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推荐的图书
吴敬琏为民营经济祈风祷雨--《吴敬琏》之二

再 就 业 的 力祛 中 艮湘 满 足 需 要 , 亟 须 想 出 新 的 分 流 安 置 办 法 。 中 央 计 戈Ⅱ 在 6月 侈 次有关的会议 , .先要 因 此
业 改 革和 国 有 经 济 战 略 性 改组 逻 辑 进
万 计 的 中下 岗 和 向
了 个 内部 会 , 论 对 诸 城 做 法 的 基 本 讨 估 价 ,以 便 第 二 天 和 省 、地 、市 、局 四 级 干 部 开 会 交 流 。 昊 敬 琏 、陈 清 泰
和 洪 壳 者瞰 ^ 成 】J企 . 改 带U 得 /、 业 做
城 的做法 并不 是十全 十美 , 要 搞一 不 个 模 式 , 各 地 可 以 仓U 云 云 。 经 济 造 日 报 》的 连 续 报 道 果 然 既 引 起 基 层 领 导和 大部 分经济 学家 的赞 同 , 引起 也
下 来 的 人 员 分 流 无 r】 再 就 . 中 进 , 业 多 出 少 、发 生 壅 塞 ,那 就 会 使 国 有 企
.
业 改 革 的 估 计 。他 说 , 看 至U 城 的 这 诸
些 成 绩 感到 特 别高 兴 ,他 们 大胆 探 索 ,在 短 短 两 年 的 时 间 里 就 取 得 了 这 样 大 的 进 展 ,是 艮值 得 钦 佩 的 。 他 仃- 】
.
得 认 真 总 结 。这 样 ,各 地 在 进 行 , 卜企
.
业 放 开 , 已 经 放 开 的 ,、 业 真 正 搞 将 J企
业 改 革 时 , 可 以 根 据 自 己 的 情 况 力口 就
活 , 要 为他 们准备一 个 好的经 营环 还
境 。 如 此 ,下 岗 职 工 的 出 路 将 不 成 问 题 。 随 后 ,他 还 提 出 从 多 方 面 为 中 小 企 业营 造 体 措 施
《首席财务官》杂志简介

《首席财务官》简介强大的投资人实力《首席财务官》杂志的投资人为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80年9月,是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共同投资创办的中国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中外合资新闻出版企业。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经过25年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最成功媒体集团之一,旗下拥有数十家著名媒体,连续多年跻身中国报业广告销售额十强。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的美资股东IDG (国际数据集团)成立于1964年,拥有13000名员工,遍及世界各个国家。
IDG集世界顶尖的科技媒体、研究、活动策划和风险投资公司于一身,40年来先后出版了超过300种杂志和报纸。
独具慧眼的编辑方针《首席财务官》的内容编辑方针紧紧围绕“一个人群、三大板块”展开,其定位为“国内第一本公开发行的面向CFO人群提供服务的专业资讯媒体”,核心内容紧紧围绕CFO们所关心的“竞争(COMPETITIVE)、资本(FINANCIAL)和运营(OPERATIONS)”展开,以CFO 视角解读公司金融,注重CFO实务,充当CFO群体的代言人,其核心使命是与中国CFO共同成长。
在杂志风格上,追求“深入、深度和深远”的研究式报道风格,注重实用性,结合新闻和资讯,为促进中国CFO阶层的成长提供具有全球视野、专业实用的资讯服务和知识读本。
量身定制的特色栏目封面文章:以业务变革、资本运营、风险防范等重要新闻背景为切入点的主题报道,是杂志每期内容的核心,也是杂志思想水平、价值判断的集中体现。
特别报道:围绕企业重大金融事件,体现本刊新闻报道的独特发现和深刻挖掘,与读者进行深度沟通和交流。
资本:以CFO的独特视角解读企业资本运作个案(投融资、并购等),引发CFO对资本运作的深层次理解和共鸣,为读者提供最深入、最透彻的经典资本运作案例和经验判断力。
竞争:全面关注CFO必须了解的每月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竞争、资本市场等相关商业资讯,为企业运营者提供专业、全方位和全球视野的资讯服务。
中国企业家必读的书籍推荐

