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3份集锦》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统考试题

合集下载

(汇总3份试卷)2020年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汇总3份试卷)2020年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B.绳子打不成结实的结C.自行车刹车失灵D.人不能在马路上行走【答案】A【详解】A.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是依靠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摩擦力消失时,则无法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即A项不可能发生,故A符合题意;B.给绳打结时,绳子与绳子间的摩擦可防止绳子打滑脱落,摩擦力消失时,则绳子打不成结实的结,故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刹车时是利用摩擦力使车停下来的,当摩擦力消失后,自行车的刹车将失灵,故C不符合题意;D.人走路是依靠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当摩擦力消失时,人将无法走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说法正确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了水——液化现象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液化现象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凝固现象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升华现象【答案】B【详解】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错误;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3.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D错误;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凸透镜,故B错误;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肉眼是不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故C错误;故应选A.【考点定位】生活中的透镜4.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答案】B【详解】A.蜡属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A错误;B.由于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可以使食物降温,防止变质,故B正确;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小水滴吸热汽化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5.下列数据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中考考场内的温度约为50℃B.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2mC.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钟约为5次D.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答案】D【详解】A.夏季教室内的温度大约在30℃左右,而50℃太高了,故A不合实际;B.课桌的高度大约1m左右,2m比人站立时还要高,故B不合实际;C.正常人的心跳50次~80次/min左右,而每分钟5次肯定太慢了,故C不合实际;D.一般情况下,500g的鸡蛋大约有10个,那么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故D符合实际.6.12月8日凌晨,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了人类首次探索月球背面的新旅程。

{3套试卷汇总}2020年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3套试卷汇总}2020年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一只空碗底部放了一枚硬币,当后退到某处时,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直到小明又能看到硬币,图乙中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A.B.C.D.【答案】B【详解】当水倒到一定高度后,看到了硬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从硬币A发出的漫反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A′上,其实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光线是从硬币上发出的,AD传播方向错误,C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只有B图正确.故选B.2.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A.蒸发B.升华C.液化D.沸腾【答案】A【详解】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的叶子是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来减缓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故应选A.3.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B.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dmC.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9℃D.初中生跑200m所需的时间约为10s【答案】A【详解】由于1斤鸡蛋大约可称8-10个,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符合实际;现在所用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在26cm=2.6d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且变化幅度很小,故C不符合实际;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所用初中生200m跑的时间不可能是10s,故D 不符合实际,故选A.4.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 3 20 40 60 80A .20 g 0.8×103 kg/m 3B .20 g 1.0×103 kg/m 3C .60 g 0.8×l03 kg/m 3D .60 g 1.0×103 kg/m 3【答案】B【详解】由图象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20g ,这就是量杯的质量,即m 杯=20g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60cm 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80g ,则液体的质量m=m 总-m 杯=80g-20g=60g ,液体的密度:ρ=360g 60cmm V =1g/cm 3=1×103kg/m 3, 故选B 。

(汇总3份试卷)2019年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监测试题

(汇总3份试卷)2019年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监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答案】D【详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与实物大小相等,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移近玻璃板,故C错误;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故D正确为答案。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可以简记为“正立、等大、等距、虚像”。

2.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C.在屏上可能不成像D.在屏上一定有像,可能是缩小的像【答案】D【详解】当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缩小的清晰的像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当物距减半后,一定大于一倍焦距,可能大于或等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光屏上一定有像,且可能是缩小的像,故选D。

3.2019年第一场天文奇观——“日偏食”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下列光现象与日偏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筷子“折断”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水中倒影【答案】B【详解】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筷子“折断”是由于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色散现象,实质上是光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3套精选试卷∥2020年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质量检查模拟试题

∥3套精选试卷∥2020年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质量检查模拟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将它熔化成铁水B.磨掉铁块一个角C.把它轧成薄铁片D.从地球运到月球【答案】B【分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详解】A.铁块熔化成铁水是改变了铁的状态,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铁块的质量会变小,故B符合题意;C.铁块轧成薄铁片是改变了铁的形状,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是改变了铁块的位置,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在一块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

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这个实验用来探究水蒸发快慢是否与()A.水的表面积有关B.水的温度有关C.水的质量有关D.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答案】A【详解】根据题意知道,质量相同的两滴水的表面积不同,说明小明同学研究的是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的关系,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大约是()A.90s B.90h C.90ms D.90min【答案】D【详解】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大约是90min,故选D。

