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及答案
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2015年10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课程代码 00656)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在A.美国 B.英国 C. 德国 D.法国2.我国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为A. 北京电视台 B.天津电视台 C.哈尔滨电视台 D. 上海电视台3.在世界范围内,ENG(电子新闻采集设备)出现于A. 20世纪80年代中期 B.20世纪80年代初期C.20世纪70年代中期 D.20世纪70年代初期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伦敦进行战争报道的著名记者是A.丹·拉瑟 B.爱德华·默罗 C.施拉姆 D.克朗凯特5.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实话实说》的第一任主持人是A.水均益 B.白岩松 C.崔永元 D. 敬一丹6.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曾有一期节目《洗不掉的恶行》,报道涉及的商品是A.食品 B.药品 C.服装 D.玩具7.重心前置,新闻信息中最重要的部分提前说,各段落的重要性依次减弱的消息结构是A.金字塔结构 B.倒金字塔结构 C.、特写式结构 D.散文式结构8.我国第一家以交通信息为主导的广播媒体是A.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 B.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C.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 D.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9.我国第一家农村广播电台是A.陕西电台 B.山西电台 C.山东电台 D. 江西电台10.广播传播除了转瞬即逝不易保存、单一听觉信息的不准确性外,还有一个明显的劣势是 A。
浙江省1月自考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自考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电视广播是通过一定光电、声电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由________组成的节目,供人们收视的传播媒介活动。
2.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________开始播音,呼号XNCR。
3.________和人物谈话录音,是录音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一般来说,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系统采编制作并利用无线电波播出电视节目的机构称为________;用导线传送电视节目的机构称为________。
5.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播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兼具的节目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活动称为________。
6.长时间独自的语言活动中所使用的语法和逻辑都较为严密的语言称为________。
7.________是电台在固定节目以外,为配合重要节目、重要会议,以及适应某种特殊的需要而设置的临时性新闻节目。
8.________又称录音新闻,是一种运用现场实况音响、人物谈话录音和解说词报道新闻事实的消息类型。
9.________是用电影摄影手段,用活动图像和解说报道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被称为“电视之父”的科学家是( )A.保罗·尼普库B.约翰·贝尔德C.麦克斯韦D.布劳恩2.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在( )诞生了。
A.北京B.上海C.广州D.哈尔滨3.组织广播讲话最核心的部分是( )A.精心确定题目,选择适当的讲话人B.认真帮助讲话人做好播前准备C.精心录音制作D.做好广告宣传4.新闻广播节目对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表现在( )A.坚持口语化、通俗化的方向B.按写话的方式组织语言,力求具有一定的交流感C.利用有声语言的特点创造听觉形象和声音美感D.与实况音响紧密配合,生动地再现事物5.编写新闻提要的最基本的要求是( )A.突出主要内容,使提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B.表述要准确,要与新闻内容完全吻合C.态度要鲜明,要有明确的倾向D.语言要简洁明快,通俗易懂6.新闻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修养包括:理论修养、政策水平;新闻采写编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的修养是( )A.熟练掌握两门外语B.文化修养和社交能力C.计算机水平D.广告业务能力7.新闻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含义体现在主持人是节目的设计者、节目方针的体现者、节目内容的组织者以及最核心的( )A.节目销售的推销者B.节目经营的组织者C.节目推广的策划者D.节目播出的主持者8.广播节目主持人播讲稿的个性化风格主要是突出( )A.俗语和歇后语B.现代流行词语的使用C.写出主持人独到见解和真情实感D.个人的声音魅力9.广播评论写作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融理、事、情于一体B.坚持说理的基本原则C.善于夹叙夹议D.不评论一般的社会现象10.录音访问的类型除了有因人访问、因事访问之外,还有( )A.因政治访问B.因问题访问C.因经济访问D.因背景访问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历年真题汇编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历年真题汇编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课程代码:00656)》历年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目录2003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04年下半年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5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05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6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06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7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07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