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与脊髓的血管性疾病
延髓、脑桥、中脑、大脑皮质、丘脑号、脊髓、基底节区及其他系统疾病综合征责任血管、临床表现和受累部位
临床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脑桥腹外侧综合征、大脑脚综合征、丘脑综合征、三偏综合症、脊髓半切综合征等延髓、脑桥、中脑、大脑皮质、丘脑号、脊髓、基底节区及其他系统疾病综合征责任血管、临床表现和受累部位延髓1、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责任血管: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
临床表现: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病灶侧共济失调;Horner 综合征;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
2、延髓内侧综合征责任血管:椎动脉及其分支或基底动脉后部血管阻塞。
临床表现: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对侧上下肢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丧失;病灶侧舌肌瘫痪及肌肉萎缩。
脑桥3、脑桥腹外侧综合征责任血管:小脑下前动脉阻塞临床表现: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4、脑桥腹内侧综合征责任血管:脑桥旁正中动脉闭塞。
临床表现: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以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对侧中枢性偏瘫。
5、脑桥背盖下部综合征责任血管:小脑上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阻塞。
临床表现:眩晕、恶心、呕吐、眼震;患侧眼球不能外展;患侧面肌麻痹;双眼患侧注视不能;交叉性感觉障碍;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对侧偏身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丧失;患侧 Horner 征;患侧偏身共济失调。
6、闭锁综合症责任血管: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
临床表现: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部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意识清醒,语言的理解无障碍,出现双侧中枢性瘫痪,只能以眼球上下示意,眼球水平运动障碍,不能讲话,双侧面瘫,构音及舌咽运动均障碍,不能转颈耸肩,四肢全瘫,可有双侧病理反射。
7、一个半综合征受累部位: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损伤,引起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已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内侧纵束同时受累。
临床表现: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可以外展,但有水平眼震。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指的是影响大脑和脊髓的疾病,包括脑部和脊髓的损伤、感染、肿瘤、神经血管疾病等。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的主要器官,是人体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脑部疾病1. 中风:中风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征是大脑缺血或出血导致脑功能障碍。
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瘫、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
2. 脑炎:脑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感染源引起的脑组织炎症,可导致发热、头痛、颈硬、意识改变等症状。
3. 脑肿瘤:脑肿瘤指的是脑组织中的异常增生,可以是恶性或良性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受损等。
4. 癫痫: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部疾病,其特征是大脑突发异常放电引起的意识丧失、肢体抽动等症状。
5.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症状包括震颤、僵直、运动障碍等。
二、脊髓疾病1.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指脊髓的机械性损伤,可能导致肢体瘫痪、膀胱和肠功能受损等。
2.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症状包括发热、肢体无力、呼吸困难等。
三、神经血管疾病1. 脑梗塞:脑梗塞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缺血性损伤,症状与中风相似。
2. 脑出血: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脑组织的疾病,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呕吐、昏迷等。
四、其他疾病1. 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髓鞘受损,导致神经冲动传导障碍,症状包括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
2. 脑积水: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在脑室或脑脊液循环通道阻塞导致脑室扩张的疾病,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受损等。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通常需要通过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MRI、脑脊液检查等一系列检查手段。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疗法等。
