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钠MSDS

亚硝酸钠MSDS
亚硝酸钠MSDS

国标编号: 51525 CAS: 7632-00-0

中文名称: 亚硝酸钠MSDS

英文名称: sodium nitrite

别名:

分子式: NaNO2分子量: 69.01

熔点: 271℃

密度: 相对密度(水=1)2.17

蒸汽压: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

状:

危险标记: 11(氧化剂)

用途: 用于染料、医药等的制造,也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经口属剧毒类。

急性毒性:LD5085mg/kg(大鼠经口);65mg/kg(大鼠静脉)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亚硝酸烟雾)

水质快速比色管法(日本制,亚硝酸盐)

4.实验室监测方法:

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7493-87)(亚硝酸盐)

离子色谱法(GB13580.5-92,水质)(亚硝酸盐)

分光光度法《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方法》,马家骧等译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亚硝酸钠安全数据表(MSDS)

亚硝酸钠安全数据表(MSDS) 亚硝酸钠安全数据表(MSDS)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51525 CAS 号7632-00-0 中文名称亚硝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nitrite 别名 分子式NaNO2外观与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 分子量69.01沸点320 C (分解) 熔点271 C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密度相对密度冰=1)2.17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11(氧化剂)主要用途用于染料、医药等的制造,也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经口属剧毒类。

急性毒性:LD5085mg/kg(大鼠经口); 65mg/kg(大鼠静脉)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亚硝酸烟雾) 水质快速比色管法(日本制,亚硝酸盐) 4.实验室监测方法: 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7493-87)(亚硝酸盐) 离子色谱法(GB13580.5-92,水质)(亚硝酸盐) 分光光度法《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方法》,马家骧等译 5.环境标准: 中国(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mg/L)I 类0.001 ;II 类0.01 ;III 类0.02 ;IV 类0.1 ;V类0.1以上(亚硝酸盐,以N计)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I类0.06 ;II类0.1 ;III类0.15 ;IV 类1.0 ;V类1.0(亚硝酸盐,以N计) 中国(GB10147-88)食品卫生标准(mg/kg,以NaNO2计)20(香肠、香肚);4(蔬菜);3(粮食)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亚硝酸钠分析方法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亚硝酸钠(NaNO2)含量测定的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DMF溶剂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 –1000 mg/kg. 2方法概要: 亚硝酸在一定的PH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再与α-萘胺偶合形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可用比色法在波长530nm 处测定,计算试样中亚硝酸钠的含量。 3仪器和试剂 3.1??7230型分光光度计(或其他类似分光光度计):备有1cm 比色皿。 3.2 二甲基甲酰胺(稀释样品用) 3.3 对氨基苯磺酸钠—α-萘胺混合显色剂 3.4 NaNO2浓度为4 mg/L左右的DMF标准样品 3.5硫酸铝 4 操作步骤 4.1 试剂和标准样品的配制 4.1.1对氨基苯磺酸钠—α-萘胺混合显色剂 4.1.1.1对氨基苯磺酸钠溶液 称取1g研磨细的对氨基苯磺酸钠,溶于30 mL1:1冰醋酸中(边加热边搅拌),加入270mL蒸馏水,摇匀备用。 4.1.1.2α-萘胺溶液 称取α- 萘胺0.2g溶于40m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过滤,滤

液中加入15mL冰醋酸和245 mL蒸馏水,摇匀备用。 4.1.1.3将上述两液以1:1比例混合即为显色剂。(注意:显色剂应在使用时临时混合配制。) 4.1.2NaNO2标准样品的配制 称取0.2g于105℃下烘2~3h的NaNO2(称准至±0.0002g),用DMF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液为A液(浓度约2000mg/L左右)。 A液浓度C A为: C A= W×Cx×104 mg/L 式中:W —— NaNO2称样量,g Cx —— NaNO2的纯度(NaNO2纯度测定见附一) 移取A液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DMF?溶液稀释至刻度,此液为B液。(浓度为100 mg/L左右) 移取B液2mL于50mL容量瓶中,以DMF溶液稀释至刻度,此液为Co液,该液即为制作工作曲线所用的标准溶液。Co?液浓度为:?Co=C A×1/500 (mg/L)(约为4 mg/L) 4.2 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Co?液0.0、2.0、4.0、6.0、8.0、10.0、12.0mL于50mL 容量瓶中,各加入硫酸铝约50mg,加入对氨基苯磺酸钠——α-萘胺显色剂10.00mL,用两次蒸馏水稀释至刻度,于室温下显色30?min,过滤后于1cm比色皿中,在波长530nm 处测定吸光度。 作溶液浓度C与吸光度A的工作曲线,求出斜率K值。 ??Co×Vo ?? K=───── ?? Ao ?? 式中: Co —— NaNO2标准溶液的浓度, mg/L ?? Vo ——吸取的NaNO2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 Ao ——对应于NaNO2标准溶液该吸取体积下的吸光度4.3 样品分析 吸取1mL样品于50mL容量瓶中,用DMF稀释至刻度。?从稀释后

