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论述

合集下载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及要点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及要点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及要点分析摘要: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涉及色彩、姿态、质感、体量、芳香等多重因素,基于植物配置方法进行植被空间结构、营养结构的合理搭配,打造富有良性循环的人工植物群落,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园林景观艺术观赏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要点分析一、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要点与具体应用策略(一)植物配置要点1关注植物本身习性园林景观设计需遵循植物本身习性、生长特点及生活环境特征,基于因地制宜原则,优先选取乡土树种,有效规避因引种、运输等引发的植物成活率下降的问题,保障植物成活率。

同时,需遵守适地适树原则,依据栽植地自然环境特征选择植物种类,在保障植物成活率的基础上,确保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绿化与美观效果,并注意尽量不选取有飞絮、有毒及有异味的树种与植物。

2符合季节变化特征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关注季相变化,综合考虑不同植物在相同季节中形态、颜色上存在的差异及同种植物伴随季节变化出现的变化。

并围绕功能性、设计需求、风格特征等层面科学配置植物,确保园林景观中的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均呈现出特有的变化,营造兼具生态效益与欣赏价值的植物景观。

兼顾整体自然环境。

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涉及到的整体大环境较为复杂,需兼顾绿化性质、周围建筑物使用功能、地形地势特点等因素配置植物。

例如,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铺种草坪,在坡度较大的地块上栽植色带、花灌木;针对靠近路边的部位可种植低矮草花、地被植物,或铺种规格在40~50cm范围内的草皮,并留出透景线,借此营造出“步移景异”的绿化效果。

还可结合不同植物对光的补偿点与饱和点的差异性,利用植物叶子、枝干塑造出光影效果,依据植物的光周期、耐阴程度合理搭配植物,创设出天然的层次感与景观效果。

3强调平面空间界限通常在园林景观布局设计上,可利用平面、高度与植物种类塑造出空间边界感,例如,在垂直平面上,通过调节植物的尺寸大小、疏密程度与种植排列形式,能够有效作用于密闭空间,突破实体空间局限,在有限范围内,营造出多种植物景观样态。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园林的美观性、生态性、功能
性等多方面因素。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效果,还可为城市环境改
善作出贡献。

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可以美化城市环境。

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种植物,配合地形、水体、建筑物等自然环境元素,形成充满艺术感和自然美的景观。

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可以让城
市环境充满生机和活力,营造宜人的生活环境。

其次,园林植物配置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提高空气质量,保护城市空气
健康。

同时,适当的植物配置还可以改善城市的微气候环境,降低城市的温度和噪音,提
高城市环境生态品质。

最后,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增强城市功能性。

不同种植物的配置可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如提高园林的遮荫效果,增强园林的空气清新度等。

与此同时,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增加
城市的社交功能,顺应人们的交往需求,创造更多的碰撞和交流机会。

总而言之,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美化城市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强城市功能,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美、健康、舒适
的生活环境。

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以达到
最佳的环境效果。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 引言1.1 植物配置对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不同植物种类,并合理搭配它们的种植位置,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品质和环境效益。

良好的植物配置可以打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增加城市绿化的美观性和吸引力,为市民和游客创造出宜人的环境。

不同种类植物的搭配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让人们在绿化环境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和美好。

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还可以促进城市园林的生态平衡和多样性。

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种类,可以为城市生态系统引入不同的物种,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为城市环境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持土壤稳定等,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植物配置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绿化的美观和生态效益,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时,要重视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合理搭配种植位置,打造出健康、美丽、生态友好的城市绿化环境。

【字数:245】1.2 存在的问题引发的思考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实际的园林绿化工作中,人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存在的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思考和反思。

过度集中种植同一种植物会导致城市园林绿化的单一化和缺乏变化,降低了整体景观的品质和吸引力。

这种单一化的植物配置不仅影响了城市绿化的美观性,也容易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抗风险性的降低。

过度集中种植同一种植物还容易导致疾病和虫害的传播,增加了园林绿化的管理成本和难度。

植物种植不合理也会导致病虫害频发的问题。

如果城市园林中种植的植物种类过多且不搭配合理,容易造成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使得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加快,给城市园林带来更多的隐患和困扰。

缺乏生态多样性也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恰当地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可以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还能起到调节气温、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的配置需要考虑到观赏效果。

各类树木、花卉、灌木等植物可以通过形态、颜色、花期等特点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选择开花期较长、花色丰富的花卉来配置园林,可以增加花坛的色彩变化、提高花坛的观赏价值;选择森林植物来配置林地,可以增加林地的繁茂度、增加森林的观赏效果。

