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及安全防护
高温作业防护措施
![高温作业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738468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5.png)
高温作业防护措施高温作业防护措施一、引言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各种工作活动。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可能会导致人体体温过高、中暑甚至中暑等危险。
因此,采取适当的高温作业防护措施对于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二、高温作业的危害1. 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人体会通过流汗的方式来散发热量,以保持体温的稳定。
然而,当环境温度过高且湿度较大时,人体散热会受到阻碍,导致体温升高,进而发生中暑的危险。
2. 脱水:高温环境下,人体在大量出汗的同时,也会失去大量的体内水分。
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脱水严重,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身体健康问题。
3. 心血管疾病:高温环境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较大的负担。
对心脏和血管有潜在疾病的人来说,高温环境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三、高温作业防护措施针对高温作业的危害,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高温作业防护措施:1. 提供足够的水源: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会导致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因此必须确保工人有足够的水源来补充水分。
工作现场应该设置饮水站点,并定期检查水源的质量和供应情况。
2. 定期休息: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导致人体疲劳,进而影响工作效果和安全。
因此,在高温作业中,必须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并定期安排休息时间,以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
3. 提供适宜的工作服装:选择适合高温环境的工作服装非常重要。
应尽量选择透气性好、轻便、颜色浅的服装,以帮助散热和保持身体凉爽。
4. 设计合理的工作和休息计划:在高温环境下,将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合理地分配是必要的。
不宜长时间连续进行高强度的工作,而应适当安排休息,以减少身体负荷和防止中暑等危险的发生。
5. 提供防护设备:在高温作业中,可能会使用各种防护设备,如帽子、太阳镜、防护手套等。
这些设备可以起到防护和保护的作用,减少工人直接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的风险。
6. 做好安全培训和指导:为了提高工人的防护意识和应对高温作业的能力,应该定期对相关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指导,让他们了解高温环境的危害和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及如何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做出正确的应对。
高温作业注意安全
![高温作业注意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6b0ed22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6e.png)
高温作业注意安全高温作业注意安全引言: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
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对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温作业的相关安全措施以及应对高温作业中的应急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温作业的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一、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脱水与电解质紊乱:由于高温环境中人体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进而引发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中暑。
2.中暑与热衰竭:高温环境中,人体温度调节机能失调,导致体温升高过快,超过了人体的耐受范围,出现中暑和热衰竭的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等。
3.心血管系统疾病:高温环境下,人体血管扩张、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容易导致心脏、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
4.皮肤病与晒伤: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引发皮肤病情的加重,如热疹、湿疹等。
同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也有较强的损害作用,容易导致晒伤。
二、高温作业的相关安全措施1.工作环境改善:高温作业时,应充分利用遮阳设施、通风设备等措施,改善工作环境的温度和空气流动情况,降低工作现场的温度。
2.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免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选择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段进行工作,避免中午高温时段作业。
3.穿戴适合的防护装备:根据高温作业的需要,选择透气、吸湿、耐高温的防护服装,充分保护工作人员的皮肤。
4.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在高温作业期间,工作人员应适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注意饮食均衡,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5.加强个人防护:在高温作业期间,工作人员应佩戴或使用好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帽、手套等,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三、应对高温作业中的应急措施1.中暑应急处理:如果工作人员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取下多余的衣物,然后用湿毛巾覆盖额头和颈部,缓解体温升高。
高温作业防护管理规定
![高温作业防护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f0f4a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c.png)
高温作业防护管理规定高温作业防护管理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作业时,为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措施,减少高温对人体的危害,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高温作业的定义、高温作业的危害、高温作业防护措施、高温作业管理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高温作业的定义所谓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超过一般工作环境温度(一般为37℃)的情况下,人体被迫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进行作业,并且由于作业特殊的工艺要求,无法采取其他更安全的办法替代。
这种作业环境通常包括高温工作坊、高温车间、高温野外作业等。
二、高温作业的危害高温环境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发中暑和脱水: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进而引发中暑和脱水。
2.影响血压和心脏功能:高温环境使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增加心脏负荷,导致血压升高,心脏功能异常。
3.引发脑血管意外:高温环境下,由于大量排汗,导致血液浓缩和流动速度变慢,易引起脑血栓或脑溢血等脑血管疾病。
4.影响神经系统功能: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神经系统易受到损害,出现头晕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5.引发皮肤病和眼病:高温环境下,皮肤易出现过敏、瘙痒等病症,眼睛易受到刺激和损害。
