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概况
工业发展的情况汇报
![工业发展的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9cf896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9.png)
工业发展的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指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首先,工业产值持续增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
其次,工业结
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动能。
再者,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一大批高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脱颖而出,推动了工业发展的高质量增长。
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的压力依然存在,部分传统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仍然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需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东部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较好,而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业发展,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转型发展。
二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实现区域间工业发展的均衡。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的来看,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
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工业发展基本情况汇报材料
![工业发展基本情况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7caf1d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f.png)
工业发展基本情况汇报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特编写本汇报材料,以供参考。
一、工业总体情况。
我国工业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6万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利润总额3.8万亿元,同比增长2.1%。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1.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工业结构调整。
我国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推动,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快速发展,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传统产业也在转型升级中逐步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工业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促进了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改善。
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为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工业企业也更加重视自主研发,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四、工业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成为工业发展的主题。
我国工业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推动绿色制造、绿色工厂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动工业生产方式向清洁、低碳、循环发展转变。
一大批绿色工厂、节能环保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五、工业对外合作。
工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合作,推动了我国工业设备、技术、标准等“走出去”,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国际工业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促进了国际工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ddf5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7.png)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近年来,中国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之一。
本文就中国工业经济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为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工业经济提供参考。
一、工业经济的现状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7%,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
其次,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再者,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钢铁生产国和纺织品出口国,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都展示了中国工业经济的强大实力。
二、工业经济的挑战一方面,中国工业经济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资源环境约束加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水资源等供给不足,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工资成本逐渐上升,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压力。
再者,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差距,需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三、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制造业升级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以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将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其次,绿色生产将受到更多关注。
中国政府实施环保政策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推动工业生产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
再者,技术创新将成为工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四、政策建议为促进中国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治理,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其次,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再者,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此外,建立更加灵活的用工机制,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
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b3c034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0.png)
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县经济发展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我所负责的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一、总体概况XX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X%,达到X亿元。
全县工业产值同比增长X%。
工业企业数量增加X%,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增长X%。
这些数据显示出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工业结构调整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我们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迅速,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传统产业也在逐步改造升级中,二次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工业项目建设在工业项目建设方面,我们招商引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去年,共引进外资X亿元,同比增长X%;签约引进项目X个,其中亿元项目X个。
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有X个项目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将新增X个工业项目。
我们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各级政府、产业园区等合作,积极谋求更多的项目落地。
四、绿色发展为了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高度重视绿色发展。
