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归纳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字词归纳

《中国古代诗》字词归纳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归纳一、字音字形归纳诗歌部分1回眸mïu 粉黛dài 骊宫lí霓裳ní cháng 临邛qiïng 渔阳鼙鼓pí仙袂mâi 衣钿diàn 千乘shâng 钗擘bî马嵬wãi 阑干lán 绰约chuî脂zhī肪玉扃jiōng 凝睇dì钗擘bî人寰h uán旌jīng旗闲暇春宵云霄城阙云栈zhàn萦纡踌躇翡翠衾qīn 缥缈飘渺渺茫宛转娥眉缓歌慢舞轻歌曼舞峨嵋山梨园弟子萤火虫可怜(可爱)珠箔银屏迤逦yǐ lǐ逶迤wēi yí泪阑干花冠guān2北渚(zhǔ) 眇眇(miǎo)白芷(zhǐ) 澧(lǐ)浦西澨(shì) 潺湲(chányuán) 修葺(qì) 荪 (sūn) 门楣(mãi)薜荔(bì lì)擗(pǐ) 庑(wǔ)门衣袂(mâi) 搴(qiān) 汀(tīng) 白薠(fán)罾(zēng)蘋(pín)兰橑(lǎo)蕙櫋(mián) 九嶷(yí)山遗(wâi)远者衣褋(diã) 沅yuán 水逍遥帷幕袅袅罔:通“网”,编织木眇眇兮愁予yú:愁,使动用法期:约定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3踯(zhí)躅(zhú) 金(jīn)樽(zūn) 珍(zhēn)馐(xiū) 投(tïu)箸(zhù)4祠(cí)堂空好hǎo音频(pín)烦长使英雄泪满襟沄沄yún :大波浪5 桌帏(wãi) 伯(bï)仲(zhîng)鹧(zhâ)鸪(gū) 早岁那知瓜洲渡孤鸿玉簟diàn绸缪chóumóu倏忽shū hū万钧柁duò也可读tuó6滟滟(yàn) 霰(xiàn) 雪汀(tīng)上浦(pǔ)上扁(piān)舟(zhōu) 捣(dǎo)衣砧(zhēn) 碣(jiã)石岩(yán)扉不胜shēng愁潜qián跃潇(xiāo)湘(xiāng) 江流宛转绕芳甸渔梁渡头争渡喧鹿门月照开烟树惟有幽人自来去轩冕槎chá头7天姥(mǔ)瀛洲yínɡ天台(tāi)剡溪Shàn脚著(zhuó)谢公屐(jī)木屐jī殷yǐn岩泉倚yǐ石澹澹dàn 渌水lù天暝mín g青冥mín g 瞑目战栗lì列缺霹雳pī訇然hōn g悸动jì惊层巅鸾(luán)回车长嗟(jiē)惟觉(jué)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摧眉折腰青崖栗深林兮惊层巅:使动用法殷yǐn岩泉:震响列缺霹雳:通“裂”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在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越人语天姥:谈到8坼(châ) 涕(tì) 泗(sì) 戎rïng 马垆(lú)边皓腕凝霜雪还乡须断肠皓(hào) 腕(wàn) 谙ān熟蟾蜍倾轧qīng yà轧钢zhá轧账gá榆(yú)关渔父(fǔ)辋(wǎng)川庄黍(shǔ)饷东菑zī藜(lí) 啭(zhuàn)黄鹂朝槿(jǐn)铜钲zhēng 饷银xiǎng姜夔kuí弥望荠(jì)麦戍shù角怆c h uàn g 然豆蔻(kîu) 聒(guō)噪9将(qiāng)进酒:请烹(pēng)羊宰牛馔(zhuàn)玉恣zì欢谑(xuâ) 沽(gū)取(qǔ) 沽通“酤”千金裘(qi ú) 金樽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才与尔同销万古愁馔玉:泛指美食会须:应当。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词语解释复习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词语解释复习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词语解释复习第一单元《长恨歌》1.汉皇重色思倾国(绝代佳人)\\2.御宇(统治全国)多年求不得\\3.六宫粉黛无颜色(姿色)\\4.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嫩而润滑的皮肤)\\5.春从春游夜专夜(专宠)。