8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8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9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9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10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0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1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2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2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3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3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4年4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4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5年4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5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6年4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6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17年4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7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8年4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8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9年4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20年8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本资料收录了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课程代码:00656)”的考试真题,并提供部分参考答案。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3(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新闻节目中,信息丰度是______。
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B.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的统一C.信息的数量D.信息的质量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在2009年下半年真题第一大题第9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信息丰度的含义。
信息丰度是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的统一。
就一则报道说,主要指主体事实的充实程度;而对于一个节目,则意味着提供多少条有价值的新闻。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2.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属于______。
A.反映性深度报道B.对比性深度报道C.解释性深度报道D.分析性深度报道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D3.下列不属于新闻提要的表现功能的是______。
A.平衡功能B.强调功能C.娱乐功能D.提示功能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C[考点] 本题在2009年下半年真题第一大题第19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新闻提要的表现功能。
新闻提要的表现功能主要有:(1)揭示功能;(2)强调功能;(3)提示功能;(4)平衡功能;(5)扩大节目影响的功能。
4.我国的新闻性杂志节目最早出现于______。
A.北京B.上海C.天津D.广东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D5.新闻性杂志节目区别于其他新闻性节目的根本特点是______。
A.内容的综合性B.功能的协同性C.形式的多样性D.结构的耦合性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新闻性杂志节目的基本属性。
新闻性杂志节目的基本属性可以概括为下列四项:内容的综合性;形式的多样性;结构的耦合性;功能的协同性。
功能的协同性是其他三个特点相互结合、相互为用的集中表现,也是这类节目区别于其他新闻性节目的根本特点。
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广播、电视语言是指()A.有声语言B.图像C.音响D.屏幕文字2.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在()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3.我国内地采用的彩色电视制式是()A.NTSC制B.PAL制C.CAL制D.SECAM制4.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的突出优势在于()A.传播范围广B.声画合一C.图像清晰D.声音逼真5.广播电视的主要任务是()A.娱乐身心B.传播新闻C.传授知识D.产业赢利6.录音消息,又称为()A.录音新闻B.口播新闻C.专题新闻D.动态新闻7.国际广播联盟成立于()A.1925年B.1935年C.1945年D.1950年8.广播必须把现场场面转化为()A.有声语言B.同期声1C.音响D.同步报道9.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多数属于事件仍在发展变化之中的()A.异步报道B.现场报道C.同步报道D.综合报道10.广播讲话的三种类型包括:新闻性、政论性和()A.概括性B.通俗性C.接近性D.知识性11.广播通讯以声音表达内容,它的主题必须()A.分散B.单纯C.隐蔽D.游离12.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一个()A.专题性节目B.评论性节目C.谈话性节目D.综艺性节目13.狭义的电视口播评论是指()A.由记者出图像,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B.由播音员出图像,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C.由主持人出图像,并播报的评论D.由各类人出图像并共同播报的评论14.图像评论的内涵是指()A.主要发挥图像传播功能的评论B.以图像为主、声音解说的评论C.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电视评论D.以声音评述为主、配以图像的评论15.