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高中生范文大全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34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3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8a733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7.png)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34篇)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1《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一听名字就很吸引人,描述的是一个叫马修的音乐家去一间学校音乐代课老师。
这间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地”,因为这个学校各个方面都不好:同学又调皮又捣乱;校长对同学非常残忍,却贪婪自己的名誉和金钱;冷漠的老师对同学就像对待动物。
但马修仍能不用体罚的方法来较好学生。
我觉得最感人的情景是:当马修再也受不了哈珊校长体罚这种教育方式时,和校长争辩自己的看法,结果被校长开除了,当他走到往日跟同学上课的教室下面时,看见了许多信飘了下来,他翻开一看,原来是从教室的窗户那飘下来的,越飘越多,越飘越多,在这一刻,窗户里伸出了许多手,在空中晃着,就代表跟马修老师告别。
马修老师笑了,我哭了。
我觉得电影里面的校长对名誉和金钱看得太重了,本来是马修老师建立的合唱团,可是到公爵夫人问是谁建立合唱团的时候,哈珊校长居然说是自己建立的。
马修老师这种不用体罚的教育方式是对的,这样才能保护住孩子脆弱的心灵,假如小孩被打了或是被骂了,就会在心灵里对学习和老师留下了一个黑色的阴影,永远都抹不掉。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非常好看和感人,假如你想知道后来马修老师怎么样了,就随我一起进入电影吧!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2“放牛班的春天”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代课教师马修。
这部影片讲的是一群被人们认定为“无药可救”的孩子在代课教师马修的教导下,学会了互相帮助,尊重师长并组建了合唱队的故事。
马修老师与其它老师和院长不一样。
他不会对学生失去信心,他在学生犯错时,不会去体罚他们,他会静下心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既是可怜的。
因为没有什么人爱他们,他们还这么小,就被许多教师放弃了培养;但是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以为好老师——马修老师。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篇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a9be4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3.png)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篇《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经典的〔教育〕电影,通过对主人公的描述,表达最纯真的爱和对这个世界最奇妙的祝福。
下面是我整理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篇,欢迎大家阅读共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推举↓↓↓电影《金刚川》观后感5篇电影《当美妙来敲门》观后感5篇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800字5篇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5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一在一部电影中,我收获了坚持,这部电影叫《放牛班的春天》。
主人公叫马修,他是一个校监,那是一所寄宿的男校,这里的孩子特别淘气。
有一次马修从孩子的宿舍旁经过,听见他们唱:秃头,你完蛋了!”他就笑了一下,从房间外面走了进来。
那个在〔唱歌〕的孩子没有留意马修已经进来了,全部人都清静了,只有他一个人唱,在清静的宿舍楼里声音特别嘹亮:“秃头,你完蛋了!”他觉得不对头,突然停下来,问:“同志们,你们怎么都清静了呢?”大家不回答,都看向他后面。
他回头一看,马修已经走到他身边,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马修笑着说:“唱的不错,可是跑调了”,然后他就一句一句的教那个孩子。
教完后他就走回自己的房间去睡觉了。
但马修并没有睡着,他躺在床上想:“以前我放弃了音乐,今日,他们竟然唱歌了,虽然跑调了,但是他们还是唱了!”第二天早上,他醒来觉察自己放谱子的柜子被撬开了。
他满楼层找,最终到厕所里找到了,几个男孩子正在看他的那些谱子。
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
是乐谱吗?是书吗?是密码吗?到底是什么?莫非他是一个间谍,他来我们学校要干什么?孩子们的好奇极大了鼓舞了马修。
晚上在孩子们睡觉的时候,马修单独一个人在房间里写乐谱。
第二天早上,他来到教室里,对孩子们说,他要让班级里的每个人都唱一首歌。
每个孩子在他面前唱了一首歌以后,他支配了他们高声部和低声部,就这样开始了音乐教学。
在晚上带孩子们睡觉的时候,在孩子们洗澡的时候,在孩子们游戏的时候,和他们一起唱歌,一起玩耍。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4c7f36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e.png)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通用14篇)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通用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这个星期有幸观看了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故事发生在法国,某个小镇的郊外,有着这样一个充满严格制度的少年学校。
而这个学校里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这样的严厉管制而变得乖巧,反而成为了一群没有教养,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孩子。
电影中的院长,对孩子不仅没有耐心,而且往往对犯了过错的孩子,处以严酷的体罚,例如:将小孩单独关在禁闭室,无视这些孩子的惊恐害怕。
而谁也不会知道,在这样似乎无可救药的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一个个美妙的梦想正在悄然升华。
怀着这样天真烂漫的梦,他们遇见了一个可以说足以改变他们命运的人——他就是马修。
马修老师则完全不同,他对孩子充满了爱心,对犯错的孩子,也不是一味偏袒,而是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在他的循循善诱下,每位孩子都拾回了他们的自信,找到了属於自已的春天。
