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复习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考试《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考试《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49d13184868762caaed5ef.png)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考试《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多选题】下列溶剂极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水>乙醇>乙酸乙酯, 甲醇>氯仿>石油醚, 水>正丁醇>氯仿【单选题】1-OH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特征是()正确答案:1675~1647cm-1和1637~1621cm-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24~28cm-1【判断题】以下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乙醇>甲醇>醋酸乙脂。
正确答案:“错”。
【多选题】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有()正确答案:重结晶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离子交换树脂法【单选题】Labat反应的作用基团是()正确答案:亚甲二氧基【单选题】提取药材中的原生苷,除了采用沸水提取外,还可选用()正确答案:热乙醇60%~【判断题】蛋白质在水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
正确答案:“错”。
【单选题】总游离蒽醌的醚溶液,用冷5%Na2CO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正确答案:有1个β-羟基蒽醌【单选题】下列香豆素在紫外光下荧光最显著的是()正确答案:7-羟基香豆素【单选题】最难被酸水解的是()正确答案:碳苷【判断题】红外光谱的单位是nm。
正确答案:“错”。
【单选题】鉴别香豆素首选的显色反应为()正确答案:异羟肟酸铁反应【判断题】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渗漉法。
正确答案:“对”。
【单选题】香豆素的基本母核为()正确答案:苯骈α-吡喃酮【判断题】丙酮属亲脂性有机溶剂。
正确答案:“错”。
【单选题】提取苷类成分时,为抑制或破坏酶常加入一定量的()正确答案:碳酸钙【判断题】分馏法分离适用于挥发性成分。
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原理为氢键吸附的色谱是凝胶滤过色谱。
正确答案:“错”。
【单选题】大多数β-D-和α-L-苷端基碳上质子的偶合常数为()正确答案:6 ~8 Hz【多选题】用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精制的方法包括()正确答案:聚酰胺色谱, 硅胶色谱, 葡聚糖凝胶色谱【判断题】可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亲水性成分萃取出来的溶剂是丙酮。
天然药化期末试题(有答案简版)
![天然药化期末试题(有答案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c9fce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7b.png)
天然药化期末试题(有答案简版)判断题( × )1、多数黄酮苷元具有旋光活性,⽽黄酮苷则没有。
(√)2、在糖苷化合物中有S, N, C, O苷,其中最难⽔解的是C苷。
3、花⾊素⽐⼀般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要⼩。
(×)4、I型强⼼苷分⼦中与苷元相连的糖为2,6-⼆去氧糖。
(√)5、植物挥发油是⼀种油脂。
(× )6、氧化铝为吸附剂是⽐较适宜醌类化合物分离的层析介质。
(× )7、黄酮类化合物⼀般不能升华也⽆挥发性。
(√)8、⽣物碱⼀般是以游离碱的状态存在于植物体内。
(× )9、凝胶过滤⾊谱分离作⽤原理是分⼦筛作⽤原理。
(√)10、对热不稳定的天然产物的提取多采⽤溶剂回流提取的⽅法。
(× )11、中和1克挥发油中含有游离的羧酸和酚类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挥发油的碱值。
(√)12、盐酸-镁粉反应是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的颜⾊反应。
(√)13、游离醌类化合物⼤多数不具有升华性。
(× )14、甾体类化合物B/C环的稠和⽅式⼀般为顺式。
(× )15、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7,4’-⼆OH>7-或4’-OH>⼀般酚羟基>5-OH (√)16、游离⾹⾖素室温下不能够升华。
(× )17、季铵型⽣物碱是各类⽣物碱中碱性最强的⽣物碱之⼀。
(√)18、阳离⼦交换树脂,可⽤于⽣物碱成分的分离。
(√)19、C-NMR全氢去偶谱中,化合物分⼦中有⼏个碳就出现⼏个峰(× )20、多羟基化合物与硼酸络合后,原来中性的可以变成酸性,因此可进⾏酸碱中和滴定。
(√)21、D-⽢露糖苷,可以⽤1H-NMR中偶合常数的⼤⼩确定苷键构型。
(√)22、反相柱层析分离皂苷,以甲醇—⽔为洗脱剂时,甲醇的⽐例增⼤,洗脱能⼒增强。
(√)23、蒽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中均有两个羰基吸收峰。
(×)24、挥发油系指能被⽔蒸⽓蒸馏出来,具有⾹味液体的总称。
西交《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复习题
![西交《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d10ca1fab069dc5122011f.png)
(单选题)1.黄芪中的主要成分属于( )A: 五环三萜皂苷B: 四环三萜皂苷C: 香豆素D: 黄酮正确答案: B(单选题)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碳苷的是A: 天麻苷B: 吲哚醇C: 芦荟苷D: 腺苷正确答案: C(单选题)3.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D(单选题)4.黄酮类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黄酮A: 3-OHB: 5-OHC: 6-OHD: 7-OH正确答案: D(单选题)5.在天然界中存在的苷多数为()A: 去氧糖苷B: 碳苷C: β-D或α-L苷D: α-D或β-L苷正确答案: C(单选题)6.过碘酸氧化反应能形成甲酸的是()A: 邻二醇B: 邻三醇C: 邻二酮D: α-酮酸正确答案: B(单选题)7.用乙醚作为溶剂,主要提取出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是A: 糖类B: 氨基酸C: 苷类D: 油脂E.蛋白质正确答案: D(单选题)8.按苷键原子不同,酸水解最容易的是()A: N-苷B: O-苷C: S-苷D: C-苷正确答案: A(单选题)9.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D(单选题)10.判断一个化合物是否为新化合物,主要依据()A: 《中国药学文摘》B: 《本草纲目》C: 《中药大辞典》D: 《美国化学文摘》正确答案: C(单选题)11.具有抗炎作用,用于治疗胃溃疡的活性成分是( ) A: 人参皂苷B: 甘草酸C: 薯蓣皂苷元D: 白桦醇正确答案: B(单选题)12.组成苯丙素类成分的基本单元是A: C5-C2B: C5-C3C: C6-C3D: C6-C2正确答案: C(单选题)13.糖及多羟基化合物与硼酸形成络合物后()A: 酸度增加B: 水溶性增加C: 脂溶性大大增加D: 稳定性增加正确答案: A(单选题)14.在天然界中存在的苷多数为()。
