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液塑限试验

合集下载

土的塑限、液限试验

土的塑限、液限试验

土的液限试验
放锥后15s 锥体入土深度恰为10mm 15s, 10mm时 7 放锥后15s,锥体入土深度恰为10mm时, 表示土样含水量即为液限
土的液限试验
8
将液限杯中的土样取出
土的液限试验
9
放调好的土样于铝盒中
土的液限试验
10
平行测试
土的液限试验
11
盖好铝盒盖
土的液限试验
13
称铝盒加湿土重
8
盖上铝盒盖
土的塑限试验
9
称铝盒加湿土重
土的塑限试验
10
打开铝盒盖, 打开铝盒盖,放入烘箱中烘干
土的塑限试验
11
称空铝盒加干土重量
土的液限试验
将风干的土样过0.5mm 0.5mm筛 用蒸馏水拌匀, 1 将风干的土样过0.5mm筛,用蒸馏水拌匀, 置于饱和器中,浸放24小时. 24小时 置于饱和器中,浸放24小时.
土的塑限、 土的塑限、液限试验
土的塑限试验
将风干的土样过0.5mm 0.5mm筛 用蒸馏水拌匀, 1 将风干的土样过0.5mm筛,用蒸馏水拌匀, 置于饱和器中,浸放24小时. 24小时 置于饱和器中,浸放24小时.
土的塑限试验
2
称空铝盒重量
土的塑限试验
3
将土条捏成橄榄状
土的塑限试验
4
用手掌搓滚土条
土的液限试验
14
打开铝盒盖, 打开铝盒盖,放入烘箱中烘干
土的液限试验
15
称空铝盒加干土重量
土的塑限、 土的塑限、液限试验计算
按下式计算土的塑限,精确至0.%。 m − 1) × 100% wp = ( ms • 式中 wp——土样塑限,%。 • m,ms——分别为土样的湿土质量和干土质量,g。 • 本试验要求进行平行测定,当wp <40%时,平行差值不大于l%; 当wp≥40%,平行 差值不大于2%,取其算术平均值。 按下式计算液限wL,精确至0.1%。 m wL = ( − 1) × 100% ms • 式中 wL——土的液限,%, • m,ms——分别为湿土质量和干土质量,g 本试验要求进行平行测定,平行差值不得大于2%,取其平均值。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试验一、目的和要求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计算土的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

二、实验原理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三、实验装置1.GYS—2型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100g,锥角为30?。

图3-1 光电式液塑限仪2. 盛土杯:直径5cm,深度4~5cm。

3. 天平:称量300g,感量0.01g。

4. 其它:0.5mm筛、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木棰、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四、实验步骤1. 试验前准备工作a. 取有代表性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将风干土样用木棰压碎并过0.5mm的筛。

b. 取过筛后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小时以上待用。

2. 试验操作步骤a. 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并刮平。

b. 接通电源,调平测定仪,打开开关,装上平衡锥并在锥尖上涂一薄层凡士林。

c. 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指示灯亮,锥体立即自由下沉,5秒时,停止下落,读数窗上显示锥入深度。

h1d. 改变锥尖与土的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步骤3得到入土深度,和的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作。

取和的平均值作为该点hhhhh11222的锥入深度。

he. 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至0.01g),测定其含水量和(计算到0.1%)。

计算其平均值。

,,,21f. 重复上面步骤1至步骤5,对其它两个含水量土样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

五、试验结果整理及分析1. 在二级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量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点绘a、b、h,c三点含水量的—图,连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

如果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要通过ah,点分别与b、c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w(a点含水量)在—图上查得,以h,hlppl此再在—图上的ab及ac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hh,p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a点连成一直线。