下列不属于...新闻体裁报道样式的是()A.消息B.通讯C.人物专访D.事件回忆录16.下列不属于...专题节目主题的基本要求的是()A.体现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和社会发展趋势B.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态势,准确揭示其实质C.号准社会脉搏,紧紧扣住受众对有关事物的关注重点2D.服务公众的娱乐需求,力求寓教于乐17.下列不属于...广播电视新闻性杂志节目的基本属性的内容是()A.新闻性B.知识性C.服务性D.娱乐性18.下列不属于...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是()A.身份不同B.对象感不同C.播讲方式不同D.业务能力不同19.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殊性,除了编辑对象的复杂性外,还有一方面是()A.传播符号的多样性B.图像素材带的不可改动性C.编辑主体的群体性D.图像与同期声的原生态性20.下列不属于...单条新闻的编辑环节的是()A.通读所有声画和文字素材B.慎重选择第一个画面C.配音D.播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6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6(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摄像采访中,决定一切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制作B 播放C 剪辑D 拍摄分值: 1答案:D[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摄像采访的关键。
在摄像采访中,拍摄决定一切。
只有经过拍摄,才能把新闻事件和人物活动记录在磁带上,电视新闻也才能发挥它的音画并茂的表现优势。
2.三中全会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出自己撰写的新闻评论的时间为______ SSS_SINGLE_SELA 1978年B 1979年C 1980年D 1980年分值: 1答案:B3.下列电视新闻的形式中,运用较早、最具表现优势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口播新闻B 图像新闻C 录播新闻D 现场直播新闻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图像新闻的特点。
图像新闻是采用电子摄录系统(ENG)在新闻事件现场摄录画面和声音,再经过后期编辑和包装,并配以解说词,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的形式。
它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同期声为主要表现手段,是电视新闻中运用较早、最具表现优势的报道形式。
4.我国内地采用的彩色电视制式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NTSC制B PAL制C CAL制D SECAM制分值: 1答案:B5.下列不属于广播通讯对于主题的特殊要求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主题高度集中B 主题更显豁C 主题更单纯D 能够深刻地发掘事物的深层意义分值: 1答案:D[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通讯对主题的特殊要求。
广播通讯对主题的特殊要求是更加集中、单纯和显豁。
D项是广播通讯和报刊通讯对主题的共同要求。
6.目前,现场消息多用于对什么样的事件的报道______SSS_SINGLE_SELA 综合性新闻事件B 突发性新闻事件C 预发性新闻事件D 娱乐性新闻事件分值: 1答案:C7.广播消息运用音响务必坚持音响绝对真实性原则和______SSS_SINGLE_SELA 多多益善原则B 少而精原则C 韵律美原则D 以现场音响为主原则分值: 1答案:B8.下列关于广播通讯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它是通讯+广播B 它不是广播对通讯的简单搬用C 它是通讯的派生体裁D 它是按广播特点改造通讯体裁的结果分值: 1答案:A[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通讯的含义。
07年10月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A.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B.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C.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D.交通部天津广播无线电台2.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英国D.苏联3.广播、电视表现内容的共同符号是()A.文字B.声音C.图像D.没有共同符号4.在新闻音响的质量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是()A.力求自然B.尽量清晰C.完全真实D.捕捉特点5.访问摄像采访的对象是()A.新闻事件B.新闻人物C.体育比赛D.音乐会6.能从细微处揭示事物的内部特征和本质内涵的景别是()A.全景B.近景C.中景D.特写7.与口播消息相比较,录音消息由于运用录音材料,往往更富于()A.快捷性B.新闻性C.时效性D.传真性8.电视新闻的表现弱势,首先在于视、听符号的()A.暂留性B.灵活性C.局限性D.表面性9.现在的电视口播新闻常常利用抠像等()A.直播方法B.电视特技C.录播手段D.传播手段10.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简明新闻》,稿件来自中央电台,由()A.广播主持人播报B.电视主持人播报C.广播播音员播报D.电视播音员播报11.有人戏称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电视新闻为()A.旧闻报道B.新闻报道C.旧事报道D.专题报道12.下列不属于广播新闻专稿的是()A.广播通讯B.广播特写C.广播消息D.录音访问13.录音访问又称()A.录音报道B.广播访谈C.广播专访D.广播通讯14.录音访问不像文字报道那样,可以一次、二次地补充采访,它只能()A.一次采录B.前期访问C.后期制作D.后期合成15.广播通讯首先要集中笔墨写好()A.开头B.过渡部分C.结尾D.关键情节16.广播通讯的通俗化不是庸俗化,口语化也不是()A.概念化B.大众化C.土语化D.民族化17.在人物通讯里,如果没有情节,那就可能把通讯写成()A.人物传记B.人物特写C.人物鉴定书D.人物专访18.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实现整点播出与滚动播出是在()A.1990年3月1日B.1993年3月1日C.1995年3月1日D.1998年3月1日19.我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新闻纵横》评论节目的开始时间为()A.1980年10月1日B.1985年10月1日C.1994年10月1日D.1996年10月1日20.必要冗余,是指新闻节目中那些()A.包含信息的内容B.不包含信息的内容C.包含信息也对理解信息有帮助的内容D.不包含信息却是理解信息不可缺少的内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简答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简答题及答案2017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简答题及答案考生们在备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科目时,知道有哪些知识考点吗?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简答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1. 发挥新闻节目引导舆论、指导实践的社会功能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方向,合理设置、安排新闻节目,恰当处理与其他新闻性节目的关系,争取各档节目新闻节目之间、与其他新闻节目之间向湖北配合的互补效应。
