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视域下 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研究

合集下载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城乡规划与园林景观5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林克明(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摘要:随着资源的深度开发,多数资源型城市逐步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而资源的有限性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及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文章试图立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大形势下,结合三明市本身的发展实际来探讨提升资源型城市产业创新驱动能力对策,为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理论及方法参考。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创新驱动早期,资源型城市开启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序幕,奠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然而,大自然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的,近年来,资源枯竭的现象逐渐开始显现出来,依托资源而发展的城市开始进入瓶颈期,我国已有90多个城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或是濒临枯竭。

一旦资源型城市出现资源枯竭的状况,就容易导致城市产业结构失衡和失业、贫困问题的突显,且开采资源极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影响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易造成经济与社会矛盾。

[1]由此,资源型城市实施产业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必由之路。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创新驱动的关系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驱动,创新是产业转型的动力。

首先,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通过自主研发或是引进一些新的生产技术与核心技术,可以推动整个城市的产业往更高端的方向发展,以及推动城市由依赖劳动力与资源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向依赖科技的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方式。

[2]其次,制度创新则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外在的拉动力与保障,通过制度创新可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避免创新人才的过度流失和引进更多的人才;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政策与定向扶持等方式来鼓励新型主导产业的发展,保障接续主导产业的稳健发展,并促进这一行业的技术创新。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挑战与机遇当前,各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仍然面临着缺乏创新驱动力的关键问题。

三明市作为一个成熟型的资源型城市,也遇到普遍存在于各大资源型城市中的挑战与机遇。

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体系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崛起

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体系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崛起

“十三五”以来,淮北市坚持招商带动、创新驱动,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集聚资源,做强优势,补齐短板,全面推进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7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24.75亿元、增加值114.0亿元。

全市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84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各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

R&D 投入占GDP比重为1.29%(2017年数据)。

先后创建了烈山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安徽淮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火炬杜集高端矿山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濉溪铝基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等4个国字号创新载体。

先后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8个,5个团队入选安徽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扶持计划。

一、争创省级创新型城市,引领城市转型发展针对淮北创新资源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淮北市委、市政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争创省级创新型城市,为全市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1.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淮北启动了《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修订工作,从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2019年以来,全市已落实企业购置研发仪器设备购置补助、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科技重大专项补助等资金1711.2万元。

设立了25亿元产业扶持基金,吸引社会和金融资金设立了2.51亿元的硅基新材料基金、20亿元的新材料基金、1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3.01亿元的淮北安元投资基金、11.9亿元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基金等5只基金,初步建立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基金体系。

2.加快创新载体建设绿金科创大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占地面积225亩、总投资13.5亿元的科创中心开工建设,集成了研发中心、双创基地、大数据基地、会议中心、人才公寓、配套邻里中心等。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探析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探析

“ 二八新 政 ”产 生了一 系列意 想不 到的积极效 果。首先 ,企业投资意愿高
功转型 ,将 为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如何
转型给予参考借鉴 。
郁 ,风光秀丽 ,地下资源丰富 ,文化积
淀深厚 。改革开放后 ,这里迅速聚集了 几 百家 煤 炭 、电力 、化 工 、焦 化 、建
涨。新政 既明确 了建设单位 的责任和权
利 ,也对 政府 部门提 出了要 求 ,激发 了
企业投 资积 极性 ,政 府最发 愁的 “ 钱”
的问题迎 刃而解。其次,西 山环境明显
鲁尔区 “ 转型型”成功之路
鲁尔 区在德国经 济迅速恢 复和 高速 增长中扮演着 “ 发电机”的角色。上世 纪5 。年代 以前 ,鲁尔的钢 铁产量 占德 国的 Y O %、煤炭 产 量 占 8 。 %以 上 。后
单位 ,代 表市 政 府行 使相 关职 责 ;二 是 资金投入 数以亿计 ,财政 资金有限 ,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之路探讨分析
德国鲁尔区和我 国太 原市西山区为 典型 的资源型城市 ,资源 枯竭是两地必 然面对的 问题 ,两 地转型过程中具体的
为 “ 市场拉动” 。
更 好 发 挥 政 府 作 用
成果。探讨分析以上资源型城市如何成
劣到秀美的转变 。当年提出的 “ 在公园
里上班 ” “ 鲁尔河上蔚蓝色的天空”都 已变成现实 。昔 日满 目荒凉的废矿山披
太原市 把 目光 放在 了社 会 资本 上 ,思
路是引入市 场机制 。在对 3 0万亩 土地 进行整 体规划 、确定 建设 2 1 个城 郊森 林公 园的基础 上 ,采取 “ 市场 化运作 、 公司化 承 载 、园 区化打 造 ”模 式 ,鼓 励吸 引社 会资 本参 与 ,该政 策 后 来被

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圈 四日
资 源 型 城 市 转 型 问题 的研 究
— —
以榆 林 市 为 例
李 欣
7 1 0 1 2 7)
( 西 北 大学 , 陕 西 西 安
摘要 : 资源型城 市是 指依 托 于 自然 资源、 依 靠矿 产 资源
和 能 源 的 开发 与 经 营 而 建 立 并 逐 步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种 城 市 类 型, 这 类 城 市资 源 指 向 性 明 显 , 而且 往 往 产 业 结 构 比较 单 一 , 城 市 经 济容 易 因 资 源枯 竭 而发 生逆 转 。 资 源 型 城 市 的 发 展 是 工 业化 过程 中 的 一 个 重要 问题 , 对 资 源 型城 市 转 型 问题 的
1 . 1国外 关 于 资 源 型 城 市 转 型 问 题 的 研究 综述 国外由于工业化发展较早 , 因此 对 资 源 型 城 市 的研 究 也
较早 , 到 目前 为 止 已有 较 成 熟 的理 论 成 果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外对资源型城市 的研究 始 于 2 O世 纪 3 O年 代 仞 加 拿
大伊内斯( I n n i s ) 的开创性研究 。针对单一 产业城 市: 在资源
开发过程中快速增长 , 资源枯竭后又迅速没落这一特征 , I n n —
年到 2 0 1 0年 , 榆林发展五年五大步 , 地区生产 总值 由 3 2 0亿 元 飙 升 了 5倍 , 年平均 增速 1 8 . 6 %, 连 续 7年 排 位 全 省 增 速
i s 用“ 咫风 ” ( C y c l o n e ) 来 描述 这一类型 的资 源开发方 式及它 所带来的严重后 果。到 了 2 0世 纪末期 , 许 多专 家开始 对能 源富集区域影响社会 经济 问题 背后 的因素做 探讨分 析 。比 如布莱德伯里 ( B r a d b u r y ) 用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发 展 的 理 论 来 解 释资源型城镇的发展过程 。2 1世 纪以来可 持续发展 成为资 源型城镇研究的主要 方 向, 学者 们致 力于 寻求资 源开发 、 地 区发展 、 社 区建设 和环境 保护 等各方 面协调 、 可 持续 的资源