对于一些不可逆性的损伤,如中风导致的脑功能障碍,康复和辅助护理也非常重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
(二)爆发型
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如 不及时治疗可于24小时内危及生命,病 死率高。 休克型 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
24
1.休克型
高热寒战,或体温不升,伴头痛、
呕吐及全身严重中毒病症,精神萎
糜、烦躁不安及意识障碍。全身皮
肤粘膜广泛淤点、淤斑,可迅速增
加并融合成片。休克是本型特征性
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指
33
(一)血象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亦 明显增高。并发DIC者血小板可减少。
34
(二)脑脊液检查
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可见颅压升高, 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数明显升高为 1000×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 主。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及氯化物明显 减低。但发病早期或败血症休克型病人 脑脊液检查可正常。必要时可复查脑脊 液,以免漏诊。
现或可有低热、咽痛、咳嗽及鼻炎等上 呼吸道感染病症,咽拭子培养可阳性。 持续1—2日。
20
〔一〕普通型
2.败血症期 ①毒血症病症:起病急,高热寒战,伴头痛、 全身不适、乏力肌痛及精神萎糜等毒血症病症。 ②皮疹:最显著的体征是皮疹,约70%一90% 病人可有皮肤粘膜淤点或淤斑,大小1—2mm 至1一2cm,开始为鲜红色,以后为暗紫色,重 者淤斑迅速扩大,中央可呈紫黑色坏死或大疱。 持续1—2日后进入脑膜炎期。
激活内、外凝血系统
凝血物质下降
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
14
细菌 CNS 脑膜炎症 颅内高压 脑疝 内毒素 脑血管微循环障碍 缺血缺氧 脑水肿
15
病理解剖
败血症期主要病变是血管内皮损害,血 管壁炎症、坏死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 出血。皮肤粘膜局灶性出血,肺、心、 胃肠道及肾上腺皮质等脏器亦可有广泛 出血。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课件
第六页,共四十五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临床表现
侵犯了运动区→相应部位支配区肌肉瘫痪; 病变较弥散(mísàn)→认知能力下降; 病变部位靠近大脑皮层→癫痫; 侵犯到脊髓→四肢感觉、运动障碍; 脑出血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伴有脑膜附近出血的
复查头颅MRI好转,见D、E。
Michael GH et al.J Neurol (2011) 258:1714–1716
第十三页,共四十五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一例来自美国的
PACNS,MRI显
示软脑膜呈弥散、 线条状及结节状 强化,且累及(lěijí) 部分硬脑膜。
ARTHRITIS & RHEUMATISM 2008; 58: 595–603
Salvarani C et al. Ann Neurol 2007;62: 442–51.
第四页,共四十五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临床表现
可发生(fāshēng)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为主(50岁 左右);并以男性发病居多
可急性、慢性或隐匿性起病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 与侵犯的部位、病变的性质和程度有关
感染(gǎnrǎn)相关性血管炎(HIV、梅毒、结核、钩端 螺旋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
药物如海洛因等各种原因所致血管炎。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五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鉴别要点:完善(wánshàn)、细致的病史询问、查体及 实验室检查,可协助诊断、排除。
脊髓血管疾病该怎么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脊髓血管疾病该怎么治疗
导语:脊髓血管疾病是危害性非常大的一种关于血管的疾病,患者发病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出血,对患者的健康是极为不利的,一定要及时发现及
脊髓血管疾病是危害性非常大的一种关于血管的疾病,患者发病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出血,对患者的健康是极为不利的,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但是说起脊髓血管疾病大多数人都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脊髓血管疾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脊髓疾病: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血管疾病、运动神经元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朊蛋白病、艾滋病的神经系统表现、结核性脑膜炎、脑囊虫病、脑型血吸虫病。
脊髓血管病是一组因供应脊髓的血管阻塞或破裂出血,导致脊髓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疾病。
脊髓血管临床上可表现为脊髓缺血和脊髓出血。
偏方一
专病专方补肾活血汤:熟地黄10g,当归12g,肉苁蓉15g,党参10g,黄芪15g,黄精20g,丹参15g,续断12g,川牛膝15g,虎杖8g,桑枝8g。
水煎服,每日1剂。
适用于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之治疗。
偏方二
单味中药治肝肾虚痿证,胎盘粉3~6g,每日2次。
偏方三
黄芪40g,川芎15g,赤芍15g,地龙15g,红花lOg,牛膝10g,葛根10g,瓜蒌10g。