去年,我们着力推进工业园区治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投资X亿元用于园区治理,实施了X个环境污染治理项目。
同时,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全县共完成X吨标准煤节能。
我们将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工业经济的绿色发展水平。
五、人才培养在工业经济发展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本。
为了培养人才储备,我们加大了对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
去年,我们通过举办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大赛等形式,培养了X名高技能人才。
同时,我们也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世界工业发展历程
![世界工业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85466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1.png)
世界工业发展历程
1.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以英国为中心,机器化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如蒸汽机、纺织机械等的应用,大规模生产和商品交换加快。
2.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电力和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如电灯、电话、内燃机等的出现,加快了生产效率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3.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的应用,推动了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变革。
4. 工业化国家的崛起:20世纪以来,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逐渐崛起为工业化大国,推动世界工业的发展,形成了多极化的全球经济格局。
5. 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近年来,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腾飞,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并对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重塑和重新分工。
6.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业化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日益严重,推动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提出和应用。
7. 工业互联网的兴起:近年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提
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8. 工业转型升级:面对全球经济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许多国家开始进行工业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9. 地区工业合作的加强:为了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许多国家加强地区工业合作,推动工业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10. 未来工业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需求的变化,未来工业发展将呈现出更加智能、绿色和可持续的特点,推动全球经济迈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初中地理知识
![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初中地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c5356caa76e58fafbb0037a.png)
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知识点的认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汽车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过去,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分布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而在辽阔的内地,现代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东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的建设.在中部地区和东北腹地,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在过去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地方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我国的沿海工业地带集中了我国几个最发达的工业基地,其中最著名的是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京津唐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目前,中国机械、汽车工业总体技术自给率只有 60%左右,尤其是在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及高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制造大国却不是制造强国,是机械大国却不是机械强国.【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例:下列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流域是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B.上海浦东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薪技术开发区C.高薪技术产业多分布在矿产丰富的地区D.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中,科技人才占的比重大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空间特点有:沿铁路线分布,如京沪、京广、哈大等铁路线;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解答: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力量,而大城市是区域的文化中心,科技力量雄厚;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一个高科技中心,它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中,科技人才占的比重大;故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工业空间分布特点,解答时认真阅读相关地图,尽可能的从图上提取有用的信息.【解题思路点拔】理解记忆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
中国化学工业现状概况及发展趋势
![中国化学工业现状概况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62d6a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c.png)
中国化学工业现状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化学工业现状
中国化学工业发展迅速,其产业链正越来越完善,不断拓展新的领域,突破传统产业的瓶颈。
从2024年起,中国化学工业的规模从1万亿元增
加到2024年的4.38万亿元,增长了超过三倍。
中国化学工业持续增加了
新的产品类别,改进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中国化学工业发展趋势
今后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有以下几点:
1.综合利用能源:中国化学工业长期以来依靠原油及其衍生物作为
主要原材料供应,但随着原油价格不断上升,以及近年来对国内污染的更
加严格的监管,中国化学工业正在积极地研究综合利用多种能源,如生物
质能源、污染物能源等。
2.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化学工业也正在努力推进“循环经济”理念,加强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工业发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0198b9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c.png)
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指标稳步增长,为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下就我国工业发展情况进行
汇报。
首先,从工业总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工业
结构不断优化。
各类工业企业不断增加,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工业发展的
新动能。
其次,从工业领域来看,制造业仍然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其中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同时,传统产业也在转型升级中稳步发展,实现了由要素驱动向创
新驱动的转变。
再次,从工业创新能力来看,我国工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创
新成果不断涌现。
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崛起,成为
引领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此外,从工业发展环境来看,政府加大了对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推动了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
市场环境。
