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探秘 道光慕陵中珍奇的金丝楠木殿
金丝楠木-帝王专属之木
金丝楠木---帝王专属之木据《明史》记载,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诏书,派遣工部尚书宋礼采伐木料营建北京的皇宫和长陵。
宋礼在四川省大凉山(今沐川县)西二十里的黄种溪山一带发现了一批特大金丝楠木,喜出望外。
但是在要采伐的前一天晚上,忽然雷声大作,这批金丝楠木竟随着远去的雷声消失了。
一时间,急坏了宋礼。
待第二天再一看,这批巨木却都浮出山谷,抵达江上。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宋礼急速将此事奏报朝廷,明成祖十分高兴,以为“此乃祥瑞之兆,天助我也”,随即命名这批特大的金丝楠木为“神木”;封产地之山为“神木山”,建神祠岁岁祭享,以答谢神的赐予。
随后又命人开山修路,疏浚河道,将这批木料径由运河经通惠河辗转运抵京城,专贮东郊,这个地方因此叫做“皇木场”,以后此地改称“黄木场”。
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的地理观,在建北京城时一定要根据“天圆”、“地方”、“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的结构,研究阴阳风水,以确定城市的合理布局,并有意设计、安排或造就实物拟定镇城之宝,作为皇权神授的佐证,以确保这座城市之平安。
为巩固封建帝王的统治,明王朝在城的东、西、南、北、中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八卦之说与“天干”巧妙联结,确定了各个方位的镇城之宝物。
即:东方甲乙木,为城东皇木场之神木;西方庚辛金,为城西大钟寺永乐年间铸造之华严大钟,取定鼎北京之意;南方丙丁火,为城南良乡昊天塔下之红土,这里红土相传是宋朝孟良用火葫芦烧红的,故借用这个“火”字;北方壬癸水,指城北昆明湖,湖水引入皇城为用水之源;中央戊巳土,指中轴路中央的煤山(即景山),时为建皇宫挖筒子河和中南海之土堆积而成。
据载,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皇宫和长陵的工程营造完毕之后,特留存一根巨大的金丝楠木以应“东方甲乙木”之说,作为镇城之宝,并设官兵守卫,以昭示久远,保障平安。
这棵巨大的金丝楠木,长6丈有余,相传当时两个人骑在马上隔木而立,谁也看不见谁,可见直径之粗。
这根镇城之宝的金丝楠木神木,到了清乾隆时期又传出一段佳话。
故宫寻“木”
故宫寻“木”原创:又冉百科知识图片来源:百科知识杂志观西方著名建筑,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和中世纪欧洲的大教堂,无一不是砖石结构。
而当你游走在明清两代皇家宫殿——故宫(紫禁城)中时,会发现在这里,木是支撑其庞大建筑群的最重要的材料:缜密精致的斗拱、高大挺拔的殿柱、触手可及的门窗、意蕴深厚的匾额、枝繁叶茂的古树……故宫里的木气息无处不在。
木——古人情有独钟古代中国对木一直情有独钟。
在古人的观念中,木在五行中居于东方,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属阳,代表春天。
《易经》里说“天有大德曰生”,万物是从何时产生的?万物是从春天萌生的,所以木象征生命。
古人用木建造房屋,代表着生,寓意繁衍生息、生生不断。
即使木结构建筑易于焚毁,保存下来的可能性极小,但古人仍不掩饰对木的喜爱,精心打造每一座木建筑。
图片来源:《百科知识》杂志时间回溯到1406年,当时的统治者明成祖朱棣接受群臣的建议,决定营建北京宫殿。
皇帝一纸令下,官员和百姓纷纷行动起来,前往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
与西方砖石的层叠结构相比,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所运用的构架像一座房屋的骨架,其中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墙倒屋不塌”。
木作的构件规格多种多样,可以事先预制加工,然后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
在古代能工巧匠的搭建下,先是四根立柱的上端以梁枋纵横连接成一间房子,之后,一间又一间房子拔地而起,日夜不休,连轴运转,1420年,终于搭建出这座令人向往的皇家宫殿——紫禁城。
六百年历史轮转,六百年沧桑巨变。
曾经居住在“城”里的人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唯留这座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木质结构宫殿建筑群——故宫,静立在北京城中,用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那些沉淀许久的历史往事。
