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化纤工业的现状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化纤工业的现状分析-----------------------作者:

-----------------------日期:

国内外化纤工业的现状分析与后市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球化纤工业都面对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当化纤进入一个全球大竞争时代时,生产技术手段先进程度,已成为企业间进行较量乃至衡量我国化纤产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为了更好把握市场脉搏,世界化纤生产强国都把开发生产设备技术定位在最有竞争力的位置,用高额的投资促进生产设备及技术现代化,加快生产装备的升级换代,以提高化纤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国内化纤生产设备技术水平,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对我国由化纤生产大国向化纤生产强国转变十分必要。

二、全球化纤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目前,化学纤维行业出现全球范围的不景气。不仅欧洲、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化纤行业也处于极度低迷状态;而一度作为这些国家(地区)化学纤维产品主要市场的中国,目前也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对外国化纤产品的需求。

造成全球化纤行业被动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过度的产能、产量扩张使全球化学纤维产品的供给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需求增长速度。

就亚洲而言,近年来,日本、台湾和韩国的化学纤维行业都在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以及产量的扩张。日本曾经是亚洲化纤生产的第一大国。但是,台湾和韩国的化

纤行业不甘落后,迅速进行生产能力和产量扩张,中国、东南亚国家和印度也先后加入化纤生产能力和产量扩张的行列,生产能力均超过了日本。据统计,2000年,日本化学纤维产品总量为143万吨,占全球化纤产品总量的5%;东南亚国家化纤产品总量为229万吨,占全球化纤产品总量的8%;韩国化纤产品总量为265万吨,占全球化纤产品总量的9%;台湾化纤产品总量为315万吨,占全球化纤产品总量的11%;中国化纤产品总量达到了670万吨,占全球化纤产品总量的24%。

产能过剩,使单纯地靠"批量大、品种少"的规模生产以及价格优势已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化纤行业调整、减产在所难免。

台湾化纤生产行业的情况也不乐观。化纤生产削减幅度已经超过30%,目前主要的化纤生产品种是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维。美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放缓(特别是"9·11"事件的后续影响)对台湾化纤生产行业负面影响巨大。统计资料表明,今年第二季度,台湾纺织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9%。台湾经济事务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对化纤业进行调整,并且将制订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将所有台湾化纤生产企业合并为两三家大企业。

三、全球化纤产业竞争分析

据分析,当前全球聚酯产品(包括聚酯长丝、短纤、工业用聚酯纱)竞争力的大小除与原料成本、生产技术、产能规模有关外,亦与流程的配合有关,具体分析如下:1.全球聚酯原料生产成本比较

从前3年的原料成本比较来看,欧洲地区显然为最高。三个地区PTA价格高低比较为:欧洲>远东地区>美国,EO的价格高低比较则为:美国>远东地区>欧洲。

在其它成本方面(包括:运输成本、工厂维修成本、劳工成本等),欧洲亦高出远东地区。这不仅是劳工成本的问题,还牵涉到产能规模小,技术及设备陈旧等因素在

内。

2.亚洲地区化纤产业的成本分轿

原料成本:日本的PTA、EO费用较美国高出30%,较韩国、台湾高出6%,与我国相等。在己内酰胺的成本上,日本仅比美国高5%,比其它国家低。在化纤的添加剂成本方面,日本虽较其它各国昂贵,但油剂的制造技术却是最高的。

电力费:日本电力、蒸汽、空压等成本是美国的2倍,是韩国、台湾的1×6~1×9倍,故电力费用与劳务费用是日本化纤业竞争力减弱的两大主因。

劳务费:日本较美、韩、台湾高出2~3倍,更较亚洲、我国高出20倍以上。

设备费:假定建一个新的聚酯丝工厂,建在日本的费用要高出各国。如以100这个基准表示日本,那么欧、美、我国及台湾的基数约是81~86,亚洲各国及我国为55~61。分析其中的项目,日本设备费用要比欧美低,与台湾相同,比亚洲各国、我国高出10~15%,同样的也由于日本土地费用高涨,使日本地区丧失了建立合纤新工厂的魅力。

3.化纤加工丝成本分析

近几年,随着假捻设备自动化的进展,加工丝的生产成本巳大为降低,尼龙加工丝(针织用)劳工成本已低到直接成本的25%以下。从各国聚酯及尼龙加工丝的成本分析(不含原料成本)中可看出,以机械成本占最大(5年为一折旧期,10%的利率计算),其次为能源成本,且随着且数的增加面减少。在劳工成本方面,且纤维越粗成本越大。如聚酯70D加工丝劳工成本占直接成本27×2%,而150D加工丝则占39 ×3%。

生产成本:以同规格的尼龙加工丝及聚酯加工丝作为成本分析比较标准,分析结果可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属意大利、日本等国,其劳工及能源成本显然较其它国家

高(劳工成本占14~27×3%),而折旧成本则低于其它国家(折旧成本约占74×9~50×4%)。第二类属我国、印尼等国,有非常高的折旧成本及非常低的劳工及能源成本,第三类为台湾、韩国等,其各类成本均居第一、二类间。

四、全球化纤应用情况

1、化纤品种的发展状况

从六十年代以后,纤维素纤维一直逐年下降,2000年产量为264.7万吨,比1999年下降0.7%,合成纤维从1950年起年年增长,2000年产量为2863万吨,年增长率为6.7%。在合纤中,涤纶发展最快,2000年产量为1890万吨,占合纤的66%;第二位是锦纶,产量为410万吨,占合纤的14%;第三位是丙纶,为280万吨,占合纤的9%;第四位是腈纶,为250万吨,占合纤8%;其他合成纤维,包括氨纶、芳纶和碳纤维,总产量为20万吨,约占合纤1%。在化纤中,纤维素纤维为264.7万吨,占化纤8%。关于化纤长丝短纤的比例问题,2000年化纤长丝为1680万吨,占化纤总量54%。九十年代化纤长丝平均年增长率为7.1%,2000年涤纶长丝产量为1080万吨,占化纤长丝65%,锦纶长丝产量为360万吨,占化纤长丝22%,丙纶长丝150万吨,占化纤长丝9%,粘胶长丝和醋酯长丝,占化纤长丝4%,化纤短纤占化纤总量46%,2000年总产量为1450万吨,年增长率为4.4%,其中涤纶短纤产量为810万吨,年增长率为5.8%,为化纤短纤之首,腈纶短纤为250万吨,纤维素短纤为210万吨,丙纶短纤为130万吨,锦纶短纤为50万吨,九十年代短纤平均年增长率为2.9%。

2、纤维应用领域的分配情况

2000年世界纺织用长丝为1270万吨,年增长率为5%,主要是由于纺织用长丝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