缺血性脊髓血管病治疗原则与缺血性卒中相似,可应用血管扩张剂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脊髓刺激与心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282・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3月第12卷第3期ChinJGerlatrHeartBrainvbseIDis,Mar20Io,Voll2,N仉3脊髓刺激与心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关键词:电刺激;脊髓;脑缺血;・心绞痛杨小立,吴明远,邢国刚,秦潮脊髓刺激(spinalcordstimulation,SCS)是以脉冲电流刺激脊髓背部,治疗疼痛或缺血性疾病的方法。
通常将SCS电极置人脊柱硬膜外后腔,给予适宜的电流刺激,在不同脊髓节段及其所支配的皮节区域和内脏产生感觉和运动效应。
目前,SCS作为一项成熟的微创技术,已广泛用于顽固性神经痛、难治性心绞痛和外周血管病所致的缺血性疼痛等治疗。
通过全球5万余例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估,SCS对多种慢性疼痛、难治性心绞痛、外周血管缺血性疾病和神经性疾病的总有效率约为80%,且副作用发生率低,多为电极和电流刺激引起的不适感。
在SCS对心脑血管病作用机制研究方面,上胸段SCS能改善心肌供血,抑制缺血性疼痛和保护心肌作用,其机制涉及SCS对心脏自主神经和中枢神经调节。
还有研究显示,上颈段SCS能增加脑血流(cerebralbloodflow,CBF),并改善局部脑缺血,其机制可能与脑干血管运动中枢的激活、交感神经紧张性的调节、某些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因子的释放有关。
本研究拟着重阐述近几年国外关于SCS与心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1SCS与难治性心绞痛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其特点为阵发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出汗、面色苍白。
难治性心绞痛的严重程度超过上述典型心绞痛,且持续时间更长,单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难以缓解。
在冠心病患者中,难治性心绞痛的发生率为5%~15%。
1987年Mur-phy和Giles…首先报道,使用SCS对药物治疗无效,同时经心脏科医师确定不适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0例难治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均产生良好效果,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及严重程度降低。
神经外科学(医学高级):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真题一
神经外科学(医学高级):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真题一1、名词解释脑栓塞正确答案: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
2、单选供应额叶、顶叶、颞叶的外侧面和岛叶(江南博哥),内囊膝部和后肢前2/3,壳核,苍白球和尾状核的动脉为()A.大脑前动脉B.基底动脉C.大脑中动脉D.大脑后动脉E.前交通动脉正确答案:C3、判断题如果怀疑动脉瘤,可以立即造影。
()正确答案:错4、配伍题自发性脑蛛网膜下隙出血最常见的症状()自发性脑蛛网膜下隙出血最常见的体征()一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常引起的眼部体征()脑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脊髓血管畸形最常见的体征()A.脑膜刺激征B.同侧眼睑下垂C.头痛D.下肢瘫痪E.意识障碍正确答案:C,A,B,C,D5、单选?男性,45岁,大便时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既往曾有一过性的右侧上睑下垂病史,急诊来院。
如需做出病因诊断,应进行下述哪项辅助检查()A.颅脑CT增强扫描B.颅脑MRI检查C.脑电图检查D.SPECT检查E.脑血管造影正确答案:E6、单选脑血栓形成多发生于()A.颈内动脉系统B.椎动脉C.基底动脉,D.大脑前动脉E.后交通动脉正确答案:A7、问答题脑血管病的病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脑血管病常见的病因是:(1)血管壁病变:以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损害最常见,其次为结核、梅毒、结缔组织疾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动脉炎,以及先天性血管病如动脉瘤、血管畸形和先天性狭窄)和各种原因外伤、颅内手术、插入导管、穿刺等)所致的血管损伤,药物、毒物、恶性肿瘤等所致的血管病损等。
(2)心脏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或血压的急剧波动,以及心功能障碍、心脏传导阻滞、风湿性或非风湿性瓣膜病、心肌病或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纤颤。
(3)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粘血症,如脱水、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和白血病等,以及凝血机制异常,特别是应用抗凝剂、服用避药物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马凡氏综合征会累及的血管
马凡氏综合征会累及的血管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又称为骨脊髓型血管瘤病。
该疾病主要累及到血管系统,导致多种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凡氏综合征累及的血管,并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马凡氏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多发性、反复出现的血管异常。
包括两种基本类型的血管异常:动静脉畸形和大血管病变。
动静脉畸形是由动脉和静脉血管间异常的连接引起的,这种异常连接可导致异常血流和高血流速。
大血管病变主要包括动脉瘤和动脉钙化,这些病变可导致动脉壁变薄和钙化堵塞血管。