最后,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工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逐渐成为全球工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关注并支持我国工业发展,共同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
重庆工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重庆工业发展概况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c3ced255901020206409c02.png)
三、重庆工业发展趋势 为加快重庆工业经济转型,我们将实施“开放工 业、集群工业、创新工业、低碳工业、智能工业、 民生工业、融合工业”等七大工业作为实现路径。
1.发展“民生工业”,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2.发展“开放工业”,提高工业对外开放度。 3.发展“创新工业”,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 4.发展“集群工业”,提高工业集中度。 5.发展“低碳工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6.发展“智能工业”,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 7.发展“融合工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 速推进新兴的金融保险、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 租赁和商务服务、仓储物流、科研技术服务等现 代服务业的发展。借助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 院(重庆电信研究院),打造西部信息通信领域 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
LOGO
重庆工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一、重庆工业历史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和六大老工 业基地之一,工业在重庆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重庆工业形成了较为完善 的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配套能力。重庆工业在 上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二、重庆工业发展概况 经过多年努力,重庆已基本形成以汽车摩托车、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 工、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源工业等“6+1” 重点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汽车摩托车产业:重庆是中国重要的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 汽车摩托车是重庆第一大支柱产业,已经形成重型车、轻 型车、微型车、轿车和摩托车多系列的研发生产格局。 信息产业:重庆是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两江新 区和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两大核心产业园区。 装备制造业:重庆有很强的机械制造和配套能力,是中国 重要的内燃机生产基地、最大的仪器仪表生产基地、最大 的内河船舶研发基地、中国大型变压器生产基地。 材料工业:主要由冶金工业和建材工业组成。 化医工业:重庆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生产 基地。 轻纺工业:拥有食品工业、皮革及其制品工业、家用电器 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工业、纺织服装工业、日化工业、 硅酸盐工业等20多个大类,覆盖80多个行业。 能源工业:主要包括天然气工业、煤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2eeb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d.png)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经济一直是其推动力之一。
本文将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中国工业经济的现状1. 工业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工业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
根据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生产国之一,不仅是制造业大国,也是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2019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达到了31.6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28.2%。
2. 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不断加快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中国工业经济正在经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
目前,中国加快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步伐,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力度。
3.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转型的趋势,中国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在制造业中,随着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高技术制造和服务性制造等产业正逐步崛起。
二、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1. 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产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经济正在面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全新时代。
未来,产业互联网将为行业提供更高效、高质量的服务。
2. 智能生产和自动化制造智能生产和自动化制造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国工业经济正在推动着新型智能制造、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等方面的发展。
数据显示,这些智能制造设备的应用已经催生出一个庞大的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将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3. 绿色工业经济的发展绿色工业经济是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
随着环境可持续性的日益凸显,中国工业经济也在逐步转型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模式。
近年来,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政策,加强了环保监管力度,促进了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的发展。
总之,中国工业经济在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正逐步迈向更高层次,并在不断努力探索和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发展。
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bb9b8b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7.png)
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工业经济一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当前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汇报。
一、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国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32.77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略有下降但整体保持平稳态势。
具体行业发展情况如下:1. 制造业发展制造业一直是我国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柱。
2019年,制造业增加值为24.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整体水平,达到8.1%,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 采矿业发展采矿业是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能源供给和原材料供应至关重要。
2019年,采矿业增加值为2.66万亿元,同比增长3.1%。
随着我国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采矿业的结构优化和改革升级仍然是一个重点。
二、产业结构调整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我国正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具体措施包括:1. 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高端制造业是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支持,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推进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工业经济正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绿色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面临的挑战工业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1. 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工业品出口带来了较大压力。
