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篇 水文学与水资源(第一章 地球上水)
地球总水量13.86×108km3,其中每年平均仅57.7×104km3的水参与水循环,按此速度全部水量 循环一次,或者说全部水量更新一次,需要2400年。
• 1.4 地球水圈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
• 1.4.1 水是生命的介质
水的许多宝贵特性,像异常高的溶解能力,在溶解物质作用下其 化学性质不变等,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诞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百分数(%)
占总淡水量
30.1 0.05 68.7
0.86 0.26 0.03 0.006 0.04 0.003 100
• 第1章 地球上的水
• 1.2 水——不寻常的寻常物质
• 特别高的冰点和沸点 • 特别大的融化和蒸发潜热 • 特别大的比热容 • 反常的热膨胀和密度变化 • 万能的溶剂
• 第1章 地球上的水
• 1.4.4 水是所有生物机体的主要组成
地球上所有生活或多或少都含有水,平均含80%。也就是说,有机体几乎4/5 的重量是水。据水文学家估计,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和人含有近11200亿t水,相 当于同时灌满世界上所有河床的水量的一半。
1.4.5 水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元素
1.4.6 水是地球气候的调节器
答:事实上,地球可以从宇宙空间获取水分,也可以向宇宙空间散失水分,还可以从地球内部 析出化合水。水从宇宙空间进入地球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随降落的陨石带来,据估计这一项每 年平均约0.5km3;另一是在大气圈上层由太阳来的质子形成的水分子,这一项数量难以估计。在 大气圈上层,由于太阳紫外线的作用,水蒸气分子可以离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使水在宇宙中 消散。大体上可以认为,地球从宇宙获得的水量等于消失在宇宙中水量,进出基本平衡。
海洋净蒸发 4.48×104km3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
绪论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第一节地球上的水资源一、水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并作为最活跃的因素始终参与地球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所有自然地理过程中都不可或缺。
拥有由大量水体组成的水圈,使地球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显得与众不同,得天独厚。
正是因为有水,我们星球的地理环境才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二、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
其中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其面积约占全球表面积的71%,地球上的水有97%以上在海洋中。
陆地水虽然相对少得多,但在自然地理环境中仍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于地球的总水量,有许多不同的估计种。
1970年国际水文学会认为地球上水的总体积接近15*108km3,并且把各部分水量在地球表面上的平均深度,定义为它们的当量深度,据估计,海水当量深度约为2 700、2 800 m,冰和雪约为50 m,地下水大约15 m,陆地水0.4—1 m,大气中平均水汽含量的当量深度为0.03 m。
UNICEF提出了另外一组数据,即海水总量13.5*108km3;大气水分13 000km3;河流、湖泊与湿地207 000km3;雪与冰27000 km3;土壤水45 000km3;地下水8.2*106km3。
其中雪与冰的数字明显偏小,竟不及国际水文学会公布数字的10%。
我们只能猜测其中或未含大陆冰盖,或少一个零。
有报道说,现在每年仍有660 km3的水从地幔溢出进入地表。
同时,陨石和宇宙尘每年还带给地球约1.5 km3水。
1995年波拉卫星升空后发现每天都有数千个小屋子一样大的“雪球”落入地球高空1 000—20 000km处被分解为云,最终成为地球水量来源。
据估计,仅这一部分水,每1万----2万年就可使地球海平面升高3cm。
第二节地球上的水分循环一.水分循环定义:地球上或某一区域内,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的作用下,水分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入渗、径流等过程不断变化、迁移的现象。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2第一节 地球上水的分布 ..................................................... 2 1.1.1 水的起源......................................................... 2 1.1.2 地球上水的分布 .................................................. 3 1.1.3 大气圈的水 ...................................................... 4 1.1.4 地表水 .......................................................... 5 1.1.5 地下水 .......................................................... 8 1.1.6 生物水 ......................................................... 10 第二节 水的性质 ......................................................... 111.2.1 水分子的结构.................................................... 12 1.2.2 1.2.3 1.2.4 水的化学成分 .................................................. 