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9a36a395a8102d276a22fca.png)
提 高学 生 动手 操 作 和 显微 镜 的技 能
细 胞 膜 的 化 学 成 分 与 功 能 与 细 胞 的
稳 定性 有 什 么 关 系 , 如伺 用 实 验 让 明 细胞 的成 分有 哪 些 ?
种追 求 。世 界 上最 快 乐 的 事 ,莫过 于 为 理想 奋 斗 ,让 我们 在 课堂 改革 实 践 中 ,乘着 和 煦 的 春风 ,像 一 只 只美 丽 的鸿 鹄 ,在 理 想 的
详见表 1 : 、2
袁 1 不 同浓度 蔗糖 溶 液 的质 壁 分 离和 复原 溶 液 浓 度
质 壁 分 离 时 间 (秒 )
0
1% 0
3 % 4% 5 % O O O
质 壁 分 离 复 原 情 况
通过 资 料 展现 。理 解科 学 实 验过 程 中 材料 的选 择对 结 果 的重 要 影 响 启 发学 生 展 开质 疑
引言
大学英语
听说教 学
一
、
1 、模 因理论 模 因论 ( m t s me ei )是一 种基 于新 达 尔文 进 化 c 论 的 观点来 解 释文 化 进化 规 律 的新 理论 。模 因 ( m 一 词 最早 me e) 是 由英 国牛津大 学 著名动 物学 家 RcadD w is i r a kn 在著 作 T e ef h h h ls S i G n 提出 的。D w is ee a kn 把它 定义 为 :文 化传递 的单 位 ,他通 过一 个 过 程 而从 一 个 人 的头 脑 跳 入 另 一个 人 的 头脑 之 中 。广 义 而 言 ,这 个过 程 可 以称为 模仿 。著 名哲 学家 D模 因 D n et 模 因理解 成被 e nt将 传 递着 的 观念 。L n h 模 因定 义为 记忆 的抽象 产物 ,G a t 其 yc 将 rn 将 定 义 为影 响人 类 心理 的信息 模 式 ,B ak oe 出 ,“ lc m r 指 任何 一 个信 息 ,只要 它能 够通 过 广义 上 称 为 ‘ 模仿 ’的过程 而 被 ‘ 制 ’ 复 ,它 就 可 以 称 为 模 因 了 ” 国 内 关 于 模 因 的 理 论 大 都 基 于 基 于 。
语言模因论与英语听说教学
![语言模因论与英语听说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7156777a26925c52cc5bfb0.png)
语 言模 因论 与英语听说教学
朱 战 炜
( 北汽车工 业学院外语 系 湖
【 摘
湖北 ・ 堰 十
4 20 ) 4 0 2
要】 因论是建立在达 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 , 模 用于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 。这种 崭新的
视 角给 语 言教 学的研 究 带 来 了新 的启发 。本 文 以 大 学英语 中的 听力 和 口语教 学环 节为研 究对 象 , 述 了模 论
“ 何 事 物 ,只要 它 能通 过 模仿 而得 以复 制 和传 播 , 和 同构 类 推 。重复 与 类 推不 论 以哪 种方 式 实 现 都必 任
它 就可 以成 为模 因了 ” 2 。E ] 然涉 及 到模 仿 。而复 制本 身 就是 一种 模仿 。因此 , 模 模 因论 ( e t s 是 建 立 在 达 尔 文 进 化 论 的 基 仿 可 以说 是模 因得 以传播 的关 键 。模 仿 一 词 的传统 m me c ) i
了人 们 的视 野 , 务 型 教 学 模 式 、 思 型 教 学 模 式 、 济 学 、 治 学 、 会 学 以及 语 言 学 等等 。在语 言学 领 任 反 政 社 自主性 教 学 模式 。以及 多媒 体 辅 助 教 学模 式 等 个 性 域 里 ,用 模 因论 的 观点 来 解 释语 言 可 以加 深 或 改 变 化、 自主式 的教 学 模式 在 英 语 教 学 中得 以广 泛应 用 。 我 们对 语 言 起 源 、语 言 习 得 、语 言 使 用 等 问题 的认
米【 收稿 日期 ]0 0 2 1 2 1- — 6
[ 者 简介 】 战炜 (9 8 )男 , 作 朱 17 一 , 湖北 十堰 人 , 北 汽 车工 业 学 院外 语 系 讲 师 ,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语 湖 硕 研 英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4ffa22b4daa58da0114a7c.png)
养 出符合 现代社会 需要综合性 人才 , 能够使用英语 进行 日常的交
流, 能够适应 全球 化的时代的发展 , 这也显示 出大学英语 口语 教学 的重要性 , 因此 , 对于模 因论在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中的作用 的探讨
也显得具有特别 的意义 。 1 . 模 因论的定义与基本的原理
( 1 0 )
模因是类似于基 因, 它是人 脑中存储 的信息单 位 , 模 因能够 自 我复制 的 , 其主要 的途径是 通过人 的大脑将书本 的信息复制 到人
地进行 口语的素材的寻找。 3 2语言模 因复制及 同化阶段——课 堂情景设 置
【 关键词】 模 因论 ; 大学英语 ; 口语教学
引言 : 近年来 , 随着我 国改革开放 逐步深 入 , 我 国的社会 环境 开始发生 了巨大改变 , 我国社会的思想开始逐渐的开放 , 也开 始融
就 目前来看 , 我 国大学英语 口语 的教学方式单一 , 基本 是 以教 师的单纯讲解为主 , 这会使得学生 的学 习兴趣极其低下 , 使 得学生
学习 口 语 的效率降低们 也会 使得 语 言模 因 的传播 受 到影 响。 因
此, 在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中 , 应该 注意课 堂情景 的设置 , 也 即是授 课方式的多样性 , 使得语言模 因复制 以及 同化能够正常进行 , 简单 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 一是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 , 能够 帮助学 生更好的理解 , 这 是一 视 听于一 体 , 能够增 强 学生英 语 口语 的兴 趣。二是英语 口语 的教学应该 多采用互 动的方式 , 高校 学生 的脑 袋思维能力都 是 比较成熟 的 , 要 去主动发掘学 生的学 习能力 和学
模因论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720e846529647d2728528d.png)
模因论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探析【摘要】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揭示语言发展规律的新理论。
本文根据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特点,分析了模因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并就英语材料的选择、英语知识的内化吸收以及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启示。
【关键词】模因;英语材料;内化;应用外语教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变革,这其中孕育出的教学法中,无论是19世纪流行的翻译法还是它之后出现的直接法与交际法都在各自盛行时期受到人们的推崇,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不足与缺陷不断显露。
事实上,单纯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进行外语教学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近年来,在语言学家、外语教育界专家以及一线英语教师们研究并探讨新的有效教学方法之时,模因论的引进给我国外语教学界提供了新的思路。
1 模因论与语言模因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
该理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eme)。
Meme一词最早出现在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
