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袁宝玉shangchuanPPT.pptx
合集下载
病历分享模ppt课件
![病历分享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eec8ee4a7302768e9939f9.png)
血糖监测及胰岛素剂量调整
治疗 时间
空腹
第1天
早餐后 2小时
血糖监测结果(mmol/L)
午餐前 午餐后2 晚餐前 小时
诺和平 剂量调 晚餐后2 凌晨3: 整 小时 00
起始 U
第5天
U 睡前
第10天
U 睡前
第15天
U睡前
第20天 第25天
维持剂 量不变
维持剂 量不变
三个月后复诊糖化血红蛋白:%, 无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检 测 0小时 30min 1小时 2小时 项目
胰岛素 μU/ml
C肽 ng/ml
诊断: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高血压病
病例点评
患者中年男性,糖尿病病史 X年,无慢性并发症发生, 有高血压病史及高血脂病史, 职业为司机,饮食及运动无 规律。
该患者的控制目标为: .血糖:FPG:4.4-6.1mmol/L,2hPPG:
。饮食运动无规律
。无糖尿病家族史,,体重73KG,BMI: 25.5kg/ ㎡
心肺未见异常
心电图、眼底彩超正常,双足背 动脉搏动正常。
实验室检查: FPG:mmol/L,2hPPG:mmol/L,HbA1C:%。 TC:mmol/L,TG:mmol/L,LDL-C:mmol/L。 肝肾功能,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8.0mmol/L,HbA1C:<7%
.血压:<130/80mmHg
.血脂:LDL-C:<2.07 mmol/L,HDL-C: >1.3 mmol/L,TG:<1.7 mmol/L
.抗凝: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治 疗
.体重:尽量不增加体重,最好减轻KG。
治疗 时间
空腹
第1天
早餐后 2小时
血糖监测结果(mmol/L)
午餐前 午餐后2 晚餐前 小时
诺和平 剂量调 晚餐后2 凌晨3: 整 小时 00
起始 U
第5天
U 睡前
第10天
U 睡前
第15天
U睡前
第20天 第25天
维持剂 量不变
维持剂 量不变
三个月后复诊糖化血红蛋白:%, 无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检 测 0小时 30min 1小时 2小时 项目
胰岛素 μU/ml
C肽 ng/ml
诊断: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高血压病
病例点评
患者中年男性,糖尿病病史 X年,无慢性并发症发生, 有高血压病史及高血脂病史, 职业为司机,饮食及运动无 规律。
该患者的控制目标为: .血糖:FPG:4.4-6.1mmol/L,2hPPG:
。饮食运动无规律
。无糖尿病家族史,,体重73KG,BMI: 25.5kg/ ㎡
心肺未见异常
心电图、眼底彩超正常,双足背 动脉搏动正常。
实验室检查: FPG:mmol/L,2hPPG:mmol/L,HbA1C:%。 TC:mmol/L,TG:mmol/L,LDL-C:mmol/L。 肝肾功能,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8.0mmol/L,HbA1C:<7%
.血压:<130/80mmHg
.血脂:LDL-C:<2.07 mmol/L,HDL-C: >1.3 mmol/L,TG:<1.7 mmol/L
.抗凝: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治 疗
.体重:尽量不增加体重,最好减轻KG。
《病理学病例分析》课件
![《病理学病例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a12a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6.png)
总结
本病例通过展示一种罕见疾病,让学习者了解病理学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病例分 析过程中,强调了病理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联系,以及病理学在疾病预防和预后判断中
的作用。
启示
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的基石,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 本病例的学习,学习者应更加深入地理解病理学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对病理学的重视程
胸痛,尤其是深呼 吸和咳嗽时加重
持续高热,体温高 达39°C以上
呼吸困难,呼吸急 促
乏力、消瘦、食欲 不振
病例诊断与治疗过程
初步诊断:肺炎
治疗过程: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 星,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吸氧和雾化治疗
诊断依据:持续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胸片显示肺部有炎症性阴影
病理学诊断流程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选择 合适的病理学检查方法,获取病变组 织或细胞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并 提供治疗建议。
