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第4类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

目录4.1类易燃固体表-赤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表-硝化纤维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表-2,2′-偶氮二异丁腈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3)表-硫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表-镁[片状、带状或条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5)表-铝粉[有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表-萘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7)表-均四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表-六亚甲基四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表-多聚甲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0)表-樟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1)表-咔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2)表-生松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4.2类自燃物品表-金属钛粉[干燥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4)表-三氯化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5)表-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6)表-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表-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9)表-活性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4.3类遇湿易燃物品表-金属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0)表- 金属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1)表-镁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2)表-铝粉[未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表-锌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表-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5)表-氢化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6)表-碳化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表-硼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8)表-硼氢化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9)表-保险粉(内贸运输),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表-生松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碳化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汇总表

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汇总表

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汇总表
企业主要应急物资一览表
1.石脑油
石脑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见表3.3-3。

表3.3-3石脑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表
2. 200#溶剂油
20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见表3.3-4。

表3.3-4 20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表
3. 180#溶剂油
180#溶剂油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防护措施见表3.3-5。

表3.3-5 180#溶剂油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防护措施表
4. 120#溶剂油
12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见附表3.3-6。

表3.3-6 12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表
5. 6#溶剂油
6#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见附表3.3-7。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自制)危险化学品特性表(自制) (1)(1)丙烯酸 (4)(2)甲酸 (5)(3)氢氟酸 (6)(1)N,N—二甲基甲酰胺 (7)(2)丙烯酸丁酯 (8)(1)萘 (9)(2)乌洛托品 (10)(1)氯酸钠 (11)(2)亚硝酸钠 (12)(1)四氯乙烯 (13)(2)二氯甲烷 (14)3。

1。

1.1丙酮 (15)3。

1。

1.2-丁酮 (16)3.1.1。

3甲醇 (17)3。

1.1.4乙醇 (18)3。

1.1.5 环己酮 (19)3。

1。

1.6异丙醇 (20)3。

1。

1。

7 甲苯 (21)3.1.1.8 1,2-二甲苯 (22)3.1.1。

9 乙醚 (23)3.1。

1.10 乙酸乙酯 (24)3。

1.1。

11过氧化氢 (25)3.1。

1。

12高锰酸钾 (26)3.1。

1.13重铬酸钾 (27)3.1.1。

14硝酸银 (28)3。

1.1。

15苯酚 (29)3.1.1。

16三氯甲烷 (30)3。

1.1.17四氯化碳 (31)3。

1。

1.18氢氧化铵水溶液 (32)3。

1.1。

19氢氧化钠 (33)3。

1.1.20氢氧化钾 (34)3。

1。

1。

21甲醛 (35)3。

1.1。

22盐酸 (36)3。

1。

1。

23硝酸 (37)3.1。

1。

24硫酸 (38)3.1。

1.25 乙酸 (39)3。

1.1.26三氯乙酸 (40)3。

1。

1.27氢氟酸 (41)3.1.1。

28次氯酸钠 (42)3。

1.1.29亚硫酸氢钠 (43)(4)纯苯 (44)(5)1,1-二氯乙烷 (45)(7)正丁醇 (46)(10)二(正)丁醚 (47)(11)丙烯酸正丁酯 (48)(4)冰醋酸 (49)三氯乙醛 (50)硝酸钠 (51)连二亚硫酸钠 (52)石油醚 (53)对二甲苯 (54)氧 (55)乙炔 (56)⑺乙酸酐 (57)⑻2-丁酮 (58)(1)N,N-二甲基甲酰胺(2)丙烯酸丁酯(1)萘(2)乌洛托品(4)纯苯(5)1,1-二氯乙烷(7)正丁醇。

危险化学品-第四类

危险化学品-第四类

•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 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 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 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 烟雾。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 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 炸。
• 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氮气中操作处置。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6、黄磷、烃基金属化合物、浸动植物油制品须分别专 库储藏。
• 7、金属钾、钠及其氢化物可同库储存。电石受潮后, 会产生大量乙炔气体,其包装容易发生爆破,应专库储 存。
• 8、钾、钠等活泼金属绝对不允许露置空气中,必须浸 没在煤油中保存,容器不得渗漏。
• 9、电石桶入库时,要检查容器设备是否完好,对未充 氮的铁桶应放气,发现发热或温度较高则更应放气。
•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使用 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急性毒性: LD50:9200 mg/kg(大鼠静脉)