13 水的状态变化 .................................................. 14 水的不可压缩性质 .............................................. 15第三节 水的作用与影响 .................................................... 16 1.3.1 1.3.2 1.3.3 1.3.4 1.3.5 水是生命的命脉 ................................................ 16 水的生理作用 .................................................. 17 水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17 水对人类环境的影响 ............................................ 18 水作用于健康的过程与途径 ...................................... 19第四节 天然水 ............................................................ 20 1.4.1 天然水的种类 ................................................... 20 1.4.2 天然水的组成 ................................................... 20 1.4.3 环境中水体的水质特征 ........................................... 22 第五节 地球上水的循环与再生 .............................................. 25 1.5.1 水循环的概念 ................................................... 25 1.5.2 水循环的分类与再生 ............................................. 26 1.5.3 水的社会循环 ................................................... 281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地球上水的分布水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成分,它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韵物质之一。
1.1地球上的水(PPT课件(初中科学)25张)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1.水的散布
海
冰
洋
川
杭州长来自西江湖
• 根据水的状态不同,可分为三类: 液态、固态、气态。
• 根据水中所含成分不同,可分为两类: 淡水、咸水。
• 根据水的散布空间可分为四类: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地球上水的散布图
想一想: 1.地球上水的主体是什么? 海洋水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植树造林、 毁林开荒等。
读下表,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更新最快———— 大气水 更新最慢———— 冰川
3.水资源的散布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利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 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可提供地表和地 下径流的水。 它与该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1.水的散布 海洋水占主体,淡水中冰川水占主体。 2.水的循环 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3.水资源的散布 空间、时间上散布不均,大部分地区缺水 4.水与生命 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②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输送、代谢产物的排出等 都离不开水。
生物体内的含水量
名称
一般动物 水母
草本植物 黄瓜
干种子
含水量
70%—80% 98%
70%—85% 95%
10%—40%
想一想:
骆驼几天不喝水可以在沙漠中行进, 是不是骆驼的生 命活动中不需要水?
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为
了能适应沙漠地区的生活, 可以通过关闭汗腺来做到在 较长时间内保持体内的水分。
4.水与生命
想一想: 水与生命有什么关系?
(1)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②溶解土壤中的有用元素,使之能被植物根系吸取,并承 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③通过叶表面的蒸腾,调节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面被太 阳光灼伤。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水文循环
第一章水文循环第一节地球上的水(简单概念)地球是一个富水的行星。
地球上的水从大气到地球表面至地核各个层圈都赋存有水。
即:地球浅部层圈水,如大气圈、地球表面、岩石圈和生物圈中;地球深部的地幔和地核中。
(1)地球浅部层圈水分布有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生物体中的水,这些水均以自由态H2O 分子形式存在,以液态为主,也呈气态与固态存在。
我们从表1-1中,可以建立地球浅部层圈水的分布状况与数量概念。
(2)地球浅部层圈水的淡水从表1-1中可知,浅部层圈中水的总体积约为13.86×108。
若将这些水均匀平铺在地球体表面,水深约为2718m。
但是,其中海水等咸水约占97.47%,淡水只占2.53%。
各淡水体的比例:约68.8%为冰川与积雪,0.3%为河湖,30%为地下水,其他淡水占0.9%。
(3)地球深层圈水(一般性了解)地球深层圈水分布于地壳下部直到下地幔这一范围内。
在地壳下部深约15~35km处,地温达400℃以上,压力也很大,这里的水不可能以普通液态水或气态水形式存在,而成为被压密的气水溶液。