4.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定。

闭合开关,灯泡L1比灯泡L2亮,则()A.L1的电阻比L2的大B.通过L1的电流与通过L2的电流相等C.若L1灯丝烧断,L2的实际电功率不变D.若L2灯丝烧断,通过L1电流变大【答案】C【详解】AB. 灯泡L1比灯泡L2亮,则可知灯泡L1实际功率更大,两灯泡并联,电压相等,则由2UPR=和P UI=可知,灯泡L1的电阻小于L2,通过灯泡L1的大于通过L2的电流,故AB不符合题意;CD. 由于两灯泡并联,互不干扰,则当L1灯丝烧断时,L2的实际功率不变,当L2灯丝烧断时,通过L1的电流不变,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物品中质量可能是2kg的是()A.一个鸡蛋B.一支钢笔C.一只母鸡D.一头牛【答案】C【详解】A.一个鸡蛋大约就是一两即50g,故A不符合题意;B.一只钢笔质量接近几十克,故B不符合题意;C.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大约在2kg左右,故C符合题意;D.一头牛1000k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汇总3份试卷)2020年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

(汇总3份试卷)2020年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年”是时间的单位B.“吨”是质量的单位,符号是“d”C.“毫升”是体积的单位,符号是“hl”D.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的单位,符号是“dB”【答案】D【详解】A.“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长度的单位,故A错误;B.“吨”是质量的单位,符号是“t”,故B错误;C.“毫升”是体积的单位,符号是“ml”,故C错误;D.“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的单位,符号是“dB”,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D.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答案】B【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实用,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就说明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C.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即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D.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的大小,并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

3.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A.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C.地球对月亮的引力D.绳子对小车的拉力【答案】C【分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是弹力,平时所说的推、拉、提、压、支持等力,都属于弹力,产生弹力的条件:一:物体发生了形变;二、两物体相互接触。

【详解】A.推土机对土的推力是由于推土机推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属于弹力,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属于弹力,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两物体也没有接触,不属于弹力,故选项C符合题意;D.绳子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对小车产生拉力,属于弹力,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人在阳光下形成影子C.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D.白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现象【答案】C【详解】A.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不符合题意;B.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不符合题意;C.平静湖面上豹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D.白光是复色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折射时,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折射后各色光分散开,发生色散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不符合题意。

〖汇总3套试卷〗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达标检测试题

〖汇总3套试卷〗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达标检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答案】D【详解】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的平均速度大.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兔子和乌龟的平均速度相等.因此ABC 说法正确;D的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2.下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C【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初中重点考查的内容,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通过轴对称的方法来作图和判定。

【详解】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我们可以选取原物上几个特殊点,用刻度尺去找到其关于镜面对称点。

也可将像将原物沿镜面这条线对折,能重合的就是正确答案,故选C。

3.如图为常温下一些物质的导电性能,从左到右导电性能越来越强,绝缘性能越来越弱,结合影响电阻大小的其他因素,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常温下粗铁丝的电阻比铜丝的电阻大B .当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的电阻为零C .常温下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长的比短的电阻大D .玻璃是良好的绝缘材料,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导电【答案】CD【详解】A .虽然铜的导电能力比铁强,如果铜丝的长度过大,电阻也可能比铁丝的电阻还大,故A 错误; B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B 错误;C .当材料与粗细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故C 正确;D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发生改变时,绝缘体也可能变成导体,故D 正确。

(汇总3份试卷)2020年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预测试题

(汇总3份试卷)2020年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预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答案】B【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音质好坏。

(2)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疏松多孔的物体时,大量的声波进入小孔后不能反射出来,因此生活中可用此技术降低噪声。

【详解】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音质比较好,指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故B正确;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色可以辨别来人是谁,故C错误;D.雪过后,满地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因为积雪疏松多孔,能够吸收声音,所以发现周围特别宁静,故D 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句声学角度进行分析,明确各自包含的声学规律,注重了物理知识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纸上写红字,在红色的灯光下很容易辨认B.白纸在黄色灯光的照射下看起来仍然是白色的C.我们看到不透明的红色物体,是因为光照在这个物体上,把红光都吸收了,所以是红颜色D.自然界绝大多数彩色光都可以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答案】D【解析】在红色的灯光下,白纸是显红色的,红字是不容易辨认的,故A错;白纸在黄色灯光的照射下显示的是黄色,故B错;不透明的物体显红色是由于反射了红光造成的,故C错;自然界绝大多数彩色光都可以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故D正确;应选D。