三、高温作业防护措施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在高温作业中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高温作业的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中最为酷热的时段进行作业。
2.增加蒸发散热:采取降温措施,如喷水、增加自然风流等,促进蒸发散热,降低空气温度。
3.提供防护设备:为作业人员提供防护设备,如防暑服、防护帽、防护眼镜等,减少高温对人体的直接暴露。
4.加强用水和补充电解质: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及时补充人体所失去的水分与电解质。
5.培训和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高温作业防护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高温作业所需防护措施的认识和理解。
6.定期体检:对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保持其身体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高温作业危害及预防
![高温作业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ad48cfd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3.png)
高温作业危害及预防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进行的工作,常见于夏季或高温地区的室内、室外工作场所。
高温作业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减少高温作业的危害。
本文将从高温作业的危害、高温作业的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高温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1. 热中暑:高温环境下,人体极易受到热中暑的威胁。
高温作业时,人体会出现出汗过多、水分和电解质丧失、体温调节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2. 呼吸系统问题:高温环境下,呼吸系统容易受到损伤。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呼吸困难、气短、咳嗽等症状。
3. 循环系统问题:高温环境下,人体循环系统容易受到影响。
高温作业时,心脏负荷增加,容易导致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问题。
4. 皮肤问题:高温环境下,皮肤会受到损伤。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皮肤容易出现烧伤、晒黑、脱皮等问题。
5. 精神问题:高温环境下,人体的精神状态易受到负面影响。
高温作业时,人体容易出现疲劳、焦虑、情绪低落等问题。
为了减少高温作业对工作者的危害,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室温调节:通过空调、通风等措施降低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对于室外作业,可以设置遮阳棚、加装遮阳设施等减少太阳直射。
2.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的作业,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时段进行工作。
3. 提供充足的饮水:在高温作业前、中、后要饮水充足,每小时应饮一定的水分,并添加适量的盐和维生素。
4. 穿戴适宜的工作服:选择透气性好、吸汗快干的工作服,避免穿着紧身、厚重或不透气的衣物。
同时,可佩戴透气的帽子、太阳镜、手套等防护用品。
5. 适当休息:高温作业时要做到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每隔一段时间,可找凉爽的地方休息片刻,恢复体力。
6. 做好身体的防护:使用防晒霜保护皮肤,以防止皮肤被阳光晒伤。
另外,可携带冷却喷雾剂、冷毛巾等急救用品,以应急降温。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护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286ee80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e.png)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护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护摘要: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
本文通过分析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危害,探讨了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为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指导。
一、高温作业的危害1. 热病: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散热受阻,导致体温过高,进而引发中暑和日射病等热病。
2.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排汗增多,会引起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导致身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 心脑血管系统负担加重:由于高温环境下心率增加,血压升高,会给心脑血管系统带来很大的负担。
4. 皮肤疾病: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皮肤会受到刺激,容易出现热疹、脱皮等疾病。
5. 精神状态下降:高温环境对人体的精神状态也会产生影响,容易出现疲劳、抑郁等情绪问题。
二、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1. 合理的工作安排: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体力劳动或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尽量选择凉爽的时间段进行工作。
2. 饮水和补充电解质:在高温工作期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尽量避免喝咖啡、茶和酒精等会加重脱水的饮品。
3. 维持空气流通:确保高温作业场所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可以及时散发热量,减轻室内温度。
4. 穿着合适的服装:选择透气性好、吸湿排汗的服装,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并保护皮肤免受太阳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5. 定时休息和降温:高温作业时定时休息,适当降低体温,避免过度劳累和中暑。
三、高温作业防护的意义1. 保护人体健康:高温作业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预防和减轻热病、电解质紊乱等健康问题的发生,保护从事高温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2. 提高工作效率: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疲劳,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可以降低疲劳和不适感,提高工作效率。
3. 降低事故发生率: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精神状态不佳、疲劳等情况,防护措施的落实可以减少事故和错误的发生。
4. 保障生产安全:高温作业的防护不仅是对从事高温作业人员的关怀,同时也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需要,防止因高温引发的设备事故和火灾。
高温作业引起的职业病危害
![高温作业引起的职业病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fb25592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d.png)
高温作业引起的职业病危害高温作业引起的职业病危害一、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劳动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工作,而高温作业带来的职业病危害不可忽视。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温作业对人体健康和职业病危害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二、高温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心血管系统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升高,血管扩张,血液流动速度减慢,造成血容量和血压下降。
长时间的高温作业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塞和脑血管意外等。
2.呼吸系统高温环境下,人体鼻腔和咽喉黏膜干燥,容易引起咽喉炎和鼻炎。
同时,高温空气中的浮尘和有害气体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3.神经系统长时间的高温作业容易引发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中暑昏迷或死亡。