配置花草与建筑相结合,可以在绿化中营造出更为美丽和生动的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需要考虑到其生态效益。

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

常绿乔木可以在冬季起到阻挡北风、保温作用;阔叶乔木能够提供树荫并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攀援植物可以增加垂直绿化面积,美化建筑外墙;河滩植物可以增强水土保持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需要根据其生长特征和生态功能来选择和搭配植物,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到气候条件。

园林绿化往往需要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如寒冷、干旱、潮湿等。

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中,需要考虑到植物对气候的适应能力。

在寒冷地区可以选择耐寒的树种,如柏树、松树等;在干旱地区可以选择耐旱的植物,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

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要根据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以确保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状况。

园林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到景观的连续性和变化性。

在园林绿化中,通过选择和配置不同的植物,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季节景观。

在春季可以选择开花期较早的植物来营造春天的氛围;在秋季可以选择变色叶植物来营造秋天的景观。

通过园林植物的配置,可以使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增加人们赏心悦目的感受。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可以创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浅谈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摘要:园林绿化具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调节温度和湿度、美化环境等多种作用,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还存在着地方特色不明显、植物配置结构单一、缺乏层次感和色彩感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需要遵守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六大原则。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城市园林对于城市的绿化、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园林绿化需要合理的植物配置。

然而,目前我国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现状还不尽令人满意,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

1.园林绿化的作用第一,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可以制造大量的氧气以更新城市空气,还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保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为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氧气。

同时,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工业企业通常会排放一些有毒气体,比如氯气、氟化氢等,这些有毒气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有些植物可以吸收和转化这些有毒气体,比如夹竹桃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氯气,从而减轻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

第二,调节温度和湿度。

树木的树冠可以反射和吸收大约50%的太阳光,再加上蒸腾作用消耗热量,可以降低空气温度,尤其是当夏天时,为人类及其它生物提供凉爽的环境。

而树木的蒸腾作用所蒸发的水分还可以调节大气的湿度。

第三,美化环境。

绿色植物能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作用,现代城市建筑物鳞次栉比,园林的配置可以为城市增加美丽的风景。

2.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现状然而,虽然园林绿化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地方特色不明显。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包括气候条件、城市规模、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在园林植物配置的时候应该考虑这些因素,结合城市的特点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和方式。

比如,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和气候特点,选择有地方特色、生长良好的植物种类;也可以结合城市的文化和历史,选择能代表城市品位和城市象征的植物等。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地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和生态性。

本文将围绕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

一、植物配置的重要性植物是园林景观的灵魂,植物配置直接影响整体园林景观的质量。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宜人的景观效果,给人们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而不合理的植物配置则会破坏景观的整体协调性,影响园林景观的美感。

植物还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植物种类在光照、水分、土壤等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合理配置植物可以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繁衍,同时也有利于土壤的保护和改良。

1. 生态性原则: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生态平衡原则,植物配置应该符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

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植物进行配置。

2. 多样性原则:植物配置应该注重种类的多样性,不同的植物种类在颜色、形态、季节性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合理的植物搭配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样。

3. 实用性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不仅要有艺术性,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比如可以根据植物的功能和特点来布置景观,比如用花木来做屏障,用攀援植物来做绿化墙等。

4. 季节性原则:考虑到不同季节对植物的影响,植物配置应该注重季节性植物的选择,让园林景观在不同季节都能展现出美丽的一面。

5. 区域性原则:根据不同的区域环境和功能要求,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布置方式,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符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园林风格。

1. 应用多层次布局:通过合理的层次布局,可以使植物的生长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时还可以提升景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2. 注重植物的协调搭配:在选择植物时要注重植物的色彩、形态、高矮、结构等因素的协调搭配,使整体景观更加和谐美观。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乡村、工矿区、景区等各种场所中,对环境进行改善和美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主要元素之一,其配置的合理性对于整个园林景观的打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植物的选择、配置和植物搭配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引起大家对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重视。

一、植物的选择1. 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在园林绿化中进行植物配置时,首要考虑的就是植物的地理环境适应性。

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土壤和水分等因素的差异,对植物的种类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地理环境来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以保证植物能够在新的环境中顺利生长,形成绿化效应。

2. 观赏性和实用性的考量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观赏性是指植物在外观上是否美丽、色彩是否丰富、形态是否优雅,这些都是影响植物是否适合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因素。

