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史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一、概述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终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一个长达百年的历史时期,期间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二、主要事件与时期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由于英国对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引发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由于英法联军侵华引发的战争。

2、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3、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1894-1895年,中日之间因朝鲜问题引发的战争。

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皇帝推行的一场旨在改革政治、经济的变法。

4、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

5、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919年,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的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一场旨在倡导科学、民主的文化运动。

6、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日战争:1931-1945年,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解放战争:1945-1949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战争。

三、重要人物1、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

2、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3、孙中山:辛亥革命的领袖,中华民国的创立者。

4、鲁迅: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四、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与评价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与抗争的历史。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同时,这也是一个民族觉醒和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多次尝试和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以期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然而,在近代史上,中国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政治上,国家四分五裂,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经济上,传统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民族工业发展困难;文化上,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社会价值观混乱。

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中国近代史重点知识

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中国近代史重点知识

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中国近代史重点知识高考对近代中国的内容考查比较稳定,考查内容、频率、题型难度都变化不大,备考是要熟练掌握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运动以及鸦片战争后思想观念的变化。

高考五星高频考点,从2016年到2021年高考全国卷基本在28题进行考查。

易错知识点易错点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易错角度】近代列强侵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易错点拨】近代列强侵华,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的农业文明进行了全方位的冲击,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易错角度】近代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并非始于《马关条约》的签订【易错点拨】《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并非始于《马关条约》的签订。

鸦片战争后, 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船坞和工厂,这是西方对华资本输出的开端,这一时期列强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方式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易错点2、太平天国运动【易错角度】太平天国并非完全排斥儒家思想, 而是将其删改选用【易错点拨】太平天国实行反儒, 反孔的文教政策, 但在其刊行的书目中 , 除宣扬拜上帝教之外,还带有明显的儒家思想。

太平天国对儒家经典的态度是在删改的基础上加以利用,进而形成了中西文化畸形结合的拜上帝教思想。

【易错角度】太平天国运动不仅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而且推动了晚清的变革历程【易错点拨】太平天国运动使清王朝元气大伤,清朝的统治根基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兵不能战,财无所调,不得不允许地方练兵筹饷,使军加财权下移,清代兵制也随之改变, 地方军事集团由此兴起,严重削弱了清朝的中央集权, 为日后的军阀统治埋下了伏笔。

同时, 太平天国运动激发了清朝统治阶级内部态革自强的意识,为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提供了借鉴,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高考历史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发展,从文化传承到科技创新。

掌握以下必背知识点,将有助于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中国古代史1、先秦时期(1)夏商周的更替: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2)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政治上,诸侯争霸,分封制逐渐瓦解;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秦汉时期(1)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2)汉武帝的统治: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盐铁官营,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政治局势:政权更迭频繁,长期分裂对峙。

(2)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相互交流、融合。

(3)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4、隋唐时期(1)隋朝的统一和制度创新:隋文帝统一全国,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2)唐朝的繁荣: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5、宋元时期(1)宋朝的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二府三司制。

(2)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市坊界限被打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6、明清时期(1)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宣扬了国威;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的兴亡及其特点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3. 秦统一六国和秦朝的建立4. 汉朝的六个时期及其特点5.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6. 隋朝与唐朝的建立及其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点7. 宋朝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特点8. 辽金夏的兴起与覆灭9.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10. 明朝的兴起、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特点11. 清朝的建立、封建专制统治、对外侵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任务12.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政治运动(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13.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二、世界史知识点1. 远古史时期的人类起源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内容2. 古代文明(如伊尼干、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等)的兴衰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3.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与教士统治4. 地理大发现及其对于欧洲历史的影响5. 文艺复兴与科学技术革命6. 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7. 英法工业革命及工业化的全球扩散8. 近代帝国主义的兴起与扩张(包括殖民体系的建立与扩张)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现和影响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现和影响11. 冷战与两极格局12. 当代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三、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2.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3. 戊戌变法及其失败4. 辛亥革命及其意义5. 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与北洋政权的统治6. 五四运动及其影响7. 北伐战争及国共合作8.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政权建设9. 抗日战争的爆发、长期战争与人民抗战胜利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及新中国的成立四、世界现代史知识点1. 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2. 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革命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战后国际秩序重建4.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现与战后秩序的形成6. 冷战与两极格局7. 美国的对外扩张与全球跨国公司的兴起8. 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运动与发展道路9. 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与发展受阻的原因10. 当代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展五、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关系1. 近代中国的开放与世界的联系2.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的相互影响3. 世界历史对中国近代史的启示4. 中国近代史对世界现代史的启示以上是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对您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高考总复习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大全