(整理)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整理)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目录4.1类易燃固体表-赤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表-硝化纤维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表-2,2′-偶氮二异丁腈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3)表-硫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表-镁[片状、带状或条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5)表-铝粉[有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表-萘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7)表-均四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表-六亚甲基四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表-多聚甲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0)表-樟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1)表-咔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2)表-生松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4.2类自燃物品表-金属钛粉[干燥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4)表-三氯化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5)表-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6)表-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表-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9)表-活性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4.3类遇湿易燃物品表-金属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0)表- 金属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1)表-镁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2)表-铝粉[未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表-锌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表-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5)表-氢化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6)表-碳化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表-硼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8)表-硼氢化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9)表-保险粉(内贸运输),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表-生松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碳化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燃物品; •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 第6类:有毒品; •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 第8类:腐蚀品。 •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
(GB13690-1992)
第二节 爆炸品
• 爆炸品——指在外界触发因素作用下,能发生 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 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 成破坏的物品。
“临界温度”
• 例如,水蒸汽的临界温度为374℃,远比常温 度要高,因此,平常水蒸汽极易冷却成水。
• 其他如乙醚、氨、二氧化碳等,它们的临界温 度高于或接近室温,这样的物质在常温下很容 易被压缩成液体。
• 但也有一些临界温度很低的物质,如氧、空气、 氢、氦等都是极不容易液化的气体,其中氦的 临界温度为-268℃,要使这些气体液化,必须 具备一定的低温技术和设备,使它们达到它们 各自的临界温度以下,而后再用增大压强的方 法使其液化。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何谓危险化学品?
• 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 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 容易造成人生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化 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分类
• 第l类:爆炸品; •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 第3类:易燃液体; •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
• (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 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 (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 275kPa;或在54. 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 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 8℃时,雷德蒸气 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 什么是雷德蒸气压? • 雷德蒸气压(reid vapour pressure):汽油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1、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磨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把爆炸品分为五项:1.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3.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4.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5.不敏感爆炸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2温度在℃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57kpa,或在℃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①易燃气体;②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③有毒气体;3、易燃液体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 1低闪点液体闪点<-18℃; 2中闪点液体 -17℃≤闪点<23℃; 3高闪点液体 23℃≤闪点≤61℃;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本类物品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灾,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 1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磨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者有毒气体的固体; 2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3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二项: 1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 2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险及生命的物品; 具体指标经口:LD50≤500mg/kg固体LD50≤2000mg/kg 液体经皮24h接触:LD50≤1000mg/kg固体吸入LC50≤10mg/L粉尘、烟雾该类分为毒害品、感染性物品2项;其中毒害品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级毒害品和二级毒害品;7、放射性物品的分项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物理形态分项1固体放射性物品:如钴60、独居石等;2粉末状放射性物品:如夜光粉、铈钠复盐等;3液体放射性物品:如发光剂、医用同位素制剂磷酸二氢钠-P32等;4晶粒状放射性物品:如硝酸钍等;5气体放射性物品:如氪85氩41等;2.按放出的射线类型分项1放出α、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镭226;2放出α、β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天然铀;3放出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钴60;4放出中子流同时也放出α、β或γ射线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放射性物品:如镭-铍中子流,钋-铍中子流等;3.按放射性大小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放射性物品;8、腐蚀品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现均匀年腐蚀率超过a的固体或液体;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 1酸性腐蚀品; 2碱性腐蚀品; 3其它腐蚀品; 按其腐蚀性的强弱又细分为一级腐蚀品和二级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目录

危险化学品目录

第1类爆炸品:1、迭氮(化)钡[干的或含水<50%];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类:危险化学品目录(2018版)说明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确定原则定义: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确定原则:危险化学品的品种依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国家标准,从下列危险和危害特性类别中确定:1.物理危险爆炸物:不稳定爆炸物、1.1、1.2、1.3、1.4。

易燃气体:类别1、类别2、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A、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B。

