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最新文档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PPT课件
★主持(或主要参加)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 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9
一、双师型教师内涵和素质结构
我院双师教师认定标准:
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务,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
“双师型”教师
具备专业知识,并具备通过一定方式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 生的能力 掌握专业技术,并能分析再现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技术 操作,及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会使用设备,并教会学生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使用方 法,教会学生独立使用设备
会制造产品,并能进行产品制造教学,指导学生制造产品
.
10
一、双师型教师内涵和素质结构
内涵归纳:
“双师型”教师就是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各种技师(工程 师、会计师等)素质于一体的教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 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 践技能的示范者,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高素质、具有双重专业 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不仅包括专任教师,也包括从校外企业、行 业聘请来的兼职教师。
短、平、快 !
.
2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素质结构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素质结构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中的一种理想的教师 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必须 具备的。
双师型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厚的科 学知识,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而且必须有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岗位技能,取得相应的 资格证书。
.
14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严峻现实及原因分 析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落后,不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 高职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落后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高职院校双师教师培养的意义
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呼唤
▲从培养目标看“双师型”教师培养有其必要性。 ▲从专业建设看“双师型”教师培养有其客观性。 2、高职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学院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短、平、快 !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素质结构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素质结构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中的一种理想的教师 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必须 具备的。
双师型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厚的科 学知识,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而且必须有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岗位技能,取得相应的 资格证书。
掌握专业技术,并能分析再现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技术 操作,及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会使用设备,并教会学生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使用方 法,教会学生独立使用设备 会制造产品,并能进行产品制造教学,指导学生制造产品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能进行产品创新并能指导学生进行产品创新 具备组织学生进行行业分析,预测产品发展趋势,并对学 生进行相应的教育以适应这种趋势的需求
四、高职学院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建 议 四、高职学院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建议 1、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与本专业密 切相关的第二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和评审,或行业资 格证的考评。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证书或行业特许资 格证书。 ★制定生产经营实践活动方面的优秀成果评优制度。
发展高职教育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造 成 学 校 人 员 的流 失 。
2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 的能力和素质 21首先双师型教师必 须具备教师的基本 能力 和素质,要 . 教 书育人 ,热爱 职教 事业 ,热爱 学生 ,为人师 表 。同 时 还要 有 良好 的教 育教 学能力 和科 学的教育 理念 。作 为教 师也要有健 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等保证教 学的实施 。 22 双 师型教师 主要从 事专业课 教学 ,又是教师 中 的一 .
职教 育 的特 殊性 也对 高职 院校 的教师提 出了要求 。 国家 教委 在 《 关于 加强高 职 ( 高专 )院校 师资 队伍 建设 的意 见 》 、 《 国教育 事 业 “九 五 ”计 划 和 2 1年 发 展 规 全 00 划 》等 文件 中都对教 师 的资格 、职责 等做 出明确 要求 ,
维普资讯
第 3 第9期 卷
Vl . 0 3 NO. 1 9
读 与 寓 杂 志
Re d a dW rt rod c l a n iePe i i a
20 0 6年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 p e b r 2 06 e tm e 0
发展高职教育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 对 双 师 型 教 师 认 识 得 误 区 当前 ,职 教 届 对 双 师 型教 师 的理 解 就 是 具有 “ 双
224 要 具 备 适应 能 力 和 创 新 能力 。 双 师 型 教 师 要 善 于 接 .,
受 新信 息、新 知识 、新观念 ,不断更 新 自身的 知识体 系 和 能力 结构,直到学生开展创造 性的活动 3 影 响队伍 建设的 因素 目前 ,在我 国高职 院校 中,真 正意 义上具有双师 型素 质 的教 师人数 比例 不高 ,人员 素质 不齐 ,这严 重制 约 了 高职 院校 的发展 ,影响 这支 队伍建 设 的主要 因素大 致有
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 、 学 的 定义 。 根 据 国家 教 育 部 高 等教 育 司 提 出 的具 有 “ 科 双 师 ” 质 的教 师 应 符 合 的 条 件 , 结 合 国 内各 高 职 院校 在 “ 素 并 双 师 型 ” 师 资 格 认 定 方 式 上 的普 遍 做 法 。 内 涵 可 归 纳 为 : 教 其 一 是 教 师 具 备 与 本 专 业 同 系 列 的 技 术 职 称 或 岗位 资 格 ( 能 ) 技 证 书 ; 是 指 教 师 虽 没 有 取 得 实 际工 作 领 域 的 专 业 技 术 职 务 , 二 但 具 有 了实 际 专 业 技 术 领 域 的 技 术 人 员 的素 质 : 三 是 已 具 有 实 际 工 作 领 域 中级 以上 专 业 技 术 职 务 的 人 员 到 校 任 教 且 获 得 了 教师资格证书 , 即具 备 了 “ 师 ” 质 。以上 三 种 情 况 都 可 称 为 双 素
3缺 乏切 实有 力 的激 励 机 制 .