马凡氏综合征累及的血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皮肤血管畸形:这是马凡氏综合征最常见的血管异常之一。
皮肤血管畸形通常表现为色素沉着、血管扩张和血管破裂,患者可能在任何部位(尤其是面部)出现血管瘤。
这些血管瘤虽然良性,但容易出血,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
2. 脑血管畸形: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出现脑血管畸形,包括动静脉畸形和血管瘤。
这些畸形通常位于脑组织中,其特点是血管扩张和异常连接。
脑血管畸形容易破裂出血,导致中风、癫痫和脑功能障碍。
3. 脊髓血管畸形: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可出现脊髓血管畸形,这是指脊髓中的血管异常。
脊髓血管畸形可导致脊髓供血不足,引起腿部无力、麻木和行走困难等症状。
4. 胃肠道血管畸形: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可能在胃肠道中出现血管异常。
这些异常血管容易出血,导致呕血、黑便和消化道溃疡等症状。
5. 肝血管畸形: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可在肝脏中出现血管异常。
这些异常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并影响肝脏功能。
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为不同患者受累血管的部位和程度不同。
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症状,如面部红斑、头痛、癫痫、出血等。
一些重要的临床征象,如"智鸟斑"、皮肤血管瘤、多发脑梗死、胃肠道出血等,可提示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
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
脑和脊髓动静脉畸形血管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
脑和脊髓动静脉畸形血管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简介脑和脊髓动静脉畸形(CMAVM)是一种脑血管发育不良性疾病,其中血管异常增生并形成异常的血管团块。
病理生理学研究表明,CMAVM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神经发育制导错误和遗传因素。
蛋白质表达是疾病的重要表型,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关注脑和脊髓动静脉畸形血管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探索其病理生理学机制。
方法我们在脑和脊髓动静脉畸形血管中分离了蛋白质,并使用质谱法分析不同样本之间的蛋白质表达。
结果使用质谱法技术,我们鉴定出了336个蛋白质,并发现46个蛋白质表达在CMAVM组中有明显变化(P<0.05)。
其中有21个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25个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我们使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变化的蛋白质进行了功能分析和分类,大多数蛋白质与细胞外基质、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相关。
讨论基于我们的结果,我们推断CMAVM可能与细胞外基质和血管生成的异常有关。
我们的发现还表明,CMAVM与蛋白质网络的异常有关,这可能会导致细胞内和细胞间信号传导通路的紊乱。
此外,我们的结果还提供了进一步了解CMAVM和相关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机会。
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为CMAVM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结论本研究对脑和脊髓动静脉畸形血管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有46个蛋白质表达在CMAVM组中有明显变化。
我们的结果指出CMAVM可能与细胞外基质和血管生成的异常有关,这为CMAVM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1.Kim HJ, Cho WS, et al. Comparative proteomics analysis ofcerebrospin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Clin Chim Acta. 2017;468:36-43.2.Liang Q, et al. Altered cerebrospinal fluid proteome in early cryptogenic hemorrhagic stroke. J Proteomics. 2019;192:42-51.3.Yu S, et al. Proteomic analysi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in patients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Clin Proteomics. 2019;16:6.。
全脑全脊髓血管造影
4、确认签署知情同意书
5、复习CT/MR等重要的无创检查结果,结合病
史初步判断“责任”病变的部位 6、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术中可能体验 到的感受和可能的并发症及后果,建立相互 信任的医患关系 7、术者和患者的必要防护
常用器械及药品
A、一般器械和材料 手术包 注射器 加压输液袋 非离子型对比剂
10.左颈内动脉 11.右椎动脉 12.左椎动脉 13.右侧内乳动脉 14.左侧内乳动脉 15.右侧甲状颈干 16.左侧甲状颈干
17.左侧肋颈干
左 侧 椎 动 脉 直 接 起 源 于 主 动 脉 弓
右 侧 直锁 接骨 起下 源动 于脉 主及 动颈 脉总 弓动 脉
无 名 动 脉 左 侧 颈 总 动 脉 共 干
抽无阻力
对位角度,范围以清楚、完整显示相关血管
及病变为原则 增强器距离病变越近,辐射剂量越小
止血技术 • 徒手压迫
• 压迫器 • Angioseal
• Starclose
Angioseal
Starclose
THANK YOU! AND BEST WISHES !