气溶胶(又称气雾剂):类别1。

氧化性气体:类别1。

加压气体: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溶解气体。

易燃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易燃固体:类别1、类别2。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A型、B型、C型、D型、E型。

自燃液体:类别1。

自燃固体:类别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固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有机过氧化物:A型、B型、C型、D型、E型、F型。

金属腐蚀物:类别1。

2.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类别1、类别2、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类别1B、类别1C、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类别2A、类别2B。

呼吸道或皮肤致敏:呼吸道致敏物1A、呼吸道致敏物1B、皮肤致敏物1A、皮肤致敏物1B。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致癌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生殖毒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附加类别。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类别2、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1。

3.环境危害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类别2、类别3。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第4类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第4类

目录4.1类易燃固体表-赤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表-硝化纤维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表-2,2′-偶氮二异丁腈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3)表-硫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表-镁[片状、带状或条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5)表-铝粉[有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表-萘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7)表-均四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表-六亚甲基四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表-多聚甲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0)表-樟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1)表-咔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2)表-生松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4.2类自燃物品表-金属钛粉[干燥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4)表-三氯化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5)表-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6)表-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表-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8)表-活性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4.3类遇湿易燃物品表-金属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0)表- 金属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1)表-镁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2)表-铝粉[未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表-锌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表-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5)表-氢化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6)表-碳化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表-硼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8)表-硼氢化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9)表-保险粉(内贸运输),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表-生松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碳化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一、易燃气体
28
河南消防职业培训学校(漯河站) 2019/8/14
1.易燃易爆性
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 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 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易燃气体与易燃 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 即尽。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 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氢气 (H2)、一氧化碳(CO)、甲烷(CH4)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 别为:4.1%~74.2%、12.5%~74%、5.3%~15%。同时, 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或在火场上受热辐射 时还易发生物理性爆炸。
危险化学品在不同的场合,其叫法不一。如:在生产、 经营、使用场所统称化工产品,一般不单称危险化学品; 在运输过程中,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 航空运输都成为危险货物;在储存环节,一般又称为危 险物或危险品。当然作为危险货物、危险物品,除危险 化学品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物品。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中 称呼也不一样,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 称“危险物品”,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称 “危险化学品”。
Ⅰ组
常温 常压
实验人员将手指伸 入浸泡有黄磷的水 中,并与固体黄磷 充分接触,3分种后 ,用水洗涤观察。
感受:水下人体肌肤与黄磷 接触像与石头接触一样,无 任何不适;
现象:水洗后,手指肌肤有 粗糙感。
黄磷固体在水中对皮肤没 有灼伤作用;但稀磷酸( PH<4)对肌肤有一定的 腐蚀性。
Ⅱ组
常温 常压
将固体黄磷用手直 接拿住,从水中拿 出,在空气中停留 约15秒,然后迅速 放回水中。用水洗 手观察。
执行第三点,就是紧急送医!因为酸的化学反应

4危险化学品环己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MSDS

4危险化学品环己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MSDS
环己酮
标识
中文名:环己酮
分子式:C6H10O
相对分子量:98.14
CAS号:108-94-1
化学类别:酮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含量优级≥99.5%;合格品≥99.0%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己内酰胺和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未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爆炸上限(%)9.4
引燃温度:(℃)420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处置。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精)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精)

目录4.1类易燃固体表-赤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表-硝化纤维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表-2,2′-偶氮二异丁腈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3)表-硫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表-镁[片状、带状或条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5)表-铝粉[有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表-萘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7)表-均四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表-六亚甲基四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表-多聚甲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0)表-樟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1)表-咔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2)表-生松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4.2类自燃物品表-金属钛粉[干燥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4)表-三氯化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5)表-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6)表-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表-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8)表-活性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4.3类遇湿易燃物品表-金属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0)表- 金属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1)表-镁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2)表-铝粉[未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表-锌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表-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5)表-氢化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6)表-碳化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表-硼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8)表-硼氢化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9)表-保险粉(内贸运输),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表-生松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碳化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汇总表