中国企业家必读的书籍推荐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推荐的100本书中,中国原创图书35种,占全部100种中的三分之一。
体现了图书的原创性,凸显了书目的中国元素。
这其中既有吴敬琏的《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厉以宁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张维迎的《市场的逻辑》等书,还有诸如《李嘉诚全传》、《张謇评传》、《大败局》、《公司的力量》、《财富的归宿》、《罗伯特议事规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大历史》等众多有优秀图书。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企业家必读的书籍推荐,希望你喜欢!中国企业家必读的书籍之企业管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美)德鲁克(Drucker,P.F.) 著,许是祥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年9月《从优秀到卓越》(美)吉姆·柯林斯著,俞利军译[中信出版社] 2009年11月《大败局》 (修订本) 吴晓波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4月《竞争战略》 (美)迈克尔·波特著,郭武军、刘亮译 [华夏出版社] 2012年6月《营销管理》(第14版) (美)菲利普·科特勒等著,王永贵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罗伯特议事规则》 (第10版) (美)亨利·罗伯特著,袁天鹏、孙涤译 [格致出版社] 2008年4月《商业模式新生代》 (瑞士)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伊夫·皮尼厄著,王帅、毛心宇、严威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8月《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美)彼得·圣吉著,张成林译 [中信出版社] 2009年10月《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第三版) (美)帕特里克·兰西奥尼著,华颖译 [中信出版社] 2013年9月《创新者的窘境》 (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著,胡建桥译 [中信出版社] 2010年6月《管理:使命、责任、实务》 (使命篇) (美)彼得·德鲁克著,王永贵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年9月《管理心智》朱永新主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2年12月《基业长青》(美)吉姆·柯林斯等著,真如译,俞利军审校[中信出版社] 2009年10月《奖励的惩罚》 (美)埃尔菲·艾恩著,程寅、艾斐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06年10月《企业的人性面》(美)麦格雷戈著,(美)格尔圣菲尔德注释,韩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商业生态学》 (美)保罗·霍肯著,夏善晨、余继英、方堃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年8月《未来企业之路》(美)Saul Berman 等著,华晓亮、冯月圻编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4月《以人为本的企业》(印)苏曼德拉·戈沙尔、(美)巴特利特著,苏月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11月《追求卓越》(美)汤姆·彼得斯,罗伯特·沃特曼著,胡玮珊译[中信出版社] 2012年9月《策略思维》(美)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巴里·J·奈尔伯夫著,王尔山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2月《蓝海战略》(韩)W.钱·金、(韩)勒尼·莫博涅著,吉宓译[商务印书馆] 2010年8月《别做正常的傻瓜》奚恺元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8月《定位》(美)艾·里斯、杰克·特劳特著,谢伟山、苑爱冬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1月《模仿的力量》(美)石家安著,吴进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8月《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1月中国企业家必读的书籍之领导者传记与企业史《李嘉诚全传》孙良珠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专注——解读中国隐形冠军企业》邓地、万中兴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年4月《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美)奥格威著,林桦译[中信出版社] 2010年7月《张謇评传》卫春回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4月《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 (美)小艾尔弗雷德·斯隆著,刘昕译华夏出版社 2005年7月《百年利丰》(第2版) 冯邦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藏锋——刘永好传》周桦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3月《史蒂夫·乔布斯传》 (美)沃尔特·艾萨克森著,管延圻等译 [中信出版社] 2011年10月《赢》 (美)杰克·韦尔奇、苏茜·韦尔奇著,余江,玉书译 [中信出版社] 2013年6月《自来水哲学:松下幸之助自传》(日)松下幸之助著,李菁菁译 [南海出版社] 2008年2月《华为研发》张利华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年11月《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王石,缪川著 [中信出版社] 2006年1月《超越商海——BP石油总裁约翰·布朗自传》(英)约翰·布朗著,毕崇毅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1月《亨利·福特自传》(美)亨利·福特著,姜成功译[哈尔滨出版社] 2013年7月《价值观的力量》(美)梅格·惠特曼、汉密尔顿著,吴振阳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8月《麦肯锡传奇》(美)埃德莎姆著,魏青江,方海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4月《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美)郭士纳著,张秀琴,音正权译 [中信出版社] 2010年1月《一路向前》 (美)霍华德·舒尔茨、乔安·戈登著,张万伟译 [中信出版社] 2011年4月《游戏颠覆者》 (美)雷福礼、查兰著,辛弘、石超艺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7月《真北:125位全球顶尖领袖的领导力告白》(美)比尔·乔治、彼得·西蒙斯著,刘祥亚译 [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2年9月《再联想》张小平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年1月中国企业家必读的书籍之创业者素质与企业家素质《领袖》 (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著,常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15月《管理者而非MBA》 (加)明茨伯格著,杨斌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9月《金字塔原理》(美)芭芭拉·明托著,汪洱,高愉译南海出版社2010年8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美)史蒂芬·柯维著,高新勇,王亦兵,葛雪蕾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年10月《活法》(日)稻盛和夫著,曹岫云译东方出版社2013年9月《追寻生命的意义》(奥)维克多·E·弗兰克尔著,何忠强,杨凤池译 [新华出版社] 2003年8月《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美)奥格·曼狄诺著,安辽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4月《创业者:全世界最成功的技术公司初创的故事》(美)利文斯顿著,夏吉敏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4月《管理技艺之精髓》 (奥)弗雷德蒙德·马利克著,刘斌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年4月《君主论》 (意)马基雅维里著,潘汉典译 [商务印书馆] 1985年7月《高难度谈话》 (美)道格拉斯·斯通等著,王甜甜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年2月《街头生意经》 (美)诺姆·布罗茨基、博林翰著,李瑜偲译 [中信出版社] 2010年1月《蚯蚓创业记》 (美)汤姆·萨基著,王哲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10月与社科人文相关的企业家素质《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 2007年2月《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美)约翰·奈斯比特,(德)多丽丝·奈斯比特著;魏平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9月《大国崛起》唐晋主编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增订典藏本) 李零著中华书局 2012年1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著 [三联书店] 2012年7月《社会契约论》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商务印书馆] 2011年4月《法律之门》 (第八版) (美)博西格诺等著,邓子滨译 [华夏出版社] 2007年1月《哲学的后门阶梯》(德)威廉·魏施德著;吴秦风译[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9年1月《公正》 (美)迈克尔·桑德尔著,朱慧玲译 [中信出版社] 2012年11月《论语别裁》南怀瑾著述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年10月《菜根谭》洪应明著,欧阳居士注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2年7月《重新发现社会》熊培云著 [新星出版社] 2011年5月《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著,胡缠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年7月《狂热分子》 (美)埃里克·霍弗著,梁永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孙立平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1月《乡土中国》费孝通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8月《影响力》(美)罗伯特·西奥迪尼著,闾佳译[万卷出版公司] 2010年9月《历史深处的忧虑》 (第三版) 林达著 [三联书店] 2013年7月《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修订版) 吴思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中国人史纲》柏杨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年11月《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年1月《曾国藩》唐浩明著 [北京出版社] 2011年1月中国企业家必读的书籍之与经济有关的企业家素质《公司的力量》公司的力量节目组编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0年8月《市场经济与道德基础》汪丁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市场的逻辑》 (增订本)张维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3月《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吴敬琏著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8年10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9月《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郝正非、肖莹莹译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8年9月《财富的归宿: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资中筠著三联书店2011年11月《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郑永年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0年1月《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厉以宁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年9月《金融的逻辑》陈志武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9年8月《生活中的经济学》茅于轼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经济学原理》(第6版,宏观、微观经济学2册) (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7月《国富论》 (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3月《经济思想史》 (第四版) (美)哈里·兰德雷斯、大卫·C·柯南德尔著,周文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年10月《门口的野蛮人:史上最强悍的资本收购》(美)布赖恩·伯勒、约翰·希利亚尔著,张振华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9月《伟大的博弈》 (美)约翰·S·戈登著,祁斌译 [中信出版社] 2011年1月《资本的秘密》(美)赫尔南多·德·索托著,于海生译[华夏出版社] 2012年1月《价值的起源》 (美)戈兹曼、罗文霍斯特编著,王宇、王文玉译[万卷出版公司] 2010年8月《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美)戴维·伯恩斯坦著,张宝林译 [中信出版社] 2013年6月。
中国十大知名经济学家 观点