A: 去氧糖苷B: 碳苷C: β-D或α-L苷D: α-D或β-L苷正确答案: C(单选题)15.分离酸性皂苷和中性皂苷可选用()A: 丙酮沉淀法B: 醋酸铅沉淀法C: 乙醚沉淀法D: 有机溶剂萃取法正确答案: B(单选题)16.补骨脂内酯不具有的药理活性是()A: 补肾助阳B: 抗菌消炎C: 纳气平喘D: 温脾止泻正确答案: B(单选题)17.离子交换色谱法适用于下列哪一类化合物的分离A: 多糖类B: 生物碱C: 强心苷类D: 甾体皂苷类正确答案: B(单选题)18.属于非还原糖的是( )A: 蔗糖B: 芦丁糖C: 麦芽糖D: 龙胆二糖正确答案: A(单选题)19.脱氢反应在萜类结构研究中主要用来确定()A: 不饱和度B: 双键数目C: 碳架结构D: 双键位置正确答案: C(单选题)20.生物碱的无机酸盐的水溶性,大多是A: 含氧酸盐和卤代酸盐相等B: 含氧酸盐大于卤代酸盐C: 含氧酸盐小于卤代酸盐D: 不一定正确答案: D(单选题)21.对水及其他溶剂溶解度都小,且苷键难于被酸所裂解的苷是()A: N-苷B: C-苷C: S-苷D: O-苷正确答案: B(单选题)22.柴胡中的主要成分属于( )A: 五环三萜皂苷B: 四环三萜皂苷C: 香豆素D: 黄酮正确答案: A。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题汇总(含全部答案版)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题汇总(含全部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d0835c195f312b3069a552.png)
目录第一章总论 (2)第二章糖和苷 (7)第三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7)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11)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27)第六章萜类与挥发油 (34)第七章三萜及其苷类 (42)第八章甾体及其苷类 (47)第九章生物碱 (63)第十章海洋药物 (70)第十一章天然产物的研究开发 (71)第一章参考答案 (73)第二章参考答案 (75)第三章参考答案 (77)第四章参考答案 (78)第五章参考答案 (83)第六章参考答案 (85)第七章参考答案 (88)第八章参考答案 (90)第九章参考答案 (96)第十章参考答案 (99)第十一章参考答案 (100)第一章总论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
)1.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 B )A. 比重不同B. 分配系数不同C. 分离系数不同D. 萃取常数不同E. 介电常数不同2.原理为氢键吸附的色谱是( C )A. 离子交换色谱B. 凝胶滤过色谱C. 聚酰胺色谱D. 硅胶色谱E. 氧化铝色谱3.分馏法分离适用于( D )A. 极性大成分B. 极性小成分C. 升华性成分D. 挥发性成分E. 脂类成分4.聚酰胺薄层色谱,下列展开剂中展开能力最强的是(D )A. 30%乙醇B. 无水乙醇C. 70%乙醇D. 丙酮E. 水5.可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亲水性成分萃取出来的溶剂是( D )A. 乙醚B. 醋酸乙脂C. 丙酮D. 正丁醇E. 乙醇6.红外光谱的单位是( A )A. cm-1B. nmC. m/zD. mmE. δ7.在水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的是( E )A. 蛋白质B. 多肽C. 多糖D. 酶E. 鞣质8.下列各组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B )A. 水>丙酮>甲醇B. 乙醇>醋酸乙脂>乙醚C. 乙醇>甲醇>醋酸乙脂D. 丙酮>乙醇>甲醇E. 苯>乙醚>甲醇9. 与判断化合物纯度无关的是( C )A. 熔点的测定B. 观察结晶的晶形C. 闻气味D. 测定旋光度E. 选两种以上色谱条件进行检测10. 不属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D )A. 氯仿B. 苯C. 正丁醇D. 丙酮E. 乙醚11. 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 C )A. 回流提取法B. 煎煮法C. 渗漉法D. 连续回流法E. 蒸馏法12. 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 B )A. UVB. IRC. MSD. NMRE. HI-MS13. 下列类型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E )A. 醛基B. 酮基C. 酯基D. 甲氧基E. 醇羟基14.采用溶剂极性递增的方法进行活性成分提取,下列溶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A.C6H6、CHCl3、Me2CO、AcOEt、EtOH、H2OB.C6H6、CHCl3、AcOEt 、Me2CO、EtOH、H2OC.H2O、AcOEt、EtOH、Me2CO、CHCl3、C6H6D.CHCl3、AcOEt、C6H6、Me2CO、EtOH、H2OE.H2O、AcOEt、Me2CO、EtOH、 C6H6、CHCl315.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B )A. 生物碱B. 叶绿素C. 鞣质D. 黄酮E. 皂苷16.影响提取效率最主要因素是( B)A. 药材粉碎度B. 温度C. 时间D. 细胞外浓度差E. 药材干湿度17.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化合物的原则是( B)A. 两相溶剂互溶B. 两相溶剂互不溶C.两相溶剂极性相同D. 两相溶剂极性不同E. 两相溶剂亲脂性有差异18.硅胶吸附柱色谱常用的洗脱方式是( B)A.洗脱剂无变化 B.极性梯度洗脱 C.碱性梯度洗脱D.酸性梯度洗脱 E.洗脱剂的极性由大到小变化19.结构式测定一般不用下列哪种方法( C )A.紫外光谱 B.红外光谱 C.可见光谱 D.核磁共振光谱 E.质谱20.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A )A.碳的数目 B.氢的数目 C.氢的位置D.氢的化学位移 E.氢的偶合常数21.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类型是(D )A.生物碱 B.苷 C.苷元D.多糖 E.鞣质22.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 B)A.离子交换色谱 B.凝胶过滤色谱 C.聚酰胺色谱 D.硅胶色谱 E.氧化铝色谱23.可用于确定分子量的波谱是( C )A.氢谱 B.紫外光谱 C.质谱D.红外光谱 E.碳谱(二)多项选择题1.加入另一种溶剂改变溶液极性,使部分物质沉淀分离的方法有( ABD )A.水提醇沉法 B.醇提水沉法 C.酸提碱沉法 D.醇提醚沉法 E.明胶沉淀法2.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BCEA.醇提水沉法B.酸提碱沉法C.碱提酸沉法 D.醇提丙酮沉法 E.等电点沉淀法3.下列溶剂极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BDE )A.