斗拱——起承转合固稳定中国木构建筑,技术最复杂的是斗拱;最简单的组合,也是斗拱。
斗拱分为斗与拱,位于建筑物檐下。
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
斗上置拱,拱上置斗,斗上又置拱,结构千篇一律,造型却千变万化。
清宣宗道光皇帝陵墓—慕陵
清宣宗道光皇帝陵墓—慕陵【旅行京冀鲁苏】去了白石山后,第二天一早便乘坐巴士到易县。
在邻近清西陵时,我从在图看到巴士正向清西陵开去。
我赶紧告诉司机在清西陵门口停下车,这样我节省了到易县后再返回清西陵的车程时间。
我是70后,免票。
清西陵很大,在里面步行是不可能的。
景区车对70后也免,这个是很难得,应该给个大大的赞!清慕陵即为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合葬的陵寝,彤贵妃舒穆禄氏附葬,位于清西陵昌陵西南15公里处的龙泉峪。
慕陵在清东陵、清西陵中,基本上不遵从祖陵制度,简化了清代帝陵原有的一些规制,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没有方城和明楼。
慕陵是清宣宗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即道光皇帝的陵寝。
清乾隆皇帝后,清朝皇帝陵寝要按西陵、东陵的昭穆次序依次选址,父葬于西陵,子要葬于东陵,道光皇帝的陵寝按制应建于东陵,但道光皇帝在东陵的陵寝竟出现了渗水情况,并把已经下葬的孝穆成皇后的棺椁浸湿了,道光皇帝十分气愤,便命令在西陵另觅吉地,道光皇帝陵就搬至西陵了。
慕陵中还葬有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三位皇后。
其中孝全成皇后是咸丰皇帝的生母。
该陵建造得很特殊,与其他帝陵都不相同,是道光帝独树心裁之作。
慕陵以精致小巧的建筑模式、清丽淡雅的建筑风格、工艺卓绝的楠木雕龙成为清帝陵中最具特色的一例。
楠木烫蜡后褐然的色泽,灰黄交融的墙垣,配以蓝天白云,绿树金顶,典雅肃穆,清碧绝尘,自有一番幽远神秘、古朴超然的气度。
隆恩殿最为特殊,一改面阔五间的惯例,缩为三间,进深也三间,改重檐歇山顶为单檐歇山顶。
殿四周设有回廊,裁撤了月台和大殿周围的栏板和雕龙头,月台上仅设铜炉两尊,不设鹿、鹤。
月台东西两角有石幢和嘉量各一座。
大殿正面三间都开门,殿东西两侧中间开门,其余为砖墙封闭。
隆恩殿、东西配殿所有木构件全部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不饰彩绘,以楠木本色为基调,其天花、群板、绦环板、雀替等处一改传统的金莲水草案,而是用高浮雕和透雕手法雕刻上千条云龙、游龙和蟠龙(仅隆恩殿内就有木雕龙714条),三殿共有木雕龙1318条,成为清代帝王陵寝中独具风格的艺术珍品。
游明显陵作文
游明显陵作文那天天气不错,阳光明媚,我和几个好友相约来到了明显陵,想要一探这历史古迹的究竟。
一进门,就被这古老的建筑群震撼到了,仿佛穿越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哎呀,这地方真是有意思,不知道古代的人是怎么想出来的。
”我旁边的小李笑着说。
“是啊,你看这建筑,每一砖每一瓦都充满了匠心独运。
”小王感慨道。
我们跟着导游一路参观,一边聊天一边欣赏这美景。
突然,我们来到了一个石碑前,上面刻着“明显陵”三个大字。
“这字写得真有气势!”小李赞叹道。
“可不是嘛,这可是明朝皇帝的陵墓呢。
”我说。
参观完石碑,我们继续往前走。
这时,一个小孩子跑了过来,好奇地问:“叔叔阿姨,你们是在参观明显陵吗?”“是啊,小朋友,你也是来参观的吗?”小李笑着问。
“嗯,我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的,我还想看看里面的金丝楠木床呢。
”孩子兴奋地说。
我们被他逗笑了,告诉他:“那你可得好好找找,那可是宝贝呢。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池塘边。
池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美得像一幅画。
小李提议:“我们在这边休息一下,拍拍照吧。
”大家一致赞同,纷纷拿出手机,摆好姿势,拍起了照片。
拍完照片,我们又继续前行。
途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位老者,他自称是这里的村民,给我们讲起了明显陵的历史。
“这明显陵可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老者说。
“哇,这么厉害啊!”小李感叹道。
“是啊,这里还有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呢。
”老者指着前方说。
听完老者的话,我们更加期待能一睹这些文物的风采。