浅议科技创新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浅议科技创新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浅议科技创新与资源型城市转型作者:国凤菊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第08期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发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并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受到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科技创新成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科技创新资源型城市转型【课题项目】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创新引领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研究——以济宁市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项目编号:2010RKA08022资源型城市是指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资源型城市多数通过资源产品数量的扩张而发展,单纯依靠资源开采的比较优势,缺乏竞争优势,城市和企业越来越难以适应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依据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产业结构高度集中于该种自然资源的开发上,“靠山吃山”,长此以往造成了资源型城市高度单一的产业结构,经济收入高度依赖于资源型产业,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一个由建设、繁荣、衰退、转型到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加上我国在建国初期,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缺乏仔细的统筹考虑和规划安排。

造成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过量的滥采滥伐现象,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使这些城市的资源赋存逐渐萎缩,开采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主导产业的停滞甚至衰退,经济基础相对脆弱,危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

其中煤炭城市63座、有色金属城市12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石油城市9座。

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闭坑,390座矿城中有50座城市资源衰竭。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逐渐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出现危机,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退化、盐碱化和沙化,水资源需求告急。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

由于资源的耗竭性、技术水平低下以及制度不 完善使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萎缩、生态 环境恶化、就业形势严峻、结构失衡、经济效益低下 等严重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 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何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是产业转型,即用新兴 的接续替代产业代替当前的主导产业,并发展接续 产业、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现实问题。 国内许多学者肯定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资源型 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李树人认为资源 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型 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n3。王理、张复明等强调制度 创新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oⅡ盯。刘 丹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制度 创新。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性, 本文是从生命周期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驱动机理与实现路径。
to
tion according
life cycle and proposed realizing
route
in
view of its different stages by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resource—based cities;industry conversion;life cycl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stitutional inno— vation
第30卷第6期 2012年12月
SCIENTIFIC
科学管理研究 MANAGEMENT RESEARCH
V01.30
No.6
Dec.2012
文章编号:1004—115X(2012)06—000l—04

资源导向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探究

资源导向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探究

资源导向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探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城市资源消耗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城市开始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本文将探讨资源导向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一、资源导向型城市的定义和特点资源导向型城市是指以优质、低成本的资源配置为重点,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类型。

相对于传统的以土地和资本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资源导向型城市强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并重视社会公平性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绿色转型的意义和目标资源导向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意义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将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纳入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推动城市健康、可持续、全面发展。

其目标在于实现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的“三个高度”。

三、资源导向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1.转型理念的确立推进资源导向型城市绿色转型需要从理念上进行转变,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所有城市发展的环节中,让社会各界共同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推动转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2.发展多元产业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依靠产业的多样化发展。

资源导向型城市可以将环境友好型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作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打造绿色基础设施推进资源导向型城市绿色转型需要加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生态保护区建设、低碳交通建设、节能照明系统建设等,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4.加强环境保护绿色转型离不开环境保护,城市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来保护环境,比如推广清洁能源、实施节能降耗,开展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等,形成全方位的生态保护机制。

5.营造绿色生活城市绿色转型需要让市民积极参与,从而实现绿色生活理念的普及。

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市民参与,比如推动绿色消费、鼓励低碳出行,建设生态社区等。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探讨:基于创新型产业集群视角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探讨:基于创新型产业集群视角

Ke o d : Re o r e—b s d C t s I n v t n l se ;ta st n o i yW r s suc a e i e ; n o ai a C u tr r n i o ct i ol i f y
资源型城市 一般 是在 矿产 资 源的 开发 、利 用过 程 中建
An l ss o a sto a a h o s u c a y i n Tr n i n P t f Re o r e—b s d Ciis On t e v e o n o a o a n u t i u t r i l ae t : e h iw f I n v t n i d sr a Cl s e i l l
立 和发展起来 的 。由于矿 产资 源属 于一 次性 资源 ,很 长 时 间内无法再生 ,这 就使 转 型成为 资源 型城 市实 现可 持续 发 展 的必 由之路 。纵观 国外 资 源型城 市转 型历 程 ,产业 集群
业集群 的研究最早 可追溯 到亚 当 ・ 密 。P r r( 9 8 斯 ot 19 )系 e 统地提 出了产业集群 理论… 。B l& Ab 19 )认为组织 e l lu(9 9 结构在一定程度 上直接 影 响发展 中国家产 业集 群 的创 新能 力口 。王缉慈 ( 0 6 ] 2 0 )将 产业 集群 分成 两种 类 型 ,一 是低 端型产业集群 。特征 是廉 价 的原料 、大量 劳动力 的灵 活性 和廉价劳动力 的结合 。二 是创新 型产业集 群 。特 征是创新 、 高质量 、功能 的灵活 性和 良好 的工 作环 境 ,在 良好 的法 规 制度下企业 间 自觉地 发展 合 作关 系 。吴利 学 、魏后 凯等
的建设 和发展成 为资 源型 城市成 功 转 型的关 键所 在 ,英 国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优化路径研究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优化路径研究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优化路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优化路径研究。