关 键 词 :高职 院校 “ 师型 ” 师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双 教
随 着 我 国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飞 速 发 展 ,我 国高 职 院 校 师 资 队伍 的 建 设 工 作 得 到 了各 级 政 府 和各 高 职 院 校 的 高 度 重 视 。 《 向2 世 纪 教 育振 兴 行 动 计 划 》 出 :振 兴 民族 的希 望 在 教 面 l 指 “ 育 ,振 兴 教 育 的希 望 在 教 师 ,建 设 一 支 具 有 良好 政 治 业 务 素 质 、 构 合 理 、 对 稳 定 的 师 资 队 伍 ,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的 根 结 相 是 本大计 。”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培 养 目标 是 为 生 产 、 设 、 理 、 务 建 管 服 第 一 线 培 养 适 用 的 高 等 技 术 应 用 性 人 才 . 由此 确 定 的 高 职 院 校 师 资 队 伍 的 建 设 要 求 也 就 不 同 于 普 通 高 校 。它 决 定 了 从 事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教 师 不 仅 需 要 具 有 扎 实 的 专 业 理 论 知 识 和 丰 富 的 教 学 经 验 ,而 且 必 须 具 有 较 强 的从 事 本 专 业 实 际 工 作 的 能 力 .即 高 职 院 校 的 教 师 应 该 是 国家 教 育 部 在 总 结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六 条 基 本 特 征 中 指 出 的
核心竞争力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商
文化教 育 I l I
赵队伍建设
( 春 职 业 学 院 外语 系 , 伊 黑龙 江 伊 春 13 0 ) 5 00
摘 要 : 国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或提 升越 来越 引起教 育管理者的关注。而“ 我 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因 素。那 么如何 建设一 支双师型教 师队伍?本文将尝试分析 打追一 支强大双师型师资队伍 的途径及措 施来提升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 师型; 双 师资建设 ; 核心竞争力
—
一
l — 48
引言 目前 , 我国 缺陷在于高技术素质教师和‘ ‘ 双师型” 教师严重缺 乏。 我国“ 双师型” 教师比例远低于实际需求 。 我国 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除了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所 需之外,更为本质的原因在于满足了经济发展对 高级应用型技术 ^才所提出的大量需求。但现有 、 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技术 素质教师。据找们对黑龙江省的调查统计, 高职院 校教师队伍中具备高技术素质的“ 双师型” 教师所 占比例不足 8 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 比例—般为 %; 5 %以上。这种师资现状, 0 必然影响高职院校的特 素质和能力 : 一要类似文化课教师那样 , 具有较高 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 有较强的教学、 教研及教 学能力和素质; 二要类似工程技术 人员 那样 , 有广 博的专业基础知识 , 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 , 一定 的 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 业 的能力 和素质 。 2 2建 设 高 职院 校 的“ 师型 ” 双 教师 队伍 的必 径
3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 ,1 1 科研 单 位进行专
业 实践
一
通过专业实践 , 教师可以了解 自己所从事专 业目 前生产、 技术、 工艺、 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 艺; 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些问题 , 向有丰富实 要性 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 , 在他们的帮助下提 建设一支“ 双师型” 教师队伍 , 是全面提高应 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 31 .2 用型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 基本上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 出来 实践技能 的, 从学校门到学校门 , 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在高 任务, 在指导 职院校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重理论、 轻实践 , 重知 课程设计 、 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 尽量结合实 色发展和其具有的核心竞争力。 真题真做。在建设专业教室( 实训中心 )教学 、 l 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识的传授、 轻能力培养和知识的应用, 师资队伍建 际, 何谓杨 暑争力? 核J 力的概念是 19 设和评价上偏重理论水平 ,轻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qI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 90 -一 年美 国密西根大学商学 院教授普拉哈拉德 ( Ck 的重要性 ,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缺乏有机的结合 , 能 力 Pa a d rh l )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 ・ a 哈默尔( ay 毕业 学生 知 识应 用能 力差 ,严重 影响 就业 需求 和 G r 3 3 到教 . 1 Hm1 a e 在其合著 的《 ) 公司核心竞争力}T eCr 甩 人单 的要求。 (h o e 位 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 C m e neo eC ro mn o pt c f h opmt )一书中首先提 出 e t 2 .教师队伍存= 21 在的问题 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敦员, 利用寒 、 暑假期对在 在高等教育持续扩招中, 应用型大学的教师 职教师进行培训。 来的。他们对核J 蓑 争力的定义是 : “ 个组织 在一 内 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 , 尤其是关于怎样 人数明显不足 , 面对新形势多数教师观念落后 , 知 3 4实施“ . 1 产学研” 结合跟踪高新技术 职业学校的产学研结合与高校不同,主要是 协调多种生 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 识老化 , 教育方法 、 教学手段陈旧; 教师结构不合 能” 。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 核心竞争 理 , 实践 能力不强 ,双师型” “ 教师匮乏 , 基础课教 侧重将教学 、 生产与新科学、 新技术 、 新工艺的推 力实际 E 是隐含在公司核|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 师偏多, 专业课教师不足 , 一专多能教师奇缺 ; 高 广和应用紧密结合上。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最 职院校师资补充主要来源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 , 适合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 通过产学研结合可 识和技能 , 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核心竞争力, 又称 “ ( 核J 竞争 ) 能力”“ 、核心 他们理论知识丰富, 实践经验不足, 成长起来需要 以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仓 能力。 撕 “ 3 2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是建设“ 双师型” 教师 竞争优势”指的是组织具备的应x 变革与激烈的 时问;企业优秀人才进事业单位严格受控 ,双师 , 寸 人 由于 论 外部竞争, 目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 并 核 型 ” 才 很 难补 充 进来 ; 过 分强 调 科研 、 文 队伍 的必 要手 段 心竞争力通俗的讲就是一种独特的, 别人难以靠 的质量和数量, 迫使教师必然把大量的精力用于 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 中 有丰富实践经 简单模仿获得的能力。 科研或理论研究,使他们失去 了自身应具有实践 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 , 2双师型” “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核 能力强的特色。 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 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 2 2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 2 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 ^ . 