03
病例病理学分析
病例病理学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合病理 学检查结果,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诊断标准
制定诊断标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后续治疗提 供依据。
病例病理学变化过程
疾病发展过程
描述疾病的起始、进展和结局,揭示疾病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
病理生理机制
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病理生理机制,揭示疾病本质。
病例病理学病因探讨
病因分析
分析疾病的病因,包括内因和外因,探讨病因与疾病的关系。
预防和治疗
针对病因提出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04
病例治疗与预后
病例治疗方案
01
本病例通过展示一种罕见疾病,让学习者了解病理学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病例分 析过程中,强调了病理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联系,以及病理学在疾病预防和预后判断中
的作用。
启示
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的基石,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 本病例的学习,学习者应更加深入地理解病理学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对病理学的重视程
胸痛,尤其是深呼 吸和咳嗽时加重
持续高热,体温高 达39°C以上
呼吸困难,呼吸急 促
乏力、消瘦、食欲 不振
病例诊断与治疗过程
初步诊断:肺炎
治疗过程: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 星,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吸氧和雾化治疗
诊断依据:持续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胸片显示肺部有炎症性阴影
病理学诊断流程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选择 合适的病理学检查方法,获取病变组 织或细胞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并 提供治疗建议。
03
病例病理学分析
病例病理学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合病理 学检查结果,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诊断标准
制定诊断标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后续治疗提 供依据。
病例病理学变化过程
疾病发展过程
描述疾病的起始、进展和结局,揭示疾病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
病理生理机制
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病理生理机制,揭示疾病本质。
病例病理学病因探讨
病因分析
分析疾病的病因,包括内因和外因,探讨病因与疾病的关系。
预防和治疗
针对病因提出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04
病例治疗与预后
病例治疗方案
01
病例分析报告PPT模板
![病例分析报告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8fe9f7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9.png)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04 结论报告及分析
01
02
03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标题内容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标题内容
Part.02
经营数据分析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TWO
经营数据分析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adipiscing elit.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FOUR
下阶段工作计划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adipiscing elit.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标题内容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标题内容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病例分析报告PPTmedical care case report ppt
汇报人:XX
YOUR LOGO
汇报时间:20XX-06-06
04 结论报告及分析
01
02