Dawkins在书中先提到了mimeme,这是一个希腊词根,意为“被模仿的东西”,为了读起来有点像gene这个单音节词,即去掉词头m,i缩写成了meme。
他杜撰meme一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文化进化规律,倡导对社会文化作进化研究。
我国先后有不少学者尝试对“meme”一词作了多种译法,如“谜米”,“米姆”,“模因”,“仿因”,“文化基因”等。
目前学者们已取得共识采纳何自然先生的译法“模因”。
“模因”表明它具有“模仿”这个核心意思,又表明它是“基因”仿造而来。
模因是文化基因,通过复制、模仿而传播。
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就可称为模因,比如:音乐曲调、思想观念、谚语、服装样式、房屋建筑样式、链式信件和电子邮件、病毒、宗教等。
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19ed0741cf84b9d529ea7a05.png)
模 因论 视 角下 的大 学 英语 听说教 学
张 卉 朱金 兰2
( 南京工 业职 业技术 学 院基 础课 部 ,江苏 南京 ,20 1 106)
摘 要: 模因论 的复制和传播特征被用来 重新 审视大学英语 的听说教 学, 听力教 学给学生提供 了 因因子,而 口 模 语教学则是
对模 因因子创 造性的模仿和复制。为达到语言 习得 的目的, 师还应在相 同或相似 的语境 中 教 对其 重复使用, 使之成为强势模 因;最后还应重视培养学 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促进模 因的正确 复制与传播。
关键词 :模 因;听说教学;复制;模 仿。
中图法分类号: G 4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一14( 0 0 20 7 -3 6 2 0 9l 1 2 1 )0 —070
传 承性 这种 本质特 征 的进化 规律 进行 诠释 。模 因论 中最核心 的术语 是模 因 ( me me ),该术语 由新达 尔 文 主义 ( o Ne —Da ns r i wia kn 在其 17 年所著 的 《 96 自私 的基 因》 11 S ls e e (1e ef hG n ) i 中首次提 到 。它是基 于基 因 (ee gn )一词仿造 而来 。 me 源 自希腊 语 ,意为“ me 被模仿 的东 西” …。 《 牛津 英语词 典 》对 模 因的定义 为 :模 因是文 化 的基 本单位 ,通 过非遗 传 的方 式 ,特 别是模 仿而 得 到传递 。这 个定 义概括 了模 因的本质 内容就 是复 制 和模仿 。从模 因论 的角度 看 ,语 言本 身就是一 种 模 因 ,模 因也 寓于语 言之 中 ,而英 语教学 就是复制 和传 播模 因 的过 程 。语 言 的任 何部 分 ( 词语 、句子 、 篇章 )只 要通过 模仿而 得到 复制和传 播 ,都有可 能 成 为模 因. 【 】 从 语 言模 因论 的角度 看 ,语言 教学其 实就 是如 何使语 言 中 的各 种模 因更 好地 在语 言学 习者那里 得 到复制 、模 仿及 使用 ,从 而使他 们 更好地 掌握 并运 用 这种 语 言 。通 过学 习和 指导 ,学 习者一 旦把这 些 模 因从 刚 开始 的弱势状 态 内化 为强势 状态 ,那么就 会 大大 增 强其 对这 种语 言 习得 程度 。[语 言模 因的 3 1
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9f2969ddd88d0d233d46a26.png)
黄 莺等歌 唱的 鸟学会 了唱歌 ”伍 蠡甫 ,99 45 。这 就是说 , ( 17 :— )
模仿是 人获得知识 、 活和艺术创作 的根 源。Ait l认 为模仿 生 r oe st 是人类 的自然倾 向。D r i认为人和动物都有这种模仿的本能 。 awn 17 年 , 国牛津 大学动 物学 家 RcadD w is 探讨 基 96 英 ihr a kn 在 因 自我 复制 以及相 互竞 争促 进 生物 进化 的基础 上 , 写 了 T e 撰 h Sls ee 书 , ei G n 一 fh 首次提 出文化进化 的单位 m m 。现在 , ee 一般译
输 出( 表达传输 ) 程。下面 的示 意图就模 因论视角下 的第二语 过
言习得过程 的诠释 :
为“ 模因” 。模因的定义很多,a k s D w i 把它定义为“ n 文化传递的单
位, 它通过一个过程从一个人 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 的头脑 。广 义 而言 , 这个 过程可称 为模仿 ( a kn 9 6 12 。 《 D w is17 :9 ) 牛津 英语词 典》 对模 因的定义 为 : 因是文化 的基本 单位 , 过非遗 传 的方 模 通 式, 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这两个定义概括 了模 因的本质 内容
中图分类号 - 4 . G6 2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2 8 8 ( 0 9 0 — 0 5 0 1 7 — 1 12 0 ) 5 0 8 — 2
1 模 因的概 念
语 口语教 学中注重初 级阶段 的背诵教学 。背 诵是一种 传统 的教 学手段 , 背诵 的过程实 际上是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 的必要阶
模 因和语 言之 间的关 系密不可分 , 依赖 , 互相 互相影 响。新 的教学理念强调在语言教学 中应重视语言技能 的培养 , 强调语言
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06acac0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8.png)
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前言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教育家们不断地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教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近年来,模因论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并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大学英语的教学。
什么是模因论模因(meme)是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模因被定义为文化中的基本单位,它是一种可以在人类大脑中进行复制并演化的信息单元。
模因论(meme theory)认为,人类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如思想、信念和语言,都是由模因组成。
模因从一个人脑中复制到另一个人脑中,就像基因从一个细胞复制到另一个细胞一样。
模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同时也可以欺骗人类的意识,使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思想是原创的,而其实这些思想是从其他人那里拷贝过来的。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模因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用:多样的教学资源在模因论的角度下,教学资源就是模因。
传统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课堂教学、作业等,具有单一、静态的特点。
而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教育资源越来越多元化。
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比如网络资讯、在线交流、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
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并且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和远程教学在模因论的视角下,微课和远程教学都可以看做是教学模因的复制和演化。