文章首先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入手,明确探讨主线。

随后对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的特点进行分析,揭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现状及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资源型城市产业优化路径,并探讨相应的政策建议。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启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优化路径、新常态、影响因素、政策建议、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特点分析、现状分析、启示、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导的城市,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的开采、加工和销售。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政府政策的调整,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挑战。

在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面临着日益加剧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问题,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优化路径的背景在于,这不仅关系到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社会稳定。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传统产业发展面临挑战,如何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优化路径进行研究,既有利于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有助于探讨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优化路径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如何应对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挑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基础设施,其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将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与优化路径研究可以为解决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经济新常态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研究r——以淮南为例

经济新常态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研究r——以淮南为例

经济新常态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研究r——以淮南为例周沐莲
【期刊名称】《中国经贸》
【年(卷),期】2016(0)16
【摘要】我国的资源型城市随着重工业的不断发展而迅速壮大,为国民生产和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经济新常态的到来,这些资源型城市也大都面临资源迅速枯竭,环境持续恶化,经济发展持续不前等多重问题.淮南作为一个国内重工业发展以来迅速崛起的资源型城市之一,也同样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为环境背景,结合淮南当地的实际,从企业发挥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新体系的建设等措施的采取,希望能对淮南等资源型城市转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总页数】2页(P83-84)
【作者】周沐莲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J], 梁海龙
2.河南省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研究——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J], 贾发现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r——以淮南市为例 [J], 唐恩林;华小全;秦腾
4.“城市双修”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J], 孙学山[1];
张坤[2]
5.行动者网络视角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J], 李祥舒;赵满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青班)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青班)

赵海讲义: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青班)一、引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在国外一般叫衰退地区经济振兴,20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在这方面就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特定地区而言的。

如德国鲁尔区的振兴、日本九州地区的振兴等。

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因是一些老资源型城市特别是建国前就进行大规模开采的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并且是很多城市带有共性的问题,这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等均对包括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资助,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开采相伴而生,一般来说资源储量的多少决定了这些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加上传统体制割裂了资源开采企业和地方经济的联系,造成了地方经济规模偏小,替代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的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资源型城市相继进入资源开采后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探明储量减少,开采成本上升,人员过剩,经济发展缓慢的区域性衰退现象,那些资源枯竭的城市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同时,入世后,很多资源和原材料也将面临来自国外的竞争,这就给这些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更大挑战。

资源型城市是指伴随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壮大,并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比重较大的城市。

这里说的资源大多为矿产资源,当然也包括森林资源;资源型产业既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矿产资源开发,也包括对这些矿产资源的初加工,如钢铁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

因此,资源型城市概念的外延要比矿业城市宽,比如,森工城市、冶金城市不属于矿业城市,但属于资源型城市。

仅仅进行定性分析还不足以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科学的分析,还必须进行必要的定量分析。

对资源型城市进行定量分析是近20年来理论界一直不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

总起来说,主要以城市经济对资源型产业的依存度为依据进行界定,其界定指标主要包括:产值依存度(城市资源型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就业依存度(资源型产业的职工及家属人数占城市人口的比重),财政收入依存度(资源型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城市财政收入的比重),城市产业集中化系数。

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及路径研究

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及路径研究

☆产业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及路径研究魏学文(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200)摘要: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唐山市作为再生型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还存在产业发展不均衡、创新能力低、竞争力弱和污染严重等问题。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资源型产业文献基础上,采用理论结合实际分析的研究方法,深 度剖析唐山市资源型产业特点和发展难题,研究产业转型升级相应的路径选择;本文探讨了创新驱动的关键要素,深入研究了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及路径关键词: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资源诅咒;低碳经济;作用机理1.文献综述1.1资源型产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 2020年)》中指出依据资源的保障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唐山市列为再生型城市。

2019年在《城市转型创新发展唐山倡议》中指出传统的粗放污染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应城市高质董、可持续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资源丰富的城市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容易形成以资源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

A uty(1993)提出“资源诅咒”概 念,认为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型产品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经济增长速度却低很多。

薛泽帅(2019)认为资源诅咒假说只是片面地把资源依赖度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描述为线性的负相关关系,在资源型产业占总经济比重达到拐点值之前,会带来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型产业利润。

王品一(2018)认为资源型产业面临着高能耗、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可利用率低和污染严重的瓶颈。

靠消耗资源来促进发展已不可行,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郭爱君、胡安军等(2017) 认为产业集中在发展资源丰富的产业,没有有效的优化升级和转型,会使产业发展陷入困境。

综上所述,基于学者们的研究,资源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突出,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但是缺少资源产业因地制宜的转型研究,本文将根据唐山市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寻找资源型产业新发展。

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及路径研究

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及路径研究

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及路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资源型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由于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务之急。

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对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创新,资源型产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资源型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需求下降、资源价格波动、环保压力增大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资源型产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由粗放型向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变。

而创新正是推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资源型产业可以提升竞争力,应对市场变化。

深入研究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明确创新在资源型产业转型中的作用机理,才能有效指导政府和企业的行动,推动资源型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

1.2 研究意义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解决资源型产业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有效途径,通过提升资源型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研究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和路径,有利于深入了解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内在规律,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和效果,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推动我国资源型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共同繁荣的目标。

探讨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及路径,旨在通过深入研究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创新驱动机理、路径探索、政府引导和企业自主创新等方面,为推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资源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研究

资源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研究

Research on Dynamic Evolu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y Innovation Ecosystem
作者: 武英凯[1];徐君[2]
作者机构: [1]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河南焦作454003;[2]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出版物刊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0-5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主题词: 资源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
摘要:资源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有序构建和良性运转对促进城市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多种创新物种构成的动态系统,厘清其动态演化过程,归纳其演化特征(协同性、裂变性、自组织性、空间异质性)以及揭示推动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技术拉动、市场推动、政策促动、环境驱动),提出对资源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展开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促进创新主体交流与合作、加强高校建设与管理等建议.。

科技创新驱动的城市转型与城市竞争力

科技创新驱动的城市转型与城市竞争力

科技创新驱动的城市转型与城市竞争力一、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需要有新的思路和切实的创新,这也是城市转型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如何使用新技术、新思维、新模式来推动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科技创新带来的城市变革科技创新无疑是城市转型的关键所在。

