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通信协议区别

合集下载

各类通讯协议及通讯方式详细介绍

各类通讯协议及通讯方式详细介绍

RS485简介(zz)2009-11-17 15:08智能仪表是随着80年代初单片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现在世界仪表市场基本被智能仪表所垄断。

究其原因就是企业信息化的需要,企业在仪表选型时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联网通信接口。

最初是数据模拟信号输出简单过程量,后来仪表接口是RS232接口,这种接口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但这种方式不能实现联网功能。

随后出现的RS485解决了这个问题。

RS485接口RS485采用差分信号负逻辑,+2V~+6V表示“0”,- 6V~- 2V表示“1”。

RS485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两种接线,四线制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现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两线制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朴结构在同一总线上最多可以挂接32个结点。

在RS485通信网络中一般采用的是主从通信方式,即一个主机带多个从机。

很多情况下,连接RS-485通信链路时只是简单地用一对双绞线将各个接口的“A”、“B”端连接起来。

而忽略了信号地的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在许多场合是能正常工作的,但却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这有二个原因:(1)共模干扰问题:RS-485接口采用差分方式传输信号方式,并不需要相对于某个参照点来检测信号,系统只需检测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了。

但人们往往忽视了收发器有一定的共模电压范围,RS-485收发器共模电压范围为-7~+12V,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整个网络才能正常工作。

当网络线路中共模电压超出此范围时就会影响通信的稳定可靠,甚至损坏接口。

(2)EMI问题:发送驱动器输出信号中的共模部分需要一个返回通路,如没有一个低阻的返回通道(信号地),就会以辐射的形式返回源端,整个总线就会像一个巨大的天线向外辐射电磁波。

由于PC机默认的只带有RS232接口,有两种方法可以得到PC上位机的RS485电路:(1)通过RS232/RS485转换电路将PC机串口RS232信号转换成RS485信号,对于情况比较复杂的工业环境最好是选用防浪涌带隔离珊的产品。

网络协议知识:WebSocket协议和HTTP协议的比较

网络协议知识:WebSocket协议和HTTP协议的比较

网络协议知识:WebSocket协议和HTTP协议的比较WebSocket协议和HTTP协议的比较WebSocket协议和HTTP协议是现在流行的两种网络协议,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的优点和特点。

本文将对WebSocket协议和HTTP协议进行详细的比较和解析。

一、WebSocket协议WebSocket协议是一种新的协议,它是HTML5新推出的技术,可以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实时通信。

在之前,基于HTTP协议的通信只能通过轮询、长轮询和COMET等方式,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就是实时性和效率低下。

而WebSocket协议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它可以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条持久的全双工通道,实现双向通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通信的速度和效率。

二、HTTP协议HTTP协议是现在最为流行的网络协议之一,它主要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和响应。

HTTP协议是基于请求和响应的模式,当客户端需要获取服务器的数据时,它会发送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后返回一个HTTP响应。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所以在HTTP请求和HTTP响应之间没有持久的连接。

三、WebSocket协议与HTTP协议的比较1、通信板块WebSocket协议是基于事件的通信协议,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实现双向通信,从而实现实时通信。

HTTP协议则是基于请求和响应的通信协议,通信过程相对单一。

2、数据格式WebSocket协议是支持二进制和文本格式的数据传输。

而HTTP协议仅支持文本格式,无法处理二进制格式的数据。

3、连接持久性WebSocket协议建立一条持久的连接,可以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条长连接,进而实现实时通信。

而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每次请求和响应之间没有持久的连接,连接的建立和断开都需要耗费额外的时间和资源。

4、协议的传输机制WebSocket协议是通过标准的HTTP服务建立连接,建立完成后会使用WebSocket协议来进行通信。

TCP与UDP的区别及其应用

TCP与UDP的区别及其应用

TCP与UDP的区别及其应用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两种不同的传输协议,它们在网络通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它们都是在网络通信中传输数据的协议,但是它们有很大的区别。

在本文中,我将分别介绍TCP和UDP的特点、区别及其在各种应用中的使用。

一、TCP的特点及应用1. TCP的特点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在传输数据之前需要先建立连接,然后传输数据,传输结束后再断开连接。

它提供可靠的、按序传输的数据传输服务,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TCP使用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四次挥手来断开连接,在传输数据时会进行数据校验和确认。

因此,它非常适合对数据传输的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场景。

2. TCP的应用TCP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可靠传输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浏览:当用户访问网页时,浏览器会使用TCP协议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传输页面内容。

(2)文件传输:在文件传输过程中,TCP可以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确保文件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失或损坏。

(3)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过程中需要使用TCP协议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4)远程登录:如Telnet、SSH等远程登录方式都使用TCP协议来传输数据。

(5)数据库访问:数据库访问时需要使用TCP协议来传输数据。

二、UDP的特点及应用1. UDP的特点UDP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不需要在传输数据之前建立连接,也不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UDP是一种简单的数据传输协议,它仅提供数据传输的功能,不对数据传输进行确认和校验。

因此,UDP的传输效率比TCP高,但可靠性较差。

由于UDP不需要建立连接,所以它的开销比较小,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2. UDP的应用UDP主要用于那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视频、音频传输:视频会议、实时语音通话等应用中使用UDP来传输数据,因为在这些应用中,实时性比可靠性更为重要。

通信协议简介及区别(串行、并行、双工、RS232等)