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

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
(一)液限 1、制备土样 取天然含水量的土样 50g 捏碎过筛,若天然土样以风干,则取样 100g 研碎过 0、5mm 筛,加蒸馏水调成糊状,盖上湿布或置保湿器内 12 小时以上,使水分均匀分布。 2、装土样于试样杯中 将备好的土样再仔细拌匀一次,然后分层装入试样杯中,用手掌轻拍试杯,使杯中空气 逸出,土样填满后,用调土刀抹平土面,使之与杯缘齐平。 3、放锥 (1)在平衡锥尖部分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以拇指和食指执执锥柄,使锥尖与试样面接 触并保持椎体垂直,松开手指,使椎体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注意放锥时要平稳,避免 产生冲击力。 (2)放锥 15 秒钟后,观察锥体沉入土中的深度,以土样表面与锥接触处为准,若恰为 10mm(锥上有标志),则认为这时的含水量视为液限。若锥体入土深度大于或小于 10mm 时, 表示试样含水量大于或小于液限。此时应挖去占有凡士林的土,取出全部试样放在调土杯中, 使水分蒸发或加蒸馏水重新调匀,直至锥体下沉深度恰为 10mm 为止。 4、测液限含水量 将所得的合格试样,挖去沾有凡士林的部分取锥体附近试样少许(约 15~20g)放入秤 称量盒中测定其含水量,此含水量即为液限。 5、本实验须做两次平行测定,计算准确至 0.1%,取计算平均值,两次平行差值不得大 于 2%。 (二)塑限 1、将做完液限实验的土样取一小块在手中揉捏至不粘手,用手指捏成椭球形,至于毛 玻璃板上,用手掌搓滚,手掌用力要均匀,土条长度不能超过手掌宽度,土条不能出现空心 现象;当土条被搓至
2、放锥时要平稳,避免产生冲击力。 3、从调土杯中取出土样式时,必须将沾有凡士林的土弃掉,方能重新调制或者取样侧 含水率。 4、搓滚土条时,必须用力均匀,以手掌轻压,不得作无压滚动;应防止土条产生中空 现象,搓滚前土团必须经过充分的揉捏。 5、土条需在数处同时产生裂纹始达塑限;如仅有一条裂纹,可能是用力不均所致,产

土的液塑限试验在施工中的作用

土的液塑限试验在施工中的作用

土的液塑限试验在施工中的作用1. 引言说到土壤,大家可能会想起小孩在公园里玩沙子,或者是田野里种菜的情景。

但在施工领域,土壤可不仅仅是这些,它可是建筑的“基石”,字面上的“基石”啊!所以,搞清楚土的性质就显得特别重要。

这就引出了今天的主角——液塑限试验。

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什么试验,它能帮我们判定土壤的特性,简直是施工现场的“神秘武器”。

2. 液塑限试验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液塑限?液塑限,听上去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土壤在不同含水量下的表现。

当土壤水分较少时,它呈现的是“脆脆”的状态;水分多了,土就变成“稀稀”的样子。

这两个极限值,分别叫做液限和塑限。

液限就是土壤刚好要流动的状态,而塑限则是土壤开始变得可塑的状态。

哎,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拗口?别担心,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知道土在湿和干之间的“游走”状况。

2.2 为什么要做试验?那么,为什么非得搞个试验呢?这就像你买衣服之前得试一试,合不合身,舒服不舒服,土也一样!我们在施工前得了解土的性质,以免“买了不合适的地基”。

试验能告诉我们土壤的韧性和承载能力,这可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哦!别小看这个过程,它直接关乎着我们的家能不能安安稳稳地住下去。

3. 液塑限试验在施工中的重要作用3.1 保证工程质量首先,液塑限试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步。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湿乎乎的土上建房子,等到雨季一来,土壤就可能变得松松垮垮,那可就麻烦大了!通过这个试验,我们能准确评估土壤的流动性和塑性,从而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发生。

3.2 降低施工风险其次,液塑限试验还可以降低施工风险。

你说,土壤质量不稳定,就像在走一条没铺好的路,随时可能跌个狗吃屎。

试验能提前揭示土壤的特性,让我们在开工前就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可让项目经理心里有底,不至于在施工过程中慌作一团。

比如,遇到一些特别松软的土壤,我们可以提前加固,确保工程的稳稳当当。

4. 施工现场的应用4.1 设计基础液塑限试验的结果能直接影响基础设计。

土的液塑限试验非常直观的课件图文并茂

土的液塑限试验非常直观的课件图文并茂

5.试验记录
在含水率与圆锥下沉深度的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 17mm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10mm对应 的含水率为10mm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2mm对应的含水 率为塑限。
(3)、塑性指数计算
I p L P
(4)、液性指数计算
IL
p
Ip
如果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通过高含水率的一点与其余两点连两根直线在圆锥入土深工为2mm处查得相应的两个含水率如果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用该两含水率的平均值的点与高含水率的测点作直线如图中的b线若两个含水率差值等于大于2则应补点或重做试验
液限、塑限试验
1.液塑限测定方法
液塑限测定常用方法液塑限联 Nhomakorabea测定法• (2).天平:
– 称量200g,分度值 0.01g;