员素质的新要求。他们在 心竞争力的关键 核 心竞 争 力 概 念引 人 高职 教 育 是 时代 的选 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对人才的社会 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学校 择。 因为 , 高职院校的发展 , 同样面临着现代企业 需求没有进行定量分析, 缺乏前赡性; 二是人才培 教师向“ 双师型” 转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 所面I 的问题 。审视我国目前 的高职教育可以发 养方案或多或少带有学科式痕迹,教学内容和课 天, I 缶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 改善高职 现, 起步较晚的高职教育尚未走上 以“ 能力” 为本 程整合力度不够,体现不出高职院校教育培养模 教师结构 , 以适应 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 , 这 位的特色发展之路,其中—个关键原因是严重缺 式 的特 色 ,有些 还仅 仅是 内容 的删减 或课 程 的叠 对高职教育来说,已不是为弥补高职师资不足的 乏既具备教师资格又能开展以提高技能为核心的 加,没有真正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 权:之计 , 而是— 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建设任务。 实践课教学的高技术素质的“ 双师型” 教师。这使 主线设计学生 的知识、 能力 、 素质 、 结构 , 理论教 3 制定激励措施, 3 是促进“ 双师型” 师资队伍 得我国的高职院校只能像普通高校那样以 “ 学科 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 育三大体系还没有真正建 建设的重要保障 知识” 的认知和掌握为本位, 而无法在知识 的应用 立起来 ; 三是校企合作和产 、 、 学 研结合工作 尚未 首先, 学校要把“ 双师型” 师资建设纳入学校 和转化为技能 匕 充分发展其特色。要解决这一瓶 真正起步 , 大多是在解决实验、 实训等浅层次的结 教育发展总体规划, 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 , 根 颈问题, 必须大力调整现有的高职师资结构。其重 合上, 而校企互惠互利 、 双赢共生的深层次机制上 据教师的年龄 、 学历、 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 点是大力发展高职院校的 “ 双师型”教师所占比 的结 合 制度还 没有 建立 起来 。 划。其次 , 学校要建立“ 双师型” 教师评价考核体 重。在西方各国高职类院校中“ 双师型” 普遍 占教 系, 设立“ 双师型” 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 促使更多 3双师型” “ 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师总数的 5 %强, 0 而我国只 占 不到 1%。面对这 5 “ 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 , 崾 对现有教师进 教师成长为“ 一 双师型” 教师。 么大的缺 口, 光靠引进是远远不够的 , 史重要的在 行 职业 培训 ;二 要从 生产笫 一 引进 高素 质 的专 线 参考文献 于立足于高职院校的师资培训和培养,使现有教 业 人 员 ; 要制 定 利 于教 师 向“ 师” 向发 展 的 I 戴以勉 高 三 双 方 1 1 校发展中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Ⅱ l 师向“ 双师型” 教师转变。 政策措 施 。 华东 船舶工业学院学 瘫会科 学 ; O(. 报I£ 版)O 4 ) 2 3 21双 师型” 师 的含义 . “ 教 3 对专 业教 帅进 仃职 、培 训是 “ 师 型 ” . 1 世 双 师 【J 2 任运康’ 苏开荣, 夏万林. 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 “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 资队伍 建 设的重 点 。 争力的培养Ⅱ1 育与职业2 O (2 嫩 0 5 . 1】 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 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可以采取以下途 责任编辑 : 才玉萍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当前高等教育面临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新形势下,高水平高职学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才质量和竞争力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双师型”教师作为高水平高职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在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双师型”教师对高水平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专业技能精湛、深入学科研究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成员,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和实践育人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教师。
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提高教学效果“双师型”教师不仅能够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在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推动专业创新“双师型”教师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创新提供帮助。
(三)强化实践教学“双师型”教师能够利用自身的工作经验,配合校外实习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拓宽社会渠道“双师型”教师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能够开展相关专业与社会之间的务实性合作,促进校企合作的普及和深化。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策略与路径(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从加强教职工队伍管理、提高教师待遇、培养教师发展空间、规范教师绩效评价等方面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稳定、多样和健康发展。
(二)推行教学考核与激励机制高水平高职学校应制定合理的教学考核与激励机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竭力创造都市教学氛围,从而为“双师型”教师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三)扩大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交流学校可以建立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的交流平台,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教学授课、成果转化等工作,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提高师资队伍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四)推广学科交叉培训模式学校应充分利用独特的学科和行业优势,加强学科交叉培训,不断拓展教师的技能和技术技巧,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进行了可喜的改革,其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被提出。
这是指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很强的师范素养和
教育教学能力。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能够
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首先,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在教师素质上加强。
教师的专业和
实践能力,对学院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影响很大。
因此,学校要非常注重教师培养的质量,
针对教师的专业和教育教学能力,开展优秀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吸纳优秀的教学经验,形成优秀的教学团队。
同时,在教材学习、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使教师
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以及创新发展的要求。
最后,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注重团队建设。
教育教学团队的建
立和发展,可以使教师资源共享、育人能力共同提高。
在此过程中,注重领导力和团队协
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形成互相串联、相互之间协同和系统整合的高效教
学团队。
而教育教学团队的建立,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效。
总的来说,加强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升高职教育教学综
合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水平高职学校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学校应该始