高考总复习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大全

高考总复习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大全高考总复习历史必背的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1、历代赋税制特征、演变原因及作用2、水利建设及作用3、历代休养生息政策对国家兴盛、民众生活的关系4、城市发展的趋势、特点;15---16世纪中西方城市发展的差异5、清康乾盛世的原因、本质及与西方发展的差异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民族间的相互取长补短二、中国近代现代史1、近代国人对待西方文化态度的逐渐变化,西方文化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近代前期(1919年前)中国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两次机遇、成就及经验教训。

(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外和好”时期,辛亥革命后的民主共和时期)。

3、19世纪中日现代化道路二阶段、背景、措施、结果比较。

4、几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社会变革的影响。

5、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巨变中,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运动或措施的背景、内容、意义。

6、对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经济、外交建设的客观分析、评价。

(经济建设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7、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8、新中国外交的不断成熟,(国家利益是根本出发点,现在是独立自主、灵活务实的和平外交。

9、亚洲(尤其是新加坡、南朝鲜)经济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0、城市经济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

11、对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创新;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宽容、尊重、合理吸收。

12、用眼光审视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三、世界近代现代史1、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全方位影响(促进生产力、经济发展,生产关系调整,阶级、阶层、上层建筑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重心转移,国家地位变化,国际关系格局调整,世界体系构建,东方从属西方;促进城市化,生活方式变化,思想观念变化;同时,也带来人口膨胀,治安混乱,道德沦丧,资源破坏,环境污染,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南北差距扩大等问题)2、19世纪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及其原因3、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在独立前,必须先反殖反帝,取得民族独立,解决现代化的政治前提,独立后,现代化建设有成就,土耳其较典型,但各国各地很不均衡,都有许多制约因素,如国内的专制统治,经济基础差,国民素质低,经济政策、结构不合理等,国际有不平等的经济政治秩序等。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

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

(该口号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关系。

)4、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成因。

(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政府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

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组织准备。

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

维新派的首要目的。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

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

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

(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

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

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3、1840-1900年列强侵华特点的变化?(侵华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侵华格局由以英为首合作侵华到激烈争夺形成侵华同盟;侵华方式策略由武力驯服清政府到打拉结合,勾结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

每一个变化都做到能用史实说明。

)14、1900年前后中国社会在列强侵华,反动统治,抗争探索,经济发展四方面的显著特征和史实。

高考近现代史知识点与事件梳理

高考近现代史知识点与事件梳理

高考近现代史知识点与事件梳理近现代史是高考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当今时代的诸多重要知识点和重大事件。

以下为大家进行详细的梳理。

一、中国近现代史1、鸦片战争(1840 1842 年)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

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而告终。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1860 年)英法联军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给中国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太平天国运动(1851 1864 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4、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90 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他们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等。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其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最终以失败告终。

5、甲午中日战争(1894 1895 年)日本蓄意挑起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6、戊戌变法(1898 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通过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

但由于守旧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戊戌变法仅持续了103 天就失败了。

7、义和团运动(19 世纪末)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运动。

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概述

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概述

3. 中国各阶级、各阶层人民探求中华民族复兴 道路国的探索史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探索的四个阶级: 1.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物
中体西用,洋务运动 维护封建统治 《资》发展资本主义
2.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天》小农理想天国 3.资产阶级:
维新派:维新思想,戊戌变法,君主立宪 革命派: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制 度
救亡图存,民族独立(前提)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目的)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 反侵略(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两个阶段: 1.近代前期 1840-1919 2.近代后期 1919-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激进派: 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真正民主共和国 思想
4.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
东思想(走俄国人路到走自己的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含义
半殖民地:相对殖民地而言。它是指一 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 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 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国家主 权不再独立,领土不再完整; 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它 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 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 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 展壮大。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19
①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1840—1860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1860—1901 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时期 1901—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①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时期 1919----1923 ②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③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④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⑤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2024高考历史详细知识点总结