乙醚>水>甲醇 B.水>乙醇>乙酸乙酯 C.水>石油醚>丙酮D.甲醇>氯仿>石油醚 E.水>正丁醇>氯仿4.用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精制的方法包括( ACE )A.聚酰胺色谱 B.红外光谱 C.硅胶色谱D.质谱 E.葡聚糖凝胶色谱5.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有( ABD )A.重结晶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水蒸气蒸馏法 D.离子交换树脂法 E.核磁共振光谱法6.应用两相溶剂萃取法对物质进行分离,要求( BC )A.两种溶剂可任意互溶B.两种溶剂不能任意互溶C.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D.加入一种溶剂可使物质沉淀析出E.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发生改变7.用正相柱色谱法分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时( BD )A.只适于分离水溶性成分B.适于分离极性较大成分如苷类等C.适于分离脂溶性化合物如油脂、高级脂肪酸等 D.极性小的成分先洗脱出柱E.极性大的成分先洗脱出柱8. 液-液分配柱色谱用的载体主要有(ACEA. 硅胶B. 聚酰胺C. 硅藻土D. 活性炭E. 纤维素粉9. 下列有关硅胶的论述,正确的是( ABDE )A. 与物质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B. 对极性物质具有较强吸附力C. 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强吸附力D. 一般显酸E. 含水量越多,吸附力越小10.对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进行聚酰胺色谱分离是( ADE )A.通过聚酰胺与化合物形成氢键缔合产生吸附 B.水的洗脱能力最强C.丙酮的洗脱能力比甲醇弱D.可用于植物粗提取物的脱鞣质处理E.特别适宜于分离黄酮类化合物11. 透析法适用于分离(BE )A. 酚酸与羧酸B. 多糖与单糖C. 油脂与蜡D. 挥发油与油脂E. 氨基酸与多肽12. 凝胶过滤法适宜分离( ACDA. 多肽B. 氨基酸C. 蛋白质D. 多糖E. 皂苷13. 离子交换树脂法适宜分离( ABCD )A. 肽类B. 氨基酸C. 生物碱D. 有机酸E. 黄酮14.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原理包括( ABD )A. 氢键吸附B. 德华引力C. 化学吸附D. 分子筛性E. 分配系数差异15.大孔吸附树脂( ACE )A.是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B.以乙醇湿法装柱后可直接使用C.可用于苷类成分和糖类成分的分离D.洗脱液可选用丙酮和氯仿等E.可选用不同的洗脱液或不同浓度的同一溶剂洗脱16. 提取分离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时不需加热的方法是(BDEA. 回流法B. 渗漉法C. 升华法D. 透析法E. 盐析法17.判断结晶物的纯度包括( ABCDE )A. 晶形B. 色泽C. 熔点和熔距D. 在多种展开剂系统中检定只有一个斑点E. 是前面四项均需要的18. 检查化合物纯度的方法有( ABCDE )A. 熔点测定B. 薄层色谱法C. 纸色谱法D. 气相色谱法E. 高效液相色谱法19. 分子式的测定可采用下列方法( ACD )A.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 B.Klyne经验公式计算C.同位素峰度比法 D.高分辨质谱法E.13C-NMR法20.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BDE)()()()()A.高效液相色谱法 B.质谱法 C.气相色谱法 D.紫外光谱法 E.核磁共振法21.测定和确定化合物结构的方法包括( ABE )A.确定单体 B.物理常数测定 C.确定极性大小 D.测定荧光性质和溶解性 E.解析各种光谱22. 目前可用于确定化合物分子式的方法有( ABC )A. 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B. 同位素峰位法C. HI-MS法D. EI-MS法E. CI-MS法23. MS在化合物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是(ACD )()()()()A. 测定分子量B. 确定官能团C. 推算分子式D. 推测结构式E. 推断分子构象24.质谱(MS)可提供的结构信息有( ABD )A.确定分子量B.求算分子式 C.区别芳环取代D.根据裂解的碎片峰推测结构E.提供分子中氢的类型、数目25.各种质谱方法中,依据其离子源不同可分为( ADEA.电子轰击电离 B.加热电离C.酸碱电离 D.场解析电离 E.快速原子轰击电离26.氢核磁共振谱(1H-NMR)在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是( BC )A.确定分子量B.提供分子中氢的类型、数目 C.推断分子中氢的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D.判断是否存在共轭体系 E.通过加人诊断试剂推断取代基类型、数目等27.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容主要包括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 ACE )A.结构类型 B.性质与剂型的关系C.提取分离方法 D.活性筛选 E.结构鉴定二、名词解释1. pH梯度萃取法:是指在分离过程中,逐渐改变溶剂的pH酸碱度来萃取有效成分或去除杂质的方法。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复习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7c37f7d312b3169a451a43d.png)
什么是过碘酸氧化裂解法(Smith氧化裂解 法)?列举其特点。 从中草药中提取分离糖或苷类成分需要(考虑) 注意哪些问题? 糖和苷类的结构鉴定一般有哪些步骤? 苷键的构型及氧环的确定。
名词解释
苷 碳苷 苷化位移 单糖的端基差向异构体 Smith氧化裂解法 两相酸水解反应
OH OH CH 2OH O OH
COOH O OH O OH
大黄酸
H 3C
重结晶
O
硅胶柱色谱 石油醚-苯洗脱
OH O OH
大黄素
O
芦荟大黄素
H3 C O
H3 C O
OCH3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名词解释
蒽醌 Feigl反应
识记结构
大黄酸 大黄素 番泻叶苷A 金丝桃素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二章 糖和苷类
怎样确定糖的绝对构型和相对构型 ? 单糖的D、L系和端基碳α、β型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判断? 试述过碘酸氧化裂解法、糠醛形成反应 (molish反应)、硼酸络合反应原理及特点, 试述苷的定义与分类。 苷键裂解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请写出苷类酸催化水解的难易规律(不少于五 个)。
“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淀法”各除 去什么杂质?保留哪些成分? 请写出碱提酸沉法的原理,并列出可以用 此法提取的天然成分。 水蒸气蒸馏法主要用于哪些成分的提取? 叙述液—液萃取法原理。 分离因子β的含义? 分离中草药常用的色谱方法有哪些?