终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准确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工程实践和校企合作,做
好教师培养和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来支撑。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高水平高职学校正成为国人关注的新焦点。
对于这些学校而言,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助力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之一。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职业教育教师的技术实践经验,又有普通高校师范教育的教育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水平。
在高水平高职学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
它不仅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对于师资队伍的培养和职业发展具有长远而深远的意义。
一方面,“双师型”教师能够把职业教育和学科教育有机融合,将职业实践经验与学科特点有机结合、融通贯穿。
此外,他们所具备的高水平教学能力和丰富的职业经验,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有效培养学生对各种人才需求的满足能力。
另一方面,正确的“双师型”教师的工作方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质量标准的提高。
此外,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也能够为学生和社会提供良好的职业服务,促进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为加强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尽快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以推动。
具体来讲,以下措施将是非常有效的: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培训的内容应当具备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必要的教育和专业科研平台,确保教师在高校和职业教育领域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二、完善教师职业发展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渠道。
如增加晋升渠道、组织教师工作交流和合作等,以优异的教学表现和研究成果作为晋升的主要因素,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经济待遇。
三、加大教育投入和政策支持,优先支持重点建设项目。
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从最基层教育阶段开始,加强顶层战略部署、人才引进、科研资金和讲座教育等投资,在全国职业教育发展大格局中为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提供动力和资源支持。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的高职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职学校能够提供优质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为了加强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要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力量,提高其学术水平是重要的任务。
为此,高职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研修。
通过组织各类培训班、学术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科研,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要注重教师的实践经验。
高职学校的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了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学校可以建立与企业、行业合作的实践基地,让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实际工作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
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和实施,提高其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要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职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念。
学校还可以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通过观摩课、教学评价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校还可以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选拔。
高职学校可以通过引进高水平的博士、硕士等研究生,培养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学校还可以通过选拔优秀教师进行教师岗位竞聘,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研修,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注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的职业操守和综合能力;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选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高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水平高职教育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从“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与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和作用“双师型”教师即具有双重教师身份,既具备行业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又具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
这种教师不仅可以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能分享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双师型”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工作经验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行业专业性的指导,促进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深度合作。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1.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一些高水平高职学校存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2. 教师教学能力待提升。
部分教师在教学理论知识储备、教学方法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难以适应高水平高职教育的需求。
3. 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不足。
国内目前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工作相对不足,很多学校在校园招聘下岗退休职工或企业职工兼职教师,但这种做法仅能解决一时之需,难以根本解决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与策略1.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高水平高职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投入,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提升,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
2. 加强教师的学科研究和实践能力培养。
高水平高职学校应注重培养教师的学科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深入实际行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工作经验。
3. 建立“双师型”教师引进机制。
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合作,在教师引进上增加鼓励引进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从而补充学校师资队伍中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而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高高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
