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会考 )适应性练习语文试卷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练习
语文试卷(三)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写在试题卷、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考生号、姓名”与考生本人考生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世纪,意大利画家保罗・乌切洛设想出在画家和描绘对象之间竖一块玻璃,然后将眼睛透过玻璃看到的物体画在玻璃片上,这便是“中心透视法”的作画过程。

此方法为如何组织绘画空间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即依据几何学原理,在二维平面上用线条表现三维立体空间。

在透视绘画中,达・芬奇更为严格地按照科学原理发展出了“缩形透视”,也就是“焦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比较而言,中国绘画更强调表现画家心中的艺术世界。

在我国古代绘画中,表现自然山水的画作比比皆是。

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董源的《夏山图》、赵斡的《江行初雪图》等,都是在“方寸之中,体百里之回”。

这些画作在透视上的独有表现,被称为“散点透视法”,其产生的根源就是中国人对自然物象的独特认知。

南宋李嵩的《西湖图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画家在描绘苏堤六桥、雷峰塔、白沙堤、孤山、葛岭等处时,显然是从不同视角对西湖全景进行综合表达的。

正因为采取了“面面而观”的散点透视,画家才可选取自己感觉“赏心”的一面进行艺术再现,这样既忠于西湖实景,又能尽可能地反映西湖全貌,还免去平铺直叙的流弊。

中国画讲究位置经营和空间表达,有时会把近景推远,有时也会把远景拉近,不受画幅的局限。

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所画人物,依照图中景物的远近来看,几乎都属于“远人无目”的距离,可画卷中的人不但有目,连发眉、嘴角的表情都被勾勒出来,这显然是更为高超的绘画技艺。

之所以能如此表达,是因为中国古画不似西方“焦点透视”那般将视点视域固定于一点,而是采用了“散点透视”这种多个焦点透视组合的方法。

也有人认为,用“散点透视”来解构中国古画并不完全恰当,因为中国古画多用“均角透视”,并无焦点。

试将《清明上河图》加以测量会发现,画卷中并无所谓的焦点,
但是那种近大远小的感觉却很真实,这是中西画法的显著区别。

(摘编自张立峰《中国古画里的“透视之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心透视法”的作画过程是将眼晴透过玻璃看到的物体画在玻璃片上。

B.达・芬奇按照科学原理发展出“缩形透视”,提出了“焦点透视”理论。

C.中国古代表现自然山水的画作在透视上的独有表现被称为“散点透视法”。

D.由于受到画幅的局限,中国画常常把近景推远或把远景拉近来表达空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先提出“中心透视法”的概念,再将“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进行比较,论述层次清晰。

B.文章列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董源的《夏山图》等例子,论述“散点透视法”产生的根源。

C.文章分析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特点,论证中国画讲究位置经营却难免平铺直叙的流弊。

D.文章结尾提到有人认为中国古画多用“均角透视”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中西画法的显著区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二维平面上用线条表现三维立体空间的绘画方法是达・芬奇首创的。

B.《西湖图卷》采取“面面而观”的散点透视对西湖全景进行综合表达。

C.采用“散点透视”的传统画法比“焦点透视”的新画法技艺更为高超。

D.中国古画强调艺术感觉的真实性,西方绘画只是几何图,毫无艺术可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

材料一:
2020年7月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新篇章。

抚今追昔,从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二十六載风雨兼程,几代北斗人接奋斗、数十万建设者聚カ托举,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

回望米路,这份沉句的“北斗成绩单”来之不易。

2000年,北斗一号又省又快地构建起兼具定位梭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双星定位系统,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17年11月,北斗三号系统首组双星发射;2020年6月,北斗全球组网成功,仅仅不到3年时间便完成星座部署,让全世界再一次领略到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硬核实力。

这一次,中国不仅兑现了承诺,还比原定计划提前了半年。

材料二: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统计,北斗工程启动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先后调集了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技人员参与研制建设。