有些遗憾的是,我还有点没反应过来,影片就结束了,马修就那样走了,孩子们依旧在"河底"上着课。
但是,虽然孩子们依然叛逆,依然被关在"监狱"中,但是他们的结局一定是美好的,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好孩子,在离开马修后依然是,因为任何人心底里都有一块善良的净土,马修只不过用特殊的方式走进了那净土而已。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是孟丹,他叛逆、暴力、邪恶,在来到学校时就已经被戴上了这样的帽子,其实这顶帽子在很早以前就被戴上并狠狠禁锢了他,他只好去顺着发展,甚至扭曲。
他又何尝不想做一个好孩子呢?他被冤枉偷了钱,但无力辩解,遭受校长的毒打,一个孩子的心灵怎么能承受得起这样的委屈呢?他生活的环境、他的家庭,他所受的遭遇像压力锅一样将他的心灵扭曲、变形。
影片中最后看似孟丹的结局是不堪的,无可救药的,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马修对他的影响不小,马修坚信他心中有一篇净土,并发现了他的优点,这一切改变着孟丹,当马修训斥孟丹欺负佩皮诺时他垂下眼睑,最后对马修的微笑,那是一种真诚的尊敬。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1ff72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8.png)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放牛班的春天》,一部爱的电影爱的电影,一部将教育放大电影。
影片中描绘了一个音乐家,来了一个叫做池塘之底的私立学校教书,的确对于这位音乐家来说,他的人生似乎到低谷,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沉沦。
在这所寄宿学校里,校长残酷严厉以“行动反应”的制度来“制裁”学生并为去感受学生悲哀与痛苦,而是相反,“以牙还牙”,可见这样的教育体制,又怎能使一个学生有所成就,而今天在中国又不知有多少像影片中“校长”一样的老师为了名利,更为了所谓的“成绩”,对学生实行残酷的体罚,而这样的体制又怎能被使称之为教育呢!相反,在校长“行动和反应”的体制下,马修老师用爱挽救的学生的心灵,正如影片中所描述的,这里的每个孩子,在心中或多或少都有着影音影,自卑,怨恨对生活的抱怨,正是处于这样环境中,孩子们的行为才会一步步变得更恶劣,但马修老师的爱却不同,还用音乐唤醒每个孩子内心的善良,他宽容了每个学生,但却丝毫不放纵他们,即使犯了错误,也不会告诉校长,而是一步步的让他们走向正轨。
不仅如此,马修老师的爱,还体现在他没有忽视每个人价值,不会唱歌的佩皮诺成了他的音乐指挥助理另一个高个子男生做了指挥架,显然马修老师没有让他们失去价值,而是给他们人最基本尊严,和信任,可见是马修老师的爱,不仅是宽容,更是对人格的尊重,对学生的信任。
他用音乐唤醒学生内心最真诚最美好的东西,而学生也陶醉其中,伴随着悠悠的歌声,寻找到他们内心最真诚的梦想与人生的方向。
马修老师用爱与音乐,一步步进化着孩子们的心灵,正如歌曲中所唱的那样“空中的风筝,请不要停留,飞向海洋飞向天空,一个男孩正把你仰望”“孩子们迷了路,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步像往后的日子”那一首首的乐曲,在孩子们心中悠悠的荡漾着飘向诗和远方。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音乐无所不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敞开心扉,竖起耳朵去聆听。
音乐是什么?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音乐更是人们将心之所想谱上旋律或吟唱或弹奏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高中生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5篇)
![高中生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77a48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d.png)
高中生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5篇)高中生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1)一听到“放牛班”,你可不要以为是农村放牛娃的班级。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放牛班其实是由一些难缠的问题学生组成的班级,影片是从两个老人看马修老师的旧相片和日记开始的。
这两位老人是派皮诺和莫昂奇,他们曾经是“池塘之底”学校的学生。
“池塘之底”,顾名思义,是最差的学校,是一所专为问题少年设置的寄宿学校。
学校的建筑阴森古板,教室灰色斑驳,学生好似井底之蛙、笼中之鸟,得不到爱的滋润。
这里的教育理念是“行动一反应”原则,如果有学生触犯了纪律,全校师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若3秒内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关6小时禁闭,取消所有娱乐活动,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发为止……但他们是幸运的,他们遇见了马修老师。
马修老师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秃顶老头儿,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
他在事业低谷期选择来到“池塘之底”学校做了学监。
他从不打骂学生,给学生最大的宽容和保护,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他让不会唱歌的小派皮诺当副指挥,让老走音的郭邦当架子。
他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音乐和集体合作的快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春天”。
和“池塘之底”学校里的孩子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我不仅拥有疼爱我的父母,还拥有和蔼可亲的老师。
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以生命影响生命。
学校就像我们的家,处处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教学楼每层拐角处设有“溢香书吧”“彩虹阅读”等阅读角,让我们走出教室,就进入书的海洋。
楼内设立了充满想象力的“气象万千”“奇思妙想”“E想天开”“童心飞扬”等活动天地。
学校还组织了民族乐团、纸雕、快板、京剧、剪纸、古筝、舞蹈等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
作为新苑小学的学子,我感到自豪。
童话作家郑渊洁说得对:“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关键在于怎样培养教育他们。
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发现孩子的长处,鼓励他能行。
