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炉危险性分析

导热油炉危险性分析
导热油炉危险性分析

有机热载体加热炉是以煤、油、气体、电为燃料,以导热油为介质,利用循环油泵,强制导热油进行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再返回加热炉重新加热。有机热载体炉具有低压(常压下或较低压力)、高温(300℃左右)、安全、高效、节能的特点,可以精密地控制工作温度,无需水处理设备,系统中热的利用率高,运行和维修方便,便于锅炉房布置。现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纺织印染、轻工、建材等工业领域。由于设计、制造、使用中的问题,以及管理水平较低,曾发生一些危及安全的事故。

固定式有机热载体炉可分为气相炉和液相炉。气相炉的压力是因有机热载体汽化而形成的,因此气相炉是承压的;液相炉及系统中的压力是循环泵的压头形成的,液相炉本身并不承受压。有机热载体炉仍属于受监察设备,这种设备的危险性在于爆炸和泄漏引起火灾事故。例如1999年8月10日某化工厂正在升温运行的一台有机热载体炉突然发生爆炸,锅壳与下脚圈和冲天管连接焊缝全部开裂,造成一人死亡,原因是质量不合格,结构不合理,锅壳最高处无排气阀,密封性不好等。又如1999年7月某化工企业一台型号为DSSZL3.5-1.0/320-W 有机热载体气相炉发生爆管,引起火灾,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原因为设计液位低,安装时应该保温的管子没有保温,两个原因造成水平对流管干烧爆管。

有机热载体炉危险因素分析

质量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机热载体炉的使用越来起广泛,数量越来越多,生产厂家迅速发展,而且也很混乱。据调查,全国生产有机热载体炉厂近70家:这些厂家有的是无锅炉制造许可证,有的无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有的既无锅炉制造许可证也无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而后者竟占40%。由于大多数厂家不具有的生产资格,因此会引发有机热载体炉质量的问题,如焊接质量不合格、结构不合理、强度不足、安全附件存在问题等,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故

有机热载体变质

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和氧化安定性是评价导热油的两个重要指标,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和热裂解反应。液相强制循环热载体炉最容易发生热载体过早变质问题,甚至仅使用一两年就变质老化,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会导致锅炉受热面过热、爆管,进而引起火灾。

造成导热油变质的原因(1)局部过热发生热裂解。导热油超过其规定的最高使用温度便会局部过热,产生热分解和缩聚,析出碳,闪点下降,颜色变深,粘度增大,残碳含量升高,传热效率下降,结焦老化。(2)氧化。导热油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有机酸并缩聚成胶泥,使粘度增加,不仅降低介质的使用寿命,而且造成系统酸性腐蚀,影响安全运行。导热油的氧化速度与温度有关,在70℃以下,氧化不明显,超过10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导热油氧化速度加快,并迅速失效。

导热油使用多年后,由于受热分解、碳聚合形成炉管结焦,使管内径缩小而造成导热油流量降低,循环泵克服的阻力增大,严重时会导致堵塞炉管;另一方面生成的大分子缩合物使导热油的粘度增高,炉管结焦,热阻增大会导致炉管寿命降低。

循环泵的不配套

导热油系统采用的循环泵小,导致导热油的流速出降低,影响传热。再者,循环泵的磨损造成理论的泵输送量的降低,也减少了导热油的循环速度。

法兰连接、焊接质量、密封存在问题

有机热载体炉元件之间应尽量采用焊接连接,以防止渗漏。一些产品仍然采用法兰连接。一些生产厂家对炉管的主焊缝仍采用手工电弧焊,难以保证焊接质量,而且焊缝外观形状、几何尺寸也较差,而且易发生泄漏事故。如果必须采用法兰连接,法兰连接处是泄漏的主要薄弱环节,密封不当会引起火灾、中毒事故。

超压

在启动过程中,随着有机热载体的加热,溶解在其中的其他气体或水分逐渐分离出来,可能造成超压和爆沸事故。加入导热油中水分大量蒸发而造成油路气塞、循环不畅,引起爆沸事故。对于气体炉,联苯中如含有水分,在启动加热升压时,水分迅速汽化,炉内的压力急剧上升而导致无法控制的程度,引起爆炸事故,我国曾发生过多起此类事故。

安全附件缺无、不齐、失灵

据以调查,有的有机热载体炉没有按规定安装安全阀、液面计、自动保护装置,或已经按规定安装安全附件,但没有定期检验和检查,处于失灵状态,由此也曾酿成过爆炸和泄漏火灾事故。

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控制措施

确保有机热载体炉产品质量生产厂家必须具有制造许可证

有机热载体炉生产厂家必须具有制造许可证,使用厂家也必须购买具有生产资质的厂家生产的产品。有机热载体炉的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方面

所有的气相炉都是承压的,而液相炉则分为承压注入式和不承压抽吸式两种。有机热载体炉的元件不论承压与否,均应按现行锅炉强度计算标准进行计算,其设计压力为工作压力加0.3 MPa,且不小于0.59MPa。除设计压力外,其计算公式、参量的选取、系数的确定都按《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和《锅壳壳式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相应标准进行。

结构设计、产品焊缝机械性能试验必须满足《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

3.压力试验

有机热载体炉在制造单位组装后以及在使用单位安装、修理后均进行压力试验。

压力试验分为水压试验、液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无论是气体炉还是液体炉,在制造单位均要进行水压试验,在使用单位只能进行液压试验,不宜进行水压试验。对于气体炉,在制造单位和使用单位还要进行气密性试验,检查非焊接连接部位的密封情况。气密试验方法和要求参照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进行。对于液体炉,均不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的试验压力取气体炉的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压力取有机热载体炉工作压力的1.5倍。

4.严格控制焊接质量

由于有机热载体易渗漏、易燃烧,对有机热载体炉焊接要求比以水为介质锅炉要求高,应严格控制焊接质量,焊接要求和无损探伤必须满足《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5.安全装置要齐全、灵敏、可靠

安全阀、液面计、压力表、温度计、排污装置、膨胀器、自动保护装置等的选取、安装、检验、维护必须满足《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避免导热油变质的措施

1.保证导热油质量

对有机热载体的性能指标严格控制,主要有粘度、闪点、残碳、酸值。

2.控制导热油的流速

导热油在热油炉中的流动应为稳定状态,并具有一定的流速。流速越慢,边界层越厚,该处介质温度与主流温度之差越大,就会造成管壁超温,加速导热油变质、失效。主要措施为循环油泵的流量与杨程应保证导热油在热油炉中必要的流速。热油炉运行中,循环油泵不允许停止,泵的应定期维护保养。

