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的常用中药处方

合集下载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胃肠疾病的9个经验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胃肠疾病的9个经验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胃肠疾病的9个经验方【】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白术,云苓,柴胡,佛手片,乌贼骨(或煅瓦楞子),甘草。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云苓,淮山药,石斛,小环钗,麦芽,丹参,鳖甲(先煎),甘草,田七末(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川连,太子参,白术,云苓,甘草,威灵仙,桔梗,枳壳。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白术,云苓,甘草,白芍,台乌,威灵仙。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川连,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太子参,白术,云苓。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六、治泄泻方〔组成〕新鲜番石榴叶〔功效〕消炎止泻。

〔主治〕肠炎泄泻,细菌性痢疾。

七、治肠套叠方〔组成〕旋覆花,代赭石(先煎),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法夏。

〔功效〕降逆理肠,调畅气机。

〔主治〕小儿肠套叠。

八、治急性阑尾炎方〔组成〕生大黄(后下),蒲公英,冬瓜仁,桃仁,丹皮,皂角刺,芒硝(冲服)。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药物组成中去芒硝)。

〔外敷法〕三黄散外敷。

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九、治慢性阑尾炎方〔组成〕生大黄,丹皮,冬瓜仁,桃仁,芒硝。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慢性阑尾炎。

〔加减法〕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补脾胃的中药配方及剂量表图

补脾胃的中药配方及剂量表图

补脾胃的中药配方及剂量表图补脾胃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理论,补脾胃涉及到人体消化吸收的整个过程,因此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药作为一种自然纯净、温和安全的养生品,具有多种补脾胃的良好功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补脾胃的中药配方及剂量表图。

一、补脾胃的中药配方及剂量表图1、四君子汤中药:白术、茯苓、半夏、人参剂量:每日3次,每次3-9g2、六君子汤中药:白术、茯苓、半夏、人参、陈皮、生姜剂量:每日3次,每次3-9g3、香砂养胃汤中药:香砂、陈皮、半夏、白术、人参、枳实、生姜剂量:每日2次,每次9-15g4、香砂妙用丸中药:香砂、陈皮、白术、半夏制作方法:将以上4味中药磨细,混合均匀,并加入适量的蜜制,制成丸剂,每次服用9g,每日2次。

5、四逆汤中药:干姜、附子、炙甘草、大枣剂量:每日3次,每次3-9g6、二陈汤中药:黄连、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干姜、陈皮剂量:每日3次,每次6-12g二、补脾胃食谱1、黄芪鸡汤材料:黄芪30g、枸杞30g、鸡肉适量、生姜适量、盐适量、清水适量制作方法:将鸡肉斩成小块,黄芪、枸杞、生姜洗净切块备用。

将鸡肉放入砂锅内加水焯水,捞出洗净,重新放入砂锅内,加入黄芪、枸杞、生姜,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2小时左右,煮至鸡肉变软,再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2、红糖姜枣材料:红糖250g、姜适量、枣适量制作方法:将姜洗净切成丝,枣去核。

将红糖加水煮沸,加入姜丝、枣,小火煮40分钟即可。

三、注意事项1、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用药。

2、服用中药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服用,坚持不懈,并如实反映反应。

3、中药和食物的搭配应根据中医学理论进行搭配,不能随意搭配。

4、在服用中药期间应注意,尽量清淡饮食、规律作息、保持情绪平稳。

四、养生建议保持饮食清淡,获得充足休息与运动,保持情绪平稳以防止脾胃失调是日常养生中的关键。

此外,春季饮食应以温热性食物为主,如鸡肉、鸭肉、猪肚等,可加速补脾胃效果。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中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一、炙黄连胃颗粒【处方】炙黄连30g、洋金花30g、黄芩30g、泽泻15g、苦参15g、南星12g、黄柏15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粗末,加入适量蜂蜜拌匀制成胃颗粒,每次10g,餐后温开水送服。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通过清热、解毒、凉血、生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胃溃疡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促进溃疡的愈合。

二、杜仲大方【处方】杜仲15g、黄芩15g、南星9g、当归9g、丹参12g、白薇12g、山药15g、白术9g、甘草6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滤去渣留汤。

每日2次,每次服用250ml的药汤,饭前后30分钟服用。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具有益气养血、滋阴润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胃溃疡患者的胃痛、饱胀等症状,并促进胃部溃疡的修复。