实用性则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否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比如景观树可以提供阴凉和观赏价值,而花草可以美化环境和提高空气质量等。

3. 生长速度和适应性在植物配置中,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适应性。

生长速度快的植物可以更快地形成绿化效应,而适应性强的植物则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更容易生存和生长,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选择生长速度适中且适应性强的植物。

二、植物的配置1. 大、中、小型植物的结合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一项原则是要注重大、中、小型植物的结合。

大、中、小型植物各有各的特点,大型植物可以提供较多的阴凉和观赏价值,中型植物可以起到过渡作用,小型植物则可以填补空隙和增加层次感。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结合大、中、小型植物,形成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2. 色彩、形态和功能的搭配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还需要注重植物的色彩、形态和功能的搭配。

色彩是指植物在不同季节或生长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包括叶片的颜色、花朵的颜色等,色彩的搭配可以美化环境,提升视觉效果;形态是指植物的外形,比如矮树、高树、攀援植物等,形态的搭配可以增加景观层次感;功能则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比如美化环境、遮荫、净化空气等,功能的搭配可以提高植物的实用性。

浅谈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工作

浅谈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工作

浅谈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工作园林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其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所以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上要与生态学和美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还要于农业和林业进行有效的结合,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中,绿色植物在配置上要科学、合理,不能简单的进行堆积,要在审美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配置,从而有效的推动园林艺术的快速发展。

一、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1、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对城市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能够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都有一定的削减作用,并且美化了城市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皆相处。

2、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植物的生态效益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进行植物配置,能够合理利用城市绿地建设,使城市绿地得到优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城市土地的浪費和闲置。

同时进行植物配置能够提高植物的生态效益,使植物的生态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能够促进植物生长,使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调节城市的湿度等,实现植物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二、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1、主题原则主题原则是事先确定所建绿地的目标主题,按照主题栽植相应的乔木、灌木、花卉、地被等,表达所要求的主题。

2、整体优先原则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根据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特征,在保持城市自身特点的同时进行绿化植物配置的多样化,使得绿化建设与城市整体相呼应。

3、适宜原则适宜原则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一个是“适地适树”原则,另一个是“与四周环境协调、适宜”原则。

“适地适树”原则要求植物配置必须以当地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各种自然环境条件为依据进行树种的选择,否则后期养护成本会增加,甚至会导致植物的死亡。

“与四周环境协调、适宜”原则要求植物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从而给人们带来视觉的美感。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引言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园林植物的配置则是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园林植物的种类、数量及植物的配置位置等都对园林绿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确合理的进行园林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深入分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与应用,对于提高城市绿化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意义1.1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园林植物配置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让城市更加绿意盎然。

通过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可以在城市中形成各种大小不同的绿地,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增添城市景观的美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1.2 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园林植物配置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净化城市的空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净化空气,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

1.3 调节城市气候合理配置园林植物能够有效地调节城市的气候。

树木可以遮阴遮阳,减缓温度的升高,起到降温、保湿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减少风力,减少风扬尘,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

1.4 丰富城市生态通过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可以在城市中建立各类生态系统,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增添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1.5 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城市中的绿化环境对于居民的生活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增加城市绿地,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能够减少城市的噪音、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2.1 生态原则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园林植物的配置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和改善原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原有的植物资源,尊重自然,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不应该为了追求短期的景观效果而违背生态原则。

2.2 多样性原则园林植物配置应当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在园林布局中应当合理搭配各类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形成多层次、多样性的景观,丰富城市的植被,增加城市的生态多样性。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城市公园还是私人花园,都需要精心挑选和搭配植物,以创造出美丽、舒适、和谐的环境。

下面就介绍一下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植物种类的选择在植物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空间大小和日照情况。

一般来说,常见的植物种类有乔木、灌木、花卉和草本植物等。

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在空间上形成层次感,使整体更为丰富有层次。

同时,园林设计师也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如树高、树冠和根系的大小、形状、生长速度以及喜光、喜湿或耐旱等特性。

这些因素需要在植物的分布上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搭配,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植物的搭配植物的搭配可以根据形状、颜色、纹理、叶片和花序等特征进行合理的搭配。

如若将圆形的竹子、扁平的草本植物、尖锐的灌木和细长的花卉搭配起来可以形成层次分明的几何形态;而彩叶草、黄叶树、红花灌木等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形成了极具视觉美感的搭配。