”“黑夜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热忱,荣耀之巷,童年的欢乐,转瞬消逝被遗忘,一道绚烂金光,在小道尽头闪亮……”他们的歌声一直萦绕在我的耳旁。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46a30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5.png)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15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最近,在阅读屋课堂上,梁老师和我们一起看一部叫《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会是讲一群放牛娃的故事吗?我十分好奇!原来,这部电影讲的是发生在一个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的故事。
这个学校什么都不好,而且里面的学生都很调皮、捣蛋,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很粗暴,只要学生不听话就会被禁闭起来,在“牢房”中劳动,老师们把这称为“行动---反应”。
有一天,一名叫马修的老师走进了他们的生活,马修先生是一位慈祥,很有耐心的老师。
他跟孩子讲话都是蹲着的,与校长的高傲完全不同。
他热爱音乐,当知道学校没有音乐课,他便创编了很多歌曲,教孩子们唱,他希望用音乐的方式来打开学生封闭的心灵。
他爱每一个学生,不舍得学生被惩罚。
有一次,孩子们犯了错而大声喧哗,被校长听到了,校长刚要把他们禁闭起来,马修便向校长撒谎说,孩子们只是刚回答完问题罢了。
这么爱护学生的老师谁不爱呢,很快地,孩子们便喜欢上了马修老师。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很羡慕这些学生,我也好想有一位像马修一样的老师。
他用宽广的胸怀包容着这些可怜的孩子,他以一颗博爱的心将温暖和希望撒在孩子们的心田,也唤醒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渴望。
这部电影中让我最感动的一句话,出自马修口中,这句话是这样的:“该报仇的不是我,而是那些孩子们,孩子们不是有问题,而是没人理解他们。
”是啊,如果每个人都像马修老师一样,愿意“蹲”下来和我们讲话,多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那该有多好啊!如果你也想认识马修老师,想看看那群“池塘之底”的孩子们,那一定不要错过《放牛班的春天》哦!《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一部法国原版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也是教育的春天。
这是一部让人心灵震撼的电影。
说的是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马修到了一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学监之后发生的一些列事情。
这里的学生都是怎样的孩子呢?这又是怎样的学校呢?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通用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35aa75cc22bcd127ff0cdc.png)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通用15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我看完了老师推荐的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非常感动。
这是一部老师用心去感化顽劣学生的题材。
虽然题材已经很旧了,但不得不说这是我看过的这种题材里最好的一部!片头,两位沧桑的老人(也就是主角长大后的样子),翻看儿时一位重要老师的日记,引出了这么一段回忆。
1949年1月,马修因为在别的职业领域碰壁,只好来到了广告上说的行为偏差的青少年辅育院。
在没进大门之前马修就深信即将面临最悲惨的未来。
一开始,马修老师都宽容了学生们的过错。
在无意间,他听到了学生们编的骂自己的歌,马修老师非但没有生气,而且还发现几个音乐底子好的学生。
他打算建立一支合唱团,去向院长申请时不但被拒绝,还听到很多刻薄的话。
但他没有就此罢休,只好建立秘密合唱团。
一天伯爵夫人来参观的时候,指名要欣赏马修老师组织的合唱团的时候,这位院长却完全变了态度,组织合唱团成了他自己的主意,而且对此还到处吹嘘说是自己的人性化教学,是自己对教学法所做的新贡献。
这就是人性的丑恶。
最后,校长差点就能升迁,但由于学校的一次意外火灾,他的愿望泡汤。
他决定辞退了马修以泄愤。
最残酷的是临行前,校长还不让学生们去送马修。
当马修老师走到校门外时,忽然不断有纸飞机从窗口上飞下来,每一个纸飞机上都有孩子们写给马修老师的临别赠言,阳光下还有孩子们从小窗口伸出的整齐地挥舞着的手臂。
马修老师已经给池塘底带来了春天。
最终小不点比皮诺逃了出来,和马修老师在属于他的礼拜六下午走了。
有时候,呵斥与板子并非最好的教育良方,善良、体贴、理解和尊重才是灵丹妙药。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这样的心理去对任何一个人、去做任何一件事,那么,每一天都能体会到不一样的乐趣。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看完影片之后,才知道这个“放牛班”与真正的“放牛”一点关系也没有,所谓“放牛班”指的是一帮问题少年,他们的性格,脾气和他们短短的却复杂万分的人生历程,而春天,是一种希望,是一种“重新”之意,一种冬天过后又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象征。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集锦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集锦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61514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d.png)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集锦15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那天是教师节。
上课时候尚老师很亲切的问候所有的同学教师节快乐,我们是未来优秀的音乐教师。
第一节课,一改常规的老师讲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事项,我们一起看了这样一部电影。
看完后几天,电影里的音乐以及故事一直在心里来回的萦绕,在孩子们几乎灰色没有希望,充斥混乱暴躁。
校长老师刻板乏味条,谩骂和体罚是师生之间唯一的交流。
通过暴力手段想制服学生。
然而这些孩子在马修老师到来之后的命运改变,是不可想象的。
有爱,我们都能感觉到。
孩子们开始唱歌的时候,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毛孔都张开了。
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很久没有听到如此动人的声音了,天籁之音完美的阐释孩子们现在的心境与改变。
不再打架、不再搞恶作剧。
因为心里有了善,有了感恩,有了爱和希望。
马修老师的力量是巨大的,他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到来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子的变化,没有想过升级,只是想从心里最深处来保护,呵护这些孩子。