三、黄连保肝汤【处方】黄连30g、黄芩30g、泽泻15g、当归18g、白芍15g、茯苓15g、山药20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40分钟,滤去渣留汤备用。

每日3次,每次饭前后30分钟服用。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养胃的作用,能够舒缓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

四、黄芩杏仁饮【处方】黄芩15g、杏仁15g、黄连6g、白芍15g、泽泻9g、白术12g、炒谷芽15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细末,加水煎煮20分钟,滤去渣留汤。

每日2次,每次500ml,分早晚饭前后服用。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溃疡患者的胃痛、恶心等症状,并有助于溃疡的修复。

中药治疗胃溃疡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以下事项:1. 在服用中药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咖啡等。

2. 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规律。

调理肠胃的中药处方(完整版)

调理肠胃的中药处方(完整版)

调理肠胃的中药处方.据说是潮州一个老中医开的方子,吃过的人都感觉不错.麦冬10g、山揸10g、麦芽10g、谷芽10g、淮山10g、党参10g、熟地10g大概三四天煮一次,煮好之后放点红糖,酸酸甜甜的,味道不错,大人小孩都可以吃。

香砂六君丸、香砂养胃丸、健脾化滞锭、补脾益肠丸都可用新鲜山药每天二两和入米中煮稀饭或蒸饭吃.另每天冲服二克陈皮,一直吃到病痊愈.此方于一周内见效.有效续服.同仁堂的人参健脾丸很不错,健脾补气,很好!可以用这个调理!肠胃功能差如何补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男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生活不规律、烟酒过度所造成的肠胃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进补原则:胃不好的男性在进补时应该遵循清淡,易消化,各类营养均衡摄入的原则,宜少食多餐,忌大鱼大肉,暴饮暴食。

玉米、莲子等食物富含淀粉,有利于肠胃消化,还可以健脾益气。

萝卜有消积滞、化痰热、解毒、下气、宽中等功效,经常出现胀气现象的男性可多食用。

食疗方案:冬日宜常食各类温性热粥,如玉米粥、莲子粥、山药粥,既能御寒,又可给养,还能疗疾。

在肉类的摄入上,肉丸子、鱼片粥、羊肉粥等容易消化,适合消化能力差、胃气不足的男性进补。

(大洋网广州日报)肠胃保养饮食须知1.早餐忌吃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类、肉类,因属酸性食物易致白天精神不佳。

如:火腿蛋三明治、小笼包、水煎包、烧饼油条、过甜的面包,均不宜。

早餐一定要吃,可多摄取五谷杂粮类食物没有吃早餐的人,会出现体力不济、颓废及脑力不集中,易引起中年失智症、早衰症。

只要早起30分钟就有充足的时间进食。

尤其减肥者在早餐最需注意选择,早餐一定要吃饱又好,因肠胃在十几小时空腹,对所吃进来的食物会照单全收(造成肥胖的原因)易造成肠胃性溃疡。

2.早上不宜喝咖啡,易导致骨质流失,骨质疏松,下午2-3点可以喝,成年人一周不超过2杯,或只喝黑咖啡不加糖及奶精,较不易影响骨质流失。

3.成年人一周不超过3颗蛋,蛋白质的摄取量过多,易胆固醇过高,易涨气者,肠胃蠕动过速者不宜摄取洋葱炒蛋、茶叶蛋,蛋内所含之贺尔蒙及抗生素易残留在体内而产生抗药性。

中药治胃病配方大全

中药治胃病配方大全

中药治胃病配方大全关于《中药治胃病配方大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学是一种较为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据中医学,能够医治身体存有着多种多样问题,使病人修复到身心健康情况中。

在中医学中,最重要的便是中药材了。

针对胃病病人来讲,也是能够根据中药材开展医治的,不一样种类的胃病,需要挑选挑选不一样的中药方剂。

下边,就为大伙儿介绍一下几类能够治疗胃病的中药方剂!一、舒胃散治漫性萎缩性胃炎生黄芪90克,莪术50克,潞党参、山药、蒲公英花、枸杞各90克,鸡内金、刺猬皮、生蒲黄、五灵脂、徐长卿各60克,炮中药穿山甲、玉蝴蝶、凤凰衣各45克,甘草30克。