通信协议简介及区别(串行、并行、双工、RS232等)

基本的通讯方式有并行通讯和串行通讯两种。

并行通讯: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同时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并行通讯。

并行通讯的特点是:各数据位同时传送,传送速度快、效率高,但有多少数据位就需多少根数据线,因此传送成本高,且只适用于近距离(相距数米)的通讯。

串行通讯: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串行通讯。

串行通讯的特点是:数据位传送,传按位顺序进行,最少只需一根传输线即可完成,成本低但送速度慢。

串行通讯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千米。

根据信息的传送方向,串行通讯可以进一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

信息只能单向传送为单工;信息能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双向传送称为半双工;信息能够同时双向传送则称为全双工。

而按照串行数据的时钟控制方式,串行通信又可分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两种方式。

异步通信:接收器和发送器有各自的时钟;同步通信:发送器和接收器由同一个时钟源控制。

1、异步串行方式的特点所谓异步通信,是指数据传送以字符为单位,字符与字符间的传送是完全异步的,位与位之间的传送基本上是同步的。

异步串行通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①以字符为单位传送信息。

②相邻两字符间的间隔是任意长。

③因为一个字符中的比特位长度有限,所以需要的接收时钟和发送时钟只要相近就可以,不需同步。

④异步方式特点简单的说就是:字符间异步,字符内部各位同步。

2、异步串行方式的数据格式异步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如图1所示,每个字符(每帧信息)由4个部分组成:①1位起始位,规定为低电0;②5~8位数据位,即要传送的有效信息;③1位奇偶校验位;④1~2位停止位,规定为高电平1。

3、同步串行方式的特点所谓同步通信,是指数据传送是以数据块(一组字符)为单位,字符与字符之间、字符内部的位与位之间都同步。

同步串行通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①以数据块为单位传送信息。

②在一个数据块(信息帧)内,字符与字符间无间隔。

③因为一次传输的数据块中包含的数据较多,所以接收时钟与发送进钟严格同步,通常要有同步时钟。

SPII2CUART三种串行总线协议及其区别

SPII2CUART三种串行总线协议及其区别

SPII2CUART三种串行总线协议及其区别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常见的串行总线协议,主要用于单片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

SPI协议需要同时使用多个信号线,包括时钟信号、主从选择信号、数据输入信号和数据输出信号。

SPI协议是一种全双工的通信方式,数据可以双向传输。

SPI通信协议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时钟信号:SPI协议中的设备之间使用了共享的时钟信号,时钟信号用于同步数据传输。

时钟信号由主设备控制,并且时钟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SPI协议没有固定的时钟频率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2.主从选择信号:SPI协议中的从设备需要通过主从选择信号进行选择。

主设备通过拉低从设备的主从选择信号来选择与之通信的从设备。

可同时与多个从设备通信。

3.数据传输:SPI协议是一种由主设备控制的同步通信协议,数据在时钟的边沿上升移位。

主设备在时钟的上升沿将数据发送给从设备,从设备在时钟的下降沿将数据发送给主设备。

SPI协议的优势在于速度快、可靠性高,适合于需要高速传输的应用,如存储器、显示器驱动等。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常见的串行总线协议,主要用于集成电路之间的通信。

I2C协议仅需要两根信号线:序列时钟线(SCL)和串行数据线(SDA)。

I2C协议是一种半双工通信方式,数据只能单向传输。

I2C通信协议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序列时钟线(SCL):SCL是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共享的信号线,用于同步数据传输。

主设备通过拉高和拉低SCL来控制数据传输的时钟频率。

2.串行数据线(SDA):SDA负责数据的传输。

数据在SCL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变化时,主设备或从设备将数据写入或读取出来。

3.地址寻址:I2C协议使用7位或10位的地址寻址,从设备可以根据地址进行选择。

I2C协议的优势在于可以连接多个设备,节省了引脚,适用于多设备之间的通信,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通讯协议中的CAN和LIN技术比较

通讯协议中的CAN和LIN技术比较

通讯协议中的CAN和LIN技术比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车载电子系统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通讯和协调,通讯协议变得至关重要。

通讯协议是为了使不同设备之间进行通讯而制定的规则,而在车载电子系统中,最为常用的通讯协议是CAN和LIN技术。

本文将会介绍CAN和LIN技术的区别和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情况。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通讯协议被广泛用于车载系统中,主要是由于其优异的总线传输速度和稳定性以及为多个 ECUs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之间提供了最有效的通信方式。

CAN通讯协议在许多方面都是非常有优势的,例如其200 米的总线长度,33 个不同节点和数据传输速度高(1 Mbps及更高)等。

CAN通讯协议是一种基于广播和有条件的订阅/发布的协议。

因此,它支持多点广播和点对点通信,同时也提供了从节点向主节点发送请求或错误的能力。

虽然CAN在通信速度、可靠性和灵活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它不适用于每个系统。

相比之下,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协议在车载电子系统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LIN协议主要在控制较简单的ECUs之间进行通信。

由于LIN的总线传输速度最高仅为20 kbps,因此在需要高速数字通信和大量数据传输的系统中不太适合。

而LIN通讯协议通常用于低端ECUs之间的点到点通信以及在系统中的边缘部分执行人机交互。

LIN协议最适用于将数据从一个ECU发送到另一个ECU时,例如在车门系统中锁定或解锁车门。

此外,由于其低成本和低功耗,LIN协议也常用于车载多媒体系统、仪表和照明控制中。

虽然CAN和LIN通信协议在车载电子系统中使用的场景不同,但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CAN通讯协议在高速传输和处理大量数据时非常有效,可以在不影响系统响应和性能的情况下支持多地点广播和多点响应等。