03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标题内容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标题内容
Part.02
经营数据分析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TWO
经营数据分析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adipiscing elit.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FOUR
下阶段工作计划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adipiscing elit.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标题内容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标题内容
输入你的内容,或粘贴到此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添加简短说明文字,进行叙述
病例分析报告PPTmedical care case report ppt
汇报人:XX
YOUR LOGO
汇报时间:20XX-06-06
精选病例分享副本讲义(ppt)
![精选病例分享副本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9e3ea7a417866fb94a8e80.png)
6
第一天的血糖
血糖监测记录( mmol/L )
第 早餐 早餐 午餐 午餐 晚餐 晚餐 一点
一
前
后
前
后
前后
天 18.0 22.7 14.5 23.7 13.4 19.4 10.3
基础率
第
3:00
8:00
一
8:00
天
0.5
21:00 0.7
21:00
3:00 0.4
大剂量 早餐 午餐 晚餐 前前 前
5u 5u 5u
后续治疗
患者空腹血糖明显好转,夜间无低血糖发 生,但餐后血糖仍高,改为根据指血血糖 继续调整胰岛素剂量。
由于神经病变明显,患者有意长期胰岛素 泵治疗。
体会
➢ 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空腹血糖大于11.1mmol/l, 由于葡萄糖毒性等作用,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暂时受到抑 制。此时使用口服降糖药可能效果不佳,采用胰岛素泵 不仅能尽快使血糖恢复正常,还可以是胰岛B细胞功能得 到改善。
病例背景
内斜视 左眼外展运动受限 平面复视 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定位体征 TG 3.24mmol/L
临床诊断:
2型糖尿病合并单支颅神经病变(展神 经麻痹)
麻痹性斜视
第一天的血糖
血糖监测记录( mmol/L )
第 早餐 早餐 午餐 午餐 晚餐 晚餐 夜间1
一
前
后
前
后
前后
点
天 18.0 22.7 14.5 23.7 13.4 19.4 10.3
基础率分段:基础量16单位,平均基础率0.65单位/小时
戴泵治疗
双C第三天:CGMS指导CSII方案调整
Step1 观察整体血糖 •问题:夜间低血糖、餐后高血糖 •解决:减少夜间基础率、增加午餐
袁如玉-胸痛的鉴别诊断正式
![袁如玉-胸痛的鉴别诊断正式](https://img.taocdn.com/s3/m/6f3d1e78d1f34693dbef3ea0.png)
• 症状:
胸痛伴呼吸困难、紫绀、呼吸频率突然增加、晕厥、 咯血和/或心脏骤停。
• 体征:
颈静脉充盈,P2亢进分裂、三尖瓣收缩期杂音
• ECG:
窦速,V1-V3T波倒置,S1Q3T3
医学ppt
20
肺栓塞
• 血检验:D-dimer升高、血气分析 • 胸片:肺不张、肺间质病变或胸膜渗出或
正常。透过度增高,偏侧膈肌升高
➢ 背神经根受刺激,可使体交感神经反射性引起 肋间肌痉挛,造成胸痛。
➢ 由颈椎病引起的这些症状,又称为“颈-胸综合
征”
医学ppt
47
颈胸椎退行性变骨关节炎
• 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为:
➢(1)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相符合者, 可以确诊。
➢(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 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他病患后 方可诊断颈椎病。
胸痛的鉴别诊断
胸痛
• 胸痛是门急诊常见主诉 – 20%~30% 急诊室患者 – 20%门诊患者
• 病因广泛 – 心、肺、消化道、骨骼肌肉、精神心理
• 多学科交叉
医学ppt
2
危及生命的胸痛
•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 急性主动脉夹层
• 肺栓塞(PE)
• 张力性气胸
Chest Pain That Can Kill
食管与心脏的神经支配一致,当食管粘膜 上皮的化学、物理、温度感受器受到刺激 时,可引起心绞痛样症状。
医学ppt
35
食管性疾病
➢胃食管返流 ➢食管动力障碍
贲门失迟缓征 弥漫性食管痉挛 胡桃夹食管 非特异性食管动力障碍 ➢食管裂孔疝 ➢食管肿瘤
医学ppt
36
食管性疾病
• 典型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 ❖ 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 肌电图示:双上肢神经源性损害; ❖肌酸激酶686 U/L,疑诊“运动神经元病”,给予
B族维生素治疗; ❖ 2013年7月到上海就诊,仍怀疑“运动神经元病”,
