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合集下载

4 认知发展理论-信息加工理论

4 认知发展理论-信息加工理论

1、1943年,麦克
1、人工智能用
洛奇和匹茨发表 1、1969年,人 符号逻辑的思维
1890年,詹姆 斯的《心理学 原理》对相关
了《神经系统中所 蕴涵思想的逻辑 演算》,提出M -P模型(阈值模
工智能学者明斯 基和佩帕特出版 《感知机》,指出 感知机处理能力
学习、联想记
型)。
有限。
忆的基本原理 2、赫布提出“联结 2、人工智能领
造出视知觉的脑模Βιβλιοθήκη 结构。的标志。型——感知机。
联结主义模式与基本内涵
基本含义:联结主义模式(平行分布加工、人工神经网络、亚符 号范式)通常是指“通过简单加工单元之间的联结方式进行计算 的一类模型”。(Morris,1989)基本构成单位是单元和联结。
基本内涵:联结主义认为认知是由相互联系的具有活性值的神经 单元构成的网络的动态整体活动,这种网络实现的整体状态与对 象世界的特征基本一致,联结主义网络模型中的神经节中不包含 任何信息,信息是整个交互作用的神经节的激活模式,知识信息 并不存在于特定的地点,而是存在于神经网络的连接中或权重里, 通过调整权重就可以改变网络的联结关系并进而改变网络的功能。
进行了开创性 主义”概念及赫布 域取得的研究成
研究。
学习定律。 果认为不需要考
3、鲁梅尔哈特制 虑脑功能的网络
3方重菲网2类经、、式大尔络思科1脑问不研德模9维学8科题能究提型2的获学。解成出是年本得与决果神复霍质了神人。经兴普心的1-尔莱联理工《9微8哈兰结学:平观6特德主的认行年探和出义“知分由索麦版认圣结布鲁》克了知经构加梅。”
知识存在于整个神经网络的相互联结权重之中,与此 相应,采用分布式表征的方式来加工知识,分布式表 征可以同时满足多重约束,节约大量单元,而且加工 速度也很快。

第五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五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直觉思维阶段(the intuitive)
• 学会了正确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并 不总是使用逻辑的方法。他们的思 维常常是直觉的、自我中心的、感 知的以及常常伴随有分类上的错误。
• 学前儿童的自我中心 :思维和言语 常常是自我中心的。儿童并没有认 识到其他人具有不同的视角,或具 有某种不同的观点。
三山实验
第五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简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的阶段发展理论 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
皮亚杰简介
•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皮亚杰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年8 月9日-1980年9 月16日),瑞士 心理学家(法籍), 他的认知发 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
➢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 ➢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 ➢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先后当选为瑞 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儿童认知发展的机制
✓思维的本质就是一种适应(adaptation)
✓适应,指的是个体的认知结构或图式因环境 限制而主动改变的心理历程。 ✓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新信息 适应现有图式)。 ✓顺应——现有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改 变现有图式或创造新图式来适应新信息)。
儿童认知发展的机制
✓同化和顺应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是认知发 展缺一不可的。
儿童认知发展的实质
“相互作用论”
✓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思维是主体对客体的动作,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识的本质不在于主体或客体的任一方,而是 这二者彼此相结合产生的。 ✓儿童能够主动地回应呈于感官之前的各种信息, 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复制,而是积极选择和解释环 境信息,使之与自己已有的心理框架相一致。