(3).调土杯

(4).0.5mm筛
烘箱
调土刀
加水器
称量盒
干燥器
3. 操作步骤
• (1)、取原状土样或用风干土制备土样,土样过 0.5mm筛后,喷洒配制一定含水率的土样,然后装 入密闭玻璃广口瓶内,润湿一昼夜备用(土样制备 工作实验室已预先做好)。 • (2)、将已制备好的土样取出并调匀后,密实地装 入试样杯中,用刮土刀刮平,随即将试样杯放在升 降底座上。
• (7)、将称量过的铝盒,放入烘箱;在 105℃~110℃的温度下烘至恒量,取出土样 盒放入玻璃干燥皿内冷却,称干土的质量m2。 • (8)、重复2~7条的步骤,测试另二种含水率土样
的圆锥入土深度和含水率(圆锥入土深度宜为3~ 4mm,7~9mm,15~17mm)。
4.成果整理
m1 m2 (1)、含水率计算 ; 100% m2 m0

土的液塑限试验误差分析

土的液塑限试验误差分析

土的液塑限试验误差分析土的液塑限试验是泥土工程中常用的试验方法,它可以检验泥土的重要性质,指导泥土的合理利用。

试验数据精确度是影响土的液塑限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就以土的液塑限试验误差分析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对误差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提高试验精度,为后续分析和工程设计提供坚实依据。

1.土的液塑限介绍土的液塑限试验可以检测泥土的重要性质,是泥土工程中常用的试验方法。

试验的主要内容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采用稳定的液塑模型,在通过动力控制系统控制下对试样施加各种变形,以求土的液塑模量(G、G、G”)和渗透性(K)。

以及湿度系数(w),塑性指数(GI)等。

2.误差及影响因素(1)试样的装夹误差。

试样的装夹就是指在试验中将试样压紧的误差。

由于泥土的粒度不一,表面不平均,通常会伴随着孔隙气体,导致试样在压紧过程中出现断裂、偏转等现象,使得试样的压紧误差比较大,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动力系统的误差。

动力控制系统负责将控制力变换成物理变形,从而实现液塑试验。

任何动力系统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包括滞后误差、随机误差等。

动力系统误差会对试验精度造成一定影响。

(3)温度控制误差。

在液塑试验中,温度条件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而不同的温度条件会对液塑模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控制温度的准确度也会影响液塑试验的结果准确性。

(4)电子测量误差。

由于当前的电子测量技术并不精确,它也存在一定的误差,主要表现在测量精度的有限,计算误差等方面,这将直接影响液塑试验的准确性。

3.改进措施(1)优化装夹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紧固且不断裂,可以根据泥土试样的性质采用合理的装夹方法,如采用珠圈自锁紧固,避免采用夹具捏紧,以提高试样的压紧精度。

(2)改进力控系统。

目前,现有的动力控制系统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可以在保持现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加装精密气缸、传感器及滤波器等,将动力控制系统的精度提高,降低误差,提高试验精度。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最新版】目录1.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目的和意义2.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步骤3.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4.入土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5.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实际应用案例正文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力学试验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为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准确测量对于评价土壤的性质和工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步骤主要包括:试杯装好土样、接通电源、调平机身、打开开关、提上锥体使锥尖接触土样表面、锥体立刻自行下沉 5 秒时自动停止下沉、指示灯亮、停止旋动旋钮、锥体复位、读数显示为零。

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是:三个试样的圆锥入土深度宜为 3~4mm、7~9mm 和(待测定)。

这是因为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通过改变圆锥的入土深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含水率,从而确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

入土深度与含水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入土深度越大,对应的含水率也越大。

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通过测量不同入土深度下的含水率,可以绘制出液限 - 锥入深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土工工程设计中,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可以准确了解土壤的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在土壤改良和治理中,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也可以为土壤改良和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土壤力学试验方法,其入土深度的准确测量对于评价土壤的性质和工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摘要:一、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介绍1.试验目的2.试验方法二、试验记录中入土深度要求1.入土深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2.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三、提出现场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试验操作注意事项2.入土深度的控制正文:一、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介绍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是一种常用于测定土壤液限和塑限的试验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土壤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圆锥入土深度,来确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