陈芳允、孙家栋两位“两弹一星”元勋和几十名两院院士领衔出征。

在这项大国重器横空出世的背后,还有无数普通人在幕后辛勤付出。

每逢重要节点,数以万计的公安千警、警卫人员和通信、电カ、气象、交通、医疗等行业员工坚守各自岗位,共同筑起坚固的安全保障;一波又一波新闻记者奔走工程一线,用生花妙笔为北斗事业鼓与呼;成千上万科研人员的家人,默默扛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为他们撑起坚强后盾。

(摘编自晨辉等《中国北斗横空出世纪实》,《中国青年报》2020年7月31日)
4.下列不属于“北斗成绩”的一项是( )(2分
A.构建了兼具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双星定位系统。

B.发射了北斗三号系统首组双星。

C.完成了北斗全球组网。

D.调集了数十万名科技人员参与研制。

5.下列对“北斗三号”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北斗三号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北斗三号系统首组双星在2017年11月成功发射。

C.北斗三号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D.北斗三号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新篇章。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到北斗三号全面建成,历经二十六年。

B.北斗人的接续奋斗和建设者的聚力托举体现了中国办大事的硬核实力。

C.没有陈芳允、孙家栋两位“两弹一星”元勋领衔出征就没有北斗三号。

D.中国北斗横空出世的背后,离不开无数普通人在幕后的辛勤付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树大山河远
刘醒龙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相信,那棵树竟然已站立在风雨飘摇的世界3200年了!
在今天,由西安西出200公里,追随雾中寒雁,到平凉那号称陇首地界的一处山坳,卢照邻诗里的马
系千年树依然在那里!
一棵树生长得久了,便有些哲学意味。

信或不信,人是树的命运,树也是人的命运。

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去西藏,在海拔5138米的查果拉哨所,放眼望去,只有在两指宽的石头缝里开着蓝色花的骆驼刺,是整个哨所唯一与森林相似的风景。

哨所里的一位士兵,因为生病从山上下来,到了日喀则,一下车就像抱着亲人一样,抱着医院院子里的一棵白杨放声大哭。

治好了病,士兵又重新回到那座永远也不可能长出树来的哨所,将自己站成迎着冰霜雪電的最坚强的白杨。

在没有见到平凉那棵树之前,人心就是那棵树。

而在没有树的地方,人就是树,树即是人。

南海中的赵述岛,从前礁盘暗隐,偶有露出水面的地方也盐霜如雪,寸草不生。

而今已是郁郁葱葱,最大的椰树有碗口粗细。

这些树是后来栽种的。

那些培在幼小树苗上的熟土,每一粒都是由海轮从千里之外的大陆远载而来,那些浇在千枯树根上的清甜碧水,每一滴都来自千里之外的江河。

对于树,这些水与土,既是乳养,也是血脉。

对于远方的大陆,这些生长在天涯海角的小树和大树,既是城堡,也是要塞。

毫无疑问,天下之树都生长在原野的空白处。

平凉这地名,命中注定为那棵3200年的大树腾出了偌大空间。

壮游不可无诗,登山总得见树。

平凉那棵材,仅次于天下第一的轩辕庙内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轩辕柏,又仅仅次于天下第二的浮来山定林寺内那棵银杏树。

在5000年的轩辕柏和4000年的定林银杏面前,3200年的平凉国槐,虽然贵为天下第三大材,却能与周遭的山林结结实实地合为一幅原野宏图。

60年前,苦苦追寻绿色真理的塞罕坝人,在枯黄沙漠中发现了一棵活了几百年的落叶松。

朴实的塞罕坝人,在能够生长落叶松的地方,种下第2棵、第3棵、第4棵,然后是第2000棵、第2万棵,甚至是第2000万棵和第2亿棵落叶松,直到让那片人称死亡之海的北方沙漠,变为水草丰美林木茂密的旅游胜地。

这由天下最孤独的一棵松树生长而成的奇迹,若不是怀有真理,怎能在沙漠中独自站立几百年?
在平凉城东锦屏镇的一处山坳,一切都是那样平凡,除了那棵树,万物都不曾有丁点儿异样,下了车,走上百十步,首先看到的树梢,正在生长着嫩芽。