表1-1 地球浅部层圈水的分布关于地幔的含水量,有关学者通过不同方式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
认为未经去气作用的地幔物质约含5%—7%的水。
假定地幔总重量为4×1027g,其中熔融物质占25%,则地幔软流层中所含的水分总量约相当于现代海洋水总量的35~50倍。
据推测,在极高的温压下,这里的水电离为及,甚至近一步电离为及。
当软流层的岩浆沿通道上升,温压降低时,氢、氧离子将结合为自由态的水()而析出〔区永和等,1988〕。
第二节水循环水循环概念:上述讨论的地球上各部位(层圈的)的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这一过程称为水循环。
地球上各层圈的水也是称水系统。
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图1-1 自然界的水循环〔据阿勃拉莫夫〕Ⅰ—海洋水;Ⅱ—沉积盖层;Ⅲ—地壳的晶质岩;Ⅳ—岩浆源;Ⅴ—地幔岩;Ⅵ—大陆冰盖;1—来自地幔源的初生水;2—返回地幔的水;3—岩石重结晶脱出水(再生水);4—沉积成岩时排出的水;5—和沉积物一起形成的埋藏水;6—与热重力和化学对流有关的地内循环;7—蒸发和降水(小循环);8—蒸发和降水(大循环);9—地下径流;10—地表径流地质循环的概念: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的转化过程称为地质循环。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化过程。 • 水文循环:地球表层圈的水,即大气水、地表水
和地壳岩石空隙的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交替与转化。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I一海洋自由水; Ⅱ一沉积盖层; Ⅲ一地壳的晶质岩; Ⅳ一岩浆源; Ⅴ一缝幔岩; Ⅵ一大陆冰盖
全国年蒸发量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500 600 800 1000 1400 1800 2400mm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5、降水 ◎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
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气象部门用雨量计测定降水量。 ◎ 降水的影响:降水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之一。一
• 但是,其中海水等咸水约占97.47%,淡水只占 2.53%。
• 各淡水体的比例:约68.8%为冰川与积雪, 0.3%为河湖,30%为地下水,其他淡水占0.9%。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地壳下部(15~35km,400~425℃ 压密的气水溶液
地球深层圈水 地幔软流圈
H2O≒H++OH-
地幔与地核之间 OH- ≒ H++O2-
特点: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 替比较迅速。
动力因素及组成:水文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 共同作用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通 过四个环节水文循环周而复始的进行。
类型 分为小循环与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 分交换为大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 为小循环。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 定义: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 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 分类: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 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1.1 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的水按照存在地方可分为: _海__洋__水、_陆_地___水、 ___大_气__水、 __生__物_水,其 中_海__洋____占96.53%。
2.地球上的水按照存在状态可分为: _固__态__水、__液__态_水、 __气__态__水,其中_液__态__水
占绝大部分。固态水主要存在与寒冷的_极__地___ 和_高__山___;气态水主要存在于空___气___中。
讨论:地球表面分布了那么多水,为什么还会 出现水危机现象?
出现水危机的可能原因 :
1.淡水资源有限。
地球上虽然有丰富的水,但96.53%是不 能饮用的海水,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储水量 的2.53% ,而绝大部分淡水是目前无法利用 的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当今人们比较容易利 用的淡水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 其储量约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007%。
A、河流水
B、地下水
C、大气水
D、海洋水
轻松过关:
5、地球上淡水很少,可利用的淡水只是地球上
全部淡水资源的 0.3%,它主要包括 ( C )
A、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B、湖泊水、江河水、冰川;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江河水、深层地下水、陆地水
7、根据下图完成下面空格
举例影响地球上水循环过程的人 类行为
1. 修建水库 2. 跨流域调水 3. 植树造林
4. 毁林开荒 5. 过度伐木
全球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如何?
你认为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的多 少取决于什么?