这些形式的教学资源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并且可以给教学带来更多的变化和创新。
微课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进度,而远程教学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交流平台,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学科和角度来了解英语文化和语言知识。
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模因论还可以启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将学生置于教育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讲解和知识传授,而学生的作用被动。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e0c5e3b8f67c1cfad6b812.png)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模因”是英国著名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其《自私的基因》中模仿”基因”一词而得出的。
模因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在模因理论的观点指导下,论述了模因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使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或以较容易的方式学习英语。
【关键词模因基因型表现型模因教学【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98-01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了meme的概念,模因论的提出为多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何自然首次把meme译成“模因”,开创了语言学研究新方向-模因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启发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本文从模因论这一视角,探讨模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模因与模仿模因的定义有两个形成阶段:前期被认为是文化模仿单位,其表型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模式;后期的模因被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
模因的核心是模仿,模因是模仿的产物。
模因复制的基本特征是模仿,它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
语言本身既是一种模因,也是模因传播的载体,它的功能在于传播模因。
模因论的根本要点都奠基于模仿一词的含义上。
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
二、模因的复制与传播语言模因信息的复制和传播分为两大类型:基因型和表现型。
(一)基因型基因型模因指大脑里信息内容作自我复制和传播,可以理解为内容不变,但以不同形式复制的模因。
又分为:1.相同信息同形传播,也称为引用,即在合适的场合下不改动信息内容而直接传递。
如引文、口号、转述、及引用的名言、警句或复述话语等。
论模因论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论模因论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0f5eb2fdd36a32d7375815d.png)
论模因论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摘要]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其对模因的复制阶段、模仿第一性以及传播方式的研究,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本文依据模因论这一理论,着重对大学英语课堂模因式教学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模因;模因教学;复制;传播;模仿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模因”(meme) -词最早是由英国牛津大学Richard Dawkins(1976)在著作TheSelfish Cene -书中提出的。
模因论告诉我们:模因以模仿为基础;模因是信息传递的单位;模因会像病毒那样到处传染;模因和基因一起,相辅相成,成为进化的驱动力。
自从模因论产生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始用模因论解释社会文化领域的各种现象,对模因论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
自2005年来,模因与语言界面之间的研究在国内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许多学者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主要寓于语言之中。
任何字、词、语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
本文主要利用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方式来启发语言教学,试图从宏观上为大学英语课堂提出一个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掌握语言教学规律。
一、模因复制阶段与模因教学一般说来,模因在复制和传递过程中往往要经历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阶段。
首先,同化阶段指成功的模因应该能“传染”它的宿主,进入宿主的记忆里?在此阶段,模因的同化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体必须和模因载体有接触,或经过观察外部现象,通过思考,重组现存认知因子,独立发现模因。
第二,所呈现的模因必须分别受到注意,被宿主理解和接受?实际上,依据这两个条件要求实施到大学英语模因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英语材料符合以下两个条件:(l)真实合理性。
语言信息真实、合理,人们才乐于复制传播,从而形成语言模囚。
(2)时尚权威性:语言信息越具时代气息、越时髦新潮就越容易得到传播。
模因指导下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能力论文
![模因指导下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能力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89ecd980eb6294dd886ca3.png)
模因论指导下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能力【摘要】培养学生的口语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