终于,我们来到了宝城。
这里的建筑气势恢宏,让人惊叹。
我们在这拍了好多照片,留作纪念。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明显陵。
回头望去,那古老的建筑群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
这次游玩,让我对明显陵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悟。
恭王府“楠木仙楼”——锡晋斋
恭王府“楠木仙楼”——锡晋斋嘉庆四年(1799年),清乾隆时期的宠臣和珅被赐自尽,嘉庆皇帝罗列了和珅20大罪状,其中,第十三条称:“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
”这“僭侈逾制”的“楠木房屋”,就是恭王府的锡晋斋,也是王府中价值最高的建筑。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新华网文化频道《探寻古迹遗产》栏目带您走进恭王府“楠木仙楼”的“前世今生”。
锡晋斋位于恭王府府邸西路第四进院落,院落正门为一座精致垂花门,门内悬挂慎郡王允禧所书“天香庭院”匾额。
迈入垂花门,影壁上红底金字的“中正仁和”四个大字映入眼帘,为整间院落平添了几分庄重和威严。
绕过影壁来到庭院中,在左右两侧,有两棵树龄在200年以上的西府海棠,院中间立有一座二百多年历史的石盆景,名为“云停”,是一块具有“聚财”寓意的上水石。
这块上水石之前可自动将池中水吸至顶部,石上青苔覆盖、绿水茵茵,十分漂亮。
但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此石被拦腰震断,如今虽已经重新粘合,但吸水的功能却已大打折扣。
与上水石正对的,便是锡晋斋正厅了。
门前鼓墩式下承覆莲座的柱础,与故宫内乾隆晚年所居“倦勤斋”相同。
锡晋斋面阔七开间,前后出廊,后檐带五间歇山顶抱厦,内部正中为三开间敞厅,东西北三面设有两层“仙楼”,木质为极其名贵、千年不朽的金丝楠木,楼层上下均配有精雕楠木隔断,天花板彩绘海墁天花,地铺紫禁城所用的方块花斑子母石,格局仿建紫禁城宁寿宫,高大气派,金碧辉煌。
锡晋斋东西两座配殿分别叫做乐古斋和尔尔斋。
东配殿乐古斋从前被用来存放古董,西配殿被用来存放碑帖字画,之所以取名“尔尔斋”,意为这里所收藏的碑帖字画与锡晋斋正厅所藏的《平复帖》比较起来不过尔尔。
锡晋斋因其建筑风格与曹雪芹所书《红楼梦》荣国府中的院落格局相似,被红学研究者们推测为《红楼梦》写作背景原型。
中国清代建筑
简析中国清代陵墓建筑—慕陵慕陵简介慕陵位于河北保定易县永宁山下龙泉裕,是清代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陵寝,慕陵中还葬有孝穆、孝慎、孝全三位皇后。
自道光十二年破土,至道光十六年竣工历时四年。
慕陵在选址时吸取东陵宝华峪陵寝渗水的教训,选择了高平之地龙泉峪。
并根据“总以地臻全美为重,不在宫殿壮丽,以侈观瞻” 的宗旨、鉴于地势的限制、道光对慕陵的建筑规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筑规模显著缩小。
从风水上讲,西陵由清代风水大师高其倬为选,这里确实符合“陵制与山水相称”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西边是太行山的东麓,云蒙山层峦叠嶂。
北有永宁山,主峰突起,耸入云端,屏立于陵寝之后。
东有金龙裕山峦盘旋远去,田连阡陌。
南有易水河水清透彻,蜿蜒曲折。
慕陵的建筑规制特色慕陵在清东西两陵区中,规制比较特殊,基本上不遵从祖陵制度,简化了清代帝陵原有的一些规制,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
隆恩殿面阔由五间改为三间,殿内装饰不施彩画,月台的规制也比前代简单。
地宫之上只有石圈。
裁撤了大碑楼、石像生、二柱门、方城、明楼等大型建筑,在清代陵墓建筑中别具一格,最具特色。
慕陵以精致小巧的建筑模式、清丽淡雅的建筑风格、工艺卓绝的楠木雕龙成为清帝陵中最具特色的一例。
楠木烫蜡后褐然的色泽,灰黄交融的墙垣,配以蓝天白云,绿树金顶,典雅肃穆。
慕陵建筑技术与特色陵寝的布局显著特点是对称和均衡。
中轴线是对称中心,对称的建筑物一般都是成双结对,而且在造型、体积和外表形式上,都是一模一样的。
隆恩门内的两座配殿、两座燎炉,隆恩门外的两座朝房和两座班房,都以中轴线为对称。
建筑组合由中轴线的首端开始,直到它的末端为止,由南往北组合的特点是由疏到密。
建筑的组合,整齐划一,但并不排斥适当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大小、高低对比和纵横结合等方面。
在一座帝陵中,凡是高大建筑物前面,必有矮小的建筑物去对比和衬托,在纵向建筑物的后面,常常安排横向的建筑物。
比如高大的明楼面前,安置低矮的石五供,反衬明楼的威武高大。
金丝楠木,是帝王专属之木
金絲楠木,水不浸、蚊不穴,不腐不蛀亦有幽香。