走近了些,又能见到大大小小繁复如蛛网的树枝,正由冰天雪地染成的深褐色,逐渐过渡到花香四野时浅浅淡淡的灰黛。

走得更近时,那粗壮的主千像是一堵老旧的城墙,找不着那扇门就无法入得其内,只好低头环顾,看看如何绕过去。

绕着那棵树走了一圏,又走一圈,然后再走一圈。

一圈圈走下来,再看那棵树,这オ有些明白,为何偏偏这叫国槐的大树,能够一口气生长3200年,至今还是如此生机勃勃。

三山五岳之上,五湖四海之内,除了国槐,再无冠名以国来称其他树种的,即便是无数文人笔下的常客——松柳梅,也难担当如此桂冠。

平凉地界上的这棵名为国槐的大树,用苍穹之根吸收过《三坟》《五典》的智慧,用坚硬身躯容纳下《八索》《九丘》的文脉,用婀娜枝叶感受了《诗经》《乐府》的深邃与高翔。

接下来,这3200年后的今天,每一个来过又离开的人,都让这国槐的大树走得更远。

还有长空中的风云,还有天际里的鸿雁,甚至还有当今世界无所不能的互联网,都使这树朝向更悠远的未来。

(有删改) 7.文中描写了哪几种树?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

(4分)
8.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人是树的命运,树也是人的命运”的丰富意蕴。

(5分)
9.文中用“第2棵、第3棵、第4棵,然后是第2000棵、第2万棵,甚至是第2000万棵和第2亿棵落叶松”来叙写塞罕坝人种植落叶松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简析。

(6分)
二、古诗文阅读(2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美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
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
...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课文苏轼《赤壁赋》)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倚歌而和.之和:同声相应,唱和。

B.泣孤舟之嫠妇
..嫠妇:寡妇。

C.而卒.莫消长也卒:到底。

D.是造物者
...之无尽藏也造物者:原意指“天”,这里指人类。

1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译文: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

B.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译文: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

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译文: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谁也不曾真正来过。

D.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译文: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

B.客人的箫声使作者的感情由悲凉转入欢乐,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C.作者针对客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水与月为喻来宽解对方。

D.作者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因此,他身处逆境也能豁达乐观,理性对待生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14题。

润州①听暮角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幕天沙上雁,海门②斜去两三行。

[注]①润州:即今江苏镇江。

②海门:地名,在润州城外。

13.这首诗的首句触景生情,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简要概括。

(2分)
14.这首诗的第三、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吾尝而望矣,。

(《荀子・劝学》
(2)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3)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4)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5)信誓旦旦,。

(《诗经・氓》)
(6) ,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7)但见悲鸟号古木,。

(李白《蜀道难》)
(8)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9)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抗战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生动的艺术语言,增进观众的历史认知和民族情感。

不可否认,曾经一段时间,抗战剧质量。

一些情节离普、趣味庸俗、审美粗糙的抗战“雷剧”,扰乱了抗战剧的创作和播出,让人。

这些剧目或是事实,或是违背常识常理,或随意戏说解读历史,或过度娱乐。

缺乏历史厚重感的抗战剧,极大地拢乱了观众对真实历史的认知,尤.其是会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

清历史本源、正文艺视听,必须严把播放关、审核关、制作关,通过推动相关影视剧创作迈向更高质量。

16.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题材
B.离普
C.粗糙
D.本源
17.与文中加点字“尤”读音全都相同一项是( )(2分)
A.犹邮幽
B.悠猷优
C.忧酉鱿
D.疣游铀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参差不齐大跌眼镜罔顾历史胡编乱造
B.错落有致大跌眼镜罔顾历史胡说八道
C.参差不齐哭笑不得违背历史胡编乱造
D.错落有致大跌眼镜违背历史胡编乱造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必须严把审核关、播放关、制作关,通过推动相关影视剧创作迈向更高水准。