第五章 信息加工理论

第五章 信息加工理论

第三节 长时记忆
信息检索的三种方法 1,再认 再认很早就出现以及学龄前儿童的表现与成人 的接近,因此这是一个相当自发的过程而不需 要依靠长时记忆特意的搜寻. (二)回忆 乳儿就能回忆. 当要求年龄小的和大的儿童在经过相同的时间 间隔回忆信息时,年龄大的儿童能更准确和完 整地回忆.与再认相比,回忆显示出与年龄相 伴随的显著的增长性.
(二)存储方法检验的研究
许多证据与阿特金森和西夫林的存储模 型是一致的.例如,序列位置效应就支 持了这种观点. 其他的研究结果对存储模型则提出了疑 问. 感觉登录和短时记忆容量的研究存在很 大的差别,
二,加工水平模型
加工水平模型摒弃了系统容器有固定存 储量的观点.该模型认为:记忆取决于 信息加工的程度. 在信息加工水平模型中,以较浅的方式 来加工信息时,这些信息会很快衰退并 消失,相反,当信息通过意义的解释并 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时,就会保留更长 时间.
三,信息加工理论的发展
(一)凯斯的新皮亚杰学派的理论 (二)联结主义 (三)西格尔的策略选择模型
第二节 工作记忆
信息存储策略: 信息存储策略: 一,复述 :指不断地重复信息.它的发展有三 个特点: 第一,小学儿童与学龄前儿童相比开始逐渐有 效地采用复述策略. 7岁左右是儿童由不进行复述向自觉进行复述 的过渡期. 第二,随年龄增长,复述的质量不断增强,主 要表现为复述方式由被动的复述模式向主动的 复述模式转变. 第三,儿童使用复述的灵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 不断发展.
三,精致(精加工)
通过在要记忆的材料上增加相关的信息 来达到对新材料记忆的记忆策略. 与其他策略相比,精致是一个较迟发展 的能力,一般在11岁前是很少出现的. 一旦儿童发现了这种策略技巧,他们会 发现这非常有效,而且趋向于用它来代 替其他策略.

第五章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

第五章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

3.思维的机制
• 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 应。适应包括两个过程:
• (1)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 格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同化是格式的量变)
• (2)顺应。指内部格式改变,以适应现实。 (顺应是格式的质变)
• 平衡,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 态。这种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
• 象征性游戏:如儿童用小棒当“枪”, 纸片当“菜”。
• 没有形成类概念,分不清个别与一般, 不会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
(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 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 • 两个特点: • 1. 还没有形成“守恒”。( “守恒”实验研
究发现,数目守恒6-7岁,物资守恒和长度守 恒7-8岁,面积守恒8-9岁,体积守恒12 岁。)
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 贡献
(一)确认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发性与主动性 (二)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普遍性 (三)确认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不一
• 批评
• (一)重知识认知而忽视社会行为发展 (二)发展先于学习的观点较少教育价值 (三)各年龄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
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争论
• 一、任务难度的适当性 • 二、儿童的认知发展可否被加速 • 三、关于认知发展阶段性的理论
第二节 信息加工理论的认知发展观
一、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
• 信息加工理论反对抽象概念 • 信息加工理论同意皮亚杰的观点,认为儿童是
主动的、探索的,但他们没有提出统一的、独 立的认知发展学说,相反,从注意、记忆、分 类能力到复杂的问题解决,他们考察了思维的 不同侧面。 • 信息加工理论用像计算机一样的流程图来描绘 人类认知系统。反对用同化和顺应这样的抽象 概念描述儿童的思维。

4 认知发展理论-信息加工理论

4 认知发展理论-信息加工理论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发展历程
启蒙阶段 开始阶段 萧条阶段 复兴阶段 鼎盛时期
1、1943年,麦克 洛奇和匹茨发表 1、1969年,人 1890年,詹姆 了《神经系统中所 工智能学者明斯 蕴涵思想的逻辑 基和佩帕特出版 斯的《心理学 演算》,提出M 《感知机》,指出 原理》对相关 -P模型(阈值模 感知机处理能力 学习、联想记 型)。 有限。 忆的基本原理 2、赫布提出“联结 2、人工智能领 进行了开创性 主义”概念及赫布 域取得的研究成 学习定律。 果认为不需要考 研究。 3、鲁梅尔哈特制 虑脑功能的网络 造出视知觉的脑模 结构。 型——感知机。

平行结构 和平行处 理机制 抵制噪声 分布式表 征
六大特征 自适应、 自学习、 自组织
很强的容 错性
连续性和 亚符号性
平行结构和平行处理机制

联结主义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加工单元相互联结构 成的高度平行的非线性网络,不仅如此,网络的所有 运算处理也都是同时平行进行的,在同一层次内的所 有加工单元都是同时进行操作的。 由于在隐含单元层中存有大量原型,一旦给网络输入 一个刺激,隐含层中的所有神经单元立即同时被激活, 并在储存的模型中寻找与输入数据相匹配的原型,并 快速做出反应。 同时处理信息,运算速度加快
符号加工取向 联结主义取向
把认知过程类比为计算机运算过 程,“心理活动像计算机”
把认知过程类比为神经网络的 整体活动,“心理活动像大脑”
符号加工取向