水资源的分布
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 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 — 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 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该地区的水循环活
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 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的“贫水国” 之一
初中科学七年级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水1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教案1)
1.影响气候变化
1)水文循环的强弱和路径,决定了地区气候特征; 2)水循环对能量的转换和再分配,能调节气候; 3)天气现象本身就是水文循环的产物。
2.水文循环形成各种地貌形态
1)地表水体本身就是水循环的要素; 2)水循环中水流的冲刷、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各种
地貌形态; 3)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4.水文循环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水资源和能 源
1)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可再生的水资 源;
2)提供了巨大的能源。
六、 地质循环
• 1 概念: • 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 2 特点: • 途径长、速度慢、涉及浅部与深部圈层。 • 3 循环方式: • ① 上地幔软流圈对流运动时的水分循环 。 • ② 在成岩、变质和风化作用过程中水分子的分
• 小循环:陆地或海洋的局部水分交换的过程 陆地小循环
外流区小循环 内流区小循环
海洋小循环
四、水文循环的机理
• 水文循环服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 • 水文循环的基本动力是太阳能和地球引力; • 水文循环的内在因素是水的特殊的物理性质,在
常温常压下可以进行三种状态的相互转化; • 全球水文循环是闭合系统,局部为开放系统; • 水文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和其他物质的运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
本章内容: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与水文循环有关的气象、水文因素 • 我国水文循环概况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
• 一、分 类
• 二、 水循环
• 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
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 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4)影响应力的平衡。
3.水文循环是环境的主要控制因素
1.1地球上的水(1)PPT课件(初中科学)
我国de降水 特点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夏季丰富,冬季短缺,且降水年际变化很大。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一、水的散布 二、水的循环 三、水资源的散布
1、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 2、水资源和水循环的关系 3、世界水资源的散布特点 4、我国的水资源
(1)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 (2)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区散布上很不均匀。 (3)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散布上也很不均衡。
(a)联系各水体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
(b)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产生了密切的联 系。
(c)使海洋源源不断向陆地供应淡水。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一、水的散布 二、水的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 2、水循环的组成环节: 3、水循环的途径: 4、导致水循环的原因: 5、水循环的重要性: 6、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1、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之一。 2、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1)一般动物体的含水量高于植物 (2)一些动物也有自己特殊的结构适应缺水 的环境。
有“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一次可以喝 大量的水并贮存在胃(里面有可以贮水的水脬) 中,之后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对 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思考:
人类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 循环的过程。常常采用什么措施?
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引水灌溉、跨区域 调水(如:南水北调)毁林开荒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一、水的散布 二、水的循环 三、水资源的散布
1、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
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 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显。
第1节地球上的水PPT课件(初中科学)
6.看图回答: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②___海_水__蒸_发________ ③ ___水_汽_输__送______ ④___大__气_降__水______ ⑦ ___地_下_径__流______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_阳__辐射和_重_力_ (3)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 者使水资源遭到____破_坏_或__污_染_____, 就会造成 水资源的枯竭。 (4)海洋水和陆地水通过__水_循__环______的各途 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立方米/人·年)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5o 10o 15o 20o 25o 30o 35o 40o 45o 50o(纬度)
图表数据表明:
从赤道到北纬30o,人均水
资源拥有量较大,北纬30o以北则
急剧减少,在北纬40o到达最小值,
再以北则又有所增加。 (为什么?)
国家节水标志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 XXX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 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 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 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 人人动手勤俭每一滴水;手 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 滴水汇成江河。
四、水与生命
1、水是生命有机体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重量的 2/3是水分!