在植物的选搭上,也需要考虑到各种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比如一些对土壤条件的需求比较苛刻的植物和一些不太挑剔土壤的植物不宜混植;或一些喜阴的植物不适合和喜阳的植物搭配。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合理搭配植物,以达到视觉效果和植物成长的最佳效果。

植物的空间分配可以通过对植物的种类、数量、种植位置和种植面积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

比如,在公园的中央可以种植高大的乔木和喷泉,而在周围可以栽种小型的花卉和灌木,形成分层的视觉效果;在庭院中可以把喜阳的植物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喜荫的植物种在较为阴暗的地方,使空间分布更为合理。

在空间分配上,还需要注意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统一。

比如在城市绿化中,应该考虑到植物与周围建筑物、路面和人行道等环境的协调,使整体环境更为和谐统一。

四、植物养护与管理植物养护和管理是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一环。

园林植物需要定期浇水、施肥、修剪和除草等,以保持植株的生长和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养护和管理,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关系到整个园林绿化的效果和品质。

本文将从植物选择、植物布置、植物组合三个方面来浅谈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一、植物选择园林绿化中植物种类繁多,但是在实际配置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背景和园林用途等情况,选择恰当的植物种类,以达到合理布局、美化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目的。

在植物选择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如在北方城市应选择抗寒性较强的植物,而在南方城市则应选择抗湿性强的植物。

2. 应选择美观大方、色彩鲜艳、生长健壮、且不易受病虫害侵袭的植物。

3. 应熟悉当地文化背景,选择与文化相似或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文化价值。

4. 应根据园林用途选择植物,如公园内的游乐区应该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和触感效果的花卉,而在环境造型上需选择树木和灌木。

二、植物布置植物布置是指在园林绿化中将植物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布置,使其在数量、颜色、高度和形态上达到平衡。

植物布置的原则如下:1. 应根据景点、建筑物和空间的设计原则进行植物布置,保证其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2. 应按照不同的景观要求进行布置,如游乐区应该布置花卉、草坪等具有观赏和娱乐价值的植物,而广场中心地带应该布置具有树冠覆盖面积大、造型美丽的乔木。

3. 应根据植物的生态特征进行布置,如树木应该优先布置在园林的四周,而花卉应该优先布置在园林的中心,以形成美观的空间空间组合。

三、植物组合植物组合是指将不同的植物组合在一起,形成美观、生态、多样化的效果。

植物组合的原则如下:1. 应根据植物自然生长的状态进行组合,如将具有较高生长的乔木和具有茂密枝干的灌木组合在一起,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

2. 应选择具有不同色彩和形态的植物进行组合,如将红色花卉与绿色灌木组合在一起,形成鲜艳的颜色变化,增加空间的活力。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摘要】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可以为园林景观增添美感和生机。

在景观设计中,合理配置植物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

在园林绿地和城市森林建设中,植物配置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平衡。

在庭院绿化中,选择具有观赏性和实用价值的植物种类,可以打造出宜人的私人空间。

未来发展方向应注重对地方特色植物的保护和应用,以及推动园林绿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园林绿地、城市森林、庭院绿化、发展历程、种类选择、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品质和环境的质量。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的主体和灵魂,不仅能够增添园林的生机和色彩,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净化环境,提升人们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适应性和美观性,保证园林植物的种类丰富多样,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将园林打造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学习交流的场所,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可以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吸引人们前来观赏和游憩,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园林绿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创造美好城市、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1.2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的发展历程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园林建筑。

古人在园林设计中就已经开始使用植物来增加空间的美感和舒适度,比如在中国的古代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类树木和花草的种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也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可以为园林营造出各种景色,增添绿色生机,为人们提供一个宜人的环境。

植物配置是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功能要求和美学要求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按照一定的布局和组合方式进行设置。

下面从选植、布局、组合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选植1.生态适应性应该优先选择生态适应性强的植物,即可以在该地生存繁殖并适应其环境的植物。

这可以减少植物死亡率和移栽失败率。

2.美观度植物的美观度是重要的选植因素,植物应该选择具有良好的形态、姿态、颜色和花香等美学特性的植物。

3.节约用地应该选择生长迅速、树冠分枝佳且适合修剪的植物,以节约用地并保持园林整洁美观。

二、布局1.景观功能园林植物布局的重要目的是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应该根据园林的功能设置合理的布局。

