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式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一)工艺流程(见附图)
(二)各项工艺的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
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1、桩位放样: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和控制桩坐标,在桥位处设置坐标控制网。利用全站仪逐排放出桩的具体位置,并在桩位上打入木桩加以保护,然后对各桩纵横向分别设置保护桩进行控制。
2、护筒埋设:认真埋设护筒,护筒具有导正钻具、控制桩位、隔离地面水渗漏、防止孔口坍塌、抬高孔内静压水头和固定钢筋笼等作用。根据桩位点设置护筒,护筒的内经应大于桩经200-400mm,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稳定,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且不大于500mm,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施工中护筒的埋设采用旋挖钻机静压法来完成。首先正确就位钻机,实其机体垂直度、钻杆垂直度和桩心三线合一,然后在钻杆顶部带好筒式钻头,再用吊车吊起护筒正确就位,用旋挖钻杆将其垂直压入土中。护筒埋设后在将桩位中心通过四个控制护桩引回,使护筒中心与桩位重合,并在护筒上用红油漆标识护桩方向线位置。护筒应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质量员和监理工程师验收护筒中心偏差和孔口标高。当中心偏差符合要求后,可钻机就位开钻。
3、泥浆的制备:泥浆是粘土和水拌合的混合物,在钻孔中,由于泥浆比重大于水的比重,故可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一层泥皮,保护孔壁,隔断孔内外水流,防止坍孔。由于钻孔护壁和清孔的需要,需制作一定数量的泥浆,同时为了施工场地的干燥,需进行泥浆制备及循环系统的合理规划。
施工场地设置储浆池一个,容积不小于100m3,沉淀池两个,容积不小于50m3,两个轮换使用,一个进浆沉淀,一个关闸清理,沉淀池进出口设闸门,沉淀池上口应高出造浆池0.5m。
施工场地设置环形泥浆槽,场地中间再设置若干支槽,形成泥浆循环网络和排水网络,浆池和泥浆槽均应用砖砌筑,池壁和池底用水泥砂浆抹面。
4、钻进成孔:
钻机就位。首先做好场地的平整及压实,使主机左右履带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动力头施工方向应和履带板方向平行,切不可垂直,开钻前调整好机身前后左右的水平。在护筒内注满泥浆后,开始钻进,钻进过程中要随时不断补充泥浆,使孔内始终保持高于地下水位1~1.5m的水头高度,同时应根据土质情况调整泥浆配方和比重。在钻进过程中,要根据地层的变化,及时更换不同形式的钻头,钻至设计标高时用带有活门的筒形钻清理沉渣,即一次清孔。
当孔壁泥浆皮沉淀较厚时,可用扫孔钻头上下往复,扫刷孔壁。
清孔后提出钻头,由质量员和工程监理进行孔径、孔深、垂直度检测,验收合格后,移走钻机,盖好盖板,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成孔检查:钻孔桩成孔后,应根据技术规范要求,对孔径、孔深、沉淀层厚度、泥浆比重、倾斜度进行检查,各项指标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吊放钢筋骨架;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及时补救。
6、钢筋骨架的制作、吊放:钢筋骨架的制作采用骨架成型法制作。支架由固定和活动的两部分组成,用3-4cm厚的模板,按骨架的设计尺寸,做成半圆的固定支架,在它的周围按主筋位置钉上铁钉,然后将箍筋按设计位置放在骨架主筋外围,并与主筋点焊,焊好后,把活动支架和固定支架的连接螺栓拆除,从骨架两端抽出活动支架,整个骨架就可以从固定支架上取下。
钢筋笼的吊放:
(1)钢筋笼的吊放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避免碰撞孔位,到位后立即固定。
(2)多节钢筋笼吊放时,应将钢筋笼逐步接长后再放入孔内,利用先插入孔内的钢筋笼上部架立筋将笼体固定在护筒上,利用吊车将上节钢筋笼临时吊住进行两节钢
筋笼的对接和绑扎,钢筋笼对接后要请质量员和工程监理对焊缝检查验收,冷却后再沉入孔内。
(3)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采用4Φ60钢管和定位钢筋双控制。
(4)安装必须使用相应能力的吊车,禁止使用钻机进行吊装。
(5)井口焊接须控制好焊接质量和时间。井口焊接后,每个焊口都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检查。
(6)由于地面距桩顶标高位置有一定的高度,吊环位置要严格控制钢筋骨架的顶面标高、中心位置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7.导管的安放。安放前应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试验。钢筋笼吊入固定后,应逐步下导管,导管的壁厚不宜小于3mm,直径200~250mm,钻孔深度大时,宜选用大直径导管,以确保导管良好的通导性。导管直径的制作偏差不应超过2mm,底管长度不宜小于4m。导管使用前进行拼装打压,以检查导管是否有砂眼,变形、密封不严,试水压力为0.6~1.0Mpa。
8.二次清孔。当导管安装完毕,灌注混凝土前应再次测量沉渣厚度,沉渣厚度超标时,应进行二次清孔。采用空吸泵反循环方式、导管空气升液排渣法清孔。
9.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清孔完毕后,由导管上部塞入隔水塞,塞入深度以临近水为准,当储料斗内的混凝土储量满足剪栓后首次灌注时,即保证导管底端能埋入混凝土中0.8~1.2m时,即可剪栓和开启料仓门。随着不断地灌注,孔内混凝土面的上升,随时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必须保证埋入管外的混凝土面以下2~3m。为了保证混凝土连续灌注,导管不脱离混凝土面,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要求详细计算混凝土灌注料斗、储料斗及导管的体积,并根据不同的成桩孔径,以此推算每次上拔的高度,避免和禁止导管脱离混凝土面和混凝土灌注的中断。
第一次混凝土的灌注量必须满足底端能埋入混凝土中0.8~1.2m(按上限考虑)的要求。
第二次混凝土的灌注量(即以后各次)必须满足导管底端能埋入2~3m的要求,任何情况下不得少于1m的要求。
第一次(以后各次)的提管高度不大于3m,保证导管底端至少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m以上,不得产生断桩。在任何情况下,导管的埋深不得大于6m。
为消除沉渣影响,保证桩顶灌注质量,混凝土的灌注应比桩顶控制标高高出
50cm。
灌注过程中,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填写混凝土灌注记录。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施工,每根桩的浇筑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浇筑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备案。成孔后的孔口设井盖,成桩后及时回填,废弃泥浆按有关规定处理。
10、试验检测:按规范要求制作砼抗压试块,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砼坍落度。每一根桩应制作2组标准试件,填写试验报告表。桩的无破损检验和钻芯取样严格按规范要求的频率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进行。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每一工序必须作好详细检查、记录。
五、质量保证措施
(一)项目管理目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周密组织,精心施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精品意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做到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四满意。
(二)本工程质量目标是:本工程的质量指标均达到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和验收要求,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一次检查评定合格率100%。
(三)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执行ISO9002程序标准,按质量管理手册严格要求,使各项工程质量落实到实处。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