未做肌电图,给予B族维生素及参芪生肌颗粒治疗。
7
❖ 病程中,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 近半年体重约减轻10公斤;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病史; ❖ 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 2014-3(南京)肌电图提示左侧胸锁乳突肌、左 第一骨间肌神经源性损害,余所测神经肌肉未见 明显异常;
❖ 头颅MRI脑干薄层平扫:两侧额顶叶及侧脑室旁慢 性缺血缺氧改变,两侧基底节、放射冠及右侧丘 脑腔隙性梗死。当时怀疑运动神经元病,给予对 症处理无明显好转。
25
❖ 患者病程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 ❖ 近半年体重下降5公斤左右; ❖ 既往史:一个月前诊断糖尿病,但未使用降糖药
性损害的表现,右侧胸椎旁肌可见失神经电位,胸锁乳突肌可见慢性 神经源性损害表现,双侧胫前肌未见明显异常。 肌电图结论: ➢ 1、右上肢、胸锁乳突肌、胸椎旁肌神经源性损害,建议三个月复查。 ➢ 2、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未见传导阻滞。
15
ALS诊断标准
❖ 1994年世界神经病学联盟E1 Escorial标准 ❖ 200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标准:
3
需要与ALS鉴别的疾病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 ❖ 脊髓型颈椎病 ❖ X-连锁延髓脊髓肌萎缩(Kennedy病) ❖ 单肢肌萎缩(平山病)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 ❖ 副肿瘤性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
4
外院诊治经历
❖ 2013年3月颈椎MRI示:1.C3-4、C4-5、C5-6、C67椎间盘突出;2.颈椎退行性变;
9
入院后检查
❖ 腰穿压力正常,CSF常规生化无异常; ❖ 风湿指标正常(CRP、ESR、抗核抗体系列); ❖ 肿瘤抗原均未见异常; ❖ 血清M蛋白分析未检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10
病情分析
❖ 老年男性,隐匿起病,逐渐加重,首发症状为双上肢近端 无力,逐渐累及到远端肌肉,无明显下肢及球部肌肉受累, 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无感觉障碍。
❖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FALS,5-10%) ❖ ALS叠加其他神经变性疾病
▪ FTD-ALS(15%ALS伴发FTD,反之亦然) ▪ ALS叠加PDS ▪ ALS叠加小脑变性
Hardiman,O.et al.Nat Rev Neurol,2011 Robberecht W,et al.Nat Rev Neurosci,2013
23
外院诊治经历
❖ 2013-12头颅MRI(南京):双侧半卵圆中心、侧 脑室旁多发缺血灶,右侧丘脑陈旧性腔梗;
❖ 肌电图:左上肢神经源性受损,予VB1,VB6营养神 经治疗后,患者口齿不清未见好转;
❖ 电子喉镜:慢性咽炎。 ❖ 予活血等治疗未见好转,并出现左手无力,精细
动作差。
24
外院诊治经历
❖ 目前半年随访一次,患者病情有加重,主要表 现为双手远端肌肉萎缩更加明显,握力逐渐减 退,另外表现为抬头困难,但无饮水呛咳及言 语不清,行走基本正常。
21
病例二
22
病情介绍
❖ 男,75岁,农民 ❖ 主诉:进行性言语不清11月 ❖ 病史:患者11月前自感舌头僵硬、言语欠清,同
时伴咽部异物感,无明显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 肢体活动正常 ❖ 7月前出现明显声音嘶哑 ❖ 4月前出现饮水呛咳。
病例分享-袁宝玉shangchuan
ALS分型
❖ 肢体起病型ALS(70%) ❖ 延髓起病型ALS(25%) ❖ 进行性肌萎缩(PMA) ❖ 原发性侧索硬化(PLS) ❖ 特殊类型:
▪ 连枷臂综合征(FAS) ▪ 连枷腿综合征(FLS)
Kiernan MC, et al. Lancet 2011
2
18
肌肉活检(2)
NADH染色可见靶纤维(红色箭头) ×200
19
连枷臂综合征(FAS)
❖ 大约占ALS的10%; ❖ 男性高发,生存期相对较长; ❖ 进行性对称性双上肢近端无力伴
肌肉萎缩,其他区域无或仅轻度 受累,伴或不伴锥体束损害; ❖ 上肢运动只能靠躯干带动来完成, 类似于连枷。
20
随访
▪ 临床、神经电生理或神经病理学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 ▪ 临床检查具有上运动神经元证据 ▪ 病史中症状和体征逐渐发展,从一个区域累及到其他区域 ❖ 诊断分级: ▪ 肯定ALS:全身四个区域(延髓、颈、胸和腰骶)的肌群中三个区
域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 ▪ 拟诊ALS:2个区域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 ▪ 可能ALS:1个区域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或在2-3个区域
❖ 患者影像学发现有椎间盘突出,肌酶增高,诊断需要考虑:
▪ 脊髓型颈椎病 ▪ ALS ▪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 代谢性肌病
11
肌电图-神经传导
12
F波、针极肌电图
13
传导阻滞检测
无传导阻滞 左侧正中神经
右侧正中神经
阻滞?