学效果,必须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水平高职学校要注重教师的学术能力培养。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
学经验,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教学。
为此,高职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学术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进行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提高他们在学术领域的造诣和研
究能力。
学校还应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和平台,使教师能够
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质。
高水平高职学校要注重教师的教育思想培养。
教师的教育思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
教学质量。
为了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思
想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
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要
求他们要有高尚的师德情操和职业道德,始终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为学生成长提供良
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高水平高职学校要注重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对于
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
建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平台,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共同推动学校的教学事业发展。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拥有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
这种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此为支撑,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因此,在高水平高职学校中,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高水平高职学校教师的培养和引进首先,加强高水平高职学校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手段。
高水平高职学校可以通过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增加教师职称评定标准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到这个领域,并通过专业课程、论文写作、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法等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
二、建立科学的教师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教师激励机制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
高水平高职学校可以通过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增加教师荣誉感和教学热情,同时也可以提高学校声誉和教学质量。
具体而言,可以设立奖励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增加教师职称晋升机会等手段,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保持高水平教学的热情。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
高水平高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专题研讨、开展教学交流和互相评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互鉴,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与同领域的教师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积极响应教育部“双师型”教师政策高水平高职学校应积极响应教育部“双师型”教师政策,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政策保障。
教育部提出的“双师型”教师政策,旨在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高水平高职学校可以在教师招聘和评定等方面,优先选择和提拔具备双师型教师能力的人才,为教师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助。
综上所述,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水平高职学校需要培养出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优秀毕业生,而这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进行教学工作。
本文将从培养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来探讨如何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机制建设是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教师培养规划和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使教师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估和激励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应该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培训,使他们能够了解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提高教学实效。
师资队伍建设是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招聘机制,通过公平公正的选拔程序选拔优秀的教师人才。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项目和培训方式,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的团队建设,建立健全的教师交流机制和合作机制,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方法改革是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侧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特点。
而“双师型”教师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更多的引导和辅助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培训,提供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和支持。
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平台,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当前,高水平高职教育已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和力量。
而高水平高职学校需要的教师队伍应当是具备高学历、高职业素养、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
因此,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高水平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加强教师教育培训,提升专业素质高水平高职学校教师教育培训应当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教育培训中,应当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和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对于新进教师和年轻教师,应当提供系统化、全面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
对于“非师范”教师,应当加强师范化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环境是教学质量的基础性条件,高水平高职学校应当创造优美的教学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搭建良好的教育教学平台。
在教学环境方面,应当加强教室设施建设,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保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互动性。
同时,高水平高职学校还应当积极营造教学氛围,倡导创新教学,推广校企联合教学等,提高教学质量。
