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同名9765)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职工身体和心理健康,防止职业病危害,确保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系统和综合的管理措施。
下面是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环境监测与评价制度:对职业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监测、评价和分析,确定危害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方案。
2.危害因素控制制度:根据环境监测结果和评价数据,采取控制措施,包括物理控制、工程控制、技术控制、行政控制、个体防护等,减少或消除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的影响。
3.职业病防治制度:建立职业病诊断、报告和统计制度,加强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包括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检查和治疗。
4.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制度:加强职业卫生知识的普及和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合格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5.职业卫生监护制度: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职工的危害暴露程度,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职业病危害。
6.工作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管理机制,包括工作场所的消防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化学品安全等,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
7.应急救援制度: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和应急演练计划,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职工的生命安全。
8.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单位和个人的职责和权责,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9.监督与评估制度: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提升。
10.职业卫生事故调查制度:建立事故调查和分析制度,追究事故责任和处罚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12.职业健康宣传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和预防意识,推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传播和宣传。
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最新资料 Word版可自由编辑!】第 1 页共 30 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3、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5、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6、职业健康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7、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8、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10、岗位职业卫生健康操作规程11、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 12、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第 2 页共 30 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总则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工作环第 3 页共 30 页境和条件。
3.本制度规定从用人单位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4.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1.主要负责人责任制1.1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并提供人力资源;1.2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1.3组织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4督促、检查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保障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1.5保证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1.6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7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1.8依法承担本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责任。
十二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
2. 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下设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三、职业危害因素监测1. 定期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存在超标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3. 对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进行职业危害评价,确保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
四、职业健康检查1. 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2.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实行定期体检,确保及时发现和诊断职业病。
3. 对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及时给予治疗和康复。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1. 配置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如通风、防尘、防毒、防辐射等。
2. 定期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使用培训,提高防护效果。
六、个人防护用品1. 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2. 定期检查、更换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3. 对劳动者进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培训,提高防护效果。
七、职业卫生培训1. 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意识。
2. 对新入职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使其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
3. 对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八、职业卫生档案管理1.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包括劳动者健康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职业病防护设施档案等。
2. 对职业卫生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 定期对职业卫生档案进行审查,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九、应急处理1. 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处理、救援等程序。
职业防治十二项规章制度
职业防治十二项规章制度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员工的财富。
因此,企业必须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等内容,以确保员工的安全。
二、《职业危害评估和控制规定》企业必须对职业危害进行评估和控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对于职业性疾病高发的行业,企业应该特别重视职业危害的评估和控制。
三、《职业危害物质使用管理规定》企业应严格管理职业危害物质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处理,确保员工在接触危害物质时可以得到充分的防护。
对于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必须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安全。
四、《职业健康检查规定》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职业健康检查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重要手段,必须得到员工的支持和配合。
五、《职业安全培训规定》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职业安全培训,教育员工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正确操作设备和机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培训内容应涵盖职业危害的认识、预防和处置方法等。
六、《事故应急处理规定》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处理机制,明确事件发生时的紧急处置程序和责任分工,及时有效地应对事故,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
七、《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是企业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设备的维护保养、灭火器材的配置摆放、消防演习的组织开展等内容,确保员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逃生。
八、《人身伤害事故处理规程》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事故,对于造成员工人身伤害的事故,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处理机制,及时对受伤员工进行救治和赔偿,并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的调查和整改,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九、《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及处理程序》对于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企业必须展开详细调查和处理,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尤其是对于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者较大经济损失的事故,必须进行严肃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完整版)职业卫生十二个管理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一、管理目的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健康保护的权利,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职业病防治管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二、职业卫生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管理人员:***员工:***、***、***三、机构人员责任及义务(一)主要负责人职责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公司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公司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公司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分管负责人职责在领导的带领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公司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订公司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企业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防控措施,减少和消除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提高员工的工作安全和健康水平。