最早由奈塞提出,后来由纽厄尔和西蒙等人发展。他 们通过对人类思维的研究创立了人工智能这门新学科, 对认知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人类问题解决》一书,是这一领域的极为重要的著 作。


从符号加工到联结主义,心灵始终与身体分离。笛卡 尔的身心二元论一直主导着人们对身心关系的认识。 但具身认知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身心一体论得以 确立。具身认知通过身体的主体性来说明认知对于身 体的依赖。近年来神经科学的发展也为具身思想提供 了生理学的依据。具身认知的出现为重构认知理论提 供了新思路。

儿童发展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
自动化是指用越来越少的注意来执行认知 加工的能力。
髓鞘化是一种影响沿脑神经的电冲动的生 理传导过程。
智力的三种成分:操作成分、 元成分和学习成分
操作成分的目标是在任何一 个时间内产生出的行为;学 习成分的目标是产生新知识; 而元成分则是提供真正智力 的那些成分。
超常儿童之所以超常是因 为他们具有过人的学习成 分。而智力落后最关键的 弱点是对元成分的运用上, 弱智者和智力落后的儿童 非常不善于选择作什么和 如何安排事情的顺序。
1.认为思维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研究重点 放在儿童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怎样再现信息和 加工信息,以达到最终发展的目标。特别是 怎样保持这些信息,并在适当的时候转化和 综合运用它们。
2.加强变化机制的精确分析,探讨所有心理 发展的机制是如何综合在一起来促进儿童心 理的发展的,并且研究儿童在某个年龄段达
从婴儿到青少年:
是自动化的而非有意识的 是平行加工而非系列加工 概念驱动而非数据驱动 内隐知识增加 元认知技能更加复杂 长时记忆 对注意指向的更强的意识控制
Ø信息加工理论旨在确定个 体接受、使用和贮存信息 的方式。信息加工理论假 定,儿童就像计算机一样, 信息加工的容量是有限的, 而随着儿童的成长,采用 的策略也趋于复杂和成熟, 使得儿童能够更有效的加 工信息。
(一)关于儿童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运算阶段:儿童的表征是感觉输入 2.表征运算阶段:儿童的表征包括了持久、具
体、内部的想象
3.逻辑运算阶段:儿童在此阶段能够再现抽象 的刺激
4.形式运算阶段:能操作更复杂的信息的转换
(二)关于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
卡斯认为,儿童的变化是通过自动化和髓 鞘化产生的。
到某种水平而没有达到更高水平的原因。

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第一节信息加工理论一、信息加工阶段1.感觉登录:即瞬时记忆或感觉贮存,是一种照相式的记忆,完全保留刺激的本来属性,保存时间很短,大约250毫秒左右。

常见的感觉记忆形式有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

2.注意3.知觉: 知觉是指对感觉刺激的觉察、识别和解释。

4、记忆第二节记忆的发展一、记忆的概念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和重现)。

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的解释:记忆是人脑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种类(一)根据记忆内容分1、形象记忆:以事物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逻辑记忆: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运动记忆(动作记忆):以做过的运动或实际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二)根据提取记忆信息时有无意识1、内隐记忆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个体经验自动对当前信息的吸收和整理。

可理解为无意记忆。

2、外显记忆是在有意识的控制下,个体根据需要主动地对当前信息进行记忆加工的过程。

可理解为有意记忆。

(三)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分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指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并不立即消失,他还能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感觉记忆的特征时间极短(0.25-1秒);容量较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编码: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编码方式是图像和声像。

影响因素:模式识别;注意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定义: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2秒到1分钟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征1.保持时间为一分钟左右;2.记忆容量有限,通常为7±2个组块;3.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编码: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影响因素:觉醒状态;组块;加工深度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组块(chunk)又称信息块,是指知觉体系被当作一个熟悉的单个单元的模式或顺序。

6第五章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新进展

6第五章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新进展

形象编码:以感觉映像形式对事物的意义进行的 编码。

(1)婴儿记忆的发展
婴儿的记忆发展表现为再认能力和回忆能力的提高上。 —— 再认能力
采用习惯化技术对婴儿进行研究发现,约3个月的婴 儿可以记住一个视觉刺激达到24小时,快到周岁时可以 长达数天,对人脸照片能长达数周。在熟悉的环境中婴 儿可以记住一个简单的活动达到两周以上。
第五章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新进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研究 第二节 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研究
第一节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研究
注 意
刺 激
感觉 器官
选择信息进 行感觉登录
知觉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反应器
信息加工论对人脑信息加工过程的基本理解如上图