\\6.姊妹弟兄皆列士(封爵赐邑)\\7.可怜(可爱、可羡)光彩生门户\\8.遂令(使)天下父母心\\9.不重(意动,看重)生男重生女。

\\10.仙乐风(随风)飘处处闻\\11.缓歌慢舞凝(聚而不散)丝竹\\12.尽日君王看不足(看不厌)。

\\13.千乘万骑西南(向西南)行。

\\14.翠华摇摇(摇荡飘扬)行复(又)止\\15.宛转(缠绵委屈)蛾眉马前死。

\\16.花钿委(掉落)地无人收\\17.云栈萦纡(曲折环绕)登剑阁。

\\18.旌旗无光日色薄(近黄昏)。

\\19.到此踌躇(徘徊不前)不能去(离去)。

\\20.不见玉颜空(只)死处。

\\21.君臣相顾(看)尽沾衣\\22.东望都门信(任凭)马归。

\\23.落叶满阶红(落花)不扫。

\\24.椒房阿监青娥(青春的美好容颜)老。

\\25.夕殿萤飞思悄然(消沉茫然),\\26.迟迟(舒缓)钟鼓初长夜\\27.耿耿(天色微明的样子)星河欲曙(天亮,破晓)天。

\\28.悠悠生死别经年(经过一年),\\29.能以精诚致(招)魂魄。

\\30.上穷(找遍)碧落下黄泉\\31.其中绰约(美好轻盈的样子)多仙子。

\\32.雪肤花貌参差(仿佛、差不多)是。

\\33.转(辗转)教小玉报双成。

\\34.珠箔银屏迤逦(曲折绵延)开。

\\35.云鬓半偏新睡觉(睡醒)\\36.风吹仙袂飘飘举(飞起)\\37.玉容寂寞(寂寞忧愁,定语后置。

)泪阑干(纵横)\\38.回头下望人寰(人间)处\\39.钗擘(分)黄金合分钿。

\\40.但(只)教心似金钿坚\\41.临别殷勤(情意深厚的样子)重寄词\\42.在天愿(希望)作比翼鸟\\43.此恨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无绝期!44.含情凝睇谢君王(看)《湘夫人》1.帝子(公主)降兮北渚(北岸)\\2.目眇眇(向远看的样子)兮愁(使动,使…发愁)予\\3.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兮秋风\\4.洞庭波(波浪翻涌)兮木叶下\\5.登白薠兮骋望(纵目远望)\\6.与佳期(约会)兮夕张(张设罗帐)\\7.鸟何萃(聚集)兮苹中\\8.罾何为(悬挂)兮木上\\9.荒忽(犹“恍惚”,迷迷糊糊的样子)兮远望\\10.观流水兮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11.蛟何为(在)兮水裔(边沿)\\12.朝驰(使动,使…奔驰)余马兮江皋(江边)\\13.夕济(渡水)兮西澨(西岸)\\14.将腾(使动,使…奔腾)驾兮偕逝(去)\\15.葺(编结覆盖)之兮荷盖\\16.荪(用香荪抹)壁兮紫(用紫贝装饰)坛\\17.播(撒)芳椒兮成(满)堂\\18.桂(用玉桂作)栋兮兰(用木兰作)橑\\19.辛夷(用辛夷制成)楣兮药(用白芷点缀)房\\20.罔(同“网”,编结)薜荔兮为帷\\21.擗(掰开)蕙櫋兮既(又)张(张挂)\\22.白玉兮为镇(镇压坐席之物)\\23.疏(摆开、散布)石兰兮为(散发)芳\\24.缭(缠缭)之兮杜衡\\25.合(会集)百草兮实(充满)庭\\26.建(弥漫)芳馨兮庑门\\27.九嶷缤(众多)兮并(一起)迎\\28.灵之(取独)来兮如云\\29.捐(投)余袂兮江中\\30.遗(丢下)余褋兮醴浦\\31.搴(摘取)汀洲兮杜若\\32.将(要)以遗(赠送)兮远者\\33.时(欢乐的时光)不可兮骤(轻易、一下子)得\\34.聊(姑且)逍遥(缓步行走的样子)兮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其他作品一、①拟行路难泻水②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选修)诗歌部分第一单元一、XXX《长恨歌》1.《长恨歌》中“。

”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XXX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XXX对XXX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4.文中描写XXX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5.XXX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

6.表现贵妃对XXX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7.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

XXX、XXX《湘夫人》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

2.XXX《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XXX,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