3.控制导热油的温度

应保证热油炉出口处导热油的温度不得超过最高使用温度,热油炉的最高膜温应小于允许油膜温度,膜温与导热油主流体温度应始终存在一个温度差(一般20~30℃左右)。为防

止膜温过高,避免导热油分解、聚合、结焦及老化,主要措施有:(1)开始点火升温时,因油温低,粘度大,油膜较厚,必须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一般应在40—50℃/h以下,火焰应均匀,避免局部热负荷集中;(2)在热负荷降低或暂时停用时应打开旁路回油调节阀,调节系统流量,使热油炉管内的导热油具有足够的流量和流速;(3) 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超负荷运行。(4)正常停炉时,循环泵要继续运转一段时间,打开旁路,以使导热油继续流动,停止送风、引风,待油温降至100℃以下时,循环油泵方可停转。(5)有机热载体炉应定期清灰。

(6)定期检查、检验、维护热油炉监测仪表,使其灵敏、准确、可靠。

4.避免导热油氧化

通常设置高位膨胀槽,用以隔绝高温热载体直接与空气接触。高位槽可充氮保护,无充氮保护的,应保持一定液位,并装有最低液位报警器。

5.在循环泵人口处应装过滤器

在循环泵人口处应装过滤器,滤芯材料应能滤去悬浮状态的聚合物。过滤器应便于拆卸、更换。

6.停电保护

突然停电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导热油超温、受热面金属发生过热,主要措施有:(1)打开所有炉门,迅速将炉膛内的燃料取出,使大量冷风进入炉膛,迅速降低炉温。同时迅速关闭出油总阀,打开放油阀门,将高温油缓慢放人储油槽,并让膨胀油槽中的冷油慢慢流入锅炉,及时带走热量;(2)配置备用电源或汽油机带动的备用油泵,一旦停电立即起动。

7.定期化验

应定期测定和分析导热油理化指标,及时掌握油的品质变化情况,分析变化原因。有机热载体在使用过程中每项性能指标值超过一定范围,必须更新或再生,否则不能再继续使用。

8.补充新油

定期适当补充新导热油可以使系统中的残油量基本保持稳定。补充的导热油应为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牌号产品,不同的有机热载体不宜混合使用。在热态运转的系统内,不能直接加入未经脱水的冷介质。加入锅炉中的导热油必须预先煮过以排除水分。

9.定期清洗

对导热油系统进行彻底清洗,清除管壁内的积碳,以降低炉管阻力。

运行管理控制用单位应根据《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制定运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确保法兰连接密封性能好

为了保证法兰连接处的严密性,应采用槽式法兰或平焊钢法兰,而且公称压力不低于1.6MPa。如果有机热载体使用温度超过300℃时,应选用公称压力高一档的法兰。所有非焊接连接部件的密封填料不准采用石棉制品,推荐采用金属网缠绕石墨垫片或膨胀石墨复合垫片。有机热载体炉启动中气体应反复排放

有机热载体炉在启动中要反复打开排气阀,用来清除炉中的空气、水与有机热载体混合蒸汽。

4.定期检验

有机热载体炉应根据规定进行检验,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1.若导热油锅炉存在质量缺陷,如焊接质量不合格、结构不合理、强度不足、安全附件存在问题等引起导热油泄漏,遇到火源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2.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和热裂解反应。液相强制循环热载体炉最容易发

生热载体过早变质问题,甚至仅使用一两年就会变质老化,不仅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会导致锅炉受热面过热、爆管,进而引起火灾。

造成导热油变质的原因如下:(1)局部过热发生热裂解。导热油超过其规定的最高使用温度便会局部过热,产生热分解和缩聚,析出碳,闪点下降,颜色变深,粘度增大,残碳含量升高,传热效率下降,结焦老化。(2)氧化。导热油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有机酸并缩聚成胶泥,使粘度增加,不仅降低介质的使用寿命,而且造成系统酸性腐蚀,影响安全运行。导热油的氧化速度与温度有关,在70℃以下,氧化不明显,超过10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导热油氧化速度加快,并迅速失效。

导热油使用多年后,由于受热分解、碳聚合形成炉管结焦,使管内径缩小而造成导热油流量降低,循环泵克服的阻力增大,严重时会导致堵塞炉管;另一方面生成的大分子缩合物使导热油的粘度增高,炉管结焦,热阻增大会导致炉管寿命降低。

3.导热油系统采用的循环泵流量过小,就会导致导热油的流速降低,影响传热,而且循环泵的磨损还会造成理论的泵输送量的降低,也减少了导热油的循环速度,将使边界层超温,易导致有机热载体分解、聚合成胶质,形成残碳沉集于管壁,进一步影响传热。如此恶性循环,不但造成管壁过热,而且也会加速有机热载体老化、失效。

4.有机热载体炉元件之间若采用法兰连接,密封不当会引起泄漏,遇到火源则有发生火灾事故。炉管的主焊缝焊接质量差,而且焊缝外观形状、几何尺寸也较差,则易发生泄漏事故。

5.在启动过程中,随着有机热载体的加热,溶解在其中的其他气体或水分逐渐分离出来,有可能造成超压和爆沸事故。加入导热油中水分大量蒸发而造成油路气塞、循环不畅,引起爆沸事故。

6.有机热载体炉没有按规定安装安全阀、液面计、自动保护装置,或已经按规定安装安全附件,但没有定期检验和检查,处于失灵状态,则易引起爆炸和泄漏火灾事故。

7.煤炭堆积过久,煤炭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则易引起煤炭火灾;若空气中煤尘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则易引起爆炸。

8.用电设备及电线电缆,由于设备缺陷、安装、使用、维护不当等原因,致使电气设备运行中非正常发热和电气设施遭受雷击,将直接导致电气火灾、电缆爆炸事故的发生。

中频炉常见故障分析以及维修检测方法

中频炉常见故障分析以及维修检测方法 1)故障现象:设备无法启动,启动时只有直流电流表有指示,直流电压、中频电压均无指示。 分析: a.逆变触发脉冲有缺脉冲现象; b.逆变晶闸管击穿; c.电容器击穿; d.负载有短路、接地现象; e.中频信号取样回路有开路或短路现象。 2)故障现象:启动困难,启动后中频电压高出直流电压一倍以上,且直流电流过大。 分析: a.逆变回路有一只晶闸管损坏; b.逆变可控硅有一只不导通,即“三条腿”工作; c.中频信号取样回路有开路或极性错误现象; d.逆变引前角移相电路出现故障;