本文介绍了模因论的内涵,并试图从模因论对于口语学习的指导作用出发,来促进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适当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模因论大学英语口语口语学习教育部在2007年7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版)(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中明确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因此,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而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议题上,广大外语教学研究者和教师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学生比较薄弱的听力和口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尤其是口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我国深化改革和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与国外的经济、文化和学术等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口语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
外语口语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运用语用学的研究成果,探讨模因论对培养学习者口语学习能力提高的指导作用,试图找出一条有效的大学英语口语学习的途径,为外语教学提供适当的参考和借鉴。
一、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口语学习模因论的理论内涵模因(meme)这个术语,最早是在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 dakwins (1976)所著的 the selfish gene 中首次出现,是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并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
何自然教授认为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种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
由于任何字、词、短语、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
论模因论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论模因论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17d7cf3aef8941ea76e0580.png)
囝
师 要 注 意 巡 回辅 导 ,必 要 时 予 以 提 示 ,特 别 对 差 生 , 更 要 及 时 帮 助 他 们 。 做 完 之 后 ,要 求 各 个 小 组 之 间 进
行 交流 。 ( ) 课 堂 小 结 3
开 始 用 模 因 论 解 释 社 会 文 化 领 域 的 各 种 现 象 , 对 模 囚
为 大 学 英 语 课 堂 提 出一 个 教 学 模 式 ,以便 更 好 地 掌 握
语 言教 学规 律 。
为 了 使 学 生 进 一 步 理 解 和 巩 固 新 知 识 , 应 该 让 学 生 进 行 必 要 的 课 堂 练 习 。 作 业 的 布 置 不 要 一 刀 切 , 要 面 向 中 差 生 , 尽 量 让 学 生 单 独 完 成 , 学 生 练 习 时 , 教
一
理 论 ,着 重对 大 学英 语课 堂模 因式教 学进 行 初 步探 析 。 [ 键 词 ]模 因 ;模 因教 学 ;复 制 ;传 播 ; 模 仿 关
模 因论 是 基 于 达 尔 文 进 化 论 的 观 点 ,来 解 释 文 化
进 化 规 律 的 新 理 论 。 “ 因 ” ( me 一 词 最 早 是 由 模 me ) 英 国 牛 津 大 学 Rc ad a kn ( 9 6 在 著 作 e ihr D w is 17 ) S ls ee一 书 中 提 出 的 。 模 因 论 告 诉 我 们 : 模 因 以 e h Gn i f
因 的 复 制 和 传 播 方 式 来 启 发 语 言 教 学 ,试 图 从 宏 观 上
模 仿 为 基 础 ;模 因 是 信 息 传 递 的 单 位 ;模 因 会 像 病 毒 那 样 到 处 传 染 ;模 因 和 基 因 一 起 ,相 辅 相 成 ,成 为 进 化 的驱 动 力 。 自从 模 因 论 产 生 以来 , 国 内外 很 多 学 者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796490576c66137ee06196a.png)
播 ,都有 可能成 为模 因。语言 作为一种 模 因 之 所 以能够流传 至今 ,这与历代 语言使 用者 不 再被人 模仿和使 用 ,必 然逐渐 被遗忘 并走 向消 亡 。语 言的 选 择 使用 过 程 就 是各 种 模 因相互竞 争的过程 ,模 因的存亡 取决于 其功 能。当词 语作 为模 因得 到广泛应 用 ,在 交际
、
1 7 年 道 金斯 模 拟 生物 遗 传 单位 基 因 96 首次正式提 出文化 传递单位 模 因。模 因论认 过遗 传而繁 衍 ,模 因通过模 仿而传 播 。作 为 文 化传递 的单位 ,模因 的表 现形 式很多 ,像 “ 音乐 曲调、思想观 念 、谚语 、服 装样式 、 房屋 建筑样 式、链 式信件和 电子 邮件病毒 、 宗教 ”等 等 ,传 播 开来 就 是 各 种各 样 的 模 因。模因 的复制 、传 播方式 对英语 教学颇 有 启发 。把模 因论运 用到英语 教学 中,的现 象 ,基 因通 成功 的模 因必能感 染新 的个体 ,进 入他 的记 模因集 合重组 。要教 学生根 据不 同的语境用 理解和 接受 ;②记忆 。指模 因在记忆 中的保 质上 说,模 因是对文 化的传 承,复制 时多提
留时 间,模 因在大脑 里停 留的时 间越 长 ,传 供和模 因相适应 的环境 才容 易成功 。例如训 练 学生重 弱读 时 ,要 为他们提 供多种 语音 、 播和影 响其他 个体 的可能性越 大 ;③ 表达 。 指与其 他个 体交流 时模因必 须从记忆 储存模 听力 、文本材 料 ,开 展诗文 诵读 、角色扮演
166
一
用语 言模 因的复制性 、传播 性和创造 性等特 有 具备 稳定性 的有形承 载或媒 体 ,将模 因呈 点来 为英语 教学服 务,促使 学生在 教师指 导 现 为有 形 信 号 ,然 后 再 解 读 还 原 实 现 传 播 。 下发 挥模仿 、联想和迁 移的 潜能进 行创造 性 思维 ,举一 反三 ,根据 不 同语 境用 不同方 式 地 道 地 表达 自己 的 思想 。 落 乃至 篇章 ,只要能通 过模仿 得到复 制和传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9926a37580216fc700afd24.png)
青年 与社会
币 斗 教论坛
模 因论在大 学
( 渤海 大学 文理学院 ,辽宁 锦州 1 2 1 0 1 3)
【 摘
要】 模 因论是一种基 于达 尔文进 化论观点解释 文化进化 规律 的新理论 。模 因论 为语 言学和语言教学提供 了崭新 的
研 究视 角。 文章 以模 因论 为切入点 ,以大学英语 写作教 学环 节为研 究对 象,探讨 了模 因论 与英文写作教学的 关 系,并指 出根 据语 言模 因复制、传播 的规律进行写作教 学,有助 于提 高学生的写作 水平。 【 关键词 】 模 因论 ;英语写作 ;复制和模仿 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 中的重要部分 。英语写作是一种综 合能力的训练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 的语言知识 和技能 ,而 且也是一种重要 的交流方式 。因此 ,英语写作在英语教学 中
二 、模 因 论 与 写 作教 学 模 因 是 文 化 传 播 的 单位 ,如 同基 因,模 因 同样 遵 循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指导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4de89acb0717fd5360cdc2b.png)
( 2 )省 音 。 极 少 数 广 西 地 区 的 学生 出现 吞 辅 音 的 情
目 ‘ ‘ 模 因 论 ” 的 理 论 特 点 及 广 泛 运 用
【 关键词】 “ 模 因论” ;大学英语;英语 口语 ;语 音教 学
【 中 图分 类 号 】 H 3 1 9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6 1 6 7 ( 2 0 1 3 ) 1 2 — 0 0 7 4 — 0 2