”两句诗。

3.“。

”两句诗表现XXX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

”写XXX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

是希望XXX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XXX不敢对XXX剖明心迹的句子是。

6.《湘夫人》中,XXX抛弃XXX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子是。

XXX、XXX的《拟行路难》(其四)1.XXX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2.XXX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3.在《拟行路难》中碰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拟行路难》(其四)中施展阐发作者非常冲突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5.《拟行路难》(其四)中的“。

”以高深的比喻说明庞大的现实内容。

6.“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碰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XXX《蜀相》1.XXX《蜀相》中高度归纳综合、评判XXX一生巨大功业的句子是“。

”2.《蜀相》中将对XXX的崇敬、仰慕和叹惜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理解型默写(全)(含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理解型默写(全)(含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保存至高考的同学可以考上名牌大学)1.2《湘夫人》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

3、“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

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1.3《拟行路难》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4《蜀相》1、《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并抒发凭吊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抱负的句子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4、《蜀相》中,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并奠定了全诗“沈挚悲壮”的的句2.1《春江花月夜》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笔记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笔记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楚辞专题第一课《国殇》一.原文及注释操吴戈兮被犀甲(1),车错毂(gǔ)兮短兵接(2)。

旌蔽日兮敌若云(3),矢交坠兮士争先(4)。

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5),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6)。

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7),援玉枹(fú)兮击鸣鼓(8)。

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9),严杀尽兮弃原野(10)。

出不入兮往不反(11),平原忽兮路超远(12)。

带长剑兮挟秦弓(13),首身离兮心不惩(14)。

诚既勇兮又以武(15),终刚强兮不可凌(16)。

身既死兮神以灵(17),魂魄毅兮为鬼雄(18)注释:(1)吴戈:战国吴地所制的戈(因制作精良锋利而著名)。

操:持。

戈:武器名。

被:通“披”。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

(2) 毂:(gǔ)车轮贯轴处。

车错毂;指两国双方激烈交战,战车交错。

毂是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

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3)旌:(jīng)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了太阳,敌兵好像云一样涌上来。

旌: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4)矢交坠兮士争先;流矢在双方的阵地上纷纷坠落,战士们奋勇争先。