通过城市的数字化建设,可以对一个城市的管理能力、公共服务和综合素质进行提升。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都可以为城市的转型发挥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交通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交通运输更加便捷高效,大大提高了出行体验。

在环境方面,通过科技创新,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品质,进而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科技创新对城市治理的提升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城市治理的面貌,使城市治理更加高效、科学、智慧。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实现快速的数据查询、管理、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节奏。

同时,各类智慧化的城市管理系统也能让城市的应急能力大幅提高,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更加全面和精准的监测。

四、科技创新对城市产业的提升城市的竞争力离不开城市产业的发展,而科技创新则是城市产业提升的推动力。

通过创新、优化和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可以为城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例如,通过提高科技含量,改造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方式,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将创新能力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更好地推动城市产业不断发展。

五、科技创新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是其竞争力的一部分,科技创新的应用可以提高城市形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例如,通过城市数字化建设的呈现,城市品牌的宣传将更加直观、生动。

同样的,城市内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的建设,也能增加城市创新氛围和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

六、结语科技创新是城市转型和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城市形象、城市治理、城市产业都需要科技创新这个催化剂,推动这些要素的更高升级。

资源型城市践行智慧生态式转型的理论逻辑与推进路径

资源型城市践行智慧生态式转型的理论逻辑与推进路径

2023年12月第39卷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 )㊀㊀㊀㊀㊀㊀Dec.2023Vol.39㊀No.6收稿日期:2022-12-16修回日期:2023-05-1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JY045)作者简介:彭㊀民(1968 ),男,黑龙江龙江人,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油气资源经济与管理㊂DOI:10.13216/ki.upcjess.2023.06.0007资源型城市践行智慧生态式转型的理论逻辑与推进路径彭㊀民,夏新宇(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摘要:资源型城市不论是产业转型㊁经济转型,还是城市转型,都要把握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发挥比较优势㊂以构建资源型城市新发展格局为指向的高质量转型,应聚焦城市 智慧 和 生态 建设的场景驱动效应,利用智慧创新的驱动力㊁生态共生化的协调力和城市发展的内需力,以创建智慧生态城市为方向,在城市文化㊁制度㊁环境㊁社会㊁经济等方面培育 智慧生态式 转型理念㊂结合资源型城市智慧建设的有利条件,通过对城市智慧基础层㊁生态环境层和智慧应用层的建设,创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生态基础;通过对城市中智慧文化㊁智慧制度㊁智慧环境㊁智慧社会和智慧经济等生态系统的建设,创建城市的智慧生态驱动场景,最终推进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㊂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智慧生态;智慧生态式转型;理论逻辑;推进路径中图分类号:F299.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3-5595(2023)06-0048-09㊀㊀一㊁引言曾经为我国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的资源型城市,由于受到发展模式㊁体制和机制㊁资源禀赋㊁人文生态及地理区位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数字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中还在艰难探索着㊂一些资源型城市的整体数字化生态建设内生动力不足,资源型产业数字化转型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潜能尚未聚集,在高质量转型发展道路上还存在着 路径依赖 和 锁定效应 ,与 资源诅咒 生态窘境 斗争等问题也时刻困扰着其发展[1],致使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产业生态㊁环境生态㊁经济生态㊁社会文化生态之间不平衡㊁不协调的矛盾还在延续㊂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有一半以上的资源型城市面临严重的转型困境㊂[2]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速度在加快,促进了数字经济形态的形成,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形态㊂随着搭载人类智慧的各种信息技术向农业经济形态㊁工业经济形态领域的广泛渗透,智慧农业㊁智能工厂的产生不断创造出新的价值;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使得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机遇;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正在改变着其发展方式,再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数字产业化新业态也以各种方式创造出惊人的发展速度,带来巨大的市场价值㊂可见,数智时代形成的新发展格局,正在促进经济社会的智慧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㊁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㊂为推动资源型地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2021年11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㊁财政部㊁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 实施方案“,对促进资源型地区全面系统转型㊁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㊁促进地区低碳绿色发展和民生福祉提升提供了思想性和方向性指引㊂因此,有必要结合这些变化,探索推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系统转型发展的新路径㊂二㊁资源型城市践行智慧生态式转型的理论逻辑(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视角变化和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引发的思考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引起关注㊂2000年以后,随着资源型城市或地区的资源不断枯竭,该类地区的转型发展问题引起了各方的重视,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㊂为判断 中国学界 对资源型城市或地区转型研究视角的变化,以 资源型城市+转型 资源型地区+转型 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2001 2021年间的学术文献进行了检索,删除重复㊁不相关文献后,最终得到3203篇文献,借助CiteSpace(V5.7)对文献进行了关键词共现分析(见图1),并对关键词集中数在5及以上的1 253篇文献进行了词频梳理(见表1)㊂图1㊀2001 