使用方法:共碾特细末,每服4克,每天3次,餐前30分钟服食。

阴虚者加北沙参、麦冬各60克,生白芍90克;偏阳虚则加高良姜、炒白术白术茯苓各60克,荜茇30克。

作用:养血消瘀,健脾养胃制肝,温脾化湿。

主冶:漫性萎缩性胃炎及溃疡病。

按:中医大师朱良春觉得,漫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虚夹淤、肾阴虚木横、阳虚夹湿型比较普遍,服药上按型各自论治,都有偏重于。

就其病理学来讲则一,故凡病理切片报导,见有肠化生或肠上皮化生者,均需加刺猬皮、炮中药穿山甲,以化结,信息肉,化淤阻。

二、升胃丸治胃下垂黄芩100克,山参30克,炒枳壳60克,鸡内金40克,升麻60克,防风20克,生甘草18克。

共研粉末,纯蜂蜜为丸,梧桐子大,每一次每一次服9克,曰服2次,温水吞服。

作用:养血清胃热,举升心阳。

适用胃下垂属中气下陷引发者。

症见脘腹胀满,隐痛,体倦困乏。

饮食搭配枯燥,或排便坠痛,削瘦等,舌淡苔白,脉细乏力。

三、黄芩清胃热枣治胃下垂蜜炙黄芪60克,茯苓10克,乌枣1000克,动物油、白砂糖、米酒适当。

制作方法:将乌枣、黄芩、茯苓放进大面盆中,加白砂糖3匙,猪板油1匙米酒2匙,翻拌。

面盆不盖上,灶火蒸3钟头,玄火。

之后,每日可在电饭煲上蒸―次直到食完才行。

使用方法:每天中饭和晚饭后,食乌枣5枚,喝芪大枣汁液半匙。

促消化的中药名方

促消化的中药名方

促消化的中药名方
促进消化的中药名方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
1. 山楂神曲饮: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姜、桂皮等都是常见的消食中药,这些药物通常含有消化酶等成分,能够促胃肠道消化,在消化酶分泌功能不足时,可以起到替代疗法的作用,也可用于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

2. 麦芽汤:由麦芽、神曲、山楂、大枣等组成,具有消食化积、和胃调中的作用,可以用于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

3. 四磨汤:由木香、乌药、枳壳、槟榔组成,具有行气消滞、宽中除胀的作用,可以用于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的缓解。

4. 保和丸:由山楂、神曲、麦芽、茯苓等组成,具有消食化积、和胃调中的作用,可以用于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

5. 六味安消散:由藏木香、大黄、山柰、寒水石等组成,具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的作用,可以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症状的缓解。

补脾胃的名方大全中药

补脾胃的名方大全中药

补脾胃的名方大全中药补脾胃是养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脾胃是人体的消化系统,一个健康的脾胃对于人体的健康和免疫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一旦脾胃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

因此,如果有脾胃问题的人,应该尽早补养脾胃。

下面是一些名方大全中药和食谱,可以有效地帮助您补养脾胃。

一、黄连泻肝汤。

这是一款非常适合胃热积滞的方子,常用于治疗胃穿孔、胃溃疡等疾病。

其制作方法如下:1. 将草果、陈皮、黄连、半夏、泽泻等六味草药洗净备用。

2. 将黄连和泽泻用清水浸泡30分钟。

3. 将所有的草药放入煲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煎煮2个小时。

4. 煮好后滤去渣,放入适量的水使其再次煮开,即可。

这种汤应该空腹饮用,每日1至2次,每次200毫升即可。

注意事项:该方子对肝经虚寒和早期消化不良的人不宜使用;同时,孕妇和乳母也应该谨慎服用。

二、四神丸。

这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方子,可用于补脾胃和消暑除湿。

其原料包括人参、白术、茯苓、泽泻。

这种丸剂可以通过现成的中药店购买,也可以自行制作。

制作方法如下:1. 将人参、白术、茯苓、泽泻等四味草药洗净备用。

2. 将所有的草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

3. 将浸泡后的草药放入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后改为小火慢煎,一直煮到草药变软为止。