此外,高温环境下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也容易引起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
4.消化系统高温环境下,人体排汗增多,从而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丧失,出现口渴、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同时,高温作业还可能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引发胃肠道疾病。
5.皮肤和肌肉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汗,汗液中的含盐量较高,容易刺激皮肤,引发湿疹、痱子等皮肤病。
同时,长时间的高温作业还会使肌肉疲劳、无力,容易引发肌肉酸痛、抽筋等问题。
三、高温作业的职业病危害1.中暑高温环境下,人体耗热增加,排汗增多,容易引发中暑。
中暑的表现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2.热衰竭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排汗过多,造成大量体液和盐分的丧失,导致血容量不足,易引发低血压、呼吸困难等症状。
3.高温性心脑血管疾病长时间的高温作业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发生。
4.高温性精神疾病高温环境下的高强度工作压力和长时间的心理紧张容易引发精神疲劳、焦虑、抑郁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神经衰弱和酒精中毒等问题。
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99ba5bc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6.png)
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危害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危害引言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危害也变得更加严重。
高温环境会给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包括中暑、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本文将探讨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危害1. 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增加身体发生中暑的风险。
中暑是指身体无法调节体温,导致体温过高的情况。
早期症状包括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和脱水。
如果不及时治疗,中暑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甚至致命。
2. 脱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会导致大量的汗水蒸发,从而造成身体脱水。
脱水会导致嗜睡、头晕、肌肉痉挛、心率增加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的脱水情况可能会引发昏厥、肾功能衰竭和心脏病等严重问题。
3. 电解质紊乱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会导致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是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包括钠、钙、镁和钾等。
它们在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但高温环境会导致大量的电解质流失,使体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失衡。
这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肌肉痉挛和呼吸困难等问题。
4. 心血管负担加重高温环境下工作会使心血管系统承受更大的负担。
由于身体需要向皮肤表面散热,心脏必须更加努力地泵血以满足这个需求。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工作可能会导致心脏负担过重,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预防措施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要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避免脱水。
工作者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喝一些清凉的水,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
此外,应避免饮用过量的咖啡因和酒精,因为它们会加剧脱水。
2. 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时,穿着透气、轻便的衣物可以帮助身体散热,并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戴上适当的帽子和太阳镜以保护头部和眼睛免受强烈阳光的伤害。
此外,使用防晒霜可以减少皮肤受损的风险。
3. 安排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在高温天气中,应尽量避免在中午时分工作,因为这是一天中最热的时间。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选择早晨或傍晚时分进行工作。
高温作业安全教育(三篇)
![高温作业安全教育(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caaa6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7.png)
高温作业安全教育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高温作业的安全教育展开讨论,内容包括高温作业的危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安全教育措施等。
一、高温作业的危害高温作业所带来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热应激:高温环境下,容易引发中暑、中暑晕厥等热应激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2. 体液失衡:高温环境下,人体会大量出汗,导致体液丧失过多,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3. 呼吸系统受损:高温环境中,空气中的湿度较大,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呼吸困难等问题。
4. 心血管系统负担增加:高温环境中,机体需要加大血液循环以维持体温平衡,容易导致心脏负荷过重、血压升高等问题。
5. 中毒风险增加:高温环境中,易造成化学物质挥发加速,增加中毒的风险。
以上危害只是高温作业可能带来的一些常见问题,但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和危险,因此有必要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
二、高温作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教育,员工可以了解到高温作业的危害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从而增强对安全的重视和警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2. 预防事故发生:通过安全教育,员工可以掌握高温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遵守相应的安全流程,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3. 提高工作效率:安全教育不仅可以保护员工的健康,减少工伤事故,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合理、科学的防护措施,可以减轻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不适感,提高工作舒适度和效率。
4. 保护企业的声誉: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可以避免潜在的事故和工伤纠纷,保护企业的声誉,提高企业形象。
三、高温作业安全教育措施为了保障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的安全,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针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高温作业的危害、安全防护措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内容。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64e654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7.png)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一、引言在许多行业,特别是建筑、冶金和化工等行业中,高温作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工作环境。