2021年间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研究关键词共现结果㊀㊀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进程促进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视角的变化㊂一是进入21世纪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交叉融合,对产业革命的驱动作用逐渐显现,引发了对产业转型研究的关注㊂二是2010年以后, 智慧城市 建设产生的影响㊂2012年12月5日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㊁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等文件;2013 2015年间先后确定了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290个),一些资源型城市也加入到了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中,包括转型成功的资源枯竭再生型城市徐州市㊁处于成长期的成长型城市鄂尔多斯市等;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发布,将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截至2020年上半年,加上其他部委和各地方政府确定的试点智慧城市,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总数量已超过800个,并形成了以长三角㊁珠三角为代表的多个智慧城市群㊂这一时期,学界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焦点开始转向城市经济转型和整体转型方面㊂三是2017年以后,新发展理念的提出㊁ 高质量发展阶段 的确定㊁ 五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㊁‘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 实施方案“的通过等,引发了对资源型城市整体转型㊁高质量转型研究的关注㊂智慧城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架构[20],对城市发展产生的推动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不仅促进着城市的创新产出[21]㊁智慧产业与城市的多元融合[22],还推动着城市的数字经济转型[23]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24]等㊂因此,有必要探索 智慧 发展的理论,研究城市 智慧生态 的形成及作用,探究推动城市转型的路径㊂笔者认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在 数字化㊁智慧化 发展的驱动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应以构建 智慧生态式 发展新格局为主㊂因为,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进行和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城市的高质量转型进一步得到推动㊂资源型城市在智慧化建设中一旦形成良好的生态创新系统,就会在城市文化㊁制度㊁㊃94㊃第39卷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彭㊀民,等:资源型城市践行智慧生态式转型的理论逻辑与推进路径环境㊁社会和经济等领域形成智慧生态系统,对城市转型产生场景驱动和战略引领效应㊂为此,本文按照图2所示的逻辑框架,分析资源型城市如何践行智慧生态式 转型问题㊂表1㊀2001 2021年间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研究热点的集中方向研究视角时间关键词频次代表观点产业转型2005年前后产业结构202旅游业52接续产业92替代产业50金融支持42转型升级40产业升级32结构调整14产业延伸10科技创新20工业转型10产业集群21产业转型是突破资源依赖㊁产业结构单一等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基础是在资源开发中形成的,随着资源开采的耗竭,产业转型是其必然的选择[3-11]经济转型2010年以后㊀循环经济69绿色转型50低碳经济25新常态27供给侧改革15创新驱动5资源经济33绿色金融8税收政策7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经济发展过程,为避免在转型中受到产业路径依赖与外部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必须充分考虑转型中经济㊁社会㊁生态等领域的协调问题[12-16]城市转型2017年以后㊀可持续发展297科学发展33新型城镇化16生态文明12高质量发展17生态转型19生态环境17城市规划18资源型城市转型应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统筹规划城市功能的各方面㊁各层次㊁各要素,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进行建设,把 宜居宜业 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17-19](二)资源型城市 智慧生态 建设的理论及效应关于 智慧生态 ,本文认为是智慧 生态化 现象,是从外延角度探索二者的融合,体现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社会各领域中要素的组合㊂其中, 智慧 ①的外延是指人类创造的物和场景 的智能化㊂现实中我们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了人工智能㊁深度学习㊁区块链㊁识别等技术的普及应用;物联网㊁AI㊁移动互联网㊁空间感知等技术的使用,大数据㊁云计算㊁区块链技术的逻辑链接,实现了信息的交流交往;人工智能㊁区块链㊁物联网㊁互联网㊁大数据的不断交融,量子科技㊁生物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现代社会更具智慧性㊂ 生态 ②的外延是围绕学科㊁领域形成交叉㊁辐射㊁共生和联盟,代表的是多元共生㊁平衡发展,强调的是系统观,生态与生态系统经常被混用㊂在经济社会中,生态涵盖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不同学科都借鉴其含义扩展本学科的研究范畴,出现了 生态化 研究趋向:生态与自然领域结合就是生态科学(生态的本源);生态与其他领域结合就有了不同的范畴(生态的外延),如产业生态㊁技术生态㊁政治生态㊁文化生态㊁智慧生态等㊂图2㊀资源型城市践行 智慧生态式转型的逻辑框架人类智慧所创造出来的智慧技术,其创新力㊁渗透力㊁亲合力较强,容易被市场中的生产者㊁消费者㊁管理者所接受,会在城市建设中形成智慧生态系统㊂智慧生态系统一旦形成,会在城市的经济㊁民生㊁生活和管理等方面形成辐射带㊁共生链和技术联盟,进而产生极大的创新力,形成多层次协作㊁多形态互补,并综合运用新知识进行思维,提升各类主体的创造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构建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空间㊂智慧生态系统中蕴含着深刻的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种效应㊂一是创新效应,智慧生态系统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㊁管理创新,使社会治理模式智慧化,引发地区消费革命,在动态发展中产生自我批判精神,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二是协调效应,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智慧生态系统中的人与自然关系㊁产业发展关系㊁社会制度文化关系中蕴含着深刻的系统观㊁协调观思想,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中会产生场景驱动和战略引领作用;三是绿色效应,智慧生态系统中所包含的生态文明思想,在 碳达峰 碳中和 目标下,通过数字化建设㊁智慧环境建设等方式促进城市经济㊁社会绿色发展;四㊃05㊃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12月是开放效应,城市 物和场景 的智能化建设,通过网络系统带动了共享经济㊁网络经济㊁总部经济等数字经济业态的发展,加深了城市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城市 双循环 格局的形成;五是共享效应,智慧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化㊁平衡化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㊁依靠人民㊁成果由人民共享 的共同富裕思想㊂本文正是基于 智慧 和 生态 外延融合所产生的 智慧生态 驱动场景的创新力,探索如何推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㊂(三)资源型城市智慧生态系统场景形态及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需要以新理念来重新审视转型问题㊂资源型城市践行 智慧生态式 转型,就是通过对城市的 智慧生态 建设,构建驱动转型发展的智慧生态创新场景,引领新发展格局形成㊂其中, 智慧 建设是利用智慧技术,对城市空间的智能化㊁便利化和安全化进行不断创新,使其更有利于发展; 生态 建设是创建适宜城市居民生存发展的空间生态(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形成具有智慧性的共生化㊁网络化系统,包括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㊁经济与产业发展生态和谐共生㊁制度文化社会生态和谐共生㊁城市间发展生态和谐共生等㊂现实中,驱动城市发展的要素有很多,本文按 生态宜居㊁发展宜业 的智慧生态建设思想,从城市文化㊁制度㊁环境㊁社会和经济5个方面,分析资源型城市的智慧生态系统场景及作用㊂1.