3)故障现象:启动困难,启动后直流电压,难以到达满负荷或难以接近满负荷,且电抗器震动大,声音沉闷。 分析:中频炉 e.整流可控硅开路、击穿、软击穿或电参数性能下降 f.缺少一组整流脉冲 g.整流可控硅门极开路或短路 4)故障现象:能够启动,但启动后马上停机,设备处于不断重复启动状态。 分析: h.引前角太小; i.负载振荡频率在它激频率的边缘 5)故障现象:设备启动后,当功率升到一定值时,易过流保护,有时烧坏晶闸管原件,才重新启动,现象依然如故分析: j.如果在刚启动后低电压下产生过流,则逆变引前角太小使可控硅不能可靠关断

k.逆变晶闸管水冷套散热效果下降 l.槽路连接导线有接触不良 6)故障现象:设备启动时无任何反应,控制板上缺相等亮 分析: 快熔烧断 7)故障现象:设备运行时直流电流已达到额定值,但直流电压和中频电压低。 分析: 此现象不是中频电源故障,而是由于负载阻抗过低引起的 a.串联电容器有损坏的 b.感应器有匝间短路现象 8)故障现象:设备运行时,直流电压和中频电压均已达到额定值,但直流电流小,功率低。 分析:

中频炉常见故障分析

中频炉故障分析 1:启动时系统无任何反应 分析:整流板故障;闭锁保护动作;主开关未合好;控制电源熔丝断或接触不良;整流控制电源部分坏 2:只有直流电压表有指示,其他无反应 分析:逆变板及逆变电路故障;逆变电源故障 3:启动时不能启动成功,且直流电流很大,直流电压很低 分析:逆变部分存在直接短路现象;逆变控制电路及取信号部分有问题;逆变晶闸管存在多个同时损坏现象 4:启动时偶有频声,但各个仪表均摆动,或启动后各仪表摆动,稍升功率后,过压或过流 分析:逆变控制板不良;最小tf工作角调整不当;水冷电缆断或电缆螺丝松动;炉短路或接地,被压电路可能是输出侧短路;晶闸管不良 5:一合主回路,空气开关即跳闸,或过流保护,即使偶然正常也会有异常声响,一升功率即过流 分析:一般为某一个整流晶闸管击穿;晶闸管性能下降;或失去某方向的阻断能力变成二极管;整流电路存在短路 6:可以启动,但电抗器声间沉闷,表针偶然摆动,直流电压升往以500v 分析:主电路缺相;控制电路缺脉冲;整流晶闸管某一个不能触通或不能维持,以及门极短路或断路

7:能启动,但中频电压与直流电压比值大,电压低直流电流很大 分析:逆变晶闸管某一桥壁击穿;某一晶闸管不工作;逆变控制电路异常;负载不匹配,或最小TF角设置不当 8:直流电压不稳定,或某一范围不稳定,表针摆,电抗器有断线声响 分析:触发脉冲不稳定;整流晶闸管特性不良;主回路存在接触不良现象;PI调解器有问题而振荡;控制回路引路干扰 9:中频电压不稳定(排除直流电压不稳定的情况) 分析:逆变晶闸管不良;逆变脉冲不稳定;最小TF角设定不当;角栽回路接触不良或打火并线;PI调解器有问题存在振荡;控制电路受干扰 10:功率调不上去(排除整流、逆变故障) 分析:负载不匹配,过轻或过重;对于被压式接法的电路用户没有用被压接法去接;输出导线损耗太大 11正常启动,电压升到一定程度,突然出现重启现象 分析:最小角调整过小;线路板频率调整不合适 常见故障 1:中频柜无法启动,中频炉无法升温 分析:熔断器接触不良或断路(拧紧或更换);电路板有故障灯亮(根据故障灯检修);主电路未吸合(欠压脱扣线圈异常)倒炉未倒好(重新倒炉,使倒炉装置动触头接触紧密);晶闸管被击穿(用万用表测量晶闸管的阻值,千欧以上为正常);水冷电缆短路(更换);

导热油锅炉应急处置预案

****************有限公司 导热油锅炉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提升应对余热锅炉运行使用中处理各类意外事故的能力,规范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实施,建立健全余热锅炉事故应急体系,规范对余热锅炉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余热锅炉事故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余热锅炉发生运行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工作。适用于余热锅炉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 二、事故类型 1、锅炉质量问题致使强度下降引起鼓包、爆管事故 2、导热油结垢增加引起过热过烧,继而引起部件变形、开裂,造成泄漏或引起火灾事故 3、导热油带水引起爆沸,造成泄漏或引起火灾事故 4、因锅炉爆炸引起房屋倒塌事故 5、因锅炉爆炸引起周边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的二次爆炸事故 6、停电事故 三、危害程度分析 1、一般事故,人员轻伤,轻微经济损失 2、较大事故,人员轻、重伤、死亡,较大经济损失 3、重大、特别重大事故,人员群死群伤,特别重大经济损失 四、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职责

4.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消防队负责人:*** 保卫疏散警戒组负责人:*** 物资供应组:*** 事故应急抢修组:*** 安全技术组:*** 医疗救护组:*** 通讯联络/后勤保障组:*** 4.2总指挥职责 (1)确定可靠有效的抢险方案,发布抢险命令。 (2)负责人员,物资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3)负责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报告内容为发生事故锅炉类型,部位,时间,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可能影响的友邻单位及居民区等,并保持联系,随时通报事故发展及处理情况; (4)确定现场指挥人员,组织建立应急救援专家技术组; (5)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6)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7)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 4.3副总指挥职责 (1)协调总指挥落实抢险方案。 (2)协助总指挥调动应急队伍、调动配置应急物资 (3)协调事故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4)协助上报事故信息;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常规)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分析人员: 分析日期: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序号作业活动作业步骤危险源潜在后果L S R 是否可容 许 控制措施及改 进

1 作业通用要求岗前准备 人员无证上岗设备损坏、人员伤害 工作人员精神状态不好设备损坏、人员伤害 未穿防静电工作服火灾爆炸 人员未释放静电火灾爆炸 携带火种火灾爆炸 未使用专用防爆工具设备损坏、火灾爆炸 照明不良夜间作业人员伤害 2 加油作业加油前准备工 作 为正确引导车辆车辆伤害 车辆驶入禁行区域 车辆伤害、设备损坏、人员伤 害 加油 加油收尾 车辆未熄火火灾爆炸 司机吸烟未及时制止火灾爆炸 司机接听手机火灾爆炸 往塑料桶里加注汽油火灾爆炸 加油过满,油品溢出火灾爆炸 强雷雨天加油火灾爆炸 油枪离手油品泄露、火灾爆炸 车辆在站内检修火灾爆炸 与顾客发生争吵人员伤害 未及时清理现场火灾爆炸 3 卸油卸油准备未正确引导车辆车辆伤害、机械伤害、人员伤