矢:箭。

(5)凌:侵犯。

躐(liè,音“列”):践踏。

行(háng):队伍的行列。

(6)左骖(cān):古代战车用四匹马拉,中间的两匹马叫“服”,左右两边的叫“骖”。

殪(yì义):倒地而死。

右:指右骖。

刃伤:为兵刃所伤。

(7)霾两轮兮絷四马:车轮陷入泥中,驾车的四马被绊住了。

霾(m ái,埋)。

通“埋”,只两轮陷入泥中。

絷(zhí,直);绊住。

(8)援玉枹(fú)兮击鸣鼓:主帅鸣击战鼓以振作士气。

援:拿着。

玉枹:用玉装饰的鼓槌。

(9)天时:天意。

怼(duì):怨怒。

威灵怒:神明震怒。

(10)严杀:酣战痛杀。

弃原野;指骸骨弃在战场上。

(11)出不入兮往不反;是说战士抱着义无反顾的必死决心。

高二语文《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音、翻译、理解性默写

高二语文《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音、翻译、理解性默写

高二语文《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音、翻译、理解性默写编订:范资昂审核:鸿飞 2017.01.10 班级姓名必修五字音、字形归纳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赍发(jī)玷辱(diàn)酒馔(zhuàn)尴尬(gān gà)掇(duō)彤云(t?ng)仓廒(áo )髭须(zī)肐察(gē)搠倒(shu?)央浼(měi)剜肉(wān)恁(nan)提防(dī)连累(lěi)勾当(g?udàng)少顷(qǐng)迤逦(yǐ lǐ)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hē) 讥诮(qiào) 怔住(zhang) 孤僻(pì)辖制(xiá) 怂恿(sǒng yǒng) 祈祷(qídǎo) 忧郁(yù)撮合(cuō) 塑造(sù)唉声叹气(āi) 歹毒(dǎi)熨帖(yù) 战战兢兢(jīng) 胆怯(qia)鞭笞(chī)削(xiāo)铅笔难堪(kān)滑稽(jī)周济(jì)辖制(xiá)安然无恙(yàng) 降服(xiáng) 陶冶(yě)3.边城喁喁(yúyú)私语黑黝黝(yǒu)竹篁(huáng)忌讳(huì)傩戏(nu?)茶峒(d?ng)涎皮(xián)莞尔(wǎn)胡诌(zhōu)应和(ha)搓手(cuō)滨水(bīn)间或(jiàn)嗅到(xiù)吁吁(xū)挪动(nu?)焖菜(man)川黔(qián)悲悯(mǐn)翘首(qiáo)蒿艾(hāo ài)角隅(yú)高崖(yá)氽着(tǔn)饱蘸(zhàn)蚱蜢(zhàměng)怏怏(yàng)埋怨(mán )擂鼓(l?i)悖时(bai)喧阗(tián)棕榈(lǘ)第二单元4.归去来兮辞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景翳翳(yǐngyì) 出岫(xiù) 曷不(h?)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熹微(xī) 瓶无储粟(sù)流憩(qì) 遐观(xiá) 遑遑(huáng)西畴(ch?u)窈窕(yǎotiǎo)寻壑(ha)眄庭柯miǎn)求之靡途(mǐ)盘桓(huán) 矫首(jiǎo)西畴(ch?u)载欣载奔(zài) 棹孤舟(zhào) 求之靡途(mǐ)乘化(ch?ng)窈窕(yǎo tiǎo)惆怅(ch?u chàng)酒樽(zūn)庭柯(kē)田园将芜(wú)田园将芜(wú)瓶无储粟(sù)5.滕王阁序徐孺(rǔ)棨戟(qǐjǐ)襜帷(chān w?i)翼轸(yìzhěn)萦回(yíng)胜饯(jiàn)钟鸣鼎食(dǐng)涸辙(h?)襟(jīn )三江东隅(yú)鹤汀(tīng)凫渚(fúzh?)请缨(yīng)雨霁(jì)猖狂(chāng)衡阳之浦(pǔ)暇日(xiá)邺水(ya)遥襟甫畅(fǔ)川泽纡(yū)孤鹜(wù)樽(zūn )天高地迥(ji?ng)簪笏(zānhù)盛筵(yán )梓( z?)泽潦水(lǎo)睢(suī)园瓯(ōu )越骖(cān fēi)俯雕甍(m?ng)睇眄(dìmiǎn)黄龙之舳(zhú)彭蠡(lǐ)睢园(suī)披绣闼(tà)叨(tāo)陪鲤对涸澈(h?)命运多舛(chuǎn)遄(chuán)飞帝阍(hūn)北海虽赊(shē)捧袂(mai)6.逍遥游鲲(kūn)鹏抟(tuán)齐谐(xi?)坳(ào)堂迁徙(xǐ)北冥(míng )夭阏(a)沮(jǔ)丧榆枋(fāng)斥鴳(yàn)舂(chōng)米晦朔(shu?)泠(líng)然蓬蒿(hāo)翱(áo)翔穷发(fà)之北决(xua)起而飞蜩(tiáo)抢(qiāng)小知(zhì)数数(shu?)然北冥(míng)尘埃(āi)夭阏(a)学鸠(jiū)蟪蛄(huìgū)恶乎待哉(wū)7.陈情表险衅(xìn) 夙愿(sù) 闵凶(mǐnxiōng) 怜悯(liánmǐn)祚薄(zu?) 期功(jī) 强近(qiǎng) 床蓐(rù) 逮捕(dài) 李逵(kuí) 猥陋(wěi) 陨首(yǔn)逋慢(bū) 病笃(dǔ) 矜持(jīn) 郎署(shǔ)拔擢(bázhu?) 优渥(w?) 庶几(shùjī) 愚拙(zhuō) 笃实(dǔ)日薄西山(b?) 气息奄奄(xīyǎn) 朝不虑夕(lǜ)形影相吊(diào) 更相为命(gēng) 应门(yìnɡ)愿乞终养(qǐ)茕茕孑立(qi?ng ji?)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锱铢必较(zīzhū)斟酌(zhēnzhu?) 倒涎(xián)深恶(wù)痛绝咬文嚼(jiáo)字没镞(zú)岑(c?n)寂尺牍(dú)下乘(ch?ng )付梓(zǐ)憎恶(zēng)蕴藉(jia)流弊(bì)剥啄(zhu?)王嫱(qiánɡ)凝练(nínɡ)9.说“木叶”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lái)落木萧萧(xiāo)涔阳(c?n)无妨(fáng)陇首(lǒng)得鱼忘筌(quán)寒砧(zhēn)桅杆(w?i)漂泊(b?)秋风袅袅(niǎo)疏朗(shū)窸窣(xīsū)迢远(tiáo)灼灼其华(zhu?)亭皋(gāo)冉冉(rǎn)门栓(shuān)翩翩起舞(piān)10.谈中国诗媲(pì)美空泛(fàn)焚膏继晷(guǐ)压轴(zh?u)戏腐(fǔ)化笑靥(ya)茅塞(sa)顿开麻(mā)麻亮狡黠(xiá)颦蹙(pín cù)文绉绉(zhōu)角(ju?)斗士一蹴而至(cù)精髓(suǐ)赝(yàn)品自怨自艾(yì))数(shu?)见不鲜叫嚣(xiāo)酩酊大醉(mǐng dǐng)第四单元11.中国建筑的特征帷幕(w?i)屋脊(jǐ)接榫(sǔn)穹窿(qi?ng)埋怨(mán)翘首以盼(qiáo)埋葬(mái)翘起(qiào)点缀(zhuì)高楼大厦(shà)辍学(chu?)厦门(xià)角色(ju?)凤毛麟角(jiǎo)门槛(kǎn)柁(tu?)墩直栏横槛(jiàn)哺育(bǔ)舵(du?)手墁地(màn)曼妙(màn)鹰隼(sǔn)12.作为生物的社会鲱鱼(fēi)梗节(gěng)鲠直(gěng)哽咽(gěng)窠臼(kē jiù)穹顶(qi?ng) 蹩脚(bi?)毗邻(pí)蚁冢(zhǒng) 鳟鱼(zūn)蚁冢(zhǒng)蜂窠(kē)阈值(yù)骚动(sāo)模型(m?)模样(mú)聚集(jù)乱窜(cuàn)巢穴(cháo xu?)梭子(suō)筹划(ch?u)霎时(shà)积累(jī lěi)木屑(xia)鳖裙(biē):鳖的背甲四周的肉质软边,味道鲜美。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