执行控制
环 境
反应器
反应发生器
短时记忆的局限性
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信息块”(组
块)。 “信息块”是短时记忆的单位,是指知
觉体系被当做一个熟悉的单个单元的模式或顺序。

IB MFB ICO LTV IBM FBI COL TV

积极 全国 艰苦 响应 人民 建设 奋斗 党中央
社会主义 团结 号召 强国 现代化 起来
实验:
给幼儿呈现12个完全相同的小盒子,有的盒子里装一枚别针,有的装一块 巧克力糖,让幼儿记哪些盒子里装的是巧克力,如果说对了巧克力就归他, 结果大部分幼儿都能成功完成这一任务。 在这个实验中,幼儿利用“位置”来帮助自己记忆。
(3)儿童记忆的发展
童年期儿童开始正式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对知识的学习主要 是有意记忆,所以童年期儿童有意记忆的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1)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1)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611603学分: 3 总学时:54说明【课程性质】《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原理,并学习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状况,特别是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树立科学的心理发展观及育人观;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的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以及儿童的心理卫生等问题。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本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以讲授方法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讨论、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

【先修课程要求】普通心理学序号内容学时安排小计理论课时实验课时习题课时上机课时1 第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导论 3 32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3 33 第三章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3 3 64 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6 65 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3 36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 3 37 第七章儿童智力的发展 3 3 68 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 6 69 第九章儿童个性的发展 3 3 610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3 311 第十一章儿童交往的发展 3 3 612 第十二章儿童道德的发展 3 3总计42 12 54教材;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教学参考书目】1.朱智贤.《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2.刘范.《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年3.王振宇.《儿童发展心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4.许政媛.《儿童发展心理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5.朱智贤、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6.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7.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杨丽珠.《儿童发展心理学教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教学内容第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导论(3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心理学及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的内容及经历的历史变化,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及研究设计类型、基本方法,认识到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

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第一节认知单元一、图式定义:由一个场景中典型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所组成。

脚本:具体事件的图式。

图式和脚本是儿童首先使用的认知单元。

二、映像映像或表象是一种感觉印象三、概念或范畴定义:对一组对象或事件的符表征。

语言——基本的符号表征形式。

符号概念随年龄变化:①定义概念的方面逐渐与大多数承认认为是关键的东西相一致;②在四位时能更有效使用符号念;③能更好地用词描述符号概念。

概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判断定义:两个或更多的概念被联结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判断题。

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能完成对命题更加复杂的认知操作,把两个或几个命题协调起来解决一个问题。

第二节信息加工过程一、信息加工阶段1、感觉登陆(感觉贮存)信息加工第一步——对感觉信号的觉察。

尼赛尔——肖像式记忆:①视觉记忆;②听觉记忆。

2、注意正常环境下,我们对信息有高度的选择性。

注意的一个特征就是选择性。

,有控制的注意随着个体的发展而改善。

3、知觉定义:对感觉次级贷察觉、识别和解释。

4、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暂时的、主动的、有意识的记忆)——核心加工单位受到注意并在知觉上得到解释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块——短时记忆的单位,指知觉体系被当作一个熟悉的单个单元的模式或顺序。

局限性:①一次所能包含的符号数量有限;②信息衰退速率快(首因效应,近因效应)5、长时记忆首因效应——长期记忆;近因效应——短时记忆。

三、短时记忆(复述、元认知、加工水平和组织起了变化)和长时记忆(几乎完全由代码的变化及提取策略的变化)的变化1、复述2、组织(即儿童把学过的材料加以序列化、模式化或范畴化的过程)3、元记忆(儿童关于记忆过程的认识);4、信息加工水平复述的类型直接影响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信息的数量。

5、提取(是探究并得到记忆中信息的能力)四、记忆测量1、再认(强)——能识别一个客体;2、重组(弱)——恢复先前看到过的客体;3、回忆(弱)——更为复杂的记忆呈现v自我回忆、检查能增加儿童会议的信息。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1)新生儿期,(2)乳儿期,(3)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7)青年早期。

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知疗法。

4、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

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等几类。

6、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范性获得的。

7、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发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

(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染色体(2)DNA (3)基因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

(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实践。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三、判断:(√)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第5章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新进展《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5章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新进展《儿童发展心理学》