试述硅胶、聚酰胺、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 离子交换树脂等色谱方法分离的基本原理及 应用范围。 试述各种层析如纸色谱(PC)、柱色谱 (CC)、薄层色谱(TLC)的含义。 何谓吸附剂、吸附物、洗脱剂(展开剂)? 何谓载体、固定相、流动相? 何谓高效液相色谱?有何特点? 判断化合物纯度的方法有哪些?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0c294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8.png)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类与结构特点1、糖类:单糖、低聚糖、多糖2、氨基酸和蛋白质3、脂类和蜡类4、色素类5、醚类、醛类与酮类6、苯丙素类7、醌类8、黄酮类9、萜类10、挥发油11、有机酸类12、酚酸类13、苯丙酸类14、其他类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1、溶剂提取法2、水蒸气蒸馏法3、升华法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5、膜分离技术6、色谱技术7、波谱技术(红外、紫外、核磁、质谱)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1、紫外光谱法2、红外光谱法3、质谱法4、核磁共振谱法5、X射线衍射法6、计算机模拟方法7、其他方法(化学方法、色谱-波谱联用技术)四、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与稳定性1、物理性质(溶解度、旋光性、熔点、沸点等)2、化学性质(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水解性等)3、稳定性(温度、湿度、光照等影响因素)4、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机制5、安全性评价与质量控制标准6、临床应用与常见剂型及用法用量7、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与作用机制8、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策略与思路在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之前,对经济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回顾是必要的。
本文将涵盖课程内容的核心部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需求与供给:理解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包括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等。
掌握供需平衡时的市场价格及产量的决定。
弹性理论:理解弹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不同商品弹性的特性。
理解弹性与税收分配的关系。
消费者行为:理解边际效用理论和无差异曲线。
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因素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生产者行为:理解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和收益函数的概念。
掌握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和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国民收入核算:理解GDP的概念及核算方法,包括名义GDP和实际GDP。
掌握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及其实质含义。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及衡量方法,掌握失业率的计算及类型。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重点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f72542240c844768eaee26.png)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总论一、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类1.有效成分: 天然药物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单体化合物。
2.有效部位: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多种单体化合物的混合物。
如人参总皂苷、银杏总黄酮、灵芝多糖等。
1.次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对植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2.二次代谢产物:生物碱、萜、香豆素、黄酮、醌类等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起重要作用,且并非在所有植物中都能产生。
由一次代谢产物产生,常为有效成分。
二、提取法:1.溶剂提取法(solvent extraction)原理:相似相溶理想溶剂(ideal solvents ):(1)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2)对无效成分溶解度小;(3)与有效成分不起化学反应;(4)(4)安全,成本低,易得。
2.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汽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3.升华法适用于具有升华性质的化合物的提取与提纯。
简单易行,但回收不完全,并常伴有分解现象,产率低,适用于微量物质的精制,很少用于大规模生产制备。
三、分离方法(一)根据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1.1 结晶法(纯化时常用)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以分离精制化合物的方法,是分离精制固体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重结晶进一步纯化化合物的结晶;纯化合物的结晶有一定的熔点和结晶学特征,有利于化合物性质及结构的判断条件:合适的溶剂;浓度;温度1.2沉淀法:提取物中加入某些试剂使产生沉淀,以获得有效成分或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溶剂沉淀法:改变极性,如水提醇沉法水/醇法:沉淀除去糖类、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醇/水法:沉淀除去树脂、叶绿素等水不溶性杂质醇/醚法或醇/丙酮法:皂苷类成分沉淀析出b 酸碱沉淀法:改变pH,处理酸、碱、两性成分;酸/碱法:生物碱类成分的分离碱/酸法:黄酮、蒽醌类酚酸性成分的分离等电点沉淀法:蛋白质的分离c 沉淀试剂:如铅盐沉淀法,酸性、酚性成分加中性PbAc2,形成沉淀。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57fcd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e.png)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知识点整理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期末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一)溶剂提取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溶剂的选择至关重要,遵循“相似相溶”原则。
常用溶剂包括水、亲水性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亲脂性有机溶剂(如石油醚、氯仿)等。
浸渍法操作简便,但提取效率较低,适用于遇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
渗漉法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但溶剂消耗量大。
煎煮法常用于提取水溶性成分,但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
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效率较高,但需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成分破坏。
(二)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
(三)升华法某些固体物质受热时直接气化,遇冷后又凝固为固体,此过程称为升华。
如樟木中的樟脑。
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一)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1、重结晶法:利用被提纯物质和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反复结晶来纯化。
2、沉淀法:通过加入试剂使有效成分或杂质生成沉淀而分离。