意义 编织 波纹 分裂 消除,解除 买或卖 响声 何,怎样 心服 使船靠岸 满足 暴露
不,不要
仇敌 了
你,你们
叙说 抵挡 美好的样子 关闭 在马前 在夜里 向东 向下
在晚上
在早晨 向东南西北
向东南 从中间 向东 向东南 向墙壁一样 向上 每年 每月 向东 向南 乘辇车
在早上,在晚上
一天天地
名词
名词作动词
取得效果 写字
砌上垣墙 使……愁 使……沾湿 使……澄清 使……硕大茂盛 使……早;使……多 为……悲伤
充满 看重 被……震惊 完好,保全 招致 作乱 保全 细小的事情 有勇有谋的人物 诚意 白发 许多事 向远处 使……奔驰 使……颤栗;使……震惊 使……称王
使……灭亡
使……后退 使……振兴 使……夭折 使……来 使……成长 使……长成 使……发出响声;使……聚集 使……繁衍;使……安定
侍奉
吹起东风 设营驻扎
向东行 西征 唱起楚地的歌声 左行 面对 出现了云,出现了龙 出现了彩虹 吟唱;弹奏 灭族 装在木匣子里 溯本,推求 实现
继承……的事业
客居 叫
患……病 称呼 结果实
抚育子女 活得长久 用指甲抓
作传 带来祸患
做官 作诗 用乳汁喂养 吃饭 上朝
使动用法
为动用法 形容词动用
形容词
词类句式 通假字
用法 “罔”通“网” “文”通“纹” “列”通“裂” “销”通“消” “沽”通“酤” “向”通“响” “盖”通“盍” “伏”通“服” “檥”通“舣” “厌”通“餍” “暴”通“曝”
“无”通“毋”
“雠”通“仇” “已”通“矣”
“而”通“尔”
“序”通“叙” “当”通“挡” “珊珊”通“姗姗” “阖”通“合”

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必背古诗文)

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必背古诗文)

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zhízhú)不敢言。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梦游天姥(mǔ)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yíng)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5),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tāi)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

谢公宿(sù)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zhuó)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知识总结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知识总结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知识总结一;通假字并解释意义1;暴霜露;暴通曝,冒着2;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3;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品4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逝世通逝,死去5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6;少纵则逝矣;少通稍。