进出导丝注意排气,全程注意滴注
接管、排气采用“半月-半月”对接技术 操作区域位于屏幕中央
尽可能减少对比剂用量
Roadmapping,“多”“冒烟” 快速、完整,效率至关重要,尤其是急诊 轻柔操作,避免阻力 遇有斑块、狭窄,不可冒进
接管造影前“冒烟”透视至“烟消散”,回
动主 脉动 发脉 自 迷 弓 同 走 左 一 锁 前 干 骨 斜 , 下 造 右 动 影 锁 脉 示 骨 。 左 下、 动右 脉颈 为总
锁 骨 下 动 脉 造 影
椎 动 脉 造 影
颈 总 动 脉 造 影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如机器轰鸣声 持续性 压迫患侧颈总动脉可减低或消失
数日内显著,后可停止进展 结膜充血水肿 眼睑充血、水肿、外翻 眶部及额部静脉怒张、搏动 可累及双侧 见于85-90%患者
第一支常被侵犯 疼痛、角膜感觉减退
视乳头水肿 视网膜血管扩张、出血 视神经萎缩 视力下降、失明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
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病因
头部外伤 颅底骨折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破裂 海绵窦动脉瘤破裂 特发性
海绵窦和静脉通路的上方视 海绵窦部颈内动脉近旁构造
颈内动脉海绵窦漏的分类(BALLOW)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
1 颅内杂音 2 突眼 3 眼球搏动 4 眼球运动障碍 5 三叉神经障碍 6 眼底征象
除外科手段处理外无根治疗法
再出血
绝对安静卧床 控制血压 去除外界刺激及心理负担 早期手术
脑血管痉挛 脑积水
补充血容量 高血压疗法 3H 疗法 术中、术后脑池灌流 药物预防
脑室腹腔分流术 (V-P shunt)
手术疗法
*Neck-clipping
*Neck-ligation
Clip
*Trapping
颅外症状
其它
头痛* 恶心、呕吐 颈强直
步行障碍、痴呆、尿失禁 偏瘫 失语 意识障碍等 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 67%) 视网膜出血 20-40%
影像诊断 CT
急性期所见:沿颅底脑脊液池走行的高密度区
* 发病5日以内时多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 即使是阴性所见,也不能否定动脉瘤存在
影像诊断 DSA
脑回型
脑沟型
颅内动静脉畸形临床表现
AVM
血管扩张 血管破裂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ppt课件
治疗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为 最根本方法。 介入放射治疗可以栓塞供 血动脉使瘤体缩小
29
治疗
30
脊髓血管畸形
少见 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在20-40岁, 主要是AVM,其次为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畸形。 临床表现:
(1)脊髓受压;静脉迂曲、扩张。 (2)出血:与病变部位一致是突发疼痛,出现脊髓受压表现。
35
颈动脉海绵窦瘘
CCF可分为外伤后和自发性,多数因头部外伤引起,常合并颅底骨折。
12
颅内动颅脉瘤内动脉瘤
• 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十分清楚。
可能原因:
1.动脉壁先天缺陷:动脉壁先天性平滑肌层缺乏 。 2.动脉壁后天退变: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使动 脉壁内弹力板破坏。 3.其他:感染、外伤。
13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分型:按直径大小分为四类
小动脉瘤: 小于0.5cm 一般动脉瘤: 大于0.5cm小于1.5cm 大型动脉瘤: 大于1.5cm小于2.5cm 巨大动脉瘤: 大于2.5cm
17
•诊C断T CTA • 安全可靠
18
治疗
药物、手术和血管内介入。
1.3H疗法:扩容、升压、血液稀释。 2.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 3.手术: I 、II级病人,尽早造影手术。II级以上提示出
血严重可能有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手术危险较大,待 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
19
开颅夹闭动脉瘤
• 最理想的方法
14
临床表现
1.出血症状:
动脉瘤破裂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的原因。 表现起病急,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与精神失常。 脑膜刺激征多见。亦可形成颅内血肿,产生偏瘫及意识障 碍。
2.非出血症状(局灶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本病于1805年由瑞士Vieusseaux描述。
1887年Weichselbaum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脑膜炎双球菌。
我国于1896年李涛在武昌正式报告。
[病原学]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肾形,多成对排列,或四个相联。
该菌营养要求较高,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培养基,在37℃、含5~10%CO2、pH7.4环境中易生长。
传代16~18小时细菌生长旺盛,抗原性最强。
本菌含自溶酶,如不及时接种易溶解死亡。
对寒冷、干燥较敏感,低于35℃、加温至50℃或一般的消毒剂处理者极易使其死亡。
根据本菌的夹膜多糖抗原的不同,通过血凝试验将本菌分为A、B、C、D、X(1916)、Y(1889)、Z、W135(319)、29E(1892)、H、I、K和L13个血清群。
以A、B、C群为多见。
脑膜炎双球菌细菌素(meningocin)又可将A群分为4型,C群分为6型;B群分为11型,其中B群2型致病力最强。