投错料害 未稳油火灾爆炸 清理现场未疏散无关车辆和人员 车辆事故、火灾爆炸、人员伤 害 为疏通通道车辆事故 警示与防护未设置警示标示和隔离车辆事故、人员伤害未设置消防器材火灾时不能及时扑救 静电连接 车辆未接地火灾爆炸静电报警器故障火灾爆炸 放油 未停止加油作业、未关闭电源火灾爆炸未进行密闭式卸油火灾爆炸 未关闭测量孔火灾爆炸 未进行流速控制火灾爆炸 无人监督无法处理突发事故油管破裂、密封垫破损、接头松 动 泄露 卸油结束车辆为拆卸油管启动设备损坏未清理现场火灾爆炸、人员伤害 4 设备设施维护与保 养 加油机维护保 养 未关闭电源人员伤害 未使用防爆工具 产生静电、碰撞火花、火灾爆 炸 未配置消防器材火灾不能及时扑救 完毕未进行现场清理火灾爆炸、人员伤害 油罐维护保养 为准备消防器材火灾不能及时扑救 为定期对人孔进行检查挥发、火灾爆炸 未定期对阀门进行检查泄露 为定期检查静电跨接与接地火灾爆炸

中频电源系统维护与维修

中频电源系统维护与维修 一、中频电源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分为三大部分:水路系统,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重点是电气系统的维护。 实践证明:中频电源系统绝大多数故障的发生与水路有直接关系。因此,水路要求水质、水压、水温、流量务必达到设备规定要求。 电气系统的维护: 电气系统必须定期检修,由于主回路连接部分容易发热,从而引起打火,出现许多莫名故障。 二、中频电源系统常见故障的检测方法(只介绍电气系统) ㈠.检测常用仪器仪表: 数字式万用表,绝缘摇表,电感电容表,示波器(专业人员用) 断路器三相全波整流和滤波逆变和中频负载三相交流输入 ㈢.系统检测: 系统检测分四部分. 1.控制系统的检测(断路器及其控制部分) 这部分检测比较简单.一般电工根据断路器说明书和系统主回路图中的控制原理图即可检测. 检测结果应为断路器操作正常,门板按钮和指示灯正常. 2.整流部分的检测

首先,系统必须通水. 将主回路从滤波电抗器前级断开,在三相全波整流输出两端接一个≤500Ω,≥500W的电阻性负载(常用3个或4个300W灯泡串联)。开机后,直流电压表应能指示在大约1.35×Ul位置(Ul:交流输入线电压)。 3.逆变和中频负载检测 控制系统和整流部分正常后,接入逆变和中频负载,若不能正常开机启动,先检查主电路板接线,对掉114,115后重新启动,若无法启动须更换主电路板,若还不能正常开机,应为逆变和中频负载有问题。其检测须逐个元件检测。 ㈣.主要元器件的检测 1.可控硅的检测方法 用数字式万用表200KΩ挡测可控硅正反向电阻,应在10KΩ~100KΩ之间(阻值受水路影响)。 用数字式万用表200Ω挡测可控硅门极电阻,应在10Ω~20Ω之间。 2.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拆开电容器的连接铜排。用绝缘摇表测试各电容器每个柱子是否充放电,正常应能充放电。注意:选用的绝缘摇表电压不能大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用电感电容表测各电容器每个柱子容量值是否正常。 3.炉子的检测方法

导热油炉的危险分析及对策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479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导热油炉的危险分析及对 策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导热油炉的危险分析及对策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导热油炉是以煤、油、气体、电为燃料,以导热油为介质,利用循环油泵,强制导热油进行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再返回加热炉重新加热。有机热载体炉具有低压(常压下或较低压力)、高温(300℃左右)、安全、高效、节能的特点,可以精密地控制工作温度,无需水处理设备,系统中热的利用率高,运行和维修方便,便于锅炉房布置。由于设计、制造、使用中的问题,以及管理水平较低,曾发生一些危及安全的事故。 固定式有机热载体炉可分为气相炉和液相炉。气相炉的压力是因有机热载体汽化而形成的,因此气相炉是承压的;液相炉及系统中的压力是循环泵的压头

形成的,液相炉本身并不承受压。有机热载体炉仍属于受监察设备,这种设备的危险性在于爆炸和泄漏引起火灾事故。 导热油炉危险因素分析 质量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机热载体炉的使用越来起广泛,数量越来越多,据调查,全国生产有机热载体炉厂近70家:由于大多数厂家不具有的生产资格,因此会引发有机热载体炉质量的问题,如焊接质量不合格、结构不合理、强度不足、安全附件存在问题等,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故。 导热油炉体变质 导热油炉热稳定性和氧化安定性是评价导热油的两个重要指标,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和热裂解反应。液相强制循环热载体炉最容易发生热载体过早

工作步骤、危害或潜在事件及主要后果分析表(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步骤、危害或潜在事件及主 要后果分析表(新版)

工作步骤、危害或潜在事件及主要后果分析 表(新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评价小结 从选择进行工作危害分析的项目:办公室、化验室、后勤部门包括职工食堂、保安等、取水泵房、送水泵房、排污泵房加药间(加氯、加矾)、净化系统(一、二、三期滤池)、变电站(高低压配电系统)、电维修作业可以看出,重大风险值为2%;中等风险值为21%,其中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占45%,机械、电气伤害占55%;可接受风险值为77%。 同时可以看出,存在的主要危害为化学灼伤、中毒、机械伤害、触电、烫伤以及电磁辐射和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 厂部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且配备了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因此,主要对策就是严格贯彻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劳动保护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到位。

预先危险性分析 HA 法

分析及评价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 本文作者佚名 预先危险分析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因此,该方法也是一份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计划,是在方案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完成的。 1.预先危险分析的主要目的 (1)识别危险,确定安全性关键部位; (2)评价各种危险的程度; (3)确定安全性设计准则,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 此外,预先危险分析还可提供下述信息: (1)为制(修)定安全工作计划提供信息; (2)确定安全性工作安排的优先顺序; (3)确定进行安全性试验的范围;