(2)正确处理两个关系:传播信息和宣传、反映实际与体现意图的关系。
(3)恰当调动和配置各种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如以消息、专稿、评论配套的方式强化重大题材的报道力度,利用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加强对于重大新闻事件、重大典型的报道,等等。
2. 什么叫“广播编辑手段”?广播编辑手段实是在广播节目的编辑、制作、播出过程中,为了激发听众收听兴趣、增强收听印象、争取更好的播出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编辑方法和技巧的总称。
在新闻编辑领域里,广播编辑手段可分为稿件编辑手段和节目编辑手段两类。
3. 什么叫“主体音响”?所报道的主要事物或人物发出的声音。
又称骨干音响。
在运用音响的各种新闻报道中,都应当有主体音响。
4. 简述电视摄像中调整、转换景别的方法。
(1)改变被摄物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
(2)机位不变时,改变变焦镜头的焦距。
5. 电视摄像采访中出镜记者的职责是什么?出镜记者的职责是:深刻领会编辑意图,选择恰当的出镜时机和环境;不失时机地进行现场访问;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的新闻主题,恰如其分地进行现场解说,以及设计相应的形体语言。
6. 简述电视口播评论的具体形式。
(1)配合重要新闻播出的口播评论。
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口播评论形式。
多数不署名,即以本台的名义阐述对于有关事物的看法和见解;一般配合当天某一重要新闻播发,没有固定播出周期;篇幅短小,议论力求集中、切中要害。
全国2022年10月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_1

全国2022年10月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全国2022年10月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97年,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节目中,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背景报道”的是()[1分]A.澳门回归的报道B.三峡工程的报道C.十六大的报道D.洋山港工程的报道2.广播、电视的本质属性是()[1分]A.舆论工具B.信息产业C.精神产品D.物质产品3.下列是有关广播新闻采访与录音采访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A.广播新闻采访就是录音采访B.广播新闻采访是录音采访的一种C.录音采访是广播新闻采访的唯一方式D.录音采访是广播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4.下列关于控制采访节奏的描述,错误的是()[1分]A.让受访者的谈话符合采访者需要B.善于接过受访者的话头进一步追问C.适时转换谈话内容D.当受访者离题时,以适当的方式重新将对方引到正题上来5.下列对电视摄像采访环境描述,错误的是()[1分]A.采访环境也有信息功能B.采访环境在镜头中有符合象征意义C.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不能挑选采访环境D.不能人为制造采访环境6.广播消息弱点是在直观、形象和现场感方面不如()[1分]A.报纸新闻B.杂志消息C.电视新闻D.网络新闻7.记者没有出镜,或者有多位记者出镜的新闻,一般由播音员或主持人()[1分]A.配音解说B.撰写稿件C.编辑合成D.担任导播8.树立现代新闻观念,就是要求电视记者充分利用电视媒介的()[1分]A.传播优势B.特质C.功能D.手段9.1996年1月1日,改版后的《新闻联播》开始()[1分]A.直播B.停播C.录播D.延播10.对于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1分]A.弱项B.局限C.优点D.特点11.1958年5月15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播出自己的图片新闻节目,标题为()[1分]A.《上海牌小轿车》B.《北京牌小汽车》C.《东风牌小轿车》D.《西安牌自行车》12.电视新闻,1分半钟以内为()[1分]A.长新闻B.短通讯C.大特写D.短新闻13.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1分]A.《简明新闻》B.《专题报道》C.《专题新闻》D.《人物专访》14.实况广播的抒情和议论有利于()[1分]A.报道形象化B.报道具体化C.强化结构D.深化主题15.新时期受众对广播电视的全新要求是()[1分]A.求真B.参与C.求知D.求美16.录音通讯的根本标志是()[1分]A.音响B.文字C.音乐D.结构17.录音通讯除了要求音响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清晰度外,还要求音响具有一定的()[1分]A.贴近性B.指导性C.典型性D.重要性18.电视新闻专题的基本类型除了纪实性专题、分析性专题和访谈性专题之外,还有()[1分]A.调查性专题B.抒情性专题C.议论性专题D.散文性专题19.电视分析性专题注重()[1分]A.客观公正B.准确评价C.说理透辟D.形象生动20.新闻专题节目与广播、电视其他专题节目的基本界限,在于新闻专题节目具有()[1分]A.新闻性B.教育性C.文艺性D.服务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0月全国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英国D.苏联2.卫星直播电视出现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3.广播、电视表现内容的共同符号是()A.文字B.声音C.图像D.没有共同符号4.下列描述广播、电视传播与其他传播方式关系的语句中,错误的是()A.广播、电视传播继承了已有传播方式的一些特点B.广播、电视传播是对原有传播方式的一次飞越C.广播、电视传播必须取代其他传播方式D.广播、电视推动其他传播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5.“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这句话出自()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列宁6.成功进行录音采访的基本前提是()A.坚持从新闻题材的实际出发B.注重音响基本素质C.掌握采访的主动权D.控制采访节奏7.摄像采访拍摄,除了要注意拍好画面外,还要()A.组织拍摄B.运用艺术创作手法,美化新闻人物C.记录同期声D.尽量避免录入环境音响8.广播消息,作为广播中的一种体裁,需要遵循广播的传播规律,以便于()A.文字传播B.声音传播C.图像传播D.电波传播9.