3、林毅夫
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他的头衔多得像在纸上画了一棵大树。
林毅夫教授治学勤奋,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思想。他强调制度的内生性,早在1980年代后期,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郎咸平的《整合》、《运作》、《操纵》在图书市场上销量也极好。他的学术成果得到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普遍认可。
8、胡鞍钢
胡鞍钢参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并作为其中的主要研究人员,系统地从事中国国情研究。他是这一新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2000年初,胡鞍钢被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聘为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旨在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决策思想库。
他的主要欢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也有人把近几年中国股市的不景气部分归罪于他。
2、厉以宁
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样脍炙人口。
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所以在海内外享有"厉股份"之称。
萧灼基多年研究《资本论》,近年着重运用《资本论》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10、张五常
张五常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理论主张在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议。其对国内股份转让、外汇转让、政府管制等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张五常在广州谈中国应对WTO挑战时,认为中国农业人口未来应降到25%……几乎他的每次公开言论都会引起一片哗然--当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有张五常教授对自己夸张的评价赢得了很多眼球的作用。
《影子里的中国》等

《影子里的中国》等作者:来源:《决策探索》2013年第09期作者:吴敬琏郑永年【美】基辛格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5月定价:39.80元【内容简介】谈经济离不开政治,谈中国离不开世界。
《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是一本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国际学者把脉政治时局和经济轨迹、预测未来危机的著作。
本书澄清了当下中国的改革理论,从“中国轨迹”到“危险的邻居”,从“即将到来的危机”到“未来中国的陷阱”,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发展陷阱、金融革命、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新秩序展开思考,评判中国改革成败,并预言未来中国的新危机与未来世界的新格局。
作者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巨大,为新一届政府提供了发展的参考。
《中国重组》作者:王世渝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4月定价:48.00元【内容简介】《中国重组——一个中国投资银行家的亲历与思考》是国内著名投资银行家王世渝先生继《曾经德隆》一书之后笔耕数载再度出版的一部关注中国时政的纪实题材力作。
本书在国内第一次独创性地从“国家公司化”的假设,以作者几十年来在政府、国企、农村、海南、海外、资本市场等地方与各领域的大量亲历和案例,以一个投资银行家的视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限公司”在国有资本、民营企业、金融领域、对外投融资、海南特区、三农领域以及“公司文化”方面讲述了大量真实的故事,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思考,提出了大量极富独创性的创意与建议。
故事真实、内容翔实、有深有浅、充满激情。
《巨人》作者:【英】尼尔·弗格森译者:李承恩相蓝欣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4月定价:69.00元【内容简介】《巨人》对美国的帝国之路作了深刻独到的讲解,作者的笔墨涉及美国自成立至今的全部外事纷争,并从各种角度——军事、经济、文化与政治——对美国权力阶层作了深入分析。
本书论点独到新颖、令人信服,但又发人深省。
在《巨人》中,作者认为美国一直以来拒绝承认自己是一个帝国,同时在书中展示了美国式帝国主义的致命后果。
改革守望者吴敬琏

改革守望者吴敬琏2013年12月16日《财经》杂志图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资料图)吴敬琏:改革守望者‚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候的梦想就是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国家。
我们现在已经到了暮年,希望政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因为它与每个人的福祉密切相关,也关系着中国的前途与命运‛2008年‚两会‛召开前夕,结束15年政协委员任期的吴敬琏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今后将淡出媒体视野,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上。
从此,政协的舞台上少了一个瘦削的身影,喧嚣的‚两会‛上人们再也听不到他大胆直率的声音。
他女儿曾希望吴敬琏能在退休后重拾年轻时的爱好——木匠。
不过,‚进亦忧,退亦忧‛,沉重的使命感使这位老人不能放松。
他密切守望着中国改革的进程,不时发出警醒世人的声音。
一2008年,中国各地都在筹办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的活动。
长达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让世界瞩目东方,也让国内洋溢着乐观的气氛,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更让‚中国崛起‛的舆论悄然兴起。
吴敬琏却提出了警告。
在上海的一次讲演中他直言不讳地说,中国资产泡沫的严重程度已经不亚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和亚洲金融危机前夕的水平,CPI涨幅也超出了温和通胀的水平。
他呼吁宏观当局稳住经济,避免发生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一语成谶。
北京奥运会结束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迅速向世界各国蔓延。
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内需不振,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中国的出口订单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了,东南沿海的制造商纷纷倒闭或者减产,火车上挤满了带着被褥返乡的农民工。
2008年四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仅有6.8%,较前三季度锐降三分之一。
吴敬琏认为,金融危机的冲击仅是外因,中国经济困难更多是内因所致。
中国的增长方式一靠要素投入来支撑增长,二靠出口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
这两大特点使得中国经济难以持续,早在2007年下半年出口企业已经出现经营困难。
2003年十本最有价值的商业图书

2003年十本最有价值的商业图书(一)《新金融时代》『美』罗勃·席勒著罗耀宗译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6月初版(二)《原氏物语——原复生财经评论集》(3)原复生著香港雪厂街出版社 2003年1月初版(三)《麦肯锡中国投资报告》『美』华强森著齐思贤译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9月初版(四)《比较》吴敬琏主编中信出版社2003年初版(五)《犹太商人的创业经验与经营智慧》『美』威廉·汉姆顿著郑平译哈尔滨出版社 2003年5月初版(六)《玛莎的公司》『美』克里斯托弗·拜伦著梁卿译中信出版社 2003年3月初版(七)《开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美』洛林·艾伦著马春文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初版(八)《奢侈带来富足》『德』沃夫冈·拉茨勒著刘风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8月初版(九)《在市场里交谈》汪丁丁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8月初版(十)《中国经济》蔡昉林毅夫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年9月初版《原氏物语》《比较》对于爱书家来说,一年中即便有几本值得一读的书,亦是一大快事。
所以,虽然我们一年要读上百本的财经商业书籍,要评选2003年中国内地十本最有价值的商业类图书仍是非常困难。
为此,我们扩大了评选的地域范围,包括了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出版的书籍。
在这十本书中,Value已对《原氏物语》(2003年11期)、《比较》(2003年12期)、《开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2003年10期)、《玛莎的公司》(2003年8期)作过介绍。
《原氏物语》是香港财经作家原复生在《信报》开设的专栏集,文风深入浅出,见解独到,作者确实是香港近来不可多得的财经评论家。
《比较》亦书亦刊,已出了八辑,汇集了世界经济学界一批高手的论文,而且问题意识强烈,时不时对中国经济状况作出很有份量的评论,不失为一本高质量的国情报告。
《中国经济:适应与增长》笔记