(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1、液液萃取法: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差异而达到分离。
2、纸色谱法:以滤纸为载体,以纸上所吸附的水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3、柱色谱法:包括硅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等。
(三)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异进行分离1、物理吸附:如硅胶、氧化铝吸附。
硅胶适用于分离酸性和中性物质,氧化铝适用于分离碱性物质。
2、化学吸附:如聚酰胺吸附,对酚类、醌类、黄酮类等成分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3、半化学吸附:如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分离水溶性成分。
(四)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异进行分离如凝胶过滤色谱法,常用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羟丙基葡聚糖凝胶等。
(五)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离子交换色谱法,适用于分离具有解离性质的化合物。
成人教育《天然药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天然药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5015b1ba1aa8114531d947.png)
天然药物化学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道小题,总分值60分)1.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可用A UVB IRC 1H-NMRD MS参考答案:D2.分离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应选A硼酸络合法B色谱法C溶剂法参考答案:C3.酸性最强的是A大黄酸B大黄素C大黄素甲醚参考答案:A4.聚酰胺柱色谱中,最先从柱中被洗出的是A苯酚B邻二苯酚C对二苯酚参考答案:B5.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大多来自于A羟甲基B醇羟基C酚羟基参考答案:C6.活性炭柱色谱中最先被洗出的是A单糖B二糖C三糖参考答案:A7.薄板色谱中,样品在两种展开剂展开的情况下都呈单一斑点,我们可认为该样品是A纯组分B混合组分C不一定参考答案:C8.香豆素不具备的性质是A水溶性B芳香味C内酯性参考答案:A9.在乙醚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大黄素B大黄素甲醚C大黄素苷参考答案:B10.用碘化铋钾做生物碱沉淀反应应在什么条件下操作A碱性B中性C酸性参考答案:C11.用于鉴别黄酮结构中3位或5位是否有羟基取代的显色反应是A碱性试剂B锆盐反应C盐酸镁粉反应参考答案:B12.分离游离生物碱与对应的生物碱苷应选A色谱法B溶剂法CpH梯度法参考答案:B13.能与碳酸氢钠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酚羟基B羧基C醇羟基参考答案:B14.苷键的酸水解不具备的性质是A彻底性B选择性C酸性参考答案:B15.用活性炭作固定相,流动相应先选A水B稀乙醇溶液。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6dba8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5.png)
1、水(可提出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水溶性成分) 2、亲水性有机溶剂:丙酮或乙醇、甲醇(可提出苷类、生物碱盐以及鞣质 等极性化合物 3、亲脂性有机溶剂: 石油醚或汽油(可提取油脂、蜡、叶绿素、挥发油、游离甾体及三萜化合物) 三氯甲烷或乙酸乙酯(可提取游离生物碱、有机酸及黄酮、香豆素的苷元等 中等极性化合物)
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及方法。
吸附剂 分离原理 吸附规律
应用
硅胶
吸附原理 弱酸性、极性吸附剂
广泛(酸、碱及
化合物极性越大、吸附能力强、Rf 小(难 中性成分均可)
洗脱)
溶剂极性越小,吸附力越强、Rf 小
氧化铝 吸附原理 碱性、极性吸附剂
碱性、中性成分(酸性成
吸附规律同上
分与铝络合)
活性炭 吸附原理 非极性吸附剂
如果胺的氮上的氢越多,则空间位阻越小,与水形成氢键的机会就越多,溶剂化的程度也就 越大,那么铵正离子就比较稳定,胺的碱性也就越强。因此, 从诱导效应来看,胺的碱性强弱是叔胺>仲胺>伯胺; 电子效应与溶剂化效应两者综合的结果则是仲胺>伯胺>叔胺。此外空间位阻效应也有影响。
有机胺类生物碱(氮原子不在环内,例:麻黄碱)
长或吸收强度增加,如-OH, -NH2, -Cl 等
红外光谱(IR) 分子振动能级谱
3300~3000 弱吸收 烯氢、芳氢、C=N;强吸收 O-H、N-H
3000~2700 2400~2100 1900~1650 1680~1500 1500~1300
饱和 C-H 不饱和三键 C=O 及其衍生物 C=C 及芳香核骨架震动、C=N 等 饱和 C-H 面内弯曲振动
⑵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这类成分有挥发性,在 100℃时有一定蒸汽压,当水沸腾时,该类
天然药化期末复习资料
![天然药化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a57d35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d.png)
第一章有效成分:从天然动植物或矿物中提取的能用分子式表示,有一定物理常数,化学上常为单体,临床上有效的成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二次代谢产物:特定条件下,一次代谢产物作为原料或前体,又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这一过程并非所有植物中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起重要作用,称为二次代谢,生成的萜类、生物碱等化合物称为二次代谢产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选择适当溶剂将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包括冷提法(浸渍法、渗漉法)和热提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法)溶剂的脂溶性顺序: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溶剂沸点高低顺序:正戊醇>乙酸>正丁醇>吡啶>甲苯>苯>乙酸乙酯>甲醇>氯仿>丙酮>二氯甲烷>乙醚2.水蒸气蒸馏法:将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粗粉或碎片,浸泡湿润后,直火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汽蒸馏,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蒸馏而带出,经冷凝后收集馏出液的分离方法,只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3.升华法分离方法:㈠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1、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2、改变混合溶剂的极性:水/醇法:在药材浓缩水提取液中加入数倍量高浓度乙醇,以沉淀除去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醇/水法:在浓缩乙醇提取液中加入数倍量水稀释,放置以沉淀除去树脂、叶绿素等水不溶性杂质3、调节溶液的pH值,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酸/碱法:一般不溶于水的生物碱遇酸生成生物碱盐后溶于水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后,向水溶液中加碱碱化后,又重新生成游离生物碱的方法碱/酸法:内酯类化合物(香豆素)不溶于水,但遇碱开环生成羧酸盐溶于水,再加酸酸化,又重新形成内酯环从溶液中析出,从而与其它杂质分离4、沉淀法:铅盐沉淀法、试剂沉淀法5、盐析法:在中草药的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到饱和状态,可使某些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大的杂质分离㈡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分配系数K:两种相互不能任意混溶的溶剂在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放置后即可分成两相。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复习指导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97ae2277bcd126fff7050b73.png)
