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孩子的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飞孩子》的心得体会
篇一:放飞孩子们的思维
放飞孩子们的思维
----长子学习心得体会
前两天,我们参观学习了长子县东方红小学的课改展示课。老师们呈现的精彩课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不断思考不断学习,希望能通过学习来弥补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下面就谈一下我的感想:
1、注重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一位老师在上课前都很讲究和学生的沟通,在沟的过程中,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为自己做了热身活动,缓解了自己的紧张不安情绪。合情合理的导入,自然而然的使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课堂,进入课文情境。
2、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模式已经形成,在整个课堂,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在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如李老师讲的《北京亮起来了》一文的时候,同学们在朗读中感受北京的美,通过图片理解北京的美,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深刻体验到北京美在哪里,并且由喜爱北京到喜爱家乡长子,喜爱家乡长子到去发现长子的美,层层深入,既学习了课文又感受了生活。
3、教师多重身份,活灵活现,有时像指挥千军万马
的统帅,引领方向;有时又像千军万马中的一员,贴近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共同探索前进的道路。课堂气氛轻松愉悦,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思维更开阔,想法更大胆,所以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我们时时做到“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多思考多预设,做到有备无患。通过这次听课,我也感受到了学习的紧迫性。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的知识储备,来应对不断成长的一代又一代。
篇二:放飞孩子的心灵
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各自拿起自己的风筝,蜂拥般冲出教室,跑向操场。不一会,操场的上空便飘满了五颜六色的风筝。望着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望着天空中竞相飞舞的风筝,听着那清脆、欢快的笑声,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20多年前?? 记得那还是小学四年级的事。那时每天上课比较少,下午早早地就放学回家。家里大人忙农活,根本无暇顾及我们这些孩子。每天放学后我们就成了一群“自由兵”,尽情玩耍,而当时放风筝是我们最喜爱的一项活动。每天傍晚,小朋友们都拿出父母给扎制的八卦风筝,在村外的空地上放飞。风筝虽然有些简易,但丝毫不能影响孩子们愉悦的心情,欢声笑语伴着飞舞的风筝很快便弥漫在整个田野的上
空。我家姊妹3人,当时生活非常困难。为了全家人能吃饱饭,爸爸就到潍坊周围的一个砖厂干活,每天天不亮就走,晚上回来得很晚。看到小朋友们都有了风筝,不懂事的我天天缠着爸妈也要给自己扎一个。爸爸拗不过我,就狠了狠心花两元钱从潍坊给我买回了一个漂亮的凤凰风筝,我就甭提有多高兴了。每晚临睡前,我都把风筝挂在自己的头的上方,直到看得疲倦了才进入梦乡。为了炫耀一下自己有一个漂亮的风筝,我便背着父母偷偷地把风筝拿到了学校。趁着课间活动时间,我和十几个小伙伴在操场上放起了我那只漂亮的风筝。小伙伴们都被我的风筝吸引住了,你争我夺,都想抢着多放几分钟,争不上的在一旁也都看得入了神??当班长把我们叫回教室时,我们才知道闯了大祸了:刚才我们玩得太兴,没听到上课的铃声,班主任张老师已足足等了我们5分钟了。看到张老师那张阴沉的脸,我们知道等待我们的将是一场“浩劫”,虽然我把风筝藏在身后,可还是被张老师发现了。“学习重要还是放风筝重要?难道你们不知道玩物丧志的道理吗!天天和你们讲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你们就是听不进去??”张老师说着,气冲冲地走到我身边,从我手中一把拽过风筝,扔到了讲台上,一边用脚狠狠地踩着,一边高声喊着:“看你今后还怎么玩!”张老师那副“气势汹汹”的面孔,连同她扭动着肥胖的身子“笨拙”地踏踩风筝的那
一幕,一下子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一种说不出的厌恶感,一下子充斥了我的心房。多少年来、在我心灵的深处,一直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当时,张老师或许根本没意识到,她跺碎的不仅仅是一只风筝,而是一颗孩子的心。多年以后,爱放风筝的我也成了一名教师。每当孩子们叫我放风筝时,我总是欣然前往。望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风筝,我常想:轻轻地牵动一根细线,风筝就能自由自在地飞翔,如果我们把风筝紧紧抓在手中,风筝是飞不起来的,而教师何不就是一名放飞风筝的人? 放飞风筝,吧!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邑市双台初中)
篇三:初三学生作文:放飞孩子
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只鹰,后来这只鹰逃跑了。几天之后,主人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他想不出:为什么鹰会无缘无故地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竟然失去了找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孩子是一群终究要离开笼子的鹰,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自己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代替,更无法分担。然而,试看今日之中国,那里没有锁在笼中的鹰?他们从来没有经过历练,他们从来都是
在父母的呵护下小心地生活。上学嘛,有父母接送,有父母帮助背书包;生活嘛,有父母帮助洗衣服和被褥,帮着穿衣服系鞋带;甚至去夏令营也有父母准备好足够的食物,足够大的装脏衣服的袋子试像这样的一群鹰飞出笼子,该如何面对生活!他们除了感觉到生活的麻烦与沉重外,还能怎样?清华大学曾辞退了一个教育,就会有这样的孩子。并非用甘蔗汁浇灌出来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砺,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励中才能形成。马卡连柯曾一针见血地说:过分的溺爱,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这并非耸人听闻。可曾见过傲立悬崖的孤松,在寒风中它的茎岿然不动?那是由于它从巨石中探出身体的时候,已经饱受了苦难的推残。可曾见过蹁跹飞舞的蝴蝶,在阳光下它的双翅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茧而出的时候,它用尽了一生的力气把体液挤往双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甜自苦寒来,白玉不毁,孰为跬璋。古人虽已远去,信言就在耳边啊!有人说:国家的前途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我在母亲手中,家庭教育,关系国家命运。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从笼中放飞,让他们去经历风雨,让他们去打造雄健的双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