(4)确定进一步分析的范围,特别是为故障树分析确定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5)编写初始危险分析报告,作为分析结果的书面记录; (6)确定系统或设备安全要求,编制系统或设备的性能及设计说明书。 2.分析内容 由于初始危险分析从寿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开始,因此,分析中的信息仅是一船性的,不会太详细。这些初始信息应能指出潜在的危险及其影响,以提醒设计师们要通过设计加以纠正。这种分析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审查相应的安全性历史资料; (2)列出主要能源的类型,并调查各种能源,确定其控制措施; (3)确定系统或设备必须遵循有关的人员安全、环境安全和有毒物质的安全要求及其它有关的规定; (4)提出纠正措施建议,在完成识别危险、评价危险的严重程度及可能性之后,还应提出如何控制危险的建议。 为了能全面地识别和评价潜在的危险,分析中还必须考虑的如下项目:

(1)危险物品,例如:燃料、激光、炸药、有毒物、有危险的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等; (2)系统部件间接口的安全性,例如:材料相容性、电磁干扰、意外触发、火灾或爆炸的发生和蔓延、硬件和软件控制(包括软件对系统或分系统安全的影响)等; (3)确定控制可靠性的关键软件命令和响应,例如:错误命令、不适时的命令或响应、或由订购方指定的不希望事件等; (4)与安全有关的设备、保险装置和应急装置等,例如:联锁装置、硬件或软件故障安全设计、分系统保护、灭火系统、人员防护设备、通风装置、噪声或辐射屏蔽等; (5)包括生产环境在内的环境约束条件,如:坠落、冲击、振动、极限、温度、噪声、接触有毒物、静电放电、雷击、电磁环境影响、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 (6)操作、试验、维修和应急规程等。 进行预先危险分析需要如下资料: (1)各种设计方案的系统和分系统部件的设计图纸和资料; (2)在系统预期的寿命期内,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活动、功能和工作顺序的功能流程图及有关资料; (3)在预期的试验、制造、储存、修理、使用等活动中与安全要求有关

导热油炉的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分析、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导热油炉的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分析 和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一、事故类型 1、锅炉质量问题致使强度下降引起鼓包、爆管事故 2、导热油结垢增加引起过热过烧,继而引起部件变形、开裂,造成泄漏或引起火灾事故 3、导热油带水引起爆沸,造成泄漏或引起火灾事故 4、因锅炉爆炸引起房屋倒塌事故 5、因锅炉爆炸引起周边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的二次爆炸事故 6、停电事故 二、危害程度分析 1、一般事故,人员轻伤,轻微经济损失如:鼓包、少量泄漏等 2、较大事故,人员轻、重伤、死亡,较大经济损失如:爆管、大量泄漏或轻微火灾等 3、重大、特别重大事故,人员群死群伤,特别重大经济损失如:锅炉爆管、泄漏引起火灾、爆炸等 三、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1、鼓包、爆管事故 1)、原因: ①使用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劣质油或再生油。残炭等指标大大超标,运行中这些物质存积在锅筒或管壁上,使之过热。 ②超温、过热 A突然性停电,导热油在炉管内停滞所造成。 B热油泵工作不正常,空转,打不起压力,致使热媒在炉管内停滞所造成。 C操作不当:停炉后炉内油温在80℃以上时,油泵即停止转动循环降温,致使油质变坏、产生结焦。

D过滤器先用不当:例,不锈钢丝网做成的过滤器大约26目/英寸,只能滤出较大胶粒结焦物,而较小的结焦物仍未能滤出而沉积在锅筒底部或受热面管壁,致使超温过热。 E导热油在加热运行过程中仍然会发生一些化学变化而产生成少量高聚合物,同时也会因局部过热生成焦碳,这些高聚合物和残炭不溶于油而悬浮在油中,运行中这些物质会沉积在锅筒底部而过热鼓包、沉积在管壁上而过热爆管。 2)、预防 ①、控制流速:过低流速会造成受热面中的大部分或局部管内壁温高于允许油膜温度而缩短导热油的正常使用寿命,甚至会影响安全。辐射受热面管子内导热油流速不低于2m/s,对流受热管子内不低于1.5m/s ②控制使用温度:锅炉的最高出口温度应比热载体的工作温度低约30℃,以防止油在使用过程中过热分解变质,产生残炭、堵塞管径。造成管壁过热等事故。 ③定期对导热油取样分析,及时掌握油的品质变化情况、分析原因。定期适当补充新导热油量,使其残炭量基本得到稳定,加入锅炉中的热载体油必须预先脱水,否则将会因油中水分大量蒸发而造成油路汽塞、循环不畅而影响安全运行。 ④油路中采用不锈钢粉末扎制法制成的不锈钢过滤器,滤去悬浮物在油中的由于运行中生成的高聚合物和碳粒,以防止加热管的损坏。 ⑤加热炉进液口和出液口上必须装有测温仪表,并设有超温报警器。 ⑥对于强制循环液相加热炉,必须装有备用循环泵,并保持性能良好。 ⑦膨胀槽应装有液位计和最低液位报警器。 2、泄露事故 1)、原因 ①由于导热油渗透性较强,法兰垫片处较为严重。 ②由于焊接质量问题,热媒输送主管焊缝部分条脱落,致使大量导热油外漏。 ③超温情况下大量汽化,引起管道振动甚至损坏而泄漏。 2)、预防: ①导热油在高温时渗透性较强,因此管道连接以焊接为好,适当铺以法兰连接;不得采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应采用耐油、耐压、耐高温的高强石墨制品作密封垫片。 ②所有与热载体接触的附件不得采用有色金属和铸铁制造。钢管应采用20好无缝管、紧固件尤其主回路上的连接螺栓采用35号钢鼓较为妥当。

工作危险性分析JHA报告

【精品】工作危险性分析JHA报告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改扩建炼油及新建乙烯工程DREP100×104t/a乙烯裂解装置安装工程工作危险性分析(JHA)报告文件编号:210-3026-HQCEC-ZYYJ-0194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CHINAPETROLEUMFIRSTCONSTRUCTIONCORPORATION0乙烯装置工程编号:210-3026-HQCEC-ZYYJ-0194致:克拉玛依市独山子众恒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乙烯装置项目监理部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DREP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工程工作危险性分析(JHA)报告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DREP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安装工程工作危险性分析(JHA)报告分包单位(章)总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日期日期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总监理工程师/代表日期目录目录1.1.企业简介企业简介111.1参与项目的人员情况和资质11.2企业HSE业绩122工作描述工作描述222.1员工能力23.3.工作危险性分析(工作危险性分析(JHAJHA)报告)报告223.1丙烯精馏塔安装33.2钢结构安装.103.3静设备安装.143.4动设备安装.,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直属大型国营施工企业,是中国最早组建的以炼油厂为主要对象的专业建设