这种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为土壤改良和工程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2.试验方法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主要采用圆锥贯入法。

试验中,首先将一定量的土样装入试验杯中,然后通过调节试验杯内的含水量,使土样的含水量达到试验要求。

接着,将装有土样的试验杯放置在试验仪上,通过圆锥贯入土样,测量圆锥入土深度。

根据圆锥入土深度和土样的含水量,可以计算出土样的液限和塑限。

二、试验记录中入土深度要求1.入土深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入土深度是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入土深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入土深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试验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圆锥的入土深度。

2.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根据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要求,圆锥贯入土样时的入土深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入土深度要求为圆锥直径的1/3到1/2。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测量圆锥贯入土样时的入土深度,来判断是否满足试验要求。

如果入土深度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进行试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提出现场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试验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时,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步骤进行操作。

在圆锥贯入土样时,应注意控制贯入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贯入速度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还需要注意圆锥贯入土样时的角度,确保圆锥的尖端与土样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入土深度的控制入土深度是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的一个关键参数。

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报告

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是为了研究土体的液限和塑限,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等提供依据。

通过本实验,了解土体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变形极限,评估和比较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液限和塑限是黏性土的重要物理特性指标,反映了土中水对土性质的影响。

液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

本实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通过测定土样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圆锥体下沉深度,绘制出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从而确定液限和塑限值。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细粒土、蒸馏水。

2. 实验仪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电子秤、烘箱、称量碗、调土碗、调土刀、锥式仪、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土样: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或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m的筛,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

2. 调制土样:向三个盛土皿中分别加入不同数量的蒸馏水,使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略大于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

3. 调匀土样:用调土刀调匀每个盛土皿中的土样。

4. 测定圆锥下沉深度:将调制好的土样分别放入锥式仪中,进行圆锥下沉深度测定。

5. 记录数据:记录每个土样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圆锥下沉深度。

6. 绘制关系曲线: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下沉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

7. 查找液限和塑限值:在关系曲线上,圆锥下沉深度为10mm的点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下沉深度为2mm的点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查得液限和塑限值。

2. 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土样的液限和塑限值,可以进一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等提供依据。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成功测定了土样的液限和塑限值,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等提供了依据。

土的液塑限试验实验总结

土的液塑限试验实验总结

土的液塑限试验实验总结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听上去挺专业的实验——土的液塑限试验。

这玩意儿其实就是帮我们了解土壤在不同湿度下的状态,就像小朋友在游乐场里玩耍,湿滑的滑梯和干燥的沙地,性质完全不一样。

这个实验可不是随便搞搞就行的,它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毕竟了解土壤的特性可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啊!1.1 实验目的先说说我们搞这个实验的目的。

说白了,就是想知道土壤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到底有多大。

简单点说,就是想判断土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得像泥巴一样滑溜,或者说它能被捏成什么形状。

用这两项指标,我们可以预测土壤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就像给土壤打个预防针,让它在大雨来临时不至于“失控”。

1.2 实验步骤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实验的步骤。

这可不是简单的“加水、搅拌、等着”的事。

首先,我们得取样——挖点土回来,这就像咱们在夏天挖沙子一样,得找对地方!然后,把土弄成浆状,像是做泥巴饼一样,慢慢加水搅拌,直到土壤变得光滑。

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测量它的液限和塑限了,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看它能流动到什么程度。

2. 结果分析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终于得到了结果。

液限和塑限的值就像土壤的身份证,告诉我们它是什么“性格”。

比如,液限高的土壤,意味着它遇水后容易变得像河水一样流动。

而塑限则告诉我们,土壤在干燥后能保持什么形状。

这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遇到水就开始乱跑,干了就乖乖待在原地。

2.1 影响因素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结果,比如土壤的类型、颗粒大小,还有水的量。

就像煮面条,水多了变得软绵绵,水少了又干得像块石头。

每种土壤都有自己的脾气,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土壤情况,避免在建筑中出现“翻车”事件。

2.2 数据解读有了数据后,接下来就是分析。

我们会把液限和塑限的数据整理成表格,然后通过图表来直观展示。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拼图,拼好后才能看出整体的样子。