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新闻节目由4次增加到13次是()A.1994年5月3日B.1995年3月2日C.1993年3月1日D.1996年4月5日10.一般地说,凡是作实况广播的事件或活动,多数在事后以实况录音或录音剪辑的形式进行()1A.录播B.直播C.插播D.重播11.专题性新闻节目与新闻性专题节目()A.是同一概念B.是不同概念C.某种条件下是同一概念D.是不同层次的同一概念12.新闻性专题节目主要以()A.提供消息为主B.提供新闻评论为主C.提供深度报道为主D.提供人物专访为主13.在我国广播电视中,新闻性杂志节目出现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14.新闻性杂志节目的设置方式,可分为()A.二大类B.三大类C.四大类D.五大类15.从世界范围说,广播节目主持人产生于20世纪()A.20年代B.30年代C.50年代D.80年代16.广播新闻编辑的工作环节包括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A.获取线索、构思、组织、加工B.明确报道思想、组织、加工C.构思、组织、加工、制作D.构思、组织、制作、播出17.广播新闻编辑的工作对象是()A.听众B.新闻策划C.各类新闻稿件D.听众和稿件18.广播新闻节目中的整点新闻,为了以最快速度提供最新信息,多用:()A.消息体裁B.通讯体裁C.记者评述D.录音通讯19.蒙太奇一词来源来于:()A.美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20.电视新闻编辑包括以下工作环节()A.策划、组织、加工、制作B.策划、组织、加工、制作、播出C.策划、组织、制作、播出、信息反馈D.策划、制作、信息反馈、群众工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4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4(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录音采访具有独特的认识功能和表现功能,此种采访方式______。
A.将取代其他采访方式B.适用于任何新闻题材C.普遍适用于任何采访场合D.对于新闻题材有一定的选择性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D[考点] 本题在2009年下半年真题第一大题第7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录音采访的相关知识。
录音采访具有独特的认识功能和表现功能,因而成为富于生命力的采访方式。
但要成功进行录音采访,首先要坚持从新闻题材的实际出发,有的题材不用音响就不可能确切地表现内容,有的运用音响可以增强表现效果,有的则不宜运用录音采访。
因此,面对不同的新闻题材,是否运用录音采访,如何运用,需要作一番审慎的抉择。
从发展趋势看,录音采访势将成为广播采访的主导方式,但它并不能取代其他采访方式。
2.我国电视台播出的第一则新闻是______。
A.《简明新闻》B.《东风牌小轿车》C.《现在播报》D.《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杂志创刊》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3.下面关于控制采访节奏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让受访者的谈话符合采访者需要B.善于接过受访者的话头作进一步追问C.某一问题告一段落时,适时转换谈话内容D.当受访者离题时,以适当的方式重新将其引到正题上来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A[考点] 本题在2009年下半年真题第一大题第6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控制采访节奏。
控制采访节奏是采访主动权在录音采访中的特殊表现。
控制好采访节奏,有利于突出采访重点,创造更好的采访氛围。
B、C、D三项均属于控制采访节奏的要领。
A项直接违反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表述错误。
4.下列对电视摄像采访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及答案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及答案2017年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及答案考生们在备考自学考试科目时,要熟悉各科目的考试特点及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1. 声音广播主要包括那几种方式?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调频广播和调幅广播数字广播和模拟广播地面广播和卫星广播2. 简述有线电视的优势。
(1)抗干扰能力强,节目信号稳定。
(2)传输系统容量大,一根导线最多能传送几十套节目。
(3)能有效控制播出时间和范围。
(4)为双向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3. 简述广播、电视的一般性质。
(1)广播、电视是现代化的传播媒介。
(2)广播、电视以电传输的声音、图像表达内容,具有比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更强的综合性。
(3)广播、电视是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媒介。
4. 简述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趋势。
(1)电视技术迅猛发展。
除了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以外,高清晰度电视、立体电视、文字电视、交互式电视也在迅速发展。
(2)全球电视媒介竞争加剧。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电视的跨国传播提供了手段,从而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电视媒介竞争的态势,改变了世界传播的格局。
5. 简述电视拥有的独特优势。
(1)表现手段的综合性。
电视可以同时调动图像、声音、文字等手段传播信息,以达到全面、真实、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
(2)形象的直观性。
电视以运动的画面和声音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可以不通过任何中介环节把他们直接复映在人们的脑海里。
6. 简述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
(1)便于口说耳听。
广播、电视中的语言要“上口”和“入耳”,即说起来流畅,听起来顺耳;说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
(2)符合语言规范。
广播、电视语言是口头语言,但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合乎语言规范的语言。
所谓规范语言,就汉语而言,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020年10月全国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有线广播系统出现于()A.德国B.匈牙利C.荷兰D.法国2.狭义的广播、电视语言指()A.有声语音B.图像C.音响D.屏幕文字3.音响在新闻报道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是()A.增强报道的现场感B.增强报道的可信性C.增强报道的感染力D.增强报道的生动性4.“(出雨声,混压一)凌晨,锦州地区大雨如注。