2024高考历史详细知识点总结

2024高考历史详细知识点总结2024年高考历史科目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部分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总结有关知识点。

一、中国近代史1.辛亥革命和建立中华民国:(1)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呼声及其建立的过程。

2.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1)五四运动的背景、目标和经过。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和影响。

3.中共建党:(1)中共建党的背景、时间和地点。

(2)中国共产党的初期组织和领导人物。

4.清末民主革命:(1)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别及其主张。

(2)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和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

5.抗日战争:(1)日本侵华的原因和战略目标。

(2)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主要战役、战略部署和胜利的影响。

6.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1)解放战争的起因和全面内战的背景。

(2)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外交政策。

7.社会主义建设:(1)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步骤和主要措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主要特点。

二、世界近代史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参战国情况。

(2)战争的发展过程、战略、战役和结束的影响。

2.纳粹德国及其侵略战争:(1)纳粹党的兴起原因、纲领和特点。

(2)纳粹德国的扩张和侵略行为,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参战国情况。

(2)战争的发展过程、战略、战役和结束的影响。

4.冷战与世界格局:(1)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特点。

(2)冷战期间的国际关系格局和相关事件。

5.第三世界国家独立与发展:(1)第三世界国家独立的背景和形式。

(2)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题和发展道路。

6.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中国外交政策的和发展。

(2)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以上是2024年高考历史科目的主要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希望这篇总结能对考生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近代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

近代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

近代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一、近代中国史1.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中国在战争中惨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清朝末期的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改革运动,旨在改革封建统治体制,增强国家实力。

辛亥革命则是中国第一次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3.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此后又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等阶段,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对中国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新文化运动、共产主义思潮、国民主义运动等各种思潮涌现,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面貌。

6. 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国共两党联合对抗日本侵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而抗日战争之后,国共两党又展开了内战,最终导致了国共两党的分裂。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于1949年,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8.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运动,是毛泽东发动并主持的一场政治运动,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9.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中国开始向现代化和市场化方向转变,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世界近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欧洲和世界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这场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拖累了世界各大经济体的长期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2. 俄国革命俄国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苏联,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2023年高考历史易考知识总结

2023年高考历史易考知识总结

中国近代史易错、易混、易考知识总结易混1、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2、区分洋务运动“军事”与“民用”企业。

军事: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上海、近代规模最大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福州、近代第一家新式造船厂);民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洋务运动企业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4、《辛丑亲约》(20世纪第一个不平等亲约)中“辛丑”指的是签订条约的时间是1901年,不是1900年。

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款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标志性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5、火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而不是八国联军,时间是1860年不是1856年。

但八国联军和英法联军都曾侵占过北京。

6、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上的近代化探索,近代化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但中国近代化思想解放运动只包括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不包括洋务运动。

7、戊戌变法中的“戊戌”指的是1898年,百日维新内容中最能体现这场改革性质的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标志是戊戌政变,而不是戊戌变法。

8、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期间开设京师大学堂。

9、辛亥革命最大功绩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翻了清朝统治),而不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易错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书写。

2、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虽然向西方学习,但他只是学习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所以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良运动,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其失败的根源。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持续时间1840——194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南京条约》签订仅仅是开始。

中国近代史重难点知识点总结--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重难点知识点总结--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重难点知识点总结一、鸦片战争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鸦片战争的背景-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

- 中国闭关锁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

2.鸦片战争的经过- 1840 年,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

- 1841 年,英军强占香港岛。

- 1842 年,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3.《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赔款 2100 万银元。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4.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 “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战争经过- 1856 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

- 1860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3.不平等条约- 《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 《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4.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

三、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原因- 阶级矛盾尖锐,自然灾害频发。

- 西方列强的侵略。

2.发展历程- 金田起义: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 定都天京:1853 年,定都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历史高考重点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的核心事件梳理