本文将介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12项重要内容。
1.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该制度是企业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标志了企业对职业卫生的重视程度。
它包括了企业的职业卫生政策、目标、责任和要求,并规定了制度的实施、监督和修订。
2. 职业卫生组织机构:这一项涉及到企业内职业卫生管理的具体层级和分工。
一般而言,企业需要设立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或委员会,并明确职责,确保职业卫生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中,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体系,包括卫生设施建设、检测分析、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持等,并与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4. 职业危害因素评价:这一项是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需要对工作环境中的各类危害因素进行评价,如化学、物理、生物等,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护员工的工作安全和健康。
5.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基于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结果,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控制、个体防护、管理控制等方面,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6.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企业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职业卫生意识,加强职业卫生知识的普及,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能力。
7. 职业病检测和诊断: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职业病检测和诊断机构,为员工提供职业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服务,确保职业病病患及时得到妥善处理。
8. 职业卫生事故处理:企业应当制定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便在职业卫生事故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处置,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9.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对于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来说,建立、整理和维护职业卫生档案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项将包括员工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职业病发病情况、职业卫生培训记录等。
10.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这一项主要指的是职业卫生监督机构的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和监督。
企业需要建立的职业健康管理12个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汇编(根据法律法规要求需要建立的12个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发生职业病危害,切实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对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管理控制.3职责3.1各车间负责所属管理区域内的职业危害警示标志牌的申报、悬挂和管理,确保申报及时;悬挂(放置)规范;位置醒目;本体完好、清洁.3。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各单位职业危害警示标志牌的监督管理和职业危害检测结果的告知。
4管理要求4。
1岗前告知4。
1。
1事业部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按国家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4。
1.2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部门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4.2现场告知4.2。
1在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结果。
4.2。
2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4。
3检查结果告知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卫生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
员工离开本单位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复印件,装置将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12 项 职 业 卫 生 管 理 制 度
12 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宁夏的士港湾机动车维修检测中心2019年目录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3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5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6职业健康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7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8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10岗位职业卫生健康操作规程;11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12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总则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工作环境和条件。
3.本制度规定从用人单位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职贵范围,凡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4.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一、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1.主要负责人责任制1.1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并提供人力资源:1.2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1.3组织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4督促、检查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保障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1.5保证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1.6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7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1.8依法承担本公间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责任2.主管职业危害负责人责任制2.1组织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完善和修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各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督促并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的落实和专款专用:2.2 组织对公司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危,防治知识。
12个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12个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一、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建立职业健康监管机构。
设立职业健康监管机构,监督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对企业具体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建立职业健康检查体系。
建立职业健康检查体系,针对职业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对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及处理职业健康问题;
3、建立职业病防护体系。
对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并定期检查作业者的健康状况;
4、建立职业健康管理文件。
将职业健康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经验制度等纳入文件,作为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
5、建立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体系。
对职业健康领域的法律法规、常见职业病危害、职业健康管理方法等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
6、建立个人防护装备管理制度。
对职业病危害较大的作业场所,配置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
7、建立职业健康事故处理制度。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3、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5、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6、职业健康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7、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8、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10、岗位职业卫生健康操作规程11、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12、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总则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工作环境和条件。