能力的石油化工骨干企业,系化工EPC公司,现已发展为具有.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能独立承担大中型石油炼厂、石油化工厂、天然气处理厂、化工厂、油品储运以及其他工业工厂的建筑安装工程,具有石油、化工非标设备、压力容器、球形储罐、钢结构制造和大型罐群的设计、制造、安装。 公司资质完备,拥有: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GB类、GC1压力管道安装许可电力总承包贰级资质

感应淬火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中频炉感应淬火件常见淬火缺陷,主要有硬度不够、软块、变形超差与淬火裂纹,还有局部烧熔等。 1、表面淬火后硬度不够: 表面淬火后硬度不够是罪常见的问题,其原因亦是多方面的。 1)材料因素 ①火花鉴别法: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检查工件在砂轮上磨出的火花,可大致知道工件的含碳量是否有变化,含碳量越高,火花越多。 ②直读光谱仪鉴别钢材的成分,现代化的直读光谱仪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工件材料的各种元素及其含量进行检验并打印出来,可确定钢材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③排除工件表面贫碳或脱碳因素,较常见的冷拔钢材,材料表面有一层贫碳或脱碳层,此时表面硬度低,使用砂轮或锉刀去掉0.5mm后,再测定硬度,如果发现该处硬度比外面为高,并达到要求,这表面工件表面有贫碳或脱碳层。为进一步验证此问题,可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表面贫碳层得组织与次层得显微组织明显不同,表面只有少量托氏体及大量铁素体,而次层则为马氏体,如果将此样品在保护气体下正火后在检验, 表层只有少量珠光体,而次层则有该钢号应有的珠光体面积,如45 钢,珠光体面积接近50%。 2)淬火加热温度不够或预冷时间长 淬火加热温度不够或预冷时间太长,致使淬火时温度太低。以中碳钢为例,前者淬火组织中含有大量未溶铁素体,后者其组织为托氏体或索氏体。 3)冷却不足 ①特别在扫描淬火时,由于喷液区域太短,工件淬火后,经过喷液区后,心部热量又使表面自回火(阶梯轴大台阶在上位时最易产生),此时表面自回火温度过高,常能从表面颜色及温度感测到。 ②一次加热法时,冷却时间太短,自回火温度过高,或由于喷液孔因水垢减少了喷液孔截面积,导致自回火温度过高(带喷液孔的齿轮淬火感应器,最易产生次弊病)。 ③淬火液温度过高,流量减少,浓度变化,淬火液中混有油污等。 ④喷液孔局部堵塞,其特点是局部硬度不足,软块区常与喷液孔堵塞位置相对应。 感应加热设备之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常见缺陷及对策 信息编辑:郑州高氏发布时间:2012-06-21 用交流电流流向被卷曲成环状的导体(通常为铜管),由此产生磁束,将金属放置其中,磁束就会贯通金属体,在与磁束自缴的方向产生窝电流(旋转电流)这感应电流在窝电流的影响下产生发热用这样的加热方式就是感应加

导热油炉危险性分析

有机热载体加热炉是以煤、油、气体、电为燃料,以导热油为介质,利用循环油泵,强制导热油进行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再返回加热炉重新加热。有机热载体炉具有低压(常压下或较低压力)、高温(300℃左右)、安全、高效、节能的特点,可以精密地控制工作温度,无需水处理设备,系统中热的利用率高,运行和维修方便,便于锅炉房布置。现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纺织印染、轻工、建材等工业领域。由于设计、制造、使用中的问题,以及管理水平较低,曾发生一些危及安全的事故。 固定式有机热载体炉可分为气相炉和液相炉。气相炉的压力是因有机热载体汽化而形成的,因此气相炉是承压的;液相炉及系统中的压力是循环泵的压头形成的,液相炉本身并不承受压。有机热载体炉仍属于受监察设备,这种设备的危险性在于爆炸和泄漏引起火灾事故。例如1999年8月10日某化工厂正在升温运行的一台有机热载体炉突然发生爆炸,锅壳与下脚圈和冲天管连接焊缝全部开裂,造成一人死亡,原因是质量不合格,结构不合理,锅壳最高处无排气阀,密封性不好等。又如1999年7月某化工企业一台型号为DSSZL3.5-1.0/320-W 有机热载体气相炉发生爆管,引起火灾,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原因为设计液位低,安装时应该保温的管子没有保温,两个原因造成水平对流管干烧爆管。 有机热载体炉危险因素分析 质量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机热载体炉的使用越来起广泛,数量越来越多,生产厂家迅速发展,而且也很混乱。据调查,全国生产有机热载体炉厂近70家:这些厂家有的是无锅炉制造许可证,有的无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有的既无锅炉制造许可证也无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而后者竟占40%。由于大多数厂家不具有的生产资格,因此会引发有机热载体炉质量的问题,如焊接质量不合格、结构不合理、强度不足、安全附件存在问题等,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故 有机热载体变质 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和氧化安定性是评价导热油的两个重要指标,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和热裂解反应。液相强制循环热载体炉最容易发生热载体过早变质问题,甚至仅使用一两年就变质老化,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会导致锅炉受热面过热、爆管,进而引起火灾。 造成导热油变质的原因(1)局部过热发生热裂解。导热油超过其规定的最高使用温度便会局部过热,产生热分解和缩聚,析出碳,闪点下降,颜色变深,粘度增大,残碳含量升高,传热效率下降,结焦老化。(2)氧化。导热油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有机酸并缩聚成胶泥,使粘度增加,不仅降低介质的使用寿命,而且造成系统酸性腐蚀,影响安全运行。导热油的氧化速度与温度有关,在70℃以下,氧化不明显,超过10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导热油氧化速度加快,并迅速失效。 导热油使用多年后,由于受热分解、碳聚合形成炉管结焦,使管内径缩小而造成导热油流量降低,循环泵克服的阻力增大,严重时会导致堵塞炉管;另一方面生成的大分子缩合物使导热油的粘度增高,炉管结焦,热阻增大会导致炉管寿命降低。 循环泵的不配套 导热油系统采用的循环泵小,导致导热油的流速出降低,影响传热。再者,循环泵的磨损造成理论的泵输送量的降低,也减少了导热油的循环速度。 法兰连接、焊接质量、密封存在问题 有机热载体炉元件之间应尽量采用焊接连接,以防止渗漏。一些产品仍然采用法兰连接。一些生产厂家对炉管的主焊缝仍采用手工电弧焊,难以保证焊接质量,而且焊缝外观形状、几何尺寸也较差,而且易发生泄漏事故。如果必须采用法兰连接,法兰连接处是泄漏的主要薄弱环节,密封不当会引起火灾、中毒事故。