看到数据时,心里那个美啊!你会发现,某些土壤的液限和塑限非常接近,说明它们的表现非常稳定,适合用在基础建设上。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试验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试验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试验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的土壤测试方法——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试验。

别急,虽然名字长得像个绕口令,但其实它的原理和过程比你想象的简单多了。

说到底,这个方法就像是给土壤做个“体检”,看看它到底是“硬汉”还是“软妹”。

所以,咱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又有趣的世界,看看土壤在这次体检中会展现出怎样的“个性”。

2. 土壤的液限和塑限2.1 什么是液限?首先,咱们得搞清楚液限和塑限是什么玩意儿。

液限,说白了,就是土壤开始变得像泥巴那样“流动”的时候。

也就是说,水分一多,土壤就不再“听话”,开始随便流动了。

想象一下,就像是你加了点水的巧克力酱,慢慢变得越来越稀,这就是液限的感觉。

2.2 什么是塑限?然后是塑限,顾名思义,就是土壤变成“塑料”的时候。

没错,就是那种可以捏来捏去,但又不容易流动的状态。

它就像是一块黏土,虽然能被捏成各种形状,但还是保持着一定的“结构”。

这就意味着,土壤在这个阶段还算“听话”,不会随便跑掉。

3. 测试的流程3.1 准备工作现在,咱们进入测试的阶段。

首先得准备好测试的设备,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就像是你的好帮手,准备好纸、笔和几份土壤样本,当然还得有水和其他辅助材料。

看着这一大堆东西,别忘了给自己打个气:“我能行!”3.2 测试步骤测试开始了,首先,把土壤样本放在仪器上,别着急,慢慢来。

接下来,根据说明书,把适量的水加入土壤,搅拌均匀,就像在调一杯美味的奶茶。

等搅拌好后,咱们就开始观察,看看土壤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是怎么变化的。

这时候,仪器的指针就开始“跳舞”了,跟着它的节奏,咱们记录下液限和塑限的数值。

哦,真是紧张又期待,像是看一场精彩的比赛,结果马上就要揭晓了。

最终得出液塑限值后,可以跟朋友们炫耀一番,“我这土壤可是有来头的!”4. 实际应用4.1 工程意义好了,朋友们,咱们的测试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这次测试的意义了。

液塑限联合测定可不是随便玩玩的,它在工程中可是大有用处。

土的液塑限试验报告

土的液塑限试验报告

土的液塑限试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土样的流动极限和塑性极限,以确定土样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2. 实验原理土样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是表征土壤塑性与液性状态的指标。

塑性指数(PI)是指土样干弱状态下塑性和塑性控制状态下塑性的差值。

液性指数(LI)是指土样液态状态下水分含量的变化范围。

本实验通过进行土的液塑限试验,测定土样的流动极限和塑性极限,并计算出土样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3. 实验步骤(1)准备土样。

选取一定数量土样,经过处理后制成规定大小的标准圆柱体样品。

(2)进行塑限试验。

将土样插入极限状态下的液态常数、称量出0.5倍流动限水分,进行塑限试验,测定土样塑性极限。

(3)进行液限试验。

将土样插入极限状态下的塑态常数、称量出1.5倍流动限水分,进行液限试验,测定土样液性极限。

(4)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土样的塑性指数PI和液性指数LI。

4. 实验结果表格1 土的液塑限试验数据样品编号流动限(%)塑性极限(%)液性极限(%)1 20.6 10.4 18.32 18.9 9.0 16.53 21.3 11.2 19.84 19.8 10.0 18.0表格2 土样的塑性指数PI和液性指数LI样品编号塑性指数(%)液性指数(%)1 0.77 1.502 0.86 1.443 0.82 1.514 0.88 1.435. 结论及分析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了土样的流动极限、塑性极限和液性极限的具体数值,并计算出了土样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土样的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存在反比关系。

这是因为土样的塑性和液性两种状态本身就是互相对立的。

在土样的应用中,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是十分重要的指标。

塑性指数表征土样的泥质状况,液性指数表征土样的粘土状况。

因此,了解土样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对于土壤工程分析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6. 参考文献王亚平. 土力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杨天桥. 土工试验技术手册[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摘要:一、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简介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1.100克锥入深度要求2.76克锥入深度要求3.液限标准与入土深度的关系三、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应用与意义正文:一、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简介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是一种用于测定土壤物理性质的试验方法,通过该试验可以得到土壤的液限、塑限等参数,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土壤性质依据。