无传导阻滞 左侧尺神经
无传导阻滞
14
右侧尺神经
肌电图总结
❖ 患者主要异常为CMAP波幅降低,感觉神经检查未见异常; ❖ 双上肢F波基本引不出; ❖ 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节段检查未见肯定传导阻滞; ❖ 针极肌电图提示上肢远端及近端肌肉均发现失神经电位和慢性神经源
8
入院查体
❖ 神志清楚,语言流利,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 ❖ 双上肢近端肌肉、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萎缩,左上
肢肌力3--4-4-4,右上肢肌力3-4-4-4,双下肢肌力 5级; ❖ 双侧肱三头肌反射(+),肱二头肌及桡骨膜反射未 引出,双膝反射(++),跟腱反射(++); ❖ 双侧Babinski征(+),双侧掌颌反射(-),下颌 反射(-),吸吮反射(-); ❖ 全身深浅感觉无异常。
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
16
诊断思路
❖ 符合肯定ALS
❖ 不同点: ▪ 近端为主 ▪ 未累及球部肌肉及下肢 ▪ 肌电图失神经电位较少 ▪ 肌肉活检:不完全符合经典ALS的病理改变
17
肌肉活检(1)
HE染色,正常肌肉组织中夹杂萎缩的小角化纤维(黑色箭头) 肌肉浅层大面积肌纤维H萎E染缩色,呈×类20圆0 形(白色箭头)×200
❖ 肌电图示:双上肢神经源性损害; ❖肌酸激酶686 U/L,疑诊“运动神经元病”,给予
B族维生素治疗; ❖ 2013年7月到上海就诊,仍怀疑“运动神经元病”,
未做肌电图,给予B族维生素及参芪生肌颗粒治疗。
7
❖ 病程中,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 近半年体重约减轻10公斤;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病史; ❖ 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 2014-3(南京)肌电图提示左侧胸锁乳突肌、左 第一骨间肌神经源性损害,余所测神经肌肉未见 明显异常;
❖ 头颅MRI脑干薄层平扫:两侧额顶叶及侧脑室旁慢 性缺血缺氧改变,两侧基底节、放射冠及右侧丘 脑腔隙性梗死。当时怀疑运动神经元病,给予对 症处理无明显好转。
25
❖ 患者病程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 ❖ 近半年体重下降5公斤左右; ❖ 既往史:一个月前诊断糖尿病,但未使用降糖药
性损害的表现,右侧胸椎旁肌可见失神经电位,胸锁乳突肌可见慢性 神经源性损害表现,双侧胫前肌未见明显异常。 肌电图结论: ➢ 1、右上肢、胸锁乳突肌、胸椎旁肌神经源性损害,建议三个月复查。 ➢ 2、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未见传导阻滞。
15
ALS诊断标准
❖ 1994年世界神经病学联盟E1 Escorial标准 ❖ 200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标准:
3
需要与ALS鉴别的疾病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 ❖ 脊髓型颈椎病 ❖ X-连锁延髓脊髓肌萎缩(Kennedy病) ❖ 单肢肌萎缩(平山病)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 ❖ 副肿瘤性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
4
外院诊治经历
❖ 2013年3月颈椎MRI示:1.C3-4、C4-5、C5-6、C67椎间盘突出;2.颈椎退行性变;
9
入院后检查
❖ 腰穿压力正常,CSF常规生化无异常; ❖ 风湿指标正常(CRP、ESR、抗核抗体系列); ❖ 肿瘤抗原均未见异常; ❖ 血清M蛋白分析未检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10
病情分析
❖ 老年男性,隐匿起病,逐渐加重,首发症状为双上肢近端 无力,逐渐累及到远端肌肉,无明显下肢及球部肌肉受累, 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无感觉障碍。
❖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FALS,5-10%) ❖ ALS叠加其他神经变性疾病