智慧文化生态系统城市文化生态蕴含在城市规划㊁设计㊁建筑的能力及水平中,并通过教育体系发展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凝练在城市精神之中㊂城市文化生态的形成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充实后会引领城市未来㊂资源型城市在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中,沉淀下丰富的矿冶工业遗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矿冶文化,如能赋予其智慧性,将会激发其创新精神,形成以智慧文化生态促城市居民思想观念改变㊁以思想观念改变推动城市创新行动㊁以创新促城市转型的新路径㊂2.智慧制度生态系统城市制度生态是由规范城市主体间关系的规则和模式构成,包括习惯㊁道德㊁法律㊁戒律㊁规章等,形成的是一种社会结构,由社会认可的正式约束㊁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构成,表象为城市治理生态㊂资源型城市的沉没成本较大,致使历史形成的制度生态适应性较差,如能对其治理生态进行智慧化建设,将会改变城市管理制度的内涵,提高各种制度的效应,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促进城市转型的外部力量㊂3.智慧环境生态系统城市环境生态是城市的生存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㊂其中,自然环境由大气㊁水㊁土壤㊁地质和生物等要素组成,人文环境由文化㊁制度㊁社会环境组成,它们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的生产和生活㊂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角度考查资源型城市环境生态㊂资源型城市在资源长期开发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尤其到中后期,城市宜居性下降,矿山环境修复与保护成为制约其转型发展的严重障碍㊂通过智慧环境建设,可以再造空间集约高效的环境生态,创建城市新的宜居环境,从而助力其转型㊂4.智慧社会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生态是社会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城市主体的社会行为,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㊁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㊂随着智慧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会变得更加协调㊂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生态系统是在资源开发中形成的,以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为目的展开建设的㊂进入数智时代,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对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进行智慧化建设,将会重新推动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㊁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协调,为城市转型创造协调发展局面㊂5.智慧经济生态系统城市经济生态是以产业链㊁价值链㊁生态链为共生关系的经济结构,描述了城市经济发展中主体间相互促进与抑制的现象㊂数智时代智慧技术在城市经济建设中的应用,会使主体间的关系更紧密㊁信息沟通更顺畅㊁技术创新更具成效,并形成共创经济效益㊁共降成本的智慧经济生态㊂资源型城市在传统发展中形成的单一化㊁粗放式城市经济结构,抑制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能利用智慧技术打造城市智慧经济生态系统,在促进传统资源型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调整城市产业生态结构和发展方式,将会形成以智慧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结构发展生态㊂(四)资源型城市践行 智慧生态式 转型的现实条件从新发展阶段和 十四五 发展规划看,资源型城市的 智慧生态 建设有着良好的现实条件㊂一是有政策的支持㊂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 实施方案“‘ 十四㊃15㊃第39卷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彭㊀民,等:资源型城市践行智慧生态式转型的理论逻辑与推进路径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这为资源型城市践行 智慧生态式 转型提供了战略指向㊁建设指导和政策支持㊂二是有 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资金的支持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已达14.7191万亿元,预计 十四五 期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将超过15万亿元,且投资额逐年提升㊂资源型城市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智慧化改造,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化㊁融合化和创新化,形成 智慧生态式 转型的基础㊂三是有智慧技术手段的支持㊂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智慧技术创新发展生态的普及,提高了城市智慧化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支撑了城市智慧管理与服务决策,城市具有了创新发展的基础㊂[25]资源型城市能够通过新基建,促进城市数字转型㊁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激发传统资源型产业智慧化改造动能,解放生产力,创造再就业和创业机会,促进新业态产业化生态集群形成,改变城市的生产生活面貌㊂四是有理论的支撑㊂随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城市功能进行重新定位,综合了生态学㊁美学㊁数据学㊁信息学㊁地理学㊁经济学㊁管理学㊁社会学等学科,形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指导着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㊂五是有实践经验的指导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以来,一些资源型城市积极参与到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中,徐州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㊂2013年确定 智慧徐州 建设,2014年发布‘智慧徐州总体规划“,2015年成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单位,徐州市现已形成了 一枢纽㊁三中心 (智慧徐州枢纽㊁公共服务中心㊁政务中心㊁产业聚集中心)的智慧生态格局,目前,正从智慧政务㊁智慧民生㊁智慧产业1.0向2.0迈进;徐州市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实施方案“中提出,自2022年起,计划投资935亿元,在新型基础设施㊁交通㊁物流仓储㊁能源㊁水利㊁城市公用㊁生态环境㊁农业农村㊁民生基础㊁安全保障等方面持续进行智慧化升级建设,着力提升智慧基础和智慧应用场景㊂ 智慧徐州 建设促进城市转型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㊂[26]三㊁资源型城市践行 智慧生态式 转型的推进路径结合 智慧 与 生态 相融合的理论效应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本文认为资源型城市应从城市智慧生态基础建设入手,结合资源型城市所处地域空间㊁发展阶段㊁资源禀赋㊁区域格局进行智慧生态驱动场景建设,助力城市的 整体 转型和高质量发展㊂(一)资源型城市的智慧生态基础建设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基础环境包括基础设施㊁生态环境和应用发展等方面,应对其进行全面智慧化建设,构建推进城市转型发展的智慧生态基础㊂1.