4. 将煮好的草药滤去渣,剩下的汤液放入锅中,加入红糖,使其变得有点粘稠,即可。

上述制作的四神丸应该分3~4次取服,每次15颗左右即可。

这种中药方子是具有补脾胃,消暑除湿等功效的,尤其适合夏季使用。

注意事项:该方子对寒湿内盛、出汗过多和宿便严重的人不宜使用;同时,孕妇和乳母也应该谨慎服用。

三、苡仁茶。

苡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补脾胃的功效,可以帮助调理胃肠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其制作方法如下:1. 将苡仁用清水浸泡30分钟。

2. 将浸泡后的苡仁用适量的水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煮10~15分钟,即可。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有哪些药名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有哪些药名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有哪些药名胃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脾胃健康与整个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现代人经常出现脾胃不和的症状,如消化不良、胃胀便秘、食欲不振等。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可以通过中药药物的调理来恢复,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补脾胃中药药方。

一、黄连上清汤药材:黄连、黄柏、栀子、草果、陈皮用量:每个药材10克制法:将每种药材洗净泡水,加入适量的水放进砂锅中,武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2-3小时,滤去渣,取汁饮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胸闷腹胀者不宜使用。

二、四君子汤药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用量:每个药材10克制法:将每种药材洗净泡水,加入适量的水放进砂锅中,武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2-3小时,滤去渣,取汁饮用。

注意事项:胃实痰多者不宜使用。

三、健脾颗粒药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陈皮、升麻用量:每个药材10克制法:将每种药材洗净泡水,加入适量的水放进砂锅中,武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2-3小时,滤去渣,取汁饮用。

可在煎药的时候加入适当的冰糖或蜂蜜搅拌均匀。

注意事项:体质虚寒和脾虚气弱者不宜使用。

除了中药调理外,我们平时的饮食也非常重要。

补脾胃的食物有很多,如糯米、山药、地瓜、红枣、黑芝麻、花生、核桃、鸡肉、鲫鱼、白菜等等,这些食物都有益于脾胃健康,可以每天适量食用。

此外,注意饮食禁忌也非常重要,如辣椒、生冷食物、过热、过酸、过甜、过油的食物都不利于脾胃健康,应该少吃或避免。

最后,我建议大家在饮食调理的同时,要注意适当运动和保持心情愉悦,这样有益于整体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民间治疗消化不良中药配方

民间治疗消化不良中药配方

民间治疗消化不良中药配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民间中药配方,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的症状。

请注意,这些配方并非药物,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建议咨询医生
或中医师的意见。

1. 小茴香水煎
配方:
- 小茴香 10 克
- 桂枝 6 克
- 陈皮 6 克
- 焦山楂 10 克
- 炒麦芽 10 克
制作方法:
1. 将上述药材洗净。

2. 水煎,取汁。

用法:
每次取 50 毫升,分 2-3 次温服。

2. 茯苓生姜煲
配方:
- 茯苓 15 克
- 干生姜 5 克
- 甘草 6 克
制作方法:
1. 将上述药材洗净。

2. 加入适量清水煲煮,至药材呈米粒状。

用法:
每次取 1 勺,加入适量温水冲服。

3. 陈皮半夏汤
配方:
- 陈皮 6 克
- 黄芩 10 克
- 生姜 3 片
- 半夏 10 克
- 细香附 6 克
- 柑橘皮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上述药材洗净。

2. 加入适量清水煮沸,保持沸腾 10 分钟。

用法:
每次取适量,温服。

请注意,以上中药配方只是常见且被民间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的方剂,具体使用时仍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无论使用何种中药治疗,请确保药材的质量和用量安全合理。

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建议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20种治疗胃酸过多的中草药治疗方

20种治疗胃酸过多的中草药治疗方

20种治疗胃酸过多的中草药治疗方胃酸过多是指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酸浓度过高,进而引起胃酸反流、胃痛、胃灼热、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

以下是20种治疗胃酸过多的中草药治疗配方,每种配方均有名称、重量克数以及用法说明:1. 三仙饮名称:三仙饮重量克数:黄芩20克、黄连20克、半夏15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法半夏10克、甘草5克、泽泻10克用法说明:煮水服。

2. 豉螺清热汤名称:豉螺清热汤重量克数:豆腐乳30克、螺头20克、半夏20克、白术20克、枳实10克、瓜蒌子10克用法说明:水煎服。

3. 竹竿汤名称:竹竿汤重量克数:竹茹20克、竹叶20克、竹枝20克、枳实10克、芒硝5克、陈皮5克、白术5克用法说明:水煎服。

4. 黄连保心丸名称:黄连保心丸重量克数:黄连20克、当归20克、半夏20克、黄芩20克、白芍20克、桂枝20克、甘草20克、生姜20克、大枣20克用法说明:煎水服。