天然药物化学一,填空1.天然药物的来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以植物为主种类繁多2.生物合成途径乙酸-丙二酸途径,家务二羟基酸途径,莽草酸途径,氨基酸途径3.苷键断裂方式:酸催化水解,乙酰解反应,碱催化水解,B-消除反应,酶催化水解,过碘酸裂解,糖醛酸苷的选择性水解4.芸香糖由a-L-鼠李糖-(1-6)-D-葡萄糖连接而成5.-20(S)-原人参三醇衍生的皂苷有溶血作用20(s)-原人参二醇衍生的皂苷则具有对抗溶血作用,人参皂苷Rg1有轻度中枢神经兴奋和抗疲劳作用,人参皂苷Rb1对中枢神经抑制和安定作用,人参皂苷Rc抑制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活性6.黄酮化合物的立体化学研究方法:1化学法2X-射线单晶衍射法3核磁共振法4圆二色光谱法二、名词解释1、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
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鉴定。
2、有效成分:天然药物中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能代表天然药物临床疗效的单一化合物。
3、生物活性成分:经过药效实验或生物活性实验,证明对机体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
4、糖类:亦称为碳水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的初生产物,同时也是绝大多数天然产物生合成的初始原料。
5苷类:亦称为苷或配糖体,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类非糖物质通过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与甘元脱水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6、醌类:指分子内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或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7、泛醌类:能参与细胞基本生化反应,主要作用于氧化磷酰反应中的电子传导,是生物氧化反应中的一种辅酶Q类。
8、辅酶Q类:能参与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的泛醌类。
9、香豆素类:指邻羟基桂皮酸内酯类成分的总称。
10、木脂素类:指定义为具有苯丙烷骨架的两个结构通过其中的β,β·或8,8·-碳相连而成的一类天然产物。
11、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天然药化复习题答案
![天然药化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51b95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b.png)
天然药化复习题答案1. 什么是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途径、提取分离方法、结构改造以及药理作用的科学。
2. 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有哪些?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来源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生物碱、萜类、黄酮、多糖、蛋白质和多肽等。
3. 天然药物化学在药物开发中的作用是什么?天然药物化学在药物开发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新药的发现、先导化合物的筛选、药物的结构优化以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等方面。
4. 简述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提取分离技术、结构鉴定技术、生物合成研究、结构改造技术以及药理活性评价等。
5. 天然药物化学中常用的提取分离技术有哪些?常用的提取分离技术包括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色谱分离技术等。
6. 天然药物化学中常用的结构鉴定技术有哪些?常用的结构鉴定技术包括核磁共振(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以及X射线晶体学等。
7. 天然药物化学中生物合成研究的重要性是什么?生物合成研究有助于理解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为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发现新的生物活性物质。
8. 天然药物化学中结构改造技术的目的是什么?结构改造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改善其药代动力学特性或者降低其毒性,以期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
9. 天然药物化学在药理活性评价中的作用是什么?药理活性评价是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天然产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为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0. 举例说明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
例如,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紫杉醇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其发现和应用就是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发现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通过研究紫杉醇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合成途径,科学家们能够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开发出一系列新的抗肿瘤药物。
(完整版)《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题
![(完整版)《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56c9ac3b3567ec112d8a09.png)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讲解1.有效成分在天然药物中具必然的生物活性,能代表天然药物临床疗效的单一化合物。
2.有效部位当一味中药或复方中药提取物中的一类或几类化学成分被认为是有效成分时,该一类或几类成分的混杂体即被认为是有效部位。
3.苷化位移糖与苷元成苷后,苷元的α-C、β -C 和糖的端基碳的化学位移值均发生了改变,称为苷化位移。
苷化位移与苷元结构有关,与糖的种类关系不大。
4.天然药物化学及其研究内容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若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别方法、结构判断等。
5.黄酮类化合物根本母核为 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泛指两个拥有酚羟基的苯环经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6.红外光谱利用分子中价键的伸缩及波折振动在 4000-625cm-1红外处域引起的吸取,而测得的吸取图谱。
7.香豆素和木脂素香豆素类化合物是邻羟基桂皮酸内酯类成分的总称。
木脂素被定义为拥有苯丙烷骨架的两个结构经过其中,’或 8,8 ’-相连而成的一类天然产物。
8.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三萜苷类多数可溶于水,水溶液振摇后产生似肥皂水溶液样泡沫,故被称为三萜皂苷。
甾体皂苷是一类由螺甾烷类化合物与糖结合的寡糖苷,在植物界中广泛分布。
9.反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的色谱。
10.正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的色谱。
11.强心苷:存在于植物中拥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12.甾体化合物:天然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学成分,种类很多,但结构中都拥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甾核。
13、醌类化合物:指分子内拥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或简单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二、简答题1、聚酰胺层析分别黄酮类化合物的体系是什么?有哪些规律?原理:聚酰胺分子中的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
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考查课-天然药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考查课-天然药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f42d4c0242a8956aece48b.png)