3.本制度规定从用人单位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4.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1.主要负责人责任制1.1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并提供人力资源;1.2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1.3组织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4督促、检查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保障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1.5保证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1.6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7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1.8依法承担本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责任2.主管职业危害负责人责任制2.1 组织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完善和修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各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督促并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的落实和专款专用;2.2 组织对公司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2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2项职业卫生 12 项管理制度一、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一)总经理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1、用人单位的厂长(经理)是本单位的职业卫生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保证本单位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负全面责任。
2、生产经营活动中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家和本、地区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标准。
3、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提高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
4、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审核批准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长远规划,以及重大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有计划的改善劳动环境,做到安全生产经营,文明生产经营。
5、保证本单位职业卫生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6、把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每月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安全工作会议,听取各部门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职业卫生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
7、经常深入了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掌握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组织开展厂级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对重大隐患组织落实整改措施。
并布臵和检查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8、对于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和革新、改造等工程项目,确保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报卫生局审批。
9、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10、保障职工的职业卫生劳动条件和企业的职业卫生安全状况,保障女工的合法权益,不得使用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11、开展厂级职业卫生安全教育与考核工作。
12、及时、如实上报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组织对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调查分析及处理工作。
(二)副经理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1、协助厂长(经理)领导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安全工作,对分管的职业卫生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范本一、职业危害辨识和评估制度1. 制度目的:辨识和评估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管理措施:a. 由专业机构进行职业危害辨识和评估,定期进行复查,确保有效性;b. 监测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频次等,并对职业病危害项目进行分级管理;c. 针对不同岗位明确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暴露限值,确保在安全范围内;d. 建立职业危害登记簿,记录有害、有毒、危险等信息,使员工了解职业危害情况;e. 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通报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和防护措施。
二、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管理制度1. 制度目的: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的暴露水平,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2. 管理措施:a. 根据职业危害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方案;b.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并保证其使用率;c. 建立个人防护设备检查制度,定期对防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d. 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并建立个人防护设备培训档案;e.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三、职业危害监测与检测管理制度1. 制度目的:监测和检测职业危害因素的水平和暴露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职业病发生。
2. 管理措施:a. 定期对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检测;b. 配备适当的监测与检测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c. 对监测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d. 建立监测和检测档案,记录监测和检测结果、控制措施及效果;e. 对监测和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
四、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制度1. 制度目的:提高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和知识水平,增强职业危害防护意识。
2. 管理措施:a. 对新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b. 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危害因素、个人防护措施、急救知识等;c. 建立职业病防治知识考试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d. 对未通过考核者进行再培训,直到达到培训要求为止;e. 建立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记录,记录培训内容、参训人员等信息。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公司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安全环境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变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4)企业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公司环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所属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6)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赤峰圣伦绒毛制品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为了规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加强对本单位职业健康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1、在识别职业危害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按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十二项
一、总则为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职责1. 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
2.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职业卫生培训与教育1. 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对新入职的劳动者进行岗前职业卫生教育,使其了解所在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1.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包括空气、噪声、振动、辐射等。
2.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评估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1.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如通风、防尘、防毒、防噪等。
2.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1.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保护劳动者健康。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职业健康检查1. 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症状,采取相应措施。
2. 对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相应的治疗和赔偿。
八、职业病报告与统计1. 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职业病病例。
2. 定期统计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职业病病例,分析原因,为改进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依据。
九、职业卫生档案管理1.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记录、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职业病报告等。
2. 严格保密职业卫生档案,确保劳动者隐私。
十、职业卫生费用管理1. 按照国家规定,将职业卫生费用纳入本单位年度预算。
2. 合理使用职业卫生费用,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
1. 职业危害辨识和评估制度:对职业危害进行辨识和评估,确定职业危害的性质和程度。
2. 职业危害控制措施制度:制定适当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工艺控制、个体防护等。
3. 职业危害监测制度:建立职业危害监测体系,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监测和检测。
4.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5. 职业危害应急预案制度:建立职业危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6. 职业危害信息通报制度:建立职业危害信息的通报渠道,及时向员工通报职业危害信息。
7. 职业危害教育和培训制度:开展职业危害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危害意识和防护能力。
8. 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建立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及时报告和调查职业危害事故。
9. 职业危害监督和检查制度:建立职业危害监督和检查制度,对职业危害防控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10. 职业危害评估结果公示制度:将职业危害评估结果公示,保证员工知情权和参与权。