历史高考重点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的核心事件梳理

历史高考重点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的核心事件梳理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是历史高考中的重点考察内容,对于备考历史考试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梳理相关的核心事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为线索,梳理相关的核心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中国近代史的核心事件1.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2.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背叛,它号召民众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呼吁民主和科学,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现代化进程。

3.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初期困难重重,但逐渐壮大,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宣告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彻底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

二、世界现代史的核心事件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它对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多个国家政权的变革、领土的重新划分以及科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十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它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世界各地工人阶级的斗争激情。

3.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具破坏性的战争,它对世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考点单元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考点1 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危机四伏(1)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土地高度集中。

(2)政治:政治腐败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激化。

(3)对外关系:闭关锁国,脱离世界潮流。

(4)思想:文化专制,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5)科技:科技落后,没有产生近代科学。

(6)军事:中国装备落后,纪律败坏。

2、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迅速崛起(1)经济:英、法、美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2)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

(3)对外关系: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法、美等国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

(4)思想: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5)科技:近代科技世界领先。

(6)军事:船坚利炮,战斗力强。

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1、正当的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根本原因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2、英国的鸦片走私(1)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危害: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加重了人民负担;政府收入减少,财源枯竭;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3、中国的禁烟运动(1)原因: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2)人物:林则徐、黄爵滋、邓廷桢(3)活动: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硝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英国和美国走私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

(4)意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三、鸦片战争的过程1、开始: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

英军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

清政府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同英军谈判。

2、扩大:1841年初,英军扩大侵华战争,侵占了香港岛。

又攻占了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广州附近三元里人民进行了斗争。

3、结束:1842年8月,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随着高考的临近,历史考试也成为了让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科目之一。

历史的知识点繁多,考生需要认真学习并进行总结,不仅要掌控基础知识,更需要解决历史题目时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会对高考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方便广大考生进行复习。

一、三大思潮1. 以“民主”为目标的思潮:主要代表为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潮。

2. 以“平等”为目标的思潮:主要代表为近代的社会主义思潮。

3. 以“自由和民族独立”为目标的思潮:主要代表为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潮。

二、中国近代史政治流派1. 同盟会派:代表人物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反对清朝政府。

2. 洪、张、黄、陈等四大派系:洪门代表孙文,章炳麟、黄兴、陈天华代表,主张“平均地权”。

3. 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主要是代表人物孙中山与左派、右派的矛盾。

4. 国共两党的组织架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为毛泽东,主张社会主义革命,以武装力量发展壮大;国民党领导人为蒋介石,主张全面国家建设,在政治上较为保守。

5. 解放战争时期,各种抗日游击队和部队合并成为人民解放军。

三、中国现代史经济思潮1. 清末民初的经济思潮:代表人物陈宝箴,主张“资本论”。

2. 五四时期的思潮:代表人物胡适,主张“自由主义”。

3. 五卅运动时期的思潮:代表人物罗隆基,主张“国家经济管理”。

4. 民主革命时期的思潮:代表人物宋子文,主张“国家资本主义”。

5. 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思想:主要是代表人物毛泽东在农业、工业、人民公社形式下的经济建设思想。

4、中国现代史文化思潮1.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潮:代表人物鲁迅,主张“民主力量”。

2. 全国抗日战争时期思潮:代表人物何香凝、朱光潜,主张“抗战道德”。

3. 新中国成立后的思潮:代表人物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主张“文化大革命”。

4. “文革”后期的思潮:代表人物胡耀邦,主张“四个现代化建设”。

5、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1. 戊戌变法:代表了中国19世纪末维新运动的一次尝试。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的失败导致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港口,并赔偿巨额赔款。

2.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赔款近两亿两白银。

这场战争揭示了中国军事和国力的薄弱。

3.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由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

这次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呼吁民主与科学,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5.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政党之一,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6. 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中国以独立自主战斗,与日本帝国主义对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统治和半殖民地状态。

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行稳步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政策。

这些知识点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考点

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考点

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考点历史科目知识点庞大,在掌握住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在第一轮复习期间进行关于历史知识的整合,从一个一个的高频考点抓起。