”这段文字中,以出雨标明的音响是()A.主体音响B.环境音响C.背景音响D.骨干音响5.在摄像采访拍摄时,要时时想到表现的需要,尽可能为后期制作提供高质量的音像材料,这反映了拍摄具有()A.美化功能B.教化功能C.记录功能D.批判功能6.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的突出优势在于()A.传播范围广B.声画合一C.图像清晰D.声音逼真7.新闻背景在新闻报道中可以烘托()A.新闻事实B.新闻由头C.新闻线索D.新闻躯干8.电视新闻最早运用的就是()A.口播B.直播C.插播D.录播9.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一个()A.专题性节目B.评论性节目C.谈话性节目D.综艺性节目10.1960年元旦,北京电视台设立了固定的新闻节目,每周播出三次,每次()A.3分钟B.10分钟C.5分钟D.8分钟11.电视新闻在中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是从()1A.1989年开始B.1987年开始C.1997年开始D.1993年开始12.实况广播与录音剪辑表现内容的主要符号都是()A.音乐B.实况音响C.解说词D.同期声13.因人访问的访问对象多数是先进模范人物,或人们关注的()A.小人物B.大人物C.新闻人物D.领导人14.广播通讯语言准确性的具体表现是()A.动态感B.新鲜感C.认同感D.分寸感15.与报刊通讯比较,广播通讯的语言更加讲究通俗化和()A.口语化B.民族化C.大众化D.简单化16.口播通讯是录音通讯的()A.表现形式B.对立形式C.物化形式D.对应形式17.严格地说,电视新闻专题是除电视新闻以外所有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的()A.基础B.总称C.前提D.代称18.广播评论的选题,其内涵是指()A.选择评论的标题B.选择评论的对象和论述范围C.确定评论的中心内容D.确定评论的具体文体19.中国的人民广播电台最早开辟“广播评论”节目是在()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20.电视评论中的口播评论是专指()A.由现场记者出图像,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B.由播报者出图像,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C.由被采访对象出图像,并播报的评论D.由各类人出图像并共同播报的评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21年10月自考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

全国2021年10月自考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A.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B.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C.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D.交通部天津无线电台2.中央电视台被誉为“直播年”的时间是()A.1992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3.香港的电视业开始于()A.1947年B.1950年C.1953年D.1957年4.树立现代新闻不雅念,就是要求电视记者充分利用电视媒介的()A.传播优势B.特质C.功能D.手段5.国际广播联盟1925年成立于()A.巴黎B.慕尼黑C.伦敦D.日内瓦6.下列有关广播新闻采访与录音采访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广播新闻采访就是录音采访B.广播新闻采访是录音采访的一种C.录音采访是广播新闻采访的唯一方式D.录音采访是广播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7.新闻音响区别于人工模拟音响的两个本质属性,一个是真实性,另一个是()A.客不雅性B.新鲜性C.社会性D.公开性8.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着的被摄对象的拍摄镜头是()A.跟镜头B.移镜头C.摇镜头D.拉镜头9.电视新闻的表示优势,首先得益于符号的()A.动态性B.多样性C.狭窄性D.灵活性10.下列不属于电视新闻弱点的是()A.视听符号的暂留性B.线性传播的局限性C.画面信息的表面性D.表示形式的丰富性。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电视之父”是指______。
A.麦克斯韦 B.贝尔德C.费森登 D.布劳恩(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在2009年下半年真题第一大题第1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电视之父”。
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由于第一个完成长距离短波传送图像,所以被称为“电视之父”。
2.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是______。
A.美国 B.法国C.英国 D.德国(分数:1.00)A. √B.C.D.解析:3.1906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建立了无线电广播实验室,并通过无线电波首次进行了声音传播试验的是______。
A.马可尼 B.费森登C.麦克斯韦 D.亨利希·赫兹(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的产生和发展。
1906年,加拿大人R.A.费森登教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建立了无线电广播实验室,并在圣诞节前夕通过无线电波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声音传播。
4.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______。
A.俄罗斯之声 B.KAKD电台C.奥斯邦电台 D.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AKD。
5.哪一年被广大观众誉为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年”______。
A.1996年 B.1997年C.1998年D.2000年(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年”。
1997年,中央电视台对香港回归、党的十五大召开、长江三峡截流工程等重大新闻事件成功地进行了直播,所以这一年被广大观众誉为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年”。
