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史和经济学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经济史和经济学的关系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给出经济史和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史研究以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讨传统经济的现代化过程与建立新的经济模式之间历史的连续性,力图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经济”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就是如何在各种可能的选选择中,即在各种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际条件的制约下,选取代价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那种选择。而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经济史和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同时又有紧密的联系。

他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范畴,经济史属于历史学,但是由于它的特殊性(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特殊关系)而被人们提出来单独研究,正如熊彼特所说“经济史只是通史的一部分,只是为了说明而把它从其余的部分分离出来”,而经济学是一门独立学科,是研究资源配置有效性问题的学科。这即是说二者研究范围不同。

其次,二者研究方法不同,经济史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史研究只能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因此史料学和考据学的方法也是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无论何人研究经济史,都必须掌握历史学的基本方法。经济学研究在很多学者看来就是运用统计和数学工具进行研究的学科,然而还应看到这些只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部分,经济学有一套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法、个量与总量分析法。

再次,二者研究目的不同,经济学研究是为了更合理的配置稀缺资源,从而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本体论的角度,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国民和社会的福利,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福利或生活水平问题。相应地,实现这一目的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在既定的资源情况下如何最大化使用问题,即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使

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增加财富或资源的问题,即古典经济学关心的国民财富如何增长的问题。而经济史的研究是为了通过对历史上的各种经济现象的研究得出关于现代经济发展的必要经验和指导,从而更好的促进现代经济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的研究可以使经济理论更好的结合本国的实际,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二者又有紧密的联系。熊彼特说过:“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由于理论的不可靠性,我个人认为,历史的研究在经济分析史方面不仅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

首先,从理论来源上说,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是来自经济史的,以我国经济学理论发展为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49年前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到上个世纪80年代建立起基本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期间不仅经历了种种曲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一系列创新,这主要是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教训,也参考了外国的历史经验教训,在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目标一步一步明确起来的。邓小平1992年从理论上阐明:计划与市场是方法和手段问题,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制度选择问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还是要讲究,但不是在手段上讲究。这些重要的创见都来自中国实践,来自中国的经济历史。况且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其自身独特特点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不一定适合国家自身特点,那么对经济史的研究就更具有其独特意义,通过对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的研究,将能确定一条真正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其次,从研究目的来说。只有能够说明经济史的经济理论才是有意义的。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逻辑的科学,它也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学习经济学或研究经济学只会逻辑抽象的方法而没有历史的方法、没有价值判断是不行的。缺少逻辑的学者往往被认为是研究和推理不够深入严谨,但是少了历史常识的逻辑则可能百无一用,甚至误入歧途。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国经济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经历,对于中国国情有较多的理解,不少人在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产生了对中国历史学习研究的偏好,他们在学习经济理论的过程中往往与所经历的实践相比较,可以部分弥补经济史方面的缺课。然而在现代,大量的经济学后备人才没有受过经济史学的熏陶,缺乏对中国经济史的基本知识,对于历史的虚无主义状态可能使所学的经济理论成为空洞的教条。而且对经济史的研究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学理论,通过对过去历史经验的总结,从错误的经济决策中吸取经验教训,使决策科学化,从正确的经济决策中学习优秀的思想理论和工作方法,从而促进经济理论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就是一步步探索,一步步从我国经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创新得来的。

再次,从研究意义上来说。经济史的研究为总结历史经验和预见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也为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经济思想、学说、政策提供历史背景。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经济史的发展,为经济史的发展提供了素材,熊彼特说过:“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一个独特的过”,由于“理论的不可靠性,我个人认为历史的研究在经济分析史方面不仅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说,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史的方法,历史又是研究经济学的最好的方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经济理论研究服务。

然而,我们还应看到,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联系还不够紧密,造成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历史脱节,仅局限于空洞的理论,未能与实践相结合,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巨大作用。诺贝尔奖获得者R•M•索洛在其名著《经济史与经济学》中,专门批评经济学和历史学两个学科的现状:“经济学没有从经济史那里学到什么,经济史从经济学那里得到的和被经济学损害的一样多”。当代经济学脱离历史和实际,埋头制造模型,而当代经济史也象经济学那样,“同样讲整合,同样讲回归,同样用时间变量代替思考”,而不是从社会制度、文化习俗和心态上给经济学提供更广阔的视野。经济史学家可以利用经济学家提供的工具,但不要回敬经济学家同样的事件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