2、与皮亚杰理论的异同来自研究目的与皮亚杰类似:
试图描述 和操作信息。
,分析人类心智如何表征
描述认知过程如何随

一、信息加工理论的一般观点
2、与皮亚杰理论的异同
研究目标、假设和研究技术与皮亚杰存在差异:
目标:信息加工理论假定
是信息的

可能影响儿童存储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应为发
展提供某种
的解释。(非描述,重转变机制;学习困难)
儿童认知发展
研究新进展

最 早 的 记 忆 在 几 岁 ?
目 录
壹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
信息加工研究
贰 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研究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 信息加工研究
ONE
1、信息加工观的性质
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强调人机模拟,认 为人脑就象一部复杂的计算机,能够快速和精确地 处理信息。
尽管计算机和人脑在物理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区 别,但二者均以各种内部机制为特征,均按照类似 的普遍原则进行操作。(不同的能力特征)
(6)平衡冲突问题:在重量和距离方面,两者都冲突,但两 边都达到了平衡。
二、西格勒的信息加工理论: 特定任务的信息加工分析
实验结果
在总共 120 名的年龄分别为 5、 9、 13 和 17 岁的儿童中,有 107 名(89%) 完全一致地根据四种规则之一作出反应: 29 名使用规则Ⅰ, 22 名使用规则Ⅱ, 48 名使用规则Ⅲ, 8 名使用规则Ⅳ。儿童关于自己如何解决问题的言语描述也 与他们的反应模式高度一致,从而表明他们是使用了西格勒的规则。
三、儿童记忆的发展研究
3、知识的影响
(2)建构性记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记住的多数事物,是有意义、有组织的事 件或结构性信息,而不是经典实验室研究中所使用的孤立、基 本上无意义的须死记硬背的“项目”。提取也是一个主动的同 化重构过程。 在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时,我们总是不断作出这种自发的推 论和解释。 与成人一样,儿童也有建构性记忆。 建构性记忆中最重要的发展变化,或许是儿童用以进行建构性 记忆的知识结构上的变化。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学习辅导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本节主要内容:一、婴儿感知觉发展研究的方法婴儿不能用语言向成人描述出自己的感觉或知觉,也不能以熟练的行为对刺激作出反应。

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方法,让婴儿“告诉”我们他们所感觉到和知觉到的东西。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反射法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一套完整的无条件反射装置,包括吸吮反射、抓握反射、觅食反射、瞳孔反射等。

只要给予适宜的刺激,就能引出相应的无条件反射。

所以当一个刺激出现时(如一盏强度适中的灯打开),如果婴儿有无条件反射(瞳孔变小),说明婴儿能感觉到这个刺激(“我已经感觉到光的刺激了!”)。

如果某个刺激未能引出新生儿相应的反射,我们就很难断定新生儿是否察觉到了当前刺激,也许他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从而抑制了反射行为。

(二)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婴儿会产生许多身体变化或反应,比如头部或眼部运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

但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婴儿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消失。

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习惯化的过程。

此时,如果再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婴儿可能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去习惯化。

(三)视觉偏好法所谓视觉偏好法是指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范茨用这种方法做了很多关于婴儿的形状知觉与视觉偏爱的研究。

在他的实验中,同时给婴儿出示两个图案,测量婴儿注视每个图案的时间。

如果婴儿看两个图案的时间不一样长,说明他们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刺激。

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婴儿的感觉能力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婴儿已经有了听觉、视觉、温度觉、触觉和痛觉等重要感知觉能力,这里我们将主要介绍听觉和视觉。