如景观带应该种植花边、阔叶乔木等多样植物,而停车区附近则应选用高度和形态相对简单的乔木。

2.空间层次在园林植物的布局中应该遵循叶面积大小、植物高度与距离、种植面积等因素的层次关系,根据开阔或封闭、高低差异的空间要求,巧妙地建立园林植物的空间层次。

3.节奏感在园林植物布局时需要体现出节奏感,形成起伏、曲折的景观线条。

如通过设置适量的凉亭、流水、游廊等,可形成游赏线路的变化,增加景点密度,减轻绿地压迫感。

三、组合1.色彩搭配在园林绿化植物组合中,应充分考虑彩叶、花卉和树、灌、草三级植物的搭配,体现色彩和谐的美感。

例如在一片绿地中加入一些蓝色花卉,同时在花卉的周围摆放一些绿色草坪,可以形成鲜明的覆盖色和光影的层次感。

2.形态组合园林植物形态组合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景观的特点,应根据构图要求、景观效果要求、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等因素,充分发挥各种植物的艺术特长,融合成为一幅生动、美丽的自然画卷。

总之,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选植、布局和组合都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策划的。

只有合理的植物配置才能营造出优美、健康、环保的园林环境,达到景观美化、生态保护等多种目的。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和乡村建设中,通过种植树木、灌木、花卉等绿色植物,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乡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一种环境治理手段。

而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和应用在园林绿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就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意义园林绿化的主要目的是美化环境,改善空气品质,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主体,其配置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园林植物可以提供阴凉树荫,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同时还可以有效遮挡太阳直射,降低地表温度,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园林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

园林植物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减少噪音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园林植物配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效果的好坏。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的原则有多种,其中包括多样性原则、生态原则、美学原则以及适宜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注重多样性,即植物的品种要多样化,形态特色要有差异性,以丰富园林植被的景观效果。

生态原则是指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注重植物生态特性,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水分条件的植物,以提高植物的生存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美学原则是指园林植物配置要符合景观美学的要求,要注重色彩搭配、形态搭配,以塑造出美观的园林景观。

适宜原则是指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适宜的位置,以提高植物的生长、风景的观赏性和观众的休憩体验。

三、园林植物配置的应用园林植物配置的应用包括场地绿化、庭院绿化、道路绿化以及广场绿化等。

在场地绿化中,可以根据园区规模、用途和功能等特点,合理配置植物种类,比如在大型公园中适宜种植大型乔木,草坪和花卉,而在小区绿地中适宜种植矮小的灌木和地被植物。

在庭院绿化中,可以根据庭院的大小和功能需求,配置适宜的观赏植物,比如在室外庭院种植盆栽花木,而在室内庭院则适宜种植花卉和草坪。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度,还可以起到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

而植物配置则是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核心内容之一,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和要求,选择植物种类,形成美观、合理的植物组合,达到最佳的园林绿化效果。

一、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重要性1.提升景观美观度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可以利用植物的形态、颜色、花期等特点,进行巧妙的组合,创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增加人们的观赏乐趣。

2.调节气候环境植物的叶子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树木的遮阴作用可以减少太阳直射地面,降低气温,改善气候环境。

3.改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可以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有利于各类动物的生存,同时也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

1.根据场景特点选择植物在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应根据场地的地形、气候、土壤、光照等特点,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创造出符合自然的园林景观效果。

2.根据功能需求配置植物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植物的功能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需要遮荫的地方可以选择乔木类植物;需要覆盖地面的地方可以选择草本、灌木类植物等。

1.乔木类植物乔木类植物是园林绿化造景中常见的植物类型,它们的树冠形态各异,有的葱郁茂密,有的婆娑多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植物配置,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2.灌木类植物灌木类植物通常矮小且密集,可以起到遮挡和固定土壤的作用,是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重要的景观点缀材料。

3.草本类植物草本类植物生长迅速,可塑性强,适合用于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的地被覆盖,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花海效果。

4.藤类植物藤类植物可以垂直生长,有很强的攀援能力,适合用于架空绿化、立体造景等场景的植物配置。

1.城市中的街头小品绿化在城市的街头,通常会使用一些乔木类、灌木类和草本类植物进行小品绿化,使得城市街道变得更加绿意盎然。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摘要:在构建生态型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城市环境也提出新要求。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可以发挥园林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园林的人文性和观赏性,为居民创设休闲娱乐的空间,对促进城市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应用一、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作用1、美化环境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作用之一就在于它能够最大化植物的美学价值。

比如在园林绿化之中,单纯的乔木与单纯的花卉都显得很单调,毫无美学价值,但是经过科学的园林植物配置之后,将乔木与花卉结合在一起,乔木簇拥着花卉,呈现出相映成趣的景象,会是绿化园林中一处美丽的景观,会使得整个绿化园林增色不少。