但是,由于CAN通讯协议更加灵活和可定制,因此会导致更多的状况处理和管理问题。

物联网设备间通信协议的比较研究

物联网设备间通信协议的比较研究

物联网设备间通信协议的比较研究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它将传感器、通信技术、云计算等多种技术有机结合,连接和管理大量的物理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智能化控制。

在物联网中,设备间通信协议的选择和性能优化对于系统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对几种常见的物联网设备间通信协议进行比较研究。

一、HTTP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从Web服务器传输文件的协议。

HTTP协议简单、灵活且易于实现,因此在很多物联网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优点:1. 广泛支持:HTTP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Web传输标准,几乎所有的设备和应用都支持HTTP协议。

2. 简单易用:HTTP协议基于文本传输,易于理解和调试。

3. 灵活性强:HTTP可以通过GET、POST、PUT等不同的方法实现不同的数据交互方式。

缺点:1. 数据传输效率低:HTTP协议在通信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头部信息,相比于其他协议,传输效率较低。

2. 不支持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HTTP协议面向连接,每次通信都需要建立和断开连接,不适合实时性要求高的物联网应用。

3. 安全性较低:HTTP协议的数据传输是明文的,不具备一定的安全性。

二、MQTT协议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传输协议,旨在为低带宽和不稳定网络环境下的物联网设备间通信提供可靠、高效的通信方式。

优点:1. 简单、轻量级:MQTT协议的设计注重减少资源占用和网络流量,适用于计算资源和带宽有限的物联网设备。

2. 强大的消息订阅/发布模式:MQTT使用发布/订阅模型,允许设备和应用程序进行异步通信,实现实时数据交换和灵活控制。

3. 最小化网络开销:MQTT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通过心跳包维持连接,减少了网络传输的开销。

GSM、CDMA、WCDMA手机发射功率

GSM、CDMA、WCDMA手机发射功率

GSM、CDMA、WCDMA手机发射功率!~一、GSM手机发射功率GSM协议规定,手机发射功率是可以被基站控制的。

基站通过下行SACCH信道,发出命令控制手机的发射功率级别,每个功率级别差2dB,GSM900 手机最大发射功率级别是5(33dBm),最小发射功率级别是19(5dBm),DCS1800手机最大发射功率级别是0(30dBm),最小发射功率级别是15(0dBm)。

当手机远离基站,或者处于无线阴影区时,基站可以命令手机发出较大功率,直至33dBm(GSM900),以克服远距离传输或建筑物遮挡所造成的信号损耗。

如果手机离基站很近,且无任何遮挡物时,基站可以命令手机发出较小功率,直至5dBm(GSM900),以减少手机对同信道、相邻信道的其它GSM用户的干扰和其它无线设备的干扰,而且这样还可以有效延长手机待机时间、通话时间。

GSM手机发出的最低功率仅为5dBm(GSM900),约为3.2mW,这比PHS的平均功率10mW要小,同时GSM手机发出的最大功率33dBm(GSM900),约为2W,这个信号相对来说是巨大的,对这种大信号不加以严格规定,其干扰也是巨大的。

因此GSM就手机发射信号除了发射功率的规定以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适当的规定。

(注意:这里是适当的规定,如果规定偏严无疑会加大手机制造成本,如果偏松,无疑会加大干扰。

)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1、Power versus Time由于GSM是TDMA系统,因此GSM协议通过一个功率对时间的模板来严格限制发射功率在时间域的变化情况,以减少干扰,尤其是对同信道其他时隙的用户的干扰。

2、Output RF Spectrum Due to Modulation3、Output RF Spectrum Due to RampingGSM通过对手机发射信号的调制谱和切换谱的规定,来限制手机发射信号时的频谱带宽和形状,以减少干扰,尤其是邻信道用户的干扰。

SPI和UART的区别

SPI和UART的区别

SPI:高速同步串行口。

3~4线接口,收发独立、可同步进行UART:通用异步串行口。

按照标准波特率完成双向通讯,速度慢I2C:一种串行传输方式,三线制,网上可找到其通信协议和用法的3根线实现数据双向传输串行外围接口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是用于控制计算机与串行设备的芯片。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它提供了RS-232C数据终端设备接口,这样计算机就可以和调制解调器或其它使用RS-232C接口的串行设备通信了。

作为接口的一部分,UART还提供以下功能:将由计算机内部传送过来的并行数据转换为输出的串行数据流。

将计算机外部来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字节,供计算机内部使用并行数据的器件使用。

在输出的串行数据流中加入奇偶校验位,并对从外部接收的数据流进行奇偶校验。

在输出数据流中加入启停标记,并从接收数据流中删除启停标记。

处理由键盘或鼠标发出的中断信号(键盘和鼠票也是串行设备)。

可以处理计算机与外部串行设备的同步管理问题。

有一些比较高档的UART还提供输入输出数据的缓冲区,现在比较新的UART 是16550,它可以在计算机需要处理数据前在其缓冲区内存储16字节数据,而通常的UART是8250。