B.必须严把制作关、审核关、播放关,从而推动相关影视剧创作迈向更高水准。

C.必须严把制作关、审核关、播放关,通过推动相关影视剧创作迈向更高质量。

D.必须严把审核关、播放关、制作关,从而推动相关影视剧创作迈向更高质量。

2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在固定的遗传和环境之下,个人总还是有努力的余地。

通常而言,遗传和环境只是机会和本钱,,,,这中间的差别就在努力与不努力了。

①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异而成就斐然,他们好比拿小本钱做出了大生意。

②至于能否利用这个机会,能否拿这笔本钱去做出生意来,则因人而异。

③有些人天资颇高而成就平凡,他们好比有大本钱却没有做出大生意。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例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四、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40分)
围桌共食是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

家人共餐或亲友聚会,许多人习惯用相互夹菜来表达情感。

但2020年春天,广东、北京等多地卫生部门发出倡议,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

倡议发出后,有些长辈表示不理解、不接受。

请你以中学生的身份,写一封书信给家里的长辈,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三)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1.答案:D(D项,原文意思是不受画幅局限。

)
2.答案:C(C项,原文意思是表现张择端更为高超的绘画技艺。

)
3.答案:B(A项,原文意思是意大利画家保罗・鸟切洛首创;C项,以偏概全,不是所有的传统画法技艺
都更高超;D项,曲解文意,表述过于绝对。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4.答案:D(只是人员参与研制,没有讲具体成绩。

)
5.答案:C(是北斗一号。

)
6.答案:C(还有其他两院院士。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答案:①文中描写了四种树:平凉的国槐;查果拉的“白杨”;赵树岛的椰树;塞罕坝的落叶松。

②共同
特点:所处环境恶劣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8.答案:在没有树的沙漠,人们可以找到适合生存的树种下去,使之生长壮大;在盐碱地,人们可以运
来水和土,给树乳养,延续其血脉;对古老的树,人们用文化滋养它,使它根深叶茂,走向更悠远的未来;所以说人是树的命运。

而树,不管是生活在边疆沙漠还是天准海角,它们都是城保,也是要塞,坚守着祖国山河,抵挡着风沙和洪水,保护着人们的安宁生活,所以说树也是人的命运。

9.答案:①运用一系列数字,形象地说明了塞罕坝人历经60年植树造林、追寻绿色真理的过程:②数字
的不断递进,生动地再现了由死亡之海的北方沙漢变为水草丰美、林木茂密的旅游胜地这一奇迹;③数字构成排比,强调了塞军坝人努カ向大自然学习并不断改造大自然的探索精神和顽强意志。

二、古诗文阅读(2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10.答案:D(指大自然。

11.答案:C(“而未尝往也”意思是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

)
12.答案:B(应该是“由欢乐转入悲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13.答案:抒发了由无边流水和苍凉角声所引发的羁旅愁情。

14.答案:角声划破暮色,使大雁惊惶飞起,排列成两三行向远方飞去。

无尽江水、无垠天空、不绝角
声,共同营造出渺远无边的意境。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5.(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官盛则近谀
(3)无案牍之劳形
(4)羡长江之无穷
(5)不思其反
(6)水何澹澹
(7)雄飞雌从绕林间
(8)无边落木萧萧下
(9)浅草才能没马蹄
(10)望帝春心托杜鹃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6.答案:B(正确写法:离谱。

)
17.答案:D(全部读yóu)
18、答案・A(“错落有致”一般用来形容风:质量、水平不一应选用参差不齐。

“哭笑不得”形容很尴
尬;没有史实依据的抗日神剧让人很惊讶,应选用“大跌眼镜”。

“违背历史”指与历史事实完全背离;
不顾历史事实应选用罔顾历史。

“胡说八道”指口头上没有依据地乱说;胡乱编造剧本应选用胡编乱造。

故选A项。

)
19.答案:B(要先制作才能审核,审核完才能播放,所以正确语序是制作关、审核关、播放关,排除A、
D项;“通过”句式杂糅,“迈向……质量”搭配不当,排除C项;故选B项。

)
20.答案:D(承接前面分句中“机会和本钱”的是②;①说的是努力,③说的是不努力,对应后面分句,
先①后③,故选D项。

)
21.答案:B(A项中的引号表示突出强调,B项中的引号与例句中的引号都表示形象化的比喻,C项中的
引号表示直接引用,D项中的引号表示讽刺和否定。

故选B项。

)
四、写作(40分)
22.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