1.有效成分是指
(分值:1分)
A.含量高的成分
B.需要提纯的成分
C.一种单体化合物
D.具有生物活性,有治疗作用的成分
E.无副作用的成分
2.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分值:1分)
A.生物碱
B.叶绿素
C.蒽醌
D.黄酮
E.皂苷
3.不适宜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的成分为(分值:1分)
A.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有机酸
D.氨基酸
E.强心苷
4.填料为RP-18、RP-8、RP-2的键合相硅胶色谱为(分值:1分)
A.反相分配色谱
B.正相分配色谱
C.正相吸附色谱
D.反相吸附色谱
5.能使β-葡萄糖苷键水解的酶是
(分值:1分)
A.麦芽糖酶
B.苦杏仁苷酶
C.均可以
D.均不可以
6.根据苷原子分类,属于硫苷的是
(分值:1分)
A.山慈菇苷A
B.萝卜苷。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21da8e2b8f67c1cfbd6b804.png)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能用一定分子式表示,有一定的理化常数。
如黄连:小檗碱;穿心莲:穿心莲内酯。
无效成分:与有效成分共存的其它成分,或没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
如淀粉、树脂、叶绿素等一次代谢:这些是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该过程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称为一次代谢过程,产生的物质,称为一次代谢产物。
作用:植物的营养物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二次代谢:这些物质对植物生命活动不起主要作用,该过程不是存在所有的绿色植物中,称为二次代谢过程,产生的生物碱、黄酮、萜类等化合物称为二次代谢产物。
作用:维持植物的特性与特征、重要的药物资源。
常用溶剂的极性大小(从小到大)常见基团极性大小顺序如下: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溶剂的提取方法:(可以看作业第一章的选择题)冷提法:1.浸渍法 2.渗漉法热提法:1.煎煮法 2.回流提取法 3.连续回流提取法新方法:1、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2、超声波提取技术3、微波提取法浸渍法:多以水类或稀醇为溶剂适于挥发性成分及受热易分解成分的提取渗漉法:各类溶剂均可此法由于溶液浓度差大,浸出效果好,且不破坏成分煎煮法:是将药材用水加热煮沸提取但是对于挥发性成分及加热易被破坏的成分不宜使用回流提取法:用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溶剂该方法提取效率较高,但因为长时间加热,所以不适合受热易破坏分解的成分连续回流提取法:常用索氏提取器或连续回流装置水蒸汽蒸馏法:只适于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不被破坏,与水不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主要用于挥发油、某些挥发性生物碱(麻黄碱、烟碱、槟榔碱等)、少数挥发性酚性物质(如牡丹酚)的提取。
升华法:如从樟木中升华的樟脑、茶叶提取咖啡因等结构研究法中有关每个谱图的作用质谱法:质谱常用于确定分子量,并可求算分子式和提供其它结构信息。
红外光谱:可用于鉴别羟基、氨基、双键、芳环等特征官能团以及芳环取代类型。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复习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99c3a15f18583d0496459b5.png)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寻找药效成分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生源途径、药效与生理活性、全合成、结构修饰改造和构效关系等。
有效成分:是指天然药物中那些对于某种疾病具有明确治疗作用的单一成分(单体化合物),他们通常具有确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并具有一定的理化常数。
有效部位:是指天然药物中具有治疗作用的一类或数类化学成分的总称。
无效成分:指与有效成分共存的其他成分,这些成分通常不具有药效作用和其他毒副作用。
生物活性成分:指支队某种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具有活性的单一成分。
高通量筛选技术:HTS 高效液相色谱:HPLC 离心分配色谱:CPC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高速逆流色谱;HSCCC高分辨质谱:HRMC 二维核磁共振谱:2D-NMR生物合成:是在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内容包含代谢产物前体、中间体和终产物在生物体中的形成过程、机制和规律以及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相关的生物大分子(酶和基因等)地结构、功能和作用,并利用生物方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合成等。
.一次代谢过程: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是不可缺少,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的代谢过程。
一次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这些对植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则称一次代谢产物二次代谢过程:在特定条件下,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作为原料或前体所经历的不同的进一步的代谢过程。
这种代谢并非在所有的植物中均能发生,且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又不起重要作用的代谢过程。
二次代谢产物:生物碱、萜类、黄酮等化合物常见基本单元类型:根据二次代谢产物的碳骨架可以大致分为:1.C2单位(醋酸单位):如脂肪酸、酚类、苯醌等聚酮类化合物。
2.C5单位(异戊烯单位):如萜类、甾类等。
3.C6单位:如香豆素、木脂体等苯丙素类化合物。
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参考试题
![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参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1c66b379563c1ec4da7164.png)
绪论回答下列问题:1. 简述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
2。
简述溶剂提取法的原理。
为何采用递增极性的溶剂进行逐步提取?3。
请将常用溶剂按极性由弱到强排序。
并指出哪些溶剂与水混溶?哪些溶剂与水不分层?4。
采用溶剂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时,如何选择溶剂?5. 水、乙醇、石油醚各属于什么性质溶剂?有何优缺点?6. “水提醇沉”和“醇提水沉”各除去什么杂质?保留哪些成分?7. 下列溶剂系统是互溶还是分层?何者在上层?何者在下层?①正丁醇-水;②丙酮—水;③丙酮-乙醇;④氯仿—水;⑤乙酸乙脂-水;⑥吡啶—水;⑦石油醚-含水甲醇;⑧苯—甲醇。
8。
简述影响溶剂提取法的因素。
为什么药材粉碎过细,反而影响提取效率?为什么不必要无限制延长提取时间?9. 举例说明酸碱溶剂法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
10. 溶剂分配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溶剂?11. 吸附色谱分离中药化学成分的原理是什么?简述硅胶、氧化铝、聚酰胺、活性炭这四种吸附剂的主要用途和特点。
12。
简述凝胶过滤色谱的原理。
SephadexLH—20与Sephadex G有何区别?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中有何应用?13. 简述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及应用.14. 大孔树脂色谱分离中药化学成分有何特点?简述其操作过程。
15。
简述分配色谱的分离原理。
用水为固定相的纸色谱和用水为固定相的硅胶分配色谱,展开剂应如何处理?16. 在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结构测定之前,如何检查其纯度?17。
简述确定化合物分子式的方法.18. 简述IR、UV、NMR、MS在测定中药化学成分结构中的应用。
19. 从某中药中分离得到一种结晶性化合物,如何弄清它的化学结构?(c) 2008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c) 2008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c) 2008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萜类化合物习题三萜及其苷类习题问答题 1。