(一)听觉在新生儿出生之前,他们的听力就已经在发育了。

新生儿的听觉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发展。

婴儿更喜欢高频率的声波、悦耳的音调、动情的声音。

所以妈妈们会不自觉的使用这种高频声波和他们的宝宝说话,因为妈妈们发现,这样的交流更能吸引她们的宝宝。

【第五章】 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

【第五章】  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
许多研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时,能够更有效地学习新信息。然而,儿童青 少年并不总是自己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例如,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减法只是加法的反向,或者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预示着现代的美国 种族主义和东欧的种族冲突。通过帮助孩子形成这种联系,不仅可以促进他们更有效地学习,而且还可以 帮助他们发展一个更加综合的知识库。
人们控制着他们处理信息的方式 5
二、 信息加工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发展变化
1. 感知觉的发展 3. 工作记忆的发展
2. 注意的发展 4. 长时记忆的发展 5. 思维与推理
二、 信息加工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发展变化
1. 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的发展大多发生于婴儿期。第一种婴儿研究的常见策略是观察婴儿喜欢看什么。第二种广泛使用 的策略依赖于习惯化现象。 (1) 婴儿对某些类型的刺激表现出一致的偏好 (2) 感知觉发展是生物成熟和经验的结果
儿童发心理学
目录
第一节 儿童认知发展: 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 第二节 元认知和认知策略的发展 第三节 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研究
第一节 儿童认知发展: 信息加工理论的 研究
一、 信息加工理论的核心论点
1 环境输入为认知过程提供了原材料 2 除了感觉登记,人类记忆还包括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存储机制 3 注意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 4 从工作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信息传递涉及多种认知过程
2. 关于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认识
年幼的孩子对自己思考和知识的内省能力十分有限。虽然很多学前儿童在他们的词汇中已有了“知 道”“记住”和“忘记”这三个词,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掌握这些心理现象的本质。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儿童青少年能够更好地反思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因此越来越意识到他们思考和学习 的实质。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论部分)读书笔记佛山市三水区实验小学钱显根我们经常说要尊重学生,那究竟具体要尊重什么呢?在教学当中,我们起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知识基础(包括相关的生活经验)、认知的特点等几个维度。

《儿童发展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以上维度的基础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大学心理学用教材,由刘金花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内容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第一篇《总论》,第二篇《认知和语言的发展》,第三篇《情绪、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共十二章。

其中,第二篇中的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理论》和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信息加工论》对数学教学起着比较直接的作用。

因为这两章内容为我们提供了相对精确的不同年龄的儿童认知的水平和规律,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的同时,也能尊重他们认知起点和水平,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课堂效率。

认知,亦称“认识”(旧译),涉及知识的获得、加工、组织和应用的复杂心理活动,从广义上说,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论、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像各种可能性,产生策略和幻想,等等。

狭义地说,认知就是思维或记忆。

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认知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1)描述儿童的认知功能如何随年龄变化而生长(2)说明或揭示儿童认知功能变化的因素或机制。

心理学对认知的探讨主要受两种理论的影响:一是皮亚杰理论,二是信息加工论。

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的推理和问题解决,对知觉、记忆、幻想等很少加以注意。

信息加工论则从现代信息加工观点来探讨认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知觉、记忆、推理、评价和规则等。

信息加工论研究把人的心理看成是个体各种加工的不同集合。

它不必遵循同样的规则,也不必在基本结构的控制之下。

因此,这种理论对个体思维和能力的差异更加敏感,而皮亚杰理论则更重视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的普遍性。