3.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答案】C【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一是液体的温度,二是液体的表面积,三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详解】A.用地膜覆盖农田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是加快蒸发,符合题意;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蒸发.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此题的关键.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B.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D.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但不经过液态.解: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过程,不符合题意;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上遇冷后变成了小水珠,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C、雾和露的形成过程是一样的,也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不符合题意;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上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直接变成了固态的霜(冰),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了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解答的关键是搞清楚变化过程前后的物质状态.5.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A.B.C.D.【答案】A【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PON等于60°,所以反射角也等于60°(即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A符合光的反射定律.故选A.【点睛】本题的设计在于考查考生是否掌握了光的反射定律,尤其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个知识点,题目考查方法灵活.6.下图中对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A.B.C.D.【答案】D【分析】(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精选3套试卷┃2019届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能力测试物理试题

┃精选3套试卷┃2019届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能力测试物理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B.熄灭酒精灯C.测量水的温度D.测量木块边长【答案】C【解析】(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在测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调节横梁平衡.(2)酒精灯内有酒精蒸气,用嘴吹灭时,会把火吹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不能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4)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在放置刻度尺时,要用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贴近被测物体.【详解】A、在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应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B、熄灭酒精灯时不可用嘴吹,否则可能引燃酒精灯内的酒精,应该用灯帽盖灭,故B错误;C、图中温度计的放置方法及读数方法均正确,故C正确.D、使用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不能倾斜,故D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实验规则的掌握情况,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难度不大,在平时要积极参与,规范操作,正确读数.2.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测量某品牌食用油的密度,用量简和己调好的天平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70g;②将适量食用油倒入烧杯内,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③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内食用油的质量为62.4gB.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65cm3C.用这个实验方案测量出的食用油密度小于真实值D.采用2-3-1的实验步骤顺序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答案】D【详解】A.烧杯和食用油的质量m2=100g+20g+10g+2g=132g空烧杯的质量m1=70g,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m=m2-m1=132g-70g=62g故A错误;B.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70mL=70cm3故B错误;C.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过程中,有部分食用油会附着在烧杯内壁上,使测出的体积偏小,由ρ=m V可知,计算出的密度偏大,故C错误;D.若采用②-③-①的实验步骤顺序,两次质量之差为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可以准确计算出密度,故D正确。

┃精选3套试卷┃2019届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验收物理试题

┃精选3套试卷┃2019届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验收物理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给体温计消毒B.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应紧贴容器的壁或底C.用寒暑表测量开水的温度D.使用体温计前,一般应先用力向下甩几下【答案】D【详解】A.用酒精灯给体温计消毒,会损坏温度计,故A错误;B.温度计放入液体内水银泡不能与容器壁或底接触,故B错误;C.用寒暑表的量程是-20-50℃,用寒暑表测量开水的温度超过了它的量程,故C错误;D.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之前要甩几下,使上升到细管中的水银退回到玻璃泡内,故D正确。

故选D。

2.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某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一个品牌电线中的铜芯直径明显比电线规格上标定的直径要小,引起电阻偏大。

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引起这种电线电阻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A.电线的横截面积B.电线的长度C.电线的材料D.电线的温度【答案】A【详解】导体电阻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电线中的铜芯直径明显比电线规格上标定的直径小,说明引起电线电阻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电线的横截面积。

故选A。

3.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由于频率太高听起来很刺耳B.次声波由于响度太小人耳听不见C.超声波由于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D.次声波由于频率很低可以制作声呐【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内,这两种声音人都是听不到的,故AB错;超声波由于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故C正确;次声波由于频率很低不可以用来制作声呐,故D错;4.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折射定律B.反射角的大小为40°C.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左移动D.当液面升高时,入射角会随之减小【答案】C【详解】A.该装置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B.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的大小为:90°-40°=50°,故B错误;C.当液面升高时,反射面向上平移,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反射光线将向左平移,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左移动,故C正确;D.当液面升高时,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入射角不变,故D错误。

〖汇总3套试卷〗青岛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汇总3套试卷〗青岛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所成的像和所观察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虚像C.目镜成的是实像,物镜成的是虚像D.目镜成的是虚像,物镜成的是实像【答案】D【详解】AB.根据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可知,最终通过目镜所观察到的都是虚像,故AB错误;C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成倒立的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这跟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所以目镜起到将物镜成的缩小的实像再次放大的作用.故目镜成的都是虚像,物镜成的都是实像,故C错误、D正确.【点睛】(1)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2)望远镜的原理:望远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2.关于声音的特性和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一些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答案】D【详解】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因为每个人的音色都不一样,A错误;B.鼓手用力越大,鼓的振幅越大,响度也就越大,B错误;C.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声音的响度低,C错误;D.超声波能粉碎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正确.3.如图所示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铅笔“折断”C.阳光下的树影D.雨后的彩虹【答案】A【详解】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铅笔好像折断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阳光下的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空气中有大量的小水珠,将太阳光进行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光,故D不符合题意。