即 使 是 在 国 际 间 交 往 日趋 频 繁 的新 世 纪 ,相 当大 一 部 分 在 校 大 学 生 英 语 口语 水 平 并 未 相 应 达 到 新 课 改 的 要 求 ,哑 巴英 语 成 为 一 代 又 一 代 英 语 学 习 者 的 噩 梦 。 作 为 名 英 语 学 习 者 , 也 作 为 一 名 英 语 老 师 ,我 以此原 因 , 分 析 不 尽 如 人 意 的现 状 , 积 极
Ⅱ 在 校 大 学 生 英 语 口 语 现 状 简 析
到 目前 为 止 ,针 对 我 国非 英 语 专 业 学 生 设 置 的英 语 学 习课 程 以及 评 估 标 准 未 能 完 全 突 出 新 课 改 的 要 求 ,学
生缺 乏实 践机会 和操练 环境 ,方 言对语音 的影 响很大 , 都造 成 了学生 的英语学 习非常被动 ,听力 口语应用 7 4 这些 能 力 低 下 。他 们 在 课 堂 上 习惯 听 课 记 笔 记 , 鲜 少 能 比较 流利地 与老师进行 简短 的英语对 话 ,更别说 主动 回答 问
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8870423943323968011c928a.png)
一
、
模 因与 语 言模 因
牛 津 大 学 动 物 学 家 理 查 得 道 金 斯 ( i aD w is 于 R c r a kn ) h
17 9 6年 在 《 自私 的基 因 》 T eSls ee - 书 中 首 次 提 出 《 h e i G n } fh
我 很 纠 结 ” 纠 结 ” 个 模 因得 到 同化 并 表 达 。 。“ 这 ( ) 忆 ( tn o ) 模 因 必 须 在 记 忆 中保 持 一段 时 间 , 二 记 r et n , e i
模 因(e ) 个概念。 nm m me这 t e e源 于 希腊 语 ,  ̄ 意为 “ 被模 仿 的东
西 ” 道金斯将模因看做是文化传播 中像基 因(e e 的遗传一 。 gn )
样 被 不 断 复制 和传 播 的东 西 , 是从 大 脑 到 大 脑 的信 息 单 位 。1 " - 2 1 《 津 英 汉 词典 》 m m 牛 对 e e的定 义 是 “ 化 的基 本 单 位 , 过 非 文 通
( x r s n ; 递 (rnmi in 。而 语 言 模 因 的这 四个 阶段 E pe i )传 so T as s o ) s
基于模因理论的高职公共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基于模因理论的高职公共英语听力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fb9ad876a20029bd642d81.png)
( 伊春 职业 学 院 , 春 1 3 0 ) 伊 5 0 0
Yih n Vo ain l Yih n 1 0 0, i c u c to a , c u 53 0 Chna
摘 要 : 因论是 一 种基 于 达 尔丈进 化论 的观 点解 释 文化 进化 规律 的 新理 论 。 一理 论启 示 我们 在 高职英语 教 学 中 , 模 这 要顺 应 时代要 求 , 重听 注 力 的模 因教 学 , 高 学生 的英语 实际应 用 能力 。 提
近 年来 , 职 公 共 英语 教 学 陷 入 了被 高 职 课 程 体 系 “ 减 ” 困 输 入 机 制 的引 入 突 出 了为 学 生 创 造语 言输 出环 境 这 一优 势 。 高 削 的 境 ,学 不 能用 ” “ 已成 为 英语 教 学 的 “ 颈 ” 鉴 于 此 , 图 通 过 模 因理 瓶 。 试 3模 因论对 高职公 共英语听 力教学的影响 论 的研 究 , 新 审 视 高 职 公 共 英 语 教 学 , 其 摆 脱 困 境 , 应 时 代 要 重 使 适 近 年 来 , 职 的 英 语 教 学 正 向 实 用 教 学 的 逐 步 转 变 , 生 的英 高 学 求 , 发生机。 焕 语 读 、 、 的能 力 也 有 了较 大 程 度 的提 高 , 听 说 能 力远 远 不 能适 写 译 但 1 模 因论 的 研 究 应 英 语 交 际 能 力 的 要 求 。由于 传 统 的 教 学 目标 以 培养 学 生 的 阅读 能 11模 因 论 . 力为主 , 师和 学生往往忽视 英语听说 的训 练 , 师忙于语 言知识 教 教 模 因论 ( e t s是 基 于 达 尔 文 进 化 论 的 观 点 解 释 文 化 进 化 的传 播 , 生 忙 于 知 识 的被 动 接 受 以应 付 繁 多 的考 试 , 导 致 高 职 m mec ) i 学 这 规律 的一种 新理论 。模 因( m ) me e 源于 希腊语 , 为 “ 意 被模 仿 的东 学 生 在 工 作 和 社 会 交往 中 无 法 用 英语 进行 信 息 交流 。 西”基 因通过遗传而繁衍 , , 而模 因通过模仿而传播 。 任何一个信息 , 听 是 语 言 交 际 中最 基 本 的 形 式 , 初 始 的 感 知 环 节 。 因此 搞 好 最 只 要 它 能 够 通 过 “ 仿 ” 过 程 而 被 “ 制 ” 它 就 可 以 称 为 模 因 。 听力训练 , 模 的 复 , 提高学生 的听 力技能 , 是高职公 共英语教 学的当务之急。 RcadD wis17 )E 因定 义 为文化传递 的单 位 , ihr a r (9 6 ̄ 模 n 它通 过 一个 要 提 高 学 生 的 听 力 不 仅 仅依 靠 反 复 的练 习 , 需 要 教 师改 变教 学 方 还 过 程 而从 一 个 人 的头 脑 跳 入 另 一 个 人 头 脑 之 中 。 就 语 言 而 言 , 们 法 , 传 统 的知 识 传 授 到 因材 施 教 , 究 学 生 在 学 习 时 的 心理 状 态 我 从 研 可 以 认 为 “ 言 本 身 就 是 一 种模 因 , 因也 寓于 语 言 之 中 , 何 字 、 背 景 , 其 复 制 并 传 播 合 适 的 模 因 。 外 教 师 本 身 也 是模 因 , 言 一 语 模 任 使 另 一 词、 短语 、 子 、 落 乃至 篇 章 , 要 通 过 模 仿 得 到 复 制 和传 播 , 有 行都会潜移 默化地对学生造成 一定 的影 响 ,进而 对其产生行 为输 句 段 只 都 可 能成 为模 因 ” 。 入 。 因 此 , 模 因论 指 导 下 , 在 我们 应 注 意 以 下几 方面 : 1 . 2语言模 因的复制和传播 () 1 以学 生 为 中 心 的 教 学 模 式 。 传 统 英 语 听 力 的 教学 模 式往 往 ( ) 教 育 和 知 识 传 播 。 语 言 的模 因 就 是 在 教 育 和 知 识 传 播 是 教 师为 中 心 , 师 放 录 音 学 生 听 , 后 讲 解 , 答 案 , 生 的学 习 1 通过 教 然 对 学 的过程 中表现 出来的。我们通过接受教育 , 以把学来 的字、 、 可 词 语 缺 乏主动性 , 很容 易造成学 习者被 动机械地模仿 复制 , 语言模 因在 句 以及 它们 所 表 达 的 信 息 在 交 际 中 进 行 复 制 和 传 播 , 们 在 教 与 学 传播 中缺 少变革、 我 缺少活力、 少创新 的能 力。 缺 输入 、 复制的不完整 , 英 的过程 中, 书本知识进行运用 , 把 就在传播语 言模 因 了。( 通过 语 阻碍 了语 言 的传 播 。 因 此 , 语 听 力 教 学 应 尽 量 采 用 以 学 生 为 中心 2) ( 选 语 言 本 身 的运 用 。语 言 本 身 的运 用 促 进 了模 因 的复 制 与 传 播 。人 们 将 的 教 学模 式 。 2) 择 易 于传 播 的听 力材 料 。 言 模 因形 成 的原 因使 存 于 大 脑 中 的信 息 模 因 在 运 用 中 不 断 重 复 、 减 、 换 、 递 , 从 我们 认 识 到 英 语 听 力教 学应 重 视 输 入 材 料 的选 择 , 因的 存 亡 取 决 增 变 传 或 模 组 旧 的模 因集 合 重 组 成 新 的 模 因集 合 , 语 言 的 单 个 模 因 复合 体 于 它 的语 用 功 能 , 一 些 模 因 在 交 际 中发 挥 积 极作 用 时 , 很 快 在 使 当 会 在 使 用 的过 程 中此 消 彼 长 , 过 各种 媒体 不 断 地 复 制 和 传 播 。 这 种 社 会 中得 到 复 制 和 传 播 , 么 这 种 模 因的 生 命 力 就 强 , 久 性 也 高 通 那 持 教 易 模 复 制 与传 播 并 不 是 以一 成 不 变 的形 式 进 行 的 , 是 复 制 的 多 产 性 决 些 。 因 此 , 师要 选 择 那 些 实用 性 强 的 , 于 复 制 、 仿 的 听 力 材 它 定 了 同一 语 言 模 因会 出现 多 种 变体 , 即模 因 的重 新 组 合 。( 通 过 信 料 。 这样 既 能 激 起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还 能 有 助 于 有 效 的语 言 输 出 。 3) 息 的交 际 和 交 流 。 