试验中,液限是指土壤在一定压力下,从液态向塑态转变的界限含水率;塑限是指土壤在一定压力下,从塑态向固态转变的界限含水率。

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对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试验规定,100克锥和76克锥的入土深度要求如下:1.100克锥入深度要求:在试验过程中,100克锥的入土深度分别为3~4mm、7~9mm和25mm。

这三个深度分别对应土样的液限、塑限和界限含水率。

2.76克锥入深度要求:76克锥的入土深度为3~4mm。

这个深度主要用于测定土样的液限。

3.液限标准与入土深度的关系: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以入土深度25mm作为液限标准。

当土样的液限达到这个标准时,说明土壤处于液态状态。

三、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应用与意义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在工程建设、土地资源调查、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试验得到的土壤液限、塑限等参数,可以用于评估土壤的工程特性、确定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案、防范地质灾害等。

此外,试验结果还可以为土壤改良和治理提供依据,为农业、水利、环保等领域提供有益信息。

总之,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壤物理性质测试方法,对于工程建设和土壤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土力学》液-塑限试验

《土力学》液-塑限试验

《土力学》液-塑限试验一、实验目的细粒土由于含水量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

液限是区分粘性土的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塑限是区分粘性土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测定土的液限时含水量,用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土类土的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等的一个依据;测定土的塑限,并与液限试验和含水量试验结合,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性土的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的一个依据。

二、试验方法及原理1、方法:土的液限试验:采用锥式法土的塑限试验:采用搓条法土的液、塑限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本次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颗粒组成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干土质量5%的土)。

2、原理: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是根据圆锥仪的圆锥人土深度和相应试样的含水率在以圆锥人土深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作对数曲线,3个点应连成一条直线,直线上锥人深度为17mm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直线上锥人深度为10mm 对应的含水率为10mm液限,锥人深度为2mm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2)电试样杯:直径40~50mm,高30~40mm;子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3)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4)其他:烘箱、干燥器、铝盒、调土刀、孔径0.5mm的筛、凡士林等。

切土刀、钢丝锯、毛玻璃和圆玻璃片等。

四、实验步骤(1)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0.5mm筛。

(2)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250g;采用风干试样时,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纯水,使分别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的含水量,调成均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实验目的:通过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获取土壤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等参数,对土壤的工程性质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仪器:液限计、塑限机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土样,并对土样进行颗粒筛分,去除大颗粒物。

2.取一定质量的土样,将其加入液限计的试样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甘油和蒸馏水,混合均匀。

3.开始液限试验,将试样容器放入液限计中,按照液限试验的要求进行操作。

首先将试样容器所放置的位置调整到观测点上,使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切。

打开蒸汽阀门,调整温度,并记录。

当试样变成流动状态时,开始打开闸门,让液体流出。

观察试样中的线变化情况,当线无法拉长并断裂时,记录下此时的液限。

4.液限试验结束后,将试样从液限计中取出,放入塑限机中进行塑限试验。

首先将试样挤压成指定形状,然后采用逐渐减小的力逼近试样,直到试样无法恢复形状并破裂。

记录下此时的塑限。

5.根据液限和塑限的实验结果,计算土壤的塑性指数。

塑性指数=液限-塑限。

6.根据塑性指数的大小,评估土壤的可塑性和可液化性。

实验记录:编号:001土样:黏土质量:1000g液限试验结果:液限为22%塑限试验结果:塑限为18%塑性指数:4%实验日期:2024年10月10日讨论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记录可知,所选取的土样是一种黏土,在液限试验中得到的液限为22%,在塑限试验中得到的塑限为18%,因此该土壤的塑性指数为4%。

根据塑性指数的大小可知,该土壤的可塑性较好,适合用于土方工程和路基工程等需要较高可塑性土壤的工程。

同时,液限试验还可以用于评估土壤的可液化性。

如果土壤的液限值较高,说明土壤的含水量较高,其在地震或振动荷载下容易发生液化现象,从而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我们要根据土壤的液塑限联合试验结果进行合理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实验步骤:1.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杯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两者的中间状态(b点),用调土刀调匀,放置18h以上,(定a点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0."2mm;对于76g锥应为17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以下;对于76g锥应控制在2mm以下。