高温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高温作业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高温作业的危害1.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高温环境下,人体很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会导致人体温度升高、出汗量增加,并且容易出现体力衰竭、疲劳和头晕等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发生中暑、晕倒等热相关疾病。
此外,高温环境还会对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会导致肝肾功能受损、呼吸困难、心脏病和中风等危险健康问题。
2. 对工作效率的影响高温环境不仅会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工作人员在高温环境中容易感到疲劳和精神不振,工作效率显著下降。
此外,高温环境还可导致员工犯错的概率增加,危及工作安全。
三、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减少高温环境对人体的危害。
1. 调整工作时间和班次可以将高温时段的工作时间调整到早晨或晚上,避免在气温最高的时候工作。
此外,可以进行轮班制度,保证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时间尽量短暂。
2. 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应该为高温作业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包括通风良好的工作场所和降低室内温度的设备。
例如,可以对建筑工地使用帐篷进行遮阳,使用空调或风扇等设备降低室内温度。
3. 提供合适的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应该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帽子、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防护装备应当具备通风性能,以保持人体的湿润和舒适。
4. 加强员工培训雇主应该对员工进行关于高温作业危害和防护的详细培训。
员工应该了解如何识别高温中疾病的症状,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培训还应包括紧急情况的处理和急救技能的掌握。
5. 提供充足的水源在高温作业现场应切实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食物,以供员工随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这有助于预防中暑和脱水等问题的发生。
高温作业安全知识与防护技巧
![高温作业安全知识与防护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f2f502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b.png)
高温作业安全知识与防护技巧高温作业安全知识与防护技巧在高温环境下从事工作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
高温会给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
为了保障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有必要了解高温作业的安全知识和防护技巧。
本文将介绍高温作业的危害、安全知识以及常用的防护技巧。
一、高温作业的危害高温环境下从事工作,会对人体产生以下危害:1.热应激: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会失去过多的水分和盐分,从而导致身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这会引发热衰竭、中暑等热应激症状。
2.心血管系统问题:高温环境下,人体的心脏负担会增加,容易导致心脏病发作和其他心血管问题。
3.皮肤问题:高温会引起皮肤烫伤、灼伤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病变。
4.骨骼肌肉问题: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痉挛、酸痛等骨骼肌肉问题。
二、高温作业的安全知识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工作者需要了解以下安全知识:1.认识温度:了解不同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一般来说,超过37°C的环境温度就属于高温环境。
2.认识湿度:湿度也对高温环境下的身体感觉产生影响。
在高湿度环境下,身体散热难度增加,容易引起中暑。
3.认识暴露时间:一般来说,每天持续工作4个小时以上即可视为长时间高温作业。
4.认识个人适应能力:不同的人对高温环境有不同的适应能力,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和承受能力。
三、高温作业的防护技巧为了保护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高温作业防护技巧: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中工作时间过长,间歇性休息并补充水分和营养。
2.穿着适当的工作服:选择透气性好、吸湿排汗的材质,如棉质或透气性良好的合成材料。
3.佩戴防护帽:帽沿宽度要足够,周边有吸汗带,并根据需要戴上防护面罩。
4.使用防护眼镜:防护眼镜可以防止受热伤害和眼表烫伤。
5.佩戴透气手套:选择合适的透气手套,避免手部滑腻或受高温烫伤。
6.适量饮水:在高温作业期间,应定期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7.合理安排工作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休息时间。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防护方法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防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ecdbd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b.png)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防护方法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防护方法高温作业是指工作环境温度较高,超过了人体正常的适应范围。
高温作业不仅会对人体造成身体不适,严重时还会导致中暑、热衰竭等危害。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
高温作业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热应激:在长时间高温环境下工作,人体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如出汗、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等。
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会导致中暑等严重后果。
2. 体液丧失:高温环境下,人体不断出汗,容易导致体液丧失。
体液丧失会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严重时会引发肾衰竭等危险。
3. 烫伤:高温作业中,接触高温物体或液体容易导致烫伤。
烫伤严重时会引起皮肤组织损伤,甚至形成烫伤疤痕。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方法:1. 建立高温作业管理制度:制定高温作业管理制度,明确高温作业的时间、频次、工作量等要素,以减少工作人员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的时间和频率。
2. 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根据不同行业和工种的特点,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等。
这些设备能有效隔绝高温对身体的伤害。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工作培训和宣传教育,普及高温作业的危害性和防护知识,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4. 控制作业时间和强度: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作业,如午后的高温时段。
对于必须在高温时段工作的人员,应采取轮班制度,控制工作时间和强度,减少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的时间。
5. 提供充足饮水和休息时间:提供充足的饮水和休息时间,及时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正常功能。
6. 加强工作环境的调节:对于长期高温作业的场所,应加强空调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确保工作环境的温度适宜。