智慧基础层建设从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来看,智慧基础层建设通常包括网络通信部分㊁城市数据运营部分和场景应用部分[27],这些构建起城市的智慧神经系统㊁感知系统㊁数据应用系统,使城市数字化㊁网络化㊁智能化,实现城市人人互通㊁物物相连㊁知识共享,提高城市的运行效能㊂资源型城市智慧基础层建设的目的就是注入转型的智慧基因,通过获取资源型城市全方位发展的系统数据(特别是资源数据㊁环境数据和经济数据),建立地区资源信息数据库,将孤立的数据关联起来,把数据变成信息,把信息传递到生产㊁生活㊁生态等领域,为产业发展㊁企业创新㊁产品创造㊁个人创业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㊂2.生态环境层建设城市的生态环境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包括自然环境㊁人文环境㊁基础设施环境㊂其中,自然环境㊁人文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综合,形成的是城市人口的宜居生态(环境优美宜人㊁文化生活丰富㊁安全保障有序);基础设施环境是城乡经济㊁社会㊁人口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载体,形成的是城市宜业生态(产业结构合理㊁创业功能完善㊁经济增长可期)㊂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层的建设,目的就是要构建网络化㊁共生化的发展系统,通过创建宜居㊁宜业生态,吸引域外资金㊁人才㊁技术及先进管理理念的进入,通过资源数据要素的引力作用,促进企业入驻和人才留住㊂对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层的设计㊁改造和智慧化,可为其转型提供良好的智慧生态基础㊂3.智慧应用层建设智慧应用是将智慧技术应用到城市各职能部门及行业中,形成智慧经济㊁智慧社会和智慧环境三大关键生态系统,其构建起城市发展最直接的外显形象㊂智慧经济生态系统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系统,是集技术㊁信息㊁知识㊁环境㊁文化㊁伦理㊁道德于一体的战略性经济㊁创新型经济,它追求通过智慧发展实现对宜居宜业生态的创建㊁人类福祉的深切关怀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8];是利用一切智慧手段进行创意㊁创新㊁创造和创业的经济;是把农业经济㊁工㊃25㊃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12月业经济进行智慧化,数字经济进行产业化的创新经济,它构建起了城市的多元经济发展生态㊂智慧社会生态系统作为资源型城市的管理系统,是对原有处理事务的思维活动和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㊂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显示,智慧技术的使用提升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内在驱动城市的各管理单元协同㊁精确㊁及时交换信息,从而发挥出城市管理资源的最大效用,实现了城市管理目标的最优化㊂[29-31]通过多角度㊁全方位对城市智慧管理(城市大脑㊁智慧政务㊁智慧决策㊁公共管理㊁交易平台等)㊁智慧民生(教育㊁医疗㊁养老㊁就业㊁家居等民生工程和信息化服务)和智慧生活(智慧出行㊁智慧购物㊁智慧通信和智慧消费等)等方面的建设,创建城市的宜居生态,吸引域外生产要素流入,驱动本地区经济发展㊂智慧环境生态系统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保障系统,其利用智慧技术对城市环境进行保护,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提升环境治理的科学化与智能化水平[33];综合利用物联网㊁人工智能等打造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实现环境监测㊁监察㊁应急管理㊁网格化监管等生态环境保护㊁管理支持的 一站式 信息化决策,满足城市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城市发展在时间尺度上实现环境生态健康可持续,空间尺度上实现环境生态与经济生态㊁社会生态间发展的可协调㊂(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智慧生态驱动场景建设建设资源型城市 智慧生态式 转型的驱动场景,需要当地政府㊁产业和企业等转型主体,在智慧技术利用㊁新基建建设㊁产城融合布局㊁智慧生态理念普及等方面进行协同创新,共同打造驱动转型发展的场景形态㊂1.打造资源型城市智慧经济生态系统第一,利用智慧技术打造智慧资源能源产业生态区㊂资源型产业是资源型城市存在的根基,也是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保障㊂资源型产业的 稳态与 固化 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高质量转型,利用智慧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就是使这种产业优势从 初始生成 到 升级延续 ㊂因此,依据资源型城市资源禀赋的具体情况,利用智慧技术对传统资源型产业进行智慧化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智慧资源能源产业生态区,包括上游资源能源开发中的智慧矿山㊁智慧油田生态区,中游生产加工中的智慧资源工厂生态区,下游仓储㊁物流㊁分销㊁定价㊁保供中的智慧资源物流生态区等㊂资源型城市围绕智慧资源能源生态区建设,可结合自然规律稳步推进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挖掘可供利用的多重价值,提高利用效率,培育接续产业,达到延长资源能源产业链㊁提升利用价值链的目的㊂第二,打造智慧技术产业创新生态区㊂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需要㊂数智时代,抢占智慧主导产业发展先机对任何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都非常重要㊂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这方面的优势并不具备,现在要做的就是营造良好的智慧生态创新环境,结合资源型城市具体情况,与智慧主导产业发展较快的先导区建立特色智慧产业发展关联关系,选择与智慧生产相关的服务业或创意㊁思维㊁观念等产业,以平台经济㊁总部经济㊁共享经济㊁协同经济㊁尾部经济等形态形成智慧产业共生发展生态区㊂一些资源型城市可以尝试开展 智慧城 生态城 建设,把生态经济㊁低碳经济㊁循环经济㊁旅游经济㊁农业经济等作为智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创造多元化智慧经济发展生态;还可根据本地区区位情况,积极参与到周边智慧产业生态区建设中,如融入到京津冀㊁长三角㊁粤港澳大湾区㊁成渝双城经济圈㊁西安都市圈等区域协同化建设中,与这些智慧产业生态区协同发展融为一体㊂智慧产业创新生态区的建设需要地区政府从规划㊁融资㊁财政㊁税收㊁智慧产权保护㊁孵化机制等方面给予全面的政策支持㊂2.打造资源型城市智慧社会生态系统第一,利用新基建打造城市智慧管理系统㊂可以从时间㊁逻辑和知识三个维度,按系统性㊁协调性和科学性思想,构建资源型城市智慧管理三维结构㊂在时间维度上,利用新基建智慧化改造资源型城市原有运行管理系统,通过城市 智慧大脑 建设,满足城市规划㊁建设㊁管理的动态变化需要,实现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等管理活动的智慧化运行;逻辑维度上,根据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按照 产业城 智慧城 生态城 建设的逻辑脉络,把问题导向㊁设计㊁建模㊁分析㊁决策㊁执行㊁监督评价等过程贯穿其中;在知识维度上,充分利用智慧管理系统,将各种信息和知识(信息㊁自然㊁工程㊁系统㊁经济㊁管理㊁法学㊁社会人文等科学)进行智慧综合集成,为智慧生态城建设提供科学决策㊂资源型城市构建智慧管理系统,是要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㊁智慧化,因此,做好顶层设计,实现政务智慧化㊁组织管理高效化㊁城市综合治理人性化等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㊂第二,利用新基建打造城市智慧民生和生活㊃35㊃第39卷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彭㊀民,等:资源型城市践行智慧生态式转型的理论逻辑与推进路径。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2019年12月06日摘要:探索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是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实之需,也是加快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摘要:展的关键所在。