现在如果您购买一个内置的调制解调器,此调制解调器内部通常就会有16550 UART。

I2C:能用于替代标准的并行总线,能连接的各种集成电路和功能模块。

I2C是多主控总线,所以任何一个设备都能像主控器一样工作,并控制总线。

总线上每一个设备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址,根据设备它们自己的能力,它们可以作为发射器或接收器工作。

多路微控制器能在同一个I2C总线上共存。

更详细的区别:第一个区别当然是名字: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I2C(INTER IC BUS:意为IC之间总线)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第二,区别在电气信号线上:SPI总线由三条信号线组成:串行时钟(SCLK)、串行数据输出(SDO)、串行数据输入(SDI)。

通讯协议有哪几种

通讯协议有哪几种

通讯协议有哪几种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通讯协议是指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通讯协议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通讯协议,包括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应用层协议等。

1. 传输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实现端到端通信的协议。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包括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它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具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特点,适用于对数据传输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文件传输、网页浏览等。

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但具有低延迟和高效率的特点。

UDP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音视频传输、在线游戏等。

2. 网络层协议。

网络层协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实现数据包转发和路由选择的协议。

常见的网络层协议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和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P是一种主机到主机的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IP协议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主机和子网,实现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转发。

ICMP是一种用于在IP网络中传递控制消息的协议,它主要用于网络故障排除和诊断。

ICMP协议可以发送错误报文和请求报文,帮助网络管理员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问题。

3. 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协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实现特定应用功能的协议。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包括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等。

HTTP是一种用于传输超文本数据的协议,它是万维网的核心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HTML页面、图片、视频等资源。

几种网络通讯协议(WIFI,WAPI,GSM,GPRS,CDMA)概述

几种网络通讯协议(WIFI,WAPI,GSM,GPRS,CDMA)概述
* CDMA2000: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朗讯和韩国三星都已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这套标准是从窄频CDMA2000 1X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2000 1X结构直接升级到CDMA2000 3X(3G),建设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和北美,中国联通正是也应用了该模式过渡的,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 多。不过CDMA2000的研发技求却是目前各标准中进度最快的,许多3G手机也已率先面世。
什么是WAPI
WAPI 是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的英文缩写。它像红外线、蓝牙、GPRS、CDMA1X等协议一样,是无线传输协议的一种,只不过跟它们不同的是它是无线局 域网(WLAN)中的一种传输协议而已,它与现行的802.11B传输协议比较相近。那么,为什么制定传输协议的标准呢?我们知道,不同的传输协议将数据 包在两台以上的电子设备间进行传输所用的原理和实现的手段是不同的,它们多数都不兼容,如果不制定无线传输协议的标准的话,无线电子设备的通用性就会受到 很大的限制,例如,你的笔记本电脑在A地方也许可以无线上网,但去到了B地方,可能就会由于传输协议不统一而无法实现无线上网了,而如果所有的无线产品都 使用同一种传输协议的话,那么,你的笔记本电脑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WLAN信号的地方都可以轻松实现无线上网了。
* TD-SCDMA:全称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DMA,该标准是由我国大唐电信公司提出的3G标准。该标准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由于中国国内庞大的市 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标准,对于中国通信事业实为一大机遇。

几大通信协议区别

几大通信协议区别

几大通信协议区别通信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不同的通信协议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下面我将向您介绍几种常见的通信协议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1.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主要的通信协议之一,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则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定位。

TCP/I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速度稍慢,适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2.UDP协议:UDP协议也是互联网中常用的协议,与TCP/IP协议不同的是,UDP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协议。

UDP协议速度较快,但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但数据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场景,如音视频传输、网络游戏等。

3.HTTP协议: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它是使用最广泛的应用层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文本、图片、音视频等数据。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即每个请求与响应是独立的,它使用URL作为唯一的资源标识符。

HTTP协议支持多种请求方法,如GET、POST、PUT等,适用于网页浏览、数据交互等场景。

4.FTP协议:5.SMTP协议:SMTP协议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SMTP协议基于TCP协议,通过与电子邮件服务器的交互完成邮件的发送。

SMTP协议可以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并允许添加附件。

SMTP协议适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场景。

除了以上介绍的通信协议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通信协议,如SSH协议用于安全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DNS协议用于域名解析等。

不同的通信协议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非常重要,以确保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不同的通信协议也可以组合使用,以满足多样化的通信需求。

IP与IPX的区别

IP与IPX的区别

【问:】NetBEUI和IPX/SPX TCP/IP 这三个协议到底是干什么的??尤其是前两个,有的时候就装,有时候就不装,到底为什么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和独到之处呢?什么时候必须装呢?【答:】这个问题问到的网友不少,在此我查阅并综合了相关资料,给大家作一个详细的讲解。

网络协议(Protocol)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机制。

网络协议的本质是规则,即各种硬件和软件必须遵循的共同守则。

网络协议并不是一套单独的软件,它融合于其他所有的软件系统中,因此可以说,协议在网络中无所不在。

网络协议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个层次,从我们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协议,到OSPF、IGP等协议,有上千种之多。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不需要关心太多的底层通信协议,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

在实际管理中,底层通信协议一般会自动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

但是对于第三层以上的协议,就经常需要人工干预了,比如TCP/IP协议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局域网常用的三种通信协议分别是TCP/IP协议、NetBEUI协议和IPX/SPX 协议。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