以上是关于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防护方法的一些介绍。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温作业的危害性,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只有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避免高温作业导致的身体不适和健康问题。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47a12b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4.png)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一、前言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如夏季施工、冶炼、钢铁制造等。
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高温作业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二、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 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由于大量出汗,身体会失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导致肌肉痉挛。
2. 中暑:在高温环境下,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中,人体无法及时散热,导致体内温度升高过快,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3. 热衰竭:在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及时散热,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畅,心脏负荷加重,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
三、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1)穿戴透气性好的衣服:在高温环境下,穿戴透气性好的衣服可以让身体散热,避免出现中暑等情况。
(2)佩戴防护帽:在高温环境下,佩戴防护帽可以遮挡阳光,减少头部热量的吸收。
(3)穿戴透气性好的鞋子:在高温环境下,穿戴透气性好的鞋子可以让脚部散热,避免出现脚部肿胀等情况。
(4)佩戴口罩:在高温环境下,佩戴口罩可以防止吸入灰尘和有害气体。
2. 饮食调理(1)多喝水: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会大量出汗,导致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
因此,在高温作业中应多喝水,并及时补充盐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少吃辛辣食品:在高温环境下,身体已经处于一种过热状态,进食辛辣食品会刺激胃肠道和内脏器官,加重身体负担。
3. 工作环境调节(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无法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中,因此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休息和补水。
(2)控制室内温度:在高温环境下,应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降低室内温度。
(3)增加通风量:在高温环境下,应增加通风量,保持空气流通性。
四、总结高温作业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高温作业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装备、饮食调理和工作环境调节是防护的三个方面。
只有全面采取这些措施,才能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310c91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b.png)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一、引言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作业是许多岗位工作者经常面临的问题。
高温环境可能给工作者带来诸多危害,不仅会使工作效率下降,还可能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发生中暑等健康问题。
因此,制定高温作业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员工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二、高温作业的危害高温环境对工作者会产生多方面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直接伤害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正常体温调节机制会出现失衡,导致体温升高,可能引发中暑、中暑昏迷等严重后果。
2. 身体不适高温环境下,人体会产生大量的汗液以散热,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增加。
这会导致体力下降、疲劳、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3. 心理压力高温环境下,人体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工作者可能会感到焦躁、烦躁、易怒等情绪不稳定,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高温作业的防治措施为了降低高温作业的危害,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1. 良好的工作环境设计为高温环境下的工作者提供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是防治措施的基础。
这包括控制室内温度、湿度,保证室内通风良好等。
如果有条件,可以安装空调设备和使用通风设备以更好地降低室内温度。
2. 合理的工作安排高温作业时,应尽量避免工人在烈日下暴晒,选择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段进行工作。
同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
3. 适宜的劳动保护用品提供适宜的劳动保护用品对于高温作业的防治至关重要。
工作者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如夏季冷却服装、冰袋、冷毛巾等。
此外,还需要提供适宜的防晒用品,如太阳帽、防晒霜等。
4. 健康管理和培训为高温作业的工作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和相关培训也是防治措施的重要环节。
开展定期健康体检,帮助工作者了解和应对高温作业的健康风险,提供急救知识培训等,有助于工作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5. 充足的水分补充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脱水现象,因此工作者应经常补充水分来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672b4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1.png)
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护措施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从事工作的情况,这种工作环境可能导致工作者受到伤害,并对其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温作业的危害以及可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高温环境。
一、高温作业的危害1. 热衰竭: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进而引发脱水。
严重的脱水会导致体温升高,甚至发生热衰竭,表现为头晕、恶心、虚弱和晕倒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处理,热衰竭会危及生命。
2. 中暑:中暑是常见的高温作业危害之一,是由于体内无法有效调节体温而引起的。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丧失、抽搐甚至死亡。
3. 热疲劳: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导致体力消耗过大,身体疲劳。
长时间的高温作业容易引发热疲劳,表现为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从而增加了工作错误和工伤的风险。
4. 皮肤病: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皮肤病,如热疹、湿疹、晒斑等。
这些皮肤病会导致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影响工作效率和员工的生活质量。
5. 器官损伤:高温环境下,身体器官易受到损害。
例如,高温作业会导致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加重,增加了心脏病和肾脏疾病的风险。