三、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教学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是高水平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方法。
因此,高水平高职学校应当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校外实践基地,引导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实际操作和经验积累,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增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四、加强学科交流和合作,促进教学改革学科交流与合作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为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教师,需要积极参加学科交流与合作活动,并深入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促进教学改革。
同时,高水平高职学校还应当建立健全学科发展和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教育教学的跨学科发展。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水平高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成为学校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意义、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加强建设的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及意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课堂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他们一方面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湛的技能,另一方面又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
这种教师队伍不仅能够满足高水平高职学校对于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需求,还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转型期,发展质量和特色成为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核心。
而“双师型”教师队伍正是贯彻实施教育改革的需要,为高职教育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师资源。
2. 提升教学品质。
高水平高职学校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还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实践技能和教学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双师型”素质,才能够更好地满足高校教学质量的要求。
3. 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贴近市场、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实践技能,并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
当前,我国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部分高水平高职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对口、学历高的教师不足,而技能型教师过多。
这导致学校在教学工作中往往偏向于理论,无法很好地将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
2. 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一些高水平高职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专兼职教师比例失衡,教学水平良莠不齐。
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还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发展。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不仅关系到高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关系到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要加强对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要重视教师培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一方面,可以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提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课程。
可以引进专业教育教学团队,组织各类教研活动,提供教学指导和辅导,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还要建立高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机制,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到教师培养中,培养出既具备实践能力又具备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
要完善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机制。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评价内容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多个方面,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此为依据对教师进行评价和考核。
要加强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建设。
要根据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和贡献,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可以设置教学优秀奖、教学优秀团队奖等,对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和教学团队给予奖励和荣誉,鼓励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要加强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和培养。
要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教师的成长和进步。
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可以通过定期评估和考核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而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成功与否,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教育质量,我们应该着力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我们要加强高水平高职学校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高水平高职学校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深厚的教学能力,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
我们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研修工作,提高他们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
我们要积极引进优秀的教师人才。
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教师人才的支持,因此我们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的优秀教师人才。
可以通过组织国内外的招聘活动,向全国范围内的教师人才发布招聘信息,并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他们加入高水平高职学校。
我们还要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高水平高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他们能否长期稳定地为学校服务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建立健全的职业发展体系,提供多种发展通道和机会,让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还要加强对教师的激励措施,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待遇,让他们有更强的工作动力。
我们要加大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现代化的高水平高职学校需要具备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