不过TCP/IP协议也是这三大协议中配置起来最麻烦的一个,单机上网还好,而通过局域网访问互联网的话,就要详细设置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DNS 服务器等参数。

TCP/IP尽管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协议,但TCP/IP协议在局域网中的通信效率并不高,使用它在浏览“网上邻居”中的计算机时,经常会出现不能正常浏览的现象。

此时安装NetBEUI协议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

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

工业上的几种通讯协议

工业上的几种通讯协议

每个仪表都有自己独特的通讯协议,常见的有modbus通讯协议、RS-232通讯协议、RS-485通讯协议、HART通讯协议等等,那么这些通讯协议究竟是怎么工作的,有哪些优缺点呢?本文将重点介绍目前常见的几种通讯协议!帮助仪表人学习。

通讯协议:又称通信规程,是指通讯双方对数据传送控制的一种约定。

约定中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做出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它也叫做链路控制规程。

常用的仪表通讯协议有:•modbus通讯协议•RS-232通讯协议•RS-485通讯协议•HART通讯协议。

•MPI通信•串口通信•PROFIBUS通信•工业以太网•ASI通信•PPI通信•远程无线通信•TCP•UDP•S7•profibus•pofinet•MPI•PPI•Profibus-DP•Devicenet•EthernetModbus通讯协议1Modbus协议最初由Modicon公司开发出来,在1979年末该公司成为施耐德自动化部门的一部分,现在Modbus已经是工业领域全球最流行的协议。

此协议支持传统的RS-232、RS-422、RS-485和以太网设备。

由于modbus协议是完全公开透明的,所需的软硬件又非常简单,这就使它成为了一种通用的工业标准。

许多工业设备,包括PLC,DCS,智能仪表等都在使用Modbus协议作为他们之间的通讯标准。

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

特点Modbus 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

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例如以太网)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

它已经成为一通用工业标准。

此协议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认识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络进行通信的。

modbus通讯协议是一种主从式异步半双工通信协议,采用主从式通讯结构,可以使一个主站对应多个从站进行双向通信。

它描述了一控制器请求访问其它设备的过程,如何回应来自其它设备的请求,以及怎样侦测错误并记录。

IPV6和IPV4比较

IPV6和IPV4比较

1、概述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当今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环境,互联网的巨大成功有目共睹。

现在被全球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协议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是“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已经有30年的历史。

从技术上看,尽管IPv4在过去的应用具有辉煌的业绩,但是现在看来已经露出很多弊端。

全球范围内WLAN、2.5G、3G无线移动数据网络的发展加快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通信模式的形成,由于移动通信用户的增长要比固定网用户快得多,特别是各种具有联网功能的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考虑到随时随地的、任何形式、直接的个人多媒体通信的需要,现有的IPv4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络市场对地址空间、端到端的IP连接、服务质量、网络安全和移动性能的要求。

因此人们寄希望于新一代的IP协议来解决以上问题。

IPv6协议正是基于这一思想提出的,它是“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的缩写。

在设计IPv6时不仅仅扩充了IPv4的地址空间,而且对原IPv4协议各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考虑,做了大量改进。

除了提出庞大的地址数量外,IPv6与IPv4相比,还有很多的工作正在进行以期得到更高的安全性、更好的可管理性,对QoS和多播技术的支持也更为良好。

下面的章节将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探讨一下IPv6与IPv4的区别。

QOS: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并不需要QoS,比如Web应用,或E-mail设置等。

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

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2、IPv4与IPv6协议的比较2.1 报头格式IPv4报头如表1所示,包含20bit+选项,13个字段,包括3个指针。

ModBus-RTU通讯协议与ModBus通讯协议有什么区别

ModBus-RTU通讯协议与ModBus通讯协议有什么区别

modbus RTU常见问题汇总1、ModBus RTU通讯协议与ModBus通讯协议有什么区别?ModBus协议是应用层报文传输协议(OSI模型第7层),它定义了一个与通信层无关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即PDU=功能码+数据域。

ModBus协议能够应用在不同类型的总线或网络。

对应不同的总线或网络,Modbus协议引入一些附加域映射成应用数据单元(ADU),即ADU=附加域+PDU。

目前,Modbus有下列三种通信方式:1.以太网,对应的通信模式是MODBUS TCP。

2.异步串行传输(各种介质如有线RS-232-/422/485/;光纤、无线等),对应的通信模式是MO DBUS RT U 或MODBUS ASCII。

3.高速令牌传递网络,对应的通信模式是Modbus PLUS。

2、关于MODBUS RTU通讯协议的提问?modbus 主要由站地址(一个字节)+功能码(一个字节)+首地址(两个字节)+访问字数(两个字节)+校验码(CRC16或LRC两个字节)总共8个字节组成。

其实VB中编程很简单从组建添加MSComm组建就行了,难的是校验,3、modbus、rtu、modbus rtu分别是什么?modbus协议是工控行业的标准协议,前身为莫迪康所写,现已被施奈德收购而modbus分为两种协议:即串口协议(modbus rtu)和网口协议(modbus tcp)协议,一般的工控机只支持rs232或者RS485的串口模式,这个时候工控机的协议栈里就只有modbusRTU协议,当他从串口接收到数据时,会直接根据报文中的数据进行控制,如果需要用modbusTCP协议进行传输,则需要使用带有网口的PLC具体的帧格式如下modbus RTU 地址域功能码数据差错校验modbus TCP 目的地址协议id 长度单元号功能码数据简单的说tcp是由RTU加工而来的而RTU则是另外一种概念,不包含在modbus协议内是工控行业对监控设备的简称。