同时,高温还会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二、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必须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工作者应定期饮水,饮水间隔不宜过长,以防止脱水和热衰竭的发生。
同时,也可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体内的营养物质。
2. 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工作者应穿戴轻便透气的工作服,以增强散热效果。
此外,帽子、太阳镜和防晒霜等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护用品,以保护头部和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3.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为了减少高温环境对工作者的危害,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可以通过调整工作班次、增加休息时间等方式,以减少高温作业对身体造成的负担。
4. 加强培训和教育:高温作业的工作者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高温高压作业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高温高压作业的危害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e73d8d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0.png)
高温高压作业的危害及防范措施高温高压作业的危害及防范措施引言:高温高压作业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温度和压力达到较高水平的作业。
这种作业环境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高温高压作业的危害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以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一、高温高压作业的危害1. 高温对人体的直接危害高温环境会导致人体失水、脱水等问题,引起中暑、中暑晕厥、中暑中风等症状。
同时,高温还会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疲劳、心慌、呕吐等不适感。
2. 高温对器官的损害高温环境下,人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脏、肝脏、肾脏等容易受到较大的压力,引发心脏病、肝脏功能障碍、肾病等疾病。
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还可能导致内脏损伤、器官损伤等问题。
3. 高压对人体的危害高压环境下,人体容易受到电击、火灾、爆炸等伤害,引发电击伤、烧伤、爆炸事故等。
此外,高压环境还会导致机械设备的故障,进一步对工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二、高温高压作业的防范措施1. 管理措施(1)制定相关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范,明确高温高压作业的安全要求,并进行培训。
确保工人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工作。
(2)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业人员对高温高压作业进行监管和指导。
及时发现和处理作业中的安全隐患。
(3)制定作业计划,确保作业时间和频次合理,避免工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压环境中。
2. 工程措施(1)改善工作环境,提供通风设备和降温设备,降低作业区的温度。
(2)确保设备和机械的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高温高压作业风险。
(3)合理安装相关设施,如泄压阀、减压阀等,降低作业压力,减少高压作业对工人的危害。
3. 个体防护措施(1)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相关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保护眼睛的护目镜、防护面具、耳塞等,防止高温和高压对身体的伤害。
(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3)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饮食,保持工人的体力和水分,并避免饱餐和过度饮酒。
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治
![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3ce26f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1.png)
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治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治概述在许多行业中,高温环境下的作业是常见的现象。
例如,冶金、造船、电力、建筑、农业等行业中,很多工人都需要在高温环境中进行工作。
然而,高温作业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包括中暑、热衰竭、热中风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对高温作业的危害进行防治至关重要。
高温作业的危害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中暑、热衰竭、热中风和晕厥等。
首先,中暑是最常见的高温作业危害之一。
当人体在高温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体温可能会上升到危险的水平,导致中暑。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
其次,热衰竭是另一个常见的高温作业危害。
热衰竭通常是由于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
症状包括疲劳、头晕、恶心、皮肤潮红、乏力等。
另外,热中风是高温环境中常见的严重健康问题。
热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热伤害,它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心血管系统紊乱、肝功能受损等。
症状包括高热、意识障碍、呼吸急促、脉搏快速等。
最后,晕厥也是高温作业常见的危害。
高温环境下,人体血管扩张,血液往往集中在周围组织,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晕厥。
高温作业的防治措施为了防止高温作业对工人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
首先,建立科学的作业制度是防治高温作业危害的首要措施。
应制定相应的作息时间、午休时间和工作强度,避免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长时间连续工作。
其次,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透气性好的工作服、宽松的衣物以及适当的防护帽、眼镜、手套等。
此外,应配备饮水设施,保证工人能够随时摄取足够的水分。
另外,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也是防治高温作业危害的一种重要手段。
工人需要了解高温作业对健康的影响,学习相关的防护知识和自救技能,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此外,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和清凉场所也是必要的。
工人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应给予充足的休息时间,以减轻身体的负荷。
高温作业对健康危害为
![高温作业对健康危害为](https://img.taocdn.com/s3/m/d2d5f4f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5.png)
高温作业对健康危害为高温作业对健康的危害引言: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高温作业已经成为很多行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高温环境使得工人的身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仅影响着工作效率,还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温作业对健康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高温环境对健康的影响1. 热应激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人的身体会受到热应激的刺激。
热应激是由于环境温度过高,超过了人体正常的体温调节能力,导致体温升高过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应反应。
热应激会引发身体的多种反应,如头晕、恶心、心慌等不适感,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热痉挛、中暑等疾病。