其色淺橙黃略青灰,紋理淡雅文靜,質地溫潤柔和,光澤感猶如綢緞,收縮性小,有陣陣幽香,經千年不腐不朽,曆久彌新。
據《博物要覽》中記載:“金絲楠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材質細密,松軟,色黃褐微綠,向明視之,有波浪形木紋,橫豎金絲,爍爍可愛。
”木紋呈金絲光澤者,通稱金絲楠。
金絲楠,其美異常,蓋世獨一,有皇帝木稱謂。
衆所周知,北京故宮及紫禁城上乘建築,多爲金絲楠木梁椽構築。
金絲楠木明代起至清代,已爲皇家專用。
皇家的金銮寶殿、金漆寶座、祖堂佛龛及赦造的壇廟、佛像建築,多爲金絲楠木制作。
乾隆活計檔中也記載了很多乾隆帝親自審閱定制的金絲楠木系列家具。
(活計檔,是内務府所屬造辦處記載日常承領各項活計的檔案,原件藏于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
)國之瑰寶金絲楠的艱辛采伐-----摘自位居美國《世界周刊》暢銷書排行冠軍、臺灣十大好書排行榜冠軍之作—考古專著《風雪定陵》關于金丝楠木的描述。
据《风雪定陵》14页与138页介绍,最能象征十三陵建筑艺术与风格的长陵祾恩殿,是建成于宣德二年的辉煌建筑,历经500余年沧桑而无恙。
祾恩殿以60根金丝楠木大柱形成构架,其中,中间4根高为14.3米,直径1.17米。
即使故宫的太和殿也不能与之匹敌。
祾恩殿无论是形体结构、建筑风格,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它的出现同样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富庶与强盛。
从祾恩殿现存的60根金丝楠木大柱中,仍可想象初建之时所用的木料该是何等的气派。
在汉朝,皇家贵族已将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苏南部的金丝楠木大肆伐用,所剩几无。
到明朝,金丝楠木只有在湖广、云贵和四川的原始森林寻找。
金丝楠木质地坚挺,耐腐蚀且有香味。
是明代皇家建造宫殿的主要用料。
皇宫大殿的主要木料,大多来自这些地方。
金丝楠木的贵重,除这些特点外,主要还在于它的稀少和成长的缓慢。
在明朝朝廷大量采伐之初,这种树木零星地散见于原始森林。
随着采伐量的逐渐增加,能够利用的金丝楠木大都只剩在“穷崖绝壑,人迹罕至之地”了。
历史趣谈乾隆建塔挖出明墓 看到墓门上八个字立刻停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乾隆建塔挖出明墓看到墓门上八个字立刻停工导语:清朝的乾隆皇帝胆子非常大,曾明目张胆地拆明陵,把上好的金丝楠木留着自己用。
可是后来,乾隆修建清漪园的时候,在万寿山下挖出一座古墓。
清朝的乾隆皇帝胆子非常大,曾明目张胆地拆明陵,把上好的金丝楠木留着自己用。
可是后来,乾隆修建清漪园的时候,在万寿山下挖出一座古墓。
这古墓没有明陵气派,却把乾隆下坏了,赶紧传旨停工改建,乾隆才没惹来麻烦。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下旨修建清漪园,也就是现在的颐和园。
一开始,乾隆让工匠在万寿山前建一座九层宝塔,建到第八层的时候,有太监来报,说在万寿山取土的时候发现一座古墓,传说埋葬的是明朝的一个王妃。
这个妃子生前很厉害,有人建议不要再从那里取土了。
乾隆一听,顿时瞪起了眼睛,说:“怕什么?一座前朝的王妃墓有什么了不起?”乾隆连明朝皇帝的墓都敢挖,当然不把王妃墓放在眼里了!乾隆告诉太监,让工匠继续取土。
太监面露难色,说都已经挖到墓门了,工匠们不敢再挖。
乾隆听罢,让太监带路,来到万寿山亲自查看那座明墓。
此时,工匠已经把明墓上的封土挖得差不多了,露出了部分墓门。
乾隆走过去,看看墓门,命人把封土全部挖掉。
工匠不敢不听,立刻动手,挖掉了全部封土。
乾隆正想让工匠打开墓门,突然发现墓门上有文字。
他走上前去仔细一看,见是八个字:“你不动我,我不动你”。
看罢这八个字,乾隆立刻惊出一身冷汗。
看来民间传说并非虚传,这前明的王妃果然厉害。
于是让人把封土填回,盖到八层的塔也拆了,改建成一座八方阁,以镇住万寿山下的刁蛮王妃。
乾隆改建的这座建筑,就是现在颐和园里的佛香阁,建在万寿山前生活常识分享。
浅析金丝楠木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价值
浅析金丝楠木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价值一、金丝楠木简介在我国越有三十四种楠木,一般来说其中只要有明显金丝显现的就可称为金丝楠木,又称紫金楠、金心楠。
它主要出自桢楠属的桢楠,呈黄中带浅绿或红褐色,木材表面在阳光的照耀下会显现出淡淡的金光,给人一种神秘高贵的感觉,加之其稳定的物理性能,耐高温、冬暖夏凉且伴有清香等优良的实用性能,使得在明清朝代时,广泛作为皇室宫殿等家具、建筑的首选木材,以至于在清初时就已经濒临灭绝,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二、金丝楠木的古代应用在古代金丝楠木主要被用于皇室的建筑与家具,是皇室的专属木材,普通人家私自使用还会遭致官府的严厉惩处。