5. 知柏地黄丸名称:知柏地黄丸重量克数:知母20克、贝母20克、黄柏20克、地黄20克、黄精20克、枳实10克、山楂10克、甘草10克用法说明:煎水服。

6. 枸杞养胃汤名称:枸杞养胃汤重量克数:枸杞20克、鸡内金20克、五味子20克、黄芪20克、陈皮20克、龙眼肉20克、甘草10克用法说明:水煎服。

7. 青黛丸名称:青黛丸重量克数:青黛30克、泽泻30克、瓜蒌子30克、枳实15克、黄连15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用法说明:煎水服。

8. 黄连上清丸名称:黄连上清丸重量克数:黄连20克、黄柏20克、芦荟20克、连翘20克、桔梗20克、黄芩20克、甘草20克、枳实10克用法说明:煎水服。

9. 金匮肾气丸名称:金匮肾气丸重量克数:制肉桂2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附子20克、鹿茸20克、枸杞20克、甘草10克用法说明:煎水服。

10. 橘红建中汤名称:橘红建中汤重量克数:生姜20克、黄芩20克、甘草15克、干姜15克、大枣15克、桂枝10克、炒枳实10克、术10克、橘皮10克、细辛5克用法说明:煎水服。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药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药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药方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有许多药方被用来治疗胃溃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药方:
1. 保胃汤
- 复方黄连素片:10克
- 木香:6克
- 砂仁:6克
- 生姜:10克
- 玄胡索:10克
- 炙甘草:10克
- 甘草:10克
- 黄连:10克
- 大黄:10克
- 石菖蒲:6克
- 当归:10克
- 白术:10克
- 黄连素:10克
- 枳实:10克
- 牡丹皮:10克- 甘遂:10克
2. 益气养血汤- 熟地黄:15克- 当归:15克- 白芍药:15克- 人参:10克- 大枣:10克- 陈皮:10克- 川芎:10克- 炙甘草:6克
3. 胃苦汤
- 丹参:10克- 白术:10克- 泽泻:10克- 川穹:10克- 茯苓:10克- 白芍药:10克
- 木香:10克
- 制附子:6克
- 法半夏:5克
请注意,在使用这些中药药方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在疗程中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如果症状加重或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以上仅供参考,具体用药和剂量应咨询医生或中药师。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作为高级养生师,我们深知脾胃是人体消化的重要器官,从而也意识到补脾胃至关重要。

中药材中有许多具有益于脾胃健康的药材,这些药材从中制成的中药药方可以有效地调养脾胃,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御疾病能力。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并对文中提到的食谱或者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的中药药方。

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可以促进食欲,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提高人体能量水平。

四君子汤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材料: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

做法:中药材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汤,每日2-3次,每次喝一碗。

注意事项:四君子汤适合虚弱体质、食欲不振的人群食用,禁忌于腹泻、感染性疾病患者。

二、八珍汤八珍汤同样也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的中药药方。

由人参、黄芪、当归、白术、茯苓、川芎、大枣、炙甘草八味中药组成,可以提升气血活力,调养脾胃功能。

八珍汤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材料:人参10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大枣5枚、炙甘草5克。

做法:中药材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汤,每日2-3次,每次喝一碗。

注意事项:八珍汤适合气血不足、体虚乏力的人群食用,禁忌于感染性疾病患者。

三、归脾丸归脾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药方,由当归、白术、炙甘草、芍药、茯苓、陈皮、枸杞子、山药等多味中药组成,可以促进消化功能,加强身体免疫力。

归脾丸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材料:当归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5克、芍药10克、茯苓10克、陈皮5克、枸杞子10克、山药10克。

做法:中药材洗净,磨成细粉,用蜂蜜等搅拌成团,并根据需要制成丸子,每日2-3次,每次服用8粒。

注意事项:归脾丸适合体质虚弱、身体疲乏的人群食用,禁忌于孕妇和出血性疾病患者。

四、益胃汤益胃汤是一种具有很好的补脾胃功能的中药药方,由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胃消食、促进食欲的作用。