同时,国内市场需求也面临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问题,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和产品创新,适应市场的变化。
2. 结构性过剩产能问题过去几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过剩产能,特别是在传统行业。
工业发展与现状分析
![工业发展与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60e9a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9.png)
工业发展与现状分析工业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都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就工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1. 宏观背景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工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推动了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和转移,许多传统产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
同时,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快速崛起,对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 国内工业发展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工业发展面临独特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劳动力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制造业仍然面临着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挑战。
2.1 传统制造业的挑战传统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渐下降,面临着低附加值、低效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要求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多元化来提升竞争力。
2.2 新兴产业的机遇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发展迅猛,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些产业不仅带动了经济增长,还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 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除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工业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3.1 环境治理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工业发展必须从严格环境管理、减少污染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调整。
这将对工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技术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3.2 人力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工业发展需要更多具备高技能、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因此培养和吸引人才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3.3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工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目前,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仍存在技术瓶颈,需要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4. 工业发展的机遇尽管工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但也存在许多机遇。
xx县工业经济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xx县工业经济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cedb2d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2.png)
xx县工业经济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一、概况xx县工业经济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据统计,截至2019年,xx县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5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国家级、省级企业7家,县级示范企业25家,显示了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xx县工业以机械、电子、化工、建材、轻纺、食品、饮料等产业为主,形成了一批以“xx特色”命名的品牌。
其中,xx县某某公司的某某产品于2019年荣获全国质量标杆企业称号,xx县某某公司的某某产品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工业设计大奖,显示了xx县制造业的不断优化与升级。
二、存在问题1.企业数量不足:虽然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却不突破预期,这限制了工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2.科技创新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依赖进口、跟随研发模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和服务,成为影响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能源和物资的过度消耗:目前xx县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能源和物资基本上是通过进口等渠道获取,这些渠道的消耗量过高,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潜在影响。
三、制约因素1. 经济结构单一xx县工业发展依靠单一产业经济,虽然在某些领域保持着市场竞争优势,但难以满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 产业链条短缺xx县工业产业现状不利于形成完整、稳定的产业链条,多个工业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导致市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3. 竞争力不足虽然xx县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仍存在大量“小散、乱、差”的情况,行业竞争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产业结构不尽科学,影响了工业企业的创新性及市场数量发展。
四、对策建议1.抓紧优化项目布局,扩大工业规模,并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明星企业;2.推进科技创新,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3.加强能源和物资消耗管理,规范用能用料行为,降低工业企业的环境负担;4.拓宽企业发展路径,引导企业拓展多元化业务发展领域,支持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5.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鼓励企业间的联合发展,共享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6.积极培育人才,推进产业人才培育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形成强大人才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afadd3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2.png)
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一、工业发展基本情况(一)工业发展概况近年来,XX工业取得长足发展,工业质量、效益逐步提升,形成了“纺织服装、食品医药、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成为XX新的发展亮点。
建成省级技术中心7个,市级技术中心9个,科技型中小企业XXl家,省著名商标7件,市知名商标39件,XX省名牌产品6个,省级知识产权企业2个,市级知识产权企业XX 个。
20XX年底,全县水电装机总容量8.88万千瓦,年印染布能力达到2亿米,织布能力达4900万米,拥有年可加工服装800万件套、年可生产罐头2.1万吨、乳化炸药1.2万吨、水泵4.8万台套、精细磷化工产品4万吨、配方肥20万吨、XX万吨植物油的生产能力。
(二)主要经济指标20XX年,全县9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XX7.2亿元,增长45.7%;实现增加值38.4亿元,增长27.7%;利润总额XX.5亿元,增长73.5%;实现入库税金1.64亿元,增长15.6%;新增亿元企业9户,亿元企业总户数达到37户。
四大优势产业实现总产值XX8.64亿元,增长55.9%,占总产值86.4%;入库税金1.54亿元,增长16.1%。
其中:纺织服装实现产值31.4亿元,增长62%;入库税金3841万元,增长23.9%。
食品医药实现产值37.2亿元,增长57.9猊入库税金2250万元,下降1.7%o机械加工实现产值24.6亿元,增长48.9%;入库税金970万元,增长7%。
能源化工实现产值25.4亿元,增长52.8%;入库税金8331万元,增长19.7%。
20XX年,全县XX8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XX2.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实现增加值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占GDP总量的21.3%。