HTTPS与SSLTLS协议的关系与区别

HTTPS与SSLTLS协议的关系与区别

HTTPS与SSLTLS协议的关系与区别HTTPS与SSL/TLS协议的关系与区别为了保护网络通信的安全性,HTTPS和SSL/TLS协议在现代网络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HTTPS与SSL/TLS协议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

1. HTTPS的定义与用途HTTPS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的缩写,它是一种安全的通信协议,通过使用SSL/TLS协议加密通信内容,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窃取或篡改。

HTTPS主要应用于保护敏感信息的传输,例如金融交易、用户登录等。

2. SSL/TLS协议的定义与用途SSL/TLS协议是一种安全的通信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的通信通道。

SSL代表“Secure Socket Layer”,TLS代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这两个协议实际上是相互兼容的。

SSL/TLS 协议使用加密技术和数字证书来验证服务器的身份,并加密传输的数据。

3. HTTPS与SSL/TLS协议的关系HTTPS使用SSL/TLS协议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当客户端请求建立HTTPS连接时,服务器会发送数字证书给客户端。

客户端通过验证数字证书的合法性来确保连接的安全性。

一旦验证通过,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将使用SSL/TLS协议进行加密,并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 HTTPS与SSL/TLS协议的区别HTTPS可以被视为基于SSL/TLS协议的HTTP协议的扩展。

主要的区别在于传输层协议的不同,HTTP使用的是明文传输,而HTTPS 使用的是经过SSL/TLS加密的传输。

SSL/TLS协议在传输层对HTTP 协议进行封装与加密,使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5. SSL/TLS协议的版本与功能SSL/TLS协议有多个版本,包括SSLv2、SSLv3、TLSv1.0、TLSv1.1和TLSv1.2等。

通信协议的区别与应用场景分析

通信协议的区别与应用场景分析

通信协议的区别与应用场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信协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信协议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流的规则和标准。

不同的通信协议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面将从区别和应用场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区别1.传输方式- 串行传输:一位接一位地传输数据,例如RS-232、USB等。

适用于小容量传输、长距离传输和带宽有限的场景。

- 并行传输:多位同时传输数据,例如打印机并行接口(LPT)、计算机内部总线等。

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带宽较大的场景。

2.数据包分组方式- 无连接协议:每个发送的数据包都是独立的,例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对数据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的场景,如语音和视频传输。

- 有连接协议:发送数据前需要建立连接,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

适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

3.错误检测和纠正- 奇偶校验:通过在数据位中增加一个校验位,检测错误。

适用于对于错误要求不严格的场景,如串口通信。

- 循环冗余检测(CRC):通过在数据包中附加冗余信息,检测并纠正错误。

适用于对错误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无线网络。

4.数据传输速率- 低速率协议:适用于低带宽、信道质量较差的环境,如蓝牙。

- 高速率协议:适用于高带宽、信道质量较好的环境,如以太网。

二、应用场景1.无线局域网(WLAN)WLAN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公共场所,其中最常见的通信协议是Wi-Fi。

Wi-Fi使用无线局域网协议(IEEE 802.11系列)进行数据传输。

Wi-Fi协议支持高速率数据传输,适用于需要无线网络覆盖和灵活布局的场景,如家庭和咖啡厅的无线上网。

2.汽车领域如今,车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

汽车间的通信需要采用一种专门的通信协议,以确保高效率和低延迟的数据传输。

常用的汽车通信协议包括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LIN)和FlexRay等。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可靠传输机制:停等协议、滑动窗口、ARQ协议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可靠传输机制:停等协议、滑动窗口、ARQ协议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可靠传输机制:停等协议、滑动窗口、ARQ协议2022-08-28 发表于河南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数据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如比特差错(1001变为1000),乱序(数据块1、2、5、6、3、4),数据丢失(数据块1、2、5)等问题,那么为了能够使数据可以正确稳定的传输和接收,计算机网络制定了一些规则,即可靠传输机制。

比如在数据链路层的可靠传输通常使用确认和重传两种机制来完成。

•肯定应答:接收方对收到的数据帧校验无误后送回肯定应答信号ACK,它是一种无数据的控制帧,这种控制帧使得接收方可以让发送方知道哪些内容被正确接收,发送方可继续发送后续帧。

•否定应答重传:接收方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经校验发现错误,则送回一个否定应答信号NAK,发送方必须重新发送出错帧。

•超时重传:发送方在发送一个数据帧以后就开始一个计时器,在一定时间内如果没有得到关于该数据帧的应答信号,那么就重新发送该数据帧,直到发送成功为止。

我们首先讨论没有传输错误的流控技术,流控是一种协调发送站和接收站工作步调的技术,其目的是避免由于发送速度过快,使得接收站来不及处理而丢失数据。

即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失帧,接收到的帧都是正确的,无须重传,并且所有发出的帧都能按顺序到达接收端。

常见的流量控制方式有两种:停止-等待协议、滑动窗口协议。

停止-等待协议停等协议的工作原理是每发送完一个帧就停止发送,等待对方的确认,在收到确认后再发送下一个帧。

停等协议的优点是简单,但是缺点是信道利用率太低。

信道利用率为发送方在一个发送周期内有效地发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占整个发送周期的比率。