本文就列举几个有代表意义的建筑和家具,对金丝楠木的古代应用加以分析。
1.金丝楠木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在明代时,楠木主要用于宫殿、城楼及寺庙行宫等建筑的栋梁。
由于楠木的珍贵所以即使在宫殿中全楠木的建筑也是稀有的,其中仅有明长陵的棱恩殿和北海北岸西天梵境的大慈真如宝石给后人印象极深。
这两组建筑全用金丝楠木进行架构不施彩绘只烫蜡。
至于清代时,楠木受到了更为广泛的追捧,康熙年间修建的承德避暑山庄主殿澹泊敬诚殿,以及清西陵道光帝的慕陵隆恩殿和配殿都是著名楠木宫殿,后者甚至以精巧的雕工技艺雕刻出1318条形态各异的蟠龙和游龙。
然而伴随着人们对楠木喜爱的是更为有力的砍伐和使用,致使在明代时楠木就已经开始缺乏了,主要表现为:万历三十二年时明皇宫主殿遭焚毁的却迟迟不能重修,直到天启五年又意外地发现历朝剩下的楠木1000余根,才得以重修。
至于清代,金丝楠木作为楠木中的珍品就更加稀有了,康熙初年,因采办楠木,耗资多,伤劳民,而选用大直径祯楠做皇家宫殿建筑用材,所以现在北京城内没有一座明朝留下来未经清代重修过的楠木建筑幸存下来,唯一一个东直门城楼也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拆掉。
接下来,本文就将重点几个较为著名的楠木宫殿,加强我们的认识:第一是太和殿,公元1406年永乐皇帝接受了大臣们在京修建宫殿的建议。
中国金丝楠木的历史故事前世今生
中国金丝楠木的历史故事前世今生金丝楠—东方神木四川不仅有中华特有的国宝大熊猫,同时也生长中国特有的树种桢楠。
而桢楠中一部分经过漫长的岁月积淀就会转化成名贵的金丝楠木。
“在清朝乾隆年间,1克金丝楠木价值等于10克黄金。
即使那样,也很难找到。
” 太和殿被烧毁之后,一直拖至康熙38年才又动工。
据说康熙年间的这次动工,还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发现,通惠河工部郎陆澹园在天津至海岸沿途的芦苇中发现金丝楠木一千余根,才解决了木材问题。
据史料记载,明代起,皇家专门设有置办金丝楠木的部门,官员进贡金丝楠木可做为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标准,平民进贡一根金丝楠木即可做官。
修建紫禁城的楠木和金丝楠木大多来自四川,路远山深,一根楠木运到北京耗费极大,自然就贵比黄金了。
民间也深知其贵,《红楼梦》中提到,秦可卿的楠木棺材有“一千两银子只怕无处买”。
小叶桢楠的木性温润,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内敛平和、恬淡虚泊”的精神特性恰相契合,所以被人称之为国木。
若坐具采用小叶桢楠为木料的话在冬天不会感到冰凉,坐卧舒适。
古代金銮殿的金漆雕龙龙椅宝座也是采用的优质小叶桢楠制作而成;金丝楠木家具的历史地位在我国传统家具中,楠木家具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楠木木性温润平和,不喧不燥,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内敛平和、恬淡虚泊“的精神特性恰相契合。
楠木的木质结构细,色泽淡雅匀称,纹理细腻美观,易加工,耐久性强,切面光滑,为我国珍贵木材。
这种木材水不能浸,蚁不能穴,能历经岁月的浸蚀而不易变形,可谓“出污泥而不染,历磨砺而不衰”。
楠木自从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便由于其不喧不燥、经久耐用的独特属性,成为皇家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木材,与皇室贵胄之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被打上了尊贵的标签。
清代以来,由于国力昌盛,物阜民丰,统治者追求穷奢极欲的奢华生活,对于起居坐卧家具的制作,也是极尽工巧,这一时期宫廷对于中国特有的楠木需求量一直保持在高位态势。
楠木在明清两代基本为皇家所垄断,将其作为御用之材,专门设有置办楠木的部门,因此楠木又有“皇木”之称。
北京的楠木殿
响
B
口王铭珍