只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
当爱的力量遇到音乐时候,这些孩子美妙的歌声从窗户飞出时,传到每位的心底,这些孩子从心底表达的感情,是以前任何时候没有表达过的。
这张照片中马修憨厚可掬的神态,眼睛里流淌的温情,和孩子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心里那种暖意,不禁忍不住泪流满面,故事的构架和音乐把我们的灵魂抽走,当马修教师被迫离开时后漫天的纸飞机时候i,我回头看了班级的同学,好多都在流眼泪。
马修老师最喜欢的小儿子,在最后跟他走时候,我的心理特别的舒坦,就像自己有了孩子,可以去照顾他一样。
电影是一个造梦机器,是我们在现实繁杂的社会中获得某种力量和解放,在前行的道路上得到慰籍。
爱永远不会被忘记,而宽容,理解又是一位合格教师的必要素质。
当我们充满爱的力量躬身前行时,我们会拥有某种力量,在爱中继续着我们的道路,用音乐来净化我们以及孩子的灵魂。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 “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突然听到这一首歌,想起了前些天北师大培训班班主任李斯群老师组织学员观看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我不太爱看外国影片,可是这部电影我己经看了两遍,因为这部电影看似简单质朴,却反应出了伟大而温情的人性主题,是一个关于教育理念的探讨影片,整部电影中,马修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包容,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也将学生甚至是被哈桑校长的粗暴、刻薄、自私、贪婪和刚愎自用而压制的老师们拯救。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c8a62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3.png)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学生有时可以不怕严厉的面孔,却不忍欺骗一颗慈善的心,即使再荒芜的田野,师爱播下的种子也能发芽。
——题记今天下午看了法国故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
一位评论家为该片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
这也创造了法国电影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
这部没有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为了本年度法国人的心灵鸡汤”。
这部电影给我很大的启发,不仅教会了大家以后如何去当好一名人民教师传播知识,而且还要做好一个教育者的工作。
一、教师是教员,其角色功能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马修老师发现学校的校长(FrancoisBerleand饰)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他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后来组织一个合唱团,并参加了演出,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和表扬。
马修老师有较高的教学业务能力,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兴趣,避免里老师因拥有知识而导致灌输知识给学生的教学方式。
二、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
其职责是解决人的人生方向,教他做人影响学生成长目标、方向、质量,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和改造。
马修第一节课是让他们写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马修很惊奇,刚才还嘻嘻哈哈的气氛突然变肃静了。
他们认真地写着,有的想成为消防员、有的想做拿破仑的将军、有的想做战士等等都很美好,遗憾的是就是没有一个愿成为学监、教员的!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但他没有放弃孩子们,他相信孩子是善良美好的,尽自己所能改变他们错误的思想行为。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38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3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185f3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a.png)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38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1《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发生在1949年法国的一个乡村教养院,名叫“池塘之底”。
在这所教养院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些行为偏执、叛逆顽劣的少年,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他们,高压的政策反而激化了他们的逆反心理,经常发生严重的冲突。
失意的音乐家马修顶替不堪忍受的前任来代课,马修惊奇的发现这所学校里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孩子们封闭的心灵,他组建了合唱团,并采用正面、积极、激励的教育方法逐渐取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孩子们善良、天真的本性也逐渐被激发出来,音乐方面的天赋也得到了挖掘,其中皮埃尔日后还成为了著名的指挥家,而马修却始终过着平凡的生活。
皮埃尔,一个长相帅气,却经常捉弄别人,侮辱院长、老师,干了数不清坏事的孩子。
他常常独自前往教室练声,他的声音穿越校园,仿佛是来自天堂的声音。
可是,他很孤傲,也很自卑,从来不肯在大家面前展示歌喉,甚至以戏谑的姿态将自己出局。
最终马修老师的爱还是感化了他顽固的心灵,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指挥家。
拉齐校长,自私自利,为人冷酷,完全不考虑孩子们的感受,对犯错的孩子处以严酷的体罚,例如将小孩单独关在禁闭室,无视这些孩子的惊恐害怕,而且喜欢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最后被联合投诉而下台。
马修,一个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老师,也是这部影片中我最欣赏、最敬畏的人物。
面对学校的酷刑教育,他明白孩子们的内心早已被围墙围的麻木,这需要柔和的力量去感化他们。
于是,马修老师用音乐挖掘了那些被大人们遗弃的孩子们的童年趣事,马修老师用他的爱,他的无私,他的包容,他的精神力量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帮助那些在别人眼里无药可救的孩子们,他的音乐引导了那些迷途的孩子们,激发了他们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