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2017年10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课程代码00656)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o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在美国,时间为A.1918年5月 B.1920年11月C.1922年11月 D.1923年7月2.早期电视在进行外出报道时,使用的是A.16毫米电影摄影机 B.35毫米电影摄影机C.使用磁带的摄像机 D.使用硬盘的摄像机3.在世界范围内,电子新闻采集设备(ENG)和通信卫星相结合,产生了卫星新闻采集设备(SNG),这一变化出现于A.20世纪80年代 B.20世纪90年代中期C.20世纪90末期 D.21世纪4.美国阿波罗号登月直播是在A.1965年 B.1967年 C.1968年 D.1969年5.在广播电视新闻中,负责节目制作的系统是A.决策指挥系统 B.缡播系统C.支持系统 D.采集系统6.中央电规台《焦点访谈》栏目中曾有一期节目《民政厅大楼里的秘密》,报道的是A.官僚主义的问题 B.贪污腐化的问题C.不作为的问题 D.挪用资金违规建设的问题7.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与被访对象进行交流的声音被称为A.环境声 B.同期声 C.背景声 D.效果声8.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广播新闻体裁是A.广播导语 B.广播通讯 C.广播消息 D.广播特稿9.先写新闻事件的环境或典型场面,再引出新闻事实的导语形式是A.叙述式 B.述评式 C.描写式 D.展现式10.最具广播特点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是A.现场报道 B.录音报道 C.连线报道 D.直播报道11.自然地从上一条新闻引入下一条新闻,位于两条新闻中间的一句话或一段音乐被称为A.导语 B.引语 C.串联 D.解说12.采访问题的设计,其基本原则不包括A.针对性 B.具体 C.全面 D.简洁13.在体育比赛如游泳、赛跑的直播中,经常会看到追随运动员运动的镜头,这种镜头是A.拉镜头 B.推镜头 C.跟镜头 D.移镜头14.在电视新闻中,能突出主题、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是A.情节 B.细节 C.背景 D.导语15.把两对矛盾的因素组接在一起,产生强烈对立冲突的是A.对比蒙太奇 B.交叉蒙太奇C.象征蒙太奇 D.平行蒙太奇16.通过剪辑,把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产生的相关联的现象、反应组合在一起,用以表现新闻事件的广度和深度,这种逻辑关系通常叫A.因果关系 B.对应关系 C.冲突关系 D.平行关系17.以最新的突发消息为由头,整合相关的新闻背景、新闻分析、专访、调查、评论等多种新闻手段来编排节日,这种方法叫A.包裹式编排 B.对比式编排C.组合式编排 D.并列式编排18.深度报道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19.我国最早的电视新闻直播是在A.1956年10月1日 B.1958年10月1日C.I966年10月1日 D.1972年1O月1日20.新闻策划,在中国新闻界得到公认的年代是在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及答案2017年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及答案1.声音广播主要包括那几种方式?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调频广播和调幅广播数字广播和模拟广播地面广播和卫星广播2.简述有线电视的优势。
(1)抗干扰能力强,节目信号稳定。
(2)传输系统容量大,一根导线最多能传送几十套节目。
(3)能有效控制播出时间和范围。
(4)为双向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3.简述广播、电视的一般性质。
(1)广播、电视是现代化的传播媒介。
(2)广播、电视以电传输的声音、图像表达内容,具有比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更强的综合性。
(3)广播、电视是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媒介。
4.简述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趋势。
(1)电视技术迅猛发展。
除了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以外,高清晰度电视、立体电视、文字电视、交互式电视也在迅速发展。
(2)全球电视媒介竞争加剧。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电视的跨国传播提供了手段,从而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电视媒介竞争的态势,改变了世界传播的格局。
5.简述电视拥有的独特优势。
(1)表现手段的综合性。
电视可以同时调动图像、声音、文字等手段传播信息,以达到全面、真实、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
(2)形象的直观性。
电视以运动的画面和声音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可以不通过任何中介环节把他们直接复映在人们的脑海里。
6.简述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
(1)便于口说耳听。
广播、电视中的语言要“上口”和“入耳”,即说起来流畅,听起来顺耳;说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
7.广播、电视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是什么?生动性概括了广播、电视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
他要求在节目中,要尽量调动声音、图像、屏幕文字的表现功能,以及主持人的叙述技巧,具体、形象、引人入胜地报道新闻事实,表现人物及活动场景,给予受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亲切感受;深入浅出、情真意切地表情达意,增强节目感染力,借以引起观众和听众思想,感情的共鸣;语言生动活泼,符合规范化、通俗化、口语化的要求;音像清晰、配合恰当,使受众听得明白,看得清楚,不仅获得尽可能多得信息,而且获得美的享受。
8.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树立的现代广播、电视新闻观念有哪些?(1)高度的时效观念。
时效观念包括时间和时机两个侧面。
前者要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现代化采录编播设备,以争分夺秒的精神,尽可能快地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新闻和评论。
后者要求从维护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恰当掌握时机,恰当其时、恰到好处地发布新闻和评论。
增强时效观念必须同时在争取时间和掌握时机上下功夫。
(2)为听众、观众服务的观念。
①重视听众、观众的来信和电话,了解他们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并建立及时的反馈系统。
②进行科学的受众调研工作,把握当前受众的关注重点和收听、收视习惯。
③调整节目设置,改进节目内容和形式。
(3)新闻传播活动的群体观念。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还要注意和相关环节工作人员的紧密协作。
