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 军史及沿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城下,促进了长沙的和平解放。此后,第159师调归湖南军区建制;第138师担任长沙警备任务; 第136师、第137师参加衡(阳)宝(庆)战役。继之,又先后遂行了湘南、湘西剿匪任务。 1951年1月,该军奉命进驻粤东,执行保卫粤东海防的任务。1952年9月,第46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 军赴朝作战。此时军长萧全夫、政治委员吴保山。在此之前,第133师调入,原辖之第138师调出。 在朝鲜战场,第46军先后参加三次攻打马踏里战斗,以后又担任西海岸守务任务和"三八"线临津江 北岸的防御任务。1955年10月,从朝鲜回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光荣岗位上,经受了各种锻炼 和考验,出色进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涌现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田广文、纪士信等11人;涌现出许 多著名英雄连队;涌现出二级战斗英雄马玉臣、粟学福等英模人物近万人。 1985年7月第46军番号撤销。
步兵第136师 1948年11月, 由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25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136师, 该师部队前身是1945 年11月组建的冀东军区第12旅和第14旅,1946年7月两旅合编为新第12旅,次月改称冀东军区独立第 10旅,1947年8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为25师,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纵队第25师。该 师前身部队长期坚持冀东武装斗争,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战斗力有突击性,行军力强,能吃苦, 出关作战后进步很快”。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两次承德保卫战、香河保卫战、香通武战役、滦东战 役、1947年东北秋、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平解放长沙、衡宝战役等。1952年9月,136 师随军入朝参战,三打马踏里,1955年10月回国,驻防吉林省。1975年6月随军调防,驻防山东临沂。 1985年9月,整编为陆军第67集团军步兵第136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9年与河南开封陆 军预备役步兵师合并,改编为河南陆军预备役步兵第136师。 步兵第137师 1948年11月, 由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26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137师, 该师部队前身是1945 年11月组建的冀东军区第13旅,1946年8月改称冀东军区独立第11旅,1947年8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 第9纵队为26师,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第26师。该师前身部队长期坚持冀东武装斗争, 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部队富有朝气,战斗情绪高,作风勇猛,执行命令坚决”。 解放战争中先后 参加了两次承德保卫战、香河保卫战、香通武战役、滦东战役、1947年东北秋、冬季攻势,辽沈战 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等。锦州攻坚战中,76团5连浴血奋战,四树红旗,被纵队授予“锦州战斗 尖刀连”称号。1952年9月,137师随军入朝参战,1955年10月回国,驻防吉林省。1975年6月随军调 防,驻防徐州,后移防山东胶县。1985年9月,137师撤消番号和建制。 步兵第138师 1948年11月, 由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27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138师, 该师部队前身是1947 年8月初以冀东军区12、14、15分区的警备团为基础组建的冀东军区独立第9旅。8月中旬编入东北民 主联军第9纵队为27师。该师前身部队长期坚持冀东武装斗争,具有一定的战斗经验。编成后参加了 1947年东北秋、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警备长沙等。1950年12月,138师师直和413团机 关调出1/2去长春组建空军航校。1952年9月138师调出46军建制,划给海军。1953年2月,以138师师 部为基础,组建海军航空兵第2师。该师各团入朝,412、413团配属给38军,414团配属给50军。1954 年4月将这3个步兵团抽出和公安18师师部及其他部队组成的辽东要塞师。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138师成立于1970年1月, 由陆军第46军133师改番号为陆军第46军138师, 其后发展见上述133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该纵队是在抗日战争初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在冀东暴动中保留下来的部分战斗力量基础组建的。 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冀热边特委在八路军第4纵队配合下,发动和领导了冀东20万工农抗日暴动, 建立了抗日武装。之后,中国共产党又陆续派遣许多红军干部到这支抗日武装力量中担任各级领导。 10月,其主力撤到平西抗日根据地整训,留在冀东的三支游击支队便成了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 武装力量。 1940年7月,这支武装力量编为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李运昌任司令员,李楚离任政治委员,辖第 12、第13团,曾配合主力部队参加百团大战。 1942年11月,第13军分区抽调第12、第13团与所属各县大队、基干队合编为7个地方区队,在长城内 外日军制造的"无人区",坚持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并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 1945年1月,奉晋察冀军区的命令,第13军分区改为冀热辽军区,辖第14至第18军分区,隶属晋察冀 军区。冀热辽军区组成后,投入抗日战争的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北出长城,进军热(河)南、辽 (宁)西。 1945年战略反攻后,冀热辽军区主力部队编为詹才芳、黄永胜两个纵队。同年10月,冀热辽军区划 归东北,11月又调回晋察冀军区。同时根据晋察冀军区统一整编部队的命令,冀热辽军区改编为冀 东军区,所属部队编成冀东军区第11、第12、第13、第14旅。 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支部队立即投入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斗争,接连进行了承德保 卫战、香河保卫战以及打退美军直接进犯的安平作战等,保卫了冀东解放区。 1946年6月至8月,冀东军区野战部队进行了整编,先编为第11军区改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8月,上 述第10、第11、第9旅,在河北遵化地区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司令员詹才芳,政治委员兼政 治部主任李中权,参谋长彭寿生。各旅依次改称为第25、第26、第27师。全纵队2.3万余人。不久, 部队先后进入东北地区,参加了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作战。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3月,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番号未变。1948 年9月,第9纵队在辽沈战役中,先取得锦北战斗重大胜利,后担任锦州城南突破任务,迅速打开突 破口,随即向纵深发展,歼敌1.5万人,并活捉国民党军东北"剿总"上将副司令范汉杰、兵团中将司 令卢滩泉。锦州解放后又参加辽西会战,从锦州直插营口,追歼逃敌,阻绝了大部敌人从海上逃跑, 解放了营口。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9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46军,仍归东北野战军建制。詹才芳任军长,李中权任政治委员,杨梅生任副军长,袁渊任参谋长, 王逸群任政治部主任。第25师改称第136师,曾雍雅任师长,徐光华任政治委员;第26师改称第137 师,萧全夫任师长,李振声任政治委员;第27师改称为138师,任昌辉任师长,王文任政治委员;冀 热辽军区独立第7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9师,陈宗坤任师长。改编后,全军共4.7万余人。 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 第46军参加平津战役, 首先插入天津至塘沽之间, 切断了敌人的海上退路, 同兄弟部队一起完成对天津国民党的包围。在天津攻坚战中,担负由南向北的突击任务,歼敌1.5 万余人。尔后转进河北霸县地区,奉命改编傅作义起义部队第121师和273师,将其士兵3600余人分 别补入各部队。 1949年4月初,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向华中、华南进军。7月上旬,渡过长江,直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