通过 交 际和 交流 而 形成 的语 言模 因指 根 据 语 境 即 ( ) 3 关注学法指导。模因论的复制特点使我们认识 到听力学 习应该 兴 而 发 , 后 得 到 广 泛 复 制 和 流 传 的 信 息 , 类 模 因 可 能 在 跨 文 化 注 重 模 仿 和 强化 训 练 。 因 此 , 们 不 但 要 教 会 学 生学 会 以 不 同 的 语 而 这 我 的 交流 中 出现 。 因可 以是 跨 文 化 的 也 可 以 是 不 同 语码 转换 和 混 用 言 形 式 表 达 同 一 信 息 ,又 要 学 会 以相 同 的 语 言 形 式 套 用 不 同 的 内 模 的 。 因具 有 选 择 性 , 因 为模 因 的传 播 能 力 是 不 同 的 , 模 是 某信 息 更 易 容 , 就 是 说 , 教 会 学 生 根 据 不 同 的语 境 以不 同 的 表 达 方法 来 表 也 要 引起 人 们 的 注 意 , 易 被 人 们 记 着 , 易被 传 递 给 别人 , 为 模 因。 达 相 同 的思 想 , 时 要 教 会 他 们 仿 造 外 语 的地 道 表 达 形 式 , 造 性 更 更 成 同 创 2 模 因 论 与 英语 教 学 地使用所 学的语言 。 4 发挥教 师自身模 因的作用。 () 高职学生的语言 自学能力 差 , 他们对 听力信心 不足 , 兴趣 不高 。 模 因 的复 制 和 传 递 方 式 启 发 我 们 应 如 何 进 行 英语 教 学 , 们 要 基础知识参差 不齐 , 我 我们 教师要注 重 自身 多职 能角色 的转化 , 要具 有与教学 内容 教 会 学 生 懂 得 输 入 语 言 ,并 根 据 不 同 语 境 掌 握 不 同 的语 言 输 出 方 因此 , 自然地接受一 式。 从语言学 习的规律来看 , 输入是输 出的根本 , 有了足够地道 的语 相符 的个性化模 因来潜移默化影 响学生的思维模式 , 增强其语 言表达形式 的模 仿性 : 同时 以渗 透引 言材料 的输入 , 出才能彰显活力。同时 , 输 语言学 习的过程是语言输 些行 为规范 的模 因, 入 和 输 出相 互 影 响 、 互 促 进 的 过 程 , 传 统 的 听说 教 学 相 比 , 因 导 型 模 因教 学 为 主 , 动 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 的潜 力 , 别 学 生 的 心 理 相 与 模 调 辨 接 受 能 力 �
模仿中创新——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模仿中创新——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8a7e5fa4693daef5ef73d13.png)
men ,ep ,i t o ” a s s. mit n 。美 国韦 氏辞 典释义 为 a d a a i n ie ,
b h vo , s l , o s g h ts ra sf m esn t ro e a ir t e ru a et a pe d ' p ro opes n y i o
第3 2卷 第 3期 21 0 2年 3月
湖 j 匕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 Be Un v ri o r a Hu i o TV i e s y t
V 1 2 No 3 o. , . 3
M ac . 0 2 1 1 1 3 rh 2 1 , 3 ~ 3
“ x mp e f me l n s d a ,c t h p r e ,c oh s E a lso me sa et e ,i e s ac - h a s l t e u s
wi i l r[。 自然教授把模 因定义为 : h t na ut e 何 c u 通过模仿进行 自我 复制 的任 何实体。Me me这个概念一经产生 ,就 引起 了 各学科 的广泛 关注 。 目前,对 me me及 me t s的研究方 mec i 兴未艾 , me一词 已经进入到 了心理学 、 me 社会学 、 言学、 语 文化 学和 哲学等领 域。国内不少学者 ( 如何 自然 、曾文雄等 ) 将模 因理论应 用于语 言学、语言教学和翻译学领域 , 以解 用 释语 言运用 、 语教学和翻译过程中的诸多现象。语言模 因 外 论在英语教 学与学 习中具有 重要价值 , 为语言教学注入 了新 的活力 ,也 为创造性地运用 目的语提供 了理论依据 。 2 .模 因的复S S 传播方式 Un 模 因是模 仿的产物 。在 《 现代汉语词典 》中,“ 模仿 ” 被解释 为 “ 照某种现成 的样子学着做 ” 。模仿是人 的~种本 能, 人类 总是对 自己周围的事物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观察 和模仿 ,它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符合人类认识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e02def00242a8956bece43c.png)
2009年3月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M ar.2009第17卷 第1期 J ourna l of X i’an Interna tiona l S t udies U niversit y Vol.17.No.1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张 颖(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摘 要:模因论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也提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视点。
本文以大学英语中的听力和口语教学环节为研究对象,以模因论为切入点,对模因论与听力和口语教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本文认为模因架起了听力和口语之间的桥梁,从新的角度解释了听力和口语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模因论对听力和口语教学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模因论;听力;口语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876(2009)0120111203Ab stra ct:Meme tic s sets up a new fi e ld for linguistic resea rch and provide s a fresh viewpoint on linguistic resea rch.This pa2 pe r,starting fro m m e m eti c s,ex p l ore s the re l a tionshi p be t w een meme tic s and English t eaching i n list ening and speaking.Then it lists severa l enlighten ments in English listening and ora l teaching fro m a new pe rspective—mem etics.Key wor ds:M emetics;list ening;oral English1.引言模因论(me metics)是一种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模因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
![模因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b57586cc22bcd126ff0c6d.png)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8卷第1期2013年1月Vol.8No.1Jan.2013模因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钟玲俐(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205)[摘要]模因论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也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