11. 职业危害管控效果评估制度:对职业危害管控效果进行评估,并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2. 职业危害管理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管理档案,记录职业危害相关信息和管理措施。
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
1. 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估制度: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2. 职业危害控制制度:制定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3.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设备管理制度:对工作场所中使用的防护设施和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 职业危害培训与教育制度:对员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护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5. 职业危害事故管理制度:明确职业危害事故的报告、处理和防范措施,确保事故的及时解决和防范。
6. 职业危害监测与检测制度:对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评估其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7. 职业危害应急预案制度:制定职业危害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件进行预防和应对。
8. 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管理,确保员工使用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9. 职业危害工作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对工作场所进行卫生管理,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10.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对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包括体检和健康评估。
11. 职业危害信息管理制度:建立职业危害信息管理系统,对工作岗位的职业危害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
12. 职业危害行为管理制度:对员工的职业危害行为进行管理,包括严禁违反职业危害防护规定的行为并设置相应的奖惩措施。
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范本以下是一个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的范本:1. 危害辨识与评估制度:a. 建立职业危害辨识与评估制度,对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进行危害辨识与评估。
b.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2. 职业卫生监测制度:a.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包括空气质量、噪声、辐射等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
b. 对职工进行体检,监测其职业病与职业危害的关联。
3.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装备制度:a. 根据危害辨识与评估结果,提供适当的防护设施与装备,例如耳塞、护目镜等。
b. 维护和检修防护设施与装备,确保其有效性。
4. 职业危害信息报告制度:a. 建立职业危害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及时了解职业危害的发生和演变。
b. 对职业危害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5. 职业危害教育与培训制度:a. 对所有职工进行职业危害教育与培训,使其了解职业危害的相关知识和防护措施。
b. 对特殊岗位的职工进行专业的职业危害培训,提高其应对职业危害的能力。
6. 职业危害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制度:a. 建立职业危害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制度,制定相应的预案和流程。
b.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7. 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a. 建立职业健康档案,记录每个职工的职业危害暴露情况和职业病状况。
b. 定期对职工的职业健康档案进行检查与更新。
8. 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制度:a. 建立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的监督和检查。
b.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9. 职业危害投诉处理制度:a. 建立职业危害投诉处理制度,对职工提出的职业危害投诉进行调查和处理。
b. 给予投诉职工相应的保护和处理结果的反馈。
10. 职业危害隐患排查制度:a. 定期开展职业危害隐患排查工作,发现并消除潜在的职业危害隐患。
b. 对职业危害隐患排查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范文
职业危害12项管理制度范文一、职业危害辨识和评价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识别和评估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2. 职责(1)公司负责人:负责职业危害评估结果的审查和批准。
(2)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职业危害辨识和评价工作,并将结果报告给公司负责人。
(3)岗位工作人员: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职业危害辨识和评价工作。
3. 主要内容(1)制定职业危害辨识和评价的标准,确定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2)对公司全面进行职业危害辨识和评估,列出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清单。
(3)根据职业危害清单,评估职业危害的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4)建立职业危害辨识和评价档案,定期审查和更新。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监测和检测工作环境中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员工的职业病危害暴露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护员工的健康。
2. 职责(1)公司负责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检测结果的审查和批准。
(2)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并将结果报告给公司负责人。
(3)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配合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进行监测和检测工作。
3. 主要内容(1)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检测的标准,确定监测和检测的方法和频次。
(2)对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3)评价员工的职业病危害暴露情况,确定是否存在职业病风险。
(4)根据监测和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三、职业危害防护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2. 职责(1)公司负责人:负责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制定和执行。
(2)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职业危害防护工作,并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3)岗位工作人员: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职业危害防护工作。
(完整版)职业卫生十二个管理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一、管理目的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健康保护的权利,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职业病防治管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二、职业卫生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管理人员:***员工:***、***、***三、机构人员责任及义务(一)主要负责人职责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公司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公司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公司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分管负责人职责在领导的带领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公司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订公司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
职业病防治各项制度12个
职业病防治各项制度12个职业危害预防制度为了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危害预防制度。
首先,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卫生健康档案,以确保健康符合要求。
同时,每次招收的新员工在岗前必须接受安全知识培训,包括职业病防治和劳动卫生知识。
针对工作场所的特殊环境,公司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对于在岗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公司按周期组织进行拍片检查。
同时,接尘人员每季度必须配发防尘口罩、手套及其它劳保用品,物资部门要建立劳保发放档案。
此外,各部门定期清理巷道中的浮尘,确保作业场所工业卫生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粉尘危害,公司建立了健全井下防尘系统,完善喷雾降尘设施,减少作业场所内的浮尘,湿润作业场所内的落尘,使其不能飞扬。
掘进工作面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此外,公司还注重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保持设备的性能完好,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在高温季节来临时,公司也会准备好职工的防暑降温用品和物资,加大井下采掘工作面的通风力度,加强工作现场温度监测,防止井下作业场所出现高温情况。
最后,公司还加强职业危害研究培训,定期组织员工研究职业危害和职业卫生常识。
同时,加强各工作场所气体成份的监测,发现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增加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14、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必须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
每月必须测定作业场所内粉尘浓度两次,并且每六个月测定一次粉尘的分散度和游离SiO2含量。
测定方法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15、在地面必须设立专门的晾衣场,以便升井的人员及时晾干衣物,以防潮湿时间过长,导致风湿病发生。
16、所有接触粉尘及有害物质的人员必须佩戴防尘、防毒口罩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17、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人员不得从事接尘作业:1) 活动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3、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5、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6、职业健康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7、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8、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10、岗位职业卫生健康操作规程11、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12、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总则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工作环境和条件。