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汇总表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2003
UN编号:1267
包装标志:易燃
包装类别:无信息
包装方法:罐装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按规定线路行驶
45.9180#溶剂油
180#溶剂油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防护措施见表3.3-5。
表3.3-5180#溶剂油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防护措施表
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
2
200#溶剂

第3.2类中闪
点易燃液体
-7~32甲类
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
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
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
电。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
3
180#溶剂

第3.2类易燃
液体
45.6乙类
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
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低度危险:该物质只有在加热至其
4
120#溶剂

——95丙类
闪点或高于其闪点温度时会形成
可燃混合物或燃烧。静电放电:产
品会积累静电,发生电火花。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
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
饱和蒸气压(KPa):燃烧热值(KJ/mol):
闪点(℃):-7~~32爆炸上限(%):8.7
引燃温度(℃):爆炸下限(%):1.1
溶解性:微溶于水,可与醇、醚、丙酮、一硫化碳、四氯化碳、乙酸等混溶。
主要用途:用作石油炼制及化工原料,其产品可做燃料、口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

国标: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国标: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1 一氯化碘 2 乙酸(含量大于80%) 3 乙酸(10%<含量<80%) 4 乙酸酐 5 二乙基二氯硅烷 6 二氯乙酸 7 丁二酰氯 8 丁酸酐 9 三氟乙酸 10 三氟乙酸酐 11 三氯乙酸 12 三氯化钛 13 三氯化铝(无水) 14 三氯化锑
15 三氯化锑 16 三氯化磷 17 三碘化锑 18 三溴化锑 19 三溴化硼 20 三溴化磷 21 己酰氯 22 五氧化二磷 23 五氯化钼 24 五氯化锑 25 五氯化磷 26 甲基丙烯酸(抑制了的) 27 甲基磺酰氯 28 甲酸 29 丙烯酸(抑制了的) 30 丙酸(含丙酸80%以上) 31 丙酸酐 32 四氯化钛 33 四氯化硅 34 四氯化锡(无水) 35 四氯化锆 36 四氯化碲 37 四氯化锗 38 四碘化锡 39 发烟硝酸(含量在86%-97.5%) 40 发烟硫酸 41 亚硫酸 42 亚硫酸氢铵 43 亚磷酸 44 多聚磷酸(含P2O5 84%) 45 次磷酸 46 苯乙酰氯 47 苯甲酰氯 48 氟硅酸 49 氟硼酸 50 氢氟酸 51 氢溴酸 52 氢碘酸 53 盐酸 54 邻苯二甲酸酐 55 氧氯化铬 56 氧氯化磷 57 氧氯化硒 58 硒酸 59 偏磷酸 60 硝酸 61 疏基乙酸
5.2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 有毒品
68 硝酸镁 69 硝酸锶 70 硝酸镉 71 硝酸镝 72 硝酸镨 73 硝酸铊 74 硝酸铋 75 氯酸钠 76 氯酸钡 77 氯酸钾 78 氯酸铵 79 氯酸锶 80 碘酸 81 碘酸氢钠 82 碘酸钠 83 碘酸钡 84 碘酸钙 85 碘酸钾 86 碘酸铅 87 碘酸铵 88 碘酸银 89 碘酸锌 90 碘酸锂 91 碘酸镉 92 溴酸钠 93 溴酸钡 94 溴酸钾 95 溴酸银 96 溴酸锌 97 溴酸镁

十六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

十六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

目录
目录 (1)
表1涉及化学品目录 (2)
表2 丙酮物质特性表 (3)
表3 盐酸物质特性表 (4)
表4 硫酸物质特性表 (5)
表5 过氧化氢物质特性表 (6)
表6 次氯酸钠物质特性表 (7)
表7 1,1-二氯-1-氟乙烷的特性 (8)
表8 聚乙二醇物质特性表(以PEG200为例) (9)
表9 乙二酸(草酸)物质特性表 (10)
表10 亚硫酸氢钠物质特性表 (11)
表11 氢氧化钠物质特性表 (12)
表12 聚合氯化铝物质特性表 (13)
表13 FR-110 物质特性表 (14)
表14 L-1110物质特性表 (15)
表15 CF-5物质特性表 (16)
表16 表面活性剂物质特性表 (17)
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盐酸、硫酸和丙酮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