水母 98%
黄瓜 95%
5、概念:在 太阳 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 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 蒸发 和 植物蒸腾进入大
气。
6、水循环的成因:内因是受温度影响水的 状态 变化;外因是 太阳 的辐射和受到地球重力 。 7、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 蒸发 或植 物蒸腾 、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 径流 或地下径流。
《第一章第1节地球上的水》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上册
《地球上的水》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地球上的水”,主要围绕水的分布、性质、变化及其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展开。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上水的循环、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以及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性质及循环过程;认识水的重要性和水资源的珍贵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学会分析水的变化过程及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形成珍惜自然资源的价值观。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点掌握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水的基本知识、水的循环过程和水资源分布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能力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表现和实验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分析问题、合作学习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学后反思,评价学生是否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上水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水的分布、性质及循环过程,通过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水的实验,观察水的变化过程,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水资源的珍贵性和合理利用方法,培养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强调水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水的基本知识和循环过程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3.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实践活动,如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节水宣传活动等。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本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第一章 水
第一章水1地球上的水一、水的分类:1按物理性质分: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2按化学性质分:咸水、淡水;3按存在空间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4按生命作用分:生物水和非生物水。
二、水比例及水作用:(一) 海洋水: 性质咸水(占96.5%)--- 1咸水----(如青海湖)(占3.5%)(占1%)1)不可利用水:(1) 冰川(2)地下水(尤其深层地下水开发易造成地面下沉)2淡水---(占2.5%) 2)可利用水:存在于(1)河流湖泊、(淡水的0.3%)(2)沼泽土壤(三)大气水:1)性质:淡水(量很少) 2)特点:量少3)作用:非常大,形成复杂的天气(成云致雨)4)存在:下雨、雪、霜、冰雹、清晨的露水;夏天空调排水管流水;冬天室内玻璃有水珠;冬天戴眼镜进房间,镜片上有小水珠面模糊过一会又清晰;拆封后的饼干变软(四) 生物水(生物体内的水):性质:最好的水1、一般生物:1)分布特点(1)不同生物其含水量不同;(2)同种生物不同部位含水量不同;嫩的高,如根尖、嫩梢、苗;(3同种生物同一部位不同时期其含水量也不同。
2)测量方法:小麦种子烘前M1,烘后M2,含水量:(M1-M2)/M1*100%2、人体内水:1)占60%左右2)血液高:80%,骨头少:50%3)水代谢:(1)达到平衡;(如夏天汗多尿少)(2)获得:A:食物B:喝水:每天至少2-2.5升(3)排出:A:排尿1.5升/天;B:排汗呼吸0.5—1.5升/天总结:1咸水占97.5%2有利用淡水:占淡水0.3%;占水2.5%*0.3%=0.0075%3大气水现象解释:共同话术补充:海洋作用:提供食物;矿产资源;能量(利用潮汐发电)三、地球上的水循环1、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
2、特点:总量保持不变。
3、作用:1)使水可再生;2)产生复杂的天气,带来水资源;4、循环:1)向上:太阳辐射作用下,动力:AB2)水汽运输:随气流运动3)下降:动力:重力遇冷小冰晶/小水珠;重力作用下降水(包括下雪等)至陆地、海洋;4)陆地水:一部分至海洋;一部分地下水;一部分植物。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八上科学第一章知识1第一节地球上的水1、地球上占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咸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3、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4、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蒸腾、升华)、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下渗、⑤地表或地下径流。
5、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给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原因: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6、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
7、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据测量,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
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分子式:H2O)。
第三节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包括完全浸没和局部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大小:浮在水面上,F 浮=G;方向:垂直向上;作用点:物体重心。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 浮= G 排液=ρ液gV 排液注意 :(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液取kg/m?, V排取m?)3、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 浮<g p="" 浮)②F 浮>G 上浮(完全浸没时的F 浮)③F 浮=G 悬浮此时V 排=V 物④F 浮=G 漂浮此时 V 排< V 物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
第1节地球上的水(2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