根据其脂多糖(CPS)将脑膜双球菌分为8个LPS免疫型,与致病关系尚不清楚。
近20年来欧美一些国家的流行菌群已由A群转变为B群和C群;我国的流行菌群主要是A群,B群仅占少数。
但带菌者以B、C群为主,今后是否会成为主要流行菌群,有待于密切观察。
从60年代以来,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的耐药现象日益普遍,尤其以C群和B群最为严重。
A群耐药情况视不同国家、地区而异但,亦有增多趋势。
我国分离到的流行菌株大多对磺胺比较敏感,故磺胺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
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
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传播。
在流行期间,一家有二人以上发病者占2~4%,但人群中鼻咽部带菌率常显著增高,有时高达50%以上,人群带菌率超过20%时提示有发生流行的可能,所以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脑和脊髓的被膜和血管、脑室和脑脊液课件
3 提供养分
脑脊液为脑和脊髓提供了 氧
脑肿瘤是一种恶性或良性肿瘤,可能需要手术、放 疗或化疗进行治疗。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可能需要康复治疗和外科手术来恢复功能。
和调节形成的清澈液体。
3
脑脊液的作用
脑脊液在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部冲击的 同时,还起到了营养供应和废物清除的 重要作用。
被膜的结构和功能
硬脑膜
最外层的硬脑膜为脑提供了坚硬的保护层。
蛛网膜
位于硬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蛛网膜有助于吸收和循环脑脊液。
软脑膜
软脑膜是最内层的膜,负责与脑组织紧密连接。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1
动脉
动脉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脑和脊髓,提供给细胞。
2
毛细血管
脑和脊髓的毛细血管将氧气和养分输送给细胞,并清除废物。
3
静脉
静脉将废物和二氧化碳从脑和脊髓排出,送回到心脏。
脑室和脑脊液的作用
1 保护脑和脊髓
2 维持内部环境
脑脊液通过形成缓冲层, 起到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脑脊液通过调节温度和物 质的浓度,保持脑和脊髓 的稳定状态。
脑和脊髓的被膜和血管、 脑室和脑脊液
这个课件将带你了解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室和脑脊液的重要性。我们 将深入研究它们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脑和脊髓的被膜
1 结构保护
被膜是脑和脊髓的外部包裹,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保护。
2 维持稳定
它们保持了脑和脊髓的稳定性,防止受到外界冲击。
3 营养供应
被膜通过供应血液和氧气来滋养脑和脊髓的细胞。
脑和脊髓的血管
脑供血
这些血管为脑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确保其正常功 能。
脊髓供血
脊髓的血管系统为其提供氧气和养分,支持其正常 运作。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方案(2023年版)
附件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方案(2023年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s,又称脑膜炎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在世界范围内散发或小范围流行,但也可大规模流行或暴发。
暴发型流脑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存活者可遗留严重后遗症。
流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为进一步规范流脑临床诊疗工作,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在2005年原卫生部印发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要点》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流脑病原体为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也称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为革兰染色阴性、肾形的双球菌,有荚膜和菌毛。
在35~37℃,5%CO2条件下生长良好。
在患者脑脊液中,脑膜炎奈瑟菌多位于多形核白细胞内或细胞外,形态典型。
培养后可成卵圆形或球形,排列不规则。
脑膜炎奈瑟菌的荚膜主要成分为荚膜多糖。
根据荚膜多糖的特异性,脑膜炎奈瑟菌至少可分为12个血清群,引起侵袭性疾病的脑膜炎奈瑟菌主要为A、B、C、W、Y、X六个血清群。
脑膜炎奈瑟菌能产生自溶酶。
脑膜炎奈瑟菌对环境的抵抗力低,对寒冷、干燥、高温、日光及紫外线都敏感。
1%苯酚、75%乙醇、0.1%苯扎溴铵等可将其灭活。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病原菌在体外生活能力极弱,通过物品间接传播机会极少,但同寝、哺乳和接吻等密切接触对2岁以下婴幼儿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6月龄至2岁时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
三、发病机制脑膜炎奈瑟菌自鼻咽部侵入人体,如人体免疫力强,可迅速将病原菌杀灭,或成为带菌状态;若体内缺乏特异性杀菌抗体,或细菌毒力较强时,病菌可从鼻咽部黏膜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败血症,如通过血-脑屏障累及脑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year Follow-up