【名医效方集锦】国医大师治胃炎秘验方

【名医效方集锦】国医大师治胃炎秘验方

【名医效方集锦】国医大师治胃炎秘验方【方源】杨继荪效验方【组成用法】黄芪15g 党参12g 北沙参15g 麦冬12g 制玉竹12g 石斛30g 蒲公英30g 佛手柑12g 炙甘草5g 乌梅9g 无花果15g 炒枳壳12g 赤芍12g 白芍12g 丹参30g 延胡索15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益气养阴,和中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阴虚型(阴阳两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症见上腹部隐痛,伴餐后脘胀、嗳气、纳差,或胃中热灼、嘈杂、大便干燥、口干或苦,喜饮水;舌质虽淡,多偏干或苔微黄者。

肥厚性胃炎方【方源】杨继荪效验方【组成用法】黄连5g 黄芩12g 蒲公英30g 厚朴12g 枳壳12g 姜半夏9g 佩兰12g 吴茱萸1g 延胡索30g 娑罗子12g 炒白芍12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清热化湿,健脾和胃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肥厚性胃炎,症见上腹部胀痛,嗳气、泛酸、热灼,纳食减退,口苦而干;苔黄根腻;脉象弦滑者。

【加减应用】腹胀甚者,加白蔻仁粉6g (冲服),炒莱菔子12g;泛酸者,加白螺壳30g,或海贝散;大便秘结者,加决明子30g,全瓜蒌30g。

化腐复胃汤【方源】李玉奇效验方【组成用法】黄芪40g 重楼10g 甘草20g 苦参20g 皂刺10g 刺猬皮10g 白术20g 山药20g 莪术15g 桃仁15g 浙贝20g 白花蛇舌草40g 射干15g 蚕砂15g 香橼15g 砂仁20g 知母20g 天冬20g 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

【功效主治】本方有益气养阴,祛腐生新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胃津已亏,阴虚火旺,水火不济的萎缩性胃炎,症见面色灰垢无华,面容憔悴,神疲倦怠,懒言,消瘦,脉多弦实有力。

【加减应用】口吐苦水者,加黄连;口吐清水者,加干姜;多睡而不止者,加益智仁20g,射干10g;口吐酸水者,加红豆蔻、乌贼骨;经久便秘者,加桃仁、杏仁、郁李仁、皂角子、黑芝麻;厌食者,加蓼实子、马蔺子;体重骤减者,加山药40g;伴有低热(结核除外)者,加鳖甲40g;乏酸者,加马齿苋40g,乌梅10g;少寐多梦者,加合欢、莲子心;妇女更年期,身痛浮肿者,加柴胡30g,桑皮40g;呕吐(吐食)者,加薏苡仁40g,当归20g,茴香5g;服药过敏起皮疹者,加白鲜皮、蝉蜕;服药呕吐者,加半夏、干姜;服药立即泄下者,加党参40g,升麻15g,白芍20g,大枣15g。

中药调理肠胃消化功能的秘方

中药调理肠胃消化功能的秘方

中药调理肠胃消化功能的秘方肠胃问题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健康困扰,而中药作为传统的调理方式,一直以来都备受推崇。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中药调理肠胃消化功能的秘方,帮助您解决这一问题。

一、黄连清胃汤黄连清胃汤是一款传统中药方剂,对于胃炎、胃溃疡等肠胃问题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熬制这款汤剂的主要材料有黄连、黄芩、黄柏等,这些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消炎的功效。

将这些中药材研磨成粉末,然后冲泡成汤饮用,可以有效缓解胃部不适感。

二、木瓜蕃茄汤木瓜和蕃茄皆为常见的水果,但它们却有助于肠胃消化功能的调理。

木瓜含有丰富的酵素,能够分解蛋白质,促进肠胃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蕃茄则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维生素,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将木瓜和蕃茄搅拌成汁,加入适量的水稀释后饮用,可以帮助改善肠胃消化功能。

三、枸杞山楂粥枸杞和山楂是两种常见的中草药,它们在中药膳食中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肠胃。