7;与可没于陈州,没通,死亡.8;而节叶具焉;具通俱,俱全.二;古今异义词1;率赂秦耶古义;一概,全部。

今义;率领。

2;至于颠覆古义;终究,到….结局。

今义;用作表示另捏一事的连词。

3;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

今义;实际上。

4;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

今义;指父亲的父亲。

5;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

今义;表示又一次。

6;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慧和力量。

今义;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指真实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以凭借的意思。

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之义。

9;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古义;推究。

今义;用作名词原则,副词原来。

所以古义;是……的原因。

今义;一般用于因果关系的连词。

10;抑本其成败之迹古义;或者。

今义;动词,抑制等。

11;吾与汝俱少年。

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今义;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

12;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古义;成长立业。

今义;组织机构等成立成功,开始存在。

13;将成家而致汝。

古义;安家。

今义;男子结婚。

14;志气日益微。

古义;意志和元气。

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15;而心识其所以然。

古义;原因或道理。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16;初不自贵重。

古义;看重。

今义;价值高。

17;月落庭空影许长。

古义;这样。

今义;也许。

18;废卷而哭失声。

古义;停下,放下。

今义;废弃。

19;吾将以为袜。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20;发函得诗。

古义;打开。

今义;发送。

21;而读书者与之。

古义;赞成。

今义;给。

22;以书遗余曰古义;赠送。

今义;遗失。

三;词类活用1;李牧连却之。

高中语文 附录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整理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 附录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整理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附录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整理素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一、字音识记媲.美(pì)珐.琅(fà)街衢.(qú)褶.皱(zhě)曝.晒(pù)脚踝.(huái)晕.眩(yùn) 俯瞰.(kàn) 咀嚼..(jǔ jué) 白炽.(chì)爪.牙(zhǎo) 谄.媚(chǎn)逃遁.(dùn) 磨蹭.(cèng) 晨曦.(xī) 矗.立(chù)手肘.(zhǒu) 狡黠.(xiá)脸颊.(jiá) 颤.栗(zhàn) 摽.紧(biào) 干瘪.(b iě)慵.懒(yōng) 褊.狭(biǎn)阴霾.(mái) 窸窣..(xī sū) 氛.围(fēn) 树瘿.(yǐng)瘦削.(xuē) 断壁残垣.(yuán)怦.然心动(pēng) 安然无恙.(yàng) 黑魆魆..(xū xū)二、词语积累息影:停止活动,也指退隐闲居。

春醪(chūn láo):春酒。

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荟集:聚集。

峥嵘: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也指高峻的山峰。

决绝:非常坚决。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

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殊荣:指非同一般、不同于别人的荣誉。

摒弃:屏除;抛弃。

纵横捭阖(zòng héng bǎi hé):原指战国时代策士以“合纵”或“连横”之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的方法。

后形容以辞令测探、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的手段为“纵横捭阖”。

矫揉造作: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如现代的舞蹈塞满异国情调的矫揉造作。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梳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梳理

人教版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重点字词梳理《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

《梦游天姥吟留别》1、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2、熊咆龙吟殷岩泉yǐn 震响3、须行即骑访名山等待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眉《将进酒》1、将进酒(qiāng 请)2、呼儿将出换美酒(拿)《项羽之死》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拔起;盖:超过4、骑能属者百余人耳:zhŭ随从5、田父绐曰:dài 欺骗6、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乃:就引:率领,带领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7、汉军皆披靡:溃散8、亡其两骑耳:失去9、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10、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11、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重点虚词:①乃:项王乃大惊曰:于是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就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汉军乃觉之:才②以故汉追及之:因此无以渡:没有……的办法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以:相当于“而”;为:成为③于是项王大呼:在这时④项王瞋目而叱之:表修饰⑤之: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指示代词,代指汉军;之:复指代词,这,这么天之亡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

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为:句末语气词《阿房宫赋》1、四海一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3、楚人一炬炬,名词作动词,放火。

4、族秦者,秦也族,作动词,灭族。

5、辞楼下殿下,走下。

6、戍卒叫,函谷举举,拔、攻占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悲哀;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六国论》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兵器)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皆)3、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它实际上)4、此言得之(适宜,得当)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6、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开始)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点归纳总结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心情。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鹏鸪飞。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思想手法:表盛衰无常的感慨。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2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2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数,莫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能够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以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堪称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促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失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 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好汉,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故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步,豪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安不忘危之害!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希望、命令的语气。

第 1页 /共 15页庙:太庙,帝王祭祀先人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详细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