2、净化环境园林植物配置,在科学、合理的搭配下,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在靠近城市的地方,这样的园林绿化带,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净化空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在绿化园林中,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附着的可吸入颗粒污染物,能够调节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降低周围的温度,带给游人舒适的观赏体验和身心体验。

3、涵养水土园林植物配置的最大优点就是,它能对植物进行合理分配,使植物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做到物尽其用。

在园林绿化植物之中,有一些植物由于生的粗壮,根系发达,所以将其栽种在近水区域,可以有效地净化水源,滋养水源,强健的根系可以帮助植物更好的锁住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达到涵养水土的功效。

4、疗养身心绿化园林本就是供游人观赏景色、放松身心的好去处,而优化植物配置,则能使绿色植物能够兼有美学与生态价值,让游人欣赏到美丽宜人的景色,能够呼吸到城市之中所不具有的新鲜空气,能够放松身心,净化心灵,尤其对于身心压力过大的城市上班族,有疗养身心,缓解压力的医学作用。

二、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1、实现配置美观的要求实现园林植物配置的美观性要求是园林绿化的基本目标,植物配置的合理化能够使园林的美感度得到显著地提升,实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良好融合,对于城市化建设的环境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论述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论述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论述摘要:植物配置需要强调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

园林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项创造环境、改造环境的工作。

虽然生态学思想在越来越多的园林设计中被运用,但是往往只停在表面而不深入,要真正更新当代植物配置的生态理念就是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来指导植物配置[6]。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一定要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以园林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多样性、经济适用性、配置艺术性的发展为原则,考虑物种选择、树丛组合,以及平面构图、色彩及园林意境,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

关键词:植物配置园林绿化引言:植物配置造景即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其造景主要有乔木、灌木、藤木植物、水生植物及多年生草木植物。

植物配置造景是遵循科学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力求科学合理的植物搭配,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成在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从而达到提高环境景观质量和社会、生态效益.因此,植物配置造景,要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配置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之成为一幅活的动态景观。

一、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1 园林植物能够美化环境。

园林绿化是美化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园林植物不仅能作为独立景观,与建筑、山水、道路、小品等配植,使绿化与美化有效地结合,还起到丰富景观的作用。

园林植物与建筑的配置得体,可互相因借,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使景点变得更加完美.建筑形体多是生硬的几何线条,而植物的形体和质地,则是柔和多变,配置以后,使这部分空间和谐而有生气。

如在建筑墙壁上用紫藤、凌霄、爬山虎等植物垂自绿化,则自然气氛倍增。

一般形体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植干直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结构细致精美的建筑四周,则选栽一些叶小枝纤、树冠致密的树种。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及重要意义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及重要意义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及重要意义发表时间:2019-03-21T14:09:46.0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作者:李少杰[导读]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不但需要体现出科学性,同时应当具备艺术性。

摘要:植物属于在园林景观组成结构中唯一一种具有生命的重要实际元素,利用植物个体或者群体美实现各种景观的创造目的,成为园林景观美化工作的主要内容。

园林绿化实际观赏效果与艺术水平标准的高低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园林植物的选取与配置所决定的。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不但需要体现出科学性,同时应当具备艺术性。

只有以科学合理的形式进行植物的具体配置,关注植物相应的生物学特点、生态特点与生长习性等各个方面,才可以更好地创造出最佳形式的园林景观效果[1]。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分析1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生态意义1.1植物的配置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园林绿地的植物多样性配置有利于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局部小生态环境。

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欣赏需求,同时,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将多种多样的植物栽培在一起,可以很好地改善种植绿地的土壤条件,也可以使园林植物在合理搭配之后减少病虫害的产生,具有抑制病虫害对绿化成果威胁的显著作用。

1.2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景观意义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应该重视植物配置多样性的景观意义。

植物多样化是园林景观多元化的基础,不同种类的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地、季相各不相同。

有些种类的植物生命力比较顽强,比如万年青,可以把它和月季、玫瑰等色彩比较明艳的景观植物搭配起来,符合的植物群落在不同的视角和搭配方式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比如园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颜色的植被丛,修剪出“爱国宣传”或者“倡导保护环境”类型的艺术字,不同颜色的艺术字搭配起来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1.3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社会意义绿化工作人员在植物配置多样性上还要考虑到植被绿化的社会意义。

论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

论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

论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摘要:目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配置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用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对此,本文进行了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讨论。