3.本制度规定从用人单位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4.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1.主要负责人责任制1.1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并提供人力资源;1.2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1.3组织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4督促、检查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保障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1.5保证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1.6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7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1.8依法承担本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责任。
2.主管职业危害负责人责任制2.1 组织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完善和修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各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督促并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的落实和专款专用;2.2 组织对公司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
对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2.3 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巡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隐患;2.4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组人员会议,听取各部门、车间、员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2.5 依法承担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
3.专职职业危害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3.1 认真履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业卫生管理相关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法规标准、规章制度。
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3.2负责日常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督、检查、技术管理、教育以及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组织、统计、上报和建档工作3.3组织参与对员工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检查督促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3.4负责建立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4.车间负责人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4.1把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
4.2组织对本车间员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4.3督促员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4.4定期组织本车间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
4.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4.6对本车间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5.职业危害岗位防治责任制5.1参加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5.2正确使用、保管各种劳保用品、器具和防护设施;5.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5.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监督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
2、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为做好公司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安全环保科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
2.安全环保科牵头,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
3.安全环保科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4.公司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5.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6.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7.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8.检测结果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9.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10.安全环保科应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落实。
3、职业危害告知制度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发生职业病危害,切实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岗前告知在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
2.作业场所告知2.1在车间设置作业场所危害、警示标识、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措施;2.2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2.3定期将监测、检测和评价结果公示,明确公示方式。
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职业健康安全部将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做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提交安监部门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审核。
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设计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应有职业卫生专篇的内容,初步设计中应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
4.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应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要求在初步设计中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向安监部门提交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卫生审查,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5.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经安监部门审批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和审查批复的要求,在设计图纸中落实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质量可靠。
6.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价单位在12个月内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当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对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项目部必须整改直至符合规定,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健康安全部应委托取得省级以上安监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8.职业健康安全部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和安监部门的要求在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审查、竣工验收中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9.组织相关部门参加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评审,并建立相应的“三同时”审批档案。
10.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防护设施审查、控制效果评价、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书、批复文件或函等原件由职业健康安全部移交给设计单位和项目部,并做好相关交接手续。
11.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有关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的法规、标准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5、职业危害申报制度为保障员工的职业卫生和安全,防治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规定,制订本制度: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主要由安全环保科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2.公司每年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申报分为网上和书面两种,申报时认真填写《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并加盖公章,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相应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备案结束后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取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3.申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3.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3.2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3.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3.4工作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3.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3.6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3.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4.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4.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4.2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4.3公司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4.4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4.5公司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