牢,祭祀用的牲口。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许逸豫:逍遥游玩,不可以安不忘危。

所溺:沉迷沉迷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渺小的东西。

纳:放回。

仇雠:仇家。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

[1]及:等到。

所溺:沉迷迷爱的人或事物。

译文唉 !国家兴隆与衰灭的命运,固然说是天数,莫非不是因为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由,就能够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赏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家;燕王,是我扶助成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必背古诗文)

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必背古诗文)

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zhízhú)不敢言。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梦游天姥(mǔ)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yíng)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5),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tāi)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

谢公宿(sù)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zhuó)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言文字词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言文字词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言文字词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言文字词过小孤山大孤山重点实词列置烽燧(陈列、设置)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又深秋潦缩(积水)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上干云霄(冲,直入)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庙在山之西麓(山脚)尝加营葺(营建,修缮)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有俊鹘抟水禽(持,抓)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重点虚词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古今异义与江山相发挥(古:辉映;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词类活用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特殊句式判断句:此山当是(表判断)一也;信造化之尤物也;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省略句:倒影(于)水中;方立(于)庙门;遂行泛(于)澎蠡口《庖丁解牛》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庖丁解牛:剖开、分割足之所履:踩肩之所踦(y ):支撑,接触砉(hu)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向,通响。

奏刀騞(hu)然:奏,进;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进乎技矣:超过。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批大郤:击,劈开;郤,空隙。

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因其固然: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技经肯綮之未尝:技经,犹言经络。

经,经脉。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

綮(qng),筋肉聚结处。

而况大軱乎:大骨良庖岁更刀,割也: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更,更换;割,割肉族庖月更刀,折也:众,指一般的;折,断,指用用刀折骨新发于硎:发,出;硎,磨刀石彼节者有间:节,关节;间:间隙。

如泥委地: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缮,擦拭刀二、通假字砉然向然通响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复习备考】一轮复习: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知识梳理

【复习备考】一轮复习: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知识梳理

【复习备考】一轮复习: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一、成语梳理理解下列成语1.《庖丁解牛》目无全牛: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见于《庄子·养生主》)。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游刃有余:厨师把整个的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移动着,没有一点儿阻碍(见于《庄子·养生主》)。

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善刀而藏:将刀擦拭干净收起来。

比喻有所收敛、适可而止或自藏其才而不炫露。

2.《项羽之死》四面楚歌: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四面汉军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见于《史记·项羽本纪》)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望风披靡:形容军队丧失战斗意志,老远看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溃散了。

3.《阿房宫赋》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也作勾心斗角。

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

也说锱铢必争、锱铢必计。

4.《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见于宋晁补之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与可是宋代画家文同的字)。