马修是个好老师,因为他了解这些孩子们的心理,知道他们的需求,理解、尊重他们。
同时,马修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当他替某人隐瞒错误并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当他不歧视差生反而分派适合他们的任务,当他为了安慰伤心的母亲而善意撒谎时,无不在传递这样一种理念:满足需求、情感先导、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高中作文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高中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4bafd30b4e767f5acfcec9.png)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高中作文5篇法国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便是涵盖这一主题的高分高口碑治愈系影片,没有动作、美女、凶杀、暴力以及商业元素却是人性归途和因材施教最好的心灵鸡汤。
放牛班是一种俚语,在台湾话里是垃圾班差班的意思,而在电影里那群问题少年所在的班级就属这种类型,所以台湾把影片译名为《放牛班的春天》,一直沿用到现在。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高中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高中作文(1)“放牛班的春天”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代课教师马修。
这部影片讲的是一群被人们认定为“无药可救”的孩子在代课教师马修的教导下,学会了互相帮忙,尊重师长并组建了合唱队的故事。
马修教师与其它教师和院长不一样。
他不会对学生失去信心,他在学生犯错时,不会去体罚他们,他会静下心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既是可怜的。
因为没有什么人爱他们,他们还这么小,就被许多教师放弃了培养;可是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以为好教师——马修教师。
马修没有放弃他们,他永远对他们抱有信心和耐心,马修教师发掘了孩子们歌唱的潜力,还组建了歌唱队,虽然有重重的困难,可是马修教师从没想过放弃,也正是这份执着,才会成就皮矣尔。
马修教师对孩子们充满了期望,这份期望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明灯,让他们对自我有信心,让他们感到了生命的意义。
我想未来当那些孩子们长大以后,他们必须会十分感激马修教师,是马修教师帮忙他们成就了他们的明天!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高中作文(2)这个星期,教师推荐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让我们看。
其实,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不是马修的教育有方,也不是马修的仁爱善良,也不是他的善解人意······而是他为了自我的梦想坚而持不懈。
马修刚进学校,看到的是一群调皮捣蛋又带点邪恶的学生,而冷漠的校长不但没有教导,仅有惩罚,叫孩子们关到“禁闭室”。
马修看到了这情形,谋生了想法:改变学校,改变学生。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高中生的观后感5篇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高中生的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f7dbcf01f69e31423294ab.png)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高中生的观后感5篇#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高中生的观后感#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放牛班的春天》,那位善良的.好老师克莱蒙马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十八年前,克莱蒙马修到一所学校担任临时的代课老师,走进这个学校,马修感到寒酸不已,破旧的教学楼屹立着好像随时都会倒塌。
第一天上课,那群调皮的孩子们就有了许多坏的恶作剧,抢马修老师的皮包,让老师下不了台,但是马修老师并没有像别的老师和校长一样来惩罚孩子们,而是用爱心来包容他们,和他们开玩笑,一次在睡觉的时候,孩子们在唱自己自编的歌,马修发现了几个不错的嗓音,于是晚上马修老师为孩子们谱了一首曲,他原本曾发誓过再也不做曲。
马修老师热爱音乐,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孩子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他们不再调皮,也不再有恶作剧,音乐让他们改变了许多。
看完这部影片,我为哈珊校长的粗暴残忍而愤怒;为孩子们遇到马修老师而庆幸;为马修老师的善良真诚而感动。
使我印象最深最令我感动是那个情节:当马修老师神情黯淡地离开学校大门时,他听到了那群调皮孩子们的歌声,收到了曾经是调皮的学生在卡片上写满了的祝福,那一双双挥舞着的送别他小手,这一刻,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脸。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像马修一样的好老师,他们像园丁一样,哺育我们健康的成长,我想对像马修一样的老师说声:您们辛苦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高中生的观后感#今天,学校照例又上了一节电影课,这节电影课我们看的电影是《放牛班的春天》。
这部电影内容很奇妙而且又很感人,可以给人永久的回味。
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吧!它的主要内容是这样:一个指挥家在他母亲的葬礼中无意发现了马修的日记。
原来马修是一名老师,一次马修来到一个凶恶的校长、严厉的老师、顽皮的学生和严格的教学制度组成教养院进行代课。
他偶然发现了孩子们的音乐天赋,于是他成立了一个乐队。
可是他最终还是被教养院开除了。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经典作文(精选21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经典作文(精选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83f1f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2.png)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经典作文(精选21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经典作文(精选21篇)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经典作文(精选2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经典作文1虽然今天才看这部经典的法国电影,却深深为她打动。