2.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会通过大量出汗的方式来散热,这就导致了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等)的大量丢失。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如乏力、头晕、抽搐等。
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会导致严重的脱水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3. 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高温环境下,人体受到的热负荷增加,心脏需要加快血液循环以散热。
这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血液流动速度加快,从而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
4. 呼吸系统损害高温环境中的高温和高湿度使得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呼吸困难,导致血氧供应不足。
同时,高温环境还会引发呼吸道的炎症和损伤,容易引发呼吸系统感染和疾病。
二、高温作业下的健康防范措施1. 增加水分摄入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人体的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因此需要增加水分摄入来保持体液平衡。
工人在高温作业时应经常饮水,尽快补充水分并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含酒精的饮料。
2. 加强营养补充高温环境下,人体摄取的能量和营养也会相应增加,以满足身体的耗能需求。
建议工人在高温作业前补充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增加热量摄入。
3. 调整作业时间和强度避免在高温中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尤其是避免高温时段的工作,以减轻身体的负担和热应激。
4. 增强机体耐热能力可以通过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来增强机体的耐热能力。
高温作业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高温作业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ef66d3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9.png)
高温作业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引言
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活动。
这种作业常常会导致工作人员受到热应激、中暑等安全风险的威胁。
因此,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管控措施来降低高温作业的风险。
高温作业的危害性
高温作业可能会导致以下危害:
1. 热应激: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人体会受到较大的热应激,导致皮肤烧伤、中暑等情况。
2. 中暑: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如晕厥、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 脱水: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大量流汗,导致脱水,从而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管控措施
为了降低高温作业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控措施:
1. 环境调节:确保工作场所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减少作业区域的温度。
可以通过安装空调设备、使用扇风机等方式实现。
2. 劳动组织管理:规范高温作业时间和强度,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以减少工作人员的疲劳和热应激。
3. 个体防护: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热服、防晒霜、太阳帽等,以降低工作人员受到高温环境的直接影响。
4. 培训与教育:向参与高温作业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与教育,使其了解高温作业的安全风险和防护措施,并能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5. 健康监测: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健康问题。
结论
高温作业安全风险不可忽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是企业的责任。
采取适当的管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温作业的风险,保护工作人员的权益。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预防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a8e88c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6.png)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预防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预防一、高温作业的危害高温作业是指人们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以下是高温作业的主要危害:1.脱水和中暑风险增加: 在高温下,人体会过度蒸发水分,导致脱水。
脱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出现中暑。
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失调造成的,严重的中暑会导致意识丧失、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2.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增加: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血压会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加速心血管老化速度,促使心血管疾病提前发作。
3.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增加: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嘴巴和呼吸道会感到干燥,这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咳嗽等。
此外,高温环境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有害气体等,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4.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 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消耗大量能量,容易出现疲劳。
疲劳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容易发生错误和事故。
此外,高温环境下人们由于身体的不适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安全。
二、高温作业的预防措施为了降低高温作业带来的风险,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健康教育和监测: 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教育,详细介绍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此外,定期进行体温、血压等生物监测,及时了解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
2.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 在高温环境下,应尽量避免在中午和下午高温时段进行工作。
并且,根据高温程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连续长时间的高温作业。
3.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 在高温作业现场,应提供足够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
可以通过开启窗户、使用风扇、安装空调等方式降低室温。
在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喷水、使用降温设备等。
4.提供适宜的工作服装: 工作人员应穿着透气性好的工作服,选择合适的材料,避免过度蒸发水分。
高危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方法
![高危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c1c0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5.png)