嘉庆帝 曾说和 坤“ 家资累至数十百万” 。嘉庆 四年 ( 元 19 年 ) 月初 - (,6 乾 隆 公 79 正 2q 日) 驾崩 , 随后 , 庆帝 突然 宣布 罢免和 坤 军机 嘉 大 臣、 九门提 督等 官职 , 初八 日( 月 1 2 2目) , 遭火灾洗劫 , 已不复存在 。然而在 故宫大 和坤被革职 下狱 , 没家产 。十 八 日( 月2 今 抄 2 2 修 时 ,工 匠们 偶然 发现 旧宫殿 中尚有楠 木 日)赐其 自尽 。临死之 前 , , 和坤 留下了一 生 柱 , 分惊奇 , 十 有传 闻说楠 木 柱 上还有 被火 中最 后的一首诗 : 烧过的痕迹 。以下介绍几座比较有代表 1 生的 五十年来 梦幻真 , 楠木殿 。 今朝撒手谢红 尘 , 1和坤宅第楠 木殿 . 他 时水泛含龙 日, 北京 恭王 府有 个景 点 是非 常值 得 一看 认取香烟 是后 身。 的 。众所 周知 , 王府是清道 光帝 曼宁第六 恭 紫 禁 城 宁 寿 宫 的 建 筑 面 积 为 7 07 5. m。 5 子恭忠亲王 奕诉的府 园 , 的前身是乾 隆时 和坤 宅邸锡晋斋的建筑面积为 59 它 6 .相 比 m 期朝中重臣和坤的宅邸。这座王府可分为府 之 下 , 者显然 是规 制体 量小 了许 多 , 后 但小 邸和花 园两 部分 。和坤 的居室为七 开间 , 建 巧 精致 , 饰豪 华 , 用 上好金丝 楠木 料 一 装 仅 筑面积5 9m 。东 西配房各五间 ,正厅 原名 项 , 当时 即 可 治和 坤死 罪 。 6 2 在 “ 锡晋斋” 和坤时期名为“ 乐堂 ” , 嘉 。 然 而嘉 庆皇 帝查 抄和 坤 家产 “ 木房 楠 正厅 前后 出廊 , 后檐 带 抱厦 五 间 , 坤 屋 ” 则 “ 木 装修 ”其房 屋 架 构 、 、 、 和 实 楠 , 粱 柱 二十大 罪 的第十三 款 “ 盖楠 木房 屋 , 侈 檩 、 等材料 皆为松柏 。所以 , 所 僭 椽 和坤 的宅第并 逾 制 , 多宝 阁及 隔断式 样 , 其 皆仿照 宁寿 宫 非真正意义上 的楠木殿 。 制度 , 园寓点缀 , 明园蓬岛瑶 台无异 ” 其 与圆 2太庙大殿 . 的楠木仙楼 即建 造在正厅之 中 , 是用上好 的 太庙位 于东长安街北 侧 , 天安 门城 楼东 金丝楠 木料 , 分上下两层建造 , 雕刻精湛 。 侧 , 明清 两朝帝 王 祭祀祖 先 的场所 , 是 是一 和坤大权在握 , 排斥 异己 、 受贿敛 财 . 成 组雄 伟壮 丽 、 金碧辉煌 的古代建筑群 。太庙 为清朝首富 ,他 拥有的金银 珠宝不计 其数 。 的主要建 筑有 : 太庙街 门、 太庙戟 门 、 庙前 太
金丝楠木老屋
金丝楠木老屋在湖南来凤县大河镇拦马山村时,文物古迹爱好者发现一座当地典型民族风格古屋,但与众不同的是,这座老屋的材质是珍贵的——金丝楠木。
主人老杨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和家人一起住在祖上传下来的三间木屋里。
听父亲说,祖上曾经在开封做官,有一次在押送粮草的途中遇到了强盗,粮草被强盗洗劫一空,只好弃官隐居山林,在明朝万历年间建造的这个老屋,至今已经400多年了。
金丝楠木是一种带有金丝和近似绸缎光泽现象的楠木,木料表面一般为黄色、金黄色,有淡淡的香味,质地细腻、坚硬、耐磨,抛光面有隐约的金丝和闪光点,抛光面无需使用任何油漆也光可鉴人。
目前,金丝楠木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非常珍贵。
这老屋全屋基本上90%以上的木料,均是非常难得的金丝楠木,实属罕见,在全国仅此一栋。
其中,老屋的主柱、梁、枋等主要构件使用的金丝楠木树龄大都在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
老屋结构看上去非常简单,外表朴实,显然老屋主人也是刻意隐藏才得以保存至今。
我们是在盛夏时节来参观的,从炎热的室外进到老屋里,感觉一阵凉爽,而且可以嗅到楠木发出的独有香气。
整个屋内的陈设都还是从前的桌椅板凳,没有电灯之类的,屋内全是自然光线,还是有些暗淡,我用手机电筒照着浑圆的老屋主柱,顿时泛出带丝状的金色光芒,木质细腻、纹路清晰、精美致极。
我用手轻抚老屋浑圆的主柱,非常柔滑,能让人感受到岁月的痕迹。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儿子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由于早些年家里一贫如洗,几乎没有人家的姑娘愿意嫁到老杨家来受苦,尽管做父亲的老杨有了一套房子,但这并没有给儿子的姻缘之事带来多大改变。
金丝楠木主要产于湖北西部、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长速度极为缓慢,成为栋梁之材需要三百年之久,成材耗时旷日弥久,故而珍贵。
古代帝王讲究排场,极尽奢华之能事,从明朝就开始大量开采使用金丝楠木制造皇家宫殿、寺庙,甚至是龙椅龙床。
加上楠木生长速度极为缓慢,导致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渐以物以稀为贵。
北京的楠木殿
动人民文化宫。 北海公 园天 王殿
低, 雷雨时带电云层对 地放 电 , 脊最高处的正 吻首 先遭击 , 屋 并震及其他。而雷电流很 高, 电压 也很强 , 势必释放 出强大 的 电弧 , 引起楠木构件燃烧 。由于楠 木质 以来 , 金 元 明、 一直是 五代帝王的 流 通不 佳等情况 , 所以在开始 阶段只是阴燃 , 蔓延速度不快 , 宫苑 。在琼华 岛之上及太液池沿岸曾修建过许多供封建帝王 给 消防施救创造 了有利的条件 。 进 行宗教活动的建筑 , 诸如永安寺 、 阐福寺 、 大西天 、 小西天 、 消防部门在 1 7时 O 2分才接到报警 , 先后派 出 5个消防