关键词:园林工程、;绿化设计;植物配置前言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植物配置是影响园林绿化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效用,必须合理地规划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1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提升了我国国力的综合实力。

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却越来越糟糕,空气污染严重,雾霾现象日益频发,北京、西安等地甚至出现了雾霾红色预警,恶劣的环境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国家政府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目前,很多地方的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加强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良好的植物配置,对城市形象及环境建设起着重要作用:1.1生态作用园林绿化中的植物花卉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很多的园林植物都可以发挥出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新鲜的氧气。

同时也可以对光能进行转化,形成化学能,可以使得城市的空气得到净化。

除此之外,部分植物能够对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进行吸收和转化,同时一些植物还能够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这些都是植物所具有的生态作用。

通过植物的生态作用,可以使得城市园林绿化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应用植物花卉,从而使得园林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绿化的作用。

1.2美化作用在园林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应用到的主要装饰物就是植物花卉,植物花卉可以设置成独具特色的景观,使得园林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品味。

每一个园林其植物花卉的呈现风格均不相同,每一种植物都有其不同的生命规律,不同生命周期的植物花卉有效的配置在一起,将使得园林中四季都有花卉盛开以及植物长青等,园林中的色彩也能够更加的丰富。

植物有其自身的线条,由于植物线条的不同,使得园林形态也会有所不同,在园林中,植物花卉与山水相配合,可以使得园林的空间得以有效的扩展,使得园林具有层次感,具有观赏的价值。

城市园林造景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城市园林造景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城市园林造景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是根据园林布局来合理设计植物布局,并根据其生态习性种植不同形式的植物,坚持“工艺与科学”的原则,从而设计出功能齐全的园林景观。

因此,植物分配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2 植物配置的重要性(1)创造,协调和丰富园林空间考虑到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空间,为了达到安静的氛围和宜人的效果,有必要为植物设置背景框架,并根据当地情况选择植物进行分配。

例如,当在空间背景中选择树木时,密集的树冠分层,树冠线产生了变化的光影效果,从而丰富了城市园林的空间环境。

城市园林借助植物统一的色彩奠定了轻松舒适的环境基调,其中大空间选择高大的树木或植物,小空间选择小树木和精致的植物,从而使花园的空间环境更加优美和谐。

园林植物形态多变,季节变化丰富,形态多样,可以满足空间构成的基本要求[1]。

(2)柔和了建筑物的生硬感为了中和建筑物死气沉沉的生硬感觉及增添其生气,选择具有适当颜色和质地的植物对其进行修饰非常重要,从而赋予城市园林自然的美感。

以苏州园林为例,水阁、走廊、大厅和其他建筑物构成了苏州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的衬托和装饰物软化了建筑物的刚性线条,从而使园林更加生机勃勃。

苏州园林中有许多以植物命名的景观,例如枇杷园,对于以植物命名的景观,其名称暗示了植物的装饰主题,从而将建筑物与花草树木结合在一起[2]。

(3)创造遥远的意境植物是有效整合自然空间和花园建筑的重要元素。

其中,可以采用花瓶中的插花或室内花卉和植物的方式摆放。

为了获得更好的景观效果,苏州园林主要采用以下配置方式:在门廊与大厅之间设计露台,并根据需要分配花石,以实现室内外一体化。

在建筑物上安装精美的花窗,以方便访客直接从室内观看风景。

3 植物配置的原则(1)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符合其功能要求除了植物的基本功能(例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灰尘,减少噪音,消毒等)外,植物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行道树的主要功能是着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论述
摘要:植物配置需要强调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

园林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项创造环境、改造环境的工作。

虽然生态学思想在越来越多的园林设计中被运用,但是往往只停在表面而不深入,要真正更新当代植物配置的生态理念就是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来指导植物配置[6]。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一定要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以园林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多样性、经济适用性、配置艺术性的发展为原则,考虑物种选择、树丛组合,以及平面构图、色彩及园林意境,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

关键词:植物配置园林绿化
引言:植物配置造景即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其造景主要有乔木、灌木、藤木植物、水生植物及多年生草木植物。

植物配置造景是遵循科学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力求科学合理的植物搭配,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成在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从而达到提高环境景观质量和社会、生态效益。

因此,植物配置造景,要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配置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之成为一幅活的动态景观。

一、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
1 园林植物能够美化环境。

园林绿化是美化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园林植物不仅能作为独立景观,与建筑、山水、道路、小品等配植,使绿化与美化有效地结合,还起到丰富景观的作用。