我们要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和项目,组织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水平高职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培养和引进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以进一步提高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教育质量。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改革,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一流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的教师。
如何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加强教师的师范化培养。
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教师队伍不能只注重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培养。
要加强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
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提高教学实效。
要加强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
高水平高职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体系,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供多种途径和渠道让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要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动力,制定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
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立的教学能力。
要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要注重引进国内外优秀的高水平职业教育专家和人才,为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保障。
高水平高职学校需要建立健全教师的岗位分类和评价制度,明确教师的职责和权益。
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养,制定合理的教师管理政策和制度,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还要加强教师的待遇和福利保障,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高水平高职教育工作。
着力强化高水平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加强教师的师范化培养、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结构优化以及管理和保障,才能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支撑。
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水平高职人才的需求,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知识流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09SJB630032)一、引言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现有在校生近900万人,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高职院校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职内涵发展,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其发展在我国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更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在办学理念、体制结构、办学机制等方面普遍存在着影响其科学发展的问题。
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高职院校将面临来自国内本科院校、国内高职同行及境外职教院校的激烈竞争。
因此,如何准确判断自己的竞争优势,迅速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的存亡。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概述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管理学教授普拉哈拉德和英国的战略管理学教授哈默于1990年率先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
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期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结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可定义为:在高职院校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不被其他院校所模仿或复制,为自己在竞争中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独特能力。
它来源于不易被其他职院效仿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等相互影响的综合因素,具有独特性、价值性、不可模仿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根据对核心竞争力的理念研究分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主要分为显性竞争力和隐性竞争力,各包括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及核心产品三个方面。
显性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包括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优秀的教师队伍、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高水平的领导决策层等,核心能力包括领导决策力、教师专业建设与改革能力、管理者的制度创新能力、教师职业教育与科研能力等,核心产品包括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自主性创新制度、一系列项目化教学设计的课程等。
隐性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包括地域优势,与各级各类社会、行业、企业的社会关系等;核心能力包括学院对外宣传能力、学生就业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职工的凝聚力、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等;核心产品包括和谐的校园文化、学生社团及综合素质显示度、学院知名度等。
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中,人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科学的管理体系是发挥整体竞争优势的核心,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创新则能保持长久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表象就是高质量的生源和高质量的就业,供不应求的社会需求率,强大的社会影响和服务能力,较高比例的毕业生成才率等。
支持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则集中体现在专业特色上。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对核心竞争力有不同的要求,研究型大学应该是学科特色的凸现,而应用型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专业特色上。
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的重点是专业及专业群。
我院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建设中确立的目标是:“立足交通,服务行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创新专业建设机制,重点建设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五个与交通现代化、地方支柱产业直接对应的专业,并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将学院建设成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如果说专业特色是一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那么师资队伍则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证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其办学水平和各项职能的发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其是否具有竞争力或有多大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谁拥有一流的师资,谁就拥有了在高职教育市场上竞争制胜的法宝。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脚,教师一定要有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高职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客观上要求教师既具备教育教学方面的基础能力,又具备职业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不仅要掌握高等教育基本教学规律,而且应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特别将“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与办法,聘请一批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兼职,促进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列为示范性院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双师型”师资建设不仅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是一个个体概念,也是一个群体概念。