《中国经济:适应与增长》笔记⼀、引⾔有关“中国经济未来会怎样?” 这个主题,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本书,⼀本是另⼀本是对于张五常和钱颖⼀两位华⼈经济学家,如何具体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制度转型,你应当有了基本了解。
那么,站在中国之外,从全球经济的⼤视⾓来看,中国经济究竟实现了哪些突破,还⾯临什么挑战?除了看华⼈经济学家的分析,我们也有必要听听国际经济学界的有关研究。
同时,中国过去40多年来的改⾰开放,并不是孤⽴存在的。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以为,中国经济的⼀切增长都是从1978年开始的。
我们也需要了解1949年到改⾰开放期间,中国经济的情况。
基于外部视⾓和整体分析,我对⽐了很多著作,最终选择了这本经济学教科书,《中国经济:适应与增长》(第2版)。
这本教科书的中⽂版出版于2019年,之前在2006年还出过英⽂第1版,都⼴受欢迎。
作者是美国加州⼤学圣迭⼽分校的巴⾥·诺顿教授,他长期专注于中国经济研究,编辑出版过很多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论⽂和专著。
0x1:我为什么选择这本书?这本教科书很厚,中⽂版62万字,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专门作序推荐,认为极有价值。
仔细读完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点:⼀是本书内容的完整性。
全书共分为七篇、21章,脉络清晰、主体突出⾸先,作者⽤⼀篇、6章的⼩篇幅,概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和1949年之前的经济遗产,并对1949年⾄今的中国经济发展进⾏了概述。
接着,作者⽤五篇、14章的较长篇幅,分别从增长与发展模式、农村经济、城市经济、中国与世界经济、宏观经济与⾦融,这五个主要⽅⾯,对中国经济展开了全景式分析。
这也是全书的主体部分。
最后,作者从环境与可持续增长的⾓度,展望了中国未来。
作者提醒,在环境没有进⼀步恶化之前,中国有机会改进决策争取更好的发展。
因此吴敬琏先⽣说,这本著作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做出了“全⾯⽽不乏深刻见解的解读,为理解这些问题提供了⾃⼰的独特视⾓和见解”。
钱颖⼀教授认为,这本书是关于中国经济⽅⽅⾯⾯的20篇述论的⽂集,每⼀篇可以单独阅读,合起来就是关于中国经济的完整概括。
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

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广东经济出版社,共同发起了推选“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活动。
历时两年多的推选过程中,25名全国知名学者、专家参加了论证评选委员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数以万计的经济学著作,进行了反复进选,先后提出了83本和52本备选书目,最后经无记名投票而选出10本优秀经济学著作。
此书目刊于《书与人》1999年第6期。
1.《社会主义经济论稿》孙冶方著人民出版社 1985年该书是孙冶方先生在60年代受中共中央委托所写的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以最小的费用取得最大的效果,即为全书的“红线”,提出用利润指标作为考核企业的主要指标。
2.《新人口论》马寅初著北京出版社 1979年该书的主要观点是主张控制人口增长,反对从苏联传到我国的所谓人口不断增长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错误观点。
到70年代末,马寅初先生的人口论,成为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薛暮桥著人民出版杜 1983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本从中国经济建设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专著。
该书在分析问题的方法上,开始摆脱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某些形而上学的思想束缚,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转的规律性。
4.《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于光远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8年第一本从理论上系统论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学著作。
该书的核心思想是:不能用理想的社会主义标准来判断我国的社会形态是不是社会主义,纠正了传统理论的错误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的阶段,也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
5.《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著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8年虽是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却对新中国克服旧中国的经济顽疾起了明显的指引作用。
该书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经济运作、主要矛盾和发展方向,以及旧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等等。
《盛世中国》读书笔记(优秀5篇)