我自以为可以为这部片子说点什么――虽然不是专业的影迷,虽然刚看过一次。
但因为被感动,我觉得就可以抒发一下自己的情绪;因为才在脑子里将此电影过了一变,我倒觉得第一次的痕迹更真实。
就像你吃雪糕第一口时感觉的清凉会更让人印象更深刻、体会更自然一样。
我觉得此片中文名叫《放牛班的春天》,虽不一定最贴切,但未尝不可。
放牛班的孩子就象片中在寄宿学校的孩子一样,没太多人关注、没什么人关心、,内心的素养全然靠他们自己天成。
学校以为教育他们的最佳选择是犯错必受惩罚,没有人去刻意了解他们的心灵,反而把他们视为有潜在不良细胞的一群。
但是放牛班的孩子自然、纯粹,凭直觉更容易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虽然内心不愿意承认。
他们需要别人的平等对待,也等待着别人对他们耐心的调琢。
碰巧,这样的老师出现了。
放牛班的春天也就来临了。
虽然是平凡的班主任,但不求闻达,只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对音乐的崇尚。
他能够把这些不良因素的少年当普通的孩子对待,能够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恶作剧。
他用音乐整顿好了纪律,也用音乐打动了孩子的心。
说的好像有些罗嗦。
片子有两个场景很感动我。
一个自然是老师被解雇离开学校时,发觉没有学生敢破坏纪律来送他时的失落和当他看见小孩从高处扔下纸条祝福他的感动,我也感动了。
看到小孩们齐齐伸出挥动的小手,人的心灵都会被熔化。
另一个是当老师知道学生的独身母亲有了男朋友时落寞的表情。
我们看过太多俊男靓女的爱情,仿佛爱情就是他们的专利。
当年纪不小、体态胖胖、曾被学生戏称为光头佬的老师的爱情破碎时,我也为之淡淡的哀伤,我也体会到了非俊男的他的伤心。
2024年《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4篇)
![2024年《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58911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0.png)
2024年《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4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1(约538字)星期五,我们在学校音乐厅看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讲述了天才音乐家马修最终成为一所男子寄宿学校助理教师的故事。
这所学校有一个昵称,叫做“池底”,因为这里的大多数学生都是有困难的问题儿童。
就职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校长用残酷高压的手段统治了这一类少年问题,并对这里的学生进行了体罚。
克莱门特试图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情况。
在业余时间,他会创作一些合唱。
这所寄宿学校没有音乐课,所以他决定用音乐来教他们。
克莱门特开始教学生如何唱歌,但事情并不顺利。
最大的麻烦制造者之一是皮埃尔莫安齐。
皮埃尔有一张天使般的脸和声音,但他的个性很麻烦。
认真的克莱门特发现了皮埃尔的音乐天赋。
这部电影给了我温暖的感觉,发生在春天温暖季节的故事自然会让人感到温暖。
但是电影开始播放的时候,我发现电影的感觉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背景音乐总是略带伤感,让整部电影多少有些伤感。
然而,随着我继续阅读,我有了不同的感觉。
淘气的孩子和马修总是会发生什么,但这些事情看起来是那么自然,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音乐爱好。
在马修的训练下,他们的歌声是如此的优美美妙。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2(约491字)《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位名叫克莱蒙马修的代课老师到一个名叫池塘畔底的学校代课的故事。
这所学校的学生非常淘气,总会对学校的院长和老师做一些坏事,并惹一些麻烦。
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在马修老师的努力和感化下,学生们才开始认识了这位老师,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于是,这位老师决定组建合唱团,他和院长的关系也逐渐好转。
后来,他和他的合唱团也有了名气————但是最后,由于他顶撞院长,违反了院规被开除了。
这部电影中,有两个让我记忆深刻的片断,一个是马修老师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一个学生拿走了他的公文包,他正要拿回公文包时,院长走了进来,可他并没有对院长说学生的过错。
另一个是马修老师被开除之后,学生们在窗前,把写了告别语的纸飞机飞到了楼下,并在窗前向马修老师挥手告别。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通用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e1fc1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6.png)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通用15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当老去的皮埃尔打开古朴的马修日记,我们便随影片进入了1949的池塘之底。
充满灰暗色彩的斑驳墙壁;厚重阴冷的黑门;幽深寂静的禁闭室;众多的问题少年;再加上一个铁血的哈森—遵循行动即反应原则的校长,这些无不显示军事化管理的元素构成了名副其实死气沉沉的放牛班,充斥着阴霾,暗无天日的池塘之底。
马修,一个“失败”的音乐家,他的到来却改变了这一切。
他就像一束阳光,透过了层层阴霾,给池塘之底带来了光明。
孤独的派皮诺从他身上得到了父爱般的温暖;冷酷的莫昂奇从他的教学中领悟了体育与音乐是国家团结的关键因素;无情的哈森校长因他的合唱团改变了近乎军事化的管理;伯爵夫人也为放牛班的60个孩子的合唱而感动……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学监,却带给了人们一个放牛班的奇迹,他把一生奉献给了音乐与教育,人们悼念其付出的一生。
纵然他已经逝去,但满天下的桃李依然用敬慕与热爱的心情去缅怀他,这才是一个教育者的归宿和无上荣光。
一个平凡的马修写出了一个不平凡的感动。
是从军事化管理中探索出人性化关爱的教育方式开始?还是从原谅孩子们的恶作剧帮助他们躲过校长的惩罚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开始?亦或者是互动家长与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唤醒埋藏在孩子们心底的感恩开始?或许又是从他不放弃音乐创作坚信音乐梦想因势导利把一群散漫不羁的孩子组成合唱团唱出幸福在前方开始……无论是怎么开始的,从一月的到来,二月接收蒙东,三月发现皮埃尔奇迹的嗓音,四月确定光明即将来临,五月快乐的舞动,最后的纸飞机送行。
短短几个月,马修,让我们领略音乐神奇的的同时更多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每一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梦想与现实隔着一道门,而每一个老师,都是梦想的开启者,老师手中的钥匙,便是打开心门,放飞梦想的媒介,钥匙需要老师用耐心与宽容、关爱与体谅铸造,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像马修挖掘出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的成功教育。