将模因的生命周期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找到两者各步骤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得出了模因论对视听说教学的若干启示,模因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模仿、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的过程。
[关键词]模因论;生命周期;大学英语;视听说[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模因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研究”(10C0891)[作者简介]钟玲俐(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及商务英语。
2004年我国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交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1]”2007年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再次强调:“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
[2]”从要求中可以发现,对我国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应予以特别重视。
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在实际操作中问题严重,如听力训练仅停留在“听懂”的层面、忽略听力的语境、听与说的脱离、只会听不会说等。
这些都是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都存在的困惑。
基于多年的教学积累,笔者试图将模因的生命周期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找到两者各步骤之间的关联性,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一、模因及其生命周期模因论(memetics )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模因是一种复制现象,人类所有认知活动过程都是建立在模仿基础之上。
语言既是一种模因又是模因的载体,语言学习过程就是通过模仿复制、传播模因,而模因传播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模因的长寿性、多产性和忠实性。
探索模因传播规律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标签:模因;模仿;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一、引言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它诠释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进化的机制。
模因(meme)由道金斯(Dawkins)〔1〕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出,道金斯在书中论述了基因之间的相互竞争与生物进化过程,他模仿gene创造出meme。
道金斯认为模因是大脑中的文化信息单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复制因子,通过模因的复制与传播,人类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道金斯奠定了模因论的理论基础,他的学生布莱克摩尔(Blackmore)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模因论,她认为“任何东西,只要它以模仿的方式从一个人身上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那它就是一个模因。
”〔2〕模因现象无处不在,它既可表现为一种思想,也可以表现为容纳该思想的具体大脑结构,或者这种大脑结构产出的行为,还可以是书籍、菜谱、地图、乐谱之类物品体现出来的复制现象。
任何形式的信息复制都可以成为模因。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它表现为词、句、篇章等不同的层面。
语言也是模因的载体,借助模仿、复制得以传播、发展。
模因论的核心是模仿,模仿是模因的主要复制方式。
布莱克摩尔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过程例如语言、阅读、科学研究等等都是以某种方式建立在模仿基础上,所有这些过程都具有模因性质。
探索语言模因的规律将对语言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模因论自产生以来立即掀起一股模因研究热潮。
奇尔顿(Chilton)〔3〕研究了语篇中的隐喻表达后认为思想观点的传播问题可以从模因的角度进行解释。
Deacon 〔4〕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了符号学,并探讨了模因论与符号学相结合的可能性。
切斯特曼(Chesterman)〔5〕把模因论应用到翻译领域,提出了翻译模因论,他认为翻译模因库中存在大量的翻译模因,翻译理论进化的本身就是翻译模因不断复制和传播的结果。
国内对模因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本世纪初学者何自然、谢朝群等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语言中的模因》〔6〕,《语言模因说略》〔7〕,将模因论引入中国。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因与语言界面,何自然分析了模因的模仿机制,认为语言模因有引用、移植、嫁接和词语变形等多种模仿方式。
此外模因论被广泛地应用于网络流行语、广告语、修辞、语音学、翻译等领域的研究,模因论也为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陈琳霞〔8〕将模因的传播方式与大学英语写作相结合,提出利用模因的传播、复制特点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模因论与语言教学迅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拟用模因论探析艺术、体育专业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二、模仿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dward Lee Thordike)〔9〕认为模仿就是通过观看某人做某一行为而学会这一行为的过程。
Heyes〔10〕将模仿定义为观察者对示范者身体运动特征的复制。
可见模仿就是一种复制。
它是人类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个体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1〕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在模因的驱动下发展而来,通过模仿进行传递,“学语言本身就是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学到手的各种语言表达手段,要靠复制来与别人交流,到达传播目的。
”〔12〕模仿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将产生积极意义。
听说教学首先必须进行语音训练。
暨南大学艺术、体育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整体偏弱,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系统学习音标,有的甚至不懂音标,通常我们会在第一个学期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语音训练,让学生模仿每个音标的发音及不同的语调。
语音训练的方法主要是模仿、朗诵。
模仿也贯穿听说教学的其他环节。
