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初探

摘要:本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什么是古树名木以及古树名木的作用和价值论述和评价;第二部分对湖北省现存古树名木资源现状、生存现状及面临的威胁,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针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不利、人为破坏现象严重、自然灾害威胁等不利因素,提出了相关的管理保护工作建议。

关键词:古树名木;价值评价;现状分析;保护管理

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绿色文物,是活化石,也是自然界和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1 古树名木的概念及价值评估

1.1 古树名木的概念

全国绿化委员会1996年颁发的《关于加强保护古树名木工作的实施方案》规定,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研价值和重大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古树名木实行三级保护,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为一级保护古树,树龄在300年至499年之间的为二级,树龄100年至299年之间的则为三级保护古树。

古树名木经历了千百年岁月的洗礼,被誉为活的文物,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而且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1.2 古树名木的价值

1.2.1 生态价值

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的无价瑰宝,生态价值很高。因为古树名木的生长是自身不断适应环境条件,经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抗逆性强、适应性强,是生存竞争、自然选择中的强者。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古树名木大多形成树体高大,生物量累计达到峰值,在发挥树木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达到效益最大化。同时,古树名木优良宝贵的基因资源,既可作为林木良种用于林业生产,又可为现代繁育植物技术提供启迪和借鉴,还可为植物生态、植物分类及其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历史资料。

1.2.2 科研价值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演变的历史“见证者”,富于科研价值。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活空间,展示出来的树势、树形都能为地理、气象、天文、物理、历史、考古等学科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尤其是每一株古树的年轮,既是它自身年龄的记录,更是一部大自然的编年史和地方志。古树年轮的宽窄记载了它所经历岁月的自然变化,储存了大自然的种种信息,通过年轮,我们不但可以测知过去发生的地震、火山爆发、气候和环境变化,甚至还可以推断未来,对如何保护环境、防治现代大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1.2.3 美学价值

古树名木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因为古树名木经历千百年风雨沧桑,大多树体高大,形态奇特。有的挺拔冲天,气宇轩昂;有的枝叶繁茂,生机盎然;有的干空枝枯,老态龙钟;有的屈膝弯腰,蓄势待发,其形其态,容易引人遐思,给人以美学上的享受。在“森

林旅游,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成为时尚的当今社会,古树名木的古朴优雅、苍劲挺拔也让它们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独具一格的的旅游资源。

1.2.4 文化价值

除了科学研究和审美观赏价值,古树名木更是一种文化。森林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千万年来,人类与树木相伴相生,人们种树、爱树,还赋予树人的品格,于是便有了松的坚贞不屈、槐的朴实无华、樟的一身正气和梅的高洁典雅……树的灵魂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古树名木更是以它苍劲的形态、特有的风貌为人们所景仰和传诵。无论是诗辞歌赋,还是水墨丹青,古树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读一棵树就是读历史的厚重悠远,读一棵树就是读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斗转星移、事易时变,在岁月的无常流转、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唯有这些古树,用它的执著深深地扎根大地,无论寒暑巍然屹立,默默地坚守着孕育它的土地和养育它的村庄,不离不弃。湖北古树名木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历了风雨雷电的千锤百炼,用厚重的年轮记载着荆楚古老的文明、千年的沧桑,在光影的轮回中吟唱着顽强的生命之歌,在岁月的长卷中书写着社会历史和自然界的种种变迁,可以说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是一个活标本、一个活文物,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

2 湖北省现存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湖北历史悠久,早在七八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

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湖北古称荆楚,“楚”本是一种灌木的名称,又叫做“荆”,在江汉流域的山林中广泛分布,用途多样,在古代常作薪柴,是人们须臾离不了生活必需品。《诗经·商颂》中即有“维女荆楚,居国南方”的说法。荆楚的称谓表明湖北人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森林的王国,与树木朝夕相处、与森林生生相息。的确,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湖北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留下了众多的古树名木。

2.1 资源现状

1987年省林业厅组织过古树名木及珍稀树种考察,1988-1990年曾进行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整理名木258种、2916株,在此基础上2002-2003年进行了湖北省古树名木普查,2012年进行了补充调查。据统计,全省共有散生古树名木34013株,其中:古树34003株,名木10株;此外还古树群落478个,包含古树约752000株。按保护等级分,湖北有一级古树1961株,二级古树5434株,三级古树26608株。

按散生古树数量排名,较多的地市是黄冈市、恩施州、十堰市、咸宁市、宜昌市,为12476株、6249株、3055株、2451株、2405株,分别占全省散生古树总数的36.68%、18.37%、8.89%、7.21%、7.07%,古树群主要分布在鄂西北的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分别占全省总数的83.25%和14.30%。名木则主要生长在孝感(7株)、恩施州(2株)、黄冈市(1株)。

2.2 生存现状

所有的古树名木都是树龄较长的过熟木,已处于生命的老年阶段,再加上经历过年代久远的气候剧烈变化、各种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能生存下来已属不易,树木的生长不可能像青壮年时期一样旺盛,因此大多数古树名木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再者,一些地方对古树缺乏有效的管理,使摧残、盗伐古树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古树名木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2.2.1 生存环境不利

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产生了

不利影响。例如:1993年4月修复宝通禅寺的宝塔时,伐掉了三株古珊瑚朴中最老的一株;武汉市武昌区一株数百年的金桂,因房屋扩建,使金桂生存空间不到1平方米,95年调查已全部枯死;武汉市四医院一株古英桐也是因为生存空间的逼窄(有一半长在房屋内)致使树冠萎缩、生存堪虑。

随着人口的增长、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三废”的排放,也破坏了这些古树的长期生存环境,使本已生理机能老化的生命更加“水土不服”。例如,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独木村的一株1200年的古柏,本来虬枝苍劲,形似神龙起舞,极具观赏性,近几年来,却由于其生长之地近年来逐步成了全村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地,而变得长势衰颓,主干枯死,只剩下一个侧枝尚存绿叶。

2.2.2 人为干扰增加

旅游景点、蜂拥而至的游人,随意践踏,乱丢废弃物严重扰乱古树的原生态。有的甚至攀爬,用刀子在树干、树枝上刻划,严重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