表1涉及化学品目录
表2 丙酮物质特性表
表5 过氧化氢物质特性表
表6 次氯酸钠物质特性表
表7 1,1-二氯-1-氟乙烷的特性
表8 聚乙二醇物质特性表(以PEG200为例)
表9 乙二酸(草酸)物质特性表
表10 亚硫酸氢钠物质特性表
表11 氢氧化钠物质特性表
表12 聚合氯化铝物质特性表
表13 FR-110 物质特性表
表14 L-1110物质特性表
表15 CF-5物质特性表
表16 表面活性剂物质特性表。

化学危险品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汇总表

化学危险品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汇总表
进食和饮水。工作后须彻底清洗。
灭火措施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干粉、砂土,忌用水
运输过程注
意事项
一级易燃液体,按防火、防爆化学品规定储运,灌装时流速不宜过快,以防产
生静电,装卸运输时严禁猛烈撞击,避免日晒,严禁烟火。
品名
醋酸其它名称
乙酸、冰醋酸
理化特性
无色液体或结晶,具有刺鼻酸味,能冻结,冻结后体积缩小。
灭火措施
用水、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避免直接将水喷入硫酸,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
防护服及其用品。
运输过程注
意事项
单独储存于通风、阴凉和干燥的地方,并有耐酸地坪,严禁和可燃物共储运。
品名
烧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
理化特性
Hale Waihona Puke 分子式NaOH分子量
40.01
危险性类别
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不透明片状固体,易潮解。溶于水,并放出大量 热。遇酸剧烈反应。
分子量(M)
60.1
比重
1.05(液)1.27(固)
沸点(℃)
118.1
熔点(℃)
16.63
闪点(℃)
39
自燃点(℃)
427
颜色
无色
常温常压下状态
液态
爆炸极限(v%)
417
水溶性

质量指标
主要 生产
工艺
原料
方法
酸化剂
用途
制塑料、药物、染料、杀虫剂等
防护措施
防中毒:戴手套操作、戴防毒面具操作,
灭火措施
甲基苯
理化特性
有■苯样气味,易燃,易挥发,有一定毒性。
分子量(M)
92.14

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HNO3
腐蚀性(氧化性)
(氧化性)
(氧化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5
氯酸钠
NaClO3
氧化性
(有毒)
第5.1类
氧化剂
6
硫酸
H2SO4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7
盐酸
氢氯酸
HCl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8
乙酸(含量>30%)
醋酸溶液
CH3COOH
腐蚀性(含量>80%,易燃)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9
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
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序号
名称
别名
分子式
主(次)危险性类别
分类等级
1
硫磺
硫磺块
硫磺粉
S
易燃固体
第4.1类
易燃固体
2
过氧化氢(27.5%≤含量≤50%)
双氧水
H2O2
氧化性(含过氧化氢>40%,腐蚀性)
第5.1类
氧化剂
3
高锰酸钾
过锰酸钾
灰锰酸氧
KMnO4
氧化性
第5。1类
氧化剂
4
硝酸(含量≥70%)
硝镪水
漂白水
NaOCl
腐蚀性(含有效氯75%)

第8.1类
其他腐蚀品
10
氧化碳(液化的)
碳(酸)酐
CO2
不燃气体
第2。2类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11
氯二氟甲烷
致冷剂22
CHClF2
不燃气体
第2。2类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4.1类易燃固体
表-赤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
表-硝化纤维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
表-2,2′-偶氮二异丁腈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3)
表-硫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
表-镁[片状、带状或条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5)
表-铝粉[有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
表-萘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7)
表-均四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
表-六亚甲基四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
表-多聚甲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0)
表-樟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1)
表-咔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2)
表-生松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
4.2类自燃物品
表-金属钛粉[干燥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4)
表-三氯化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5)
表-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6)
表-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
表-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8)
表-活性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
4.3类遇湿易燃物品
表-金属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0)
表- 金属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1)
表-镁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2)
表-铝粉[未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
表-锌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
表-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5)
表-氢化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6)
表-碳化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
表-硼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8)
表-硼氢化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9)
表-保险粉(内贸运输),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
表-生松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表-碳化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