亚硝酸钠纯度检测方法

亚硝酸钠纯度检测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亚硝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硝酸生产过程中由氧化氮气体制得的工业亚硝酸钠。该产品主要用作制造硝基化合物、偶氮染料等的原料和织物染色的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水泥早强剂和防冻剂等。 分子式:NaNO2 相对分子质量:69.00(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 2 引用标准 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3051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白色或微带淡黄色结晶。 3.2 工业亚硝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601、GB603之规定配制。 4.1 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4.1.1 方法提要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氧化亚硝酸钠。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亚硝酸钠含量。 4.1.2 试剂和材料 4.1.2.1 硫酸(GB625):1+29溶液。按比例配制出硫酸溶液后,加热至70℃左右,滴加高锰酸钾标准 滴定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冷却,备用; 4.1.2.2 硫酸(GB625):1+5溶液。配制方法同4.1.2.1条; 4.1.2.5 高锰酸钾(GB643):c(1/5KMnO4)约0.1mol/L标准滴定溶液; 4.1.2.4 草酸钠(GB1289):c(1/2Na2C2O4)约0.1mol/L标准滴定溶液;

亚硝酸钠安全技术说明

亚硝酸钠安全技术说明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山东海化华龙硝铵有限公司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03) 亚 硝 酸 钠 山东海化华龙硝铵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七月 亚硝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03)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硝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nitrite 企业名称:山东海化华龙硝铵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符山镇 邮编:261055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0536)8119922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号:03 产品推荐用途:生产染料、和其它;的染色和;;作实验室中的抗剂;作金属涂层中的添加剂;生产。它的10%水溶液也被用于。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特性:助燃、具氧化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爆炸,并放出可燃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发生爆炸。加热或与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健康危害: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周围血管,形成高血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发现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环境危害:无资料 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

于类别3的氧化性固体、急性毒性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3、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眼睛刺激性类别2B的物质。 标签要素 警示词:警告。 象形图: 危险信息:氧化剂,可加剧燃烧;吞咽会中毒(经口);引起皮肤轻微刺激;引起眼睛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有机物、可燃物、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倒净的包装袋内可能残留有害物。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泄漏物禁止排入环境。 应急响应: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

亚硝酸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硝酸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硝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nitrit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597 CAS No.:7632-00-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