这对当下的应试教育困局未尝不是一个启示。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五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064c3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0.png)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星期五,我们又去音乐厅看了一场电影。
这部电影叫放牛班的春天,主人公是克雷蒙·马修,他跟热血教师很像,只是这部电影不是很让人感动。
这部电影讲述了:克雷蒙·马修一直在找工作。
而学校也在找聘代课老师。
克雷蒙·马修就在学校将成绩最差的“放牛班”教成了成绩好的班,虽然比不上“尖子班”。
我觉得克雷蒙·马修费了很大得劲、很多的心血来管制“放牛班”,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坚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部电影也有让我觉得惊险的地方。
有一次,一位老师在观察学生。
突然,玻璃破了,老师得眼睛也伤的不轻,学校为此大查特查。
学生逃学三次,就要关禁闭……我觉得校长太严厉了,是个很严肃的人。
但代课老师还挺好的,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如果没有这个老师教“放牛班”,也许会恶化下去,那个班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找不到工作或是成为社会上的混混。
如果我是那个班的,代课老师上课我会很高兴,校长上课我会很紧张。
我觉得那个班的孩子很幸运,但也很倒霉。
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挺好看的,别的同学评价也挺高的。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二)《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通过讲述一个特殊的孤儿院放牛班的故事,向观众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温暖的人性。
影片中,我见证了主人公们从被社会边缘化到找到自我价值的成长历程,也深深被影片中所传递的情感所触动。
影片通过主人公克莱门特的眼睛来讲述,他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少年。
在放牛班老师莫朗的带领下,克莱门特和其他孩子们一起学习音乐,而每一个孩子也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存在感。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他们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共同追求艺术的成就。
这部影片深入描绘了音乐在他们生活中的巨大意义,让观众们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和力量。
影片中的人物刻画非常精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长。
在初来乍到的时候,他们都是不谙世事、孤独无助的孩子,但在莫朗的引导下,他们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通过音乐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高中生范文大全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
早就听说《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十分不错的教育影片,这个暑假,我最终拔空认真观看了两遍。
影片以马修教师和哈善院长不一样教育理念的鲜明比较为主线,围绕着几个典型少年的教育问题,以倒叙的手段再现了在那所年青少年行为偏差辅育院——“池塘畔底”辅育院中以往发生的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不禁被影片中那一首首听来激动人心的音乐所感染,也被影片中一个个平常又细小的情节所感动——
感动一:给学生一个适宜的台阶,他们才有可能顺阶而下。
那个打伤了麦神父的盖贺克,他是幸运的,在他犯下大错的时候正好马修教师来到了这所学院,使这个孩子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聪明的马修教师没有听从院长的指示将他关禁闭,在他得知了是他打伤麦神父的同时,马修教师在哈院长面前要求保留孩子的姓名。
之后马修教师改用另一种惩罚的方式,让盖贺克去照顾受伤的神父。
不知内情的神父夸盖贺克是个好孩子,能主动要求去照顾他,不断地感激他。
这样的方式让他深深地感到自责,孩子从心底里认识到了自我的错误,我想,这远远比粗野的关禁闭惩罚更能震憾一个人的心。
试想,如果马修教师没有采取这样的方式,而是将他关禁闭,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就像那位之后被收容的问题学生孟丹一样,在院长极端地对待下,被
冤枉的他最终用同样极端的方式来回赠给了这所学院,而毁损的不止是校舍,还有那个孩子早已残缺的心灵,这便是以暴制暴的结果。
由此不难看出转变就是从下一个错误的台阶开始,马修教师为犯错的盖贺克铺设了认错的台阶,盖贺克在教师的帮忙下正视了自身的错误,最终得到了转变,同时也再次说明了宽容与爱永远是教育的主旋律。
感动二:你只看到在那里邪恶的一面。
马修教师说的对,如果看到的只是邪恶的一面,那一切完美的东西也只能被掩盖。
我们是教育者,承担的职责永远是培育一个人,转变一个人,我们不是法官,不是一个宣判者。
哈善院长那一套粗暴的教育方式:行为——反应,犯错——惩罚,为学院里的每一个问题学生写下了不可救药的判决书,他所做的一切只能是毁灭一个人。
就像他判定孩子如果能学会唱歌那他就是王八那样,在他说那句话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唱一些简单的歌曲了。
就像我们有时会给人戴一顶高帽子来鼓励人向上一样,同时,如果在任何一件事开始前就将人一棍子打死,那么就等于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在影片中我们能够看到,马修教师总能不断的发掘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事实上,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当看到:学生都有自我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怎样去挖掘,怎样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天赋潜能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那句话:“漫天撒下爱心种,伫看他日结果时”。
感动三:寻找教育的契机,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影片中,马修教师总是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学生的错误一笔带过。