藏界 , 北向榜日须弥春 , 坊北 山门榜 日西天梵境 , 门为 天王 经历 1 入 2小时 , 终于把i 座绝无仅有古建筑保护了下来 。 塞
殿 , 列四大金刚 , 殿 徐东海捐资重新 之。殿左右石 幢二 , 刻 左
棱恩殿遭雷击主要是 没有避雷装置。 恩来总理得报后 , 周
《 刚经》 右刻《 师经 》 殿后 为大慈真如殿 ” 殿 门额 : 金 , 药 。 。 华藏 指示 :全国各地古建筑都要安装避雷针。这~指示的贯彻执 对 恒春 , 日 : 象护 庄严 满多宝藏 ; 天合欢喜遍恒河沙 。 内 行 , 古建筑的保护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联 龙 人 殿
额日: 恒河演乘, 南向联日: 无住荫慈云, 葱岭祗林开法界; 真
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俗称楠木殿
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俗称楠木殿匠心成花成树非一日之功精雕细作乃恒心所至承德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
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在避暑山庄的建筑中,有的是雕梁,缺的是画栋。
避暑山庄内皇帝上朝的地方叫澹泊敬诚殿,是避暑山庄的正殿,是清帝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
“澹泊敬诚殿,‘澹泊’源于《易经》,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意,此殿为正宫区主殿。
是皇帝处理政务和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
”澹泊敬诚殿正面澹泊敬诚殿背面澹泊敬诚殿初建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原为松木结构。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用楠木改建,又俗称“楠木殿”。
楠木分金丝楠、水楠和香楠等种类。
澹泊敬诚殿所采用的便是金丝楠木,木质纹理犹如金丝,木色朴雅,木香清馨,又不招虫蛀,故此山庄的主殿用此木料修建。
金丝楠多产于我国两广、贵州等地深山之中,那里人烟绝少、高峰险谷,对于楠木的采伐,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一木初卧,千夫难移。
入山一千,出山五百。
”在当时劳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从入山采伐到辗转运输,其难度可想而知。
据《内务府档案》记载,修建这座大殿共耗费白银七万一千五百二十五两一钱七分,运费就高达一万三千两;累计用工十八万四千四百八十一人次,其中木匠、石匠、雕匠、砖瓦匠、壮夫,运夫等各类工匠,杂工近二十种之多,耗资之大、人力之多,尚属空前。
殿堂的正中悬挂着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澹泊敬诚”匾额。
“澹泊”二字源于《易经》中的“不烦不扰,澹泊不失”。
其意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修身之道”。
三国时,诸葛亮在《戒子书》中也曾以“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告诫后人。
康熙皇帝非常欣赏这两句名言,并将“澹泊敬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在避暑山庄的修建过程中,康熙皇帝也以“不彩不绘,茅茨不剪”作为指导思想,严于律己,精诚敬业,以保大清江山更为巩固。
楠木殿避暑山庄介绍
楠木殿避暑山庄介绍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玩楠木殿避暑山庄,嘿嘿,可开心啦!一到那儿,我就觉得凉飕飕的,空气里都是树的味儿,好像钻进了森林里。
我偷偷问老师:“老师,楠木殿为啥叫这个名字呀?”老师说:“因为这里的房子是用楠木做的哦,还很古老呢!”哇塞,听着就厉害!
我们进了一个大殿,咚咚咚,踩在木头地板上,声音可好听了。
导游阿姨说,这个避暑山庄是以前皇帝来避暑的地方,特别凉快。
窗外有一个大湖,水亮晶晶的,还能看见鱼儿游来游去,“噗通”一声,我的小伙伴不小心踩到水边的石头滑了一跤,哈哈,好滑稽呀!
后来,我摸了一下楠木柱子,滑溜溜的,有点凉凉的。
导游阿姨又说,这些木头都特别结实,住上几百年都不坏呢!我想:哇,要是我也能住在这么神奇的房子里,那该多棒呀!
今天玩得真高兴,楠木殿避暑山庄真是个又凉快又好玩的地方!