以往通常把“双师型”师资作为一个个体概念,认为“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由多个“双师型”教师个体组成的,“双师型”教师个体不仅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教学能力,而且掌握职业实践技能。
实质上“双师型”师资队伍既是一个个体概念,教师的个体是“双师型”或具备双师素质,也是一个群体概念,指理论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互补整合构成一个“双师型”团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四、“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作为个体的“双师型”高职教师不仅要掌握高等教育基本教学规律,具备教育教学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还要具备在本专业领域内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即要达到“德高、艺高、技高”的要求。
对“双师”教师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与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作为培养“职业人”的高职教师,既要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又要具备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素质与能力。
二是深厚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能力。
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能把握专业前沿,具备良好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
三是良好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
当前,高职教育肩负打破“学科式”教学体系,重构新的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重任。
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经验,掌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设计技术,完成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重构。
四是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高职教师应该掌握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法,如教育心理、课堂管理等。
教学方法要适应“以能力为本位”的要求,既注重知识的讲解,更重视能力训练,要由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育为主,转为推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方法。
专业教师既能讲,又能做,即能做到“知行合一”,教学场景是“教学做合一”。
五是良好的科研教研能力。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也具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周济部长曾说过,“任何一所大学,只要是高等学校,教师要提高水平,要提高业务素质,都得搞科研。
”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高职办学走校企合作之路,科研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
六是良好的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
“双师型”教师要与企业、行业、教师进行广泛交流与沟通,良好的社会交往、组织协调能力非常重要。
七是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到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才能称之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
高职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吸收、探索高职教育成果与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又要适应资讯、科技和社会经济等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开展校企合作,采取措施在专业教学中增加具有企业界丰富经验的专家,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一支由专任教师与来自行业企业第一线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支优秀的高职教师队伍由普通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以及普通技术人员、技术能手、高级技师、行业领军人两个塔形结构组成。
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职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分工协作、术有专攻、各司其职。
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
“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任重道远,建设的重点有两方面,即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和兼职教师的有效管理与培训。
(一)建立高职教师资格标准,完善教师准入选拔制度高职院校要改变以往只重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准入条件,把有企业实践经验与能力纳入人才引进标准。
将专业教师的准入门槛由过去的“学历+职称”标准转变为“学历+职称+实践经历”标准。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副高职称和企业工作经历成为新进专业教师的必要条件。
要结合当前正在推行的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明确岗位设置、岗位标准,建立双向选择和择优机制,并经严格的面试、试讲、技能操作考核,确保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实践素质。
(二)多途径,重实效,培养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1.通过社会实践、科技服务和校企合作提高专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针对各类教师的不同情况,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的生产技术一线进行专业实践,以脱产或半脱产形式在企业中担任技术员、技术顾问、访问工程师等,提高教师工程素质。
通过开展横向科技服务,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产品研发、运营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强化锻炼教师的科技研发能力。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行业、企业培训工作,走出学校,面向行业企业,面向生产。
通过各种方式的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生产过程的新技术、新工艺。
要具备“教学做合一”的本领,不仅需要企业经历,更重要的是需要经常化的企业实践历练。
2.通过继续教育与行业培训,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对于理论基础较好、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鼓励考取相应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的行业特许资格证,促使其通过行业培训等方式接受继续教育,学习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对于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和学历层次欠缺的教师,鼓励其参加学历或非学历的继续深造,夯实理论功底;对于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教学能力不强的教师,通过组织教师职业教学能力培训来弥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