那位之后成为指挥家的莫翰奇,当他对着马修教师表示反抗,不愿意唱歌的时候,马修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粗野无礼不贴合你的个性,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当莫翰奇。
他用对这些孩子的爱唤醒了孩子们心底最完美的一面,同时他能抓住适当的契机去引领孩子:当孩子们编了一首讽刺教师的歌,无意中被教师听到,机智的马修非但没有生气,而是从中发掘了孩子想唱的心理,这对于一个过气的作曲家来说,仿佛看到了春天的气息,他重新开始作曲,那些孩子也不断地给予他灵感,最终孩子们唱出了生命中的春天,也让马修教师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成功,心灵上的满足,这应当就是教学相长的妙处。
从这部影片中能够看出一位教师能够让一个孩子得到对自我的肯定,对人生的期待,真的很伟大!每一位孩子都渴望着在自我的人生路上能遇见这样一位教师,我想,我们都应当不断地努力,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伯乐,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很感动人的电影,具有温馨电影应当具备的一切元素。
善良幽默却不得志的教师,天才而反叛的学生,不通情理的校长,没有结果的暗恋……等等。
一群被认为应当抛弃的孩童,从新拾起了期望,从唱歌中找到自我的兴趣,让我感动;那些写着孩子们离别祝福的纸飞机就在万分恰当的时候出现,让我感动;那个一开始就在门口等爸爸的佩皮诺最终在星期六找到了“爸爸”,让我感动……
当然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莫杭治。
不仅仅是“天使脸蛋,魔鬼身
材”,同样还有他的声音。
从他的声音中和深邃的眼眸中,你能够看到,虽然他被认为是无药可救的,但他同样拥有着对未来的憧憬。
虽然他表面上不屑于母亲对他的关心,但他的内心充斥了对母亲的爱。
当然马修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用音乐给予了那些孩子期望,引导他们走回正途,并挖掘了莫杭治与身俱来的音乐天赋。
他或许称不上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但他绝对是个好教师。
当他孤独离开时,那一只只从窗口伸出的手,还有飘落的字条,一下子渲染了离别的悲伤气氛,大家都有种想哭的感觉……
不可否认,温情是个好东西。
没有异常激动人心的场面,也没有异常叫人难以理解的痛苦悲情。
《放牛班的春天》就是那种从头至尾都能够让人坚持微笑的片子。
尤其是看着那些顽童们可爱纯真的一面,心底焕发出的某种“本真”的天性虽然连自我也感觉到未免刻意,但也觉得为那样的镜头付出似乎也挺贴合人理。
所有的成年人都需要回归的时刻。
既然有合唱团,就必定会有音乐和歌声。
《放牛班的春天》能以传统剧情吸引了无数观众,能够说,影片的音乐制作功不可没。
总之,我是挺喜欢这部片子的。
可是他给人留下了很多很多需要思考的东西,就像一杯茶,需要慢慢来品。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
今日我观看了《放牛班的春天》。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人过中年的马修是“池塘畔底”这所少管所的代课教师。
人生似乎在这个地方更没了期望。
暴戾的校长、冷漠的教师、阴森的大门、调皮的无可救药的如
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远也犯错不断。
马修的第一节课就因为同学的吵闹而得到了校长的咆哮。
同学不细心打上了心地善良的麦神父。
因为马修独特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第一次做错了事不被体罚,第一次明白做错了事能够用负职责的方式弥补。
马修为孩子们组建了一个音乐团,用他对孩子们彻底的真爱,使这些已经麻痹了的问题少年们,有了一丝丝良知,成就了莫翰奇的音乐之梦,也成就了自我的音乐之梦。
当他被恶毒的校长赶走后,孩子们折起带着祝福的纸飞机,送给这个拯救过他们灵魂的人。
他们变成了爱的精灵,纷飞在春的序曲中,融化了冰封的海洋,展开风帆,义无反顾的航行在光明的前程中,翻开新的人生篇章。
马修以他宽广的胸怀包容着这些可怜的孩子,他以一颗博爱的心将温暖和期望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他用音乐唤醒了这些孩子们冷漠的心,也唤醒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爱,人人心中都有一颗炽热的心,人人都能体会到他人对自我的仁慈与付出。
只是,如果没有人来拨动这根爱之弦,这种炽热的心就会被封沉。
而马修就是最好的拨弦人。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4
2013年9月1日,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上级安排了观看《开学第一课》,这是第三届举行的活动,主题为“我的梦,中国梦”,此次活动由李佳明和王小丫主持,整个活动分四节班会,围绕梦想开展的,是的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有的一生也不会实现,主要缺少坚持,如果坚持追求梦想,不断克服困难,梦想必须会实现的。
我们还要学会变换梦想,追求梦想必须要现实,马云说的好,“梦想和汗水、泪水结合在一齐的,成功背后有千千万万个错误,梦想是一个人的,梦想是大家的”要学会等待,坚持再坚持,房祖名的一曲《别放弃》唱出了大家的意志。
成功是因为你失败不放弃。
我很欣赏班会的小结资料:坚持梦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
抬头看着你的梦想,脚踏实地努力每一天都离梦想更进一步。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需要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仅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让梦想激发生命中更多的潜能。
愿每个人的梦想都早日实现,我们要加油!珍惜!不放弃!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
今日,我们看了一部影片叫《放牛班的春天》的影片。
这部影片很感人。
音乐代课教师马修来到了一所专门收留一些“很不好的学生”的学校。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马修教师建立了一个合唱团,他倾听着孩子们的歌唱,自我熬夜写乐谱。
在马修教师提出要求建立合唱团时,院长要气疯了。
可贵客参观时,他立刻先说是他提出建立合唱团的想法。
在这些问题孩子中,有一个很天真可爱,他的父母在小时候就逝世了,他是个孤儿,教师们都叫他“baby”。
无论怎样告诉他,他的爸爸逝世了,可他坚信他的爸爸会在星期六来接他。
马修教师却异常关注这个孩子,在分配合唱团的人员时,他说:“我不会唱歌!”马修教师不但不生气,还笑着说:“那你暂做我的合唱团的助理。
”
令我感动的是:在马修教师离开的时候,禁闭室里的孩子伸出小手扔
下写满祝福的纸飞机,我感动了,虽然没有留下眼泪,可已经记住了那一瞬间。
在马修教师上车的一刹那,“baby”问:“你能带我走吗”“不能,快回去吧,不然就得呆在禁闭室了。
”车开了一会儿,马修教师又下来吧“baby”抱上车,那天,刚好是星期六……
我很敬佩马修这样的教师,他给予孩子们拥有应对困难的勇气、鼓励。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高中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