课本P5思考与讨论: 请根据右图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 哪些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哪些地区 水资源比较缺乏?2)略。
1)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 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贫乏。
1、水是生命有机体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9月22日星期日12时49分4秒
水母
2、世界水体的构成
2024年9月22日星期日12时49分4秒
海洋水 96.53%
冰川水 68.69%
陆地淡水 2.53%
地下淡水 30.06% 其他水体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
3、水的散布 海洋、河流、湖 泊、 沼泽、土壤、 地下、冰川、生 物体、大气等
课本P3思考与讨论:
2024年9月22日星期日12时49分4秒
江河汇聚
海洋
2024年9月22日星期日12时49分4秒
1、水循环的成因 内因: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变化; 外因:太阳辐射(水循环的动力)、地心引力(是促使陆 地水流归海洋的动力)。 2、水循环的环节(过程):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 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注意: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对地表 的改造(地表径流),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思考: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不常饮水(如骆驼)。是不是它们 不需要水?如果需要水,它们又是如何得到水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与其 他生物一样需要水。它一次能 喝大量水并贮存在胃里(里面 有可以贮水的水脬(pao一声) 即膀胱)。为了能适应沙漠地 区的生活,可以通过关闭汗腺 来做到在较长时间保持体内的 水分,并且通过嗅觉系统可以 在数千米外“闻到”水源。
2024年9月22日星期日12时49分4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第一课时)二、课前预习:1、冰和水尽管有着相同的成分,但冰块能浮在水面的事实,表明它们的有所不同。
2、水的和它的的比叫做水的密度。
3、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读作。
4、4℃时纯水的密度是,读作5、思考:从一桶水中取出一碗水,是一桶水的密度大还是一碗水的密度大?三、课内导学:[实验]把冰块放入水中,冰浮在水面;把铁块放入水中铁块沉入水底。
为什么?[结论]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即密度不同)一、水的密度[活动]研究水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器材准备:天平、砝码、量筒、水、烧杯、胶头滴管。
复习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用天平测质量(液体质量)的方法及操作要点。
1、量筒的正确使用:(1)量筒要放。
(2)读数时,眼睛的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相平”。
2、天平的正确使用:(1)调零:把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
(2)调节天平。
(标志: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3)称量物体:①物体放在盘②取用砝码时“先后”。
(4)读数时,物体质量= 的质量+ 指示的质量。
实验活动过程:(1)先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2)在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的体积,记录在表格中;(3)把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与水的总质量,总质量-烧杯的质量=水的质量,记录在表格中;(4)增加水的量,重复步骤(2)和(3)。
(5)计算出每次水的质量与水的体积的比值。
记录的表格:Array数据分析:(1)所取的水的体积由小到大,相应的水的质量也。
(2)每次测量的水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比值大约等于克/厘米3。
[结论](1)任意体积的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之比是一个确定的量,这个比值反映了水的一种。
(2)我们把叫做水的密度。
(3)纯水在时的密度是1克/厘米3。
其意义是:。
4℃时水的密度最大。
(4)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符号,读做“千克每立方米”。
表示纯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思考:(1)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的含义是什么?(2)从一桶水中取出一杯水,是一桶水的密度大还是一杯水的密度大?阅读:在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是否相同?[结论]看图表1.2.3“1千克纯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可知,4℃时水的密度。
水的温度4℃密度减小,4℃密度也减小。
四、当堂练习:1、完全下列单位换算:(1)500亳升= 厘米3;(2)0.3米3= 分米3;(3)10克= 千克;(4)40吨= 千克。
2、铝的密度2.7×103千克/米3,其含义是什么?3、冰能浮在水面,铁块沉入水底,根据这一现象能否知道水、冰、铁的密度大小排序?4、小明家上月共用了8米3的自来水,己知当地的水价是1.8元/吨,那么小明家上月支付了多少水费?一、小结:1、水的和它的的比,叫做水的密度。
2、4℃时,水的密度是,4℃时水的密度。
(填最大或最小)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1克/厘米3= 千克/米3。
4、密度计算公式:密度= = ,即ρ=m/v。
六、课后作业:A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水的一种____ __。
2、纯水在4℃时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每立方厘米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g。
3、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国际单位制表示纯水在4℃时的密度为__________。
水具有一定的密度是水的一个重要的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4、40厘米3的水的质量是克,80厘米3的水的质量是克,水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______(正比或反比)。
5、观察如图1-4所示的量筒,单位是__________,它的量程是__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
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量筒要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与____________________。
量筒中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放入的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
由此可知量筒还可以用来测_________的体积。
6、天平是测量物体__________的仪器。
图1-3是一架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示意图,请在图1-3 中的方框内填上对应结构的名称。
使用前应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若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1-3甲所示,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__。