中频炉维修方法

为了便于国外中频设备用户方便维修,现将常见主电路及控制电路故障处理方法传在空间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明之处电话联系我们来处理,以免损失扩大。以下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 1、启动时系统无任何反应:①整流板故障;②过流、过压保护动作; ③主开关未合好;④控制调功电位器损坏或断线;⑤整流控制电源部分坏。 2、只有直流电压表有指示,其它无反应:①逆变板及逆变电路故障; ②逆变电源故障。逆变脉冲无22V供电。 注意:当电源相电压高于240V时容易损坏控制电源变压器。 3、起动时不能起动成功,且直流电流很大,直流电压很低(几十伏) ①逆变部分存在直接短路现象(如铜排间短路、电热电容击穿等)②逆变控制电路及取信号部分有问题(断路或短路)③逆变晶闸管存在多个同是损坏现象(可用万用表R×1档测量)。 4、起动时偶有频声,但各个仪表均摆动,或起动后各仪表摆动,销升功率后,过流或过压。①逆变控制板不良。②最小tf工作角调整不当。③水电缆断或电缆螺丝松动。④炉短路或接地,被压电路可能是输出侧短路。⑤晶闸管不良。 5、一合主回路,空气开头即跳闸,或过流保护,即使偶然正常也会有异常声响,一升功率使过流。①一般为某一个整流晶闸管击穿。②

晶闸管性能下降,或失去某一方向的阻断能力变成二极管。③整流电路存在短路。 6、可以起动,但电抗器声间沉闷。表计偶然摆动,直流电压升以500V; ①主电路缺相(一般恒功率板缺相不会有直流电压输出);②控制电路缺脉冲;③整流晶闸管某一个不能触通或不能维持,以及门极断路或短路。 7、能起动,但中频电压与直流电压比值大,电压低,直流电流很大; ①逆变晶闸管某一桥壁击穿;②某一晶闸管不工作(判断时可在小电压工作时直接用万用表AC档测量管压降,无电压者可能击穿,但还要注意相邻桥壁是否不工作,对于单管桥壁来说,为正反相电压一致者不工作,可查相关电路,对于双两个晶闸管串联电路分为两种情况,同单管电路一般为两管均无脉冲,电压是一正一反,则说明承担正向电压的晶闸管没有工作,看有否控制脉冲,极性是否正常,门极是否断路)。③逆变控制电路异常。④负载不匹配,或最小TF角设置不当。 注:KK可控硅击穿时会造成逆变脉冲变压器次级并联二极管也随之击穿,会使逆变脉冲无输出,在更换新可控硅时要注意检查,此项也会造成逆变桥三壁工作。

导热油锅炉火灾及预防措施完整版

导热油锅炉火灾及预防 措施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导热油锅炉火灾及预防措施 导热油锅炉是一种强制循环的有机载体炉,以煤、燃料油、气体、电等为燃料,以导热油为介质,利用循环油泵,强制导热油进行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再循环回加热炉重新加热。有机热载体炉具有低压、高温、高效、节能的特点,广泛用于化工、纺织、轻工、印染、造纸、建材等行业。 近年来,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投资,安装存在问题的导热油锅炉,导致故障不断。加之部分操作、检修人员业务技术不过关,导热油锅炉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仅在福建省,2008年以来就发生了2起导热油锅炉火灾。1月17日6时,福州市连江县敖江开发区亚和淀粉厂导热油罐车间发生泄漏,引起大火,继而发生猛烈爆炸。6月12日18时,泉州晋江市福建凤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导热油锅炉车间发生大火,当地消防部门先后调集32辆消防车,213名消防官兵进行扑救。起火的导热油锅炉房内,设有4台有机热载体锅炉。锅炉车间加热的导热油的用途是供给生产车间用于布料定型。起火前,工作人员正在启动其中一台锅炉,对导热油进行加热。18点40分左右,导热油温度升至240℃,操作工人准备将加热好的导热油接入厂区导热油输送主管道,但在他们开启管道阀门的过程中,阀门发生故障破裂,导热油喷溅而出,并立即气化燃烧起火,2名操作工人当场被烧成重伤,导热油从破裂的管道中喷涌而出,燃起熊熊大火,并在锅炉车间地面形成迅速蔓延的流淌火,造成参与扑救的15名消防人员被高温导热油灼伤,企业财产也遭受损失。 导热油属于易燃介质,一旦起火,很容易蔓延扩大,而且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对工作人员和消防人员造成致命伤害,因此采用导热油锅炉的企业,一定要做好火灾预防工作。 火灾诱因 导热油锅炉除了要在电气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方面做好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外,还要特别注意防范以下因素引起的火灾。 1.鼓包、爆管引起火灾 导热油在储存、运输或运行维护中,可能会不慎混入水分、杂质等。这样,当导热油工作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会引起喷油并着火,或者水分受热汽化产生高压,引起设备超压爆炸。另外,如果导热油中残炭含量超标,导热油在加热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少量高聚物,同时会因局部过热生成焦炭,这些高聚合物和残炭不溶于导热油,会悬浮在油中,运行中这些物质可能沉积在锅筒底部而过热鼓包,或沉积在管壁上而过热爆管。 有的企业采取提高出口温度的办法保证供热量,结果使出口温度接近甚至超过热载体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从而加重用热设备内部的结焦、结垢程度,使散热器传热效率更低,形成恶性循环,直到炉管爆破。另外,过低流速会造成受热面的大部或局部管内壁温度高于允许油膜温度,从而缩短导热油的正常使用寿命,导致过热引起鼓包、爆管。出口温度超高,流速过低。

工作危险分析 (JHA)

METHOD STATEMENT (MS) &JOB HAZARD ANALYSIS (JHA) 施工方案(MS)与工作危险性分析(JHA)

INDEX 目录 1 INTRODUCTION 引言 2 DEFINITION OF THE RISK 风险定义 3 GENERAL 概述 4 ATTACHMENT 附件 Attachment A 附件A - Job Hazard Analysis Checklist 工作危险性检查表 Attachment B 附件B - Job Hazard Assessment Work Sheet 工作危险性评估工作表 Attachment C 附件C – JHA & Method Statement – Process Summary JHA & 施工方案–流程概要