┃精选3套试卷┃2020届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监测试题

┃精选3套试卷┃2020届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监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乙物质在610min【答案】C【详解】ABD.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本身状态,不知道是沸点还是熔点,故ABD错误;C.由图知甲物质在4-6min 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持续吸收热量的结果,故C正确.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高度为1.5m 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C.人的正常体温为38.5℃D.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m/s【答案】B【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不符合题意;B.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在m=ρV=1.0g/cm3×500cm3=500g,左右,符合题意;C.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不符合题意;D.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不符合题意。

3.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D.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答案】C【详解】A. 物体温度升高除了吸收热量,也可以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A错误;B. 物体温度是形容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C. 冰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升高,内能增加,故C正确;D. 热机效率与燃料热值无关,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故D错误。

故选C。

4.一只空瓶的质量是 200g,将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50 g,若将其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的总质量为320 g,则该液体的密度是( )A.0.6×103kg/m3B.0.8×103kg/m3C.1.25×103kg/m3D.1.5×103kg/m3【答案】B【详解】水的质量:m水=350g−200g=150g,根据ρ=mV可得水的体积:V水=m水水ρ=3150g1g/cm=150cm3,瓶子的容积:V=V水=150cm3,即另一种液体的体积:V液=V=150cm3,另一种液体的质量:m液=320g−200g=120g,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液=mV液液=3120g150cm=0.8g/cm3=0.8×103kg/m3。

★试卷3套精选★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2020届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能力测试试题

★试卷3套精选★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2020届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能力测试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音乐,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下列关于乐器的发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笛子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演奏吉他时拨动不同粗细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C.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D.能分辨出《梁祝》是用小提琴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答案】D【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弹奏吉时不断用手指去拨动粗细不同的弦,琴弦振动的频率就会改变,所以这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鼓面的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处,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D.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可以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答案】D【详解】A.蜡烛距离凸透镜32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18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故A错误;B.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即物距缩小,此时光屏上成的像将逐渐变模糊,要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故B错误;C.由题意知物体的位置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32cm>2f,2f>18cm>f解得9cm<f<16cm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处,u<f,可以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所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正确。

<合集试卷3套>2020年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合集试卷3套>2020年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会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答案】C【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2)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3)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压缩气体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常用来做冷却剂.【详解】A. 对物体做功可以增加物体内能,所以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会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正确;B. 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高,水的温度低,内能从鸡蛋转移给水,即通过热传递,鸡蛋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B正确;C.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更多,故D正确;故C错误,符合题意.【点睛】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过两周,由四个冲程组成,分别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做功和压缩冲程有能的转化.考题中常出现要牢记.2.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答案】B【详解】A.雨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试卷3份集锦》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2020-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达标测试物理试题

《试卷3份集锦》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2020-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达标测试物理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在图所描述的情景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自行车轴承里安放滚珠B.足球守门员戴着手套C.滑板车底部安装轮子D.在拉链上涂上一些蜡【答案】B【详解】A.自行车轴承里安放滚珠,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使摩擦力减小,故A与题意不符;B.足球守门员戴着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C.滑板车底部安装轮子,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使摩擦力减小,故C与题意不符;D.在拉链上涂上一些蜡,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D与题意不符。

故选B。

2.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D.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答案】D【详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如质量都为2g),乙物质的体积较小,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质量m甲=2g时,V甲=4cm3,V乙=2cm3,ρ甲=mV甲甲=32g4cm=0.5g/cm3当乙物质的质量m乙=4g时,V乙=2cm3,ρ乙=mV乙乙=34g2cm=2g/cm3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4,故C错误;D.体积为V乙′=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m乙′=ρ乙V乙′=2g/cm3×5cm3=10g,D正确。

3.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答案】C【详解】A.王亚平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倒影”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故B错误;C.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D.透过水球看到倒影,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当王亚平向后远离“水球”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即“倒影”会变小,故D错误。