图乙是一次实际测量的情景,当游码移到如图1-3丙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
7、将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变小,密度较大8、一段铜丝拉断成两段铜丝后,每一段铜丝的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同),铜丝的密度。
9、不同体积的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之比是一个( )A.不确定的量B.确定的量C.随质量而增大的量D.随体积而增大的量*10、如图1-5所示,烧杯中密度最大的液体物质是( )A.酒精B.玉米油C.水D.汞B组(1)在空格处填上数字。
(2)该表中有一个数据是错的,请你加以改正。
*12、铁的密度比木的密度大。
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的铁球,体积较大的是;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质量较大的是。
13、冬天户外水缸常会破裂的原因是()A、水缸里不结成冰后,密度变大B、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C、水缸里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D、水缸里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14、从一瓶100亳升盐水中取出10亳升,剩下的盐水和取出的盐水的密度之比是()A、9:1B、1:9C、10:1D、1:115、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A、每立方米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B、每立方米铜的质量是8.9×103千克/米3C、每立方米铜的质量是8.9×103千克D、每千克铜的体积是8.9×103千克16、小明同学家一个月用自来水36m3,这些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当地的水价为1.5元/吨,则这个月他家要付的水费为__________元。
17、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格中的信息,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18、一只铝球的质量为27克,体积为30厘米3。
问:这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己知铝的密度是2.7克/厘米3)二、课前预习:1、物质的现象叫熔化。
物质的现象叫凝固2、物质熔化时的叫熔点。
叫凝固点。
3、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水的凝固点是。
4、冰在熔化过程中要热,在凝固过程中要热。
三、课内导学:提问:夏天的棒冰是什么状态?吃在嘴里变为什么状态?一、熔化和凝固活动:观察冰的熔化过程。
(1)器材:铁架台、铁圈、烧杯、冰块、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
(2)实验方法及注意点问题:实验所用冰块的初始温度应低于-10℃,事先将冰块敲碎放入100毫升的烧杯中,在杯口用泡沫塑料板做一盖,中间开一个小孔,小心地插入一支酒精温度计,然后连同烧杯和温度计放入冷冻室降温,取出后放入双层保温瓶备用。
用酒精灯加热时,冰块温度升高较快,所以当冰块开始熔化后要用玻璃棒在冰块周围不时搅动。
(1)冰块熔化之前决块的温度是不是连续上升的?在冰熔化开始后,在冰块整个的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继续上升?在什么情况下温度又会继续上升?(2)冰的熔化曲线中平行于时间轴部分表示什么意义?冰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多少?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吗?二、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熔化:物质由变成的现象。
熔化时要。
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2、凝固:物质由变成的现象。
凝固时要。
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
3、物质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二是要。
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同时要。
四、当堂练习:1.物质从_________的现象叫熔化,熔化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__________。
物质从__________的现象叫凝固,凝固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__________。
2.冰变成水是冰的__________现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
3、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曲线相同吗?4、冬季的一天早晨,气温为-5℃,西湖的水面上结了一层冰,此时()A.冰的上表面温度低于-5℃B.冰的上下表面温度相同C.冰的下表面与水的交界处温度为0℃D.冰层下深水处温度保持0℃5、下列事实中肯定不属于熔化的是()A、白糖受潮后逐渐变为液体B、白糖放在锅中加热后成液体C、冰在10℃的环境中逐渐变成水D、石蜡被加热时逐渐软化成液体五、学后反思:1、熔化:物质由__________的现象。
熔化时要_____热。
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__________。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
熔化的条件: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2、凝固:物质由__________的现象。
凝固时要_____热。
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__________。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_____。
凝固的条件: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3、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__________,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六、课后作业:A组1、物质从_________的现象叫熔化,熔化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__________。
物质从__________的现象叫凝固,凝固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__________。
2、对容器中的冰、水混合物均匀加热,最初看到的现象是()A、混合物的温度不变B、混合物的温度降低C、混合物的温度升高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液态蜡(非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C、某同学用水银温度计测出北方冬季最低温度为-52.3℃(水银凝固点-39℃)D、冬天,化雪属于熔化,要吸热4、某同学对碎冰加热使其熔化。
下表中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清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1中画出冰的熔化曲线。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冰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冰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灯丝用钨来制造,而不是用铁、铜等金属,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