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方法一:亚硝酸盐快速检测管使用说明: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 做成的速测管,与标准色卡比较定量。 操作方法: 1. 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及食盐与亚硝酸盐的快速鉴别:用袋内附带小勺取食盐1平勺,加入到检测管中,加入蒸馏水或纯净水至1ml刻度处,盖上盖,将固体部分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10即为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 kg,(国标规定食盐(精盐)中亚硝酸盐的限量卫生标准应≤2 mg/kg)。当样品出现血红色且有沉淀产生或很快退色变成黄色时,可判定亚硝酸盐含量相当高,或样品本身就是亚硝酸盐。 2. 液体样品检测:直接取澄清液体样品1ml加入到检测管中,盖上盖,将试剂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找出与检测管中溶液颜色相同的色阶,该色阶上的数值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L(以NaNO2计)。(牛乳及豆浆也可直接检测,结果不得超过L ,有颜色的液体样品可加入一些活性炭脱色过滤后测定)。 3. 固体或半固体样品检测:取粉碎均匀的样品或至10ml比色管中,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纯净水)至刻度,充分震摇后放置,取上清液(或过滤或离心得到的上清液)加入到检测管中,盖上盖,将试剂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10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 kg,L(以NaNO2计)。如果测试结果超出色板上的最高值,可定量稀释后测定,并在计算结果时乘上稀释倍数(如从10ml比色管中取出转入另一支10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从中取加入到检测管中测定,测试结果乘上100(倍稀释)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方法二:通过镀铜镉粒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并测其吸光度来计算牛奶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可以检测市售牛乳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方法三:检测硝酸盐有试纸条法,检测亚硝酸盐可应用硝酸根与无水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与奈胺偶合呈紫红色染料,根据颜色深浅来判定牛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但是两种方法准确度低,因而该方法还不够完善。 方法四:光度法 测定亚硝酸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目前,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方法除经典的格里斯试剂比色法及其改良法外,又有一些报道如催化(褪色)光度法流动注射系统-分光光度法顺序注射系统-分光光度法导数光度法等分光光度法主要有3种: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方法五:示波极谱法 示波极谱分析法是指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电解分析以测定电解过程中所得到的电流- 电压曲线来做定量定性分析的电化学方法示波极谱法是新的极谱技术之一,该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检出限低和测量误差小等优点示波极谱法的原理是将样品经沉淀蛋白质去除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在弱碱性条件下再与8-羟基喹啉偶合成染料,该偶合染料在汞电极上还原产生电流,电流与亚硝酸盐浓度成线性关系,可与标准曲线定量在示波极谱仪上采用三电极体系,即以滴汞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进行测定测定时要注意显色条件的严格控制8- 羟基喹啉

亚硝酸钠质量指标

亚硝酸钠 Yaxiaosuanna Sodium Nitrite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NaNO2不得少于99.0%。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白色尘微黄色的结晶;无臭;有引湿性;水溶液显碱性反应。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 【鉴别】(1)取本品的水溶液(0.3→10)约1ml,加醋酸成酸性后,加新制的硫酸亚铁试液数滴,即显棕色。 (2)取上述溶液适量,加稀无机酸,加热,即发生红棕色的气体。 (3)本品显钠盐的鉴别反应(通则0301)。 【检查】溶液的颜色取本品2.5g,加水50ml溶解,溶液颜色与黄色1号标准比色液(通则0901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氯化物取本品0.30g,依法检查(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6.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硫酸盐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3.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3%)。 干燥失重取本品,置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 (通则0831)。 重金属取本品2.0g,加稀盐酸6ml溶解后,置水浴上蒸干并不断搅拌,使残渣成粗粉,再加水5ml,蒸干,加水23ml与醋酸盐缓冲液(pH 3.5)2ml溶解后,依法检查(通则0821 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砷盐取本品1.0g,加硫酸0.4ml与水1ml蒸干,加热至发生浓白烟,放冷,加盐酸5ml与水23ml溶解后,依法检查(通则0822第一法),应符合规定(0.0002%)。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l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随摇动随缓缓加至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精密量取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50ml,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100ml与硫酸5ml 混合制成]中,加入时,吸管的尖端须插人液面下,加完后密塞,放置10分钟,加碘化钾3g,密塞,轻轻振摇使溶解,放置10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 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相当于3.45mg 的NaN02。 【类别】解毒药。 【贮藏】密封保存。

亚硝酸钠的检测方法

亚硝酸钠纯度检测方法 分子式:NaNO2 相对分子质量:69.00(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亚硝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硝酸生产过程中由氧化氮气体制得的工业亚硝酸钠。该产品主要用作制造硝基化合物、偶氮染料等的原料和织物染色的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水泥早强剂和防冻剂等。 2 引用标准 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3051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白色或微带淡黄色结晶。 3.2 工业亚硝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601、GB603之规定配制。 4.1 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4.1.1 方法提要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氧化亚硝酸钠。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 消耗量计算出亚硝酸钠含量。 4.1.2 试剂和材料 4.1.2.1 硫酸(GB625):1+29溶液。按比例配制出硫酸溶液后,加热至70℃左右,滴加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冷却,备用; 4.1.2.2 硫酸(GB625):1+5溶液。按比例配制出硫酸溶液后,加热至70℃左右,滴加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冷却,备用; 4.1.2.3 高锰酸钾(GB643):c(1/5KMnO4)约0.1mol/L标准滴定溶液; 4.1.2.4 草酸钠(GB1289):c(1/2Na2C2O4)约0.1mol/L标准滴定溶液; a) 配制称取约6.7g草酸钠,溶解于300mL硫酸溶液(4.1.2.1)中,用水 稀释至1000mL,摇匀。 b) 标定移取30ml草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加入10ml硫酸溶液(8+92), 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接近终点时加热至65℃,滴定至浅粉色保持30s,同时 做空白试验 c)计算 (V1?V2)C1 C= 式中: V1——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数值,ml V2——空白试验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数值,ml C1——高锰酸钾的准确浓度,mol/L V——移取草酸钠的体积数值,ml 4.1.5 分析步骤 称取2.5~2.7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 全部移入500mL(v3)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300mL锥形瓶中, 用滴定管滴加约40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用移液管加入25mL(v4)试验溶液,加入10mL硫酸溶液(4.1.2.2),加热至40℃。用移液管加入10mL草酸钠 标准滴定溶液,加热至70~80℃,继续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 浅粉色并保持30s不消失为止。 4.1.6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4.2水分的测定 4.2.1 仪器、设备 4.2.1.1 称量瓶:φ50×30mm。