—— 1。
举世无双——明长陵祾恩殿,60根金丝楠木托起
举世无双——明长陵祾恩殿,60根金丝楠木托起明长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怀长路上,处在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
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
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明长陵鸟瞰明长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从1409年至1427年,前后共用了十八年时间。
陵区占地面积十二万四千平方米,其建筑风格宏伟壮观,修建工程浩繁,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在中国历代皇帝陵寝中是比较突出的。
现存建筑有宝城、明楼、石五供、两柱牌楼门、祾恩殿、祾恩门、碑亭以及三进院落的宫墙和因墙而设的陵门、角门等。
地宫未发掘,同时没有被盗墓记录。
明长陵平面图朱棣与皇后徐氏长陵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
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
第一进院落,前设祾恩门一座。
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
祾恩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
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
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外红门祾恩门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祾恩门《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
其中,“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长陵棱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
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俱不相同。
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
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祾恩门”三金字。
“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
祾恩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象征“九五之尊”祾恩殿整体由金丝楠木制成祾恩殿共有60根金丝楠木柱祾恩殿最粗金丝楠木柱,高12.58米,底径1.124米坐落在第二进院落北面正中的主体建筑祾恩殿,是当年嗣皇帝谒陵祭祀举行仪式的场所,建成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
北京的楠木殿
北京的楠木殿
王铭珍
【期刊名称】《建筑工人》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北京的古代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且以松木结构为主.因为楠木十分珍贵、稀缺,故采用楠木建造者极少.据说紫禁城初建时,曾有过由楠木构造的殿堂,可惜在历史上屡遭火灾洗劫,今已不复存在.然而在故宫大修时,工匠们偶然发现旧宫殿中尚有楠木柱,十分惊奇,有传闻说楠木柱上还有被火烧过的痕迹.以下介绍几座比较有代表性的楠木殿.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王铭珍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北京的楠木殿
2.北京故宫养心殿和养性殿的比较分析
3.北京故宫养心殿和养性殿的比较分析
4.北京的楠木殿
5.从「百鹿书格」到「万福万寿多宝格」养性殿楠木多宝格探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文化遗产北陵作文
标题:探秘历史宝藏:北陵的一天嘿,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超级酷的地方——北陵,一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代皇家陵墓。
别看我只是个小学生,但我对历史可是超级感兴趣的,所以就拉着爸爸妈妈一起去探个究竟。
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天气特别给力,阳光明媚,微风不燥。
到了北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大雄伟的陵门,感觉就像是穿越回了古代,心里那个激动啊,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我们跟着导游姐姐,她给我们讲了好多关于北陵的故事。
原来,北陵是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和他皇后的陵墓,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听导游姐姐说,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和建筑,是了解清朝历史的好地方。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特别宽敞的地方,这就是北陵的主墙——宝城。
宝城后面就是努尔哈赤的陵寝,那里可神秘了,据说有很多宝贝,不过我们这些游客是看不到的,只能想象一下那些金银珠宝的样子了。
接下来,我们还看到了好多奇特的建筑,比如说那个像帽子一样的碑亭,里面立着一块好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虽然我看不太懂,但感觉特别有学问。
还有那个祭祀用的方城,听说是皇帝来祭拜祖先的地方,感觉好神圣。
在北陵,我还看到了好多美丽的松柏,它们像是守护着这里的历史,风吹过的时候,还能听到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逛累了,我们就在北陵的一个小亭子里休息,顺便吃点东西。
我拿出了我最爱的零食,一边吃一边和爸爸妈妈聊天,感觉特别温馨。
最后,我们还去看了北陵的荷花池,那里的荷花开得正艳,粉的、白的,一朵朵像是水中仙子,美极了。
我还在那里拍了好多照片,打算回去给同学们炫耀一下。
一天的北陵之旅就这样结束了,虽然有点累,但我感觉收获满满。
不仅看到了好多美丽的景色,还学到了好多历史知识。
我觉得,每一个中国小朋友都应该来北陵看看,这里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能让我们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也喜欢历史,那就快来北陵吧,这里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记得带上你的好奇心,还有,别忘了带上好心情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探秘道光慕陵中珍奇的金丝楠木殿
导语:道光帝的慕陵在清西陵陵区的最西边,按照先帝的遗址道光的陵寝本应该埋葬在清东陵,可是为何埋在了清西陵呢?其实道光的确在清东陵为自己选
道光帝的慕陵在清西陵陵区的最西边,按照先帝的遗址道光的陵寝本应该埋葬在清东陵,可是为何埋在了清西陵呢?其实道光的确在清东陵为自己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宝华峪,并用了七年的时间来修建了自己的陵寝,建成之后道光帝非常满意,还重奖了办事人员,可是在葬入妻子孝穆皇后的时候发现了地宫进水,他并没有效仿爷爷乾隆来维修补救自己的陵寝,而是一怒之下将陵寝全部拆除,并择地再建,这一再选,就选择了易县的清西陵。
原本道光帝在建陵寝的时候也是本着自己一贯的“节俭”的原则,因为在清东陵拆过了一次陵寝,西陵的陵寝他便大规模的改革,撤销了神道、大碑楼、石像生、方城、明楼、二柱门,还撤去了大殿及月台周围的石栏杆,隆恩殿和东西配殿也由五间改为了三间,三路三孔桥改为了一路三孔桥,地宫也由九卷四门改为了四卷二门。
来到道光帝的慕陵真的感觉好像缺少了很多东西,甚至让我有了一种萧条落寂的感觉,隆恩殿前的月台上也没有铜鹿和铜鹤,而只有一座日冕和一座四棱石柱,但隆恩殿内却是及其奢华,因为大殿内的木材全部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以蜡涂烫,在很多门窗。
隔扇、藻井等处还用浮雕和透雕的手法雕刻了各种龙的造型,就连隆恩殿的天花板上也都雕刻了张口鼓腮的龙。
走进隆恩门,就可以看到清陵中绝无仅有的金丝楠木殿,殿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已经被岁月冲掉了颜色的殿亭仍有着浑厚的楠木色泽,在蓝天白云之下,彰显了慕陵的古朴典雅。
生活常识分享。