为什么含有皂苷的中药一般不能作成注射剂?为什么含人参皂苷能作成注射剂? 2. 简述三萜皂苷的检识方法. 3. 简述三萜皂苷的几种水解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OH O OH O OH
大黄酸
H 3C
重结晶
O
硅胶柱色谱 石油醚-苯洗脱
OH O OH
大黄素
O
芦荟大黄素
H3 C O
H3 C O
OCH3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名词解释
蒽醌 Feigl反应
识记结构
大黄酸 大黄素 番泻叶苷A 金丝桃素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识记结构
葡萄糖 鼠李糖
第三章 苯丙素类
简述苯丙素的母核结构特征、常见的结构 类型。 试述香豆素结构类型、香豆素的内酯性质。 简述木脂素的结构特点。
名词解释
苯丙素 香豆素 木脂素
识记结构
咖啡酸 绿原酸 鬼臼毒素 五味子甲 厚朴酚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什么是过碘酸氧化裂解法(Smith氧化裂解 法)?列举其特点。 从中草药中提取分离糖或苷类成分需要(考虑) 注意哪些问题? 糖和苷类的结构鉴定一般有哪些步骤? 苷键的构型及氧环的确定。
名词解释
苷 碳苷 苷化位移 单糖的端基差向异构体 Smith氧化裂解法 两相酸水解反应
简述研究化合物结构的程序。UV、IR、NMR (1H、13C)、MS各谱提供的结构信息? 请写出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在植物体内的生物 合成途径及相应产物。
名词解释
有效成分 有效部位 单体 液液分配色谱 二次代谢产物 相似相溶原理 HR-MS IR UV NMR ORD
天然药化题型及分值
名解及选择 名词解释:20%(每题2分) 选择题:20%(每题1分) 解答题 提取分离:20%(每题5-10分) 化合物类型名称 化学鉴别:15%(每题2分) 结构鉴定:15%(每题5-10分)
第一章 总论
天然药物治病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简述研究各类化学成分生物合成的各种途径。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有哪些? 溶剂提取法选择溶剂的依据是什么?水、乙 醇、石油醚各属于什么溶剂? 将下列有机溶剂按极性强弱顺序排列:乙醇、 环己烷、正丁醇、丙酮、氯仿、乙醚、乙酸 乙酯、苯。
简述聚酰胺色谱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常用 洗脱剂、洗脱规律。 简述黄酮类化合物紫外特征及诊断试剂的作用 简述梯度PH萃取法用于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苷元的 分离。(依次用5%NaHCO3、5%Na2CO3、0.2%NaOH及 5%NaOH溶液萃取,依次分离7,4‘-OH黄酮,4‘-OH黄 酮,phOH及5-OH黄酮。) 简述纸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时各类化合物Rf规律。 简述应用UV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时诊断试剂的位 移规律。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代表化合物的结构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名词解释
溶血指数
识记结构
甘草次酸 齐墩果酸 乌苏酸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类
强心苷的定义 强心苷类的显色鉴别反应 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结构 呋甾烷醇类甾体皂苷 甾体皂苷元的IR特征
名词解释
强心苷
第二章 糖和苷类
怎样确定糖的绝对构型和相对构型 ? 单糖的D、L系和端基碳α、β型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判断? 试述过碘酸氧化裂解法、糠醛形成反应 (molish反应)、硼酸络合反应原理及特点, 试述苷的定义与分类。 苷键裂解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请写出苷类酸催化水解的难易规律(不少于五 个)。
识记结构
地高辛 洋地黄毒苷元 薯蓣皂苷元
第九章
生物碱
生物碱的定义 生物碱的分类 生物碱的溶解性 生物碱碱性强弱的比较 生物碱的检识 生物碱的分离
生物碱的碱性强弱顺序比较
强 一、胍基 二、季铵碱和(氮杂缩醛、部分叔烯胺等) 三、SP3杂化的脂肪胺 [(环胺>有机胺(叔胺>仲胺>伯胺)] 四、 SP2杂化的亚胺(除吡啶等芳杂环类) 五、以吡啶为代表的芳杂环类及其它 六、酰胺类 弱
碱 性
CH3O CH3O NH
CHO OH
OH
OH OCH3
N H
O
A
B
C
CH2OH
D
OH
CH CHCH3
CH3O CH3O N + OHOCH3 OCH3
O
[
O
HO OH
HO
O
CH2OH
O
]n
O
OCH3
(n=1500-2500)
E
F
G
阿托品(莨菪碱) 吗啡 小檗碱 麻黄碱 苦参碱
化合物A(淡黄色粉末),HCl-Mg粉反应(+),Molish反应(+),FeCl3反 应(+),ZrOCl2反应(黄色),但加入枸橼酸后黄色褪去。酸水解后检出 葡萄糖和苷元,苷元分子式为C15H10O6。 其IR(νmax, KBr) cm-1:3520, 3470, 1660, 1600, 1510, 1270, 11001000, 840。 其UV(λmax) nm: MeOH 252 346 NaOMe 261 399(强度不降) NaOAc(未熔融) 254 400 NaOAc/H3BO3 256 378 AlCl3 272 426 AlCl3/ HCl 260 274 357 385 其1H-NMR(DMSO-d6,TMS)δ ppm: 7.4(1H, d, J=8Hz), 6.9(1H, dd, J=8Hz, 3Hz), 6.7(1H, d, J=3Hz), 6.6(1H, d, J=2Hz), 6.4(1H, d, J=2Hz), 6.38(1H, s), 5.05(1H, d, J=7Hz),其余信号略去。 试回答: (1)该化合物为 类化合物,根据 。(2)是否有3 -羟基 。根据 。 (3)苷键构型为 ,根据 。 (4)是否有邻二羟基 ,根据 。 (5)写出结构式,并在结构上注明质子的归属。
“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淀法”各除 去什么杂质?保留哪些成分? 请写出碱提酸沉法的原理,并列出可以用 此法提取的天然成分。 水蒸气蒸馏法主要用于哪些成分的提取? 叙述液—液萃取法原理。 分离因子β的含义? 分离中草药常用的色谱方法有哪些?
试述硅胶、聚酰胺、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 离子交换树脂等色谱方法分离的基本原理及 应用范围。 试述各种层析如纸色谱(PC)、柱色谱 (CC)、薄层色谱(TLC)的含义。 何谓吸附剂、吸附物、洗脱剂(展开剂)? 何谓载体、固定相、流动相? 何谓高效液相色谱?有何特点? 判断化合物纯度的方法有哪些?
大黄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分离
大黄粉末 20%硫酸-氯仿回流 氯仿液
5%NaHCO 3水溶液 萃取
碱液 盐酸酸化 沉淀 重结晶
OH O OH
氯仿液 5%Na2CO3水溶液 萃取 碱液 盐酸酸化 沉淀 重结晶 氯仿液 0.5%NaOH 水溶液 萃取 碱液 盐酸酸化 沉淀
OH O OH
氯仿液 回收溶剂 残留物
名词解释
黄酮类化合物 双相纸色谱
识记结构
槲皮素 芦丁 水飞蓟素 儿茶素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环烯醚萜苷的结构分类及代表物 青蒿素 挥发油的组成与分类 挥发油化学法系统分离流程图 挥发油化学常数的测定
名词解释
酸值、酯值、皂化值
识记结构
栀子苷 梓醇 薄荷醇 樟脑 青蒿素 银杏内酯 紫杉醇
简述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分类依据 简述黄酮类的颜色、溶解度规律、酸性大小比较 简述黄酮类的主要鉴别反应:黄酮类化合物有哪 些主要的显色反应?如何用这些显色反应区别下 列各组化合物 黄酮与双氢黄酮 双氢黄酮与查耳酮 黄酮与异黄酮 5-羟基黄酮与6、7—二羟基黄酮
化合物A(淡黄色粉末),HCl-Mg粉反应(+),Molish 反应(-),ZrOCl2 反应(黄色),加枸橼酸黄色褪去。 该化合物乙酰化后1H-NMR测定乙酰基质子数为9个。 1H-NMR(TMS,内标),δppm: 6.83(1H, d, J=2 Hz),7.26(1H, d, J=2Hz), 6.30(1H, s) 7.20(2H, d, J=9Hz),8.01(2H, d, J=9Hz) UVλmax: MeOH:264, 346; NaOMe:273,320,390(强 度不降) NaOAc(未熔融): 271, 360; NaOAc/H3BO3:264, 346 AlCl3: 272, 303, 348, 395; AlCl3/ HCl: 272, 303, 348, 395 试写出化合物A的结构式。
简述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母核结构特征 简述蒽醌的结构类型、酸性大小比较 简述蒽醌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反应试剂及现象 简述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的原理、酸性 强弱顺序(以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为例) 简述蒽醌类化合物的UV、IR特征 不同类型的醌类其UV有何区别?蒽醌的C=0吸收频 率与OH的位置和数目的关系如何? 简述蒽醌类化合物常用的甲基化试剂、乙酰化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