亚硝酸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硝酸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亚硝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nitrit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597 CAS No.: 7632-00-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亚硝酸钠 ?99.0% 7632-0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 1 -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中标准曲线的制作及影响因素

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中标准曲线的制作及影响因素 摘要:标准曲线是直接用标准溶液制作的曲线,是用来描述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在分析仪器响应信号值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在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分析中,被测物质的浓度在仪器上的响应信号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直线关系,试样测定的结果可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因此标准曲线制作的好坏,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食品亚硝酸盐制作标准曲线影响因素 标准曲线是直接用标准溶液制作的曲线,是用来描述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在分析仪器响应信号值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在用分光光度法分析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时,被测物质的浓度在仪器上的响应信号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直线关系,试样测定的结果可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因此标准曲线制作的好坏,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1、标准曲线的表达式 标准曲线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果坐标上各浓度点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可不进行回归处理,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测定误差,往往会有一、二点偏离直线,此时可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然后绘制曲线,通常称为回归直线,而代表回归直线方程叫回归方程,表达式为:y=bx+a(式中:b为直线斜率,a为Y轴上的截距,x为被测溶液的浓度,y为吸光度,是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在实际工作中,制作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目的,是要借助它来查出试样中亚硝酸盐的浓度,而不是由x值通过回归方程去求得最可靠的y值,为了便于将观察到仪器响应信号值代人回归方程中直接计算试样的浓度或含量,勿需去绘制标准曲线再从曲线上查出被测物的浓度,改用下式计算:x=by+a(式中:a为X轴线上的截距,其它解释同前)。 2、标准曲线的参数 标准曲线有3个参数,即相关系数r,斜率b和截距a。 (1)相关系数(r):相关系数是表示变量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如果r=1则所有点都落在一条直线上。y与x完全呈现线性关系,但在分析中总存在随机误差,所以,一般r≥0.999即可。它无量纲,取至最后一个9后面保留一位数字。不进行数值修约。当相关系数太差时,其实验水平受到怀疑,应查找原因,重新绘制标准曲线。为了使回归方程比较好,在制作标准曲线的实验中应细心操作,最好在每个浓度点特别是高、低浓度点作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来计算回归方程。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实习六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 熟悉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卫生标淮,掌握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二、测定方法:亚硝酸盐测定格里斯试剂比色法 1、原理: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比较定量。 2、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者,均为分析纯试剂。 ①氯化铵缓冲液:1L容量瓶中加入500m1水,准确加人20.0ml盐酸,振荡混匀,准确加入50mI氢氧化铵,用水稀释至刻度。必要时用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铵调试至pH9.6~9.7。 ②硫酸锌溶液(0.42mol/L ):称取120g硫酸锌(ZnS04·7H2O),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1。 ③氢氧化钠溶液(20g/L):称取2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至1L。 ④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10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700m1水和300m1冰乙酸中,置棕色瓶中混匀,室温保存。 ⑤N—1—萘基乙二胺溶液(1g/L):称取0.1g N—1—萘基乙二胺,加60%乙酸溶解并稀释至l00ml,混匀后,置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一周内稳定。 ⑥显色剂:临用前将N—1—萘基乙二胺溶液(1g/L)和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⑦亚硝酸钠标淮溶液:准确称取250.0mg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h的亚硝酸钠,加水溶解移入500m1容量瓶中,加l00ml氯化铵缓冲液,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在4℃避光保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0μg 的亚硝酸钠。 ⑧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临用前,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溶液1.00m1,置于100m1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μg亚硝酸钠。 3、仪器 ①小型粉碎机。 ②分光光度计。 4、操作方法 ①样品处理:称取约10.00g (粮食取5g) 经绞碎混匀样品,置于打碎机中,加70m1水和12m1氢氧化钠溶液(20g/L),混匀,用氢氧化钠溶液(20g/L)调样品pH=8,定量转移至200m1容量瓶中加10ml硫酸锌溶液,混匀,如不产生白色沉淀,再补加2~5ml氢氧化钠,混匀。置60℃水浴中加热10min,取出后冷至室温,加水至刻度,混匀。放置0.5h,用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1,收集滤液备用。 ②测定: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制备:吸取0,0.5,1.0,2.0,3.0,4.0,5.0m1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2.5,5,10,15,20,25μg亚硝酸钠),分别置于25m1带塞比色管中。于标准管中分别加入4.5m1氯化铵缓冲液,加2.5m160%乙酸后立即加入5.0ml显色剂,加水至刻度,混匀,在暗处静置25min,用lcm 比色杯(灵敏度低时可换2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5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低含量样品以制备低含量标准曲线计算,标准系列为:吸取0,0.4,0.8,1.2,1.6,2.0m1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2,4,6,8,10μg亚硝酸钠)。 样品测定:吸取10.0m1上述滤液(样品处理滤液)于25ml带塞比色管中,自上述“于标准管中分别加入4.5m1氯化铵缓冲液”起依法操作。同时做试剂空白。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重氮化滴定的原理和滴定条件。 (2)熟悉永停滴定法的装置和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永停滴定法属于电流滴定法。它是用两个相同的铂电极插入待滴定溶液中,在两个电极间外加一电压(10~200mV),观察滴定过程中通过两极间的电流变化,根据电流变化的情况确定滴定终点。永停滴定法装置简单,确定终点方便,准确度高。 对氨基苯磺酸是具有芳伯胺基的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可与NaNO2发生重氮化反应而定量地生成重氮盐。 计量点前,两个电极上无反应,故无电解电流产生。化学计量点后,溶液中少量的亚硝酸及其分解产物一氧化氮在两个铂电极上产生反应。 因此,滴定终点时,电池由原来的无电流通过而变为有电流通过,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并不再回到零,从而可判断滴定终点。 根据消耗的NaNO2体积数和基准物的称样量,便可计算出NaNO2标液的浓度。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永停滴定仪,酸度计,铁心搅拌棒,铂电极,酸式滴定管(25ml),烧杯(100ml),细玻棒。 (2)试剂对氨基苯磺酸:基准试剂;浓氨试剂;NaNO2标准溶液:0.1mol/L;盐酸(1→2);淀粉碘化钾试纸;FeCl3:A.R;HNO3:A.R。 四、实验内容 1.NaNO2标准溶液(0.1mol/L)的配制 称取亚硝酸钠7.2g,加无水碳酸钠0.1g,加水使其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摇匀。 2.NaNO2标准溶液的标定 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物质对氨基苯磺酸约0.4g,置于烧杯中,加水30ml和浓氨液3ml。溶解后,加盐酸(1→2)20ml,搅拌。在30℃以下用NaNO2溶液迅速滴定。

亚硝酸钠(msds)