<合集试卷3套>2020年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合集试卷3套>2020年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汽车发动机中喷出的水汽化形成的B.汽车内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答案】A【详解】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A符合题意;B.汽车玻璃起“雾”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内表面,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能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空调制冷时,液态制冷剂在车内热交换器内吸热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气态制冷剂又由压缩机压入车外的热交换器,在交换器内放热液化,即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下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A.B.C.D.【答案】D【详解】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因此光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水中,故AB错误;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D正确,C错误.故选D.【点睛】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完成折射光路图.3.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声源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同时停止B.喇叭发声时,放在它上面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应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B【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音也停止。

(精选3份合集)2020年青岛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精选3份合集)2020年青岛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鉴定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④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A.①②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2.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D.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移到离透镜中心16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离透镜中心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 B.14cm C.8cm D.6cm4.暑假小明去北海公园游玩,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在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A.白塔倒影B.游动的鱼C.水中白云D.绿树倒影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红色蜡烛A,再另取一只未点燃的红色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色蜡烛看上去是红色,是因为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造成的B.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用纸板可以承接到蜡烛A的像D.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6.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7.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

《试卷3份集锦》青岛市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试卷3份集锦》青岛市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泥捏成泥人后,质量变小了B.白糖热化抽丝制成棉花糖后,质量变大了C.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铁块的质量大D.物理课本从武汉快递到潜江,质量是一样的【答案】D【分析】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位置、形状的改变而改变.【详解】A、橡皮泥捏成泥人后,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A错误;B、白糖热化抽丝制成棉花糖后,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B错误;C、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D、物理课本在武汉和潜江只是位置不同,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D.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家里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现在窗外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一个放热过程C.湿手拿冻肉会被“粘住”是因为手上的水凝固了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答案】C【详解】A.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冰花在窗内,故A错误;B.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B错误;C.冻肉温度较低,用湿手去拿冻肉,手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冻肉放热发生了凝固现象,因此会“粘住”,故C正确;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由于酒精汽化吸收热量,故D错误。

3.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向右移动游码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答案】B【详解】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自然及生活中许多光现象都是由于光不同的传播特点而形成。

下面光现象与海市蜃楼成因相同的是()A.杯弓蛇影B.雨后彩虹C.镜花水月D.凿壁借光【答案】B【详解】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A.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解成各种彩色光,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凿壁借光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如图所示是a和b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下列根据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Va=V b时,m a<m bB.若m a=m b时,V a>V bC.在一般情况下,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D.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b物质的小【答案】C【详解】A.由图象可知,若a和b两种物质的体积相等,当V a=V b=1.5cm3m a=3g,m b=1g,即a物质的质量是b物质质量的3倍,即m a>m b;故A错误;B.若m a=m b=2gV a=1.0cm3,V b=3.0cm3,即V a<V b,故B错误;C .由密度公式m Vρ=可知,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指物质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故C 正确; D .在体积相同时,a 物质的质量大于b 物质的质量,由密度公式m V ρ=可知,a 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b 物质的大;故D 错误。

故选C 。

3.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一张长1.2m 的办公桌,甲、乙均用分度值为1cm 的刻度尺,丙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甲、乙、丙三人测出的数据分别为1.203m 、12.0dm 、120.1cm ,其中正确的是A .三者都对B .甲对C .乙对D .丙对 【答案】B【详解】甲同学测量数据为1.203m =120.3cm ,测量结果准确到cm ,且甲用分度值为1cm 的刻度尺,故甲同学的数据正确;乙同学测量数据为12.0dm ,测量结果准确到dm ,而乙同学用的分度值为1cm 的刻度尺,故乙同学的数据不正确;丙同学测量数据为120.1cm ,测量结果准确到cm ,而丙同学用的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故丙同学的数据不正确;故选B.【点睛】4.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 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 的小金属块A 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 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 的小金属块A 和一质量也为m 的小金属块B 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 3,则金属块A 和金属块B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块A 的密度为12水m m m mρ++ B .金属块A 的密度为21水m m m mρ-+ C .金属块A 和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为(m 3-m 2+m ):(m 2-m 1+m )D .金属块A 和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m 2+m-m 3):(m 1+m-m 2)【答案】D【详解】AB .假设A 密度ρA ,体积V A ;B 的密度ρB ,体积V B ,容器体积V 容,容器的质量为m 容,则有ρA V A =m ,ρB V B =m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 1,则m 容+ρ水V 容=m 1对于放进A 的情况m 容+m+ρ水(V 容-V A )=m 2m 容+m+ρ水V 容-ρ水V A =m 2ρ水V A =m+m 1-m 2①V A =12m m m ρ+-水 金属块A 的密度为ρA =12A 12==m m m m m m V m m m ρρ+-+-水水故AB 错误;CD.对于放进AB 的情况ρ水(V A +V B )=2m+m 1-m 3②由①②可得A 12B 23=V m m m V m m m +-+- 23A A B B A 12B===mm m m V V m V m m m V ρρ+-+- 故D 正确,C 错误。