枸杞具有养肝明目的作用,山楂则有健脾消食的功效。

制作枸杞山楂粥的方法很简单,将枸杞和山楂一同加入米粥中煮熟即可。

这款粥品富含营养,有助于调理肠胃功能。

四、荷叶陈皮茶荷叶和陈皮都是中药材中常用的消食健胃材料。

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利尿通便的作用,陈皮则具有健胃理气、化湿健脾的功效。

将荷叶和陈皮研磨成粉末,泡成茶饮用,可以帮助舒缓肠胃不适。

五、枸杞山药薏米粥枸杞、山药和薏米都是中药材中常见的减肥排毒食材,它们对于调理肠胃消化功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制作这款粥品的方法很简单,将山药、薏米和枸杞一同加入煮粥用的米中煮熟即可。

这款粥品不仅有助于调理肠胃功能,还有滋补身体的作用。

总结起来,中药在调理肠胃消化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无论是黄连清胃汤、木瓜蕃茄汤、枸杞山楂粥、荷叶陈皮茶还是枸杞山药薏米粥,都可作为日常调理肠胃的秘方。

希望通过这些中药食疗方,您能够改善肠胃问题,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调理肠胃的中药处方

调理肠胃的中药处方

调理肠胃的中药处方本文章由专业医生撰写,旨在介绍一些中药调理肠胃的处方,并提供相应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健康维护肠胃功能。

引言肠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作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现代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压力等因素常常会导致肠胃问题的发生,如消化不良、胃痛、胃灼热等。

中药在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肠胃功能。

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处方,以帮助您调理肠胃问题。

处方一:草果陈皮汤草果陈皮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处方,常用于治疗胃脘不适、胀气、消化不良等症状。

材料•草果:10克•陈皮:10克•干姜:5克•砂仁:5克•桂枝:5克•红枣:5枚制作方法1.将以上中药材放入煲药的容器中;2.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3.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4.关火后,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饮用一次,连续使用7天为一个疗程。

如症状严重,可继续使用1-2个疗程。

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对该处方中任何中药材过敏者禁用;•服用期间需避免辛辣食物。

处方二:平胃散平胃散是一种适用于消化不良和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痞闷、食欲不振等症状的中药处方。

材料•炒白术:30克•炙甘草:15克•白芍:15克•砂仁:10克制作方法1.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细粉;2.每次取10克药粉,用温水冲服。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和晚餐前饮用一次。

连续使用1-2个月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对该处方中任何中药材过敏者禁用;•在服用期间避免寒凉食物的摄入。

处方三: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适用于胃肠虚寒、脾胃气虚所致的胃痛、腹泻等症状的中药处方。

材料•熟地黄:30克•山药:30克•淮山药:30克•泽泻:15克•巴戟天:15克制作方法1.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细粉;2.每次取10克药粉,用温水冲服。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和晚餐前饮用一次。

连续使用1-2个月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对该处方中任何中药材过敏者禁用;•在服用期间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入。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完整版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完整版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着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

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

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

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

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刘某某,女,42岁。

胃脘痞满,伴疼痛5年余,近3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伴中度肠上皮化生。

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

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

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

处方:法半夏、佛手各10克,黄连6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克,穿山甲5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4克。

患者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再以上方化裁调治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

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

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

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治疗方剂(全套)

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治疗方剂(全套)
·四、补中益气汤
·五、升阳健脾汤
·六、大柴胡汤
·七、参芪补气汤
·八、黄芪补气汤
·九、调肝益胃汤
·十、补气养胃汤
·十一、复元升提汤
·十二、芪术升胃汤
五胃粘膜脱垂症
·一、胃溃疡汤
·二、固膜汤
·三、升陷降逆汤
·四、香砂保和丸加减
·五、清肝和胃降逆方
·六、升提活血汤
六胃潴留
·大承气汤加味
七胃癌
·一、胃癌饮
·二、三棱莪术活血汤
·八、利胆和胃汤
·九、丁沉透膈汤
·十、行气散
·十一、木香化滞汤
·十二、解肝煎
二十六胆道蛔虫症
·一、乌梅丸
·二、椒梅汤
·三、安蛔散
·四、连梅安蛔汤
·五、下虫丸
·六、集效丸
·七、扫虫煎
·八、乌梅胶囊
·九、驱蛔汤1号
·十、驱蛔定痛汤
二十七急性胰腺炎
·一、羚羊角饮
·二、通泻汤
·三、护肝祛瘀肠
·四、大柴胡汤
·五、柴胡加芒硝汤
(按语)①本方证以下痢后重,胸脘痞闷,苔黄腻,脉沉实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由三黄泻心汤(重用大黄)合积术汤再加味而成。清胃热、导滞、利水湿,以疏导胃肠积滞。③本方可用治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
四、甘草泻心汤(方源)《伤寒论》
(组成)炙甘草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法半夏12克,大枣4克,黄连3克,人参9克。
(按语)本方证以腹泻,腹痛,恶心,苔黄腻,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九、槟榔散(方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陈皮3克,麦芽12克,神曲9克,吴茱萸3克,厚朴6克,槟榔9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老中医:推荐三则治胃炎、胃溃疡经验方