亚硝酸钠(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硝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nitrit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597 CAS No.:7632-00-0 分子式:NaNO2 分子量:69.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亚硝酸钠≥99.0% 7632-0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5.0%; 二级≥91.0%; 三级≥9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 -32.5 沸点(℃): 74.1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分析方法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分析方法 引言 -)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不稳定,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中。另亚硝酸盐(NO 2 -还是肉类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具有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使肉制品外,NO 2 -可使人体正常的血红发色以及增强风味的作用,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替代物。NO 2 蛋白(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失去血红蛋 -也是潜在的致癌物质,白在人体内输送氧的能力,导致出现组织缺氧症状,NO 2 -还可与仲胺类物质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因在人胃肠中,NO 2 -成为食品重要检测项目之一,研究其含量分析方法也变成了热点。 此,NO 2 1. 光度法 -的测定中一直占据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的方法有盐酸光度法在NO 2 萘乙二胺法、格里试剂比色法、催化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度法、荧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1.1 盐酸萘乙二胺法 -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后,再与盐酸萘在弱酸性溶液中,NO 2 乙二胺偶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用分光光度法在540 nm处测定,与标准曲线 -含量,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快捷、比较定量。检测几种常见腌制蔬菜中的NO 2 实用,但是此法所用的试剂和显色反应的稳定性差,易受温度和显色时间的影响,并且所用试剂已被确认有明显的致癌作用。周文斌[1]对泡菜中亚硝酸盐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发现:在进行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提取时,提取的最佳条件是在70℃的水浴中提取30~45 min;样品液中加入2 g活性炭粉,能有效的排除色素和抗坏血酸对亚硝酸盐测定造成的干扰:显色剂先加入2 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5 min后再加入1 mL N-1-萘乙二胺盐酸溶液,使显色稳定。 1.2 格里试剂比色法 -,然后用格里试剂比色法原理是在弱碱性条件下,用热水从样品中提取NO 2 -与对氨基苯磺酸发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沉淀蛋白,过滤后,在弱酸条件下,NO 2 生重氮化后,再和N-1-萘基乙二胺耦合形成红色偶氮染料,最大吸收波长为538 nm,所选择的显色剂不一样,最大吸收波长也有所不同。魏敬等[2]研究了盐酸

亚硝酸钠MSDS

国标编号: 51525 CAS: 7632-00-0 中文名称: 亚硝酸钠MSDS 英文名称: sodium nitrite 别名: 分子式: NaNO2分子量: 69.01 熔点: 271℃ 密度: 相对密度(水=1)2.17 蒸汽压: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 状: 危险标记: 11(氧化剂) 用途: 用于染料、医药等的制造,也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经口属剧毒类。 急性毒性:LD5085mg/kg(大鼠经口);65mg/kg(大鼠静脉)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亚硝酸烟雾) 水质快速比色管法(日本制,亚硝酸盐) 4.实验室监测方法: 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7493-87)(亚硝酸盐) 离子色谱法(GB13580.5-92,水质)(亚硝酸盐) 分光光度法《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方法》,马家骧等译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食品分析实验考试计算题(答案版)

食品分析实验考试计算题(答案版)

14级无机及分析下即食品分析实验考试笔试部分复习题 测定计算题: 1、欲测某水果的总酸度,称取 5.0000g 样品,研磨后过滤,用水定容至100mL ,移取20.00mL 于锥形瓶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0514 mol/L 浓度的NaOH 标准溶液溶液滴定至终点,4次滴定消耗标准碱溶液分别为15.11 mL 、15.16 mL 、13.12 mL 、15.09 mL ,另滴一份空白样消耗标准碱溶液0.02mL 。求此水果的酸度值(以苹果酸计,K=0.067)。 解:因为数据13.12mL 与其他数据相差太大,故应舍去。 由题意得,平行实验消耗标准碱溶液体积平均值为 ml ml ml ml V 12.153 09.1516.1511.15=++= 空白样消耗标准碱溶液体积为ml V 02.00= 故此水果的酸度值为 mL g g ml ml L mol M K V V C X 100/20.5100100 00.200000.5067.0)02.012.15(/0514.0100100 00.20)(0=???-?=???-?= 2、欲测定苹果的总酸度,称得一苹果样品重30.00g ,经组织捣碎机搅拌后过滤,用水定容至100mL ,分别取滤液10mL 放入三个同规格洁净的锥形瓶内,然后分别加入经煮沸后冷却的水50mL ,2滴酚酞指示剂,用0.05020mol/L 的标准氢氧化钠滴定,3个样品分别消耗标准碱溶液3.18mL 、3.16 mL 、3.20 mL ,另滴一份空白消耗标准碱溶液0.02mL ,求苹果中总酸度含量?(K 乳酸=0.090、K 苹果酸=0.067、K 柠檬酸=0.064) 解:由题意得,平行实验消耗标准碱溶液体积平均值为 ml ml ml ml V 18.33 20.316.318.3=++= 空白样消耗标准碱溶液体积为ml V 0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