而发送周期为发送方从开始发送数据到收到第一个确认帧ACK为止的时间。

假设发送站为S1,接收站为S2,tp为传播延迟,tf为发送一帧的时间(称为一帧时),则发送一帧的时间即发送周期为:TFA=2tp+tf。

所以信道利用率:E=tf/(2tp+tf),若定义a=tp/tf(传播时延与帧时之比)则E=1/(2a+1)。

网络协议知识:QUIC协议和TCP协议的比较

网络协议知识:QUIC协议和TCP协议的比较

网络协议知识:QUIC协议和TCP协议的比较网络协议知识:QUIC协议和TCP协议的比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网络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网络协议作为网络通信的基础,也不断地在进步和演变。

让我们来看看两种最常用的网络协议:QUIC协议和TCP协议。

QUIC协议和TCP协议是两种不同的网络协议,它们都是用于传输数据的。

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

QUIC协议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协议,而TCP协议则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

在此,我们将比较这两种协议的优缺点,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

速度和效率QUIC协议是基于UDP协议的,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了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效率。

由于QUIC协议支持多路复用,因此它可以在单个连接上同时传输多个请求和响应,而TCP协议则需要建立多个连接来完成这个过程。

可靠性QUIC协议相对于TCP协议,具有更强的可靠性。

它实现了零RTT (Round-Trip Time)连接和快速恢复功能。

RTT指的是从一个客户端发送数据到服务器,再返回到客户端所需的时间。

QUIC协议无需等待握手步骤完成,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从而实现更快的响应时间。

安全性QUIC协议基于TLS协议,并在其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安全特性,如0-RTT握手和转发安全等。

这使得QUIC协议比TCP协议更加安全可靠。

相比之下,TCP协议仅使用TLS协议,但与QUIC协议不同,它不支持0-RTT握手和软件层面的转发安全。

支持程度由于QUIC协议是比TCP协议更新的协议,因此不是所有浏览器和服务器都支持它。

但是,随着QUIC协议的成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浏览器和服务器已经开始支持它。

而TCP协议则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几乎所有的浏览器、服务器和应用都支持。

兼容性TCP协议是一种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协议。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它存在一些缺陷和限制。

在处理大量数据并在网络中安全传输时,TCP协议可能存在延迟或拖延问题,因为它会在数据结束之前等待某些信号或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2C和SPI,UART的区别2009-12-07 21:55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种同步串行通讯方式,是一种三线同步总线,因其硬件功能很强,与SPI有关的软件就相当简单,使CPU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其他事务。

I2C--INTER-IC(INTER IC BUS:意为IC之间总线)串行总线的缩写,是PHILIPS 公司推出的芯片间串行传输总线。

它以1根串行数据线(SDA)和1根串行时钟线(SCL)实现了双工的同步数据传输。

具有接口线少,控制方式简化,器件封装形式小,通信速率较高等优点。

在主从通信中,可以有多个I2C总线器件同时接到I2C总线上,通过地址来识别通信对象。

能用于替代标准的并行总线,能连接的各种集成电路和功能模块。

I2C是多主控总线,所以任何一个设备都能像主控器一样工作,并控制总线。

总线上每一个设备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址,根据设备它们自己的能力,它们可以作为发射器或接收器工作。

多路微控制器能在同一个I2C总线上共存。

最主要的优点是其简单性和有效性。

它支持多主控(multimastering),其中任何能够进行发送和接收的设备都可以成为主总线。

一个主控能够控制信号的传输和时钟频率。

当然,在任何时间点上只能有一个主控。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单端,远距离传输。

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

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

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

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

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常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区别在电气信号线上:SPI总线由三条信号线组成:串行时钟(SCLK)、串行数据输出(SDO)、串行数据输入(SDI)。

SPI总线可以实现多个SPI设备互相连接。

提供SPI串行时钟的SPI设备为SPI主机或主设备(Master),其他设备为SPI从机或从设备(Slave)。

主从设备间可以实现全双工通信,当有多个从设备时,还可以增加一条从设备选择线。

如果用通用IO口模拟SPI总线,必须要有一个输出口(SDO),一个输入口(SDI),另一个口则视实现的设备类型而定,如果要实现主从设备,则需输入输出口,若只实现主设备,则需输出口即可,若只实现从设备,则只需输入口即可。

I2C总线是双向、两线(SCL、SDA)、串行、多主控(multi-master)接口标准,具有总线仲裁机制,非常适合在器件之间进行近距离、非经常性的数据通信。

在它的协议体系中,传输数据时都会带上目的设备的设备地址,因此可以实现设备组网。

如果用通用IO口模拟I2C总线,并实现双向传输,则需一个输入输出口(SDA),另外还需一个输出口(SCL)。

(注:I2C资料了解得比较少,这里的描述可能很不完备)UART总线是异步串口,因此一般比前两种同步串口的结构要复杂很多,一般由波特率产生器(产生的波特率等于传输波特率的16倍)、UART接收器、UART 发送器组成,硬件上由两根线,一根用于发送,一根用于接收。

显然,如果用通用IO口模拟UART总线,则需一个输入口,一个输出口。

从以上很明显可以看出,SPI和UART可以实现全双工,但I2C不行;第四,看看牛人们的意见吧!A:I2C线更少,我觉得比UART、SPI更为强大,但是技术上也更加麻烦些,因为I2C需要有双向IO的支持,而且使用上拉电阻,我觉得抗干扰能力较弱,一般用于同一板卡上芯片之间的通信,较少用于远距离通信。