1 INTRODUCTION 引言 The Method Statement (MS) &The Job Hazard Analysis (JHA) is the formal review and development procedure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how work is to be accomplished and minimizing, eliminating and or controlling the risk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work. Included in this Site Safety Practice is an explanation for managers, discipline engineers, supervisors, foreman and also the workers in the basic step-by-step procedure conducting a JHA. 施工方案(MS)与作业危险性分析(JHA)是为了考虑如何完成作业以及减少、消除和控制操作和工作执行期间的风险而进行的正式的检查和实施的程序。本程序为所有的管理人员、专业工程师、主管、班组长以及工人说明如何进行工作危险性分析(JHA)的基本步骤。 The MS &The JHA Process is considered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and most commonly used when existing safety management controls are insufficient to guarantee a safe and efficient job. 当现有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足以保证安全的和有效的工作时,施工方案(MS)与工作危险性分析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通用的方法。 2 DEFINITION OF RISK 风险定义 Medium Risk–Where the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the work have a known potential to cause a single disabling injury or damage in excess of RMB 50,000. 中度风险–已知与一项作业有关的危险可能导致个别丧失行动能力或者损失超过RMB 50,000。 High Risk - Where the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the work have a known potential to cause multiple disabling injuries, a fatality or damage in excess of RMB 200,000. 高风险- 已知与一项作业有关的危险可能导致多人丧失行动能力、一人死亡或损失超过RMB 200,000。 3 GENERAL 概述 The Method Statement is the means by which a contractor intends to perform the work and is to include the following: 施工方案是指一个承包商将要执行的作业并且包括下述内容: Brief description of work activity. 工作活动的简单描述 Location of work / plan of work area. 工作地点/工作区域计划 Limitations of applicability of method statement or JHA. 施工方案或作业危险分析(JHA)的适应性的限制 Organisa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 Engineer in Charge, Safety Supervisor, Site Supervisor, Foremen, Tradesmen, General Workers. 组织和责任–负责工程师, 安全监理, 现场主管, 工头, 技术工种, 普通工人 Construction method - sequence of work, how the job is to be performed incorporating safety and quality, schedule 施工方法–工作顺序, 工作如何开展的,综合安全,质量和进度。 Technical requirements & acceptance tolerances. 技术要求和允许误差 Pre-use inspection requirements for the equipment/tools/materials to be used. 将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的预先使用检查要求 Quality control proposal including relevant standards, control points and any speci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质量控制建议书,包括相关的标准,控制点和所有特殊技术要求

预先危险性分析简介

二、预先危险性分析简介 预先危险性分析(简称PHA)又称初步危险分析,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以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的分析,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性等级,提出应有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 1.预先危险分析步骤 (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即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2)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或灾害)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害程度,类比判断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或灾害)的可能类型; (3)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定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4)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5)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6)制定事故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2.划分危险性等级 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程

度,按危险、有害因素导致的事故后果或危害的严重程度,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危险性等级划分见表5-2。 表5-2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级别危险程度可能导致的后果 Ⅰ安全的不致于造成人员伤害及系统损坏。 Ⅱ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Ⅲ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为了人员和系统安全,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Ⅳ破坏性的会造成人员重大死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3.预先危险分析表格 预先危险分析的结果一般采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表格的形式和内 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通常情况下,评价单元的预先危险分析结果 用通用表格进行表述。预先危险分析通用表格形式见表5-3。 表5-3 预先危险分析表通用格式 潜在事故危险因素触发事件(1) 发生条件触发事件(2) 事故后果危险等级防范措施备注l 2 3 4 5 6 7 8 9 注:1-子系统可能发生的潜在危害; 2-产生潜在危害的原因; 3-导致危险因素(2)的那些不希望事件或错误; 4-导致危险因素(2)发展成为潜在危害的那些不希望发生的错误或事件; 5-导致产生“发生事故的条件(4)”的那些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及错误; 6-事故后果; 7-危害等级; 8-为消除或控制危害可能采取的措施,其中包括对装置、人员、操作程序等几个方面 的考虑; 9-有关必要的说明。

中频炉维修的全过程

?中频炉维修的全过程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中频炉的故障按照故障现象分为完全不能起动和起动后不能正常工作两大类。作为一般的原则,当出现故障后,应在断电的情况下对整个系统作全面检查,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源:用万用表测一下主电路开关(接触器)和控制保险丝后面是否有电,这将排除这些元件断路的可能性。 (二)整流器:整流器采用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它包括六个快速熔断器、六个晶闸管、六个脉冲变压器和一个续流二极管。在快速熔断器上有一个红色的指示器,正常时指示器缩在外壳里边,当快熔烧断后它将弹出,有些快熔的指示器较紧,当快熔烧断后,它会卡在里面,所以为可靠起见,可以用万用表通断档测一下快熔,以判断它是否烧断。

测量晶闸管的简单方法是用万用表电阻挡(200Ω挡)测一下其阴极—阳极、门极—阴极电阻,测量时晶闸管不用取下来。正常情况下,阳极—阴极间电阻应为无穷大,门极—阴极电阻应在10—50Ω之间,过大或过小都表明这只晶闸管门极失效,它将不能被触发导通。 脉冲变压器次边接在晶闸管上,原边接在主控板上,用万用表测量原边电阻约为50Ω。续流二极管一般不容易出现故障,检查时用万用表二极管挡测其二端,正向时万用表显示结压降约有500mV,反向不通。 (三)逆变器:逆变器包括四只快速晶闸管和四只脉冲变压器,可以按上述方法检查。 (四)变压器:每个变压器的每个绕组都应该是通的,一般原边阻值约有几十欧姆,次极几欧姆。应该注意:中频电压互感器的原边与负载并联,所以其电阻值为零。

?

?未断小部分很快烧断,这时中频电源就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如果过电压保护不可靠,就会烧坏晶闸管。水冷电缆断开后,中频电源无法启动工作。如不检查出原因而反复启动,就很可能烧坏中频电压互感器。检查故障时可用示波器,把示波器探头夹在负载两端,观察按启动按钮时有无衰减波形。确定电缆断芯时先把水冷电缆与电热电容器输出铜排脱开,用万用表电阻挡(200Ω挡)测量电缆的电阻值,正常时电阻值为零,断开时为无穷大。用万用表测量时,应把炉体翻到倾倒位置,使水冷电缆掉起,这样使断处彻底脱离,才能正确判断是否断芯。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检查,一般能查出大部分的故障原因,接下来可以接通控制电源,作进一步的检查。中频电源主电路合闸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对于自动合闸的系统,应该先将电源线暂时断开,以确保中频电炉的主电路不会合上。接通控制电源后,可以作下面几个方面的检查。 1.将示波器探头接在整流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上,示波器置于电源同步,按下启动按钮后即可看到触发脉冲波形,应为双脉冲,幅度应大于2V。按一下停止按钮,脉冲将立即消失。重复六次,将每个晶闸管都看一下,如果门极没有脉冲,可以将示波器的探头移到脉冲变压器的原边看一下,如果原边有脉冲而次边没有,说明脉冲变压器损坏,否则问题可能出在传输线或主控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