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排XX市第四位,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570.1亿元的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XX市第五位,扩权县第XX位。
全县工业企业入库税金首次突破2亿元,达2.08亿元,比上年增长XX.6%。
工业发展情况具体汇报
![工业发展情况具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48c132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d.png)
工业发展情况具体汇报工业发展情况具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此向大家汇报公司近期的工业发展情况。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汇报。
一、总体情况当前,公司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总体来看,各项指标均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特别是在产能、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经过我们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已经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产能扩大公司在过去几个月里,加大了产能扩大的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积极扩招和强化培训,公司目前的产能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产能增长率达到了15%,这意味着公司将能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为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商机。
三、生产效率提高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公司加大了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和应用。
我们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生产设备,通过人机协同生产模式的推行,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生产周期。
公司目前的生产效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0%,这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了更大的优势。
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一直是公司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持在科技前沿地带的竞争力,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并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创新项目。
近期,我们成功研发出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将进一步推动公司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五、安全生产作为一个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一直是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司加强了安全教育培训,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值得骄傲的是,在过去几个月里,公司未发生任何重大的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六、环保措施公司一直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加大了环保措施的投入。
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环保设备,对排放的废气、废水进行全方位的治理。
我们参与了多项环保项目,积极推进绿色发展。
目前,公司的环保水平已达到国家标准,并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
综上所述,公司工业发展情况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
国内工业发展现状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国内工业发展现状以及所取得的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89c296a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f.png)
国内工业发展现状以及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工业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大国之一。
下面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国内工业发展现状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1.产业结构调整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工业产出不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主力,占据了工业总产值的大约70%。
同时,高技术产业也在不断崛起,如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等。
这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渐推动我国从以制造业为主导到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的产业结构转型。
2. 创新推动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工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大力推动技术创新,特别是基于技术人才培养。
如科学技术进步带动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前沿技术研究计划等。
3.环保节能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环保和节能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大力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执行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以提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对工业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源的监督和治理。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了健康的工业发展,而且也是给工业从业者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4.质量提高质量是生命线。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质量也是最为核心的指标之一。
我国工业已经开始注重质量和安全,加强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链条延伸。
同时,国家也建立了一系列经济、技术等措施来保证质量。
例如,有些产品可以按照国家标准由工厂自行修理,而另一些产品则要求原厂定期维护与检测。
总而言之,我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需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环保节能、质量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进一步推动工业进一步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有力的动力。
乙烯工业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乙烯工业的发展概况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5d1c25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4.png)
乙烯工业的发展概况和趋势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纤维、化学品等领域。
乙烯工业的发展概况如下:1. 乙烯产量不断增长。
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乙烯,经过几十年发展,全球乙烯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数千万吨。
据统计,2019年全球乙烯产量为1844万吨,其中中国乙烯产量为2000万吨,为全球第一。
2. 技术不断改进。
乙烯工业技术发展迅猛,在催化剂、反应器、分离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3. 多元化产品研发。
乙烯产业不仅生产乙烯单体,还发展了以乙烯为原料制造的各种下游产品,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纤维等。
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日用消费品等领域。
4. 环保生产成为重点。
乙烯工业排放大量废气、废水、废固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改善环境,全球乙烯工业减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如新材料、新工艺、增量和优化等。
乙烯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生产技术提升。
乙烯工业将以生态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多种方式提升生产技术水平。
2. 下游产业不断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种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等下游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乙烯工业将以此为机遇拓展产业链,进一步走向产业多元化。
3. 环保要求更高。
面对全球环保和气候变化问题,乙烯工业将在环保和减排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推进生产方式更加清洁和低碳化。