SPI实现要简单一些,UART需要固定的波特率,就是说两位数据的间隔要相等,而SPI则无所谓,因为它是有时钟的协议。

B:I2C的速度比SPI慢一点,协议比SPI复杂一点,但是连线也比标准的SPI要少。

-----------------------------------------------------------------------------------------------------------------------------------SPI 是一种允许一个主设备启动一个与从设备的同步通讯的协议,从而完成数据的交换。

也就是SPI是一种规定好的通讯方式。

这种通信方式的优点是占用端口较少,一般4根就够基本通讯了。

同时传输速度也很高。

一般来说要求主设备要有SPI控制器(但可用模拟方式),就可以与基于SPI的芯片通讯了。

SPI 的通信原理很简单,它需要至少4根线,事实上3根也可以。

也是所有基于SPI的设备共有的,它们是SDI(数据输入),SDO(数据输出),SCK(时钟),CS(片选)。

其中CS 是控制芯片是否被选中的,也就是说只有片选信号为预先规定的使能信号时(高电位或低电位),对此芯片的操作才有效。

这就允许在同一总线上连接多个SPI设备成为可能。

接下来就负责通讯的3根线了。

通讯是通过数据交换完成的,这里先要知道SPI是串行通讯协议,也就是说数据是一位一位的传输的。

这就是SCK时钟线存在的原因,由SCK提供时钟脉冲,SDI,SDO则基于此脉冲完成数据传输。

数据输出通过SDO线,数据在时钟上沿或下沿时改变,在紧接着的下沿或上沿被读取。

完成一位数据传输,输入也使用同样原理。

这样,在至少8次时钟信号的改变(上沿和下沿为一次),就可以完成8位数据的传输。

要注意的是,SCK信号线只由主设备控制,从设备不能控制信号线。

同样,在一个基于SPI的设备中,至少有一个主控设备。

这样传输的特点:这样的传输方式有一个优点,与普通的串行通讯不同,普通的串行通讯一次连续传送至少8位数据,而SPI允许数据一位一位的传送,甚至允许暂停,因为SCK时钟线由主控设备控制,当没有时钟跳变时,从设备不采集或传送数据。

也就是说,主设备通过对SCK 时钟线的控制可以完成对通讯的控制。

SPI还是一个数据交换协议:因为SPI的数据输入和输出线独立,所以允许同时完成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不同的SPI设备的实现方式不尽相同,主要是数据改变和采集的时间不同,在时钟信号上沿或下沿采集有不同定义,具体请参考相关器件的文档。

I2C•只要求两条总线线路:一条串行数据线SDA 一条串行时钟线SCL•每个连接到总线的器件都可以通过唯一的地址和一直存在的简单的主机从机关系软件设定地址主机可以作为主机发送器或主机接收器•它是一个真正的多主机总线如果两个或更多主机同时初始化数据传输可以通过冲突检测和仲裁,防止数据被破坏•串行的8 位双向数据传输位速率在标准模式下可达100kbit/s 快速模式下可达400kbit/s 高速模式下可达3.4Mbit/s•片上的滤波器可以滤去总线数据线上的毛刺波保证数据完整•连接到相同总线的IC 数量只受到总线的最大电容400pF 限制UARTUART总线是异步串口,因此一般比前两种同步串口的结构要复杂很多,一般由波特率产生器(产生的波特率等于传输波特率的16倍)、UART接收器、UART发送器组成,硬件上由两根线,一根用于发送,一根用于接收。

显然,如果用通用IO口模拟UART总线,则需一个输入口,一个输出口。

UART常用于控制计算机与串行设备的芯片。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它提供了RS-232C数据终端设备接口,这样计算机就可以和调制解调器或其它使用RS-232C接口的串行设备通信了。

明显可以看出,SPI和UART可以实现全双工,但I2C不行。

-----------------------------------------------------------------------------------------------------------------------------------什么是CAN总线?===========================CAN 全称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由德国Bosch 公司最先提出,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

CAN 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高的位速率、高抗电磁干扰性,而且要能够检测出总线的任何错误。

当信号传输距离达10Km 时CAN 仍可提供高达50Kbit/s 的数据传输速率。

CAN 具有十分优越的特点:A、较低的成本与极高的总线利用率;B、数据传输距离可长达10Km,传输速率可高达1Mbit/s;C、可靠的错误处理和检错机制,发送的信息遭到破坏后可自动重发;D、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退出总线的功能;E、报文不包含源地址或目标地址仅用标志符来指示功能信息和优先级信息;由于人为、自然、其它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人们对公交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真实、实时性的追求,使得我们对通信方式,通信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CAN总线的网络则成为我们最佳的选择--------------------------------------------------------------------------------------------------------CAN总线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

它的出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各节点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

较之目前许多RS-485基于R线构建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而言,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在以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首先,CAN控制器工作于多主方式,网络中的各节点都可根据总线访问优先权(取决于报文标识符)采用无损结构的逐位仲裁的方式竞争向总线发送数据,且CAN协议废除了站地址编码,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进行编码,这可使不同的节点同时接收到相同的数据,这些特点使得CAN总线构成的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强,并且容易构成冗余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灵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