第四章皮亚杰理论第一节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一、皮亚杰认为,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续起来的纽带,那就是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五章_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五章_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第五章婴儿期的认知发展1本章概要•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感觉运动阶段:最早的认知发展–婴儿认知发展的研究–评价皮亚杰:支持与挑战•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加工的基础–婴儿期的记忆:他们一定记得这个……–智力的个体差异:这个婴儿比另一个聪明?•语言的根源–语言的基础:从声音到符号–语言发展的起源–和婴儿说话:婴儿指向言语中的语言2第一部分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获取知识的途径–他人传达的事实–自身的感觉和知觉•皮亚杰关于婴儿获取知识的途径–行动= 知识–他提出的婴儿以有意义的方式,通过“做”来学习的观点仍未受到质疑(Piaget, 1952, 1962, 1983; Bullinger, 1997)4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发展的阶段论–所有的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都要以固定的顺序经历四个阶段5阶段发展时期发展特点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通过用眼、耳、手和嘴作用于世界而进行“思考”,创造出解决感知运动问题的方法前运算阶段2—7岁学前儿童能够使用符号来表征事物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学龄儿童能够进行有逻辑地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2岁开始抽象思维使得青少年能够用一些并不指代具体事物的符号进行推理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当儿童的身体发展达到了某一水平,并接触了相关经验,儿童就会经历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变•知识和理解的质变•当能同时看到三个一样的“母亲”时,3个月的婴儿会和其中每一个“母亲”互动,而5个月的婴儿会感到非常不安(Bower, 1977)–婴儿开始建构有关世界的心理意识6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个体理解世界的基本建构方式是图式–图式(scheme):一种机能的组织模式,它随着发展过程而调整和变化•最初的图式:身体或感觉运动的行为•发展后的图式:反省性思维•图式和计算机软件相似,引导和决定了如何思考和处理外界的数据,如新的事件或客体(Achenbach, 1992; Rakison& Oakes, 2003)–图式发展的两大原则•同化(assimilation):人们根据当前的认知发展阶段和思维方式来理解自身经验的过程•顺应(accommodation):改变已有的思维方式,以对遇到的新刺激或事件作出反应7感觉运动阶段:最早的认知发展•感觉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的早期阶段,又被分为六个亚阶段•不同的婴儿进入特定阶段的年龄差异很大–自身的成熟水平–所处的社会环境•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婴儿要经历过渡期:更渐进更稳定行为转变•行为某些方面反映了下一个更高阶段的特征•行为的其他方面仍然显现出当前阶段的特征8感觉运动阶段:最早的认知发展•亚阶段1:简单反射–出生至第1个月–不同的先天反射是婴儿身体发展和认知生活的中心,决定了他与世界交互作用的性质•吮吸反射使婴儿吮吸放在嘴唇上的任何东西–有关物体的信息为进入下一个亚阶段奠定了基础–婴儿开始根据环境的需要来改变行为•他们对于奶嘴和勺子的张嘴情况是不同的9感觉运动阶段:最早的认知发展•亚阶段2:最初的习惯和初级循环反应–第1至第4个月–婴儿开始将个别的行为协调成单一的、整合的活动•婴儿可能将抓握一个物体和吮吸这个物体结合起来–婴儿开始通过初级循环反应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主地控制,引起了一些简单的运动习惯•吮吸拇指–婴儿开始通过初级循环反应建构新的图式•咂嘴10感觉运动阶段:最早的认知发展•亚阶段3:次级循环反应–第4个月至第8个月–将他们的认知区域转移至身体以外的世界,并且开始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作用•婴儿反复地拨弄拨浪鼓,并且以不同的方式摇晃拨浪鼓以观察声音的变化•模仿他人发音11感觉运动阶段:最早的认知发展•亚阶段4:次级循环反应的协调–第8个月至第12个月–婴儿开始采用更具计划性的方式引发事件,将几个图式协调起来生成解决问题的单一行为,即目标指向行为(goal-directed behavior)•婴儿会推开一个已经放好的玩具,使自己拿到另一个放在它下面、只露出一部分的玩具–他们开始预期即将发生的事件•婴儿通过噪音认识到就要喝完奶了,于是把奶瓶丢在一边(Piaget, 1952)12感觉运动阶段:最早的认知发展–他们理解了客体永存•客体永存(object permanence):即使看不到人和物体,也能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涉及没有生命的物体和人–对于社会依恋的发展可能是比较重要的•只是一种初步的理解–A非B搜索错误13感觉运动阶段:最早的认知发展•亚阶段5:三级循环反应–第12个月至第18个月–婴儿对有目的的行为进行改变,这将带来想要的结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述
• 随年龄的增长,复述的量 (7-10岁)和质(12岁)都 在发展
组织
• 随年龄的增长(9-10岁)而 逐渐学会了组织材料的策略
• 学校和家庭的作用
深加工
• 直至青少年期才会出现
5
组织
轮船;手表;钉子;外套;玻璃; 鼻子;铅笔;小狗;杯子;花朵。 餐刀;衬衫;汽车;叉子;小船; 裤子;袜子;轮船;盘子;汤匙。
年长的儿童在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时所采用 的记忆策略上要比年幼的儿童强
年长的儿童对记忆的过程知道得更多,更丰富 的元记忆使他们能够针对认为选择最适合的策 略,还使他们注意到要认真地控制记忆的过程
总的说来,年长的儿童的知识更丰富,他们更 为丰富的知识储备提高了他们学习和记忆的能 力
8
事件记忆的发展:源头
在上床睡觉,然后,我们醒了,吃早餐。 访谈者:你们露营的时候还干了什么?你们醒了,
吃了早餐后干了些什么?
儿童:哦……,到了晚上,我们睡觉。
10
儿童如何学会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会规则
儿童在什么时候学会使用规则?
• 发现不同的那个
选择适当的规则:卡片分类任务
• 现象 • 为什么?
11
12
认 知 发 展:信息加工理论
信 息 的 存 储 和 加 工: 记忆和问题解决
概念
记忆:
• 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 • 短时记忆和经验记忆(策略记忆和事件记忆)
问题解决:
• 高层次的信息加工过程 • 知觉、注意和记忆的参与
记忆&问题解决:同>异
2
策略记忆的发展
概念
• 一种信息处理过程 • 有意识的 • 目的是保存和提取某些信息
儿童如何学会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类比推理
典型的类比推理
• A:B:C:?
儿童能不能通过类比来进行推理?
• 皮亚杰—青少年方能 • Goswami—一出生就能
儿童能不能用类比推理来解决新问题呢?
• 实验:鸟:鸟巢 狗:狗屋,骨头,猫,和颜色不同的一只狗
13
儿童如何学会解决数的问题:数的概念(1)
• 类型:
关于自我的知识 关于任务的知识 关于策略的知识
• 学习 • 年幼的儿童认知水平低所具有的适应价值
24
认知类型
冲动型:反应速度快但错误多 思考型:反应速度慢但准确 实验:匹配图形 问题:认知&社会行为和人格 干预
25
信息处理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尽量减少短时记忆量 使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享受到乐趣 为学生提供学习有效记忆策略的机会 为学生提供进行类比推理的机会 元认知知识
影响因素
• 基本能力 • 记忆策略 • 知识基础 • 元记忆
3
策略记忆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基本能力
记忆的广度
• 重复数列:随年龄的增长,记忆的单位增加
5岁:4个→12岁:6、7个→大学生:8个
为什么?
• 记忆的策略
194919231978
• 运用策略的能力趋向自动化
4
策略记忆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二:记忆策略
发展基础
• 出生:区分四个物体和两三个物体 • 5个月:领会特殊的数量线索 • 16-18个月:对“数”有了一定的顺序感 • 三岁:简单的数守恒
Gelman(1972)
记数和算术 文化的影响
14
Gelman: 三岁 以数为基础做出判断
15
儿童如何学会解决数的问题:数的概念(2)
记数和算术
6
策略记忆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三: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记住的单元数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专家 新手
能力高者 能力低者
7
因素 1、工作记忆能力
2、记忆策略 3、元记忆
4、知识基础
发展趋势
年长的儿童的信息处理能力比年幼儿童强,尤 其是在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效率上,这样就把有 限的工作记忆空间留给了存储和其它认知操作
• 为什么存在文化差异?
语言 教育
19