高危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方法高危作业是指在人体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工作过程。
这些工作可能涉及高温、高压、高强度的物理环境,以及有毒、有害、放射性等危险物质的接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高危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防护方法,以保障工作者的安全。
一、高温环境下的高危作业在高温环境下从事工作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会导致中暑、脱水和热衰竭等健康问题。
此外,高温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为了防护工作者,应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适当的休息时间,以确保工作者的体液平衡和热量调节。
2. 提供透气性好的工作服,并鼓励工作者穿戴宽松、透气的服装,以便排汗和散热。
3. 定期监测工作者的体温,并设置相应的气温控制设备,如空调或通风系统。
二、高压环境下的高危作业高压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电击、火灾和爆炸等严重事故。
此外,高压设备也可能产生电磁辐射,对人体组织和器官产生损害。
以下是预防高压风险的一些措施:1. 提供相关的安全培训,确保工作者了解高压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2. 确保高压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3. 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靴和防护眼镜等,以降低电击和电弧灼伤的风险。
三、接触危险物质的高危作业一些高危作业可能涉及有毒、有害、放射性等危险物质的接触。
这些物质的暴露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对人体各个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
为了保护工作者的健康,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提供足够的通风系统,并确保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 鼓励工作者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面具、防护服和手部防护措施等。
3. 建立完善的危险物质管理体系,确保合理使用、储存和处理这些物质,同时加强事故应急准备和处理的能力。
四、结语高危作业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严重且不可忽视。
为了保障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雇主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提供必要的培训、设备和防护措施,同时加强工作环境的监测和管理,以降低高危作业带来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及安全防护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使中暑事件频频发生,其中以高温作业人员尤为多见。
在高温环境下,人的生理功能会出现一系列异常改变,如果高温超过人体的耐受力,轻则降低工作效率,重则引起中暑甚至死亡,高温作业人员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十分重要。
高温作业的分类
在热环境下从事的作业,通称为高温作业。
根据工作地点气象条件的特点,医学上将高温作业类型:
1.高温强辐射作业。
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等车间,陶瓷、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等。
2.高温高湿作业。
见于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潮湿的深矿井内等。
温热环境蒸发散热更为困难,易发生中暑。
3.夏季露天作业。
夏季农业劳动、建筑、搬运、露天交通管理等作业。
这种作业环境的热辐射强度虽然比高温车间低,但其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且头颅常受到阳光直接照射,加上中午前后气温升高,此时如劳动强度过大,则人体极易因过度蓄热而中暑。
此外,夏天在田间劳动时,因高大密植的农作物遮挡了气流,
常因无风而感到闷热不适,如不采取防暑措施,也易发生中暑。
高温对人体影响
高温可使作业人员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等不适,在生理功能上也有一系列的改变:
1.体温调节障碍。
体温调节主要受气象条件和劳动强度两个因素的影响。
在血液循环、汗液分泌和神经系统的作用下,体温一般可控制和保持在很小的波动范围内。
不过,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身体获热与产热大于散热时,就会使得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以致体温明显升高。
2.大量水盐丧失,可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失调。
3.心律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及血管紧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下降。
但重体力劳动时,血压也可能增加。
4.消化道血流量减少,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减低,淀粉酶活性下降,胃肠蠕动减弱,造成消化不良和其他胃肠道疾病增加。
口渴引起饮水中枢兴奋也会抑制食欲。
5.高温条件下人体的水分主要经汗腺排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过滤率下降,排尿量显著减少,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甚至可导
致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等。
6.神经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注意力和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度降低,容易发生工伤事故。
高温环境下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超过机体的正常调节功能,会导致中暑。
高温作业防护措施
高温作业的防护包括改善工作条件和做好工作人员的卫生保健。
改善工作条件。
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改革工艺过程,控制高温、热辐射的产生和影响,减轻劳动强度。
二是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
三是隔热,可以使用隔热材料、水和空气作为隔热层。
四是通风降温,除自然通风外,机械通风可选择风扇、喷雾风扇、集中式全面或局部冷却送风系统等。
搞好卫生保健。
合理的卫生保健措施,可以改善高温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提高工作效率,预防中暑和其他事故的发生,并减少高温对身体的远期影响。
1.加强健康监护。
除就业前体检外,在入暑前和暑期中,要动态观察高温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发现有高温就业禁忌症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2.加强个人防护。
工作服应宽大、轻便及不妨碍操作,宜采用质地结实、耐热、导热系数小、透气性能良好,并能反射热辐射的织物。
要根据不同作业的需要,配备工作帽、防护眼镜、手套、鞋盖、护腿等个人防护用品。
夏季露天作业者应配备宽边草帽、遮阳隔热帽或通风冷却帽等以防日晒。
3.调整作息制度。
炎热季节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短劳动持续时间。
如实行轮换制,增加工间休息次数,延长午休时间等。
应在工作地点附近设置工间休息室或凉棚,配置坐位、供水设备、风扇及半身淋浴装置等,休息室气温应在30摄氏度以下。
在夏季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对预防中暑具有重要意义。
4.合理供应保健饮料。
要及时补充水分和食盐,具体的数量取决于出汗量和食物中含盐量。
一般每人每天至少应补充水分3.5升左右,补充食盐20克左右。
可多次少量饮用盐开水,每次饮一、二茶杯为好,不要喝得过多过快,这样可减少汗液排出,有利于增加饮食。
盐开水以每500克水中加食盐1克左右为宜,此外,还可以选用盐茶水、咸绿豆汤、咸菜汤和含盐汽水等,饮料的配制、冷却、运输及供应都必须加强卫生管理,防止污染,饮料温度以15-20摄氏度为宜。
5.加强营养。
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时,能量和蛋白质的消耗都比较多,所以在每日的膳食中应有一定比例的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植物蛋白,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注意补充维生素A、B1、B2、C等水溶性维生素和钾、钙、镁等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