故选D 。

5.如下四个图像分别是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运动图像。

其中,运动形式相同的物体是A .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丁D .甲和丁【答案】D 【详解】对于v-t 图象: 随时间的增大,甲图象中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象中速度均匀增大,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对于s-t 图象: 随时间的增大,乙图象中路程不变,表示物体静止;丁图象中路程均匀增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为常数,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图象甲和丁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规律。

故选D 。

6.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声打交道,以下有关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人类用语言表达信息、情感、并进行交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乙图中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C.丙图中利用声呐确定鱼群的位置,说明超声波可以在水中传播D.丁图中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说明在声源处可以减弱噪声【答案】D【分析】(1)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3)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详解】A.甲图中人类用语言表达信息、情感、并进行交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丙图中利用声呐确定鱼群的位置,说明超声波可以在水中传播,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丁图中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说明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减弱噪声,故D不正确,D符合题意。

故选D。

7.“估测”是学好物理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A.学具三角板从课桌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是6sB.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5×-210m,它的质量约是5×310mgC.我校所在地每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4℃D.一般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是光速的三十万分之一【答案】B【详解】A.桌面到地面的距离大约为70cm,三角板从课桌面掉到地上不需要6s,故A项不符合题意;B.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5cm即2.5×-210m,它的质量约是5g,即5×310mg,B项符合题意;C.我校所在地绵阳市安州区一月份为冬季,平均气温约是10℃,故C项不符合题意;D.一般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是1m/s,约为光速的三亿分之一,故D项不符合题意;8.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B.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比棉花质量大C.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D.钢制氧气瓶中氧气被消耗的过程中,瓶内氧气密度变小【答案】D【详解】A.1kg冰与1kg水,质量相同,但冰的体积大,根据mVρ=可知,冰的密度小,故A错误;B .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m Vρ=可知,体积相等的铁和棉花,铁比棉花质量大,选项中缺少体积相等这个条件,故无法比较其质量大小,故B 错误;C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故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不变,故C 错误;D .钢制氧气瓶中氧气被消耗的过程中,体积不变,质量减小,所以瓶内的氧气密度减小,故D 正确。

故选D 。

9.在北方的冬天常会看到户外行人嘴里呼出的“白气” ,“白气”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 ) A .液化B .汽化C .升华D .凝固【答案】A【分析】“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由气体转化为液体。

【详解】A .液化是由气体转化为液体,故A 符合题意;B .汽化是由液体转化为气体,故B 不符合题意;C .升华是由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故C 不符合题意;D .凝固是由液体转化为固体,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0.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重量为W 1公克重的砝码,丙弹簧悬挂重量为W 1公克重及W 2公克重的砝码,静止平衡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砝码后,均可恢复原长,由上述资讯判断W 1:W 2应为下列何者A .1:2B .2:1C .2:3D .3:2【答案】B 【详解】由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1122cm 22cm 1cm 3W W W ==++ ,即只有B 正确.二、填空题 11.小明把装有450mL 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冰的质量是______g ,此过程体积变化了______cm 3.()3333110/,0.910/kg m kg m ρρ=⨯=⨯水冰 【答案】450 50【详解】[1]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即冰的质量3363110/450100.45450m m V kg m m kg g ρ-===⨯⨯⨯==冰水水水; 由m V ρ=可得水结冰后,冰的体积: 33450g 500cm 0.9g/cmm V ρ===冰冰冰, 水结冰后体积改变了:333500cm 450cm 50cm V =-=.【点睛】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知道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小王同学为了测量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动至标尺左端0刻线处,然后调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1m ;B .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2m ;C .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字母代号);(3)由下图所示的示数可知,醋的密度为______3kg/m 。

(4)另一实验小组的小张同学想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小张同学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的过程中,他按合理的程序加减砝码,往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仍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他应该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 .向左调平衡螺母B .向右调平衡螺母C .向右盘再加砝码D .向右移动游码②如图所示:A .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 .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C .往烧杯中加水直到________,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③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3cm ;④小张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