4. 产业升级。
乙烯工业将借鉴其他国家和产业的先进技术和运营方式,推进产业智能化、网络化、现代化,以实现更高效、更低成本的生产和运营模式。
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经济发展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1af78d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b.png)
引言概述:工业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概况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工业经济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等方面。
接下来,本文将围绕五个主要的大点,分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人力资源和政府政策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详细的讨论。
正文内容:一、产业结构的调整1.产业结构调整的概念和意义2.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和原因3.产业结构调整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4.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策略和实践5.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二、技术创新1.技术创新的定义和重要性2.技术创新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3.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4.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和途径5.技术创新的障碍和解决方法三、市场竞争1.市场竞争的概念和特点2.市场竞争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意义3.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和方式4.市场竞争对企业经营策略的影响5.市场竞争对工业结构和产业链的调整四、人力资源1.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作用2.人力资源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3.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4.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的策略和方法5.人力资源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五、政府政策1.政府政策对工业经济发展的作用2.政府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方向3.政府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职责4.政府政策对工业投资和创新的支持措施5.政府政策对工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总结:本文通过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概况进行详细的阐述,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人力资源和政府政策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人力资源和政府政策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同时,政府也应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来促进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发展历程
![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57653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0.png)
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发展历程
一、轻工业阶段
在工业发展的初期,主要是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食品、造纸等。
这些产业的特点是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对原材料的需求较小。
在这个阶段,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手工业和简单的机械制造,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重工业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重工业逐渐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重工业包括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这些产业的特点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对原材料的需求较大。
重工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阶段,工业生产开始大规模化、集中化,出现了许多大型工业企业。
三、技术密集型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这些产业的特点是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附加值高。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阶段,工业生产开始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服务业阶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逐渐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服务业包括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这些产业的特点是服务性强、专业性强、价值链长。
服务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优化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阶段,工业生产开始高度服务化、定制化,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注重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发展概况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发展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0375d7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b.png)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发展概况工业生产是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而制造业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探讨工业生产与制造业的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工业生产和制造业是现代经济的支柱。
通过加工和转化资源,工业生产为经济体提供了各种商品和服务,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制造业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产品制造为主导,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其次,工业生产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制造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劳动力收入,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多元化和结构优化。
其次,工业生产和制造业的进步也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工业生产和制造业为经济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
然而,工业生产和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追求经济增长和利润最大化的背后,一些企业忽视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
其次,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的压力。
制造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正在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传统的制造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转型需求。
为应对这些挑战,工业生产和制造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走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其次,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力度,推动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此外,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并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发展概况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一节工业发展概况
25年间,禹城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过了一条飞跃发展之路。
1986年,全县工业主要有纺织、食品、化工、建材、机械、电力、塑料、印刷、自来水等行业门类,主要工业产品有发电量、自来水、纱、布、服装、丝、丝织品、食用植物油、棉籽油、面粉、白酒、混合饲料、化肥、水泥、机制纸、塑料制品、家具、耕作机械、脱粒机、中小农具等。
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184个,全部为小型企业。
其中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13个,职工总数12286人,工业总产值17192万元。