文章从创新驱动的内涵入手,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方面深刻分析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并从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三方面提出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词:[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16JYE07)]资源型城市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可以有效地增加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本投入和科技投入,改善产业经济结构,是实现城市转型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驱动内涵创新驱动更多依赖创新型人才、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高效的制度等方式,具有效率高、附加值高等特点:(1)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再增长,必然引发再创新,进而带来更多的利润。

(2)制度创新是创新驱动的保障。

制度创新也可以通过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惩罚,抑制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

(3)产业创新是创新驱动的载体。

二、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问题分析近年来,黑龙江省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政策密度和推进力度,加速释放龙江科技创新资源潜力,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为了解决黑龙江省人才队伍“钙流失”和创新人才不足等突出问题,黑龙江省政府发布了《黑龙江省“头雁”行动方案》,“采取团队+平台+项目组织”方式开展,旨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给予平台、资金、政策支持。

把黑龙江教育科技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让更多优秀人才在黑龙江省聚集,推动黑龙江省创新发展。

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创新意识不强。

经济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思路不开阔、企业市场竞争意识不够强是造成黑龙江经济增速下滑、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可持续发展研究

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可持续发展研究

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可持续发展研究1资源型城市转型资源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定义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判断资源型城市的标准尚未得到统一的度量。

本文根据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文献中,对于资源型城市的本质和内涵进行梳理,可以将资源型城市理解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利用生产技术将城市与资源连结而形成的统一体,既体现了资源的特殊性,又具有城市的统一性。

资源型城市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当资源枯竭,城市就可能面临衰退或者被其他发展模式取代。

资源型城市形成于某个特殊的阶段,所以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同时资源型城市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是,因此也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为了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20世纪中期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而重工业的发展对于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较大,为了满足工业基地建设的需求,围绕资源的开发逐渐形成了一个资源开发型群落,而资源型城市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计划性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方面,更多倾向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但是大部分的资源型城市都集中在西部内部陆地区,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西部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之不断加大资源开采的力度,使得很多资源都面临枯竭,这将直接导致资源型城市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日益恶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也成为上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中受到极大关注的难题。

随着环保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资源型城市建设过程中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矛盾点日益增多,尤其是在资源的损耗方面,已经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不理影响,所以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问题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关闭资源枯竭的矿山,因地制宜地促进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大矿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研究探索矿山开发的新模式”。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内容,将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上。

生态创新驱动下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创新驱动下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创新驱动下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素峰;王然;严良
【期刊名称】《资源开发与市场》
【年(卷),期】2017(033)012
【摘要】生态创新成为协调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支撑.对资源型区域发展困境进行分析,从生态创新视角出发,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生态、空间和社会效率,构建资源型区域生态创新驱动机制框架.根据“驱动要素—驱动机制—生态创新”的逻辑发展思路,指出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内部驱动、外部驱动和内外协同驱动作用的结果.
【总页数】6页(P1473-1477,1509)
【作者】李素峰;王然;严良
【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31;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22;F124.5
【相关文献】
1.基于资源型区域及环境约束视角下的新疆低碳生态化发展研究 [J], 敬莉;赵菲菲
2.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福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J], 吴晓园;陈志强
3.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r——新常态下看河南 [J], 严全治;赵冉
4.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信阳地区为例
[J], 刘珂旭
5.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和生态立市战略背景下焦作市中小型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 [J], 原东林;任誉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模式探索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模式探索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模式探索本溪已经获得“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美誉,现在正在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典范,即具有可以作为他人学习、仿效标准的典型范式。

本溪经过多年的大胆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的成功道路,形成了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本溪模式”。

城市生态化转型的“本溪模式”是以自然优势为依托,以政府善治为龙头,以产业转型为抓手,以“三都五城”建设为路径,以生态恢复为保障,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步老城改造与新城开发,实现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的生态化转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1 城市生态化转型理论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生态型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很多中国城市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探索生态城市建设最积极的国家。

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发展持续的人类居住区。

生态文明城市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态城市的“生态”,不是纯自然的生态,而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共生的城市生态系统,是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城市在空间上不再是“城市市”,而是“区域市”,是一种城乡空间的融合;城市生态安全和卫生可靠、优质;创建低碳经济,拓展绿色经济,形成生态产业体系和发展生态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内涵增长模式,更加注重对低碳、绿色和生态技术的运用;城市交通、信息传递、物资供应等运转系统和管理系统快捷、高效;创造现代城市风貌,完善区域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文明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将“生态化”。

城市生态化转型是当今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保障。

生态化转型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城市以生态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点,最终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均衡循环发展,使之符合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要求。

2 城市生态化转型“本溪模式”探索2.1政府善治制度层面引导本溪曾经是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煤炭资源开采殆尽,钢铁产业一支独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视域下资源城市生态转型研究》简介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教师朱阿丽,将历经十年研究成果归纳整理成书。

该书基于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创新视角下山东四类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比较研究(14JGBJ05)的研究成果成稿。

我国有二百六十多座资源城市,资源枯竭后,面临转型。

传统产业,能耗高,污染严重,对资源破坏严重。

因此,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升级的出路,应当引起广泛重视。

该书提出的新观点正是以当下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提出解决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价值冲突,和法律、政策瓶颈途径。

一、该书关注的主要方内容:
1.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研究。

2.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资源型城市,面临传统产业增长动力不足、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等现实困难。

只要遵循系统性改革发展思路,充分结合实际,采取有力举措,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转型发展任务。

3.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政策研究。

中小型企业,具有转产快,起点高的特点,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是主力军。

培育中小企业内生的发展动力,顺利实现知识转化应用,以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4.国有企业转型时期激励机制研究,资源型城市,大多数由国有企业作为支柱产业。

国有企业面领城市转型,激励措施应当与发展同步。

该文分析了非物质激励,股权激励的等新的激励形成和应用。

鼓励广大知识分子投身技术更新换代助力产业升级。

5.此外,本书还对我国低碳经济法律政策分析、高校生态教育现状研究、生态写作研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建议:
1.合理规划,积极发展本地资源型城市转型绿色接续产业
2.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中的主导作用
3.重视弘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