《盛世中国》读书笔记(优秀5篇)《盛世中国》读书笔记篇1《盛世中国》是一本由著名历史学家吴钩所著的书籍,该书以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时期为背景,通过深入剖析各个盛世的特点和成因,探讨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在书中,作者以唐、宋、元、明、清五个盛世为例,详细介绍了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作者认为,每个盛世的出现都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如在唐朝,政治上的科举制和节度使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而文化上的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则成为了社会主流文化。
除了对每个时期的深入分析,作者还探讨了中国历史上的传承与创新。
他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儒家思想、科举制等制度来实现的,而创新则主要表现在科技、艺术等方面。
比如在宋朝,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为军事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新的手段,而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则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个盛世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这些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成为了后世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对于未来的影响。
总之,《盛世中国》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对于未来的影响。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人生中重要的财富之一。
《盛世中国》读书笔记篇2《盛世中国》是一本由人民日报社编写,于2021年5月出版的书籍。
这本书主要通过讲述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一个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家的形象。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些内容是关于中国如何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以及在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022年新高考全国通用历史人教版一轮知识点复习:课题29 改革开放新篇章——从计划经济到

[唯物史观] 辩证看待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者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 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出现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 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命题立意
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以素养立意考查改 革开放
时空定位 关键点拨
1983年,北京百货商场改革经济体制
材料反映的是1983年企业(百货商场)与人民政府签订承包合 同,该合同的规定一改过去的分配制度,鼓励企业创收,因 而激起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热情,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史料实证] 史料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 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 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中共 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 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史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 一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 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 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3.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2)改革开放是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完整统一,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 乡镇企业,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由开放沿海地区到开放内地,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 4.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 上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2)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基础设 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 务,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 区热点问题,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吴敬琏推荐书目

吴敬琏研究员的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等。
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十年纷纭话股市》等。
吴敬琏推荐书目为:一、经济学1.《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byN.Gregory Mankiw;曼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经济学》(Economics,by Joseph E.Stiglitz;斯蒂格利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比较制度分析》(青木昌彦,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二、国企改革和企业制度4.《国企改革攻坚15题》(陈清泰、吴敬琏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5.《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吴敬琏,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6.《公司法则)》(Corporate Law,by Robert C.Clark;罗伯特·克拉克,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7.Economics,Organization,and Management,by Milgrom,P.And J.Roberts,New Jersey:Pentice Hall 1992.8.《董事会:如何应付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埃达·登勃、F·弗里德里克·纽鲍尔,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三、政府作用9.《制高点:重建现代世界的政府与市场之争》(丹尼尔·耶金、约瑟夫·斯坦尼斯罗,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四、高新技术产业10.《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1.《硅谷优势》(《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安纳利·萨克森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12.《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钱颖一、肖梦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五、股市13.《非理性繁荣》(罗伯特·希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六、推荐文章14.《公司董事和经理的法律责任》(李波)15.《控股公司和集团公司》(李波)16.《警惕滑入坏的市场经济》(钱颖一)17.《从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看我国二板市场》(李波)18.《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金融的稳定与发展》(钱颖一、黄海洲)19.《法、法治与宪政》(李波)20.《理解现代经济学》(钱颖一)。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4月“中国好书”作者:来源:《全国新书目》2015年第05期小趋势2015:读懂新常态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等著中信出版社97875086363992015-02 45.00元“新常态”之下的中国,未来存在哪些不确定性?2015年以及“十三五”走向,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来自各方的猜测和传言也令时局显得异常扑朔迷离。
精准把握中国趋势,是各界人士在自己领域掌握主动权的关键。
《小趋势2015:读懂新常态》务实理性地分析了新常态逻辑、经济新常态、金融新常态、风险新常态、政策新常态、改革新常态,让读者看清趋势,把握未来。
作者简介:吴敬琏,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被誉为“吴市场”和“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首倡用股份改造中国经济而被称为“厉股份”。
林毅夫,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现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
中国强:我们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王会江苏人民出版社97872141294442015-02 28.00元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列举了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
作者把枯燥的东西尽量写的生动有趣,同时,尽量把内容安排的丰富,并辅以知识介绍。
以此告诉青少年朋友,为了中国更加强大,就从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这本小书成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王会,河北大学期刊社社长,河北大学《河北大学学报》、《日本问题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资深编辑,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
胡乔木传胡乔木传记编写组当代中国出版社97875154053082015-01 120.00元胡乔木是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国史上的一位起过独特作用的重要人物。
他曾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文化大革命”后,又协助邓小平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享有“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美誉。
本书按照胡乔木的生平经历,分为六个单元:一、青少年时代;二、从延安到北京;三、五六十年代;四、“文革”中;五、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六、十二大以后到逝世。
经管二十条读后感