9.广播、电视的社会职能和基本任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广播、电视社会职能和基本任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由传播媒介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区别则在于二者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社会职能指媒介能够发挥那些社会作用,而基本任务则强调能动地运用媒介,实现预期的社会效果。
10.在制作广播节目时,对录音室或播音室声学方面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应有适当的混响效果,并且在房中声音扩散均匀。
(2)应能隔绝外面的声音。
11.简述长镜头的含义及其适用范围。
指在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镜头内,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地对一个事情、一个场景进行拍摄。
长镜头适合用报道动态性强、持续时间短的新闻。
12.对广播消息结构上的要求是什么?13.怎样看待电视新闻的表现优势和弱势?电视新闻的表现优势和弱势都来自电视传播方式。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电视新闻的特点。
片面强调任何一面,都可能影响正确认识和能动地体现它的特点。
所谓能动体现,在这里主要是正视弱势,有效地克服和消除弱势可能造成的传播障碍,从而使优势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使电视新闻真正成为观众获取新闻信息、洞悉外部世界的视野开阔的“窗口”。
14.写作广播消息主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用典型事实说话。
(2)合理配置材料。
(3)叙事繁简有致。
(4)恰当交代背景。
15.广播评论现在的整体状态如何?16.简述电视记者的镜头表达能力。
(1)能够熟练使用摄像机,不失时机地捕捉稍纵即逝的现场画面和同期声。
(2)面对摄像机时,能够从容自若地进行访问和解说。
17.简述组织实况广播的基本环节。
(1)认真做好播前准备。
(2)精心撰写实况广播基础稿。
(3)恰当处理现场解说和实况音响的关系。
18.制作录音剪辑时要注意哪些问题?(1)认真筛选重要而富于表现力的音响。
(2)保持现场实况的基本轮廓和气氛。
(3)恰当处理解说与音响、现场解说和补充解说的关系。
19.简述口播通讯的存在价值。
口播通讯是录音通讯的对应形式,但不是它的对立形式。
尽管录音通讯既拥有语言手段,又拥有音响手段,在新闻传播中显示出很强的表现优势。
可是,有些新闻事实本身并不含有音响;有些虽然当时伴有音响,但限于条件,不便或不能采录;有些场合,音响不清晰、不典型;有些人物方音太浓或口齿不清,在这些情况下,录音通讯无用武之地,不如干脆采用口播通讯的形式。
广播新闻实践证明,只要注意按有声音语言的要求处理文字稿,口播通讯照样可以良好的播出效果,是有它的存在价值的。
20.电视新闻评论适当突出“视”这一侧面时,要注意哪些问题?(1)电视评论尽可能选择适于画面表现得题材或话题,如含有可以由画面直接再现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新闻事实,或画面素材丰富的社会现象等。
(2)要善于捕捉可视的形象、场景,把具体分析、抽象议论与画面形象融为一体。
21.在新闻节目中,有效信息的含义是什么?(1)新闻或新闻节目所反映的客观事实本身具有信息价值。
(2)新闻报道所提供的信息能够为受众确切理解。
22.简述各个电台、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节目的共同特点。
(1)面向所有听众和观众,提供各个领域重要的、公众普遍关心的最新信息。
(2)高度重视时效性,主要提供当天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报道。
(3)注重节目的信息容量,力求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为听众、观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4)主要运用消息体裁,兼用短小精悍的专稿、评论等体裁,对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大事件或重要典型、重大问题的报道,多采用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的形式。
23.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主要区别有哪些?(1)身份不同。
(2)对象感不同。
(3)播讲方式不同。
(4)与节目关系不同。
(5)工作职责不同。
24.新闻性杂志节目的结构包括哪几个层次?(1)局部结构。
局部结构主要处理节目素材之间的关系,赋予每一个局部相对确定的意蕴和相对完整的形式。
(2)整体结构。
整体结构即依据节目方针、本次节目的预期目标,把各个局部联结为井然有序的有机整体。
25.电视新闻编辑的把关堵错工作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1)纠正事实差错。
(2)认真校对字幕,消灭错别字和不规范字。
(3)纠正解说词中的错误读音,设法消除同音异义词可能引起的误解。
(4)删除不应有的画面,对某些可能给有关人物带来不利影响的画面做必要地技术处理。
(5)仔细检查每一条播出带,保证播出绝对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和技术安全。
26.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为什么要选好头条新闻?(1)头条新闻是整档新闻节目的橱窗,他能不能抓住观众,直接影响着观众持续接收整档节目的兴趣。
(2)头条新闻是节目的重心,恰当的头条不仅可以发挥自身的信息、舆论功能,而且可以凝聚和激活其他新闻,使整个节目因之增值。
(3)头条新闻是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的晴雨表,恰当的头条可以帮助观众了解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
27.简述电视新闻编辑手法中的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的区别。
声音合一兼用解说词和实况音响,其中实况音响具有表意和中介作用,而解说词则直接说明和提示画面;声画对位主要通过声音与画面对列,实现声画协调、共同表现内容的目的。
28.简述新闻性节目主持人的类型。
(1)采编播合一。
这一类型的节目主持人集采编播于一身。
他们既记者、编辑,又是播讲人和节目的主持者,是节目的核心人物和出场代表。
《焦点访谈》的成功实践说明,采编播合一将是主持人发展方向。
(2)采编播合作。
这一类型的节目主持人与记者、编辑分工合作。
主持人主要主持节目播出,同时通过参与部分采编工作,熟悉节目的播讲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效地进行声音“再创作”。
29.简述主持人与采制群体的关系。
不管是那种类型的节目主持人,对节目制作群体的依赖都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显而易见。
虽然是节目制作群体的一员,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群体的支持与合作。
即使是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甚至拥有节目决策权和终审权的主持人,也不能包办一切,也同样需要依靠一群大多数不公开露面的人协同一致地工作。
这是节目主持人与节目群体关系的实质所在。
30.简述新闻性节目系统的构成成分。
(1)综合性新闻节目。
(2)专题性新闻节目。
(3)整点新闻节目。
(4)特别新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