2.将备好的土样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图杯,压密,使空气逸出。

3.将装好的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坐上,待锥尖与土样刚好接触,锥体下落,5s时度数的锥入深度h1。

"4.改变锥尖与土的接触位置,测得锥入深度h2,h1与h2允许误差0."5mm,否则应重做,取h1,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5.去掉锥尖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测定其含水率,计算含水率平均值ω。

6.重复上述步骤,对其他两个含水率土样经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与含水率。

结果整理方法:1.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率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点绘啊a,b,c三点,连此3点应成一条直线,如3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要过a点与b,c两点连两条直线,根据液限在hp-ω1图上查得hp,以此hp再在h-ω图的ab,ac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a点连成一条直线,当两个含水率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

2.在h-ω图上,对于100g锥,查得纵坐标入土深度h=20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若采用76g锥,则在h-ω图上,查的纵坐标入土深度h=17mm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含水率位土样的液限3.100g锥塑限应根据液限,通过hp-ω1关系曲线,查的hp,再由h-ω图求出入土深度为hp时所对应的含水率限为塑限。

4.对于76g锥,通过其锥土的深度h与含水率ω的关系曲线,查的锥入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该土的塑限。

土的液限和塑限测定试验

土的液限和塑限测定试验
粘性土的液限和塑限测定实验是土工试验中的重要环节。本实验旨在测定细粒土在液限与塑限时的含水量价其承载能力。实验采用了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天平、称量盒等主要设备,并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采用联合测定法。具体步骤包括土样制备、调匀静置、装填试杯、锥体下沉测量等,通过多次测量与计算,得到不同含水量下的锥入深度。最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锥入深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确定液限和塑限,并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整个实验过程严谨细致,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粘性土的分类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实验步骤:1.取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杯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两者的中间状态b点,用调土刀调匀,放置18h 以上,定a点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对于76g锥应为17mm;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以下;对于76g锥应控制在2mm以下;2.将备好的土样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图杯,压密,使空气逸出;3.将装好的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坐上,待锥尖与土样刚好接触,锥体下落,5s时度数的锥入深度h1;4.改变锥尖与土的接触位置,测得锥入深度h2,h1与h2允许误差,否则应重做,取h1,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5.去掉锥尖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测定其含水率,计算含水率平均值ω;6.重复上述步骤,对其他两个含水率土样经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与含水率;结果整理方法:1.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率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点绘啊a,b,c三点,连此3点应成一条直线,如3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要过a点与b,c两点连两条直线,根据液限在hp-ω1图上查得hp,以此hp再在h-ω图的ab,ac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a点连成一条直线,当两个含水率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2.在h-ω图上,对于100g锥,查得纵坐标入土深度h=20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若采用76g锥,则在h-ω图上,查的纵坐标入土深度h=17mm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含水率位土样的液限3.100g锥塑限应根据液限,通过hp-ω1关系曲线,查的hp,再由h-ω图求出入土深度为hp时所对应的含水率限为塑限;4.对于76g锥,通过其锥土的深度h与含水率ω的关系曲线,查的锥入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该土的塑限;。

土的液塑限试验原理

土的液塑限试验原理

土的液塑限试验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土的液塑限试验原理。

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的事儿啊!
你想想看,土啊,咱平日里踩在脚下的土,它居然也有这么多门道!土的液塑限试验呢,就像是给土做一次特别的“体检”。

就像咱去医院检查身体一样,得搞清楚各项指标呢!
比如说吧,为啥要做这个试验呀?这是为了搞清楚土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质呀。

土有时候像水一样能流动,这就是液态啦;有时候又变得比较硬,有点像橡皮泥半干的状态,这就是塑态喽。

那怎么知道土啥时候是液态,啥时候是塑态呢?嘿嘿,这就得靠一些专门的仪器和方法啦!就好像我们判断一个东西好不好吃,得用嘴巴尝一样。

通过一些特定的操作,一点点去观察土的变化。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得小心翼翼地处理土样,就像对待宝贝一样。