经管二十条读后感《经管二十条》是一本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所著的经济学著作。
这本书以20条经济学原理为主线,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于读者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深受吴敬琏先生的深刻思想和严谨态度所感染。
在书中,吴敬琏先生以简洁清晰的语言,阐述了20条经济学原理,将复杂的经济学理论浓缩为20条简明扼要的原则,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他对经济学的严谨态度和深刻思想也让我深受启发。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也会秉承这种态度,努力做到严谨求实,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其次,通过阅读《经管二十条》,我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书中涉及了供求关系、市场机制、价格理论、货币政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为我打开了经济学的大门,让我对经济学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深刻认识到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资源配置和社会发展的学科,它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进一步深入学习经济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学素养,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通过阅读《经管二十条》,我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书中对市场经济、政府干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让我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的适度干预可以有效地调节市场,企业管理的科学方法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贯彻市场经济的原则,积极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为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通过阅读《经管二十条》,我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美金融人物事迹材料

最美金融人物事迹材料中国金融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金融人物。
其中,最美金融人物以其无私奉献和行业领军的风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将自身所学所悟运用于实践,为金融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介绍几位最美金融人物的事迹材料。
第一位最美金融人物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吴敬琏是中国的资深经济学家之一,也是产学研结合的杰出代表。
他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发展,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改革》和《中国经济新格局:城市化与普惠金融》等一系列专业著作成为经济学界的经典和权威。
在四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吴敬琏始终保持着卓越的学术水平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为中国经济学的革新与完善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第二位最美金融人物是高瞻远瞩的金融家彭博。
彭博是美国金融界的佼佼者,他创建的彭博新闻社成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领袖之一。
以其对新闻技术和金融信息方面的敏锐洞察力与创新思维,使得彭博新闻社一直处于行业的最前沿。
彭博新闻社的创立不仅为行业带入了先进的技术,同时也为全球金融信息传递打开了便利之门。
彭博的人生故事也充满着智慧与勇气,他的经验和精神鼓舞着全球的金融人。
第三位最美金融人物是中国著名投资家戴志康。
戴志康始终处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沿,以自己的理财智慧和经济洞察力成为了国内投资界的佼佼者。
他投资的领域涵盖了电信、房地产、能源和金融等,成就显赫。
戴志康在中国的股权投资市场中,具有深厚的投资经验和敏锐的市场嗅觉。
他的成功启示了很多年轻的金融人,更能够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些最美金融人物的事迹,都彰显出了金融领域追求卓越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内涵。
他们不仅是人群中高高在上的人物,更是引领我们创新发展,不断前行的榜样。
他们的精神和事迹,鼓舞着更多的年轻人努力学习、创新奋斗,为中国的金融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敬琏:坚持改革是消除腐败现象惟一出路

吴敬琏:坚持改革是消除腐败现象惟一出路
佚名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信息》
【年(卷),期】2008(000)009
【摘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目前,我们遇到的各种经济问题并非市场取向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所致,而是因为改革不到位。
他指出,改革能否推进,关键在于政府自身。
【总页数】1页(P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吴敬琏:思考宏观经济两难的出路
2.吴敬琏:经济体制障碍没有消除
3.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谈——“经商热”中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4.吴敬琏:只有改革才能消除体制性障碍,实现我们所期望的新常态
5.吴敬琏:消除体制性障碍补改革短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进程读书笔记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进程读书笔记
我读了吴敬琏的《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
本书主要探讨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和特点。
作者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的状况,指出当时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陷入了瓶颈,必须进行改革。
接下来,作者详细讲述了改革的进程和特点。
他指出,改革是在实践中逐步推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改革的主要方向是逐步放开市场,推动经济发展,并且逐步引入市场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极快,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奇迹。
然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国也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
作者指出,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平衡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矛盾。
另外,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
作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并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最后,作者还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他认为,中国经济仍然有很大的潜力,但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改革,推进市场化和国际化。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之,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权威书籍,深入分析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和特点,对于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10大著名经济学家

中国10大知名经济学家1、吴敬琏2001年在中国股市论战后上镜率极高,只要吴教授出现,就会成为焦点。
吴敬琏教授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其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在实践上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在商务人士中颇受好感,点击率达到70%。
给人感觉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学、为民请命的有良心的经济学家。
他的主要欢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
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但也有人把近几年中国股市的不景气部分归罪于他。
2、厉以宁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述一样脍炙人口。
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
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
所以在海内外享有"厉股份"之称。
受到商务人士中高端人群的欢迎。
3、林毅夫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他的头衔多得像在纸上画了一棵大树。
林毅夫教授治学勤奋,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思想。
他强调制度的内生性,早在1980年代后期,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
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受到有海归身份的商务人士和学者们的好感。
4、茅于轼带有浪漫主义思想色彩的经济学家。
茅于轼先生的"厉害"在于他对微观经济学的资源配置问题的透彻研究和精妙阐释,他曾经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微观经济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充分竞争下的供求均衡达致资源配置最优。
他的《择优分配原理》由于深入浅出,颇得经济学之妙处,所以成为很多青年学者进入微观经济学领域的介绍信。
由于其著述语言引人入胜、观点精练,茅于轼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茅于轼迷"。
人人都爱经济学读后感