根据模因在传播过程中的表现形式,模仿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
1. 模因基因型传播。
它指模因以完全相同的内容、相同的形式或者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进行传播。
根据模因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梳理每一课的名言锦句、经典篇章让学生背诵。
通过背诵可实现模因的同化,进入学生的长期记忆。
在遇到相同的场合,学生会“脱口而出”,直接引用。
背诵内容一般以段落为单位,因为对构成模因复合体的单个的模因而言,当他们处于模因复合体之中并作为模因复合体的组成单元时,它们被复制的机会将远远大于它们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时。
〔2〕段落记忆更强调模因复合体的运用。
当模因在传递过程中进入不同的语境,有的会发生变异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以纵向递进的方式进行传播。
这时尽管形式千变万化,内容仍保持不变。
在教学中老师需梳理出每课的模因链,固定的句型、词组,单词中的同义词、反义词,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模仿、练习。
暨南大学艺术体育专业听说教学采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作为教材。
每一个单元都配有核心句式。
以book1,unit6,part IV Modal2为例,训练主题为如何表达担忧与慰藉。
首先学生通过听力练习找出录像里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对话中表示担忧与慰藉的语言模因It worries me. Is it serious?Don’t worry. Your condition is not as bad as that. No need to get so nervous. 围绕这一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更多的相关模因链:I’m concerned about…. I’m afraid… I can’t help worrying….What’s wrong?What’s the trouble?What happened?I’m sorry to hear that. Bad luck.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Don’t worry. Everything will be OK. There’s no need to get nervous. I can understand how you feel. Cheer up.最后教师可以做扩展训练,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语境,从医生与病人之间对话到大学日常生活,在多种情景中作出回应,使用主题模因:1)You feel drowsy everyday and can’t sleep well at night. So you go to see a doctor for help.2)You find your friend looking sick.3)Your sister tells you that her wallet was stolen.4)Your classmate worries that he will fail in the coming examination.5)You friend becomes homesick.这些模仿训练有助于学生熟练应用相关语言模因。
2. 模因表现型传播模因以相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进行传播,是一种横向并联传播方式。
主要表现为同音异义和同构异义,即原有的结构形式不变但内容迥异。
英语中一词多义很常见,教师可设计不同的语境引导学生表达同一模因,进而让学生归纳同一单词、词组的多种词性与用法。
又如book1,unit4,part III,task 3中,学生听故事回答问题,教师可结合该录音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构成故事的基本要素:Orientation(背景介绍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原因):A film crew was shooting a film in the desert. Complication(情节展开,矛盾深化):The director was impressed that an old man could forecast the weather of the next day correctly. However the old man suddenly disappeared. Resolution(故事结局):It turned out that the old man depended on his radio to make forecast. Finally his radio broke.教师给出衔接词组或句子启发思维,让学生讲述各自的故事:One day…A week later…However…Finally…,通过结构模仿练习,学生能在同一框架下说出许多精彩故事,掌握了故事的基本结构,懂得如何应用细节发展情节。
三、模因传播规律对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语言模因揭示了语言传播规律,可有效地指导英语教学。
模因通过语言进行复制、传播,在传递过程中语言模因不断重复、会出现增减、变换组成新的模因。
Francis Heylighen〔13〕总结出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1同化(assimilation):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从而停留在宿主记忆里。
2记忆(retention):指模因在记忆中的保留时间。
同化与记忆为模因的学习、记忆阶段。
道金斯认为复制因子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模因的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
保真度指原有模因的核心得到忠实地复制。
多产性是指模因得到大量的复制与传播。
长寿性指模因在模因库里存活很长时间。
一般来说,成功的模因是那些被大量准确复制并长时间停留在宿主记忆里的模因。
且模因停留的时间越长,其被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这是人类进化的自然结果。
“有些事情无论是对我们的大脑还是对我们的经验,都不产生任何影响。
有些事情只能进入我们的短时记忆而后不久就趋于遗忘;还有一些事情则会对我们产生戏剧性的深远影响而永生不忘。
”〔2〕那些难易适中、生动有趣的模因更能进入学生的长期记忆。
为了让学生注意、记忆语言模因,教师应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听说材料。
教学辅助手段如幻灯片、音频、视频文件能增强材料呈现的生动性,学生从视觉、听觉不同的渠道感知模因,提高记忆效果。
模因的成功传递与人的注意、情绪和愿望分不开,构建任务驱动型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在任务驱动型听说练习中教师布置任务、确定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相协作完成规定的任务。
比如book1,unit6 part V,教师首先解释活动任务-完成一份大学学生健康调查表(college student health survey),同时提供词汇支持。
学生分组逐一讨论表中的每个项目,总结出小组成员的健康状况或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每组代表与大家交流意见。
这类练习具有较强的交际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分析问题,探索方法,记忆、传播模因,完成交际任务。
3表达(expression)模因由记忆模式通过演说、篇章、图片等表达方式转化为宿主能感知的有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