▪ FTD-ALS(15%ALS伴发FTD,反之亦然) ▪ ALS叠加PDS ▪ ALS叠加小脑变性
Hardiman,O.et al.Nat Rev Neurol,2011 Robberecht W,et al.Nat Rev Neurosci,2013
23
外院诊治经历
❖ 2013-12头颅MRI(南京):双侧半卵圆中心、侧 脑室旁多发缺血灶,右侧丘脑陈旧性腔梗;
❖ 肌电图:左上肢神经源性受损,予VB1,VB6营养神 经治疗后,患者口齿不清未见好转;
❖ 电子喉镜:慢性咽炎。 ❖ 予活血等治疗未见好转,并出现左手无力,精细
动作差。
24
外院诊治经历
❖ 目前半年随访一次,患者病情有加重,主要表 现为双手远端肌肉萎缩更加明显,握力逐渐减 退,另外表现为抬头困难,但无饮水呛咳及言 语不清,行走基本正常。
21
病例二
22
病情介绍
❖ 男,75岁,农民 ❖ 主诉:进行性言语不清11月 ❖ 病史:患者11月前自感舌头僵硬、言语欠清,同
时伴咽部异物感,无明显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 肢体活动正常 ❖ 7月前出现明显声音嘶哑 ❖ 4月前出现饮水呛咳。
病例分享-袁宝玉shangchuan
ALS分型
❖ 肢体起病型ALS(70%) ❖ 延髓起病型ALS(25%) ❖ 进行性肌萎缩(PMA) ❖ 原发性侧索硬化(PLS) ❖ 特殊类型:
▪ 连枷臂综合征(FAS) ▪ 连枷腿综合征(FLS)
Kiernan MC, et al. Lancet 2011
2
18
肌肉活检(2)
NADH染色可见靶纤维(红色箭头) ×200
19
连枷臂综合征(FAS)
❖ 大约占ALS的10%; ❖ 男性高发,生存期相对较长; ❖ 进行性对称性双上肢近端无力伴
肌肉萎缩,其他区域无或仅轻度 受累,伴或不伴锥体束损害; ❖ 上肢运动只能靠躯干带动来完成, 类似于连枷。
20
随访
▪ 临床、神经电生理或神经病理学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 ▪ 临床检查具有上运动神经元证据 ▪ 病史中症状和体征逐渐发展,从一个区域累及到其他区域 ❖ 诊断分级: ▪ 肯定ALS:全身四个区域(延髓、颈、胸和腰骶)的肌群中三个区
域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 ▪ 拟诊ALS:2个区域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 ▪ 可能ALS:1个区域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或在2-3个区域
❖ 患者影像学发现有椎间盘突出,肌酶增高,诊断需要考虑:
▪ 脊髓型颈椎病 ▪ ALS ▪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 代谢性肌病
11
肌电图-神经传导
12
F波、针极肌电图
13
传导阻滞检测
无传导阻滞 左侧正中神经
右侧正中神经
阻滞?
无传导阻滞 左侧尺神经
无传导阻滞
14
右侧尺神经
肌电图总结
❖ 患者主要异常为CMAP波幅降低,感觉神经检查未见异常; ❖ 双上肢F波基本引不出; ❖ 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节段检查未见肯定传导阻滞; ❖ 针极肌电图提示上肢远端及近端肌肉均发现失神经电位和慢性神经源
8
入院查体
❖ 神志清楚,语言流利,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 ❖ 双上肢近端肌肉、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萎缩,左上
肢肌力3--4-4-4,右上肢肌力3-4-4-4,双下肢肌力 5级; ❖ 双侧肱三头肌反射(+),肱二头肌及桡骨膜反射未 引出,双膝反射(++),跟腱反射(++); ❖ 双侧Babinski征(+),双侧掌颌反射(-),下颌 反射(-),吸吮反射(-); ❖ 全身深浅感觉无异常。
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
16
诊断思路
❖ 符合肯定ALS
❖ 不同点: ▪ 近端为主 ▪ 未累及球部肌肉及下肢 ▪ 肌电图失神经电位较少 ▪ 肌肉活检:不完全符合经典ALS的病理改变
17
肌肉活检(1)
HE染色,正常肌肉组织中夹杂萎缩的小角化纤维(黑色箭头) 肌肉浅层大面积肌纤维H萎E染缩色,呈×类20圆0 形(白色箭头)×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