园林植物与建筑的配置得体,可互相因借,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使景点变得更加完美。

建筑形体多是生硬的几何线条,而植物的形体和质地,则是柔和多变,配置以后,使这部分空间和谐而有生气。

如在建筑墙壁上用紫藤、凌霄、爬山虎等植物垂自绿化,则自然气氛倍增。

一般形体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植干直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

在结构细致精美的建筑四周,则选栽一些叶小枝纤、树冠致密的树种。

山水是自然式园林的骨架,但离不开植物装点陪衬“山因水活,石因树灵”植物与山石相陪,一般选用姿态优美的树木,可乔灌木错落搭配,欣赏山石和花木的姿态美与水体结合,更能显示出水体的灵性,使规则的几何形水池生动活泼起来。

现园林中往往以常绿树作为雕塑、喷泉等园林小品的背景。

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来强调园林小品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

2园林植物能够改善环境。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

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有些园林植物还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细菌。

3 园林植物可以缓解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而且植物释放的负离子及抗生素,还能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

二、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不足
1 近年来城市园林绿化呈现绿化模式化,很多城市园林绿化都采用了大面积种植草坪点缀以雕塑或是模纹花坛的运用,使得千城一面,毫无特色可言。

城市的植物材料选用上也存在色彩单一,几乎为清一色的绿色,缺乏色彩的多样性,使人感到视觉疲劳。

2 各个城市规模、气候、自然资源、历史文脉以及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在实际的园林绿化中往往忽略了这些地域文化特色,片面追求园林建筑、绿化的美感,形成千篇一律园林景观。

同时,随着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在关注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外感形象与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在古城还是新城,植物总是可以记载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向世人传播她的文化、文明。

三、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1 适宜原则适宜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常所说的“适地适树”,二是与四周环境的协调性。

适地适树指植物的特性要与立地条件相适应。

立地条件是指种植地的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光照强度以及湿度等情况。

园林植物的特性包括植株高度、绿色期、开花期、花色、适应性等。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

2 根据绿化性质和功能进行配置首先要确定园林绿化所要表达的主题,根据这个主题配置选择适当的树种。

确定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
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最终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如香山红叶、玫瑰园、牡丹园等,都是以突出的植物主题,形成独特的风格。

另外,要根据实际需要,恰当地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

如在规则式布局中,应选择植株整齐一致、耐修剪的品种;而在自然式的环境中,则可选择植株高低错落、花色多样的品种,从而呈现出活泼自然的野趣。

3 统筹安排,全面兼顾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根据园林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统筹规划。

要注重保护城市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

4 经济适用性原则经济原则指的是发展节水型园林,或者是在植物配置中要适当考虑节水的问题。

例如有节制地发展草坪,尤其是冷季型草坪,多选择耐旱节水的草坪品种,可采用冷暖季草混植,或选用耐旱的地被植物,如沙地柏、扶芳藤等。

在配置中优先选取较耐旱的园林植物,如银杏、臭椿、国槐等[1]。

5 遵循生态学原理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

因此,园林植物的配置要重视植物群落的多层次性,形成乔木、灌木、草本相结合的、群落层次分明,物种丰富、艺术感染力强的群落结构。

同时也要注重植物叶色、花色、高低植物的配置,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

6 遵循美学原理植物美是构成园林美的主体,在园林绿化中要高度重视植物色彩多样性、色调的明暗偏色之异。

要充分掌握植物的生态学特性,运用它最佳色彩稳定规律,实现科学配置。

要善于运用对
比色、邻补色和协调色,形成色彩明确、对比鲜明、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效果。

四、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要点
园林植物配置首先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使乔木、灌木、地被、攀援,水生及常绿、落叶、草木等植物共生共存。

要重视生物的多样性,配置植物时注意高中低立体空间搭配,增加叶面积系数,提高生态效益,进而提高环境质量,同时在遵循生态学的基础上,融合美学要求,体现植物配置的景观功能,不仅要讲求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

具体到植物配置应掌握:一是适地适生,重视植物多样性,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二是布局合理,疏密有致,单群结合。

园林植物配置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种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欣赏孤植树的风姿,也可欣赏群体树的华美。

三是注意不同园林植物的形态和色彩的合理塔配。

园林植物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

而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角上的抵触,也不能与其它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在视角上相抵触。

总结: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学与美学原理相结合的同时,发挥我国造园艺术的精华,并不断探索学习国外先进的城市园林绿化做法,将园林植物的文化性、知识性等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达到改造人下环境创造生态型园林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