可要仔细啦,不能马虎!这土样就像是个小“娇气包”,稍微不注意它就不“配合”你啦!
“哎呀,这土怎么这么难搞啊!”可能有人会这么抱怨。

但咱可不能被它难住呀,得想法子搞定它!
土的液塑限试验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通过一些科学的手段去探究土的性质。

这就好比我们一点点揭开一个神秘的面纱,去发现土背后隐藏的秘密。

我觉得呀,土的液塑限试验真的非常重要!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土,更好地利用土。

只有搞清楚了土的这些性质,我们才能在各种工程中更好地运用土,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呀!所以,朋友们,可别小看了这个土的液塑限试验哦!。

土的液限和塑限测定试验

土的液限和塑限测定试验

2020/7/10
6
成果整理
(1)绘制锥入深度h与含水量w的关系曲线。 以含水量w为横坐标,锥入深度h为纵坐标,在
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h~w的关系曲线。 ①连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 ②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通过高含水量的一点
分别与其余两点连成两条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 2mm处查得相应的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 于2%,应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高含水量的点 连成一直线;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若土中含有较多大 0.5mm的顺粒或夹有大量的杂物时,应将土样风干后用带橡皮头的研材研 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然后再过0.5mm的筛;
(2)取过筛的土样不少于200g分别放入三个调土碗里,加不同数量的蒸 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略大于塑限和二者的中间状态。 用调土刀调匀,然后用玻璃片或湿布覆盖,静置24h备用;
式中:Ip —— 塑性指数; wp —— 塑限含水量(%); wL —— 液限含水量(%)。
2020/7/10
9
成果整理
(4)按下式计算液性指数: IL= (w-wp)/Ip
式中:IL—— 液性指数; wp—— 塑限含水量(%); w —— 天然含水量(%)。
(5)记录表格见实验报告
2020/7/10
液限和塑限试验
liquid limit and plastic limit test
2020/7/10
1
试验目的
测定细粒土在液限与塑限时的含水量; 界限含水率定义:粘性土的状态随着土中含水量的
变化而变化,各种粘性土有一个处于塑性状态的含 水率范围,界限含水率就是这个范围的度量值; 说明:细粒土由于含水率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 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液限是细粒土 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 态的下限含水率。本试验是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和塑 限含水量,用作计算土的塑性指标和液性指数,按 塑性指数或塑性图对粘性土进行分类,并可结合土 体的原始孔隙比来评价粘性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的液塑限试验
一、目的和要求
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计算土的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

二、实验原理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
三、实验装置
1.GYS—2型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100g,锥角为30?。

图3-1 光电式液塑限仪
2. 盛土杯:直径5cm,深度4~5cm。

3. 天平:称量300g,感量0.01g。

4. 其它:0.5mm筛、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木棰、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四、实验步骤
1. 试验前准备工作
a. 取有代表性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将风干土样用木棰压碎并过0.5mm的筛。

b. 取过筛后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小时以上待用。

2. 试验操作步骤
a. 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并刮平。

b. 接通电源,调平测定仪,打开开关,装上平衡锥并在锥尖上涂一薄层凡士林。

c. 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指示灯亮,锥体立即自由下沉,5秒时,停止下落,读数窗上显示锥入深度。

h1
d. 改变锥尖与土的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步骤3得到入土深度,和的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作。

取和的平均值作为该点hhhhh11222
的锥入深度。

h
e. 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至0.01g),测定其含水量和(计算到0.1%)。

计算其平均值。

,,,21
f. 重复上面步骤1至步骤5,对其它两个含水量土样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

五、试验结果整理及分析
1. 在二级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量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点绘a、
b、h,
c三点含水量的—图,连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

如果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要通过ah,
点分别与b、c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w(a点含水量)在—图上查得,以h,hlppl此再在—图上的ab及ac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hh,p
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a点连成一直线。

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

2. 在—图上查得纵坐标入土深度=20mm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含水量,即为hh,,该土样的液限。

,l
3. 根据上面求出的液限,通过液限与塑限时入土深度的关系曲线,查得(细,hhppl
粒土:双曲线 hp=wL/(0.524 wL-7.606 ,砂类土:多项式曲线hp=29.6-
1.22wL+0.017
23w-0.0000744w ),再由—图求出入土深度为时所对应的含水量,即为该土样的塑限hh,LLp。

,p
六、参考文献
1. 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