至1988年,企业普遍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
1992年,全县工业企业“三项制度”(干部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建成第一个中外合资项目—禹城安鹏电子有限公司。
1993年9月9日,禹城撤县设市,之后历届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实施工业带动战略,工业发展进一步加快。
1994年,企业改革开始探索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并伴以加大兼并、破产、重组力度,以后逐步确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公司制为主导形式,改制、改组、租、卖、破并举的改革途径。
“八五”期间,热电厂500吨木糖项目投产,是省内第一个木糖生产企业;禹王制药公司被省科委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德州市第一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本市生物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起步。
1995年,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25个,其中大型企业3个,中型企业11个,有2户企业实现利税超千万元。
1996年,企业集团加快发展,组建了山东兴禹化工集团、山东贺友集团、山东禹王亭集团、山东光大电力集团和禹城环宇集团。
“九五”期间,生物产业初
具规模,人造板产业加快发展,机械工业由传统农机具和配件向高端产品转型,民营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本市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200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个,工业总产值24.43亿元。
拥有省级企业集团6家,有11户企业利税过千万元,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7家,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0.8%;私营企业发展到27个,产值达到3.95亿元。
1999年,开始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工业企业中的国有、集体成分逐步退出。
至2003年,除自来水、电力等少数行业外,原国有、集体企业大部分实行了经营层控股或买断、法人代表持大股。
2002年,省政府批准禹城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4年12月份禹城市高新区通过省政府认定并正式挂牌,是山东省第一家设在县级市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十五”、“十一五”期间,生物产业、装备制造业、人造板企业、羊绒半精纺企业获得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功能糖、人造板、半精纺羊绒和大豆蛋白生产基地,产业特色日益明显。
本市荣获“中国功能糖城”、“中国半精纺毛纱名城”、“中国食品馅料城”、“中国新型(多肽)肥料生产基地”等称号,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复为“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
2008年,通裕集团成为首个纳税过亿元企业。
2009年,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交所成功上市。
2009年,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1个,其中,国有企业4个,有限责任公司8个,股份有限公司3个,私营企业255个,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个。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00.34亿元,是1985年的156.6倍;产品销售收入301.5亿元,是1985年的198.1倍;利润总额18.18亿元,是1985年的274.2倍;全部从业人员4.2万人,是1985年的3.8倍。
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
企业有6个,利税过亿元的企业有7个,有7个企业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同行业前五名。
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贺友”中密度板和“保龄宝”低聚糖为中国名牌产品,开发国家级新产品16个,其中国家级重点新产品5个。
全市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其中国家级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2.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35%。
形成以生物产业、机械与装备制造、人造板、纺织、食品、建材、化工、医药、电力与供热、钢铁、塑料、工艺品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第二节工业结构调整
1986年,全县有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13个,以支农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工业总产值17192万元。
其中,轻工业63个,产值13778万元,重工业50个,产值3414万元,轻重工业比例为80.14:19.86。
主要行业门类有纺织、食品、机械、化工、建材、电力、塑料、印刷、自来水等,其中纺织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5.3%,是县工业的支柱产业。
“七五”期间,建成投产第一造纸厂、红麻纸浆厂、浮雕纤维板厂、第四和第五油棉加工厂、塑料厂扩建等工业项目,至1990年,全县有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43个,工业总产值51773万元,其中轻工业91个,重工业52个,轻重工业产值之比为73.29:26.71。
主要行业门类有纺织、化工、建材、食品、金属制品、机械、电力、塑料、制革、造纸、木材加工与家具制造、工艺品等。
“八五”期间,重点发展了化肥、水泥、热电、人造板、食品等企业,生物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起步,化肥、水泥产能扩大,带动重工业比重上升。
1995年,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25个,工业总产值111329万元,
其中轻工业65个,重工业60个,轻重工业产值之比为48.25:51.75,重工业产值首次超过轻工业产值。
主要行业门类有纺织、化工、建材、食品、机械、造纸、木材加工与家具制造、电力与供热、塑料等。
“九五”期间,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6个,竣工投产63个,开发新产品30种,重点实施了功能糖、人造板、玉米深加工、“忘不了”3A胶丸、尿素扩产改造、热电扩建等项目。
生物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以环宇集团、木糖醇厂、东方集团、禹王集团为代表的产业群体。
人造板产能加快发展,贺友集团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由年产2万立方米扩大到10万立方米。
通裕集团自主开发了大口径球墨铸铁管模、数控电梯导轨刨床两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科技产品,机械装备工业由过去以农机具及配件为主开始向高端产品转型。
200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个,工业总产值24.43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
65.53:34.47.初步形成以化工、电力、纺织、功能糖、人造板、食品、建材、机电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十五”期间,轻工业相继投产了玉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功能糖、人造板、饲料、奶制品、啤酒、羊绒半精纺等项目,重工业重点发展了通裕重工、神力机械、鲁银粉末冶金、三阳汽车配件、榕盛钢铁、新园热电、光大热电等企业。
功能糖综合产能达到国内总产能的60%,中国轻工联合会授予禹城市“中国功能糖城”称号。
“十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2个,工业总产值101.72亿元,轻重工业比例调整为56.05:43.95。
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
形成以生物产业、装备制造、人造板、纺织、食品、电力与供热、化工、医药、钢铁、建材为主的产业体系。
“十一五”期间,省政府把功能糖产业列入重点扶持的十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本市以功能糖和大豆深加工为主的生物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成为本市工业第一大产业,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入全国淀粉行业20强;山东贺友集团人造板产能持续扩张,达到年产100万立方米,是国内最大的纤维板制造企业;羊绒半精纺企业快速扩张,成为国内最大的半精纺毛纱生产基地,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半精纺毛纱名城”称号;重工业重点发展了以通裕重工和恒特重工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长为全国模具制造业第一名和锻造及粉末冶金行业排头兵,是本市首家纳税过亿元的企业。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1个,工业总产值300.34亿元。
其中轻工业136个,产值175.15亿元;重工业145个,产值125.19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58.32:41.68。
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2.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35%。
形成以生物产业、机械与装备制造、人造板、纺织、食品、建材、化工、医药、电力与供热、钢铁、塑料、工艺品为主体的工业框架。
主要工业产品有功能糖、豆粕、大豆蛋白、锻件、风电主轴、球墨铸铁管模、挖掘机、耕作机械、金属线材、粉末冶金制品、密度纤维板、装饰纸、水泥、土工布、毛绒纱线、毛绒衫、面粉、酒类、乳酸饮品、豆沙馅、尿素、发电量、供热量等百余种。
禹城市规模以上工业(1997年前为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经济指标统计
表
单位:个、亿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