老中医:推荐三则治胃炎、胃溃疡经验方

三则治胃炎、胃溃疡经验方1.慢性胃炎方李恩复经验方【处方】当归9g,白芍 20g,川芎 9g,茯苓 12g,百合 12g,乌药 9g,石斛 12g,蒲公英 15g,菖蒲 12g,瓜萎 9g,薤白 6g,鸡内金 9g,三七粉 2g(冲服)。

加减:疼痛为主者加香附12g,延胡索12g;胀满为主者加姜黄9g,厚朴12g;嘈杂为主者加栀子6g,淡豆豉6g;痞塞为主者加枳实15g,橘红9g;恶心呕吐者加苏叶6g,黄连6g;背沉、痛者加沙参15g,葛根20g。

【功效】凉润通降。

【用法】水煎服。

3个月为1 疗程。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服药期间忌烟、酒、浓茶、咖啡、辛辣刺激及黏、硬、凉的食品,应食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胃酸偏低的患者,牛奶亦应少饮为佳。

2.巧用大柴胡汤治胃溃疡刘渡舟经验【处方】柴胡12g,黄芩9g,半夏9g,大黄6g,白芍9g,枳实6g,生姜12g,大枣4 枚。

【功效】清热散郁。

【用法】水煎服。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胃溃疡,证属火结气郁、腑气不通者。

临床用之,效果较好。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方刘耀三经验方【处方】白及 120g,丹参 60g,制香附 60g,白术 100g,枳壳 60g,砂仁 30g(去壳),鸡内金30g。

【功效】保胃健脾,理气和中,散瘀止痛。

【用法】上药烘脆,研极细粉末。

每次3g,每日服3 次。

饭前1 小时温开水送下。

【说明】本方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症,用本方治疗,一般都能防止出血,缓和疼痛,渐次取得根治良效。

对其他类型的慢性胃痛,其效亦佳。

本方宜于粉剂进服,如制丸剂,疗效则不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术15g 白术10g 青皮10g 陈皮10g
柴胡10g 白芍10g 三棱10g 莪术10g
薄荷10g 夜交藤30g
益气养阴 理气活血
反流性食管炎。
溃疡性结肠炎1号方
白头翁20g 秦皮10g 黄连10g 黄柏10g 当归10g 赤芍15g 木香10g 槟榔10g
清热解毒,行气凉血
溃疡性结肠炎
消化性溃疡1号方
降气清火,柔肝敛血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证。
肝硬化腹水1号方
厚朴30g 生姜30g 法半夏20g 党参10g
炙甘草10g 茯苓20g 猪苓10g 泽泻10g
桂枝10g 槟榔15g 木香15g 丹参10g水蛭Fra bibliotek0g 补骨脂15g
通阳行气,活血利水
肝硬化腹水
消化内科协定处方
方名
药物组成
功效
主治
慢性胃炎1号方
法半夏10g 干姜10g 黄连5g 黄芩10g 太子参20g 白术15g 茯苓20g 柴胡10g 白芍15g 陈皮15g 青皮15g 藿香15g
佩兰15g 炙甘草10g
寒热平调,健脾化浊
慢性胃炎。
反流性食管炎1号方
南沙参30g 麦冬15g 生地30g 太子参30g
黄芪40g 桂枝15g 白芍30g 生姜10g(切) 大枣5枚(擘) 炙甘草10g 良姜10g
白芨10g 红糖20g(烊) 白蔹10g
丹皮10g 大黄5g
健脾温中,活血化瘀
消化性溃疡
方名
药物组成
功效
主治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1号方
旋复花15g 代赭石15g(碎) 法半夏10g
生姜10g 白芍30g 煅龙骨30g(先煎)大黄10g 炙甘草10g 黄连5g 煅牡蛎30g(先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