企业生产沿袭了旧有的生产模式,能源消耗、环境污染、违规排放仍然严重;交通设施利用的饱和,车辆废气的排放直接造成空气污染;居民的低碳生活意识还很薄弱,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惊人。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与城市环境的状况关系十分密切,由于碳排放过量造成城市的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后
果。
(二)抓主要矛盾,以技术进步为动力,改变趋势。
在一些城市中环保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达到了重度污染的水平,而且随着国际气候的变暖,形势更加严峻。
企业是城市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发展和税收的大任,但很多还是技术水平低下,以粗加工为主,解决起来相当困难。
发展低碳经济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一定要以技术进步为导向,才能破解。
1、积极推动低碳技术运用。
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提升科学技术的水平;2、推进主导产业链向纵向延伸,提高煤炭、石油、石化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3、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三)从粗放型到资源循环转变。
发展低碳经济就要在资金投入、生产过程及产品的消费和垃圾的处理全过程中,把粗放型的企业逐步改造成依靠资源循环,可以持续发展的,最小碳排量的低碳企业。
以资源的完全利用、重复利用、循环利用为主导。
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无废弃、零排放为目标。
把住这一关,就为低碳型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建立低碳城市模型,在新的城镇建设中统一规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底子薄,经验少,技术弱,发展是第一位的,无法复制西方的城市文明,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型城镇建设道路。
低碳型城市建设不单纯是经济建设,也是经济关系、道德关系、人文关系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体现着人性的光芒。
要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数据,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展开论证,对建设方案进行研讨和审查,确保在建设中,低碳型城市拥有一定的比例。
【综述】:综上所述,低碳型城市建设不仅仅国际主流趋势和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低碳型城市建设包罗万象,相互联系和制约,应该引起我们建设者的高度重视,深入探讨,仔细研究,付诸实践。
努力把城镇建设成蓝天、碧水、清洁、美丽的人间圣地。
【参考文献】:
[1]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
[2]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3]胡少维《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j]发展研究2010
作者简介:郑仁贵、出生年月:1972年11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北襄阳、学历:本科、职称: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钢结构方向、工作室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