1.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③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①《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②《天津条约》开放10处,其中属于今天广东省的有潮州(后改为汕头)③《北京条约》开放天津。

④《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先行改革的两个省份是安徽和四川。

最先实行开放的两个省份是广东和福建。

4.①1980年建立四大经济特区分别是_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注意: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属于广东省的?) ②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③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①近代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是上海。

②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③中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开通在南京。

④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于台湾省。

⑤1833年第一份中文报刊创办于广州。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⑥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创办于上海。

(《申报》) 6.①1931年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就侵占了整个东北。

②1932年日军袭击了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③1935年日军为侵占华北,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总称为“华北事变”。

④1937年7月制造了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⑤1937年8月制造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

7.①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

《中国近代历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历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历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中国近代历史要点必考知识整理笔记清末维新运动- 具体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宗旨:推动中国从传统封建社会转向现代化社会。

- 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自强运动:强调研究西方先进知识和技术,提倡实业兴国。

- 戊戌变法:主张变法立宪,以实现政治体制的改革。

- 运动的失败:- 缺乏统一领导和坚定决心,面临顽固保守势力的反对。

- 外国列强的干涉和侵略,削弱了维新运动的势力。

辛亥革命-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 目标: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 主要过程:-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 辛亥革命成功,宣告清朝灭亡。

- 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影响:- 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政权的终结。

- 为中国近代政治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

- 受到了外部力量和内部分裂的挑战。

北洋政府与北洋军阀- 没有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因此采用北洋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名称,设立在北京。

- 关键人物:- 兼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

- 兼任陆军总统的袁世凯。

- 军阀混战:- 北洋政府实力弱小,地方势力和军阀频繁起兵造反。

- 袁世凯采取手段,试图统一全国。

- 袁世凯逝世后,中央政权进一步分裂,国内混乱。

五四运动- 时间:1919年5月4日。

- 起因:巴黎和会将中国对德属胶州湾的要求被拒绝。

- 特点和影响:- 和爱国主义情绪高涨。

- 呼吁民主和科学,抵制封建文化和外国侵略。

- 开始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政治、社会和文化改革。

北伐战争- 时间:1926年至1928年。

- 目标:推翻北洋政府,实现统一的中央政权。

- 领导人:国共两党合作,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

- 结果:北洋政府被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影响:- 标志着中国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潮的高涨。

-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征- 时间:1934年至1935年。

- 过程:红军长征跨越了无数山川和河流,寻找抵达陕北的生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太平天国运动,新思想的萌发)主要内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新思想的萌发一、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原因:(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

(2)清朝统治下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夺白银。

(4)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虎门销烟)(5)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2、鸦片战争经过3、《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属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4、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2、经过(傀儡政权,联军委员会,焚毁圆明园)3、《天津条约》、《北京条约》4、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5、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伸入内地,整个沿海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上海海关,赫德)2、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鸦片走私,1865逆差,洋商收购原料)3、贩卖华工4、早期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原因:斗争目标:推翻清政府拜上帝教洪秀全思想:儒家大同、农民平均主义,基督教教义――平等1851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平均分配土地、财产――根本无法实施太平天国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曾国藩,石达开开京变乱防御战:陈玉成――安庆,李秀成江浙、上海,洋枪队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1864)失败原因,历史意义,新特点。

五、新思想的萌发原因:经世至用,民族危机,林则徐,《各国律例》《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姚莹《康輶纪行》,徐继《瀛环志略》洪仁《资政新篇》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清朝政局的变动,洋务运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十九世纪六十――十九世纪末)(清朝政局的变动,洋务运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清朝政局的变动1、总理衙门的设立:1861年――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2、辛酉政变3、借师助剿4、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二、洋务运动:背景,代表人物,目的,顽固派,慈禧态度主要内容,重要企业、机构,评价。

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背景,条件,时间,地点,企业,特点。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时间,地点,特点。

四、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背景:向帝国主义过渡俄国侵略新疆,英国侵略西藏,日本侵略台湾,中法战争(1883――1885),《中法新约》,清政府建台湾省。