人人都爱经济学读后感《人人都爱经济学》是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著的一本经济学入门读物。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例,阐述了经济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
读完这本书,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经济现象有了更敏锐的洞察力,也更加认识到经济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在这本书中,吴敬琏教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解释了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
他通过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实例,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讲解供求关系时,他通过讲述市场上苹果的供应和需求情况,解释了供求定律的原理和作用,让读者真正理解了这一经济学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作方式。
此外,吴敬琏教授还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解读,展示了经济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他通过讲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政府的作用和创新的重要性等方面,说明了经济学在指导政策制定和实践中的重要性。
他还通过详细解析了经济增长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的利弊等问题,为读者提供了对经济现象的深入理解。
此外,吴敬琏教授在书中也强调了个体的经济行为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
他通过讲解个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对效用的追求等,解释了市场经济中的个体行为对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他还通过讲解个人的投资行为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强调了个体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案例,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学对于个人行为和决策的指导作用,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进行经济交易和决策。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经济学的认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我也意识到经济学不仅仅是研究经济现象的学科,更是一门关于人类行为和决策的学科。
通过学习经济学,我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类的行为和决策。
这种理解和认识对于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也对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推荐的图书
作者: 2004-7-27 0:25:36
博客中国()原始出处:人民网-《市场报》【原文地址】b38414c 编者按:适逢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下发的2004年第3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社会各界都在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以为,要想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就要学习、借鉴前辈们成功的治学经验。
其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月25日看望经济学名宿薛暮桥、陈翰笙时也谈到,他希望经济学界认真总结陈翰笙、薛暮桥等老一辈经济学家的治学精神和学术经验,让他们的理论精髓得以传承。
前辈们中的首选学习对象就是作为“中国智囊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
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科研机构,拥有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个领域中的顶尖级专家和学者。
这些专家学者的生活也就为外界所好奇。
事实上,在2003年,中国社科院的李朱等几名硕士研究生曾为了分享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的读书治学经验,对400余名博士生导师进行问卷调查,请他们写出
哪些书曾经对他们的为人师表、学术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并请他们给出简短的理由。
目前,由120位博士生导师配合而完成的调查结果,经编辑成的图书《博导书榜———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的5种书》,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4年1月出版。
据悉,“三思工作室”同时还向全国高校范围内的100名经济学博导、100名法学博导、100名院士展开过问卷调查。
由这三个系列问卷调查而整理、编辑成的图书也即将面世。
吴敬琏研究员 1930年1月24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
1954-1979年,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1979-1983年任副研究员。
1983年至今,任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1984年,为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和社会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84年至今,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其中1984-1988年任常务干事。
1986-1987年,任国务院经济改革方案办公室副主任。
1990年,为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评议会成员;1994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客座教授;1996年,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研究员;1999年,为匈牙利布达佩斯高级研究所
(Collegium Budapest)研究员等。
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吴敬琏研究员的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等。
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十年纷纭话股市》等。
吴敬琏推荐书目为:
一、经济学
1.《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byN.Gregory Mankiw;曼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经济学》(Economics,by Joseph E.Stiglitz;斯蒂格利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比较制度分析》(青木昌彦,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二、国企改革和企业制度
4.《国企改革攻坚15题》(陈清泰、吴敬琏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5.《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吴敬琏,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公司法则)》(Corporate Law,by Robert C.Clark;罗伯特·克拉克,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
7.Economics,Organization,and Management,by Milgrom,P.And J.Roberts,New Jersey:Pentice Hall 1992.
8.《董事会:如何应付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埃达·登勃、F·弗里德里克·纽鲍尔,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三、政府作用
9.《制高点:重建现代世界的政府与市场之争》(丹尼尔·耶金、约瑟夫·斯坦尼斯罗,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
四、高新技术产业
10.《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硅谷优势》(《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安纳利·萨克森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
12.《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钱颖一、肖梦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五、股市
13.《非理性繁荣》(罗伯特·希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
六、推荐文章
14.《公司董事和经理的法律责任》(李波)
15.《控股公司和集团公司》(李波)
16.《警惕滑入坏的市场经济》(钱颖一)
17.《从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看我国二板市场》(李波)
18.《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金融的稳定与发展》(钱颖
一、黄海洲)
19.《法、法治与宪政》(李波)
20.《理解现代经济学》(钱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