Male, 63 years old, TIA
Carotid Stenosis – Endarterectomy
Carotid Stenosis –
Angioplasty and Stent
Male, 73-year-old, TIA
EPI
Male, 63 years old,left extremity weakness for 3 months
Male, 46 years old, periodic dizziness for 3 months.
By-pass operation
STA-MCA Anastomosis
By-pass + carotid stenting
Male, 56 years old, right extremity weakness. High stenosis of right ICA and occlusion of left ICA
Dysphasia Visual field defect
Confusion
VERTEBRAL-BASIC SYSTEM
Homonymous emianopsia Vertigo Diplopia
Facial weakness Ataxia Tinnitus
Stroke
First consultation by cerebrovascular specialists
Ischemic cerebral disease – Clinical presentation
TI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Infarction(脑梗死)
COMMON SYMPOTOMS
CAROTID SYSTEM
Paraplegia Hemisensory loss Transient monocular blindness
Today’s topics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
出血性脑血管病(Hemorrhag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
脊柱脊髓血管病(Spine and spinal cord vascular diseases)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SAH) is about 80.3%
----Chinese government: the tenth 5 years project researched result
CT、MRI、SONOGRAPHY、SPECT
Hemorrhagic Ischemic Etiologic diagnosis Etiologic treatment
Protocol
Rehabilitation
“Green Channel Emergency”
Emergency network Acute stroke diagnose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Surgery Drug therapy
SAH and Aneurysm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ubaracnoid Hemorrhage – Hunt and Hess Scale
Score Definition
0
Unruptured aneurysm
1
Asymptomatic, or mild HA, and slight nuchal rigidity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t, anticoagulation, et al)
• Surgical method
– Endarterectomy – STA-MCA by-pass
• Mortality: 25-30% • Morbidity: 60% • The cost to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in terms
of acute care resources, rehabilitation, chronic care, and lost productivity is enormous.
1a No acute meningeal/brain reaction, but with fixed
neuroological deficit
2
Moderate to severe HA, nuchal rigidity; or CN palsy (i.e.
• Interventional method
– Thrombolysis – Angioplasty (balloon, stent)
Acute Stroke
male,29 years old,right hemiplegia for 1/2 hour,
Thrombolysis
Stenting and follow-up
Hemorrhag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
•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Aneurysms • 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s
-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 cavernous angioma - venous malformation •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 Moyamoya Diseases •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脑与脊髓的血管性疾病
VASCULAR DISEASES in BRAIN and SPINAL CORD
What is it? How to manage it?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 Annually, 1,500,000 to 2,000,000 Chinese suffer a 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