五、甲午中日战争大陆政策,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原因,导火线,避战求和政策,战争爆发,主要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马关条约》,对中国危害,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六、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路矿权的办厂权,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七、戊戌变法:背景民族危机,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早期维新派,王韬,郑观应,万木草堂,《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有为维新思想,梁启超《时务报》《变法通议》“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国闻报》,同顽固势力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保国会,百日维新,变法诏书(法令)评价,戊戌政变,六君子,戊戌变法历史意义,教训。

八、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赵三多起义,扶清灭洋,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义和团在北京的反帝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聂士成,都统衙门,北京陷落,司令部,义和团失败,《辛丑条约》及对中国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1894—1912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兴中会同盟会的建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民国的成立)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收归利权运动,兴中会,广州起义,b)同盟会的建立: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民报》三民主义(内容,评价),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c)清朝统治危机:清政府新政,“预备立宪”,d)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成立,帝国主义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南北和谈,南京临时政府,五色旗,民国纪元,《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功绩和教训。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1、袁世凯的的独裁统治:二次革命,《中华民国约法》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护国运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才》《讨袁宣言》2、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军阀割据,,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护法运动,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历史背景,发展状况,两大思潮,代表人物,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影响(无产阶级的壮大)4、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文化运动背景,兴起,陈独秀《新青年》,指导思想,活动基地,蔡元培,主要内容,胡适,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影响。

5、五四运动:背景,原因,经过,口号,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史条件,中共一大(时间,地点,纲领,奋斗目标,中心任务,领导机构,意义。

7、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1、国共合作:条件,方针,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

黄埔军校,2、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北京政变,北上宣言,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两次东征,国民革命军,广州国民政府。

4、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北伐战争(时间,目的,对象,战役,结果,迁都武汉,)国民革命运动发展(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农民运动,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北伐战争胜利原因5、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失败原因经验教训。

近代史下册第一章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国民政府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宁汉合流,国民政府“北伐”,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颁布“训政纲领”(军政,训政,宪政)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法币,官僚资本,“改订新约运动”二、“工农武装割据”(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1、工农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长沙,文家市,三湾改编,),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会师,农村包围城市,各地根据地建立,反围剿斗争,(方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宪法大纲,土地革命,)3、九一八事变:东方会议,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福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十九路军,4、红军长征:攘外必先安内,第四次“围剿”,“左倾错误”,第五次“围剿”,错误方针,长征开始,南方游击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金沙江,大渡河,会宁会师。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何梅协定,华北事变,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战争的爆发:七七事变,中共抗日通电,蒋介石庐山谈话,八一三事变,红军改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正面战场四大会战,平型关大捷,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两条抗战路线,两个战场,洛川会议,抗日根据地,《论持久战》2、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战略相持阶段到来,日本改变侵略方针,汪精卫叛国投敌,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皖南事变,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外交成果,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百团大战,反“扫荡”斗争5、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中共七大,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原因。

四、人民解放战争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重庆谈判,《双十协定》,重庆政协,内战爆发,解放军作战目标及方法,国民党重点进攻,孟良崮战役2、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国民党“制宪国大”的破产,第二条战线,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决裂,国统区经济危机3、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解放军转放战略进攻(刘邓大军挺进中原)三大战役,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七届二中全会,蒋介石下野,北平和谈,渡江战役,占领南京,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一、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北平政协,共同纲领,全国领土基本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严峻的经济形势,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合理调整工商业,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过渡时期总路线,2、第一个五年计划3、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方针、原则,方法。

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工私合营。

4、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956年,存在问题5、一五计划主要成就:6、第一届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1、《论十大关系》2、中共八大:主要矛盾变化,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整风运动,3、反右派斗争,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四、反“右倾”斗争,三年经济困难,调整方针,七千人大会。

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建设成就,劳动模范。

第七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略)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在徘徊中前进:“左”错误,全国科学大会,恢复高考,“两个凡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实事求是,重心转移,改革开放,拨乱反正。

第二代领导集体。

3、拨乱反正。

平反冤假错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1、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安徽、四川农业生产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2、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多种所有制经济,间接管理,宏观调控。

三、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四、改革开放的成就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坚持四顶基本原则3、十三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战略步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