中文
11
十八
1/3
三分之一
英文 Eleven Twelve Three hundred and eighteen
One third
20
影响儿童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结构
儿童理解世界的方式影响着他们解决问题的 方式
20问游戏
• 儿童为什么采用效率较低的方式
知识结构缺乏 易冲动 动机和注意的广度
21
认 知 发 展:信息加工理论
元认知与认知类型
元认知与认知类型
元认知
• 概念 • 类型 • 学习
认知类型
• 冲动型 • 思考型
23
元认知
• 概念:对认知的认知(知识、体验和控制)
元记忆,元模仿,元交流,元学习和元语言
发展
• 出生
1 0.9
• 9个月
0.8 0.7
记忆分
• 有趣现象:婴儿 0.6
期失忆
0.5
0.4
搬家 死亡 住院
Usher等的研究, 0.3
出生
1993
0.2
解释 • 弗洛依德 • 认知理论
0.1 0 12345
发生该事的年龄
9
事件记忆的发展:脚本记忆的发展
访谈者:你们睡在帐篷里?一定很有趣。 儿童:后来,我们醒了,吃晚饭。我们先吃晚饭,
• 记数
发展特征:学会说话不久后开始数数 3、4岁能正确地数数 4.5、5岁懂得了一些数的基本原则
16

1 2 3 4 a b c 10 15 12
原则
• 一一对应原则 • 顺序不变原则(3岁:限1-5) • 序数原则
17
儿童如何学会解决数的问题:数的概念(2)
记数和算术
• 算术
策略 • 加法策略 2+3=? • 最小策略 8+3=? • 分解策略 13+3=?10,3,3 • 提取事实 2+3=5
方法?我们怎么知道儿童使用的是什么策略呢?
发展特征:没有一个类似阶段的模式
18
儿童如何学会解决数的问题:数的概念(3)
文化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 有没有接受学校教育
巴西儿童(9-15岁) • 接受过教育的儿童和没有上学做小生意的儿童
• 接受过学校教育的儿童:不同文化
东亚和美国儿童比较研究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