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也说成竹在胸。

贻人口实:给人以可利用的借让人当作话柄。

也说予人口实。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5.《六国论》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6.《陶庵梦忆序》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秉烛夜游:感叹时光易逝,须持烛夜里游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归纳一、字音字形归纳回眸móu 粉黛dài 骊宫lí霓裳ní cháng 临邛qióng 鼙鼓pí仙袂mèi 衣钿diàn 千乘shèng 钗擘bò马嵬wéi 阑干lán 绰约chuò渚(zhǔ) 眇(miǎo)芷 (zhǐ) 澧(lǐ) 澨(shì) 潺湲(chányuán) 葺(qì) 荪 (sūn) 楣(méi)薜荔(bì lì)擗(pǐ) 庑(wǔ) 袂(mèi) 搴(qiān) 汀(tīng)踯(zhí)躅(zhú) 金(jīn)樽(zūn) 珍(zhēn)馐(xiū) 投(tóu)箸(zhù) 祠(cí)堂频(pín)烦(fán) 帏(wéi) 伯(bó)仲(zhòng) 鹧(zhè)鸪(gū) 滟滟(yàn) 霰(xiàn) 雪汀(tīng)上浦(pǔ)上扁(piān)舟(zhōu) 捣(dǎo)衣砧(zhēn) 碣(jié)石岩(yán)扉潇(xiāo)湘(xiāng) 瀛洲yínɡ剡溪Shàn 渌lù水屐jī殷yǐn 澹澹dàn訇然hōnɡ悸动jì坼(chè) 涕(tì) 泗(sì) 垆(lú)边荠(jì)麦榆(yú)关皓(hào) 腕(wàn) 豆蔻(kòu) 聒(guō)噪烹(pēng)羊馔(zhuàn)玉欢谑(xuè)沽(gū)取(qǔ) 千金裘(qiú) 夷(yí)歌箜(kōng)篌(hóu) 女娲(wā) 蛟(jiāo)龙玉砌(qì) 潺潺(chán) 阑(lán)珊(shān) 罗(luó)衾(qīn) 晌(shǎng)午溽(rù)暑燎(liáo)沉香楫(jí)舟芙(fú)蓉(róng)浦(pǔ) 渗漉 shèn lù修葺(qì)垣(yuán)墙栏楯(shǔn)偃(yǎn)仰啸(xiào)歌斑驳(bó异爨(cuàn)兀(wù)坐老妪(yù)婢(bì)女汝姊(zǐ)门扉(fēi)呱呱(gū)阖(hé)门象笏(hù)长号(háo)扃牖(jiōngyǒu)罗衾qīn玉扃j iōn g人寰h uán钗擘bò珍馐x iū悲怆c h uàn g踯躅z híz hú人才济济jǐ渌水lù木屐jī天暝mín g战栗lì澹澹dàn霹雳pī訇然hōn g青冥mín g颓垣断壁y uán殷红yān天姥mǔ恍忽h uǎn g雪霰x iàn荠菜jì荸荠bí.qí迥异j iǒn g潦水lǎo以讹传讹é巉岩c hán蒹葭j iān j iā范蠡lǐ管窥蠡测lí騞然h uō中音z hòn g肯綮qìn g越俎代庖páo宫阙q uè歌阕q uè麾下h uī怵目惊心c hù刈旗yì瞋目c hēn喝叱c hì垓下gāi鼎铛玉石c hēn g如椽大笔c h uán百战不殆dài熨斗yùn熨帖yù仇雠c hóu尚飨x iǎn g俳优pái自诩xǔ瓮牖wèn g yǒu桎梏z hìgù伛偻yǔlǚ佝偻gōu lóu垂涎三尺x ián煊赫x uān烜赫x uǎn亘古不变gèn迨及dài绐骗dài百战不殆dài伤亡殆尽dài象笏hù二、诗歌发展概述1.诗歌的源头是歌谣2.《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称为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

《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3.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

《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汉末五言诗大兴晋代后称汉末五言诗为古诗4.《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之内。

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可以说代表了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5.建安时期为自觉时代6.三曹(曹操、曹植、曹丕)7.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8.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9.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10.西晋:左思11.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归园田居》《饮酒》《杂诗》)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12.长篇叙事诗《木兰诗》(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13.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永明体”、庚信南北朝诗歌艺术集大成者14.上官仪、沈诠期、宋之问促成了近体律诗的定型1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16.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登幽州台歌》17.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18.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19.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20.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21.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22.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23.刘禹锡擅长怀古诗和政治讽刺诗,语言平易,以为深远。

24.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25.晚唐小李杜:李商隐(律绝)、杜牧(七绝)温庭筠(绮才艳骨)26.苏轼北宋诗坛最有成就“以诗为词”词体革新家“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27.黄庭坚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28.南宋杨万里“诚斋体”重活法陆游为南宋诗坛盟主29.晚唐五代文人词温庭筠韦庄为首南唐代表作家冯延巳、李璟、李煜元明清30.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是单支的曲子。

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久可、乔吉、睢景臣等,31.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能开宗立派,以乐府诗和竹枝词闻名,词藻华丽、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

32.前七子时期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后七子时期代表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等人三、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四、文言字词整理《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暴[通“曝”暴,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3、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二、古今异义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其实2、思厥先祖父祖父[祖辈和父辈],祖父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故事7、而犹有可以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再三、词类活用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四、一词多义: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1、或[代词,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2、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与:1、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介词,,跟,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犹:1、以地事秦,犹(动词,好象)抱薪救火2、良将犹(副词,还)在始:1、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2、始(才,副词)速祸焉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获得)城2、此言得(适宜、得当,符合)之《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2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二、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1.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3.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动词作名词1.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使动用法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2.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形容词作动词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形容词作名词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三、古今异义1. 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2.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官名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3.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人情事理四、一词多义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3.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4.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1. 通假字:而母立于兹(“而”通“尔”)2.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垣墙周庭(垣墙,砌)明月半墙(明月,明月照在)乳二世(乳,抚养)客逾庖而宴(宴,用饭)执此以朝(朝,上朝)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名词用作状语雨泽下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